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南教师文苑-写字教学参考专辑》电子快递版/2012年6月-初夏号★★★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2-2-29 16:10:47 | 只看该作者
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作者:曹鸣喜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尤其是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二十一世纪,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人们对于文字的处理应用既方便又快捷,手写的时间或机会也会越来越少。但是,作为传统的思想交流和传递信息方式之一的手写文字,并不会被完全取代,或者说永远也不会被抛弃。特别是具有欣赏价值的书法艺术,它将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古人云:字如其人,字是人的脸面。人人都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可是很多人又苦于写不好,究竟如何才能写好字呢?这里就学习书法途径之临摹谈一些初浅的看法,以便与同道切磋。
  一、惟妙惟肖是临摹的基础
  学习书法首先要临摹,这一点已经是无可争辩的共识。所谓临摹就是要把历代书法作品中的精华拿到我们自己手里,再变成书法家独具个性的面貌。学习前人首先要毕恭毕敬,他怎么写你就怎么写,要弄懂他的含义,学习他的形态。一是不要有私心杂念,要抛开自己习惯的写法,一笔一画地依葫芦画瓢;二是不要随便乱造,不要自认为某一笔画不好看,给他改一下吧。记得多年前,某单位请林散之先生写了几个招牌字,一位领导拿过毛笔将其中一个笔画根据自己的意向作了修改,令在场的人为之乍舌。临摹还应该注意方法,不能死临,熟能生巧这句话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来说是可以的,但对艺术来讲是不合适的。我们需要熟练,但不能“俗”,熟能生“俗”,熟能生“死”。曾经见过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先生,酷爱王羲之的《兰亭序》,且临池不辍,所临书稿简直可以乱真。可是再看他的创作书稿,一点《兰亭序》的影子都没有了,而且是俗不可耐。所以,要带着脑子去临摹,确切地说要“带着‘贼’脑子去临摹,做人要诚,做艺术要‘贼’”!(孙伯翔语)不能认为只要天天写、天天练,写来写去就能写好了,不见得!多写固然是写好字的因素之一,但是,如果不用心去揣摩,将永远被拒之于艺术殿堂的门外,古人强调“心摹手追”、“字为心画”的道理大概就在于此吧。
  二、形神兼备是临摹的关键
  形神兼备就是不仅笔画写的像,就连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通篇气势都写的像。要处理好笔画与结构关系,首先应从前人那里得到它,再从前人那里变化它。要做到这一点,第一重要的就是点、线、笔画,点线过关,笔画得法,从点画至结构,从形到神。古人一贯强调以形写神,如果形都不像,又谈何神似?往往初学写字的人会有这种情况,第一个字写的比较像,第二个字写的有点像,第三个字写的不太像,第四个字写的更不像,第五个字就一点也不像了。要想结构好,一定要先在点画上下功夫,达到精熟的程度。就是要作到落笔成型,这些都要建立在兴趣和爱好上,只有酷爱才能去追求!庖丁解牛,他天生就爱解牛,他不是把牛看成整牛,而是把牛看成是每个大小不同零件的组合,所以,他对每个部位的骨骼都很熟悉,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我们也要把每个字的笔画看作是合格的零件,创作时灵活运用,想要他怎么样就怎么样。通过临摹练习后,争取做到第一个字写的不太像,第二个字写的有点像,第三个字写的比较像,第四个字写的非常像,第五个字写的就分不出你和他了。还要背临,就是合上字帖也能写的和他一个样,才算是基本掌握了。我们经常会看到书法水平较高的人,无论什么字,经他们的手写出来总是好看的,这与点画的精熟以及深谙结构安排是分不开的。
