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关主题资讯专帖:教育博客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6:26:14 | 只看该作者
钟志贤:21世纪的学习理念【转】


知识的更新速率实在是太快了,应付这种变化,我们需要学会学习。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
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J·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目前是每3年就增长一倍。西方白领阶层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席卷而来,简单扼要的"裂变效应"将会导致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面对信息的裂变,现代人必须要找准生存和发展之路。
  今天,所有的教育学家都同意,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现代人除了不断学习外,到目前为止没有他法。"终生学习或教育"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格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
  一劳永逸成了我们追忆的精神标本,以不变应万变是一种自慰的神话。对于生存和发展来说,我们最大的心病是一不小心就成了文盲。
  今天谁是文盲?以前,文盲是指不识字的人,现在的文盲是指不会主动探求新知识,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人。科技的发展以及所带来的文化、经济、教育、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导致许多功能性文盲。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会被称为文盲?不是危言耸听,这种危险可能就潜伏在你我的身边。假如有一天,你听不懂"搜索引擎",不知道"模糊控制"的含义;假如有一天,你面对陌生城市闪烁跳动的触摸式电子问路屏不知所措;对图书馆的计算机检索系统操作脸茫然,也许,你就该警惕了:自己是不是正在滑向功能性文盲的行列。
  功能性文盲大意指的是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有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不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管理,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很难适应时代社会文化需求的人。功能性文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即使是像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功能性文盲的比例仍然占人口比例的20%。而对于80年代才加入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国来说,这个挑战似乎更为严峻。
  为了不使自己成为文盲,惟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时时保持学习的习惯,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当作终生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教育专家认为,在未来要杜绝"功能性文盲",关键在于确立和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在新一代人身上培养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国外有教育学家将学历和专业技能称作是社会上谋生的第一、第二本护照,而这只证明了你有从事某一职业的资格。一个人无尽的创造力与适应能力都是通往数字化生存时代的"第三本护照"。
  今天的学习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已经不能用以往的学习眼光来看待现在的学习了,明智的态度就是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的革命。
  时代的变化给学习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惟有把握和投身于今天的学习革命,学习才能真正对我们有益。
  ●学习方式的革命:今天,凡是媒体,特别是电子媒体都有可能是"老师"。学习材料更多的是文字、图像、声音几者相互结合的"超媒体"形式,使多种感觉通道参与学习。随着多媒体的高度发达,学习将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左右脑并用,特别重视开发右脑的学习潜能,能自主地选择自己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学习时空的革命: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场所得到极大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界限日渐融合,整个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校"。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是学习机会。我们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
  ●学习内容的革命:现在的学习不仅要学谋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学习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强调科学和人文内容关重,注重构建自己全面的素质,特别是生活素质和心理素质,注重成功素质潜能的开发训练。
  ●学会学习: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们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学习的个别化:日渐成熟的学习化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从何处学习、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工作即学习:现代人的学习将交融于工作和生活之中,其主要的方式是接受培训。现代的企业都把陨员的终身培训当作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公开秘密。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松下公司与其说是造产品,不如说是造人。在瞬间万变的21世纪,终身培训是每个人适应职业生活的最主要的武器。
  我们正在步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学习特点是传统社会的学习截然不同。今天的学习实质、目的和重心都与以往有所不同。
  教育专家比较一致的认为,学习化社会的学习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学习是终身的,无法分为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
  ●学习在各种环境与机构中进行,学校只是学习的场所之一;
  ●各种形态的学习与学校教育相互统整,人生的学习是形成经验、满足需要的创意过程;
  ●每一阶段的学习成败只具有相对意义,不能作为区分社会组成分子的指标;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意,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成员的不同思维方式;
  ●强调以终身教育的方式、协助个人接受现代思潮,建立历史观、科学态度与相对意识。
  很显然,在学习化社会中,有几个学习理念是必须重视和强调的:终身学习,时时处处事事学习,多种途径特别是信息化渠道的学习,学习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学习个别化,和谐发展,个性自由发展,创新学习和开放学习等等。
  今天,在全球范围内,学习和教育的变革,正在引导和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向学习化社会方向发展,为适应学习化社会培育必备的学习理念和学习能力。
  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学习采取几乎全新的方式。未来学习的成功者决不是单纯看掌握知识的质和量的多少。当代学习的实质性问题是,是否知道学习什么、获取什么知识,是否知道从那里学,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建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和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本领。
  有专家认为,未来学习需要顺利实现三重目的:其一,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的课目并学习如何做得更好更快和更轻松;其二,培养综合概念技能--如何学会将同一或类似概念应用到其他地方;其二,培养能适应于你所做的一切事情的个人技能和态度。学习还应当有"三见":新见、创见、远见。获取某种知识、接受某种新观点比产生新观点更容易,要学会提出创新意识或创新观点的有效方法,要激励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富有创新的革新方法是通向成功的钥匙,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就没有进步。组合与创新是现代教育的最本质的内容。世界发展到今天,几乎没有一种知识不是以某种方式重新组合的结果。
  因此,学习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怎样迅速、充分、有效地选拔、存储和获取挪的信息;二是怎样利用它来解决问题;三是怎样打破常规重新组合,利用它来创造新点子。未来社会缺乏的人才将不是掌握了一大堆知识的硕士、博士,而是具有极强的想像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或顶尖人物。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单是知识,而是如何运用知识及创新的特殊本领。
  在学习化社会中,与学会学习相关的能力有很多,但尤为重要的能力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亦即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学习时代的学习或者说教育的重心有着显著的转移。
  学习化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其中,信息量最大、最全面,传播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信息载体当属信息调整公路。
  行业人士认为,为了给人们提供最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使其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者与未来劳动者,就必须使其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亦即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这种素养已日渐成为未来从业者必备的素质。目前,美国已有60%以上的工作需要懂得计算机并具备信息素养的劳动者,其工作或多或少要运用网络资源。美国图书馆联合会认为,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人们不仅需要多种知识,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识的能力,并能把不同的知识融全贯通,实际运用。行业人士认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首要课题,教学必须以"信息素养"作为新的立足点。同样,信息素养,是新世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主要指:寻找、选择、整理和储存各种有用的信息;言简意赅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咱表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述形式,亦即从了解到理解;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独立地解决该问题;正确地评价信息,比较几种说法和方法的优缺点、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场合以及局限性;利用信息做出新的预测或假设;能够从信息看出变化的趋势、变化模式并提出表示变化的规律。
  获取信息是手段,不是目的。处理信息的目的在于利用各种信息,在分析处理各种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创造新的信息。
  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社会要求学习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学习和教育的革新是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速度赛跑,一旦滞后,我们将与信息化社会格格不入。反之,学习和教育的信息化将促进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么两败俱伤,要么相得益彰,二者必居其一。
  我国著名比较教育研究专家钟启泉教授认为,社会的信息化需要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与教育的命题,引发我们思考和实施的核心问题莫过于思考和实施培养新生代的"信息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在日本称之为"信息活用能力"。所谓信息能力,指的是个体在主动选择和运用信息及信息手段的基本素质。
  面对21世纪的学习革命,新时代的人,必须调整自己的学习对策,塑造适应时代需要的学习理念,调整自己的学习重心。谁能够先行做到这些,谁将拥有发展的先机。

