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偶然的。贝淡宁在论及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时候,从不提及两者的差距,只是指出现实的民主制度的不足。因为这是实践的制度,当然会存在不足。黎安友随后有在《外交政策》11、12号发表了长篇书评《伪造的中国模式》,提出了更为激烈的批评。 知识分子的黄昏或黎明 2015年西方思想界对知识分子精神与命运的讨论相当活跃:从《高校纪事》组织的“公共知识分子”专辑,到研究法国智识精神的专著,还有两部批判新左派知识分子的论著。 “知识分子问题”常常是知识分子才格外关心的问题,只要这个议题仍然活跃,就意味知识分子并未消失。但是,知识分子的构成、气质及其公共影响可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这正是雅各比(Russell Jacoby)关注的问题。他在1987年出版的《最后的知识分子》中指出,在1950年代之后,上一辈独立不羁的“城市波西米亚式”的知识分子迅速衰落,新兴的一代大多不再是面向公众的“公共知识分子”,而是主要为同行写作的“专业知识分子”,由此形成了“学院时代的美国文化”(原书副标题)。这本书曾引起广泛的争议,并在2000年出版了修订版。在初版发表近三十年之后,《高校纪事》12月发表专辑《“最后的知识分子”之后》,四篇文章着眼于考察雅各比的论题在当下的有效性。 专辑的首篇文章是雅各比的《最新的知识分子》,回应了诸多的批评质疑,虽然承认当初有个别失误之处,但自认为总体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在当今仍然有效,因为最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并未逃脱学院体制诱惑与规训,反而愈陷愈深。虽然人们总是可以发现个别反潮流的事迹,但并不能逆转总体趋势。值得赞许的是一批为公众写作的“新科学作家”,他们的成功表明了普通读者群依然存在。但令人遗憾的是,当这些科学家推出了平白清澈的著作,人文学者却在拥戴瘀结的文风和繁琐的理论。互联网的冲击是他当初未曾预料的现象,但他很怀疑通过博客和推特而流行的文章,可能会丧失那种“反思的慢功夫”:“危险在于我们进入了一个片刻思考、即刻评论的时代。”我们当然不必在专著与推特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但在他看来,“处于两者之间而面向普通读者的严肃作品可能正在消失,一同消失的是它们的作者,最后的知识分子。” 纽约社会研究新校的波特(Claire Bond Potter)教授的文章题为《互联网是最终的波西米亚吗?》。在她看来,互联网是一个在政治上无政府的空间,很接近雅各比的波西米亚咖啡馆。年轻的知识分子正在虚拟空间中集结,其中许多人是年轻的博士,他们以“学术计件工人”方式进行公共写作,成为新一代的“剩余知识分子”(surplus intellectuals)。不稳定的工作造就了他们的精神气质,与资产阶级的文化方式相对抗,同时他们也在这种对抗中形成了共同的事业,寻求一种新的波西米亚方式,推广一种摆脱体制束缚的激进视野。一代创造性的知识工人正在兴起。“他们并没有消失,而是分散开来;他们遍地开花。” 实际上,《高校纪事》早在2月发表了一篇长文《公共知识分子怎么了?》,对此议题有更为深入的探索和出色的见地。作者格瑞夫(Mark Greif)是纽约社会研究新校的年轻教师,《n+1》杂志创始人和主编。他通过讨论《党派评论》的兴衰历史,挑战了学院规训使得知识分子衰落的流行看法。在格瑞夫看来,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学院化”,而在于我们对公众的错误想象。《党派评论》时代的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面向公众写作,而是对公众的期许更高,他们“瞄准的位置总是略微高于被想象的公众的顶端,那是他们必须踮起脚才够得着的位置”,而与此同时,“这种写作也总是略微高过《党派评论》的作者群本身”。这些知识分子感到必须竭尽全力,才配得上他们渴望加入的更深邃、更嘹亮的智识群体。讨论二十一世纪公共知识分子的事业,应当更少关注他们职业的来龙去脉,更多地着眼于恢复对公众的最高尊重。 有效利他主义运动 当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富裕,却同时更加不平等的时候,人们应当过怎样的伦理生活?耶鲁大学出版社在4月推出了普林斯顿大学伦理学教授辛格(Peter Singer)的新著《你能做的最大善事》,以清晰的哲学思考辅以真实生动的事迹,论述了“有效利他主义如何在改变伦理生活的观念”(副标题)。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格林纳(Joshua Greene)称之为“这位世界上最具影响的在世哲学家”所写过的“或许最具影响的著作”。 “有效利他主义”(effective altruism)是始于新千年的一场社会运动,同时也是支持这场运动的一种道德哲学,辛格是其主要的理论倡导者之一。他的基本理念是:“如果要过一种充分的伦理生活,我们就应当尽己所能去做最大的善事。而要发现怎样才能做最大的善事,我们需要运用理性和证据。”目前在慈善机构的捐赠者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完全不了解这些机构的有效性,只是被其形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