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站约稿-语文教学[只发布于此处]★★★★★★★★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6:00:16 | 只看该作者
杜郎口中学的课为什么不是好课
一堵堵墙——评徐立峰老师《爸爸的花儿落了》

好课如窗,开窗放入大江来;差课如墙,挡了风,挡了雨,挡了阳光。杜郎口中学徐立峰老师《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显然属于后者。
我们目前的教育列车要做的不是加大油门,而是要停下来,看看方向对不对。当方向错误的时候,油门加得越大,速度越快,背离教育的本质也就越远!


萝卜炖萝卜——评杜郎口中学的一堂历史课
不要以为把课堂空间给了学生,我们就找到了解决课堂闭塞、低效的灵丹妙药。若没有教师对历史教育本质清晰的认识,再开放的课堂形式都会被弄成囚禁学生的思想监狱。


如此“压缩饼干”——评成汝喜老师《物质组成的表示》
压缩饼干可以快速、高效地为大体力消耗提供必需的能量和营养,所以,只在军队作战、训练或探险等紧急情况下食用,功能类似于畜牧场的饲料。但人的成长是慢的艺术,长期采用这种“压缩饼干”式的知识灌输,不但会让学生消化不良,还会破坏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兴趣根本无从谈起,提高科学素养更是天方夜谭。这样下去,只能让学生离真正的知识越来越远,让课堂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
8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09:21:25 | 只看该作者
语文对心灵的涵养是丰富的,
         不能简单地用胆大、自信将其遮蔽


靳彤



此前久已听说杜郎口中学的“0+45”或“10+35”模式,一堂课教师零讲授或讲授不超过10分钟,这堂课的确如此。整堂课努力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与该校校长介绍的“三心”理念是一致的,即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灵、心态和心理。理念没有错,但从理念到实践的路并不好走,走得好理念和实践可以零距离,走得不好理念和实践遥不可及,甚至背道而驰。

这堂课学习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从整堂课的实施情况看这堂课的目标是初步感知作品,感受作品语言的美,下课后与年轻的执教老师交谈得到印证。感知方法大体分三步:第一步,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大声朗读课文;第二步,抢机会上讲台朗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第三步,听的同学抢机会上台纠错(每次一人)。如此这般,整堂课循环了三轮,教师间或对学生的表现略作点评。为了让表达更优雅,教师要求每个同学在朗诵时都辅之以手势(肢体语言)。不能否认,眼前的这堂课的确是一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但站在语文学科的立场观察,我以为并非一堂好的语文课。