  三、碑帖选择是临摹的根本
  初学书法选什么碑帖?这要看自己的喜好,中小学生也可以有老师帮助选择。选择什么碑帖也就意味着学习那一家书体,也就意味着学习或将要继承某一书法家的风格。如著名女书法家萧娴,曾受教于书法家康有为,她的书风就很像康有为的风格,书法家舒同曾入手于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他的书风就像何绍基的风格。当然,也有一些书法家在学习和掌握前人书风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但绝大多数或多或少会流露出继承自哪个碑帖和某个书体,还没听说过(恐怕根本也找不到)哪一个人没有临摹过碑帖而成为书法家的。相反,凡是著名的书法家都是临摹碑帖的高手,历代临摹《兰亭序》成就为书法家的人不计其数。选择好碑帖后,就要脚踏实地的学习,有一句话叫做“咬住青山不放松”,盯住一家碑帖练习,一定要真正掌握后,再换换其它碑帖临写,吃透一家终身受益,做到精致就不错了,切不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有人说过,先临百家,后成一家,听起来不无道理,可是,不要片面地理解为临了一百家以后,就成为书法家了。历代流传至今的碑帖都是经过几千年的大浪淘沙的瑰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临写,不要人云亦云,欧、颜、柳、赵、褚各家皆好,又各有特色,任选一家都可以,既不要尊柳贬颜,也不要尊碑贬帖。
  四、继承创新是临摹的目的
  临摹好比战士演习,摸爬滚打,每一项战术要领都要掌握,否则到打仗时再去瞄准就来不及了。学习书法,每一点画都要精致,竖要竖到家,捺要捺到位,学龙像龙,学虎像虎,学习颜真卿就要像颜真卿,如果写的不像还谈什么继承。要“脱胎换骨”,就是要把自己的写法甩掉(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完全按照碑帖中写法练习。更要紧的一点是运用,学了不用等于没学,以上说的那位老先生为什么创作的作品就没有《兰亭序》的影子呢?那就是把临摹和运用割裂开了,学用不能很好地结合。很多学习书法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学来学去仍然写不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能把碑帖里学的写法用到具体创作作品中去。那就是要做到,离开字帖你也能写出和字帖一样的字体来。否则你守着自己的写法不放,又如何能够学到别人的东西呢?那就更谈不上继承了。另外,还应多读帖,认真研究所学碑帖的特点。读帖和临帖起码各占百分之五十,甚至是六比四,通过读帖悟出其中的奥妙,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据传,毛泽东的案头经常摆放一些历代书法家字帖,可他日理万机的事务不可能有时间临帖,但是他那气势磅礴、独具风格、带有醉素体貌的堪称一绝的毛体草书,无不是从读帖中悟到的真谛。总之,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够创新,才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面貌或风格,不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要学好书法,除了以上这些方法,还应具备多方面的修养,时刻注意观察生活,如历代书家有观夏云、飞渡、摇橹、舞剑……从大自然中发现美,做到落笔成型,成竹在胸,随心所欲。只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甘寂寞,自然会水到渠成。
62#
发表于 2012-2-29 16:11:52 | 只看该作者
 从上个世纪开始至今,汉字书法和汉字本身,经过了许多浩劫和磨难,从“打倒方块字”,到人们以钢笔、圆珠笔替代毛笔书写,书法似乎走入困境。而今,就连钢笔、圆珠笔似乎也可以随手抛弃。但汉字和书法历劫不死,每次磨难,都重新崛起。