资料来源:http://blog.edu.cn/user4/wxiaome ... /2008/2157476.shtml


钟志贤教授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1558677.html?wtp=tt

6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6:27:01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和同学们设计制作PPT时,需要搜集适合自己演讲的PPT图片资源,下面的网址可供大家参考:

[1] http://picturesandbox.com/
6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6:28:15 | 只看该作者
推荐国内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生同学跨地区跨学校的研究型学习社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df0fc0100g0ot.html


最近,我看到一个新的变化正向我们走来:


中山大学的杨帅仪同学,是中山大学08级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一位热爱研究PPT设计的同学,建议同学们到他的博客上面学习有关PPT设计的新思想新技术: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17757672_0_1.html


上海师范大学的周洁同学,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09级研究生,一位热爱研究学习和教学设计研究的同学,建议同学们到她的博客上面学习有关教学设计的新思想新技术: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48977181_0_1.html


江西师范大学的周忍同学,是江西师范大学09级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一位热爱教学设计研究的同学,建议同学们到她的博客上面学习有关教学设计的新思想新技术: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50388597_0_1.html



这几个学校的研究生同学一起建设了新浪博客圈,这是国内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生同学跨地区跨学校的研究型学习社区的首次尝试,值得鼓励和学习:

“红土地—东行记” 教育技术博客环试验区,网址,

http://q.blog.sina.com.cn/learningcommunity



“教育技术学研究生”(上海师大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博客圈)网址,http://q.blog.sina.com.cn/jiaoyujishuxue



“瑶湖ET学社”(江西师大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博客圈)网址,http://q.blog.sina.com.cn/jxsdetzone

“康乐园教育书院”(广州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博客圈)网址,http://q.blog.sina.com.cn/1000845730


读者可以点击上述博客圈的右上角的“加入圈子”,就可以将自己的博客连接到新的博客环中,开始参与和体验何为“群体智慧”,培养自己在21世纪的“群体智慧”素养。


让我们热情拥抱21世纪群体智慧时代的到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6:30:2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PPT爱好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df0fc0100hn5p.html

最近。看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推出了系列PPT设计图书,十分精彩,对广大一线教师和研究生学习PPT设计是很好的参考资料。通过这批书籍,可以看到在国内逐步形成了一批PPT设计爱好者。
与人们生活中的其他爱好者,如摄影爱好者、天文爱好者、音乐爱好者、桥牌爱好者一样,爱好者也,非功利也,是人生兴趣和热爱所驱动,对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孜孜追求,以此为乐,从而达到极致境界。
这是一批中国的“业余教育技术专家”。
建议研究生同学到下面列出的这些PPT爱好者的博客上面学习,你的PPT艺术设计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
秋叶的PPT博客,http://www.70man.com/
杨雪的好看簿PPT设计,http://www.haokanbu.com/user/15748/story/?order=ctime
奔扑网,http://www.pooban.com/html/03/n-203.html
国内PPT设计专家一览及设计的作品,http://www.qiexing.com/post/ppt-expert-works.html
孙小小的博客,http://xiaoxiaosun1978.blog.sohu.com/

特别推荐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唐晓勇的PPT设计, 体现了一位教师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创造性地使用PPT:
http://www.haokanbu.com/story/236163/

我为上海PPT培训师孙小小老师新作《PPT演示之道》一书所写序言(放在博客环“科学网”上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8993

不过,别忘记PPT是为你的工作和学习服务的工具,我特别赞赏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杨雪老师在PPT中的一句话:“我是一位教学设计师,不只是做PPT的。”






6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6:35:16 | 只看该作者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6:38:20 | 只看该作者
全国优秀教育网站
     第十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承办)评选出了全国个省市地县优秀教育网站,欢迎同学们到这些网站学习和研究。

