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我的网络教研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0-9-6 10:32:28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时代对教师职业的挑战                   __2007年11月28日下午在外语本四年级演讲
                            许锡良
   同学们:我叫许锡良,是教育系的教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个名字?(有学生表示听过),好。居然有人听说我的名字。网络时代,就是有这一点好,可以通过网络跨越时空去掌握知识与信息。同学们,你们一直读书读到现在,有没有反省过一个问题___你们读书是为什么?(有学生说,找工作,生活更好一点,掌握知识等)很好,你们的答案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其实我们几千年来的读书人一直就是以这种心态来读书的。大家没有听说这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剩下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由学生们补充完),好,说明大家还是蛮有点文化的。深圳大学外语学院有一个外语教授阮炜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为什么学外语的人“没文化”》(学生“啊”地一声,纷纷表示不服气,表示抗议,深感有被歧视的感觉。)。大家如果对这个结论有意见,不要怪我,我只是介绍各位外语系的同学去看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可是外语系水平最高的那种人写的,他是外语学院语言研究所的所长,又是著名教授。不论怎样,你们同行的话还是要认真参考参考的。今天,我给大家讲的一个题目就是“网络时代对教师职业的挑战”。
  在座的同学中没有还没有上过网的?如果有请举手。好,没有,都上过网。还有同学们中没有QQ的请举手。好,也没有。说明大家都进入了网络时代,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同学们,这个世界因为网络的到来而正在悄悄地变化之中。美国有一个学者,叫托马斯。弗里德曼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描述了碾平世界的十种力量,其中就有网络,特别是出现搜索引擎、博客这些新的传播工具与学习工具。这实际上也对我们的生活、工作,特别是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对我们将来要担任的教师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还必须迫使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教育。我总有一个强烈的疑问,我们中国历史这么长,人口这么多,幅员这么广阔,为什么发明创造那么少?为什么我们历史中一直有那么多愚蠢而十分残忍的事情不断发生,而且一直到现在仍然无法控制住?愚昧与灾难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首先要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教育的内涵,探讨一下,我们历史上是怎样误解了教育这种人类特有的活动,我们是怎样错误理解了人的概念与内涵。总之一点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是不是把教育的意义弄错了?到了现在发出这样的质疑我觉得就显得特别必要。过去,这个问题还不是特别突出,但是,现在因为是不得不重新考虑的时时候了。我们过去数千年来,是怎样错误地理解了教育?我以为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
  第一是驯服。把教育当成驯服的工具。在驯服的概念里就有类似如孝道教育,如奴化教育,和规训教育。总之一条就是安分守己,规规矩矩,伏伏贴贴,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是从来没有过的。这种驯服教育一直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越是成功的教育,似乎就越是驯服成功的教育。服从的也只是权威人格与依附人格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产生过自然法的概念,所以,才有孔子的“亲亲互隐”。也就是孔子把正义的概念定义为:父亲偷人家的羊,儿子替他隐瞒,儿子如果偷人家的羊,父亲替他隐瞒,这就是正义。大家看看,如果将之扩大到整个社会,整个社会岂不乱了套?驯服之下是不可能去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大家无论怎样读书,也只会想到找个好工作,虽然现在性质与古代有了一点差别,但是,本质上说仍然没有什么不同。读书目的在于引起思考,书其实只是我们思考的材料,如果不能进一步引发我们的思考,读书其实作用不大的。
  第二是背诵。以听话与驯服为目标的教育,自然不可能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不可能学会怀疑。那么,动脑筋这样的事情也就不在我们的教育考虑之内。孔子不是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吗?关键是这里的思,其实也只是忖度老师及上级的旨意的意思。并不是独立思考的意思。相反孔子的师生关系的亲疏恰恰是由听话服从的程度来决定的。颜回从来不怀疑孔子的话,只是一味地称赞孔子如何了得,如何伟大,孔子自然也对之恩爱有加,相反,像宰予、子路、樊梨这些人,因为不肯拍马,甚至有的还喜欢提出一些问题来,均被孔子骂得狗血喷头。听话,自然要记忆力好,这样才能够记住长辈或者权威的话,然后去执行。后来又发明了科举考试制度,把圣人的话当成至理,更是不可以有丝毫的怀疑与反思。任何胆敢这样做的人不但要完全被排除在体制之外,而且可能有掉头与牢狱之灾。这样的一种教育传统,一直流传到现在。我们现在的考试,基本上也是以记忆力以主,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教育仍然像我们这样强调记忆力,仍然有那么多的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记忆力在这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恐怕是绝无仅有的。过于强化一个人的记忆力,这有什么害处呢?就是意味着,作为一个人的生命的复杂性在这里被完全简化了。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有过关于人有七种智能的研究,说明人的生命中蕴含的智能是多元复杂的。一个人的生命要健康成长,必须尽量保持这种天生赋予的生命的复杂性,要敬畏人的生命。而敬畏人的生命,就是意味着要尽量创造条件让人的多元智能得到发展,尤其是人的生命初始阶段,比如少年儿童阶段,生命还没有完全开化,这个时候就被大量的东西充斥头脑,然后看他们记住这些东西的速度与准确程度,并且以此为标准来判断这些孩子的能力,分出“好、中、差”来,并且以此把儿童分成不同等级。这是对生命的践踏。今天教师们要常常地怀疑这种单纯以记忆力与背诵效果来看待孩子的现象。不但要怀疑,而且要高度警惕这种现象。如果一个儿童在一种高压下,一直能够把各门功课考出很高的分数,甚至门功课考一百分,如果这样的行为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甚至坚持到初中毕业,这个孩子无论怎样,将来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出息。为什么下这个结论?因为,孩子的生命里缺乏阳光,他们生命的丰富性被剥夺了。
    一个孩子如果要考上90分,这肯定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记得自己在小学时语文数学两门功课加在一起都难以达到60分。但是后来,看来,即使这样低的分数又有什么关系?想想当时分数不高,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保持了我的一份天生的想像力,保证了玩乐的时间,保持了仰望天空与脚踏大地的时间与空间。但是,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小学教材越来越难,其难度不仅超过了几十年前我读小学时,而且已经远远超过美国、西欧、日本这些发达国家,要每个孩子都考上90分以上是何其困难的。但是,去年,福建一个叫呱呱的小学老师来广州,我问她教的语文课班上平均成绩怎样?她说他班上平均成绩是92分,我又问,这么高的成绩应该算是学校名列前茅吧?她的回答真的是太出乎我的预料了。她说,不是前几名,而是在学校的倒数第一名。前几名的成绩是平均95、96分。我说,这些孩子完蛋了。你想啊,一个孩子考90分还意味着在班上倒数第几,一门课到90分,保持已经十分不容易了,而在这个基础上每增加一分,都将要耗费孩子多少睡眠时间?将牺牲他们多少游乐时间?此外,还会有读课外闲书的时间吗?还会有自己兴趣爱好吗?还可能保持一份好奇之心吗?如果偶尔考个一百分,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如果门门功课100分,而且连续几年,每次都如此考下去,你的孩子再聪明,也会变成考试的机器。孩子好奇之心将会被反复要求记住的唯一标准答案摧毁。他们的童贞将会被分数后面的功利污损。孩子一旦对知识不感兴趣,而只对考试分数感兴趣,对考试完后排名感兴趣,对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提不出自己的问题,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没有了。可是爱因斯坦这个人类二十世纪最富有创造力与想像力的人却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许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一个孩子的父母或者老师如果曾经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这实际上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可是,现在学校对教师越来越严格了,许多学校都实行了对教师考核的末尾淘汰制度。呱呱老师说,如果你甘心只让孩子平均考90分,而且没有要求进一步上进的样子,那么下岗的就很可能是你了。没有可能让你那么从容对待那些学生的,你必须拼命把学生从别的老师那里争抢回来,否则吃亏的必然是自己。这后面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拼命地挤压着我们的教师,再通过教师与父母的手去拼命地挤压孩子们。中国孩子长大后如果仍然有一点创造力的话,只能说是这种高压政策下的漏网之鱼,是幸存在深山老林里的古树一样的珍贵了。我们一直以为自己通过教育在培养人才,有的还认为自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实孩子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教师所做的工作如果没有扼杀,或者扼杀得少一点,就是非常了不起了。我们中华民族活了五千年,能够拿得出手的发明创造不过是“四大发明”。而且这“四大发明”也不是我们正规教育下的产物,而是一些旁门左道的产物。比如,火药的发明是道士炼仙丹时无意发现的,与“四书五经”无关,而且就是发明之后我们也没有能够在化学反应原理上说明它。至于用处,既没有用它来开山开矿,也没有用它制造什么枪炮,只是发明了鞭炮与烟花而已。直到我们被自己发明的火药制造成的洋炝洋炮打败,仍然没有醒悟过来。
 第三是刻苦。我们的教育对刻苦是特别强调的。每个做过中学学生的人,刻苦学习,已经是耳朵都听得快要起老茧了。如果背诵的东西是自己不能够理解的,而且也没有任何兴趣,这个时候,就自然必须用强力去要求自己。所以,在中国古老的教育词典里充满了类似于“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之类的刻苦学习榜样。这实在是对学习的最大误解。中国人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精神就是这样被搞掉的。学习要不要刻苦?当然要,但是我们不要忽视了,学习首先是一种快乐。学习是人的本能与生命形态的需要。人们思考探索,想追求真相,这是本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上天给了我们一个脑袋就是要用来思考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呢?就是因为,我们片面地开发与使用自己的记忆力,我们的智力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我们的生活世界与学习世界被弄得十分枯燥乏味,面目可憎,弄到最后,所有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出好分数,兴趣完全被忽视了,探寻大自然的神奇的欲望被几个十分枯燥的分数弄得毫无光彩。我们中国人很少有思维的乐趣,很少有单纯探索自然的奥秘的乐趣。中国人的智力形式大多是功利性的。没有仰望天空的习惯。中国人智慧的代表人物就是诸葛亮,他神机妙算,算的也只是别人的心思,他们心中有策,这个策也不过是计谋,是策略。我们未曾出现过像苏格拉底式的人物。没有出现过单纯以知识与思想作为自己追求的对象的人。所以,中国出得了诸葛亮这样的神化人物,却想像不出类似牛顿这样的人。牛顿终身不娶,康德也终身不娶,因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思考的知识与思想之中了,他们终身探求他们所追求的问题。在这样人看来,没有什么事物比思考的乐趣更有乐趣,没有什么比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更为重要。法国有一个思想家叫帕斯卡尔,他说人就是会思想的芦苇,人除了会思想,他的价值甚至还不如一根苇草。但是,人因为有了思想,他的价值在宇宙中就是唯一的,再强大的宇宙力量都无法比人的这种思想力量相比。在西方从其文化源头就有思想的乐趣,有学习的乐趣的。但是,在我们这里却没有。我们只有道德章句,只有圣人教条,这些东西并不要求人们去审视,去反思,而只是要求我们去背诵。我们的智力被降低到了只有记忆功能。所以,古人读书,如果没有进学、中科举之类,也就是如果他所背诵的东西没有被皇帝所购买,那么他们即不能够帮助生活,也不能帮助生存。而且其智力常常比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还要低下,因为他们什么谋生的能力都没有了。也不会创造新的知识。更不会创造新的工具。中国的教育自古特别讲刻苦,但是忽略了一个前提,人的生命是有差异的。人的天赋,遗传素质有天然的差异,应该承认这一点。但是人的生命并不能绝对地分出高低来。一个人的优劣是很难分清的。这个时候,我们的教育就必须以人为本,制定适合每个人的发展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环境来。但是,我们的教育始终是工具化的。分数的工具,政治斗争的工具,意识形态的工具,经济的工具等等。如果我现在要求全班同学们都穿我提供的一种型号的鞋子,脚长了的要锯短,短了的要在鞋子里塞上棉花,无论怎样必须穿这样一种型号的鞋子,大家会不会认为很霸道,很荒唐呢?肯定的。但是,如果这种的方法换成教育,换成考试,大家就是默认了,而且视之为理所当然了。这就是我们长期在一种教育习惯里而形成了集体无意识了,按照理所当然的习惯去接纳它。当大家都这样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一股顽固的巨大的力量。个别人不想这样做恐怕也不行了。只有大家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我们才有可能不付代价地改变过来。教育变革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变革,我们这个民族就会没有希望。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最主要源自于对人的理解不同,从而导致了对教育的理解不同,对教育理解不同,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同形态。西方人的活力强,发明创造多,而我们却相比要少得多。我们的教育出来的学生,越到后来生命活力越差,创造的冲动力越小,使人们不得不怀疑,这究竟是受过教育的人,还是受过摧残的人。因此,我们中国人首先要寻找到思维的乐趣,要重新理解知识,重新理解这个世界。
