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南教师文苑-写字教学参考专辑》电子快递版/2012年6月-初夏号★★★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2-3-29 15:46:14 |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12-3-29 15:49:29 |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12-3-29 15:50:12 |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12-3-29 15:51:51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第23期《书法报•硬笔书法》目录
01版:(责编:金日发)
感谢与感动
——回忆《书法报·硬笔书法》走过的日子
相逢是首歌        文‖金日发

02版:广角(责编:金日发)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召开组联工作会议


震不跨的精神家园
我为奥运加油“剑门关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评选揭晓

与亚运同步
广州番禺区石楼镇中心小学书画作品展开幕
首届河北省硬笔书法大汇展隆重举行

新书讯
《中国古典名著诗词钢笔书法系列》
《中国优秀书法篆刻家作品集·高甬春》


宜春市硬笔书协成立
书画放飞心灵
赠书助学促教育

03版:专题(责编:金日发)
多彩三周年

《书法报·硬笔书法》的脚步            文‖金日发

缱绻情谊    无尽享受       文‖任庆

04版:教学(责编:黄文泉)
佳作竞临       赵彦良作品

图解王羲之小楷《乐毅论》(六)            文‖龙永和

竞临赵孟頫《汲黯传》
邵启平  、郭向锋、徐 玮、刘英杰、贾兴隆

05版:理论(责任编辑:黄文泉)
中国现代硬笔书法史(六)       文‖刘志

硬笔书法的作用        文‖陈先郡

6版:写字教育(责编:黄文泉 )
墨香陶情 书艺育人
——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中心小学简介
7版:写字教育·东莞行(责编:黄文泉)
东莞市硬笔书法协会推广写字教育专访         本报记者 严海南

8版----9版:写字教育·东莞行(责编:黄文泉)
写字应该保持一种常态
——访东莞市横坑小学校长钟浩江
文‖本报记者 严海南

10版:写字教育·东莞行(责编:黄文泉)

东莞市硬笔书法协会写字教育探秘
本报记者 严海南


思而练楷书纠字法     文‖杨忠德

11版:写字教育·我写我秀(责编:黄文泉)
小书家出场
史津丞


写字要“三心”     文‖卢峻
第三届全国硬笔书法大展少年组获奖作品选登
蒋骑蔓、崔韩冬、郝伟栋、孟繁桐、陈雨倩

12版:综艺(责编:金日发)