“首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活动结果公示(省级)
   
省级优秀教育门户网站
网站名称
网址
主办单位
福建省教育厅http://www.fjedu.gov.cn福建省教育厅主管,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承办
安徽省教育厅http://www.ahedu.gov.cn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 安徽省教育厅主办
江西省教育厅http://www.jxedu.gov.cn江西省教育厅主办,江西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http://www.bjedu.gov.cn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制作并维护
河南省教育厅http://www.haedu.gov.cn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教育网承建项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http://www.shmec.gov.cn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吉林省教育厅http://www.jledu.gov.cn吉林省教育厅主办 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承办
江苏省教育厅http://www.ec.js.edu.cn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教育厅网络中心维护
浙江省教育厅http://www.zjedu.gov.cn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浙江省教育信息中心承办
广东省教育厅http://www.gdhed.edu.cn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教育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省级优秀教育信息网站
网站名称
网址
主办单位
湖北教育信息网http://www.e21.cn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主办
湖南教育网http://www.hnedu.cn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河南省教育网http://www.haedu.cn河南省教育厅主管,信息中心主办
陕西教育网http://www.snedu.com陕西省教育厅主办 陕西省电化教育馆承办
辽宁教育网http://www.lnen.cn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四川省教育网http://www.scedu.net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省教育厅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贵州教育网http://www.gzsedu.cn贵州省教育厅主办, 贵州教育网 贵州教育网群 版权所有
海南省教育网http://www.hainan.edu.cn海南省教育网 海南省教育厅信息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黑龙江教育信息网http://www.hlje.net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黑龙江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承办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原浙江教育网)http://www.zjedu.org/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首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活动结果公示(地市级五十佳网站)


地市级五十佳网站
网站名称
网址
主办单位
芜湖教育信息网http://www.whedu.net芜湖市教育局
深圳市教育局门户网站http://www.szeb.edu.cn深圳市教育局
宜昌教育信息网http://www.yce21.cn湖北省宜昌市教育局
南通市教育网www.ntjy.net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
淮安市教育局http://jyj.huaian.gov.cn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
苏州教育www.szedu.com苏州市教育局
扬州教育www.yzjy.com.cn扬州市教育局
马鞍山市教育信息网www.masedu.cn安徽马鞍山市教育局
十堰教育信息网www.sy.e21.cn湖北十堰市教育局
宁波教科网www.nbedu.gov.cn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
常州教育网http://www.czedu.gov.cn/常州市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中心
镇江市教育局http://jyj.zhenjiang.gov.cn镇江市教育局
泉州教育信息网http://www.qzedu.cn福建泉州市教育局
中山教育信息港http://www.zsedu.net广东省中山市教育信息中心(**)
南昌教育信息网http://www.ncedu.gov.cn江西省南昌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合肥教育信息网http://www.hfjy.net.cn合肥市教育局
长宁教育网http://www.chneic.sh.cn上海长宁区教育局
海淀教育网http://www.hdavec.org北京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
泰州教育网http://www.tze.cn山东泰州市教育局
徐汇教育网http://www.xhedu.sh.cn上海徐汇区教育局
淮北教育网http://www.hbedu.gov.cn淮北市教育局
盐城教育网http://www.yce.cn江苏省盐城市教育局
厦门教育www.xmedu.gov.cn厦门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安庆教育信息网http://www.aqedu.gov.cn安庆市教育局
佛山教育信息港http://www.fsjy.net广东佛山市教育局
郑州教育信息网http://www.zzedu.net.cn郑州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滁州教育网http://www.czjy.cn安徽省滁州市教育局
新余教育城域网http://www.xyedu.gov.cn江西省新余市教育局
漳州教育信息网http://www.fjzzjy.gov.cn福建省漳州市教育局
武汉市教育局政务网http://www.whjyj.gov.cn武汉市教育局
无锡教育网http://www.wxjy.com.cn无锡市教育局
柳州教育网http://www.doule.net/柳州市教育局
九江教育网http://www.jje.cn江西省九江市教育局
长沙教育信息网http://www.csedu.gov.cn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
荆门市教育信息网http://www.jm.e21.cn/荆门市教育局
闵行教育http://mhmec.mhedu.sh.cn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宁德教育网http://www.ndedu.net宁德市教育局
成都教育http://www.cdedu.gov.cn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成都市教育局)
西安教育网http://www.xaedu.sn.cn西安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http://www.bjchyedu.cn/北京朝阳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络中心
广州市教育局门户网站www.gzedu.gov.cn广州市教育局
哈尔滨教育行政网www.hledu.net哈尔滨市教育局
沈阳教育网www.syn.cn沈阳电化教育馆
牡丹江教育网www.mdjedu.net牡丹江市教育信息中心
乌鲁木齐教育网www.wlmqedu.gov.cn乌鲁木齐市教育局
延边教育信息资源网http://www.ybedu.net延边州教育信息中心(延边州电化教育馆)
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门户网站http://www.cqedu.net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本溪教育网http://www.bxjyw.com本溪市电化教育馆
通化教育信息网http://www.jlthjy.com通化市教育局
普陀教育网http://www.pte.sh.cn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首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活动结果公示(县级五十佳网站)
县级五十佳网站
网站名称
网址
主办单位
润州教育网www.zjrze.cn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局
宜兴教育信息网www.yxedu.net宜兴市教育局
锡山教育网http://www.xsjy.com.cn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
北仑教科网www.bledu.net.cn北仑区教育局
鄞州教育网www.nbyzedu.cn鄞州区教育局