 第四关于知识。中国人对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恐怕也是耳熟能详了。这句话源自于英国哲学家培根。英语是“Knowledge is power.”我外语不好,不知道有没有说对。这个“power”可以翻译成“力量”,也可以翻译成“权力”。不同的翻译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很少讨论这样的问题,但是,关于知识的问题,可是西方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如果翻译成“力量”,就包含有解释自然,及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意思,但是如果翻译成“权力”,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有点类似了,我们中国的教育一直就是在“权力”的基础上来认识知识的,而且我们传统的文化并没有知识的概念,我们只有道德章句,圣人训导,然后就背诵这些。我们传统的教育,一是缺乏逻辑理性。二是缺乏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我们也一直作了错误的理解,把宗教信仰与迷信混淆在一起。三是缺乏实验验证的方法与意识。四是缺乏追问与怀疑批判精神。当然,这与背诵教条式的教育方法及教育观念,还与驯服的教育目的也是密切相关的。这些构成了我们的教育的先天不足。因此,中国人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甚至连一门像样的学科都没有产生过。我们现在一讲起科学,大多数人的意识还只是一门门的具体的科学,比如物理、化学、生物,你们会认为是科学,但是你们所学的外语是不是科学?(大家摇头表示不是科学)这就是我们认识科学的层次,不是个别人,而是普遍的认识,不是一时,而是一直如此。早在“五四”时我们就是这样认识科学的,到现在我们也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就是在这样的蒙昧中打转转,几十年,上百年过去,仍然无法走出这个蒙昧的圈子。知识是什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要把知识看成是死的,看成一成不变的,知识也不是用来背诵与储备的,而只是用来激发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如果一个人的知识没有激发我们进一步思考,那么这个知识即使完全背诵出来了,也完全理解了,其实这个知识仍然不是他的,只有被用过了,用于重新思考,特别是用于创造了,这个时候这个知识才是活的。所以,外国教育就不像我们这样完全以知识体系来编排知识的教学,而是引进问题,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去学习知识,是在解决问题时才运用到知识的,这种知识始终是与思考及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这种知识也许在我们看来是不够扎实的,但是却是与生命融合在一起的,充满了思想智慧的。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思想智慧,转化为一个人的素质,这里就必须把知识活化,而活化的方法与方式只能够将知识与问题联系起来,把知识作为怀疑的对象,作为进一步激发思考的材料,而不是像仓库里储备货物那样将知识储存在人的大脑中。知识不仅有量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质。我们长期只重理,不重质,我们对量的重视也只是在记忆层面收来验证我们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果说以上这些误区,在过去的时代还不是特别突出,挑战性还不是特别明显的话,现在进入知识经济,网络时代就大不相同了。作为记忆性的知识越来越不重要了。你们看,我在一个教室里,现在通过网络就可找到任何一个知识的解释,包括任何一个英语单词的读音与解释。另外我在教室里通过博客就可以把我正在讲的课现场传给全世界的人看。作为记忆性的知识已经不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了。学生如果会利用网络,他随时可以查到他所想要的知识要点。我手里的这个移动硬盘有好几十个G,当然还不算是大的,大的已经有一百多G了,这样一个巴掌大小的东西,如果不包括图片,只放文字材料的话,几乎可以把我们整个图书馆的文字材料都放进口袋里。如果我们仍然像过去一样把知识的教学当成重点,那么我们当教师的人立即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短处。因为,我们很可能还没有学生寻找得快。网络这个东西,越是年轻的人越是容易精通。那么我们再保持过去那样教育条件下对教师的定位恐怕是不行了。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任何优势。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何为?我以为教师重新定位就应该定位于教师是一个思考的典范,是一个具有人格精神魅力的人,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一个新型的受过教育的人,首先是要懂得如何进用工具去寻找自己所要的知识与信息。知道什么知识信息是自己所需要的。还要知道在什么地方有这些知识信息,如何去寻找,然后还要知道寻找到这些知识信息后如何处理,如何利用,特别是如何来用于生活,用于研究,用于创造出新东西来。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是思考的榜样,学生从教师这里学习到的不仅有思维的内容,还有思维的方式与方法,思维的过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潜化的。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而且常常是隐性的东西对人的影响大,而且深入长久。我们大家都知道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上过的课有无数,具体的课的内容我们大多是忘记得差不多了,但是课对大家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因此,如果一个教师从来没有享受到思维的乐趣与探索的乐趣,那么这个教师当得会相当痛苦的,而且他的痛苦同时也会带来学生的痛苦。痛苦的教师,只会带来痛苦的学生。只有享受过思维乐趣的老师,才会把这种思维的乐趣同时也带给他的学生。
 教师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人格魅力。教育是性格塑造性格,智慧碰撞智慧的事业。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常常表现在他的思想见识,他的见多识广,充满思想活力这些方面。总之是充满生命阳光的人。因此我不主张传统的对教师的定位,我们过去有太多的宣传教师典型的事迹。大多是非伤即死,总之是不太健康、生病、病死,甚至要动辄累倒在讲台上,才容易成为先进,才是师德高尚的表现。这大大地误导了教师形象。我现在劝告同学们,只有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充满活力的大脑,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好感,才会得到学生的向师亲师尊师与爱师的待遇。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受到学生尊敬与爱戴。
 教师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他富有创造力,他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要有创造力,一个教师就必须要有怀疑精神与批判精神。这是我们教育体制下最为缺乏的东西。教师中有这种素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创造力,常常是与他的想像力与批判精神分不开的。我们常常误解了教育,以为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相信一些什么。其实,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怀疑,学会批判,真正的相信也是要经过充分的怀疑的,没有经过怀疑与自己深入的分析批判,其实即使暂时相信,也将是假相信,所以,让学生充满怀疑精神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时候,老师必须要做出榜样来。他以自己的怀疑追问给学生作出示范。一个提不出自己的问题,看不到蕴藏的问题,缺乏批判精神与批判能力,他没有可能有所发现,也不可能会有所创造。我们要十分警惕那种只一味让学生相信,满足于让学生会写会背,会记的教育效果。特别是要防止我们的教育让学生在造假中茁壮成长。求真务实始终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如果你的教育是让学生学会了造假,学会了谎言连篇,那么你的教育越敬业,对学生的伤害就越大。这种教育将对社会的危害也越大。现在中国的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十分严重。将来同学们当了教师,如果能够逃避造假,恐怕是三生有幸了。虽然大气候如此,但是,我们仍然要极力去做一些事情。独立思考与富有爱心,同时能够有批判与创新精神。这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生命所在。这些东西永远是不能够用网络或者机器代替的。坚守住教师的这些方面,教师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教师的职业才不会在网络的浪潮中被人视为是可有可无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经常把眼睛向外看。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是如何看待教育,是如何进行教育的,看看美国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是如何进行教育的。要承认我们无论是社会,还是教育都是落后了。这种落后首先是教育的落后,教育落后并不仅仅是资金财物的投入不够的问题,而是在理解教育上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一方面教育缺乏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教育资源浪费十分严重,而且严重不平衡。这也是对教育的理解出现了问题。我们现在还有一百多万儿童流浪在全国各地的城市的街头,无人问津,这些孩子将与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对我们的社会会形成怎样的影响啊。这绝对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没有认真看待这个问题。我今年五月份去了一趟日本,我感觉日本能够发达是有原因的,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不但重视,而且他们理解的教育十分到位。同学们要记住日本人的教育理念,他们说,人类所有的财富中,只有人大脑里的财富是最宝贵的。而人大脑里的财富又只能靠良好的教育来挖掘。这也是日本非常重视教育并且能够很好把握教育的重要原因。日本人的聪明首先他们懂得怎样去学习,懂得谦虚地向一切比他们强大的国家与民族学习,不论这个国家与民族是否侵略过他们,是否给他们曾经造成过巨大的损害与侮辱。这种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非常可怕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中国在各方面都比日本占尽了优势,但是我们仍然远远落后于日本的重要原因。
   我现在来问问同学们:你们现在回忆一下你们上小学的第一天到第三天,有什么印象?看看谁能够讲讲哪天有什么故事,有什么值得现在拿出来留念的东西?如果有现在就请给大家讲讲。(等一下,大家互相观看,始终没有人站起来。而且不少人在摇头,表示没有。)好,同学们,如果按照日本小学生的入学教育仪式,你们一定会终身难忘的。(我从我的博客上找到心怡女士的那篇《我在日本小学任职的经历》)同学们,如果你们的小学入学教育是按照日本人这样去做的,你们现在不但会有深刻的映象,而且还会至少有一样纪念品,就是一年级入学时的第一天同学们的合影。这个照片要留到现在,你们说是不是人生中很珍贵的纪念物啊?还有,你们会在小学入学第一天,报名时面向全校的师生亮相,自报姓名与年龄,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这是你一生中第一次要在那么大的场合讲话,公开亮相。这个过程会不会对你的人生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与极其深刻的印象?还有那些一生最好的习惯,都会在头三天,也就是日本小学教育中的“黄金三天”中就教给你,然后令你终身难忘,终生受益?这些东西可是我们所没有的。我与大家一样,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就是那样稀里糊涂地进了学校,连一点印象也没有,学校也没有教给我们起码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没有良好的教育的中国,是不可能会有良好的国民素质的,而没有良好的国民素质,也就不可能会有民族的振兴与社会的和谐。只要打开眼界,虚心地把眼睛向外一看,我们就能够学习到不少东西。可是,许多时候,我们的双眼就是被一块红布蒙住了,我们每一个小学生一进学校的第一天就开口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够理解“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含义吗?就是现在,同学们你们是大学四年级的同学了,你们理解了吗?说实在的,我这个四十出头的大学教师至今仍然对此困惑不已呢。这就是我们教育落后的根源之一啊。
 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将来大多是要当教师的,而且有许多会要到农村去当教师。无论你们将来当教师时遇到什么困难,也无论去的地方多么落后,你们都要争取把电脑搬进自己的宿舍,然后想办法把网线拉进自己的房间,据我所知,广东最落后的偏远山区的乡村,也已经可以上网了。你们一定要把网线拉进自己的房间,有了这根网络,你们周边的环境无论是多么落后,信息多么闭塞,你们都会有一个世界的前景展现在你们面前。你们可以通过网络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与信息,不断地与时代的脚步保持一致。使自己永远具有新鲜活力的知识与信息,可以跨越时空去交朋识友,遇到自己的良师益友。把握发展自己的机会。否则,你们从广州走出去,在乡村混了三五年,又重新变成一个村姑,那就惨了。我今天给大家讲了网络时代教师职业所受的挑战,讲到最后,其实挑战更是机遇。网络时代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提供了无限的源头活水。同学们记住:你们属于网络时代,网络时代也属于你们。
 2007年11月30日根据回忆整理记录。
62#
发表于 2010-9-6 10:47:09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幸福在网上
                           许锡良
   一年多不见康永久博士了,去年在北师大相遇,今天又在西安相遇。他一见我就笑着说:“教师的幸福在网上。我经常上网看你的博客,那是一种别致的幸福。”我们这次在西安陕西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召开教育与幸福的学术研讨会,有一个教师职业幸福的话题。
  说教师的幸福在网上,除了作为一种鼓励的话外,也确实有一定的真实的含义的。因为,大家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思想,探讨问题,使教师每天有那么一点点时间作一下心灵的静思。而且可以穿越时空,让思想穿梭来往,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改变了教师的生活,至少就现在来说改变了我的一点生活方式。这次在西安的会议上,不少教授、研究生都读过我的博客,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一说到我的名字,不少人就说,哦,知道啊,我在网上读过你的博客。也有一些没有读过的,听了以后说,回去一定要好好读一读了。这就是人们交流方式改变了。
  我对康永久博士说,你不能只看而不写啊。除了学术专业的学术论文之外,还应该学会写点感想与随笔性质的东西,即使不作为学术研究,作为生活情调的调味品,也是有意思的。他摇头说,不会写啊。感想与随笔性质的东西就是适合某一类人,我这种人写不出来。
  我总感觉写感想与随笔需要的是灵气,而学术研究更需要的是耐心与细致。需要思想灵气的地方并不多。有时思想观点用那么几句话就可以说得清,但是却要用几十万字的历史材料来证明。但是,随笔却不同,就那么一点点历史材料,你却要用那么多的思想灵光来打理,要将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体来直接感觉这个世界的冷暖。爱随笔的学者有思想家的倾向,而爱写学术论文的人却有学问家的倾向。当然二者兼而有之的人是最好的。
  这次在西安,我看到刘良华博士在他的《逃避自由》一书的扉页上写着:第一是有几份证据说几份话;第二是有几个思想观点,就去找几份证据。前者是得到认同的,后面看起来是很可耻,但是,第二种方法也不是毫无价值的。把别人的思想观点用括号括起来的办法,铁芳老师做得很好。
我觉得良华在研究时想到这几点很有启发意义。有几份证据就说几份话,后面蕴含了一种观点,即存在着一个完全客观的本质面目,我们不能完全弄清他们,但是,我们可以用谨慎的态度一点点搞清,所以要用有几份证据说几份话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方式常常被喻成治学严谨,不肯凭空说话。把想像与猜想几乎完全排除在研究领域之外。但是如果放开眼界来看,有时我们似乎很客观地在研究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早就是用了自己的眼光,带着自己的思想偏见在搜寻材料,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在茫茫世界,如果我有一个想法,又能够找到一些证据,而这些证据又是那样典型,那么富有说服力,那么这种研究也是有意义的。
  有材料然后说话,这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但是有思想而找材料,而且只是一些零星的材料,这就是我们一般意义的随笔了。学术研究是站在材料后面说话,或者用材料说话的,研究者可以躲在一大堆文字材料后面,作幕后操纵,令人看不清作者的真实面目。但是随笔的撰写一定要作者自己以独特的生命个性站出来,说自己思考过的话,说自己发自内心的话。一个学者会写学术论文还不足以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还要会写随笔,他才是一个完整的学者,说明他在继承前人的知识的时候,还有自己生命的独特体验。
  网络写作应该是生命的独特体验,大量的索引与注释是会使人无法耐心细致地读下去的。
63#
发表于 2010-9-6 21:36:08 | 只看该作者
64#
发表于 2010-9-7 19:18:1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建立自己的独立博客(个人网站)?[zt]