第三届全国硬笔书法大展毛笔书法入展作品选登
杨君生、杨森武、张蕾、杨德明、王文献、胡继川、陈云石

小印作品
赵正军、徐智

13版:硬笔书苑(责编:金日发)
第三届全国硬笔书法大展获奖作品选登
张丽娜、杨宏伟、李刚山、谢国文、黄春晓、周民强、李正伦

14版:广告(责编:陈畅)
甲骨笺书法纸、王者书法笔


15版:精品博览(责编:金日发)
沈鸿根、何立宝、李迎春


16版:书家(责编:严海南)
甲骨奖书家 马东明
85#
发表于 2012-4-4 10:32:48 | 只看该作者
书法教育如何在校园落地(图)  2012年03月24日  作者:张贵勇   
  一线书法教学教材精品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激发——
  中教观察:书法教育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陶小莫/绘
  新闻回放
  日前,记者就书法进课堂的情况对部分省市的校长和教师作了随机调查。调查发现,开设书法课程的学校并不多,在一些乡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几近空白,书法进课堂效果不理想有教材、师资、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原因,同时与重视程度不够有关。怎样才能让中小学生爱上书法课?书法教育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在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的书法教育座谈会上,与会专家纷纷就如何更好地开展书法教育献计献策。
  ■本报记者 张贵勇
  教材问题成为书法教育一大障碍
  如今,有关中小学书法课的教材有很多版本,但精品不多,真正优秀并适合一线教学需要的教材非常少,许多教材充其量是练字的辅导材料。
  “教材不能任意编写,更不是谁都可以编写。现在的书法教育是一纲多本,各地由于对书法教育的认识不同,在选用教材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以免低质量的书法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中国出版家协会出版编辑委员会委员崔陟认为,推行书法进课堂首先要解决教材的问题。书法教育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尤其是当前书法界在入门方法、习字顺序等方面已形成一定共识,即从“颜柳欧赵”的四大楷书练起,再到行书、隶书,临帖也主要从公认的名家开始。
  而对于如何编出既实用又优秀的书法教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倪文东建议,要多方参与教材编写,成员最好由书法教育专家、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以及文字学、古汉语教师等组成。
  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已将写字与书法类图书研发出版列为全社“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并正在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及其他书法教育界人士展开沟通,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再推出一批优质写字与书法教材和大众图书。
  上好书法课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
  书法进课堂在现实中受阻,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教师和学生家长认为,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对此,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副主席苏士澎明确表示不赞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远远超过汉语,为何学习书写汉字反成了增加负担?说到底,还是对书法教育重视和认识不够。其实,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涉及中华文化的传承,既是美育又是德育。而开展书法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视学生的接受程度强行灌输只会适得其反。
  在上好书法课的同时,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第一中学积极开展书法社团活动,吸引学生练习书法。校长林和认为,每个汉字背后都有故事,书法教育完全可以从300多个象形字入手,结合汉字的演变历史,以讲故事的方式加以渗透,使书法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以前的书法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工具,现在的书法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形式。书法进课堂应注重增进兴趣,提高鉴赏能力。”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赵长青说,书法不是简单的写字,将书法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之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特点,书法教育应该是循序渐进地推进,即从正楷切入,然后推广到行书、隶书等字体,最后过渡到临帖,写名言警句。
  理想的书法教育应是全方位的渗透
  在崔陟看来,书法教育进课堂是好事,但他不赞同在中小学开展频繁的书法比赛,尤其是全员参加的比赛。“中小学还是打基础的阶段,不能给予太大的压力。真正的乃至得到业界承认的书法比赛大多是在大学阶段之后”。
  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书法教育,倪文东建议,在开好日常书法课的基础上,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定期邀请名家进校园,开展书法讲座,让学生近距离聆听和观察名家的书法创作,并与之面对面交流心得。同时,学校应多与文化部门合作,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书法展览,参观碑林石刻等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可以将课堂搬到博物馆里,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字、历史、古典诗词,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对汉字以及本民族语言的热爱。
  山东省威海市塔山小学校长周玲告诉记者,理想的书法教育应是全方位的渗透,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经常给学生讲一些诸如王羲之、米芾等著名书法家的故事,有助于学生对书法家及书法产生立体的了解。而据她了解,目前一些中小学已汇编了这方面的校本教材,这对书法教育的深入开展大有裨益。