富阳教育信息网
www.fyedu.org浙江省富阳市教育局
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www.hyjyedu.com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
恩施市教育信息网http://www.essedu.cn恩施市教育局
海陵教育网http://www.tzhledu.net泰州市海陵区教育局
武进教育信息网http://www.wjedu.net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临海教育网www.linhaiedu.cn临海教育局
安居教育网http://www.ajedu.net遂宁市安居区教育局
龙岗教育信息网http://www.szlg.edu.cn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
虞城县教育局网站www.ycjy.cc商丘市虞城县教育局
慈溪教育网www.cixiedu.net慈溪市教育网络管理中心
昆山教育www.ksedu.cn昆山市教育局
江岸教育信息网www.jajy.gov.cn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局
东西湖教育信息网www.dxhedu.com东西湖区教育局
如皋教育网http://www.jsrgjy.net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
蓬溪教育网www.pxedu.gov.cn蓬溪县教育局
松滋教育信息网www.sze21.cn松滋市教育局、松滋市电化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晋江市教育局网站www.jjedu.com.cn晋江市教育局
金湖教育网http://www.jhedu.gov.cn金湖县教育局
东湖教科体信息网http://www.dhjy.gov.cn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育体育局
崇川教育网http://www.ntccjy.com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育体育局
安溪教育信息网http://www.fjaxedu.cn福建省安溪县教育局
南海教育信息网www.nhedu.net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
长兴教育网www.zjcxedu.net长兴县教育局教育技术中心
双流教育信息网http://www.cdsledu.net双流县教育局
修水教育网www.xsjyw.com江西省修水教育局
巴州教育网http://www.scbzedu.gov.cn巴中市巴州区教育局
应城教育信息网www.ycjyedu.net应城市教育局
建湖教育网www.jhjy.net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教育局
白下教育网http://www.njbxjy.net南京市白下区教育局
东阳教育网www.dyedu.net东阳市教育局
阿城教育信息网http://www.acedu.net.cn/阿城教育阿城区教育信息中心
环翠教育信息网www.whcedu.cn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局
镜湖教育信息网http://whjhedu.cn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教育局
上饶县教育信息网http://www.srxjyxxw.com江西省上饶县教育局
西陵教育信息网www.ycxljy.com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
印台教育网http://www.tcytjy.com印台区教育局
江东区教育信息网www.jdedu.net宁波市江东区研究与装备中心
绍兴县教育www.sxxedu.com绍兴县教育局
苍溪教育门户网http://www.cxxedu.gov.cn/苍溪县教育局
汉寿教育信息网www.hsxedu.com常德市汉寿县教育局
卫辉市教育网www.whsedu.com卫辉市教育局
田东教育网www.tdjyw.gov.cn百色市田东县教育局
开平教育城域网http://www.kpedu.com开平区教育局
扶余教育信息网www.fyedu.cn扶余县教育局
北镇市教育信息网www.bnjy.com北镇市教育局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首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工作组
                                                                           2010年7月15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6:39:00 | 只看该作者
“首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活动结果
(地市级优秀网站87个)
地市级优秀网站(87个)
网站名称
网址
主办单位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http://www.es.e21.edu.cn恩施州教育局
六安教育网http://www.lajy.net六安市教育局
淮南教育信息网http://www.ahhnedu.cn淮南市教育局
嘉定教育网http://www.jdedu.sh.cn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仙桃教育信息网http://www.xt.e21.cn湖北省仙桃市教育局
衢州教育网http://www.qzedu.net衢州市教育局
铜陵教育城域网http://www.tledu.cn/安徽省铜陵市教育局
阜阳教育信息网http://www.fyedu.gov.cn阜阳市教育局
景德镇市教育网http://www.jdzedu.net景德镇市电化教育馆
大连教育网http://www.dledu.com大连市教育局
池州教育体育网http://www.czjyty.gov.cn安徽省池州市教体局
三门峡教育信息港http://www.smxjy.cn三门峡市教育局
晋中教育网http://www.jzedu.net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
益阳教育网http://www.yiyedu.com湖南省益阳市教育局
怀化教育信息网http://www.hhedu.net湖南怀化市教育局
桂林教育信息网http://www.gledu.cn桂林市教育局
韶关教育信息网http://www.sgedu.gov.cn/韶关市教育局
宝鸡教育网http://www.sxbjedu.com/宝鸡市教育局
贵港教育信息网http://www.ggjy.net贵港市教育局
漯河教育网http://www.lhjy.net漯河市教育局
烟台教育http://www.ytedu.cn烟台市教育局
珠海教育信息网http://www.zhjy.net珠海市教育局
周口市教育局http://www.zkedu.gov.cn河南省周口市教育局
渝中教育http://www.yzedu.com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
威海教育网http://www.whedu21.com威海市教育局
吉林市教育信息网http://www.jledu.com.cn吉林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西城教育(西城区教育委员会)http://www.xchjw.gov.cn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
孝感市教育信息网http://www.xgjy.cn孝感市教育局
衡阳教育信息网http://www.hhyedu.com.cn湖南省衡阳市教育局
丹东教育网http://www.ddedu.com.cn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电教馆
克拉玛依教育网http://www.klmyedu.cn克拉玛依市教育局
郑州市教育局http://www.zzjy.gov.cn/郑州市教育局
黄浦教育信息网http://www.hpe.cn上海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汕头教育信息网http://www.stedu.net汕头市教育局
绵阳教育信息网http://www.my-edu.net四川绵阳市教育信息技术管理中心
咸阳教育网http://www.sxyedu.com咸阳市教育局
梅州教育城域网http://www.mzedu.com梅州市教育局
巢湖教育网http://www.chsedu.gov.cn安徽省巢湖市教育局
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http://www.sjsedu.cn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
和平·教育http://www.hpjy.gov.cn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
河南省平顶山市教育局http://www.pdsedu.gov.cn/平顶山市教育局
锦州教育网http://www.lnjzedu.gov.cn锦州市教育局
广元教育网http://www.gyjyw.com广元市教育局
巴中教育网http://www.bzedu.com.cn巴中市教育局
汉中教育网http://www.hanzhongedu.cn汉中市电化教育馆
鸡西教育网http://www.jxedu.com鸡西市信息技术教育中心
商洛教育网http://www.shangluoedu.cn商洛市教育局
河源市教育信息网http://www.hyedu.gov.cn河源市教育局
石家庄市教育信息网http://www.sjy.net.cn石家庄市教育局