可能会有朋友对建立独立博客(个人网站)感兴趣,趁热打铁,在这里我做一下简要介绍。
所谓独立博客,就是指不是依附于博客网站(如新浪博客)的博客。一个独立博客(一般来说)需要具备以下要素:1、独立的顶级域名;2、独立的空间;3、独立的系统程序。

独立博客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1)拥有独立域名具备个人身份象征,更重要的是,(2)在博客网站建立博客,表面上看这个博客是你的,实际上管理员拥有对你博客内容的生杀予夺大权,可以随心所欲地删除或者修改你的文章。更有甚者,像校内网这样无耻到极点的网站,甚至会占据你的著作权归它所有。即便上述情况都不存在,(3)你的博客隔三岔五来一群陌生人瞎胡搅也是一件烦人的事情,除非你喜欢闹。
1、独立的域名
注册一个国际顶级域名需要花费人民币约60元/年。.cn域名会更便宜,但我强烈不推荐使用没有任何权利保障的.cn域名。另外我也强烈不推荐在国内注册域名。推荐使用.com域名。
有了这个域名,你还可以(1)为它设置无数个二级域名,比如本博客的blog.panliang.com,(2)自由设置以该域名为后缀的电子邮箱地址,可谓物超所值,公布出来相当有派头,比如我的电邮地址:mail#panliang.com。
2、博客系统程序
有很多可以选择,其中最耀眼的是本博客采用的WordPress系统,功能、拓展性都很好,也很容易上手。由于全球粉丝众多,能方便地查到很多设置技巧、功能插件和漂亮模板(本博客模板是我自己设计的),各大网站(youtube、flickr等)也都提供用它的接口。作个人博客乃至个人网站都绰绰有余。
3、独立的空间
空间是需要依照你的博客程序类型而定的,上文推荐的wordpress系统需要的空间类型是php+mysql。一般来说,人民币120元/年足够了。
注:以上价格我都是往高了说的。精打细算的话甚至可以折价一半以上,我可以为你推荐销售商,但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不会发布在博客里。
可能有人顾虑,我在别处的博客已经发了几百篇日志,舍不得丢掉又没时间逐篇转移,怎么办?没关系,其实你可以方便地搜到将博客搬家到wordpress系统的方法。本博客先前的538篇日志转移过来,所花费的时间不到10分钟。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更新:我在乐城建了一个“独立博客建设”群组,自己写了一些教程,供独立博客建设爱好者参阅,以后也会不断更新。进入>>
使用wordpress建立独立博客的简单步骤
65#
发表于 2010-9-7 19:28:27 | 只看该作者
66#
发表于 2010-9-7 22:05:16 | 只看该作者

                 

《杨子晚报》都市风情沈春宁dsfq@yangtse.com 针对都市中的一些现象评论

《江南晚报》文化点击丁晴nigutin@sina.com

《合肥晚报》娱乐视点曹军caoj66@ah163.com

《半岛都市报》娱乐声音龚程ejason@163.com

《银川晚报》民间论语刘瑛chyycwb@163.com

《兰州晚报》新闻时评张海龙fatzhl@163.com

《金陵晚报》新视角何刚xinshijiao2002@163.com

《山西晚报》文化批评陈丽芳blueclf@sina.com

《三湘都市报》论语王恒gxd000@21cn.com

《温州都市报》百姓观点王蓓wangbei998@hotmail.com

《齐鲁晚报》新闻时评燕惠qlwbywb@vip.sina.com

新文化报要闻部张彦梅ywb@xwhb.com

江南时报E-mail jnsbsmgc@sina.com

星传媒(另类娱乐评论)xcmzk@163.com

解放日报时评 jfdailyview@sohu.com

《齐鲁晚报》时评版 jl@qlwb.com.cnqlwbywb@vip.sina.com

《新文化报》时评 wangtao9@263.net
新闻晨报时评 ligongzhen@xwcb.sina.net
网易时评 eyes@corp.netease.com
北京青年报潘多拉pandora001@sina.com
成都日报詹洵 zhanxun@msn.com
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李方myear@yahoo.com.cn
工人日报《新闻评论》董迎春dyc107@vip.sina.com
法制日报《时评》殷蕾pinglun@legaldaily.com.cn
新闻周刊《读者来信》zhucuixia@chinanews.com.cn
南风窗《读者观点》windownfc@21cn.net
杂文报刘晶、李确zawenbao1@yahoo.com.cn
人民法院报《正义周刊》zyzkshb2@sina.com
大河报《声音》岳建国dhbmgy@371.net
周末《民智》肖林xiaolinnj@163.net
深圳商报《商报时评》sbsp@szed.com
中国经营报《评论》唐清建tangqingjian@vip.sina.com
南方都市报《时评》孟波shipingban1@vip.sina.com
文汇时评版fanb@wxjt.com.cn
新快报新快评论xkbpl@163.com
中国商报:杂文随笔,时评书话。w826@163.com
人民网《观点频道》:opinion@peopledaily.com.cn
新华网《观点》:comments@xinhuanet.com
大连《新商报》时评刘雪梅(13998610191):bai-shell@yeah.netxuemeivip@hotmail.com
江苏江南时报时评:jnsbsmgc@sina.com编辑张名青
快报时评王凡:ylkb2002@sina.com
大连晚报时评:dlwbflxw@163.com编辑张永广
半岛晨报时评:hqrd@sina.com编辑张金易
联谊报说吧副刊(讽刺性小品文尤喜):lizhuanghz@163.com
随笔版李晓娜:zawenbao4@yahoo.com.cn
北京俞悦:yuanlaiyu@sina.com
北京晨报:zaocha2001@sina.com
武汉晨报人文周刊夏宏xh55@yahoo.com.cn
《南方周末》百姓记事、茶坊nfzmxl@163.net
《南方都市报》时评shipingban1@vip.sina.com
shipingban2@vip.163.com
《京华时报》各地/声音gn@beijingtimes.com.cn
《华夏时报》百姓记事和百姓茶坊bidao@vip.sina.com
《检察日报》明镜周刊(谢庆立)xql@jcrb.com.cn
《金陵晚报》百姓坊/羊艳yangyan212@sina.com
《重庆晚报》市井//夜雨fkb@mail.cqwb.com.cn
中国青年报李方个人信箱:yayawu_2000@yahoo.com.cna
凤凰周刊短评涂艳tuyanwin@sina.com.cn
  新闻周刊短评:huangaihe@chinanews.com.cn
《杂文月刊》zw_yk@sina.com
成都晚报ldonglin@vip.sina.com
广州日报每日闲情mrxq@gzdaily.com
合肥晚报庐州夜话liaoqw@hotmail.com
黄金时代冯广博.酷评myf197@263.net
检察日报观点ljc@jcrb.com.cn
检察日报绿海zj2000@jcrb.com.cn
经济视点报.时评fangzifangzi@sina.com.cn
南方周末视点nfzmlyd@163.net
南风窗window@nfcmag.com
深圳特区报.周末观察zjchen@szszd.com.cn
文汇报.虚实谈pyd@wxjt.com.cn
中国电视报.民间文汇zhaohanguang@2911.net
中国审计报周末songyue3816@sina.com
中青报法治社会fzsh2000@vip.sina.com
中青报经济时评jjshcyd@263.net
南方周末众议柴子文:chaiziwen@vip.sina.com
南方周末观点:qzhd@vip.sina.com
《科技鑫报》:xufeng1971@vip.sina.com
《湖北青年报》时评版caoermo@163.com
每日商报lcxlang@mail.hz.zj.cn
郑州晚报dfjtchen@sohu.com
经济视点报fangzifangzi@sina.com
郑州日报zzwbwjz@sohu.com
合肥晚报review@mail.21dnn.com
新快报xkb1@163.com
大连晚报qlwbywp@sohu.com
青年导报(河南)china371@sohu.com
燕赵都市报sino-hu@sohu.com
法制日报.声音pinglun@legaldaily.com.cn
郑州晚报.每日时评dfjtchen@sohu.com
每日商报.时评lcxlang@mail.hz.zj.cn
江南时报.新闻评论jnsbsmgc@sina.com.cn
千龙新闻网.千龙时评review@mail.21dnn.com
合肥晚报.娱乐.立体声caoj66@ah163.com
新浪网.新浪观察guancha@staff.sina.com.cn
文汇.时评fanb@wxjt.com.cnwhywb@wxjt.com.cn
中国经济时报.时评xbing@cet.com.cn    检察日报.评论sym@jcrb.com.cn    羊城晚报.时评wbwyb@ycwb.com    周末.陈曦chenxige11@163.net    深圳商报.时评sbsp@szed.com    千龙新闻网.张国伟zgw@mail.21dnn.com    快报言论ylkb2002@vip.sina.com    成都商报:mjpl@megajoy.com    《南方都市报》    zhchappy@vip.163.com娱乐新闻.时评张超    羊城晚报 wbllb@ycwb.com观点新闻    jixu5@sohu.com新闻周刊.茶居声音纪旭    南方日报 zhaidr@mail.nanfangdaily.com.cn    观点.翟丹然(时评)    《四川日报》社会随笔:123TFSP@163.com    羊城晚报-时评wbwyb@ycwb.com冯树盛    椰岛时评作者投稿media@0898.net    网页:http://hi.people.com.cn/    云南日报评论部ynrb-plb@yndaily.com    杂文报-读者视角zawenbao3@yahoo.com.cn    杂文报-生活随笔zawenbao4@yahoo.com.cn相当于杂文报的文艺副刊    杂文报-时评zawenbao1@yahoo.com.cn刊发时评类杂文和杂文精品为主    杂文报-思想驿站zawenbao2@yahoo.com.cn主要刊发思想性强的文章    中华新闻报-传媒视野z974611@sina.com    《济南时报》天天时评sdslz@21cn.com孙立忠    《沈阳今报》观察版sly808@email.syd.com.cn    孙连宇电话:024—22690808    网页:http://bf3.syd.com.cn/gb/syjb/2003-05/13/node_664.htm    《周末》视点民智xiaolinnj@163.net    《周末》视点专栏chenxige11@163.net    半岛都市报.时风眉批focus1973@163.com    长江日报圆桌liuqoo@sina.com    长沙晚报杂文文艺评论lxm461028@263.net刘小莽    城市晚报.新闻时评chupeijun@263.net,zdzd@chinajili.com.cn初佩君    楚天都市报七日谈ccwhy2001@sina.com    大连晚报-时评dlwbflxw@163.com    都市女报.男腔女调163.jn@163.com海荣刊发来自多方面的小评论,带有女性特点的    法制日报-声音pinglun@legaldaily.com.cn    广西文学-讽刺小品fyb168@21cn.com    广州日报-每日闲情mrxq@gzdaily.com    广州日报评论zjpl@gzdaily.com职务:江粤军    杭州每日商报-时评lcxlang@mail.hz.zj.cn    合肥晚报-庐州夜话liaoqw@hotmail.com    合肥晚报-时评review@mail.21dnn.com    河南教育时报-今日谈jysb@shuren100.com    河南青年导报-时评china371@sohu.com    湖北青年报-时评版caoermo@163.com    济南时报国风版gen100@263.net郑连根杂文,时事评论,时事批评    检察日报-评论sym@jcrb.com.cn    江苏法制报纵横谈shjw@jslegal.com    江苏服务导报耳目.批评yuedushu0216@sina.com    解放日报时评jfdailyview@sohu.com上海市汉口路300号解放日报观点版    金陵晚报-新视角xinshijiao@163.com    经济视点报-经济时评fangzifangzi@sina.com.cn,fangzifangzi@hotmail.com    经济视点报-时评fangzifangzi@sina.com    兰州晚报新闻时评fatzhl@163.com    每日商报-时评lcxlang@mail.hz.zj.cn    南风窗-读者观点dzgd@nfcmag.com    千龙新闻网张国伟zgw@mail.21dnn.com    青年时报.时评S584@sohu.com邵双平主要刊发国内新闻的评论    人民法院报-正义周刊zyzkshb2@sina.com    三联生活周刊-生活圆桌miaowei@lifeweek.com.cn    深圳商报-时评sbsp@szed.com    深圳特区报-周末观察zjchen@szszd.com.cn    天府早报-时评enjoy1944@vip.sina.com    文汇报-虚实谈pyd@wxjt.com.cn    文汇时评fanb@wxjt.com.cn    文汇时评whywb@wxjt.com.cn    武汉晨报说吧lyh027@163.com    现代快报-现代时评ylkb2002@vip.sina.com    孝感晚报百姓茶房(新闻评论)xgwb888@163.com    新快报-新快评论xkbpl@163.com    新浪观察guancha@staff.sina.com.cn    新民晚报新民论坛陈向阳cxy@wxjt.com.cn以社会时事的小评论为主    燕赵都市报-时评sino-hu@sohu.com    扬子晚报议事广场ysgc@yangtse.com陈迪晨025---4529455