  《中国教育报》2012年3月24日第2版


86#
发表于 2012-4-12 23:03:21 | 只看该作者
■名家笔记
写入记忆深处的学书往事
飞龙在天 刘守安 书
  这一代中国文史传统、文化传统的守望者,让我仰望、敬慕终身。他们的信札、信封我一直珍藏,他们的片纸只字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宝贵书法,而不是批量生产的“墨宝”。
  ■刘守安
  我的家乡山东省东明县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我曾书写“地偏人未愚,故乡是书乡”以致祝贺,并写一小文,发表于《书法导报》。小文大致是说,东明县地处鲁西南的鲁豫冀交界之处,属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欠发达地区。但文化发展方面,由于某种“文脉”的延续与传承,某些“文化”保留了更多遗存。“衣冠简朴古风淳”,用毛笔写字也是一种“古风”。
  我家乡名叫丁嘴村,近现代以来也就出了几个书家。我们那个村庄是个人口多的大村,解放前村周围有土筑的寨墙,东西南北有“寨门”,寨墙之外,环绕村庄有小河。这寨子据说原是为防止水灾和土匪而修建的,直到“人民公社”时期这寨墙还有断续的存在,村周围的环寨河此后才被逐渐填平。丁嘴村刘姓是大姓,村庄里最让人自豪的是出了个书法家刘依仁(刘湘渔)。湘渔公清末在京城被拔擢为“贡士”,人称“刘拔贡”,他的楷书学颜体,行书是“二王”一路,字体的精到让人惊叹。湘渔公是温雅学者,又是著名书家,在曹州(今菏泽)、开封、商丘、大名等广有影响,有“盖八府”之誉,其书法作品散播于冀鲁豫苏皖一带,据说京城名人也有搜求者。湘渔公未得官职,不久辛亥革命爆发,1920年病逝于家乡。在丁嘴村刘氏中,还有两位著名书家,一位是刘戴仁,一位是刘洪照,都曾生活于20世纪上半叶,不仅有学问,而且字写得好,远近求书者不绝,二位都曾设塾于乡间。
  家父刘清轩(字虚斋)曾先后师从刘戴仁、刘洪照读书。父亲是继刘依仁、刘戴仁、刘洪照之后的乡间书家,他一生从教,其楷书学颜,工稳端雅,行书亦学二王,一生为人写字无数,东明县两块烈士碑及其他重要书迹均出自父亲之手。父亲已93岁,离休养病在家。我是共和国同龄人,无缘见到祖父辈的刘依仁、刘戴仁和父辈的刘洪照,但自幼受父亲影响,见到他受人之请的各种书写。作为“新时代”人,我未曾正经学书习帖,但父亲曾收藏许多前辈遗墨,也曾收藏不少古代碑帖拓片,小时我常翻阅。看那些多为剪裱的黑底白字的字迹,我感到新奇。经过文革,这些宝贵的东西荡然无存。我从小学到大学,“书法”都不是“课程”,毛笔都不是必备工具,用毛笔写字基本不进入日常学习生活。但丁嘴村刘氏几位前辈的“书法”还是给了我些许“优越感”,给了我用毛笔写字的自信,拿起笔显示出“无知者无畏”的胆量。每年春节,全村人的春联都集中到我家让父亲写,大年三十也写不完,这时我就成了得力帮手,我没有父亲写得好,但我写得快,不叠格子就写七言五言联,字距也大致不差。在中小学学习时,我还是比同学多了许多锻炼机会,办板报、出专栏,总是干活最多。文革期间,在中学写大字报的“工作”,就应是我干得最多的。中学毕业回乡,在本村、本公社,在墙上用黄漆与红漆刷过的语录牌上抄写“毛主席语录”,曾经是我连续两三年内的“专职”工作。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在公社机关及驻地的旧墙上,我曾惊喜地看到当年我抄录毛主席语录的“隶书”残迹。在上世纪70年代初,公社建设了砖瓦厂,在46米高的烟囱上,我坐上专门为我编的条篓,被工人用滑轮拉上几十米的高空,在条篓中用宽毛刷、石灰水写下每个3米见方的大字“语录”。这样连写两天,为了减少危险,中午甚至在“空中”就餐:我把绳子从高空放到地面,工人将馒头和白菜粉条肉放在小桶里,我用绳子轻轻拉上去,在高高的烟囱边,在风中吃“工作餐”。许多工人拉着绳子在下边看着半天空的我“刷字”,为我服务。现在想起来,真是神奇而惊险!我回忆这些,当时干的也是为政治服务的“实用书法”!遗憾的是,前些年家乡的公社砖瓦厂已废弃,烟囱被炸掉,字迹无存!