以分科课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学科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但不同学科在实现教育目标时有自身的规律和目标,并且只有实现了学科自身的目标,教育的整体目标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立人”,也重在心灵。但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立人”方式,这种方式应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评价尺度是多元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与作品的内容、风格相适应是基本标准之一。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中的经典名篇,文章篇幅不长,文字也不艰涩,很适合初中学生学习。这篇散文最大的教学价值在于语言和景物描写。该文语言风格温润质朴,如作品描写的济南的冬天一样,“没有风声”,“暖和安适”;景物描写恬淡精致,是一幅“小水墨画”。这样一篇温情脉脉充满韵味的美文,要默默品读体味。初步感知时应营造一个温暖安静的情境,让学生在静静的品读中受到浸润。初步感知阶段学生还没有理解作品,这时的大声朗读,是一种浅阅读,读到的是文字,而非语言更非作品,熙熙攘攘中的大声朗读更是如此。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能力是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材将此文安排在8年级上,这正是形成默读能力的关键期,这篇作品恰恰有利于在静静地品读中形成默读能力和审美感受力,这是大声朗读无法完成的目标。阅读是一种重要的“立人”方式,这种方式有赖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阅读习惯是一种静悄悄的无功利的深入阅读,需要一颗沉静的淡泊的心,这是时刻准备着的“抢”答式阅读无法培养的。阅读的本质是寂静的甚至是寂寞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立人”就是在这种静静的阅读中浸润,潜移默化,心灵得以升华。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中提出要“养成默读的习惯”,浮躁的当下社会中,这种品行与习惯尤显珍贵。当然,朗读在此文的教学中也并非无价值,但那应当是理解作品后,用自己的有声语言对作品内涵及韵味的一种演绎。
一间教室后面黑板的上方有这样一条标语:“抓机会、快参与、显风采、真英雄”。短短半天的时间,已经深刻感受到,这不仅仅是杜郎口中学的一句口号,标语的精神落实到了每一节课上。听了两节语文课和半节数学课,另一节语文课也是阅读教学,学习文言文《陋室铭》。三节课目标虽不相同,但教学模式是一样的,都是这种“抓机会、快参与”的抢答模式,“抢”的目的是“显风采”,谁抢到谁就是“真英雄”。《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抢”的结果让学生动起来了,整堂课很热闹,甚至可以说是熙熙攘攘,一片喧哗。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抢”机会表达(或者朗诵或者纠正朗诵者的错误),学生在教室里来回穿梭,时刻处于准备抢答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不知能否感受到老舍笔调的温润和淡然,不知能否体验到济南冬天的那份“慈善”和“澄清”。一种教学模式一旦成为放之各科而皆准的模式,也就意味着它的机械化、呆板化和形式化,也就意味着它的低效或失效。这节课上,由于模式失去了语文学科和作品本身特点的关照,使得这堂阅读课应有的含量大大降低,在这节课上,这种模式就像大声朗读时每个孩子机械、呆板的手势一样,于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毫无意义。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其有效之处,学生胆子大了、自信了。每天川流不息的听课者、参观者均是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学生的胆量和自信的到很好的锻炼。但语文对人的心灵、心理的塑造不仅仅是一个胆大、自信就可以涵盖的。《济南的冬天》的沉静、从容,对生活、对自然的浓浓爱意,不也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吗。
语文的世界是宏大的,语文对心灵的涵养是丰富的,不能仅仅用胆大、自信将其遮蔽。
83#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1:04:57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学不需要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
特级教师、陜西省中语会副理事长:曹公奇
语文教学到底要不要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哪种教学模式是最优的,是值得让每个语文教师都去模仿照搬的?这似乎是个老话题了,是人人都知道的简单道理,但实际并非如此。往往是哪种教学模式流行,许多学校就竭力学习并推行这种教学模式,而且不敢越雷池一步,唯恐害怕“走样”。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和神话的时代,教育也是如此。近年来,基础教育界制造了一个个“教育的神话”,使得许多“乌鸡”变成了“金凤凰”。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衡水中学等学校,据说每天都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参观学习的教师,以至于这些学校像“旅游景点”一样,需要购买门票才能入内,这也是 “教育产业化”的一种效益吧。
  既然参观了、学习了,就要落实在行动上。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过程的“六环节”,使洋思中学名声大振;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或“10+35”模式,引得参观者络绎不解;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教学模式,使得衡水中学门前车水马龙……正因为这一个个“教育的神话”效应,许多参观学习后的学校,就要求全体教师或学洋思,或学杜郎口,或学衡水,对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学习,原样照搬,对于这些教学模式的环节更是奉为“圣经”,以至于教师讲授多少时间、学生自主学习多少时间都有严格规定。更有细者,对于一节课展示教学目标多少时间,教师指导多少时间,学生自学多少时间,练习多少时间,更正多少时间,完成作业多少时间等,都有具体严格的规定。甚至学生的分组人数、组内分工、座位编排、黑板挂法等,也与这些教学模式如出一辙,如生产流水线般精确细致。
  至于这些“神话”学校,我没有亲自去参观学习过,不敢妄加评论。原来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过对这些学校的许多的报道,也听过一些参观学习者的介绍,都是褒扬有加。最近,偶然在网上看见一篇《杜郎口,你在忽悠中国教育》的长篇博文,我仔细读了三遍,感到非常震惊。这些“教育的神话”,在其轰轰烈烈的背后,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我是无法获知了。
  关于语文教学模式的问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教学模式,像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宁鸿彬的“五步阅读教学程序”,还有黎世发综合性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等,后来又陆陆续续出现过很多种教学模式,这些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各有特点,也都在当地或本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模式,到今天为止,好像还没有一种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文教学“真理”,也没有成为所有语文教师都必须遵循的教学模式,这倒是非常真实的现实状况。
  无论是名师,还是名校,他们的教学模式,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学生学习的状态,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比如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都是在他们当时学校薄弱、学生学习习惯较差、教师教学水平不甚高的状态下的一种变革,有他们这种教学模式独特的生存“土壤”。现在,我们对这些教学模式推崇备至,统一学习,强力推行,完全照搬,就是一些教育资源较好的学校也来学习照搬,这样就能提高自己学校的教学质量吗?这样就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吗?这样会不会又是一个“东施效颦”呢?齐白石先生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要把握齐画的神韵,并不是刻意的临摹,要做到神似而不是形似。绘画如此,语文教学也如此。
  语文教学可以有模式,但不要模式化。教学模式应该是自己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结晶,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支撑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的一种自己独特的教学习惯或教学范式。但是,如果把别人的某种教学模式奉为圭臬,要求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去学习照搬,那只能是走向教学的“模式化”,使语文教学走入死胡同。
  一味推行统一的某种教学模式,首先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学校校情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教学的实际,都是有很大差别的,就是同一所学校内班与班之间、师与师之间、生与生之间,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这样差别大、多样化的教学实际,能用统一的模式去教学吗?
  一味推行统一的某种教学模式,还会扼杀了教师的教学风格。
  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都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从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有机的一体,使自己的语文教学不断走向成熟。统一推行的教学模式,只能使每一位语文教师失去“自我”,成为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件”,也必将使语文教学走向单一、单调、作秀、浮躁、乏味的泥淖。
  对于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但必须实行“拿来主义”。要学习借鉴这些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学习借鉴这些教学模式的改革精髓,对于这些教学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则要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不能不加青红皂白的盲目学习推行,语文教学不需要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吕叔湘、刘国正等前辈都有过这方面的论述。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无法使语文教学“活”起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即使一个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或教学风格,也不可能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课堂上用完全不变的教学模式去“套”。所以,我们倡导教师追求教学的个性化,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让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些!
84#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06:24:58 | 只看该作者


==卧龙长湖学校李丹同学美术课堂作业/管季超摄。
8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0:31:35 | 只看该作者
   唤醒学校教育内部改革力量
                                           杨小微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对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学校层面看,以内涵式发展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是学校教育最核心、最根本的职责。
    什么是内涵式发展?内涵发展是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依靠结构优化、资源共享、效能提高以及制度保障等措施以促进教育均衡的过程。相对于外延式、扩张式发展,它聚焦于教育品质的提升。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从起点到过程直至结果的分步推进,每前进一步都意味着公平内涵的递进。其实,不少地区和学校正在致力于学校内部的改革,如上海市闵行区已经进入学校转型性变革成果与经验的推广,明显带有追求“高位均衡”的意味。无论处于哪一个阶段,内涵式发展都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内涵发展是在基础教育外在条件极大改善、学校规模发展告一段落、课程改革需要继续深入、学校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的背景下提出的,这意味着改革的注意力要转到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的提高要摆在突出位置。
    内涵发展相对于规模发展,它是质量发展,重在提升学校的软实力。相对于粗放发展,它是精细发展,不再把发展的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和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而是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相对于同质发展,它是特色发展,使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相对于模仿发展,它是创新发展,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
    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是贯通社会与教育发展全程的责任和使命,而学校教育活动品质的提升,是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顾之川教授引用日本学者佐藤学的话说,“教学改革应是静悄悄的革命,是在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单位进行的革命”
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6:12:08 | 只看该作者
本文转载自流动的光彩《人民网:杜郎口肥皂泡的破灭》