北京
人民日报
今日谈  jrt@peopledaily.com.cn
人民论坛 rmrb2b@peopledaily.com.cn
读者论坛   caibian3@peopledaily.com.cn

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pinglunbu@gmw.com.cn
新京报
时事评论部(1-7 shepingbj@vip.sina.comshepingbj@vip.163.com 
经济评论(2-5)  tianlu@vip.sohu.net
中国青年报 青年话题(2-5)  myear@yahoo.com.cn
中国经济导报 每周评论(6) zwj790703@263.net
中国经济时报 时评(124,头天下午3点截稿)   xbing@cet.com.cn  
中国经营报 新闻评论  hanxiaojing@cbnet.com.cn
中国商报 时评  wfy1234@sina.com
中国信息报 总编室  jrpl@sina.com
中国工商报 投稿信箱  cicn666@vip.sina.com
中国工商报 广东站   cicn-gdz@163.com
经济日报
产经透视  yangm@ced.com.cn 
科教周刊  lixn@ced.com.cn
导刊职场  xulij@ced.com.cn 
政府理财  suny@ced.com.cn
经济日报 农村版评论  songwu12345@vip.sina.com
中国工业报 经济评论  xw@cinn.cn
中国税务报 言论   lye7102@sina.com
基层组织建设、城乡视野、法制纵横、读者之声  yanjing1961@sina.com
农民工打工、生活等方面 农民工保护方面   kkllderen@suhu.com
企业纵横  farmer_gao0368@sina.com.cn
科技周刊   kejiaoweekly@sina.com
大众科技报新世界周刊(刊登评论)   dzkjb@public3.bta.net.cn
中国财经报
市县财经    panda101@sina.com
文化时评   huzhaoyan@163.net
中华工商时报 评论  gaocj@mail.cbt.com.cn
京华时报 评论版  pl@bjt.net.cn
工人日报 新闻评论 dyc107@vip.sina.com
法制日报 评论部 guandian@126.compunlun@legaldaily.com.cn
检察日报 评论 sym@jcrb.com.cn 
北京娱乐信报 新闻观点  xb-gw@vip.sohu.net
中国水利报 总编室  zbs@chinawater.com.cn

广东
南方都市报 时评(1-7)  shipingban1@vip.sina.com
深圳法制报 注明"时评"1-5)  szfzb@vip.sina.com
深圳商报 时评(1-5)  sbsp@szed.com
晶报 讲场(1-5)    hwli@szszd.com.cn
深圳特区报 热点话题(1)  ybshen@szszd.com.cn
信息时报 新闻评论(2-6)  rap@xxsb.com
新快报 新快评论 xkbpl@163.com
南方周末众议(4) chaiziwen@vip.sina.com
羊城晚报 (3 6)时评 wbsp@ycwb.com
镇江日报 文化视点  wzrwlp@lianluo.com
珠江晚报 新闻时评版  sxlan@163.com  
上海
上海青年报 青年视角(1-5)  dailyouth@163.net
解放日报 观点   jfdailyview@sohu.com
新民晚报  新民论坛   cxy@wxjt.com.cn

四川
华西都市报 华西时评  huaxishiping@sina.com
天府早报 时评(1-5)  enjoy1944@vip.sina.com
成都日报 评论(24 cdrbpl@yahoo.com.cn  
成都晚报 时评(4725上午截稿) cdwbpl001@sina.com
成都商报 岷江评论   eaarron@163.com,paotongshu@163.com
四川政协报 评论随感版 3)  mc11443@126.com 
重庆
重庆日报 时评(2 LLB@CQRB.CN
重庆晨报 今日时评(5)  taiyang@cqcb.com
重庆晚报 时评(6)  shaojiwa@163.com

辽宁
沈阳今报 观察版(1-5) syjbsly@vip.sohu.netpasser_sun_9@163.com
华商晨报 时评  xiaox221@sina.com
辽宁法制报 评说   cwj823@lnfzb.com


浙江
青年时报 时评(1-6)  s567@vip.sina.com
现代金报 时评版(1-6)  jinbao001@sohu.net,chinaeditor@vip.sina.com,chinae
ditor@126.com
钱江晚报 财富观点 245)  fangz999@zjnews.com.cn
宿迁日报 时评 pinglun@sina.com,llplb@peoplemail.com.cn

广西
南国早报 南国时评(1-5)  ngsp@ngzb.sina.net
当代生活报 生活时评(1-5)  shenghuoshiping@163.com

河南
大河报 今日观点 1-6)  dhbmgy@371.netdddd@800e.net
郑州晚报 时(1-6)  c-cy@vip.371.netdfjtchen@sohu.com 
河南日报 经济点评  qgf@800e.net
经济视点报 经济时评 fangzifangzi@sina.com.cn
教育时报 教育时评  sblkj1980@163.com
河南法制报 时评  hnfzbs@public2.zz.ha.cn

河北
燕赵都市报 时评部(1-6)   yzhcomments@vip.sina.com
保定日报 时评   wswsx00bo@sina.com
杂文报  zawenbao1@yahoo.com.cn
河北法制报   ztfk@hebfzb.com

江苏
江南时报 观点/今日谈(1-6)  jnsbsmgc@sina.com
现代快报 时评(1-6)  jnsbzy@hotmail.com
南京日报 谈今  njrbtj@126.com,hfm999@126.com
常州晚报 新闻评说(4)   wbxw2@cznews.net
江苏工人报 热点评说  f68f@vip.sina.com
扬子晚报 热点评说  ysgc@yangtse.com
江苏法制报 时评  rdzk@jslegal.com

吉林
城市晚报 时评版(1-5    ccliuwu@sohu.com
东亚经贸新闻 时评  guandianshichang@163.com

甘肃
西部商报 只发本地评论  quzhengzhou@tom.comxbsb@xbsb.com.cn

陕西
华商报 华商时评(1-5)  hssp02@vip.sina.com
三秦都市报 时评  sanqinshiping@sohu.com
西安晚报 今日评说(每日一篇800字)  zbs@xawb.com

山东
大众日报 观点版(1-5)  wxf@mail.dzdaily.com.cnwxf@dzwww.com
齐鲁晚报 时评版(1-5)  lhb@dzwww.comzhangjl@dzwww.com
(以上两报可以同时投稿)
鲁中晨报 新闻评论(4-7,头天1700截稿)  hdj5951@sina.com
青岛财经日报 财经类时评(1-5)   wangzhen_78828@sina.com 
威海晚报 每周观点(6 tangtiange@163.com 
山东联合日报 呐喊  lhrblhj@sina.com
山东法制报  fzbflb@sina.com

山西
山西晚报 关注 1-5)  wtc0495@sina.com

福建
海峡导报  时评版(1235 hxdbpl@sina.comhxdbpl@163.com
海峡都市报 时评版 (2-6)   xiux123@sina.comxiux123@126.com
泉州晚报 观点(4) news@qzwb.com
闽南日报  法制纵横  mnrb-zwb@mail.china.com 
闽西日报  评论  chio@china-window.com 
湖北
湖北日报 理论周刊   LLzk@cnhubei.com
孝感晚报 新闻评论 xgwb888@163.com

湖南
潇湘晨报(1-6)
湘江评论   xiangjiangpl@vip.sina.comxiangjiangpl@163.net
经济评论  waye@vip.sohu.net
三湘都市报 时评版(1—5)  cswuxh@163.com
东方新报 时评(1-5)  riwen4495@sina.com

安徽
现代农村报 注明"评论"   xdncb@163.com
合肥晚报 时评  wanghui1315@hotmail.com

江西
江西商报 注明"新闻时评"  jxsb@mail.jxgdw.com

海南
蛇口消息报 注明"时评"(不定期)  sknews@21cn.com
海南日报 时评(5)  tqshp@263.sina.net

云南
春城晚报 周末时评(截稿时间为每周四早上9点)  ya_li@yeah.net
都市时报 注明时评版weekend@public.km.yn.cnmaohaipeng2001@sina.com

杂志类
政策杂志   server@policy.net.cn
新民周刊 言论信箱   bdwl3801@yahoo.com.cn
新闻周刊 读者来信  reader@chinanews.com.cn
管理与财富 GLCF@163.net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zgcjxx@163.com
中国改革 农村版 forestsong@126.com
了望新闻周刊 评论 liaowang@public.fhnet.cn.net 
公司杂志与企业相关的管理时评、营销时评  daisy@21co.com.cn
南风窗 时评  dzgdnfc@vip.sina.com
shepingbj@vip.sina.com
新京报
jingjipinglun@vip.sina.com
新京经济时评
信息时报 新闻评论(2-6)  rap@xxsb.com
南方都市报 时评版(1-7 shipingban1@vip.sina.com
华商报 华商时评(1-5 hssp02@vip.sina.com
dfpl@wxjt.com.cn     
东方早报偏财经、金融

cyq@xmrb.com         
厦门日报开辟<鹭江时评>专栏

llzhuo@szszd.com.cn   
《晶报》评论版

zhangjinling@qlwb.com.cn
齐鲁晚报时评编辑

xawbtjm@vip.sina.com   
新安时评

xinwb@peopledaily.com.cn
  市场报投诉曝光   

yaoshaoyi@263.net
   青岛《半岛都市报》姚绍毅 半岛时评

onewp@163.com
      安报

yzhcomments@vip.sina.com
  河北媒体燕赵都市报 评论 陈方 
武汉晨报   评论版(1-5 shuobaliuyao@126.com

重庆时报时评版cqsbspb@yahoo.com.cn

重庆商报评论来稿来信liudy110@yahoo.com.cn(周345
现代金报:jinbao001@sohu.net,chinaeditor@vip.sina.com

东方时评             pinglun@eastday.com

南国早报 南国时评(1-5   ngsp@ngzb.sina.net

陈向阳 cxy@wxjt.com.cn 新民晚报

jmry620@163.com
  东方今报 郑州
沈阳今报 观察版(1-5 syjbsly@vip.sohu.net,passer_sun_9@163.com

pinglun@legaldaily.com.cn,fzplb@yahoo.com.cn
法制日报 际占江 同时发送
江苏
南京日报 mysoldier@vip.sohu.net 周一-

江南时报 观点/今日谈(1-6   jnsbsmgc@sina.com

杨子晚报 热点评说xwpl@yangtse.com

宿迁日报 时评 pinglun@sina.com,llplb@peoplemail.com.cn

现代快报 时评(1-6)  wfwcbxyh@vip.sohu.net

常州晚报   新闻评说(4)   wbxw2@cznews.net,wl_cjy@163.com

江苏工人报 热点评说  f68f@vip.sina.com

江苏法制报 时评  rdzk@jslegal.com

镇江日报   文化视点   wzrwlp@lianluo.com

法制日报评论部编辑阮占江向各位问好!