当中国书法遭遇计算机

                                                                                     ■黄惇
  大工业生产给社会带来了发展和进步,却毁灭了许多传统文明。 
  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的普及,人们日常的书写被所谓无纸化办公所取代。键盘敲击得越来越快,字却写得越来越难看,不仅青少年,中老年人也常常因书写甚少而提笔忘字。疏于书写,导致网络上错别字连篇。 
  书法是以人们日常书写汉字为生态依托的艺术,倘若中国人日常书写汉字的生态遭到破坏,那么就如同鸟类失去树林,庄稼失去水源,书法的生命也必然在未来受到严重的挑战。 



  汉字全盘拼音化会彻底毁了中国文化 
  上世纪初,中国激进的知识分子为了使一个落后贫穷、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文明古国重新站立起来,主张打倒方块字,实现拼音化,企图把汉字纳入拉丁语的系统。他们甚至认为,中国一切落后的根源便是汉字。这些激进的鼓吹者包括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坛领袖,如瞿秋白、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等。瞿秋白曾言:“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新中国的文字革命,就是要完全废除汉字和文言。”鲁迅认为:“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积穷积弱的国力,使得这些文化精英在所谓汉字革命的思潮中,喊出了毁灭中国文化根基的口号。然而,他们之中却没有一位放弃手中的毛笔,甚至可以说他们都是出色的书法家。这一矛盾现象说明,他们都有着热爱书法的内心世界,因为书法的魅力和中国人拿筷子吃饭的久远文明一样,是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的。 
  100年来的历史进程已经证明,实现全盘拼音化把汉字改造成拉丁语系统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全盘西化把汉字拉丁化,便彻底毁灭了中国文化,也将彻底毁灭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 
  中国人早在上古时代就注意写字的教育,至于有关书法艺术的理论即书论,远早于文论、画论、诗论。书论亦是中国艺术理论中最富哲理的部分,在其他艺术理论中,常常可以看到书论的广泛影响。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一书中曾有精辟的阐述:“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 
63#
发表于 2012-2-29 16:12:22 | 只看该作者
键盘文化是汉字书写的大敌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提出将汉字改造成拼音的激进者,只是利用汉字音节的特征加以改造,以期达到拉丁化的目的,却全然不顾汉字的音、形、义相生相发的全部内涵,更不知道方块形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文字中信息量最大、最丰富的文字。当信息时代到来,人们一下子醒悟过来,原来汉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编入数码程序。 
  为此,我们似乎应该感谢计算机,因为计算机让中国人也让全世界认识到汉字不是落后的标本,而是中国先民创造的伟大文明,是世界文字中最先进的文字。正因此,今天汉字在世界上的传播,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然而我们注意到,计算机的输入方法改变了中国人数千年的书写习惯。计算机的最初设计者显然是西方的科学家,键盘上的外文字母,是西方人的母语文字,东方人则必须以西语为输入代码转换成自己的母语文字。如果中国90%以上使用电脑的人都如此输入汉字,那么必然对汉字的书写造成巨大的冲击。 
  键盘文化是西方的文化,在百年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输入或入侵中,键盘文化正可比作隐形飞机或潜水艇,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在学校,在街头,在任何人群中,随处可以看到飞速敲击键盘的手指,汉字书写就这样被高速替代了。像这样的西方文化入侵,却也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键盘文化如此动摇中国文化的根基——汉字书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警惕吗? 
  据我所知,如我这样坚持以“汉王手写板”手写汉字直接输入计算机的人少之又少,但仍有这样的设计者在坚持开发直接书写汉字的软件。手机的使用频率远高于计算机,所幸近几年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手写输入汉字的手机。风靡一时的美国苹果iphone和ipad也都设置有直接书写汉字的软件。国产开发的除“汉王手写板”外,近年出现的“一人一笔”全手写计算机,甚至可以直接储存汉字的手写笔迹。我们并不知晓软件设计者的动机,但可以判断其中必有自觉保护汉字书写功能的科学家在。 
  然而,尚不可以盲目乐观。在西化的大潮中,我们仍然看到少年儿童弃笔书写的队伍与日俱增。在媒体无知地炒作下,我们见到关于中小学生所谓低碳作业的报道,即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作业,然后存入U盘,再交给老师。更有教师要求学生以打印后的文稿作为作业上交。请问用电脑比用手书写更“低碳”吗?更重要的是,这种抛弃书写的学习,不仅断送了少年儿童通过书写汉字牢固掌握母语的机会,也断送了通过训练手写能力开发大脑的机会,更谈不上培养审美能力了。 
  为使执政者站在文化自觉的高度,从文化战略的眼光审时度势,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努力开发符合汉字书写规律的计算机输入软件,以政府手段强化宣传、积极推广,以抵御键盘输入法给汉字书写带来的危机。 
  第二,从保护民族文化的立场出发,限制中小学生过早使用键盘输入法,让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多用手写汉字,牢固掌握母语的书写。 
  第三,从保护民族文化的立场出发,为书法教育立法。在中小学教育中强化书法教育,它既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陶冶情操、锻炼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方式。 