        从当初的的“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的模式到最新的“学杜郎口中学,不必砸掉讲台,不必死扣‘三三六’,不必全都镶上黑板,只要记住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就可以了。”新诠释,已经宣告所谓的“高效课堂”肥皂泡彻底破灭了。
                                                                                                                            ——作者手记
        一、大陆教育是最容易产生神话的土壤
        假如一个医药报刊的记者以医学专家自诩到处讲学,
        假如一个体育报记者以权威教练的身份满世界推销“超级训练法”,
       你一定会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然而当一个教育报刊ji~zhe发明一种“理念”,设计一种“模式”,声势浩大地在全国范围推广的时候,教师不但必须得俯首帖耳、言听计从,甚至必须得奉若神明。因为“中国课堂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惟有他们才可以拯救。于是,一个只有几百学生,教师学历严重不达标,靠家族式管理的“杜郎口中学”成了“中国课改圣地”;一个没有任何后续学历的中专生校长转眼间戴上了师范学院“硕士导师”的头衔;他们鼓吹的“不会英语却可以教好英语”的范例成了高效课堂的经典;“课改是最大的政治”成了他们最响亮的口号。他们宣言:课改不能改良必须“革命”。“课改是日心说”,是“21世纪哥白尼的大革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记者=教育家”在中国大陆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个口号(理念)成就一个“教育家”,一篇报道成就一个“教育家”,一个“状元”成就一个教育家的现象层出不穷、司空见惯。只是动静和规模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大——成立全国名校联盟,举办“恢弘”的课博会,靠收取听课费而富甲一方。
          二、神话究竟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如果真要去考究制造“神话”手法的话,那真让人大跌眼镜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无非是首先编一个似真似幻的情景极大地激发你的好奇心。比方说:
       我能把自来水变成油。
      我能伸手从空中抓一把银子。
      你给我30万我能把一个婴儿“培育”成爱因斯坦。
       你参加我的“想象力培训班”我可以把你的孩子变成神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你信不信?不信你来亲眼看看啊(当然不能免费)!你不看怎么知道不行呢?
      拿杜郎口为例——
       主题:一所因教学质量太差而几乎关门的乡村中学突然起死回生,并一跃成为全国最耀眼的“明星”。
      关键情节:疯狂课改,“课堂上乱哄哄的,学生们都在嚷嚷,不时有参观者进进出出,简直像个菜市场”(摘自天津中学参观者描述)。0作业,0考试,100%升学率(李炳亭语)。
       理论包装:以人为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背景设计:砸掉讲台,封教师嘴,文化墙。
      圆谎办法:当你发现原来所谓的“超市”“狂欢”的学生早已经“预习过了”时,立马再编“理论补丁”——导学要先行、预习是关键。当你发觉他的经验你根本学不了时,立即丢掉“先临帖再破帖”、“你不知道怎么做你就去做”的说法为斥责“谁让你照搬照套,不学精神呢”?只怪你没脑子,只会东施效颦!你要领会“以人为本”的精神!那到底怎样做才是以人为本呢?你自己回去想吧,自己检讨去吧。到底怎么学?一头雾水。不行你再来参观学习啊。
       点缀:悲情故事。比如“崔其升是最累的”,“一天听8节课”,“别人吃饭他还在工作”,“累出一身病”等等,等等。
        三、洗脑方法大揭秘
         一个并不高明的谎言或者说是一个骗局,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一所规模不大、地处偏僻、教师水平不高的乡镇初中每天有“上千人”来听课,达到年均1000万的收入,还带动了地方餐饮业的大发展,确实有很多人深信不疑甚至痴迷,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由此我才更深地体会到赵本山《卖拐》系列小品深刻的社会讽刺意义)。经过研究,笔者发现李炳亭的洗脑术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所用的洗脑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平面媒体狂轰滥炸。首先以《中国教师报》为主阵地,连篇累牍,不惜大量采用整版篇幅报道,形成“强大舆论氛围”。然后有《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为之敲敲边鼓,其权威性就“至高无上”了。
      (二)大肆开“学术讲座”,传经布道。正如李炳亭本人所说,整天飞来飞去讲座,累死了。他的讲座有一个核心诀窍,用他的话说就是听众要“把杯子洗净”——你得先把大脑中“传统教学”的信息彻底清除(否则你就无法接受他的真经)然后再接受他的信息,按他设定的逻辑进行思维。
         (三)对外恐之以害,诱之以利;对内恩威并重,软硬兼施。譬如先把传统教育说得一无是处,打“零分”“负分”,“制造痛苦”,“摧残学生”“效率极低”;只要用我的模式,立马学生成绩飙升,个人飞黄腾达(职称、荣誉、金钱、名校、名师都哗哗地来了!李炳亭均有“论述”,不再转引了。)对学校教师说罚款你当场掏钱,要给你奖金也是即时兑现。丈夫当校长,老婆做副校长。一统天下。
     (四)拉大旗作虎皮,充分利用行政资源。找专家、学者、国家级泰斗装门面,游说教育厅局长、地方行政大员为其撑腰。这样就足以横行天下无阻挡了。
       四、揭破骗局小验方
        (一)访一下。俗话说新贵最怕老邻家。微服私访到当地老百姓家打听打听。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二)想一下。学校究竟实际控制了学生多少时间?“课堂”外的时间都在干什么?
        (三)问一下:既然效果那么好,李炳亭还说“可以出大师”的,那学生每年发表过多少文学作品?参加过多少次英语、数学、化学、美术、书法、生物、演讲、辩论、文艺、体育等省市或全国竞赛(活动),成绩如何?
       (四)考一下。撇开给定的材料,和学生聊聊天,看他们实际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究竟怎样。
        (五)将一军。请李炳亭等“教育家”、“名师”到你们学校上一节示范课。看他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千万别听广告(讲座),就看疗效(课堂操作)。
          好了,这已经足够了。上述不管那一条都可以让真相大白。假如你要按他的“套路”走,那就会陷入迷宫永远也绕不出来了。
         五、正面谈一点教育规律
        (一)从《人民日报》报道看,所举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升学率”。在升学率的大前提下,片面提出“向一堂课要质量”其实是一种“绝对功利”的思维。因为学习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而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高效课堂”提法的实质是竭泽而渔的“速效教育”,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除非你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放纵式课堂才是可能的。
       (二)在封闭管理的学校,所谓“课堂展示”其实不过是玩了个“时空转移”的小花招。将“灌输课堂”转移到“课外”,把作秀作为“正式课堂”演给观众看。要想保持整体的较好成绩,学生的负担只会加重不会减轻。勤奋出成绩是学习上的一条不变真理。
       (三)真正的教育家只能从教育一线产生。如霍懋征。没有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教育家”没有依据。
        (四)真正的高效率教育只能是“因材施教”。
         六、一点忠告
        作为一个知名ji~zhe,不深入基层沙里淘金钻新闻,却钦差大臣似地飞来飞去、发号施令、传经布道,别说与“教育家”不搭嘎了,就连“ji~zhe”也徒有虚名了。一家报纸公开宣称放弃客观性,热衷自己提理念、自己设计模式、自封领袖、自己推广、自己制造新闻、自己宣传,确实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却也走上了一条办报的死胡同。早收、早了、损失最小。假如还要硬撑。那么我要问——
           假如有一天,有人以事实揭露这一切完全是建立在虚假基础上的闹剧,谁敢拍胸脯出来承担法律责任?
        千万别忘了。只要在杜郎口工作、学习过的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会人间蒸发。他们对真实情况是最清楚的。
      还有过去的报道、李炳亭的“著作”、讲座等资料,都是白纸黑字,可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却永远抹杀不了原始记录。
附录:
一、参观者关于杜郎口“高效课堂”的描述
“……三面黑板;学生的课桌一改传统‘秧田式’ ,变为‘小组式’ ,每一小组 6—8 人面对面而坐,看上去有点乱;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 多一分钟都要挨罚; 上课时, 学生随时可以拍桌子站起来嚷嚷……” 令卢老师感到惊奇的是,虽然杜郎口中学每间教室都全天候开放,在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但那里的学生对这些随意穿梭在教室中的来访者竟然“目不斜视” ,
南开区某初中数学教师刘老师这样描述他学访时见到的情景: “那是一堂初 三数学课, 老师讲了没几句学生就讨论起来了! 不到 10 分钟,教室里 ‘全乱了’ !只见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同学腾一下子站起来走到教室南面的黑板前开始演算公式,然后大声地讲解起来,接着其他学生呼啦一下全动起来了,都从座位上跑到那块黑板前围成好几层,最前排的学生基本是蹲着的,有的干脆坐在地上,后面的大都站着,有的甚至趴在前一个学生的身上。当第一个‘小先生’讲完后,另一个‘小先生’又主动站出来讲自己的解法,不仅分析了题意,还有解题的思路,同时还有相关知识点的回顾,甚至连本题的易错点及解题的方法归纳都一一罗列出来了。 ” “这些学生做得分析甚至比一般老师的讲解还要深入,当时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不知道这节课真正的老师到底在哪里。
二、李炳亭说明
“这是因为当年杜郎口中学师资严重匮乏,校长不得已出 ‘奇招’ 干脆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先让成绩好的学生给成绩差的讲,学生自己出考题、批改考卷,没想到还真起到了奇效。”
三、学生“自己”的口号
“我的课堂我作主,快乐课堂我称帝”,“课堂是自己的,如果被别人占有,那还了得”等等。
四、我的感悟
陶醉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之中,然后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 。
87#
 楼主| 发表于 2013-7-31 03:43:3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语文教学模式的讨论
 