  
嗨,大家好!我是法制日报评论部的编辑阮占江,首先感谢大家一直来对法制日报评论部工作的支持,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春节之后,法制日报评论部主办的声音观点声音透视版面都要扩版,周期由以前的一周一次改为一周三次,同时,每天三版的今日快评也将以来稿为主,一天一篇,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一般而言,我们希望来稿尽可能具有法治特色,尽可能在内容上、时效上和观点上都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东西。来稿字数最好在1500以下,好稿可以保留到2000左右。采用后稿费一般是1000100元,好稿能够达到300元。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些法律专业的人士成为我们的固定撰稿人,版面上准备开设一些较为灵活的个人专栏,有意者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投稿请同时给pinglun@legaldaily.com.cn fzplb@yahoo.com.cn两个信箱发送。我的办公室电话是647355885057。我们谢绝同是全国性媒体的一稿多投,过于明显和严重的,我们可能会部分扣发和不发稿费!

  
同时,为有效沟通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日前已尝试开通主页:www.faping.com 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栏目:新闻&评论本部刊发稿件法制论坛线索&建议。希望大家经常去看看,多发帖子,多提建议,更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人民日报 人民论坛   plb@peoplemail.com.cn

        
今日谈     jrt@peopledaily.com.cn

        
党建周刊   dj@peopledaily.com.cn

        
读者来信   caibian3@peopledaily.com.cn

        
经济周刊   jjzk@peopledaily.com.cn

        
企业经纬   gyzjjb@peopledaily.com.cn

        
财经纵横(金海观潮) cmzjjb@sina.com

        
法治论苑   fz1@peopledaily.com.cn

        
百家之言   fz3@peopledaily.com.cn               

        
科教周刊   kj@peopledaily.com.cn

        
教育论坛   jy@peopledaily.com.cn

        
环境漫笔   classpeoplemail.com.cn

        
议政与建言   YZYJY@peopledaily.com.cn

        
   sntdjjb@peopledaily.com.cn

        
民主与法制   fz1@peopledaily.com.cn

市场报   投诉曝光·市场与法   wensuwei0215@sina.com

        
商业评论(陶筠)   taoyun@people.com.cn

        
文化生活         lhubu@sina.com



国际在线   管窥天下   topics@chinabroadcast.cn

经济日报   农村版评论         cgw0817@sina.com

        
县域经济·四季论坛   lili@ced.com.cn

        
今日导刊话题       wanjm@ced.com.cn

        
质量杂谈(孟宪江)   mengxi@ced.com.cn

        
诚信专刊           wangsr@ced.com.cn

        
读者之声           dzzs@ced.com.cn

        
产经透视           yangm@ced.com.cn

        
财经证券           akeke@vip.sina.com

        
今日财经           jjrb365@sohu.com

        
科教周刊           lixn@ced.com.cn

        
导刊职场           xulij@ced.com.cn,lianghua@ced.com.cn

        
政府理财           suny@ced.com.cn

        
行业瞭望           wangrz@ced.com.cn



中国经营报 新闻评论   hanxiaojing@cbnet.com.cn

中国青年报 青年话题(135 myear@yahoo.com.cn

        
法治社会   fzsh2000@vip.sina.com

        
经济时评   jjshcyd@263.net

工人日报   新闻评论   dyc107@vip.sina.com   (刘文宁)      

      
  科教时评   grrbzxz@mail.china.com 

中国经济导报 每周评论 zwj790703@263.net

中国经济时报 开放论坛 chendong@cet.com.cn     

中国财经报

        
市县财经   panda101@sina.com

        
文化时评   huzhaoyan@163.net

北京娱乐信报 时评 xb-gw@vip.sohu.net

中国商报 评论 w826@163.com,wfy1234@sina.com

新京报

        
时事评论部(1-7   shepingbj@vip.sina.com,shepingbj@vip.163.com   

        
经济评论(2-5   tianlu@vip.sohu.net

京华时报   评论版 pl@bjt.net.cn,jhsbpl@sina.com

现代教育报 教育时评 bjcunfu@vip.sohu.net bjcunfu@163.com

法制日报   声音·观点   guandian@126.com,pinglun@legadaily.com.cn

        
今日快评   zongbianshi@legaldaily.com.cn

        
时空杂谈   tbbd@263.net

        
天平焦点   Lishuoqiu@263.net

        
评论部     punlun@legaldaily.com.cn

检察日报   评论   sym@jcrb.com.cn   

中国税务报 言论   lye7102@sina.com

经济观察报

        
来论   hongdu@eobserve.com.cn

        
闲谈   liutony@eobserve.com.cn

学习时报   观察思考   lanwenfei@yahoo.com

中国汽车报 新闻评论部   news.can@263.net

中国妇女报 天天观点 zgfnbs@163.com     

中国工商报 维权时评 cicncz@263.net

中国劳动保障报 言论 Ldbzb@clssn.163.com

中国文化报   时代言论 zhaochen5538@263.net

中国社会报   社会杂谈 mzhnews@263.net

中国信息报   评论 jrpl@sina.com

中国审计报   财经周刊·张弛 chiool@263.net

         
公共信箱:shenjibao@263.net.cn   头版王荣:wangrong08082@hotmail.com     

中华工商时报   观点评论 gcj1218@vip.sina.com, gaocj@mail.cbt.com.cn

         
   化 chenlm2@sohu.comhuangyangzi@vip.sina.com

民主与法制时报(2) fznews@public9.sta.net.cn      

         

广东

南方都市报 时评版(1-7 shipingban1@vip.sina.com

深圳法制报   时评(1-5 szfzb@vip.sina.com ,szfzb@vip.sina.com

深圳商报 时评(1-5)  sbsp@szed.com

晶报 讲场(1-5)    hwli@szszd.com.cn

深圳特区报 热点话题(1)  ybshen@szszd.com.cn

信息时报 新闻评论(2-6)  rap@xxsb.com

新快报 新快评论 xkbpl@163.com

南方周末众议(4) chaiziwen@vip.sina.com

羊城晚报 (3 6)时评 wbsp@ycwb.com

镇江日报 文化视点  wzrwlp@lianluo.com

珠江晚报 新闻时评版  sxlan@163.com  
上海

上海青年报 青年视角(1-5 qnbtgb@vip.sina.com

东方时评             pinglun@eastday.com

解放日报  观点   jfdailyview@sohu.com

新民晚报  新民论坛   cxy@wxjt.com.cn

文汇报   时评(范兵) fanb@wxjt.com.cn

四川

天府早报 时评(1-5   enjoy1944@vip.sina.com

成都商报 时评   eaarron@163.compaotongshu@163.com            

华西时评 华西时评(龚耕田) huaxishiping@sina.com 1-5 每天发一篇

成都日报 评论(247 cdrbpl@yahoo.com.cn  

成都晚报 时评(4725上午截稿) cdwbpl001@sina.com

四川政协报 评论随感版 3)  mc11443@126.com 
天津

今晚报 今晚谈   tiantong78@sohu.com

重庆

重庆日报 时评版(2 LLB@CQRB.CN

重庆晚报 时评(7) shaojiwa@163.com

重庆晨报 声音(7) taiyang@cqcb.com



辽宁

沈阳今报 观察版(1-5 syjbsly@vip.sohu.net,passer_sun_9@163.com

华商晨报 时评  xiaox221@sina.com

辽宁法制报 评说   cwj823@lnfzb.com

半岛晨报 1900截稿) dlbdcb@sina.com   

浙江

现代金报 时评版(1-6 jinbao001@sohu.net,chinaeditor@vip.sina.com

钱江晚报 经济评论 245 fangz999@zjnews.com.cn

      
 财富观点 245)  fangz999@zjnews.com.cn

时代周报 4)杂谈   interson@@163.com (周二中午12点截稿)

温州日报 求索时评(主编:陆剑于):ljy2993@sina.com   

温州都市报 百姓观点   wangbei998@hotmail.com

青年时报 时评(1-6 qnsbsp@vip.sina.com

名城早报 观点 songguiyou@163.com

都市快报 时评 dskbxuxunlei@vip.sina.comtonghuojinsuo@hotmail.com 徐迅雷
广西

南国早报 南国时评(1-5   ngsp@ngzb.sina.net

当代生活报生活 时评 shenghuoshiping@163.comzwyuanchuang@126.comshenghuoshiping@sina.com   (晚上8点截稿)         

柳州晚报   时评       Lshanshan.Lz@126.com

河南

大河报 今日观点     dhbjrgd@vip.sina.com,dddd@800e.net

      
娱乐评论     ltt9935@sina.com

经济视点报 经济时评 jjsd@800e.net

河南法制报 时评  hnfzbs@public2.zz.ha.cn

郑州晚报 时(1-6)  c-cy@vip.371.net,dfjtchen@sohu.com 

河南日报 经济点评  qgf@800e.net

教育时报 教育时评  sblkj1980@163.com

河北

燕赵都市报 时评部(1-6   yzhcomments@vip.sina.com

保定日报 时评   wswsx00bo@sina.com

杂文选刊        zwyuanchuang@126.com

杂文报         zawenbao2@yahoo.com.cn

河北法制报   ztfk@hebfzb.com



江苏

江南时报 观点/今日谈(1-6   jnsbsmgc@sina.com

杨子晚报 热点评说         rdps@yangtse.com, ysgc@yangtse.com

宿迁日报 时评 pinglun@sina.com,llplb@peoplemail.com.cn

现代快报 时评(1-6)  wfwcbxyh@vip.sohu.net

常州晚报   新闻评说(4)   wbxw2@cznews.net wl_cjy@163.com

江苏工人报 热点评说  f68f@vip.sina.com

江苏法制报 时评  rdzk@jslegal.com

镇江日报   文化视点   wzrwlp@lianluo.com

  
吉林

城市晚报 时评版 1-5)  yuzhizhang7848@sina.com, ccliuwu@sohu.com

东亚经贸新闻         guandianshichang@163.com

就业时报(舒澜)wuxieqing1@sina.comjysb@public.cc.jl.cn

陕西

华商报 华商时评(1-5 hssp02@vip.sina.com       www.huash.com

三秦都市报 杂文、时评(6 sanqinshiping@sohu.com

西安晚报 随笔言论(7 special@xawb.com,zbs@xawb.com

        
今日评说(每日一篇800字)  zbs@xawb.com



山东

大众日报 观点版(1-5   wxf@mail.dzdaily.com.cn

齐鲁晚报 时评版(1-5   lhb@dzwww.com,zhangjl@dzwww.com

(以上两报可以同时投稿)

威海晚报   每周观点(6 tangtiange@163.com

半岛都市报 半岛时评 1-7)(周6下午五时前截稿)   yaoshaoyi@263.net

鲁中晨报 新闻评论(4-7,头天1700截稿)  hdj5951@sina.com

青岛财经日报 财经类时评(1-5)   wangzhen_78828@sina.com 

山东联合日报 呐喊  lhrblhj@sina.com

山东法制报  fzbflb@sina.com

青岛晚报   观点   gww@qingdaonews.com

青岛早报   sgl@qingdaonews.com

山西

山西晚报 关注(1-5   wtc0495@sina.com   wtcyjj@sina.com (山西以外) 