现行电脑汉字美术字、书法字存在的问题 
  现行计算机中汉字美术字、书法字现状亦让人堪忧,其在研发中并不注意书法审美内涵的保存,这也可以看作汉字书写艺术的一种不良走向和衰退。 
  中国书法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不仅有正、草、隶、篆、行的书体变化,还有书家风格特征变化。当然,广义的书法,也包括历史上刻于金石或用于装饰器物上的美术字。中国上古的篆书原本就具有装饰的内涵,在刻于青铜器上的金文中,常见到对称、平衡等装饰手法的运用。西汉以后,碑刻之风成为习俗,在葬俗、佛教、道教的石刻文字中,出现了大量的装饰字体。南朝齐、梁时,花体书法曾风靡朝野。唐韦述有《五十六种书法》一篇,所述各种花体就是各种美术字。唐代以后,雕版印刷术渐行发达,现今延用的宋体、仿宋体等便是由唐代颜、柳碑刻楷书转化而成的。 
  从金石刊刻、雕版印刷到现代的书籍装帧,所用美术字非常丰富,却都努力保存着书法中“写”的意味,因为这是汉字美的精华。在20年前印刷还使用铅字的年代里,每一颗铅字都是专业工人刊刻的,铅字中保存着许多书法刊刻之美。而今输入计算机的印刷体汉字,为适应编程的需要,将部首在铅字的基础上统一规范。整齐划一也是一种美,但毫无疑问丢失了更多“写”的细节。 
  在使用计算机之前的时代,从广告海报到书籍装帧,甚至到邮票设计和火柴商标设计,美术字都以手绘“黑稿”完成,那时创造的美术字正是一片品类丰富的浩瀚的森林。随着计算机的出现,照排和扫描替代了手绘黑稿的工作,然而计算机中的汉字美术字却少得可怜。有关汉字设计的专家告诉我,中国尚未像日本等国那样重视研发汉字字体,现有的汉字字体的数量和风格显然无法和以往相比。 
64#
发表于 2012-2-29 16:12:53 | 只看该作者
 被输入计算机的汉字书法,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设计这些书法软件的人凭着追逐时风的头脑,计算机中出现了舒同等当代书家的电脑字体;凭着个人的喜好,则创造出了既不合法度也不好看的“孩儿体”。据我所知,计算机中还有行书体(为上海书家任政所写)、隶书(北京书家宁斧成体)、新魏体(这是目前所见写得最讲究的一种)等。那些尚未被书界和历史公认的书家书法,加上转手他人书写,且又须规范部首、划一整齐以便输入,这样的书法的艺术性必然等而下之了。   为此我们认为: 
  第一,大力做好汉字美术字的软件开发,以丰富的美术字占领计算机的储存库,以扩大使用者选择的空间。只有多开发,优胜劣汰,才有可能改变单调的美术字现状,使印刷用美术字更好地展现汉字的美。 
  第二,政府应站在文化战略的高度,加大投入,精心、慎重地开发电脑书法字体,不能任由开发商草率、低成本地开发那些庸俗的手写体书法软件。中国历史上的优秀书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楷书为例,历史上有欧、颜、柳、赵;以行书为例,有王羲之、苏轼、米芾等,今天的科技要开发这些既有悠久传统又有高品位书法美的电脑字体并非难事,问题在于重视,在于研发中严肃对待这些电脑书法字体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质。

从未怀疑过汉字的生命力 
  从上个世纪开始至今,汉字书法和汉字本身,经过了许多浩劫和磨难,从“打倒方块字”,到人们以钢笔、圆珠笔替代毛笔书写,书法似乎走入困境。而今,就连钢笔、圆珠笔似乎也可以随手抛弃。但汉字和书法历劫不死,每次磨难,都重新崛起。我们今天提出的问题,无疑上升到了中国汉字的生存状态,然而如我一样担忧汉字书法和汉字书写命运的中国人,对于汉字的生命力却从未表示过怀疑。我坚信未来的汉字书法和书写一定仍然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也一定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汉字书法、书写的未来是无限的。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12年2月26日第1版
65#
发表于 2012-3-2 12:45:54 | 只看该作者
66#
发表于 2012-3-2 12:46:39 | 只看该作者
大陆与台湾的书法教育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6日 东方早报