 
教学有模式,构建应科学
——
兼谈“新三主”模式
沈江峰
绍兴市教研室 特级教师

    我觉得教学是有模式的。一个有一定教学经历的教师,他的教学中总有些稳定的东西,这是在一定教学观念支配下,对教学程序、方法、手段、过程等的习惯性选择,我认为这些东西即是模式。所不同的是有些教师对此以理性的概括,而更多的则没有。如果将一堂堂具体的课比作一个人的一件件衣服——有衬衣、西装、夹克、羊毛衫等等,尽管款式不一、色彩多样、质地各异,但有些东西是恒定的,那就是衣服的尺寸,这“尺寸”我认为就是这个教师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不可能无模式,只是优秀的教学模式,其理念是先进的,且不断发展革新,而一般的则没有。

  对八九十年代影响颇广的语文教学模式,我认为首先应当肯定其对推动当代语文教学发展的历史功绩,同时也应认识其时代局限。对钱氏“三主”模式来说,“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昨天是,今天是,而且明天也应当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准则。而使学生从潜在的、可能的学习主体变成现实的主体,教师的作用自不容忽视,但这种作用应当是帮助、推动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其成为心智和谐发展的人,如能用“以立人为主旨”进行概括,就能给教师作用的定位提供更大的空间,事实上为师者完全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

  至于“以训练为主线”,应从时代及其对教学要求的高度出发,对其名对其实予以更新发展。首先,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于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基础之上,而教师“主导”下的“训练”,常常拘于严格的计划与步骤,主体缺少自主性主动权,因而不利于构建开放式教学格局,实现主体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的目标。再说,技能只是语文能力中的一小部分,“训练”至多能实现语文素养中这部分能力的形成,而以培养高层次思维能力、言语理解能力为主要任务的高中语文教学,许多素养是训练力所不能及的。因此,我赞同“新大纲”的提法,语文阅读必须重视主体语文实践。我们强调阅读实践,就应当十分重视阅读活动的主体内在需要,让主体语文学习多一些自主性,少一些强制性;多一些生活化,少一些系列化;多一些人情味,少一些火药味。这样,语文实践的过程,既是认知发展过程,也是情意发展过程,它的艺术含量高于技术含量,情感比重大于法则比重,从而使主体各方面的潜能得以和谐发展。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当确立“以立人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我在思考并实践语文阅读“探究—发现”式教学。我认为,阅读教学主要应当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主体对阅读文本展开积极主动的感受、思考、探究活动,不断领悟、发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育精神,进而获得整体发展的教学过程,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缩,将阅读权、发言权还给学生以保证学生充分实践,教师策动、引导、促成主体的主动实践及有效实践。