三晋都市报   杂文、时评 suixian1981@126.com

福建

海峡导报   时评版(1 2 3 5 hxdbpl@sina.com

海峡都市报 时评版 (2-6)   xiux123@sina.com,xiux123@126.com

泉州晚报 观点(4) news@qzwb.com

闽南日报  法制纵横  mnrb-zwb@mail.china.com 

闽西日报  评论  chio@china-window.com 
湖北

湖北日报 理论周刊     lzc102795@sina.com,yxm13579@cnhubei.com

湖北日报 经济部·甘勇 gan@cnhubei.com

武汉晚报 声音(责编:汪洋)newlife0918@163.com



湖南

潇湘晨报(2-6)

  
湘江评论   xiangjiangpl@vip.sina.com,xiangjiangpl@163.net

  
经济评论   waye@vip.sohu.net

三湘都市报 时评版(1—5)  cswuxh@163.com

东方新报 时评(1-5)  riwen4495@sina.comriwen4495@sina.com   李敏
安徽

安徽日报评论理论部     sh1957@ahrb.com.cn

现代农村报 注明"评论"   xdncb@163.com

合肥晚报 时评        wanghui1315@hotmail.com

安庆日报(下午版)·叶卫东   ywd4230@163.com   

江西

江西商报 注明新闻时评”   jxsb@mail.jxgdw.com 不稳定

都市消费报   今视时评     news@mail.jxgdw.com

江南都市报   时评       jndsblry@sohu.com

海南

蛇口消息报 注明时评”(13)   sknews@21cn.com

海南日报   时评(5   tqshp@263.sina.net

内蒙古

北方新报 时评版   zzmsp2@163.com 容量满
新疆

兵团日报  评论   lyw63119@mail.xj.cninfo.net

甘肃

西部商报 只发本地评论  quzhengzhou@tom.com,xbsb@xbsb.com.cn

云南

都市时报 注明时评版”   weekend@public.km.yn.cnmaohaipeng2001@sina.com

春城晚报 周末时评(截稿时间为每周四早上9点)  ya_li@yeah.net

法制晚报   时评   haizhitian@ynet.com

--------------------------------------------------------------------------------

政策杂志   server@policy.net.cn

新民周刊 言论信箱   bdwl3801@yahoo.com.cn

新闻周刊 读者来信   reader@chinanews.com.cn

管理与财富 GLCF@163.net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zgcjxx@163.com

中国改革 农村版 forestsong@126.com

了望新闻周刊 评论 liaowang@public.fhnet.cn.net 

公司杂志与企业相关的管理时评、营销时评  daisy@21co.com.cn  ( 编辑QQ1232817)

南风窗 时评  dzgdnfc@vip.sina.com

新市民   info@zhixin.com

杂文月刊  zw_yk@sina.com   

人民论坛 rmlt@peopledaily.com.cn

时代潮   kingzjs8@163.com

科技兴农杂志社   linhuaqiang@163.com 

工商之友 经济杂文   fcongzhongxiao@etang.com
67#
发表于 2010-9-7 23:00:35 | 只看该作者
博客,当代文学的新文体

孔庆东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当代文学诞生了一种崭新的文体——博客。这一重要的文学和文化现象迄今尚未引起文学研究界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蛮荒”的草莽状态,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生命构造,使其自可不必借助批评的力量而发展壮大下去。
要确认博客是一种崭新的“文体”,恐怕一时许多人还会觉得陌生。受一般的“文学概论”影响,大多数人都把“文体”等同于“体裁”,对于当代中国读者来说,这种体裁又是经典的“四分法”,即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所以,必须回到文学史的长河脉络中去,才能辨清,从来就不存在某种一成不变的文体格局。正如人的性格倾向或者阶级属性一样,既有其基本的维度,又时时交叉变异。文学史本身,就是一部文体嬗变史和文体创新史。而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揭幕,往往就伴随着新文体的诞生。先秦到魏晋的诗、骚、赋,六朝到隋唐的“古文”与“近体”,无不如此。所谓三分法四分法,不过是一种阶段性的简易区分而已。打开鲁迅的“杂文”集,里面何止是“杂文”?他的小说集里有“散文”,有“戏剧”,散文集里有“戏剧”,有“诗歌”。鲁迅是真正无体不能的文体大师,正像茅盾所评价的那样:“鲁迅君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读《呐喊》)用鲁迅评价曹操的话说,则是“改造文章的祖师”。(见《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而博客作为一种打通雅俗的大众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两次文体创新浪潮可以辨认其前身。一次是宋元兴起的话本小说,一次是五四兴起的随感杂文。
话本小说兴起之时,无人以之为一种新文体,其地位比传统的“街谈巷议”的文言志怪小说还要低等。它不过是“说话人”口头表演艺术的“底本”,非但高雅文人不屑一顾,连普通知识分子也不愿问津。这颇有些类似今人喜欢听袁阔成、单田芳、刘兰芳等表演的评书,却未必喜欢阅读他们表演的评书的出版物。然而没有想到,话本自身竟然逐渐脱离“表演”,成为独立的文体,成为可以案头阅读的“文学作品”,成为波澜壮阔的大众文化读物。到了明朝,就是从这种“说话所本”的粗浅文字中,诞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等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流佳作。与此同时,中国进入了一个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大抵共时的市民文化空前繁荣的新时代。
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以《新青年》为代表的刊物纷纷开辟了“随感录”栏目,后来出现了《语丝》体的杂文。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体被鲁迅等人硬是“抬进了文学的殿堂”。今天,文学史家已经不能否认,杂文是散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也正是从五四开始,中国进入了以“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为代表的现代大众文化时代。这种崭新的“杂文”文体,被鲁迅评价为“在不意中显了一种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我们应该注意到,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群体,正是每天在当时的“第一媒体”——大小报纸的副刊上,与各种生活社会现象搏斗在一起,纠缠在一起,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世纪之交,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叫做“博客”的崭新写作方式。在人们对“网络文学”的期待和疑虑中,博客在诞生之初,并未处于“亮点”。人们所期待的“网络文学”,其实还是传统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网上创作”。这种创作,或者是整体写好了搬到网上,或者是直接在网上“连载”,其实不过是“书写工具”的变化。文人们那几年见面时经常互问:“你换笔了吗?”换笔的网上文学,并未真正体现“网络时代”的文学特性。而只有暗中生长的博客,像边缘化的小草,默默呼吸着新世纪的空气。
博客的英文为blog,全名是Web log,中文原意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写Blog的人也可以被称为博客(Blogger),早期曾被称为“泊客”,含有“漂泊”之意。
博客这一名称最早是由Jorn Barger199712月提出的。到1998年才出现了第一份博客名单,1999年末数量剧增,2001年借助911事件大规模蔓延。发展到今天,博客(Blogger)这个概念已经演变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发表个人文章的人。”
到了2005年冬,以新浪网大规模建立“名人博客”为标志,中国博客作为一种新文体终于“浮出水面”。许多作家学者都开辟了个人博客,形成了一种“生机勃勃”的“博客大跃进”局面。
需要注意,并非所有的博客都是文学性的,不能把所有博客一律视为“当代文学”。能够成为当代文学新文体的是那些具有文学创作性的博客。
作为当代文学新文体的博客,显然应该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晓明先生在《2006年文学关键词》一文中指出,与其说新世纪文学“是自然生成的,不如说它是被积极建构出来的。”(见《当代文坛》2007年第2期)诚哉斯言,我们如果将一切产生在21世纪的文学现象都纳入“新世纪文学”,则这一命名的必要性当然要遭受质疑。只有真正显示出中国历史进入21世纪的文化精神面貌的文学,才能无愧于这个称谓。与当代文学的其他文体相比,博客文体显示出了许多夺目的新特性。笔者由于较少上网,研究不够,此处只能简要提出六点。
第一,草根性。这一特点是张颐武先生所敏锐发现和大力强调的。虽然博客里有很多“名人”,但这些名人也是以“草根”姿态来写作的。无论是被称为80后作家代表的韩寒、郭敬明,还是成名已久的作家余华、郑渊洁,他们都必须回到生存的地平线上,才能被认同。博客特殊的发表方式,制约了“创作”的神圣性。许多名人的“粉丝”欣悦地感叹,可以如此近距离地跟偶像直接交流。而交流的结果,就是神秘感的淡化和草根性的认同。一些不是本人所写的“官方博客”,是不大受重视的。草根姿态,恰恰是现代知识分子实现“与民众相结合”的重要关键,过去鲁迅和毛泽东时代所一再呼唤的文艺大众化问题,在新的时代出现了新的解决方式。
第二,灵活性。博客写作可以使用传统的“体裁”,事实上也不可能完全另起炉灶,突破所有传统文体。孟繁华先生曾经鼓励过笔者的“跨文体”写作。但所谓“跨文体”仍然必须有既存的文体可跨。常见的是利用博客来写日记。但日记本身就具有“跨文体”性,因为日记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介绍、抒情,实际上是一种规定了写作出发原点——日期的“散文”。也有写诗歌的或者小说的。笔者很少主动去看别人的博客,只关注一些热点话题,调查不够,没有见到“戏剧博客”。大概剧本不适合于在博客上面写作吧。这个问题需要继续研究。因为没有规则约束,所以博客多数是兴之所致,自由抒发。将事先写好的“标准文章”或者专业论文贴到博客上,往往不受欢迎,原因就是读者发现其不够灵活。读者宁愿在其他媒体上看到那样的文字,而不愿意在博客上亦步亦趋地“上课”。
第三,互动性。博客一般都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所以跟读者的交流程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写作形成了干预。文革时期的“集体写作”在形式上未免简单机械,强行的外界干预有时候冲击了执笔者的创作积极性。而博客的写作干预则形成非常有趣的现象。例如有的作家学者关闭了评论功能,保持写作心态的相对纯净。有的则在评论浪潮中惴惴不安,四处解释。这是创作心理学研究的极好事例。由于博客的写作者与评论者分处于明暗两个空间,评论者可以无所顾忌,甚至任意谩骂,这就使得写作者必须时时认真考虑每一个字的社会影响。这样,貌似个人写作的博客,其实已经先在地“内置”了十分复杂的大众的情绪和理念。敢于反抗这一潜规则的博客,必然要遇到麻烦。2006年阿忆的博客由于在“公布北大教师工资单”和“刘胡兰牺牲细节”两次事件中坚持“单向不互动”立场,结果在难以调和的气氛下关闭了。
第四,通俗性。博客所面对的最直接的受众,来去如流水,层次多样,大部分是当代“打工教育机制”下培养出来的思维“程式化”的市民和学生,所以大多数没有到博客上阅读高深文字的诉求。受大众文化的“气场”影响,无论多么深刻的思想,在博客里都多多少少要简化一些。所以博客文体自然就浅易通俗。余秋雨先生本来以高雅的“文化散文”见长,但在其博客中,明显注意了语言的通俗性,甚至津津有味地讲述了父亲当年代他去开学术研讨会的趣闻。那是笔者第一次看余秋雨的文字而发出笑声。黎鸣先生以思考哲学课题见长,但其博客每每冠以通俗而醒目的设问句和判断句,如《中国人为什么缺乏制度的智慧》,《孔夫子是中华民族的罪人》等。当然,这是跟作者自身的思想艺术水平比。整体看来,博客上不乏深刻的思想,锐利的批判,精妙的语言。特别是一些功底深厚的人文学者,在这方面显得游刃有余。但这改变不了博客文体的通俗主旋律。需要辨别的是,通俗不是低俗和庸俗,在表面上的“浅显易懂”之下,隐藏着多层次的文化褶皱。那恐怕要将来的文学史家去挖掘了。
第五,轰动性。博客发表在当今的“第一媒体”上,直接关乎人民生存,社会百态,加之媒体有意炒作,放大信息,所以几乎每天都会有一些博客造成轰动效应。王蒙先生80年代末曾经撰文《文学:失却轰动效应》以后,引起很多文学人士反思。那时我们认为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现在看来,文学又以另外的方式回到了喧嚣的场中。我们曾经赞美报告文学是“文学的轻骑兵”,曾经赞美诗歌是“文学的手榴弹”,曾经赞美杂文是文学的“匕首和投枪”。现在看来,博客可以称为当代文学的“便携式激光制导单兵导弹”,自由运载,随时发射,准确性高,爆炸力猛。当代文学的重量级事件必然要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博客中,甚至直接在博客中引爆。正如当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导弹技术一样,可以预言,当代文学的发展已经不可能完全剥离博客,迟早要将博客编制到自身的行伍中。
第六,批判性。博客不需要编辑、出版,不需要领导审查、批准,所以尽管也会受到一些限制,但与其他文体相比,显然会更加“口无遮拦”。这些批判一部分是与受众的心理诉求相呼应,表达了民声。另一部分也是作者被压抑的社会责任感的自然宣泄。用其他媒介难以发表的文字,在博客里大面积地可以自由面世。所以,博客里的语言艺术既有粗浅的一面,也有更加精彩绝伦的一面。以批判性文字而言,比传统的杂文更加做到了“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鲁迅《伪自由书·前记》)当然,博客里面鱼龙混杂,有批判就有“反批判”,也有“带着假面,从指挥刀下挺身而出的英雄”。(鲁迅《准风月谈·后记》)所以,博客又是当前文化领域各种思潮明暗交锋的一个大舞台。在这一方面,可以说它继承并光大了发轫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杂文艺术。
以上匆匆总结的六点,肯定是不够全面的和较为肤浅的。博客的兴起,当然不能取代传统文体。我们仍然要大力呼唤优秀的小说、震撼的戏剧、感人的诗篇,相信博客的喧哗,并不能整体改变文坛的格局。笔者意在引起当代文学研究者的重视,这对于我们考虑新世纪文学的发展,或许会有一得。