  问:能不能谈谈你对目前高校的书法教育的看法?   
  吴国豪:大陆的这种书法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有硕士班、博士班,这在台湾是没有的。
  问:北大有专门的书法专业,你了解吗?
  吴国豪:我在台湾的一个学生送到南京去学,我另外一个学生在清华念美乐还是设计方面的,北方就是北大有书法专业,南方复旦没有,沃兴华教授是非常有名的书法家。但是整体来讲,我们还是比较喜欢北大,因为台湾的书法教育都是在校园以外的,学书法就是一种嗜好和兴趣,它没有办法变成一种专业,以市场来讲,没有办法卖钱。老师一年办一两次展,学生和好朋友来捧场,台湾的书法社团也没有这么多人,最早的是中国书法协会,好像有52年的历史了,这次首任的理事长,就是马寿华先生,他的儿子也是复旦毕业的,马寿华的中国书法协会在台湾是历史最悠久的,也是人最多的。台湾的书法课程是美术系里的一两门课而已,而且是选修,不是必修。台湾的理论研究环境可能比这边好,因为台北故宫(微博)有很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教授,这些学者走出去比较早,也培养了一批新的第二代、第三代研究者,台湾书画研究和创作是分得开的。大陆好像不是这样子的,大陆是能够研究的人通常能够写一些字,台湾是理论归理论,创作归创作。
  问:台湾高校里的书法学习是以社团的形式吗?
  吴国豪:台湾的高校就是社团,就是几个喜欢写字的拿个桌子摆一摆。有时候全国性的社团,比如说台湾北区每年有一个联展,但是水平都不是很好。台湾真正很有名的书法,他们学的书法是私塾制的一代传一代的,不是学校。   
  (吴国豪系台湾何创时书法基金会研究员、书法专家)
67#
发表于 2012-3-2 12:47:25 | 只看该作者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拟将书法列入初中小学课程
2010年03月09日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3月9日消息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当局“教育部”今天指出,研议将书法列为台湾初中、小学正式课程,但究竟是纳入语文还是艺术与人文课程,还要再讨论。
台当局“教育部”官员杨昌裕表示,许多台湾家长反映,希望让孩子学习书法,陶冶性情,但考虑若纳入正式课程,强迫每名孩子都要学,家长会反弹。因此,已委托相关研究单位研议将书法纳入台湾学校正规课程的可行性,期盼未来书法可列入初中、小学正式课程,并占有固定学习课时。
杨昌裕指出,台湾以前的师专生都会写书法,当时书法在初中、小学是正式课程,现在台湾师资培育机构没有要求每名准教师都要学书法,导致书法师资不足,书法在台湾学校实际运作上,也未纳入正式课程,相当可惜。
台湾家长团体联盟理事长谢国清表示,“小孩子好可怜、可怜的学生们”,东西越上越多。他以自身为例,2、30年前学过书法,但过了2、30年都没有用过,当初同样一起学的同学也有人变成书法家。他认为,弹性处理比较好,由艺术与人文教师自行决定。
台北市敦化小学六年级学生陈亭宇说,五年级时,有老师在晨间上过书法课,当时班上学生约有一半的人不喜欢,有人写书法是描字和着色,沿着帖子划框框,再把框框里面涂满。被问到若列为正式课程喜不喜欢?陈亭宇表示,书法很漂亮,但她不喜欢书法的味道,因为要磨墨。
台湾教师会理事长刘钦旭指出,重视书法很好,每个科目教师都觉得自己科目很重要,究竟要放在哪一科,还要视台湾相关课程总纲而定。(陈佳慧)
68#
发表于 2012-3-2 12:48:25 | 只看该作者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书法教育体系的根基是文化
时间:2012-01-0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欧阳中石,生于1928年,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艺术学科带头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金台记:

    欧阳中石,中国家喻户晓、广受赞誉的一代书法大家。世人赞誉他的桂冠众多,他却说自己是“无家可归”。

    他博学多优,在国学、逻辑、戏曲、诗词、绘画、音律学、书法等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他德艺双馨,尊师重教,治学严谨。以其高尚的品德,开创性的教育思想,及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成为天下教师的楷模。

    他提出并实践“书法文化”思想,大力倡导重艺术更要重文化。他为我国书法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书法文化教育体系的创立,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台点将”栏目点之,是以为记。

    不个展,不立传

    不建馆,不褒贬


    李树森:您从不当任何书法赛事的评委,也没有举办过个人书法展览,以“教书匠”自居,却书名鼎盛,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书法家,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您为何不愿意办个人书法展览?

    欧阳中石:“不个展,不立传,不建馆,不褒贬”,是我个人的四项原则。

    当今书法界出现形形色色的现象,我不说谁好谁坏,让我笼统地说就是都好,都在走个人的路。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我的一个特点,就是肯于向别人学习。但我始终觉得自己至今还没有学到手、没有学完整,所以怎么能随随便便地拿自己那么一点点东西给别人看呢。等到真正有一定心得体会的时候,再给大家汇报,岂不更好?

    德艺双馨 尊师重教

    李树森:认识您的人都评价您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传授书学知识和书写技法是绝不吝啬,教导大家要道技并修是不厌其烦,可以说“德艺双馨”是对您的一个恰当评价;“尊师重教”在您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您从教数十年,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我还听说您与恩师奚啸伯交往数十年,情同父子、相知最深,能给我们讲述一些奚啸伯先生的事情吗?