  “探究—发现”既是主体阅读的一般心理过程,也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一般教学过程。“探究”即阅读、思考、讨论,它与现行对文本的“分析”有着明显的差异。“分析”一般只是将文本分解成较小组成部分进行意义读解,而于“探究”而言,分析只是一种手段,“探究”比“分析”目标更明确、动机更强烈、方法更实用,从而使主体参与实践更有效。“发现”的涵义则比较丰富:首先,是发现“味”,通过反复品味“怎么说”来丰富并培育学习主体对言语的感受力;其次,是发现“真”,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过程,从而获得认识成果;其三,发现“疑”,善于提出“疑惑”,寻求文本意义的新解、深解;其四,发现“美”,感受意境,领悟意蕴,获得审美体验;其五,发现“我”,借助文本阅读观照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超越自我——精神乃至生命境界的提升。

  与这些内容与任务相对应,“探究—发现”式教学主要表现为“品味式”、“求真式”、“寻疑式”探究实践形式。这样,传统教学中,教师承担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就应当转变为帮助指导学生“求真”、“品味”、“寻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阅读课堂才真正成为读书的“学堂”。

要不要模式是一个悬念


吴旭辉
浙江大学附中 特级教师

  教学要不要模式?这个问题的提出,或许是现代社会秩序要求的必然。现代社会的分工带来的进步是无疑的,但像所有的事物一样都有不可预料的消极后果。学者们谈论和忧虑最多的是对传统人文的致命打击:拒绝接受现存秩序之外任何游离所在。显然当代社会的个人被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个人选择被社会选择强行同化。职业化的个人与个体性的个人是两种不同的存在,而教师则是这两种矛盾的交合点。前者必须是某种社会角色,有自己的操作极限,生活在一定的角色规范中,并遵从角色规范行动;而个体性的个人则与职业性无关,他首先是一个自由的生命体,拥有自己的感觉和思考,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以“我”的眼光而并非职业的眼光面对世界,他听从自己的心灵和思想。然而现代社会分工的最大努力,就是要把个体性的个人纳为职业化的角色存在,将它变为秩序因素。很显然,越具有个性特征存在趋向——如自由思考,对社会的个体性批判,对历史文化的独特反思,对文学形象的再读等等,就越难被转换进社会分工的秩序之中。悲哀的是,社会分工已实际上成为一种隐性的意识形态——它貌似公允、科学的立场,却无所不在维护着现存秩序中的稳定结构。这大概就是模式。
  回过头来,近视一点,面对课本,我们不可排斥的是文学的独立性。王蒙说,创作是一种燃烧,是个体生命对大千世界的一种激情,是独特的生命活动。诗人郭小川某日傍晚曾有一趣事:“望星空,我不免感到惆怅。说什么身宽气盛,年富力强!怎比得你那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说什么情豪志大,心高胆壮!怎比得你那阔大胸襟,无限容量!让万里无云的星空,出现万万千千个太阳。”实在是太形象了,几十年中这样的社会共吟有多少,不计其数,这就是模式。“网罗天地运吟情”,“惊天动地至今传”,这是我们的语文课本。从古至今,人类重复着多少相同的经历,体会着多少相同的经验,日月恒升,流水不歇,但独吟常新;庐山瀑布,江陵猿声,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这就是独立性。
  说到这,想到一个词“执白衡黑”,本来就是一个悖论,但时常在实践中困惑我们。白可以成为黑的参照物,但始终不能成为黑的评价系统。由参照系统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却不能定出两者的高下。从一种观念、操守出发,去评价另一种观念操守,是不可互释的。我们面对的或许是一个博大的、经典的、想象的,但也可能是纤小的、平凡的、普遍的对象。文学的独立性本来就包含了不可否定的成分,是一个“这个”,而模式只能是“这些”。说得最开通的当数李健吾:“在文学上,在性灵的开花结实上,谁给我们一种绝对的权威,掌握无上的生死?”
  要不要模式,是一个悬念。

语文教学无模式
张 弛
宁波效实中学 特级教师
  我以为教学无模式,也不应该有模式。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学生也一直在换,教师自己本身也在发展,所以很难用一种模式去套教学,一个教师不可能自始至终用一种模式去施教。
  “教无定法”,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才会有生气,有活力;否则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教师会疲乏,学生也会被教死板。教学应该常教常新,永葆活力。
  当然,我们所讲的无模式教学不是天马行空,不是脚踩西瓜皮。我们提倡无模式教学的同时,坚持基本的科学原则。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提倡教学的生活化和个性化。

我们的教学实践说明:
有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

黄孟轲
慈溪中学 特级教师
  教学模式,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确实是十分必要的。有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对一个学校,对一个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预期目标,有一个衡量评比的体系,这比随意性的教学肯定要好。但这里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这一模式必须是开放的,动态的。
  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六年前我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当时提出并制定了一个培养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自主”学习模式。从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去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学习方法、阅读、写作、课外活动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探索,收到了较好效果。1998年这一模式经过省内外专家鉴定,申报了首届教育教学成果奖,被评为宁波市一等奖、浙江省二等奖,又被评为全国中语会首届“语通杯”教研成果一等奖,我本人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教师”。
  获奖以后,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反思。我们认识到,虽然提出了“自主”学习模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体现语文教与学的“美”的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质还不够突出;尤其是如何让学生更聪明这一点还不够,不少地方还强调应试训练。所以从1998年开始,我们制定了四个新的教学模式:一、高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主要从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培养、语文专题研究课等五个方面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的创新精神。二、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为核心的作文教学模式。主要从学生作文过程中的情感、心理、思维及语感等方面,努力走出一条作文教学的新路。三、内外结合,确定自主意识的阅读教学模式。分文言文与现代文两方面展开,从情感与思维角度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努力改变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只见“文”而不见“人”的现状。四、培养语文整体能力的课外活动模式。主要通过选修课、社会调查、文学社活动及自办文学报刊、举办文学讲座、制定“慈中学生文学必读选读书目”等形式发展学生的整体能力。
  这些模式的确定与进行既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序可循,又努力体现了我们提倡的“让语文美起来,让学生更聪明”的教育观念。两年以来,收到明显效果。

