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老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站资深注册会员陆舍无书法作品理论研讨会在似水年华隆重召开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3:12:02 | 只看该作者
南楼月:接客的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3:13:44 | 只看该作者
黄德平:感谢的套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3:18:35 | 只看该作者
刘远东:几句话。。。

代表孝南书协向陆老师祝贺!虽然同在孝感,但在一起向陆老师学习的机会不多,希望能有更多的 交流机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3:46:46 | 只看该作者
金春郊:

三个方面:
     1、荣幸 秋高气爽,能参加陆老师的作品研讨会,结识这么多的书法同仁,很荣幸, 也很高兴。     
     2、敬佩 我和陆老师其实是同门弟子,二十多年前,我们在读大学时即在郭农声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我比他高一届, 他比我大一岁,是名副其实的“师兄学弟”。陆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对书法如醉如痴,持之以恒地孜孜以求,我很佩服他对书法的执着精神。我们的老师郭农声先生总跟我说起他,郭老师很器重他,对他很欣赏,郭老师说,陆舍无很适合写字,他有这方面的天分, 有书法所要求的气质,是个人才。可惜郭老师英年早逝了,不然今天一定回来参加这个研讨会的。
     舍无的字,一看就很舒服,跟他的为人一样,字温文尔雅,恬淡自然,笔法丰富,墨色自然,很有涵养,学识丰富。他是教英语的,学外文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研究,真不简单!
     3、学习 舍无对书法的态度,一直坚持到现在,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的生活方式等方面,与书法融合在一起了,值得我好好地学习。
最后代表市女书法家协会向陆老师表示祝贺,希望今后有机会能给女书法爱好者多授课,多指导,多帮助。陆老师为人谦和,真诚,没有一点架子,对待书法爱好者热情,真诚地说出自己的 想法和意见, 我们都很感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3:52:03 | 只看该作者


张应明:

舍师本是求师得; 无法原从有法来. 是我赠给老无的一副嵌名联,  有位联友说这副联有佛理,. 今天看先生的书法形式新颖, 润而不滑, 拙而藏巧, 柔中有刚, 也有点佛家的韵味.  虽然没有明显出自哪家的痕迹, 但能看到在多家帖上下过功夫, 而关健在于能入帖又出帖, 消化与融会, 自成面貌, 这是很多学书者难以突破的地方. 不愧孝感重量级书家, 如能在其他书体和字外吸收些营养, 一定会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为孝感地域书风的形成当好领军人物.











你安排讲话的助冽几个人, 其他的你想怎么炮制都可以,看你噶的解数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3:54:14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视角  人文情怀  专业精神  公益品格

——管季超先生和他创办的《教师之友网》

■文/最近的遥远(北京)


1/亚媒体
    《教师之友网》是由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管季超先生个人创办的公益服务学术网站(论坛)。
    栏目设置、存帖、删帖、日常管理,一切均由他个人说了算,既不用“请示领导”,又不开“行政会”,想到了一个网建的好点子,更不用周周转转“研究研究”,纯然的“个体户”的状态,不具备任何“官方”色彩,当然也就不可能使用任何的“公用资源”。
    但毕竟网站合法备案、上线已整整两年、注册会员已达千余,遍布全国各省市,页面访问流量已数十万之多、存帖量更是相当可观。理论上讲,凡是知晓该网网址或无意间搜寻到该网所存资料懂中文的网民均能看到,也就是说,该网确实又是“公众化”的,成为一个既能实现资讯传播又能满足坛友精神诉求的“亚媒体”。
    说她是“媒体”,因其具有“共公媒体”的一切特征;前置一个“亚”字,则是因其并非官办,总显得没有官办的那么让人觉得“正规”。颇类似于改革开放之初的私营企业,一面为社会创造着财富,一面又遭受些冷眼与冷遇。
    凡做一事,必却功利,舍得下力去认真做好,并不断地给自己确定更严更高的标尺,这是管先生的老“毛病”,也是他的可敬可爱之处。
    据说,管先生在创站第三天,即在本单位工作例会上向单位领导和同事作汇报,请求指导,欢迎共建共享;在创站不到一周时,还主动跑到区委宣传部去,交送网址,请求“在政治上严格审查监督”;又在两年时间里,四五次调整栏目设置,参看的网管相关资料厚可盈尺,耗费在该网建设上的时间有一千多小时。
    一个普通教研员劳神费力贴钱办一个公益服务网站,已属“睡倒不烧爬起来烧”(孝感方言)的肯定费力而且肯定不讨好的“多此一举”,又小题大做请求“政治上监督、业务上指导”云云,是否有些……,啊?!
    不过,从该网站两年的发展来看,管先生这样想和这样做确有道理,也很必要。
    作为管先生的老友,我当初曾极力劝止他做这样一件“广存有益资讯惠泽同行可积阴德,费力劳神贴钱必损阳寿”的“蠢事”,但现在,我的态度转为关注和道义上的声援,并且坚信,管季超先生和他的《教师之友网》正在不着痕迹地影响着一地教育的文化生态。
一位社会学家曾说过,整部人类史其实就是一部媒体发展史。
    《教师之友网》是一个悄悄增强其学术影响力的“亚媒体”,绝对“私有”又百分百的开放和“公有”;绝对“自主”又始终严格“自律”和主动寻求“被管理”。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位教育理想主义者的前行身姿。
    阿甘和许三多都以他们的某些行动让人油然而生敬意,我相信这一类人中,现在可以补上一个名字:管季超。