    欧阳中石:我的老师很多,其中一位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奚啸伯先生。奚先生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他的舞台表演气质脱俗、清新典雅,世称奚派。我与奚先生相识是从我拜师学艺开始的,自此以后我就一直非常敬重他的为人和修养。

    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祖父是内阁大学士、前清科举后两科的主考官,在即将离任的时候去世了,自此家道中落。

    奚啸伯先生在文学、历史、书法诸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小楷写得极好,对四书研究很深,他是启功先生的表叔。奚先生四十多岁时,师母不幸去世了,他就一直没有再娶妻。他为人正直、宽厚、谦和,和同事关系非常融洽,这些都对我影响很大。

    奚啸伯先生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是他不称职的弟子。旧社会,戏曲名角的门户之见非常严重,对心爱的门徒往往也留一手,也就是说,传授技艺的时候,打几个折扣,圈里人都知道这叫“问十不答一”。奚先生却完全不是这样,他恨不得把“噗噗”跳的心都掏给学生,你问一句,他能回答几十句、上百句,甚至掰开揉碎讲解一出大戏。最令人崇敬的是,奚先生没有前辈师长的架子,他心甘情愿地跑到学生身边,细声细气地商量,这句唱怎么甩腔、那句词如何赶辙——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69#
发表于 2012-3-2 12:48:51 | 只看该作者
构建书法文化理论体系

    创立书法文化教育体系


    李树森: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大力倡导并践行中国书法文化,在书法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书法文化教育体系的创立等方面成就斐然,世人瞩目。在首都师范大学设有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建立了我国大学里第一家书法文化博物馆,建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高等书法教育体系,填补了中国高等书法文化教育的空白。请您对“书法文化”做一个简单的解读,谈一谈“书法文化”与“书法艺术”的不同之处。

    欧阳中石:您说的过程确实如此,应当承认。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应该说是我们学校领导们一起努力的成果。

    书法教学问题早在沈尹默先生、潘天寿先生、沙孟海先生等,就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往前走的。

    一般认为书法是一种艺术,但我之所以强调“书法文化”,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书法艺术”侧重于讲字写的好与坏,而事实上我认为书法并非仅限于此,它其中包涵的文化才是至关重要的。应该把书法当做文化来研究,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来研究书法。

    现在,国家提倡从中小学开始就开展书法教育、开设书法课,这很好,对于书法文化传承是十分有利的。但我要重点提出来的,是我们不光要练书法,还一定要重视书法文化、把文化放在首位,要把认字、写字和用字结合在一起,我一直是这样理解的,教学中也是这么倡导的。

    如何在书法教育中重视“书法文化”?我可以简单说个例子,比如写“德”字的时候,我就要跟大家讲清楚,为什么这么写。“德”字原来写法右侧是一个“直”,下面一个“心”,直心为德。所谓直心为德,就是我们任何人和事物都要正直向上,绝不旁涉,不影响别人,自己走自己的道路。不但从思想上这样,从行动上也要这样,所以左侧取双立人为偏旁,表示行动的意思。这样来理解这个“德”字,就深刻多了。

    写书法就是要把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叫“书法文化研究院”。

    追求又“新”又“高”

    李树森:您对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问题怎么看?据了解,您在首都师范大学教学时除教授学生学习书法,还特别强调要他们主修一门书法之外的学问,这是基于哪方面的考虑?

    欧阳中石:我始终认为,最富有的人,应该是包容一切的人。就书法来说,如果排除别的,独自向上,就太穷、太孤立了,应当兼收并蓄,吸取各种文化,并把它们融会贯通到书法中,这是我们书法文化的一个特色。

    古代先贤们在研究书法中,积累总结了很多好的经验,而我们却非要不学而创,这是绝对不行的。先要学习,在学的过程中,你即使与别人写得一样好了,也总会留有自己的痕迹。前人的总结是后人的经验,当自己的书法与前人相比有所创新的时候,这就又往前推进了。所以在我的理解中,“新”与“旧”不是问题,“高”与“低”才是关键。“新”与“高”走在了一条线上,又新又高为最好。新而不高不行,高而不新也不好,“高”就是与前人看齐了再往前走,往前走就出新了。