教学需要模式,但应不断创新
郭吉成
浙江安吉高中 特级教师
  教学是否需要模式,一直为教育界和理论界争论。笔者认为,教学需要模式,但模式必须不断创新。创新是模式存在的生命动力,没有创新,模式必然僵化。
  那么语文教学模式如何创新?
  一、继承传统,立足创新
  语文教学模式的形成并被认同运用,就形成了一个传统。传统的东西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现今流行的各种语文教学模式,都是前人教学经验的智慧成果,对语文教学在一定时限内都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但也应看到它存在着的某些不合理的内核,这些内核大都可能是由于“历史局限性”(潘涌:《以人为本,持续发展》,本刊2000年第12期。下同)而滞后,对这些传统模式中的不合理内核,我们就必须在立足创新的基础上予以消解。创新总是取传统的合理内核,消解不合理内核,然后旁出,超越,深化,使传统的模式得以创新发展,或予以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二、入模出模,不断创新
  鸟瞰我国的语文教学,就会发现,一个时期语文教学总会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作为主导模式被推广运用,而主导模式又不会是永恒的,它有一定的时限性,过了一段时间它总会凝固僵化、滞后,随着教学理念、教学课程、教学手段的更新发展教学模式又总在不断地优胜劣汰。模式的循环更迭,推动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面对纷繁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该怎么办?我认为,应该是先入模,再出模。入模是为了识其规范,成其规矩。据说,苏联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必须要掌握一种教学模式,否则不予毕业;我国现代的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得学教材教法,都得参加教学实践活动,这实际上都是了为入模,为了使将来的教学规范化。当然入模以后还得学会出模,如果不出模,那么教学就会落入一种陈旧的窠臼里,死守章法,就会泯灭创造性,就会凝固。僵化,失去生机与活力。懂得入模与出模,教学才会不断变格,不断优化不断完善,充满活力。
  三、形成个性,促成创新
  研究教学模式,其核心是研究一种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个性。并借鉴其先进的教学经验,改革自己的教学思想,不断地创新,突破,超越,形成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并促其发展。
  我们在学习别人的模式时,总是要一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予以消化,在仿效中不断进行必要的改造,突破别人,超越自我,创造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出发随时予以必要的调整,使模式稳中有变,常教常新,呈稳定状态前进。这样,我们就会产生出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切合个人实际的语文教学模式来——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学模式进入一个创新的层面。

不固定使用一成不变
的模式是最好的模式

杨 林
舟山中学 特级教师
  教学模式一方面是教学规律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它不可能客观、全面、必然地反映教育的规律;另一方面,教学模式不是教学规律探寻的终结,而仅仅是规律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站点,教学模式应是开放的、发展的、进化的。发展着的时代对模式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小班化教学的兴起,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网络文化的影响,综合性课程的开设都要求模式的建构应考虑这些要素。而旧有的模式必然需要相应的变革,方能顺应当今的教育潮流。
  教学模式有两个特点较为明显:构建中的趋同性和成型后的固定性。前者易忽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个别性案例,难于顾及学生对教学的不同需要,而稳固性特点则有可能使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方法的灵活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模式不只是个人教学理念和策略的提升与总结,更应为指导教师教学发挥作用,为其他教师,尤其是教学经验尚欠丰富、教学思想较为落后的教师提供一种能提高教学效率的操作程序。尽管就模式的建构者本人来讲,他们在建构实践中也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方法的多样。但对借鉴移用者来说,这种活动的思维方式、应变能力是难以学到的。
  解构模式并非摧毁模式,而应该从模式的解构中吸取其合理的思想方法。就多数教师而言,这种建构如以“整合”为主要方式则更为现实。这是因为每个教师有自己的知识修养、能力构成,有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而且面对不同的学生应扬长避短,根据自己所长去选择、借鉴、改良、实践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整合”是指各种模式互为渗透,优化运用。整合的基础为学习,要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吸收先进的理念、合理的方法。整合的核心是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及时调整。整合的灵魂是求活,不拘泥于某种模式,应注意模式之间的渗透与组合,为我所用,形成自己的模式。古人讲:“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法之法,乃为定法。”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说:不固定使用某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乃是最好的模式。

模式是一柄“双刃剑”
褚树荣
回浦中学 特级教师
  我总以为模式是客观的东西,是科学的东西,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没有模式而刻意“建构”,可能是“假、大、空”的东西,有了模式,只要是科学的,别人也“消解”不掉。模式又是一柄“双刃剑”,有经验的教师有模式意识,可能会使他的教学更快地走向成熟,但一旦津津乐道于所谓“模式”,又可能是固步自封的开始。更要警惕的是,一线教师如果忘情于理论(如模式)的建构而减少在学生身上的投入,就会舍本逐末,教师毕竟跟理论工作者不同。
建模须“瞻前顾后”
孙建明
湖州师范学院
  当代语文教学模式是在现代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理论影响下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许多模式的设计者都毫不讳言地声称其教学模式的创立是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然而我们仔细考察了一些语文教学模式后发现,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的许多研究和探讨,实际上是在重复着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思路和视角。换言之,当代语文教学模式有不少是打着现代先进理论的旗号,演绎着半个世纪前语文教学的旧事。
  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为例。20世纪前期,老一辈语文教育家们早就对教与学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探讨,确立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并把它贯彻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例如,孟宪承先生在1924年第一、二期合刊上的《新教育》中撰文指出:“向来国文课,只有教师的活动,没有学生的活动;只有教师的教授,没有学生的学习,这实在是国文教学失败的总原因。”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教学的根本精神,是的确要使学生能读书,而不单成为教师的讲书。重要的是学习,不是教授。……教师的职能,在于诱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的了解,指导他的学习,督促他的努力,考查他的成功。”这里非常明白地告诉我们,教与学,学是首要的,教师只起引导、指导、督导作用。当时的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积极实践这一指导思想,鼓励学生自己研究,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而教师则处于指导的地位。
  叶圣陶先生在40年代初更是明确提出了“学生主体”这一概念。他说:“国文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可是主体究竟是学生。”对教师,叶圣陶以“导演”为喻来说明其作用,他指出:“我认为先生应该是一幕戏中的导演,更应该是戏中的角色,他应该指导学生怎样排演,并跟着他们一起演。”不难看出,半个世纪前叶圣陶就已经确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这在他早年设计的阅读教学模式中也可得到印证。他的阅读教学模式分为预习、讨论、练习三个阶段。在预习阶段,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并自求答案。学生通过自己“动一动天君,查一查可能查到的参考书。他们通过了自己的一番摸索,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知要领,或者是全盘错误,这当儿再来听教师的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深入”。而讨论阶段,学生可以在讨论中充分发表意见,既可促进他们深入理解,又可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而讨论则由教师主持并作最后总结。由此可见,叶圣陶的阅读教学模式是既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我们在这里引经据典,并不是向谁发难,也不是说老一辈的研究成果不可为今所用,而是通过这个例子说明,构建新的模式时要“瞻前顾后”,自己有多少创新,得前后有个比较才能看得出来。否则,对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以及教学方法诸方面缺乏细致的盘查,在老一辈的思路和视野内转圈圈,没有实质性的进步,那是一种遗憾,甚至是悲哀。
  另外,建构新模式,要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建模过程中的几种关系: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之间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模式建构的目的决不是为了追求教学的程序化,而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语文教学的本质。要充分认识教学模式多样性、典型性、参照性的特点。