本期博客思考题:
一、本文引子部分的“咬哪儿”是什么意思?根据其意思,这个词儿本来应该写成什么?
二、鲁迅的哪本集子里有“戏剧”?
三、近期涌现出的很多正人君子说,鲁迅没写过跟抗日有关的文章,反而整天责骂伟大的“抗日政府”,破坏祖国的抗日事业。请查查鲁迅全集,用事实教育教育这些只会喊口号、扣帽子的英雄。
68#
发表于 2010-9-10 22:12:29 | 只看该作者
---  教育期刊 网址大全  --
 刊名--地 址---电 话---电 子 信 箱
《语文学习》,上海永福路123号64318820. 邮200031.
《语文教学之友》,廊坊师范学院(065000),0316-2119930,ywjxzy@163.com
《语文月刊》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510631)020-85213337 
《教师博览》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330046)0791-8518974jsblbjb@sohu.com
《教学月刊》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310012)0571-88213041xiaoxueban@jxyk.com
《教育导刊》,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熊少严  副主编:李柏宁、周善恒,国内刊号:CN44—1371/G4  ISSN????,地址:广州市广州起义路512号3楼
邮政编码:510030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来稿要求3500字以上,电脑打印。
邮寄:广州市起义路215号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导刊》杂志社,陈彩燕,编辑收;(020)83387302,
电子邮箱: jydk@chinajournal.net.cn,摘要要包括研究目的、主要方法、结果和结论。行文在100—300字内,JYDK@chinajournal.net.cn,jydk@21cn.com
《语文建设》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100010)010-65253380yxbks@mail.east.net.cn
《中学语文园地》,http://www.henu.edu.cn/yuwen/yuwen.htm,  zxywyd@xinhuanet.com
主管:河南大学  编辑出版:《中学语文园地》编辑部    主编:王建平  副主编:袁士迎,    刊号:ISSN1007-628X  CN41-1254/G4
(初中,每月1日出版;高中,每月15日出版)社址:开封市河南大学《中学语文园地》编辑部  邮编:475001  电话0378-2865240,2857947
《语文研究》山西省太原并州南路282号(030006)0351-7069457
《福建教育》福州市鼓屏路162号(350001)7872085.
《湖南教育》长沙市开福区彭家井11号(410008)(0731)4323907.
《云南教育》昆明市学府路61号(650223)(0871)5123741.
《贵州教育》贵州市浣纱路66号(550003)(0851)5950710.
《上海教育》上海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021)62525555sh-education@sina.com
《青海教育》西宁市五四西路35号(810008)(0971)6310550 
《内蒙古教育》 (0471)4303350nmgjy@263.net
《河北教育》石家庄市石岗大街18号 (050061) hbeducation@163.net
《特区教育》深圳市人民北路深中街16号(518001)(0755)3279526.
《天津教育》天津市南开区雅安道9号(300113)(022)27618439tjjy@tiemh.com.cn
《陕西教育》西安市药王湖119号(710003)(029)7316448-8514 
《山西教育》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030009)(0351)3084241sxjj@chinajournal.net.cn
《黑龙江教育》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5号(150080)(0451)6664116hljems@mail.hl.cn
《安徽教育》合肥市屯溪市435号省人大8楼(0551)3669118anhi@chinajournal.net.cn
《江西教育》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330046)85186931jxjybjb@163.net
《辽宁教育》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29号(110031)(024)86853324injybjh@online.ln.cn
《宁夏教育》银川市新华东街19号(750004)(0951)6024676NXJY@263.net
《山东教育》济南市南圩门外街8号(250001)(0531)2618346 
《西藏教育》拉萨市江苏路29号(85000)(0891)6324985 
《新疆教育》乌鲁木齐胜利路169号(830001)(0991)2852134 
《澳门教育》澳门水坑尾街78号中建商业大厦七楼333611adedm@macan.ctm.net
《中国电化教育》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312信箱(100031)66419047cet@hedu.net
《学前教育》北京西城东绒线胡同40号(100031)660l4656preedu@public.bta.net.cn
《教育研究》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100031)620118jyyjzz@263.net
《中国远程教育》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100031)66413389zss@crtvu.edu.cn
《比较教育研究》北京新外大街19号北师大英东楼10087562208310 
《教育与职业》北京崇文区永外安乐林路甲69号l0007567262082 
《中国特殊教育》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 l0008862003358 
《教育展望》北京西城太平桥大街四号l0081066l22619  
《中国教育学刊》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l0081666097082 
《教育艺术》北京第804信箱10003768902477 
《中国校外教育》北京西城儿童少年活动中心 10003566l60150 
《学科核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l0087562207968 
《继续教育》北京6304信箱编辑部1022066636687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l0081666096432  
《上海教育报》上海市长宁路491/36号20005062527164 
《外国教育资料》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 20006262549677 
《外国中小学教育》上海桂林路l00号20023464700700-2318 wgzhx@shtu.edu.cn
《开放教育杂志》上海阜新路25号 20009265020900-172 
《教育发展研究》上海市荣陵北路21号200032021-56534931 
《教育科学》大连沙河口区黄河路851号116029 
《外国教育研究》长春市人民大街138号东北师大院内1300240431-5681927 wgjyyj@china.com
《现代远距离教育》哈尔滨市和兴路92号   1500800451-6301414 
《教学与研究》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62521680jiaoyuyan@263.net
《教师博览》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0791)8518974jsblbjb@sohu.com
《教育信息报》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编辑部,袁军3100120571-8802555-3401jyxxb@sohu.com
《教育研究》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100088)62011873jyyjzz@263.net
《教育理论与与实践》太原解放路东头道巷九号   30009027-87683284 
《素质教育博览》福州市东水路76号新闻出版中心大厦3500010591-3631544szjybl@pubb.fz.fj.cn
《教育评论》福州市梦山巷27号   3500010591-3781440 
《湖北教育》武汉市武昌桂园路4号   430070027-87875361hbjy.21001@163.net
《教育研究与实验》武汉市武昌桂子山华中师大内   430070027-87673284 
《小学教学参考》南宁建政路广西教育学院   5300230771-5620819 
《甘肃教育》兰州滨河东路甘肃教育大厦   7300000931-8883786 
《电化教育研究》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内   7300700931-7971823aver@nwnu.edu.cn
《基础教育研究》南宁市建政路37号   5300230771-5620819 
《中国教育报》北京文慧园北路10号(100088)01062243770 edudaily@public2.bta.net.cn
《教育时报》 郑州市顺河路11号   4500040371-6322295 
《教育导报》四川成都市陕西街26号   610012028-6112838 
《中国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山西临汾语文报社 邮编:041004 zgxylt@263.net
《小学生作文》天津市张自忠路189号室300020022-27302714 
《小学生优秀作文》沈阳市和平区北一马路108号编辑部  杨春清  110001 024-3863253 
《小学生作文辅导》长春市人民大街124号编辑部,刘玉林1300210431-5642217 
《文学少年》沈阳市大东区小北关街31号杂志社,郑晓凯110041024-8850029 
《作文大王》广西桂林市普陀路(541004)0773-5831541sdzzs@maibox.gxnu.edu.cn
《小学生天地》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编辑部,胡振刚430079027-87884738
《小学生跟我学》广西桂林市王城广西师范大学杂志社编辑部  朱红蕾  5410010773-5831541sdzzs@maibox.gxnu.edu.cn
《百家作文指导》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中央大街编辑部  王庆祥  1637120459-6332633  
《小学生时代》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编辑部,卢孝良,3100120571-8063853luxiaol@mail.hz.zj.cn
《小学生作文向导》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庆小区8号楼编辑部 王少文 1500080451-2314645 
《课堂内外》小学版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11号小学版编辑部,吴显奎  610041023-63863577ktnw@163.net
《少年作文辅导》长沙市东风路附1号编辑部:张天明4100050731-4422059 
《小学生作文选刊》郑州市农业73号编辑部  牛雅杰4500020371-5721756-541 
《教育发展研究》(月刊),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教学会.编辑出版单位:《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
邮编:
200032,
网址 :http://202.121.15.143:81, 特色:全国核心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上海教育科研》、《思想理论教育》等三本全国核心期刊的电子版,国内外各种教育文献以及重要教育文件等.
《教育探索》,黑龙江哈尔滨,核心、教育类,==http://www.exploreedu.com/,哈尔滨南岗区中兴街19号   150080,0451-6305279
....explore@mail.hrb.hl.cninfo.net
《开放教育研究》http://www.shtvu.edu.cn  双月刊----上海电视大学。E-M: kfyj@dragon.shtvu.edu.cn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http://itedu.k12.com.cn/,可通过http://www.itedu.org.cn网上投稿,也可用E-mail:itedu@itedu.org.cn。
《语文教学通讯》(核心)
http://www.ywtd.com.cn
E-Mail:txb@ywtd.com.cn
《语文报·教师版》主要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现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征稿。来稿要重指导和实用,千字以内,最长不超过1500字。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编辑部电话:0351-4290648,投稿地址:山西太原市广场收投局12022号信箱
邮编:030012
电子信箱:gzjsb@ywtd.com.cn (高中)czjsb@ywtd.com.cn (初中)xxjsb@ywtd.com.cn
(小学)《语文报·故事版》2003年正式创刊,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编辑部电话:0351-4290948  投稿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局12022信箱《语文报·故事版》编辑部,电子信箱:gsb@ywtd.com.cn
《四结合通讯》杂志--http://www.sijiehe.com
《教育参考》主要栏目:“学界新论”“决策与思考”“关注课堂”“案例评析”“名校风采”。2003年将推出多期围绕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的专刊
<<教育参考>>(月刊)。本刊地址: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教育参考>>编辑部
邮政编码:200050  电话:021-62525555*359  021-62254417(FAX)
E-mail:jyck2002@hotmial.com,此外,这里还有《教育时报》、《教育现代化》杂志的介绍。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http://202.121.15.145/具有如下三种核心期刊
1、《教育发展研究》[月刊] 原《上海高教研究》,1980年创刊   列入《ULRICH'S 国际期刊指南》,ISSN1008-3855   CN31-1537/G4 上海市高教学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邮编:200032   电话:(021) 64034824 (021) 64167677*410
E-mail: edu_develop@es.shec.edu.cn     
2、《上海教育科研》杂志是面向普教为主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创刊于1981年。主要栏目有:教育论坛、专题研讨、学术争鸣、录音整理、案例评析、教育调查、教育心理、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等。http://202.121.15.143:82/
3、《思想·理论·教育》。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沪太路520号   邮编:200065  电话:(021) 56537074(编辑、发行部) (021) 56537224(主编室)
《辽宁教育研究》--www.clneri.com
刊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南大街85号《辽宁教育研究》编辑部,邮编:110031,电话:(024)86842873  86859859
本刊的主要栏目有:教育综论、改革探索、素质教育研究、社区教育研究、德育研究、教育管理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教学研究、书记校长论坛、青年教师论坛、名师名校长教育思想与办学经验研究、辽沈撷英、规划立项课题选登、规划天地、短论荟萃等。银行汇款:户名:《辽宁教育研究》编辑部  开户行:招商银行沈阳分行北陵支行  帐号:1680819610001  联系人:徐治忠 刘桂荣 邹凡      联系电话:(024)86842873 86859859
《远程教育杂志》浙江杭州市教工路42号(310012)T:0571-88822392,email:zz@zjtvu.edu.cn     http://www.distance-edu.net
教育信息化》(核心) 《教育信息化》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创办、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面向教育系统、面向社会的国家级刊物。原名《管理信息系统》20023月更名为《教育信息化》。 栏目有:教育管理\行业动态\教育信息化论坛\网络建设校校通\教育网络资源建设   教育软件开发与应用\信息技术培训与教学\远程教育\教育与科研\教育设备使用与采购/实用资讯。网址: http://www.mis.com.cn/
联系电话 0086-10-66096696  66097234  主编信箱: [email=主编信箱:dongjing@moe.edu.cn]dongjing@moe.edu.cn[/email]
投稿Email: mis@moe.edu.cn《教育信息化》,edreview@moe.edu.cn《基础教育参考》,edinfo@moe.edu.cn《世界教育信息》
电化教育杂志集锦
北京电化教育》--《网络科技时代》--《上海电教》--《湖北电化教育》--《中国电化教育》--《江苏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内蒙古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江苏电教》--《电教世界》--《天津电教》--湖南电教》--信息技术教育》--《电化教育通讯》--《成都教育》--浙江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中小学电教