  我上大学时还在“文革”当中,在山东大学中文系,遇见全国知名的学者书家、篆刻家蒋维崧教授。1972年刚放寒假,我没有立刻回家,没有地方买宣纸,我买了两张厚厚的硬硬的新闻纸,到蒋维崧先生的家请他写字。我从其他老师那里得知蒋先生是书法家,但没有见过他。蒋先生看到学生拿的是这种纸,笑笑说,这纸不好写字的。但蒋先生还是当场为我写了字。他把两张新闻纸割成四条,又一笔一笔用红铅笔打格,还亲手用砚磨墨,竟为我写了毛泽东诗词四条屏!过了若干年,我总反复想到此事,想到当时我的无知与唐突。但我又庆幸,蒋维崧教授,这位沈尹默、乔大壮先生的入室弟子,在“文革”那万马齐喑的年代为我写字。以后,我又拿着父亲写的楷书让蒋先生看,他说这字写得好,写字不能乱写,要这样老老实实写,比着帖写。蒋先生还赠我一本山东出版社出版的他写的《行书字帖》,是蒋先生用小行书抄录的革命样板戏《龙江颂》唱词。这是文革中极为罕见的书法出版物。过若干年后谈到此事,山东出版社的同志竟惊疑出版过此书。当时此书不知何人策划,存世的小册子当已是文物了。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东明,又曾几次回山大求先生写字,先生都满足了我的要求,现在收藏于东明的若干幅蒋先生的字,大都是经我手求出来的。
  在山东大学读书时,还有一位老书家包备五先生。他是书画兼擅长的老教师,原属于曲阜师院,后合并到山东大学。他为我们上写作课,我最钦慕的是他的书法,曾向他求教、求字。后来我又到曲阜师大工作,不断向他求教书法。我调北京之前,曾向包老师求字以作纪念,他说,“我身体还可以,一时半会死不了,一定给你写”。后来他把写好的字让其女儿送到我家里。我调京后不久包先生就去世了,最后竟未再见他老人家一面,至今想来令人怆然!
  我在山东曲阜师大工作十八年,喜欢书法,但未以书法为意。我在《齐鲁学刊》编辑部负责这个学术刊物,曾搞了个出版百期纪念,求著名学者、书家为刊物题词,张岱年、任继愈、蒋维崧、王学仲、费心我、杨向奎、罗竹风、吴富恒(山大校长)、庞朴、曹道衡等诸位著名学者、书家都极为认真地为刊物写了字,纪念活动期间办了个小小书展。在那个“书法热”并未兴起的时代,这件事当是个创意。因办学术刊物的关系,我曾向周汝昌先生、任继愈先生、杨向奎先生、王元化先生、徐中玉先生、赵俪生先生、曹道衡先生等请教学术,编发其文章。他们的亲切、儒雅、清高以至耿介,让我看到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胸襟与情怀。我钦敬这些大家的学术风范与人格魅力,理解他们的学问是怎么做出来的,同时带着我个人的爱好向他们请教书法。这些老一代学者无一例外地写一手功力深厚的好字,他们的文稿字字老到,而又不乏灵动古雅,又不以点画为意,当若干年后我变成“书法教师”的时候,他们对书法的认识一直影响着我。这一代中国文史传统、文化传统的守望者,让我仰望、敬慕终身。他们的信札、信封我一直珍藏,他们的片纸只字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宝贵书法,而不是批量生产的“墨宝”。
  ■链接
   “回家看看——刘守安教授书法展”在山东菏泽开幕
日前,“回家看看——刘守安教授书法展”在山东菏泽市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由菏泽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联、东明县委宣传部协办,北京书法家协会、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北京书法院承办,展出了著名书法家刘守安教授的百余幅书法作品。
  刘守安是山东菏泽东明县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博士点通讯评审专家,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守安得家学熏陶,自幼喜好书法,读大学前其书法在当地便广受称誉。先后得到蒋维崧、王学仲、欧阳中石等诸位先生指授,逐渐形成凝重秀雅的书法风格,被人称为“文人书法”、“学者书法”。“自然”是刘守安书法突出的艺术风格。渊博的学识和长年的书法艺术创作与书法文化研究使他的书法风格如美玉般自然,质朴而高雅,温厚温润,意蕴悠远。(张树伟)