攀枝花市教育局网站
http://www.pzhedu.cn攀枝花市电教技装中心
玉林教育信息网http://www.yledu.net.cn广西玉林市教育局
揭阳教育网http://www.gdjyedu.com揭阳市教育局
延安教育网http://www.yaedu.net延安市教育局
眉山市教育网http://www.msedu.cn眉山市教育局
永川教育信息网http://www.ycjyxx.com重庆永川区教委电教教仪站
虹口教育信息专网http://www.hkedu.sh.cn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
阜新教育网www.fxedu.com.cn辽宁省阜新市电化教育馆
毕节地区教育综合信息平台http://bjjy.gov.cn贵州省毕节地区教育局
泸州教育网http://www.sclzjy.com四川省泸州市教育局
安康教育网http://www.akjy.net安康市教育局
惠州教育http://www.hzjy.edu.cn惠州市教育局
潍坊教育信息港http://www.wfjyxxg.com潍坊市教育局
邢台教育http://www.hebxtedu.cn邢台市教育局
贵阳教育信息网http://www.gyjy.net贵阳市教育局
榆林教育局http://www.yledu.gov.cn榆林市教育局
铜仁地区教育网http://www.tredu.cn铜仁地区教育局
顺义教育信息网http://www.shyedu.cn北京市顺义区教育信息中心
鹤壁教育信息网http://www.hnhbedu.net鹤壁市教育局
太原教育信息网http://www.tyedu.com.cn太原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贵州黔南教育网http://www.qnjyw.com黔南州教育局
密云教育信息网http://www.myedu.gov.cn北京密云教委
盘锦教育信息网http://www.pjedu.cn盘锦市教育局
青岛市教育局http://www.qdedu.gov.cn青岛市教育局
四平教育督导网http://www.spjydd.com四平市教育局
绥化教育信息网http://www.shsjyw.com黑龙江省绥化市教育局
保定教育信息港http://www.bdjy.cn河北保定市教育局
聊城教育信息网www.lcedu.cn山东聊城市教育局
自贡教育城域网www.zgsjyj.com四川省自贡市教育局
东莞教育网http://www.dgjy.net东莞市教育局
六盘水市教育局http://jyj.gzlps.gov.cn贵州省六盘水市教育局

安阳教育信息网
http://www.anyangedu.com安阳市教育局
七台河市教育网http://www.qthedu.com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教育局
石河子教育网http://www.shze.com.cn石河子教育局
廊坊教育信息网http://www.lfjy.gov.cn廊坊市教育局
黄冈教育信息网http://www.hgjy.gov.cn湖北省黄冈市教育局
白山教育信息中心http://www.baishanedu.com白山市教育信息中心
遂宁教育网http://www.snedu.net四川省遂宁市教育局