当代语文教学模式的不足
田 力
广西南宁三中 高级教师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在我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语文教学模式,无不鲜明地体现着创造者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个性特征,令人钦佩和叹服。但是,今天反思这些教学模式,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它们存在着某些缺憾和不足。具体表现为:
  教学模式是一定教学理论的具体体现,构建教学模式依据的理论不同,模式特征也不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这些模式还缺乏理论(尤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的支撑,这就影响了人们对某一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这些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未能充分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现代教学论认为,衡量教学好坏的重点,不在于教师教的好坏,而在于学生学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应是帮助学生学习,方便学生学习的人。因此,教学模式应更多地体现方便学生的学。
  第三,这些教学模式,尚缺乏可供人们学习掌握的可操作性,往往过分地强调了教学的个性特征,而忽视了共性,这也就难怪人们叹息:魏书生的教法好,但学不好。一种教学模式的功能集中体现在它是可学的教学技能,应具有简明、具体、易于操作的特点,有利于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在语文教学的模式中,缺少教育技术,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因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会促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的一系列变革,提高教学效率,为构建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技术手段。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向现代化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现代语文教学模式中也不可缺少教育技术学的内容。

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特点
丰 南
本刊编辑
  近日,上海教育科学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所长蒋鸣和研究员来我院讲学,讲到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问题,对我启发很大。现在将听课时记下的有关内容转录于此,请大家参考。
  一、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将在以下方面产生根本性变革
  学会如何学习将成为课程的基本目标;教学不再是无所不知的教师向一无所知的学生讲解,而是把班级作为一个“相互学习者”的场所,由教师协调各种活动;学生被告知,知识是无限的,不断变化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部占有知识;学习被界定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实施无止境原则,学生接受的不是现成的知识,而是鼓励他们在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去发现知识。
  二、构建教与学的新模式应强调以下几点
  1.培养新的学习能力:信息导航搜索能力,基于实验和发现的能力,推理能力(推理不仅是逻辑推理,而且与信息及搜索能力密切相关),判断能力(判断能力比以往的任何学习能力更为重要),等等。
  2.构建新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理解为中心,合作学习的环境,学习与评价的有机结合,与社区的紧密结合。
  3.进行有效的教和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和持续的发展),真实性(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交互性(学习的社会性与知识的分享)。

对建构新模式的思考
张楚卿
湖北赤壁一中
  一、专家型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从事教学模式探讨并取得成效的是两类人,即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师。他们分别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
(理论工作者)教育理念→指导调查→形成假说 →实验验证→理论模式
(教 师) 教学实践→积累经验→形成假说→理论论证→经验模式
可以看出,理论工作者走的是实证性道路,他们摸索出来的模式有完整的体系和硬朗的理论支撑,却缺少足够的个案佐证,有时为求得更科学、更严密而不惜进行几轮实验验证。理性化影响其推广范围,反复性又消弱其时效。与之相反,教师走的是形成性道路。他们的探索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的时效性,却又因理性含量不高、系统性不强而影响实效和生命力。因此,作为新的模式建立的主体,应该是研教结合,优势互补,形成既具科学性又具生命力的模式。然而,由于分工的不同、时空的限制、理论家与教师数量上的差异,决定二者结合是有限的,这样,教师自己用理论指导实践势在必然,专家型教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语文教师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动态掌握教育信息的学科相关性优势,又有总结归纳、介绍推广的特长,因而在专家型教师的成长道路上应顺应时势、主动出击、抢占先机。
  二、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要有整体意识。
  纵向,不能仅把目光盯在某一学段,要立足基础教育全过程,既要看到各学段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又要了解各学段语文教学的相通性和连贯性,做到系统研究、分段侧重,及时调适、协调发展,避免纵向断档断层。横向,要把课内与课外、学科内与学科间、教学与教育综合考虑,立足语文学科,立足课堂,形成大语文教学模式。
  三、新模式是建立在千姿百态的教学风格基础之上的。
  我们呼唤新模式,不是追求这个“新”,而是希望语文教师不断摸索,形成个人教学特色和一定的风格。只要人人得法,个个合体,就不愁没有好的新模式。从这个角度讲,特色和风格比模式更重要,努力的过程比成功的结果更有意义。