87#
发表于 2012-4-15 09:17: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书砺志 翰墨育人
——杭州市小学写字教学研讨活动暨永天2012翰墨文化节剪影

  3月21日,以“学术砺志 翰墨育人”为主题的杭州市小学写字教学研讨活动暨永天2012翰墨文化节在下城区永天实验小学隆重举行。区政协张红舞副主席、省书法教育研究会余巨力副秘书长、区教育局郑宏尖副局长、区政协文史和教文卫体委员会施建强主任、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刘荣华教研员、中国教科院下城实验区专家组组长王鑫博士、《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陈耘文副主编、区教育局督导室汪琪主任、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陈锋副主任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唐西胜主任主持。市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区内外小学语文老师代表、区内小学校本研训负责人等近2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幕式上,永天实验小学郑培明校长做了《学书砺志 翰墨育人》的致辞,通过唯美的画面、精略的语言诠释永天校园“书道育人”的核心精神和“和美校园”的办学目标。
  省书法教育研究会余巨力副秘书长在讲话中指出,浙江省的书法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永天实验小学的书法教育工作特色鲜明,历久弥坚,虽历经数任校长,但仍能传承至今并进行不断创新,实在难能可贵。在教育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中开展书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要做到“三管齐下”,通过领导重视、骨干教师带动、一线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将美术、书法、语文三门学科教学进行有机地整合,重视孩子的“双姿教育”,让书法教育焕发出别样的魅力。
  区政协张红舞副主席代表区委区政府四套班子,对永天书法教育的发展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她强调,汉字作为先辈智慧的结晶,不仅仅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写字教学不仅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更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个孩子写得一手好字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她希望永天实验小学能继续以《规划纲要》为指导,围绕“下城高位高尚教育品牌”目标,贯彻落实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进一步提升写字教学研究的质量和科研水平。
  本次文化节分为三大版块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分别为教海探航、品味书香和理论经纬。“教海探航”环节是由来自杭州不同城区的四位骨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写字方法,从笔画到偏旁,从软笔到硬笔,向来宾们充分展示出各种不同的写字课型。“品味书香”环节为永天师生、家长的书画展示,在本次布展中学校创新性地运用书、画、竹,以竹润字,以竹衬画,以竹养石,以竹布景,将“竹文化”与“翰墨文化”和谐统一,让学生、来宾在惊叹竹之美时更能深刻地体味到竹之韵。在“理论经纬”环节中,市教研室刘荣华老师对小学写字教学的深入开展提出了独到的建议:在教学前,教师要聚焦目标,分层次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书写练习用字,将文化渗透与写字教学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好字帖,对学生的书写练习要及时反馈,加强校正,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写字的要领,运用积极地评价激发孩子的书写兴趣。中国教科院王鑫博士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很有必要,永天小学的经验值得推广;学校可结合各学科特点,在综合实践活动、美术、艺术等课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
  此次写字教学研讨活动,为永天的翰墨文化节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为进一步增强下城教育发展软实力,营造高品质教育生态及追求好的教育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区政协张红舞副主席致辞
  
  郑培明校长带领嘉宾参观书法作品
  
  书法公开课
  
  杭州市永天实验小学
  中国教科院杭州下城实验区专家组
  2012年3月28日
88#
发表于 2012-4-15 09:37:19 | 只看该作者
七旬退休教师义务教书法20年