(县级优秀网站94个)
大足县教委
四川大足县教育委员会
吴兴教育在线
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电教馆
吴中教育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
盐都教育网
盐都区教育局
当阳教育网
当阳市教育局
西湖教育信息网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庐江教育网
安徽省庐江县教育局
中国上杭教育信息网
福建省上杭县教育局
郑州市二七区教育信息网
郑州市二七区教育体育局
顺昌教育信息网
顺昌县教育局
肥西教育网
安徽省肥西县教育局
徽州教育网
黄山市徽州区教育科技文化委员会
高邮市教育信息网
江苏省高邮市教育局
淇县教育体育局综合信息网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教育体育局
成华区教育信息网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雁塔教育网
西安市雁塔区教师进修学校
平和教育信息网
福建省平和县教育局
临潼教育网
临潼区教育局
定海教育局
舟山市定海区教育局
昌黎教育网
秦皇岛市昌黎县教育局
诸暨教育网
诸暨市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
东海教育信息网
东海教育电视台
鹿城教育网
鹿城区教育局
玉田教育网
唐山市玉田县教育局
衡东教育信息网
衡阳市衡东县教育局
柳河教育信息网
柳河县教育局
河南省汝南县教育体育局
河南省汝南县教育体育局
江夏教育信息网
武汉市江夏区电教仪器站
坡头区教育信息网
湛江市坡头区教育局
资中教育网
四川省资中县教育局
苍南县教育城域网
浙江苍南县教育局
寿县教育信息网
寿县教育局
望江教育网
望江县教育局
邵东教育网
邵阳市邵东县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思南教育网
铜仁市思南县教育局
瑞金教育网
江西省瑞金市教育局
武鸣教育信息网
南宁市武鸣县教育局
利川教育网
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
涪城教育信息网
绵阳市涪城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招远教育信息网
招远市教育体育局
阜新细河教育信息网
阜新市细河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沙河口教育网
大连市沙河口区教育局
内乡教育网
河南省内乡县教育体育局
定州市教育局
河北省定州市教育局
颍上教育信息网
安徽省颍上县教育局
和县教育信息网
安徽省和县教育局
泸州江阳教育网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教育局
白河教育信息网
陕西省白河县教育体育局
富顺县教育局
四川省富顺县教育局
铁岭县教育网
铁岭县教育局
郑州市惠济教育信息网
郑州市惠济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大竹教育网
大竹县电化教育馆
迁西教育网
唐山市迁西县教育局
高州教育信息网
广东省高州市教育局
秀洲教文体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渭滨教育网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教育局
桂林市秀峰教育网
广西省桂林市秀峰区教育局
顺德教育信息网
佛山市顺德区电化教学仪器设备中心
白云教育信息网
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
仁和教育网
攀枝花市仁和区教育局
江油教育信息网
江油市教育体育局
乐昌教育信息网
乐昌市教育局
长治城区教育信息网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教育局
户县教育网
户县电化教育中心
霞浦县教育局/霞浦教育网
霞浦县教育局
株洲县教育信息网
株洲市株洲县教育局
瓯海教育网
温州市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
岳麓教育信息网
长沙市岳麓区教育局
康成书院
高密市教育局
镇巴教育信息网
镇巴县文教体育局
攀枝花市东区基础教育网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教育局
隆安教育信息网
南宁市隆安县教育局
曲江教育信息网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教育局
荣昌教育信息网
荣昌县教育委员会
上思教育网
防城港上思县教育局
柳州市城中区教育局信息网
柳州市城中区教育局
故城县教育网
衡水市故城县教育文化体育局
眉县教育网
陕西省眉县教学研究室
梓潼教育网
四川省梓潼县电教教仪工作站
东兴教育网
四川内江市东兴区教育局
瓮安教育网
黔南州瓮安县教育局
贵州开阳教育网
贵阳市开阳县教育局
海伦市教育网
黑龙江省海伦市教师进修校
恩平教育信息网
恩平市教育局
叙永县教育网
四川叙永县教育局
贵州凤冈教育网
遵义市凤冈县教育局
潮南区教育信息网
汕头市潮南区教育局
莲湖区教育网
西安市莲湖区教育局
宁晋县教育局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教育局
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
射洪教育网
四川射洪县教育局
花溪教育网
贵阳市花溪教育局
石家庄桥西区教育信息网
石家庄市桥西区教育局
肇东教育网
黑龙江省肇东市教育局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首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工作组
                                                                                          2010年7月15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6:48:0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博客计量学——需要学习的主题作者:李琳
    最近在搜集博客相关文献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博客计量学”这个名词,学者邱俊平与2008年发表过一篇题为《博客计量学的“独立资格”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8.8),觉得很有意思。     该篇文章中,摘要是这样写的:在介绍博客计量学产生背景的基础上,尝试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科学体系三方面分析博客计量学的“独立资格”。结果表明:在博客计量学的独立发展过程中,可以网络信息计量学为参照,但因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自身也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方法并未成熟,沿用这些理论与方法时需谨慎。
    这其中我最关心的是博客计量学到底是怎么样个东西。作者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科学体系这三大部分作了解释。
    在研究对象上,以下框图是博客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单元的关系。


      在研究方法上,

    (1)博客内容分析法。

      博客内容分析法则是内容分析法在博客研究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定量分析博客内容明确博客中的内容事实与趋势,揭示博客中所含有的潜在信息,对博客发展做预测。作者认为,之所以提出“博客内容分析法”,是因为网络中已有专门的博客内容分析工具。这让我很是惊讶。平时自己怎么没有发现呢。而且作者还给出了一个例子和软件下载网址,这让我有很是期待,急切的想试一试。Alastair Smith在提出Blogmetrics时,借助BlogPulse(http://www.blogpulse.com/)做了博客内容分析。



    (2)博客链接分析法。

      它是指链接分析法在博客研究中的应用,借助专门研究工具定量分析博客中的链接数量、类型、链接集中与离散规律、共链现象等,用于博客信息挖掘与博客质量评价。而且之所以提出“博客链接分析法”,是因为网络中已有可用于博客链接分析的工具。Souyo (www.souyo.com)博客搜索引擎即提供对博客的链接分析。



   (3)数学建模方法、统计学方法、图论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SNA)

      当然, 除了上述两种专门用于博客计量学研究的方法之外,数学建模方法、统计学方法、图论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SNA)都可用于博客计量学研究。



    作者在最后结语时,提出博客的快速发展、博客发展过程中亟需定量研究的种种问题使得博客计量学应运而生。构建博客计量学的科学体系时,网络信息计量学可作为参照,但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自身也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方法并未成熟,沿用这些理论与方法时需谨慎,如不宜参照“网络影响因子”再提出“博客影响因子”,因为网络影响因子的缺陷(适用性差、算法自身存在缺陷、假设前提难以成立等)使其并未在网络信息资

源的评价实践中得以应用。


        带着好奇,我在GOOGLE里搜索了“博客计量学”,出来的结果只有学者邱俊平的两篇文章,还有他在2010年出版的一本书籍《网络计量学》(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网络计量学,名字听起来就让我很好奇,现在科学研究里还有学者专门研究此领域的。 这顿时让我觉得学教育的,不能整天待在教育堆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首先是一种社会活动,谈及社会活动,就不得不牵扯到各种领域中。我们可以运用网络计量学里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帮助我们对于网络教育中的评价,而不只是质性的研究。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越来越趋向于用数据实证来发现、说明并解释一个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基于博客平台开展交流学习,很多研究者也将目光投在这片自由开放的平台,很多成果大多是质性研究,用数据说话的很少。我想博客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的推广和应用应该能为我们的研究添上几只翅膀,让研究更具实证性。