2/定向服务
    管季超先生在原县级孝感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东门中学工作,业务老本行是“教语文”,而且教得挺不错。
    所以,他目前在区教研室的工作分工是“小语教研员”。
    但基层教研室人手少,他同时兼任了12年“音乐、美术教研员”的工作,这几年又兴致勃勃地兼起了“幼教教研员”。
    八十年代在初中一线工作时,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差不多每天都要不断切换“语文教师”/“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校团委书记”/“湖北大学中文系函授学生”/“侍奉卧床病父的儿子”这样几种角色,成天忙,但也尝到了作为一线教师工作的种种甘苦,因此他能深切地感受一线教师所有的苦与乐。
    他创办《教师之友网》公益服务网站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给一线教师朋友们提供零费用的业务服务,助益本职工作。”
    所以,《教师之友网》最初的栏目设计非常单纯,除去“教研信息”子栏,主体部分三大块:“语文教育”、“艺术教育”、“学前教育”。完全对应于在单位的工作分工,度身定作,不蔓不枝。
    管季超先生称之为“定向服务”。

3/人文情怀
    管季超先生一直在友朋圈子里宣传一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观点:
    好的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然后再是教师,最后才是某个学科的教师。
    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教育工作者,主要职责是文化传承。
    过于单纯(单调)的“教育”,不是一种好的教育。
    因此,在网站两年的运行过程中,管季超先生不断为其增添看似疏离于教研业务工作,其实时时想的是滋养教研业务工作的思想、文化、艺术类栏目。
    《教师之友网》的人文情怀和丰富的栏目“生态”,使其在同类个人网站中独标高格,别具风韵。看起来,管先生似乎并不在意曲高必然和寡,倒很自信终能酒香飘出深巷。

4/网管艺术家
    《教师之友网》创站之时,管季超先生仅仅只会开机关机或到网站翻动网页,即或是网站已经运行了整整两年,他自称,还只会单指全拼击键,有许多并不复杂的电脑操作,他仍然不会。
    在电脑使用的“技术层面”,他大概仍然算刚入门。好在远远近近有一些朋友一直在帮他完成一些技术层面的操作。
    但在网站建设的思路上,他始终有所思考;在栏目设置上,更是费尽心思,颇有创见。选帖之精严,审慎,存帖之眼光独具,删帖之严苛频密,即或与人气很旺的官办大站相比较,也可称“各有千秋”,有得一拼。
    管季超先生曾对我说,凡做文化类的工作,仅仅“专业”二字尚不足够。既然在管网,就应该始终去思考,发掘网站的无限可能,无论是转帖(类同于纸媒的“文摘”杂志)还是上传原创文字,都要对所存帖子持严肃心态,对网站质量持严苛的标准,超越技术上的“熟手”层面,达至网管操作的高峰体验。
    落笔写下“网管艺术家”这个关键词,不是指他会用某些软件或实施某种纯技术的应用性操作,而是称许其用心之专,运思之深。



**********************************************************
    也许,还可以再列出10个左右的关键词。
    但,不必了!
    您如果看完了我的这篇网评文,引发了您看一看《教师之友网》的兴趣,您不妨花掉一分钟,用实名注册登陆,进去看看。
    我的评价肯定会有感情色彩,好在您只要看了,会作出公允评判。
    我相信您会认同我的至少大半的评价,还一定会有您的新角度的发现。
    《教师之友网》为所有乐于使用她的人们提供了获取有益资讯的平台,又为乐于参与该网共建分享的人们提供了交流、讲述的坦途,在这种持续的获取、交流、讲述之中,其气度、品格,已经为您为他为我们的“精神生活”、“职业生活”悄无声息地加了分。
    假如管季超先生生活的地方有更好的文化语境,有具识见的官方人士助其打通网站资源建设与网站推广应用之间的任督二脉,谁能怀疑《教师之友网》成不了网上的“孝感城市地标”之一呢?
    作为管先生的朋友,我信!坚信!
    您呢?