    我是学哲学和逻辑学出身的,后又学过戏曲等,这些都对我书法艺术的进步及对书法艺术上很多问题的认识有很好的帮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规定学文科的必须选修一门理科学问。我是从这里学来的,感觉很有用,所以把这些思想也用在了教学实践中。至于选修什么课程,让学生们自己选择。我希望每个学生都成为大才,所以要求至少主修一门书法之外的学问。

    把很多课程容纳起来看,我认为一共就两门课程,一文一理。在实践中文和理是根本分不了家的。如果我们光研究艺术,也就是光研究文,不研究理,就难以找到大道。光研究理,不搞任何文,也就是艺,往往缺乏灵感。

    前段时间在一个研讨会上,我说一些科学上的东西,你说是理还是文?很多看似文的东西,可你说它应该是文还是理呢?举一个例子,嫦娥是我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登上了月球,古时的文学故事变成现实了。

    在实际中,可以仔细考察一下,几乎所有成功道路,都在文理的交合之间,这一点我们应当充分地认识到。
70#
发表于 2012-3-2 12:49:17 | 只看该作者
“少无大志、见异思迁”

    “不务正业、无家可归”

    李树森:几十年来,您撰写或主编了《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书法史鉴》、《中国的书法》、《文化漫谭》、《逻辑》等著作及书法文化教材60多种。2002年,被授予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特别贡献奖”,2006年又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荣获中国文联第六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造型艺术成就奖”。您被称为教育家、书法家、逻辑学家、书法文化理论家。由这些桂冠和著作,可见您的巨大成就与卓越贡献。对这几个“家”,您更认可哪一个?

    欧阳中石:“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这四句话是我对自己的总结。

    我小时候读书时,没有设想过将来要干什么大事业,没有特别宏大的志向,我想随着当时的形势,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说“少无大志”。我很好玩,见了打球的就喜欢上了打球,见了唱戏的就喜欢上了唱戏,见了画画的就喜欢上了画画,所以我说我“见异思迁”。我看见什么就喜欢什么,这样倒也很自然地学了多方面东西。

    为什么说“不务正业”呢?我学的是逻辑,可是我当老师后,开始教的是数学,后来又教过化学等,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干我的本行。

    我自己心里很清楚,我所教的任何课程,都没有离开我的哲学思想。很多事有我自己做的,也有和大家一起做的,所以当别人总结我是什么“家”的时候,最后我也总结了一下自己,应该属于“无家可归”。

    别人称我是“大家”,我说,我没有感觉自己有任何长处,我只是“大家都好”的那个大家,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

    包容、包容、再包容

    李树森:刚才您已提到“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这是您给自己这一生总结的十六个字,请您再深入解读一下。

    欧阳中石:这四句话,对我来讲确切至极,看起来似乎很谦虚,实际上已经自高自大得很厉害了。现在别人说你怎么搞出来这么多东西啊?我说我是见一个喜欢一个,大部分浅尝辄止,只有个别的深入地钻研了下去。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被安排去一个学校工作,但是那个学校的课程都已经让其他老师排满了,就让我去了校办化工厂。当时厂里主要工作是硫酸铜提纯,我对化工一窍不通,一学习很快有了兴趣和认识,大家认为我工作做得还挺好。这段经历,在我的人生路程中又增添了许多体会,使我对“化”字和“提纯”获得了比较深的认识。

    曾经我的恩师奚啸伯先生照了一张面对大海的照片,回来问我他当时在想什么,我说不知道,他说他在想海怎么就那么大。我问他最后想出来没有,他说天底下的万千河流都流给了它,好水、坏水、毒水都流给了它,所以他大。

    我的逻辑老师金岳霖先生,有一次问我什么叫学问大?我冲口而出:“无所不知。”他说:“有可能吗?”我说:“尽可能吧。”金先生说:“不可能,学问大就是要能容。”我反问:“别人说的不对也要容吗?”他说:“别人错了,依然存在,你不承认,他也存在,容的意思不是战胜他,而是承认他的存在。”

    数十年经历的事情,汇总成了我现在的思想。今天我说“文理是一家”,这是通过我的思考、学习和经历认识到的。也正是各种经历形成了我人生观里的包容,要容得越多越好。好的、坏的、正确的、错误的,都承认它的存在。

    甚至不管它是世界上哪一国的文化,都是我们应该包容、学习的。我相信,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具有无比巨大的包容性,能把一切有益的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7:56 , Processed in 0.0975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