   以下是我从当当网的《网络计量学》图书信息中找到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编辑推荐语:
     本书是《现代信息资源管理丛书》之一。 本书在对网络计量学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理论、方法、应用相结合,全面构建了网络计量学的内容体系,包括网络计量学的基本问题研究、网络信息的分布规律与变化规律、网络数据的搜集方法与工具、链接分析法、域名分析法、网络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及网络计量学在科学交流、科学评价、信息资源评价与管理、科技管理、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中的应用及案例分析。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方法得当、应用面广,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出版发行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科学评价与预测等专业的参考书,也可供广大信息工作者、科研人员、评价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和使用。       
     作者简介:
     邱均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我国著名情报学家和评价管理专家、文献计量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评价与管理》杂志主编、《图书情报知识》杂志副主编,兼任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专家,教育部CSSCI指导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等8个单位的研究员、教授或博士生导师,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4个全国性学会的常务理事及《情报学报》、《高教发展与评估》等14种杂志的编委。一直从事“情报、计量、评价、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特别在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与网络计量学、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科学评价与大学评价等方面有精深研究。指导和培养研究生100余名,其学生中不少已成为学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8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优秀成果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级一等奖(2项)等55项各类学术奖励,特别是近几年来研发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系统”被省级鉴定为“国内领先”成果:出版著作40部,代表作有《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知识管理学》、《大学评价与科研评价》、《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等,其中《文献计量学》首次构建了理论、方法、应用相结合的内容体系,是本学科的奠基之作:《信息计量学》被选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知识管理学》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如Scientometrics、《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等发表论文376篇,其中有60余篇获奖或被SCI、SSCI、《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收录。据权威机构统计和发布,其学术影响力在“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领域名列第一,并被收入国际著名的英国剑桥、美国国际《世界名人录》等十多种大型辞书中。
书籍简介:
    本书共11章,按照“基本理论一研究方法一应用研究”的思路来组织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的研究,包括第1~3章;第二部分是研究方法和工具的研究,包括第4~8章;第三部分是应用研究,包括第9~11章。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网络计量学的概念等基本问题的阐述,并研究了网络信息的分布规律与变化规律;方法部分则详细论述了网络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不仅阐述了网络信息的收集方法和工具,而且着重论述了网络信息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包括链接分析法、域名分析法、网络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部分主要是通过实例分析,将网络计量学应用在科学交流、科学评价和科学管理三个领域。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兼顾传统的统计工具与新兴的信息技术方法,力求使全书的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论述全面、内容丰富、观点新颖、资料翔实,既总结和升华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又反映和吸收国内外网络计量学的最新进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创新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出版发行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科学评价与预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广大信息工作者、科研人员、评价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和使用。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网络计量学概论
第2章 网络信息分布规律
第3章 网络信息变化规律

第4章 网络计量研究的数据搜集方法与工具
第5章 链接分析法
第6章 域名分析法
第7章 网络内容分析法
第8章 社会网络分析法

第9章 网络计量学在科学交流中的应用
第10章 网络计量学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第11章 网络计量学在科学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以上图书简介信息来源: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05121




6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6:49:2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信息技术教育一线教师博客汇集作者:晓君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郑小军)

参加国培示范性培训后,我下决心汇集国内信息技术教育一线教师的博客,希望大家基于新浪博客展开合作交流。

李冬梅-北大附中特级教师http://blog.sina.com.cn/ldmpku

郑爱文(小郑老师)-山东济宁一中http://blog.sina.com.cn/xzlaoshi

边楚女(临风楚楚女)-浙江瑞安中学特级教师http://blog.sina.com.cn/missbian
    朱坤(天道酬勤)-哈尔滨三中http://blog.sina.com.cn/openyouridea