2010.3.1
时客京中
7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3:54:4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视角  人文情怀  专业精神  公益品格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3:57:16 | 只看该作者
7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00:00:06 | 只看该作者
大 家 说 老 无


吉林长春网友•关东才子(孟祥伟):


          常听临江仙谈及陆兄,今见佳作,耳目一新。兄书肉丰筋韧,气沉品高,收如潜龙,放如惊蛇。近闻人言,不是人人都可以低调,低调的基础是随时都能高调。

山东日照网友•墨石斋主人:
     
         舍无老兄书法,传统与现代并重,于拙中见巧,静中寓动,动静相宜,刚柔并济,堪称佳作也。只是很少见到兄的大作,望兄多来论坛发帖交流,也给我等一个学习的机会。

陕西西安网友 •md58(党满良):
     
     老师的作品,线条有质感,行笔有韵味,章法高古,气势宏大,好字!欣赏!学习!

湖南岳阳网友•悠斋柳朝霞:

     观陆先生作品,得益良多。 大凡行草之书见之甚多,然创作之难,几人知之?兴来挥洒,意气风发,见才见情,然功夫不深才情不达者往往停之表面,细看则时见破绽。
   
       观陆兄近作,线条流畅,点画精雅,气韵生动,既有深厚传统功夫,又具时代气息,自现个人风貌!

     陆先生作品,其印章似乎为作品在章法上增色不少,频添新意。然冒昧建议兄在用印时,(韩愈 题百叶桃花斗方)右边两方印好象用闲章或图形之类为好,名章与后款章类同,少了一份意境,宜小章在上大章在下,可增稳和之感,行草之书钤用写意风格之印更好。仅供参考,见谅多言!
     

笔底残香网友:

      飘逸而不失高古,可谓继承传统中有创新,观其字,见心见性也!

陕西安康网友•观云堂主(李春庆):

      好久不见陆兄书,今读此帖感觉有散逸之气.松紧适度.学习了!

山东招远网友•淡然(臧远清 ):
   
       陆兄的字是以古拙胜吧?二十四诗品中有高古,野逸,疏野等格,亦是同属吧。

高山网友:

     写出来的是心情,看出来的是个性。

湖南祁阳网友•湘仔(冯春宝):

      观摩先生的书法,犹如品茗,有一份余香,一种清逸,一串惬意。先生以鄂人特有灵敏挥洒性情,浪漫情怀弥漫开来,至真至淳,令人陶醉。

      先生的行草碑帖兼容,既恪守传统正脉之路,又个性鲜明地融篆隶笔意于行草之中。使得先生的行草既飘逸灵动,又骨力凸显。

先生书法线条厚实、圆润;线条分布,方圆互用,美畅圆润,圆而不媚,方而不刻,筋骨颇具,相溶相依,体密气宽,风骨卓立,巧拙互补,美不胜收。
  
      先生运笔从容自如、酣畅淋漓。在行云流水之间挥洒情愫,品之,雅逸与恬淡弥漫;畅达与灵动兼得;豪放与婉约并存;可谓,酣畅之中见沉着,从容之中见性情,错错落落之中见娴熟的笔墨技巧。

      这一切非功力扎实者不能为之,非笔法娴熟者不敢为之。


新疆喀什网友•荊戈:

       悠閒從容,蕭散自然,心手雙暢,無上清涼。

安徽庐江网友•凌海涛     
      
        意态安闲,意象迷濛,意味古淡,意境幽远。

安徽黄山网友•杜鹏飞:
   
         老无最近大作加了很多好东西,如于右任等,日趋厚重,洒脱。

安徽合肥网友•不觉(薛晓东):

       通观陆兄大作,行笔从容不迫,意态舒缓优雅。结体似奇实正、似拙实巧,巧拙互用、奇正相生。于碑帖两方面均有涉猎化用。

     四尺中堂《绿蚁新醅酒》,信手写来,轻松自如。布局一反常态,若不标明尺寸,简直以为是一帧册页,效果极好,唯顶上一印有画蛇添足之嫌。

     小字行草气息尤佳,四尺扇面《心源探到》更多几分书卷气。

  
广东佛山网友•何志斌:
   
        陆兄大作于不经意的把握之中,获得一种奇绝的、从容的效果,颇有大气。其笔法内涵相当厚重和丰富,几乎笔笔中锋,精气内蓄,墨酣力足,给人以饱满浑厚的感觉。在字的结构上,奇正相生、疏密相间,呈露着“熟后生”、“生后熟”的锤炼匠心。

福建莆田网友•我是霸王(黄汉清):

      早些年就看过兄的作品,现在的比原来的要更老辣、更成熟、有个性,既不失传统,又有现代流行元素,清新自然脱俗,有谢无量的味道,堪称当今书坛学习之典范。佩服!学习!