  75岁的李英臣是名退休老教师,写一手好字,有邻居觉得李老师写字这么好,肯定挣了不少钱,但家人都知道,他免费教学生二十年书法,不但不收钱,还免费赠送学生笔墨纸砚,并把自己装裱好的作品送人。“别人写字能挣钱,可他越写越穷。”家人这样打趣他。
  古稀老人免费教学
  27日9时许,记者来到桥东区教工宿舍,一进李英臣老师的家,就闻到了浓浓的墨香,在他那十几平方米大的卧室兼书房内,李老师正趴在书桌上,认真教两个孩子练字。
  “你瞧,这是李老师送给我们的漂亮小乌龟砚台,我来这儿学习一年半了,习字的字帖都是老师免费给我提供的,他从来不收我们学费。”跃进路小学学生燕雨说。
  爱心浇灌未来花朵
  “送孩子笔墨砚台是为了引导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李老师说,他从小喜欢书法,7岁就为村里人写对联,上小学开始就每天坚持写大字。退休后,他就免费教孩子们学习书法,到现在他记不清教了多少孩子。
  “他这人特别有责任心,举个例子,我们一起出门买菜,只要有学生打电话说要过来学习,他就马上撇下我,自己回家去了。”老伴儿孙阿姨说。李老师这人有爱心、有耐心,每次有年龄小的孩子来上课,下课后,他都让老伴儿把孩子送到公交站台。
  老人最爱《陋室铭》
  李英臣和老伴儿目前住在两室一厅的房子内,家中挂着不少他自己写的作品,记者以外行人的眼光看,这些字写得很漂亮,其中写得最多的,就是刘禹锡的《陋室铭》。
  “有人天天练书法、教学生是为了挣钱,我爸是越写越穷。”李老师的大女儿这样打趣他。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为孩子授业解惑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孩子们愿意学习,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能收他们的学费呢?我只希望孩子们能通过练习书法使心灵宁静。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用字来反映我们的内心世界,写的字才能方正。”李老师说。
89#
发表于 2012-4-17 17:55:27 | 只看该作者
90#
发表于 2012-4-21 07:22:07 | 只看该作者
“提笔忘字”威胁书法大国


 来源/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


    四川省教育厅日前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决定自2012年秋季起,全省从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开始开设书法教育课。书法课有专门教材和相应学分,并将记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国书法的传承终于有了制度上的保证。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构成了中华儿女精神底蕴中最为跳动的音符。古人云:“书为心画,字如其人。”虞世南的“德行忠直”、颜真卿的“忠义光明”、柳公权的“心直则笔直”和蔡襄的“才德俊伟”等无不道出了人品与书法之间的微妙关系。写一手好字不但让人看了舒服,还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民意中国网和北京益派市场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仅25.7%的人在生活中有较多手写机会,大多数人(74.2%)表示手写机会不多,其中23.6%的人手写机会很少,4.4%的人几乎已经不用手写了。
  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长期不写字的损失其实是多重的。医生的“天书”,已被抱怨了几十年。教育部前副部长、国家语委前主任赵沁平教授曾痛陈:“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道字的大概形状,但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时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来。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这与一个书法大国很不匹配。”
  一份名为“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至80%。许多学生别说作业信手乱涂,连升学考试答卷都字迹潦草,直看得老师、家长望“字”兴叹,皱眉摇头。还有一项针对初高中生的调查则显示,近九成的学生承认写字难看,85.8%表示有人说过自己的字不好看。
  梁漱溟说:“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早熟者。”报载,韩国已准备把中国书法改成韩国“书艺”向联合国申请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然而,我们的“手写体”却要绝迹了,这是为什么?一是“一手好字让电脑给废了”,除了若干“顽固派”,连作家们都“换笔”了,打字打得不亦乐乎。什么事都通过网络、电话或传真,“无纸化”让我们患上了“电脑依赖症”。二是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不少学校把写字训练归入可有可无的“拓展型”课程,加之功课负担极重,学生恨不能写字如飞,谁还有心思琢磨书法?所以,惟有解决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唯考分论”,改革学校的考试机制,确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中小学的书法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在“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时代,加强书法教育既是对汉字书写技能的培育,更是对古老母语文化的珍视与敬畏。国学大师饶宗颐说:“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肌理骨干,可以说是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子。”汉字自诞生之日起就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和信息符号,更是传承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所以,我们不能丢了我们文化最基本的因子,不但中小学新生都要学书法,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书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7:14 , Processed in 0.3470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