李永言(永言好味道)-浙江师大附中特级教师http://blog.sina.com.cn/yongyan

林煦峰(信息技术教育人博客)-湖北武汉http://blog.sina.com.cn/andrewlin2006

黄利锋(行走课堂 信息教学)-苏州http://blog.sina.com.cn/activchinahttp://wlfboy.szeblog.cn/

詹可培-临安晨曦小学http://blog.sina.com.cn/baosan

谢作如-温州http://www.wzms.net/u/144/index.htm

张钰的博客-南京http://blog.sina.com.cn/kkg155

北京景山-沙有威http://blog.sina.com.cn/shayouwei

刘金鹏-义乌http://blog.sina.com.cn/m/ljp

王玉-乌鲁木齐http://blog.sina.com.cn/wybb1234567891011

王爱胜http://blog.cersp.com/index/1005943.jspx

洪优萍的教学之路http://disk.jgedu.net:8005/u/hyph/Default.aspx

关莉莉(芜湖县陶辛中学)http://blog.sina.com.cn/gll0701

单老师http://blog.sina.com.cn/u/2034332890

伴我行--觉醒、奋起直追http://blog.sina.com.cn/banwoxing

云中漫步的博客-福州侨中余老师http://blog.sina.com.cn/fzqzxxjs

天上的云http://blog.cersp.com/51977.aspx

守望-天津http://blog.sina.com.cn/tjxjm1

紫贝天竹-山西http://blog.sina.com.cn/yymather

西域胡杨-新疆http://blog.sina.com.cn/u/1362407600

阿九的博客-江苏http://blog.sina.com.cn/itxueting

舟行千里-瑞安http://blog.sina.com.cn/u/1343168804

小桥流水-海盐http://hydgm.jsblog.cn/user1/3/

精彩人生-上虞http://blog.cersp.com/59198.aspx

水漂儿-杭州http://blog.cersp.com/58592.aspx

木易子-温州http://blog.cersp.com/userlog/24196/index.shtml

听雪-慈溪http://wendy.cersp.net/

破巢-嘉兴http://eblog.cersp.com/userlog18/45210/index.shtml

山下佳人-安吉http://hujys.net/blog/hzjs/ajccl/index.html

丁香武键http://www.being.org.cn/bean/

东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网http://it.dgzx.net/index.htm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http://www.initedu.net/index.asp

高中信息技术http://blog.sina.com.cn/laokui2008

揭阳侨中构建高效信技课堂http://blog.sina.com.cn/u/2401040702

方少芹-揭阳信息技术课题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354260400

张利锋 http://blog.sina.com.cn/zhanglifeng2004

信息技术备课资源http://blog.sina.com.cn/zlwc2005

安徽安庆市望江县杨湾中学陈堤http://blog.sina.com.cn/blogchendi
    欢迎补充、推荐,谢谢!



7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8:53:34 | 只看该作者
传播即呼吸 - [理论理论]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www.blogbus.com/today2100-logs/11558142.html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即信息,实在让人惊为天语。
  那么传播是什么呢?
  一百年来,关于传播是什么众说纷纭,或共享,或交流,或劝服,或符号,各说各理。这里当然无意再来深究传播的学理,倒觉得可以打个比方,“传播即呼吸”,人类传播就是信息的呼吸,千万年来人类文化因此生生不息。

  吐纳者,呼吸也。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思是说,人类的呼吸就是对外界空气的纳入与让体内浊气的释放,如此新旧循环,以培蓄人体内部之“真炁”(炁,古同“气”),达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呼吸,肉身生存之必须。事实上,口、鼻、眼、耳和脑,既是人体自然的生理器官,亦是人类最宝贵的“生物学传播成分”。在古代的呼吸养生法中,这些器官是共用并举的。经由打坐、入定、坐禅,因吐纳、导引而化之动静,沟通内外,以至心游万鹜。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呼吸中,这些美妙的器官却存有与生俱来的缺陷。目力所及,其远仅仅29公里;耳力所辨,其微仅低至0.3分贝。也许麦氏天书道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指认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吧。
  人类传播就是信息的吐纳与交换的运动。对个人,传播是心理的呼吸,人要不断摄取外界信息以满足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之需。因此,天地万物,风声雨声,皆入我眼我耳;大小事等,人情人理,皆入我心。同时人还要释放内部信息,七情六欲,酸甜苦辣,深思妄语,无非认识、思想或情感,均要自然地呼出,用以与他人交换互动,竟成社会。
  对整个社会及其系统各个组成,相互之间更要气息交换,如清风过隙,左传右递,携旧带新。正如交通和物流的穿梭编织了物质网络,在社会系统中,信息犹如社会之皮肤,使各系统之间内外交换讯息日夜不缀,结构了组织、社区、政府、国家及其复杂的内外关系网络,无处不得以相互勾连,终成泱泱世界。

  如此推论,对个人、组织和社会来说,传播即“身体”的呼吸。传播因此并不神秘或多么无上,不需要你对它另眼相看,这正如口鼻之气的进与出,之于人的生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如此自然如影随形。
  传播即文化的呼吸。传播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文化生存,是文化自身得以繁殖延续的自然行为。譬如,新闻是社会认知的呼吸,文学是时代情绪的呼吸,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呼吸,历史是沧桑岁月的呼吸......
  传播即精神的呼吸。人们借助不同的呼吸式,完成全套动作的精神体操。静心的浅呼吸,可以万物皆着我色,如同阅读王维的诗画;兴奋的深呼吸,可以山摇地动,如同李白慨叹“黄河之水天上来”;悄然的呼吸,可以微风不惊,好似欣赏李清照小词的清丽婉转;叹气的呼吸,以至潸然泪雨,好似陪后主一起“独上西楼”;而窒息的呼吸,那是死啃黑格尔的小逻辑……
  传播即自由的呼吸。人人会自动说话,想自由说话,犹如生而配备的呼吸器官不至于浪费。自由的呼吸是本真的。道家讲,吐纳之法,使呼吸归根,返本还源,即回到人类婴儿的状态。不是本真的呼吸就意味窒息甚至死亡。一个绑架者捂住受害者的口鼻就相当于要致他于死地,如同一个爱发言的孩子被老师限制举手将使他郁闷无欢。
  自由的呼吸其范围在身体周围。正如你不能毫无顾忌地向别人喷出满口酒气,或者偷了邻家的酒坛子来顾自赏闻一样,你要有礼地说话,合理地讲理。

  当然,呼吸有讲究也有危险。倘若自己体内或周遭有浊气有病毒,乱呼吸就意味着他人受害或自己受损。同理,发出信息或摄取信息,必有技术上的讲究和道德上的自律。

  如同呼吸之于身体的必须,传播之于人与社会同样重要。有了信息的呼吸,不同的面容得以互传微笑,不同的心灵得以完美对话,不同的系统之间得以交换,人类因此可交流,文化可沟通,社会可以革故鼎新,以至创造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31 , Processed in 0.1042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