      作品很好地融合碑与帖,碑帖結合大氣中不失雅致,靜逸中也多了些動感,富有韻味。行笔流美畅达与逆涩涵濡相契合。用墨浓而不滞,干而不燥,枯润相间、神采焕然。诡异线条质感富有弹性,笔法多变。在激情荡漾下,点画却不失精到,看其线条有现代人的影子,然多有出处。碑之硬朗古厚與帖之靈秀輕鬆,原本是尖銳的矛盾面,而能將這些優秀而對立的風格有機結合在一起。能有如此功夫的确不易。

      从作品中我们读出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和体会,有自我的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的能力,博学广取,博采众长,有别于现在的某些书家——缺少作品的内涵,读来实在无味。从作品中可以窥知先生深知中国传统经典书法精髓,于现代美学能学以致用。

      书法创作的艺术魅力在于其中包含独特的抽象线条所体现出的书家的情感。一个成熟的书家,应将书法视为一种文化,书中情致,在笔墨,尤在胸襟,因为岁月的磨砺,以知炼性摄心,以行云流水之澹衷,才能储为和风甘雨之气象,从而创作出一些让人展读回味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我想先生已经具备这种能力,相信先生艺术之路越走越广阔。


上海市浦東网友•岑山(朱海峰)   
   
          陆老师大作,首先是其独特的章法引人夺目,行距疏朗,意境深远。结字大小错落有致,动感强;线质丰润,如绵裹铁。每观不忍离去。

福建莆田网友•方一半(陈鼎明)

       陆兄在整体上追求意趣,作品自然率真,信手拈来,得自然之趣,返朴归真,灵气十足。“从心所欲不逾矩”,完全是天然纯真的情感流淌。
   
      其笔法洒脱豪迈,枯润相济,浑厚而充满灵气,注重笔势,回环映带,上下连绵,力图在用笔的轻重快慢、点画的粗细长短中营造出音乐的节奏感,同时又注重体势,上下左右,大小正侧,力图在参差错落中营造出空间关系和绘画效果。笔势与体势的结合使作品中所有造型元素搅合在一起,同时作用于观者的感官,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这种表现方法是来自传统的,传统书法“无声而具音乐之和谐,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沈尹默语)。但是这种方法经过陆兄适当的夸张和强调,又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感。作品有很高的线条质量: 拙巧而流动,舒展而跌宕,厚重而不失轻灵,结构似拙反奇,平中求险,一派天机。
   
      造型独特而能把握大局的能力极强,作品的布局冲击我们的眼球。


上海网友•朱银富
     
         神完气足,亦诗亦画,为近些年书坛之文人风貌。然此类书画,如文人画,貌似刘二刚、朱新建等天分极高之人不能驾驭也。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巧自传统来,智以史为鉴,凡此种种,揭示了当代书坛回归传统、崇尚经典的立意之本,直接点说,古人我们还没全搞懂。胡说几句,不知所云,舍无老师莫笑我。

福建龙岩网友•吴荣标
   
           从老无“想说就说,想批就批,吹捧的,砸的,随你便;实名,网名都欢迎,矛头对准老无就可以了”的声明中,可以看出老无是一个对书法热爱的人,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有自己追求的人,更主要的是一个谦虚的人。
   
         作为中书协会员,老无在书法方面应该算是一个成功者。但他不停留在原有的成绩上,还在不断追求,还在努力,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够在网上求批!这是要相当勇气的,因为网上人多嘴杂,难免说什么的都有,“温柔的,尖刻的,一起上”。
   
        老无的行草中堂、条幅、扇面等等,形式多样,可以看出其对行草的章法运用自如,注重谋篇布局,胸有成竹,错落有致“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扑面而来,好象是在不经意之间一幅作品就出炉了。

        细观其用字,规范不做作,出其不意的挥洒之后,活泼生动跃然纸上。单从作品看,很难看出老无到底师从何出,依稀有王羲之、颜真卿、谢无量、陆俨少等等的影子,这就是老无的成功之处,将别人的东西消化吸收变成为自己的东西。


浙江德清网友•居宇轩(杨宇力)
     
           凡书之佳者。或有书卷气。或存金石气。观陆先生作品。两者兼而具之。故为上品。是胜在气格。此亦碑帖兼容之意也。又曰。书之道。自然之道也。观陆先生小品。率真雅逸。清新自然。随手所出。皆达情性。绝无做作之迹。犹林间雅士。潇散出尘。如山中白云。安逸自在。初审之似觉平淡。然细品之。则其巧拙。虚实。精率。奇正处。皆有可观也。诚然 。艺术没有完美。陆先生作品于某些细节和用笔尚有完善和提升的空间。另外。从本次展览的作品看。书体亦较单一。是为美中不足也。

                                                                   ( 注:网友评论由管季超辑自各网站)
80#
发表于 2010-11-9 00:01:2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5:53 , Processed in 0.1432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