 
 
---  中学语文资源网址大全  ---
《语文天地》.《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等。http://www.ywtd.com.cn/
《四结合通讯》杂志--http://www.sijiehe.com
《教育参考》主要栏目:“学界新论”“决策与思考”“关注课堂”“案例评析”“名校风采”。    2003年将推出多期围绕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的专刊
<<教育参考>>(月刊)。本刊地址: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教育参考>>编辑部
邮政编码:200050  电话:021-62525555*359  021-62254417(FAX)
E-mail:jyck2002@hotmial.com
此外,这里还有《教育时报》、《教育现代化》杂志的介绍。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http://202.121.15.145/具有如下三种核心期刊
1、《教育发展研究》[月刊] 原《上海高教研究》,1980年创刊   列入《ULRICH'S 国际期刊指南》
ISSN1008-3855   CN31-1537/G4 上海市高教学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社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邮编:200032   电话:(021) 64034824 (021) 64167677*410
E-mail: edu_develop@es.shec.edu.cn     http://202.121.15.143:81/
2、《上海教育科研》杂志是面向普教为主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创刊于1981年。刊物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展示上海和全国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主要栏目有:教育论坛、专题研讨、学术争鸣、录音整理、案例评析、教育调查、教育心理、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等。http://202.121.15.143:82/
3、《思想·理论·教育》。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沪太路520号   邮编:200065
电话:(021) 56537074(编辑、发行部) (021) 56537224(主编室)http://202.121.15.143:84/

《辽宁教育研究》--www.clneri.com
刊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南大街85号《辽宁教育研究》编辑部,邮编:110031
电话:(024)86842873  86859859
本刊的主要栏目有:教育综论、改革探索、素质教育研究、社区教育研究、德育研究、教育管理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教学研究、书记校长论坛、青年教师论坛、名师名校长教育思想与办学经验研究、辽沈撷英、规划立项课题选登、规划天地、短论荟萃等。
银行汇款:户名:《辽宁教育研究》编辑部  开户行:招商银行沈阳分行北陵支行  帐号:1680819610001
联 系 人:徐治忠 刘桂荣 邹凡      联系电话:(024)86842873 86859859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园地--http://jxw.ruiwen.com/


语文大学堂.-有学习方法、考试辅导、教参等。http://dywxt.vicp.net/

第二届全国“四结合”教学改革论文展示http://sijiehe.com/normal/lwzhanshi/yuwenindex_gzqz.htm
景山教育网.-好东西多得很...http://www.jsedu.net
教育教学网址大集.-各种教学资源网址,应有尽有http://netroom.hbu.edu.cn/personal/dhjyjx/xkfl.htm
语文教学素材网.-教学好帮手。材料、论文、文学名著...http://zm.ruiwen.com
作文教学网.-针对作文教学的宝库!http://zwjx.8u8.net/
校园网站.实惠多多!...http://www.dsxx.com
语文新天地.-有:语文教学、语文天地、有话自说.http://ywtd.3322.net/zishuozihua.htm
教科园地.http://www.fsjy.net/jiaokeyd/index_gzqz.htm
北京英才苑. http://www.ycy.com.cn
====================
懒汉山庄 - 这是语文老师偷懒的好地方。高考研究、全套教案、教学课件、配套练习、高中教材、教学素材、教学论文、文学作品、学生风采……
网悠之家 - 一个关于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网站。有职高语文教案、试卷下载、教学课件、教学文摘。学生习作、美文欣赏等。免费提供众多原创作品。
高中语文个性教案网 - 高中语文个性教案,当前,网站上有关语文资料多如牛毛,内容的浅薄与操作的烦琐让往往广大老师无所适从。针此,本人愿意为语文教学做点事,搜取资料,修改整理成各册教案。本站将突出...
开心作文 - 作文原创作品 开心书架 开心论坛 开心作文 开心老师 开心课堂 开心范文 开心投稿 开心社区 开心姐姐 开心留言……
汉阳树 - 本站是一个以文会友的站点,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文学创作的天地,给大家提供一个情感交流的空间.有情感作品,网恋作品,感悟作品,诗情画意,情感诊所,梦吧等栏目,欢迎光临! 情...
魔术作文-写作文的好帮手 - “魔术作文”是一款能由电脑自动书写作文的中小学生作文写作软件,有了她,可以让你从此不再为写作文而烦恼,你只需轻轻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由电脑自动写出令你感到满意的优秀作文。软...
清华之家 -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网站,提供中学语文教学和学习辅导的个人网站。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大量的教案复习资料和试卷练习。
高中语文教学在线 - 高中语文教案、资料等。力求全面,准确,为高中语文老师提供一个网上备课的好地方。为中学语文教学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心灵驿站 - 沾化县富国中学初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制作,内容包括“小荷初露”——部分学生的作文;Flash动画欣赏;精美壁纸等。
作文宝典系列软件 - 作文宝典系列软件官方网址.《作文宝典高考状元版2003》以共享软件的形式与您见面,该版本将继续 秉承名师优教的传统,充分掌握高考作文的特点及命题走向,从容应对,笑傲考场。...
初中语文教学网 - 包括教案下载、试卷下载、论文下载、语文论坛、作文指导和研究性学习等各类语文教学资源,是专门为初中教师和学生服务的非盈利性网站。
语文课堂 - 心声,作为高三语文老师,我亲眼目睹了一个高三学生的辛苦,也理解这些的确是她的...教学追求。我们的学科教育,可能不会对学生未来选择职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他们...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个人主页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个人主页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个人主页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个人主页『 点此申请 ...李明 新兴教育 学科教育: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
小学语文 - ...化学 中学语文 信息技术 中学数学 小学语文 英语 中学生物 中学地理 中学物理...:
「无人村落」 -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论文交流,在免费广场中提供较多的免费服务
里水中学语文教学网(里中语文) - 内设“体验新课标”、“教海拾贝”、“里中生活”等,并收集了一部分网上语文教学资源,是你教学上的好助手!
小学语文教学网 - 小学语文教学网,有文学天地  资源下载  网友论坛  本站留言  儿童文学  古典名著等栏目,提供课件下载、论文参考等内容。
语文网 - 由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主办,含中国青少年写作在线、语文网阅读杂志、语文论坛。是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的官方网站。
方真校园网 - 中学语文教育网站,专门收录初中教案、板书设计、作文教学专题论文,学生作文。希望本站能满足你学习、交互、查询资料的基本需求。
中学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教学的教案、论文、试题、课件、文史知识、汉语知识、教学指导、中高考信息及应试指南、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教材建设等!!
高中语文网 - 阅读、写作、教学、论文、课题,全方位为高中语文教师和高中学生服务,向报刊出版社推荐学生佳作。有汤老师的已公开发表的作文指导文章50余篇可供教师作文教学参考。
淙淙主页 - 高山流水淙淙!人海茫茫中谁会注意那淙淙的流水?白天拿锤子,夜晚操笔杆----这就是我.天下爱好文学的人多如繁星,若有那么一两个走进我的世界,我就心满意足了.朋友,近来聊聊...
中学语文学科参考 - 中学语文学科参考(中学语文学科试题集锦、课件制作,中学语文学科素材,中学各科参考素材等)
语文科 - 教育论文精选,试题精选,教案精选.语文科各单元各课教案,练习题,中段考试题,省统考试题.语文科论文库,免费使用,欢迎赐稿.
校园风铃 - 这是一个小学生作文交流网站,包括“四季之窗”、“情意浓浓”等7个版块,色彩明丽、清新,布局合理,内容也教丰富,是一个小学生、家长、教师值得一看的网站。
中小学生作文网 - 有以下栏目:范文.讲评.高考,中考,高中,初中,小学,论文,教学,作文本,素材,征文,文学,童诗赛区, 校园应用文,校园同步作文, 作文杂谈, 作文厨房, 新加坡白船长 ...
快乐语文 - 这是一个省级重点职业中学语文教师的个人网站。站长有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有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体验,担任学校校长室秘书。曾先后十余次受到市级以上的表彰,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
小学语文教育资源网 - 同步教学,教学资源,科普园地,教学研究,在线答疑,交流园地,个人专集,论坛,课外读物,杂文收录 ,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补课让教育失去了什么 ,教材改革 只...
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师中心 .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杂文收录 .语文教案 试卷下载 语文论坛 ,网站光盘,锦衣夜话,网友来稿,教学手记,交流中心, 五湖四海·本站论坛·上传列表·...
69#
发表于 2010-9-13 04:54:04 | 只看该作者
怎样获得外部链接zolseo发布于2009-8-26 http://www.zolseo.com/post/198.html
        首先要说明的一个原则是,获得外部链接的根本在于提供对用户有用的内容,只要你写出独特的有用的文章,别人就会自动链接向你。
       1、参与博客论坛等社区
       2、发表文章
       3、提供免费又有用的线上服务
       4、免费下载资源
       5、写博客
       6、提交分类目录
       7、想个人网站寻求链接
      8、买链接
       9、交换链接
        10、发新闻稿
         11、网摘和书签
        12、充分利用维基(WiKi)百科
        13、链接诱饵
     外部链接建设 www.zolseo.com
zolseo
70#
发表于 2010-9-13 04:54:44 | 只看该作者
快速让新站收录十大技巧
     1、选择关键词,这一步很重要,选择一个竞争不是很大的关键词。比如:中国在线SEO,百度找到相关网页约650,000篇  谷歌中有 约有 1,020,000 项符合 中国在线SEO 的查询结果.   网站排名前十名都没有在标题中出现中国在线SEO的字。因而我们选择这样的关键词。
     2、选择好关键词后,针对该关键词词优化,合理的布局,分化好的选好关键词的字眼 。 做到关键词出现的合理性。如:每天SEO,中国在线SEO,SEO的王道。
    3、良好的网站布局。良好的网站布局包含对于页面的友好。特别针对frame这样的标签,搜索引擎认为不是合理的布局。如果技术可以的话,对你的网站对好采用div+css这样的结构。
   4、适当的分配你选择的关键词。关键词出现的比率大概为5%-7%之间。
   5、有图片标题,flash站点的,请注明标签
   6、选择好服务器。查看你服务器是否有被搜索引擎罚,这致关你网站的全局。如果资金充裕的话请不要使用免费的空间。
   7、制作网站地图。 使用sitemap工具,可以很方便的做出你网站的地图。提交网站地图
   8、加入链接联盟。
   9、如果你有足够多的资料,把这些资源都加上你的连接。比如中国在线SEO就在 www.hunanjinma.com  www.hnzctj.com  这两个站都做了连接。
   10、向搜索引擎提交你的网站。提交网站后,并不一定马上收录你的站,这个时候,要时常的更新的网站信息。

<<<<以上为中国在线SEO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olseo.com
湖南se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7:57 , Processed in 0.1723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