以开放的态度、创造的精神
运用和建构教学模式
傅 岩
重庆南川中学 特级教师
  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一般由两种形式形成。一种是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提炼,并作出简略的描述再现;一种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提出假设,用以指导教学实践,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学模式是教育理论到教学实践的中介。它提供的结构方式和运行程序具有可操作性。正是这个特征也决定了我们在运用已有模式时,一般只能得到相似的结果,因为作为模式中的直接因素——教师和学生的不同会使教学情境千变万化,尤其是教师,更是出现不同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简单地以模式能否推广作为评定其优劣的标准是很不妥的。同时,要找到一个对任何具体教学过程都普遍有效的教学模式无异于缘木求鱼。
  一、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在反思评价名师模式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些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对他们的模式以及鲜活的课堂教学应有全面准确的把握,看其在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什么新的、超前的东西。用历史的、发展的态度评价,才会客观公允。全盘否定和盲目服从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二、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教师要着眼于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根据自身的教学素养和个性,结合学生、教材等实际来运用和构建教学模式。只有能让自己的教学个性充分发挥的模式才是最佳的模式。
  三、只求大体,不求定体。教学模式的稳定是相对的,发展革新是绝对的。运用已有教学模式,不仅要得其“形”,更重要的是得其“神”,神形兼备,方能奏效。构建教学模式,应以开放精神先求其大体,才能使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创造发展空间。我们主张,在正确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应以开放态度和创造精神运用和构建教学模式。

虚心学习,灵活运用
王丽春
哈尔滨九中
  虽然没有观摩过钱梦龙先生的课,但最初就感到“三主模式”对师生关系的定位有其合理处,我们把它理解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演员在导演指导下创造性地表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许多年来,这一直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之一。
  有幸请魏书生老师在我校做过观摩课,看到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也小有争论,虽然争论最后统一了,但统一的是知识,而这过程中学生内在学习状态却是有效的,产生作用的。
  因此对各种教学模式只取其长,舍其短。如果一定要“解构”,也应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地分析。不要将教学过程产生的问题都归罪于某一教学模式。
  我们需要构建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推陈出新,可以中西合璧,一切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创造力的模式,都请拿来。拿来以后吸收其精华,再结合自己的特点灵活运用。

对“研究性学习”
教学法的一点思考

樊春旺
新疆昌吉一中
  从认知规律上讲,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先告诉学生某一知识,然后阐释,最后理解掌握这些知识。而实践中,特别是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则是先接触、感受生活现象,然后理解感悟,最终发现某一规律(知识)。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是一个演绎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将传统的教学过程倒置过来,程式为“设疑提问——独立研究——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总结认知”。采用这种教法需注意两点。一、这种倒置后的研究式教学法使教学过程前移,与旧有的模式比,它占用了学生较多的课外时间。另外,在长期的旧有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已习惯于从属,习惯于被主宰,况且处于从属地位虽然“屈辱”,但轻松无负担。所以,进行研究性教学时选题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精要新,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二、在遵循研究性原则的前提下可灵活地变换形式。因为我们不可能为每一篇课文都设计出一个恰当的研究式切入点,这可能因为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可能因为教材本身。
主体”与“主导”
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过程,
而是互相依存的辩证统一体

郑焕明
甘肃会宁一中
  “三主”理论的核心,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这里最有争议的是“以教师为主导”,有不少人认为“以教师为主导”是错误地夸大了教师的作用,把教师放在了“领导者”的地位,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自主性的发挥。其实不然。
  “以教师为主导”是从教师所承担的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使学生身心能够健康发展的本质意义上讲的。它的内涵是丰富的,不是单纯地指在某一节课中,谁应该按照谁的思想走的问题;而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因势利导”,使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而且能够自主自立、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从而更加和谐健康地发展。
  从另一方面讲,中学生年纪轻,还没有稳定的思想和情感,面对内容丰富的文章、各种各样的知识,还有作者复杂的主观情感,他们还缺乏足够的分析力和赏鉴力,还不能把文章和问题理解得有广度和深度,还不能把理解表达得很充分、很完善,这时候当然就需要老师的“指导、辅导、引导、因势利导”。所以,即使从教育对象的实际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为认知主体为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权利,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更多的交流,学生有权进行质疑,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使整个有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的目的。
  当然,“主导”与“主体”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过程,也不可能是有我无你,有你无我的矛盾对立;而恰恰是互相依存、辩证统一、能动进行的教学活动中的两个方面,片面地夸大任何一方面的作用都是不科学的。

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忽视
邱少蕙
南京师大文学教育硕士生
  一、教师为主导并非就是以教师为中心
  钱梦龙老师“三主”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1.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使学生的求知活动始终围绕主要目标进行,并收到最理想的效果;2.教师是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启发者,引导学生不断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索;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给学生以鼓励、督促,进行有关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4.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生求“知”不得的时候,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钱老师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只能处于“导”的地位。由此可知,教师为主导并非就是教师为中心。
  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导
  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教和学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中学生毕竟还不成熟,在认识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缺乏确定重大认识目标的能力,而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因势利导,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不断地积累学习的能力。学生是来求学的,能力是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的,从我们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很难发挥出来。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教师也在不断学习,纵然科学能够把人类迄今为止积累的全部知识都放进一张磁盘大小的储存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必须基于基础知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形成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想象的思维品质;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使学生的思维不被束缚,能很好地进行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再次才是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导”。

(转)当前基础教育的课改方向是错误的(作者不详)




当前,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进行的“高效课堂”的改革方向完全是错误的。提倡者热衷于搞“教改范本”,推广各种模式。其实这些模式都是虚假的。所有9大范本都是在“以人为本”的口号下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毫无例外地把课堂描绘成学生自由讨论的“热热闹闹”的场面。其实都是一方面抓“严格管理”,“重复练习”,“满堂灌”;另一方面向外展示“自由讨论”的“展示课”。同时对学生实行严格的“淘汰”。比如分好差班,拒绝“差生”等做法。这种做法在寄宿制学校容易实行,因为他们可以实际控制学生长达13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很容易分配“教、练”和“展示”课型。家长的普遍反映是这类学校老师“管得严”,“升学率高”;而到高中以后优势就逐渐消失了。因为高中“靠自觉”。至于他们对外公开的把每一节课按“分钟”规定教学活动的形式则近乎荒唐了。他们实际上也根本不是这样操作的。这就好比作战时把机枪放在哪个位置上都要“图纸”规定一样不切实际。

这种以高升学率为目标,以苦学为基础的教学实际和以“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自学教师封口”的虚假宣传正在把基础教育引向邪路。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附录:杜郎口访谈录

先谈一个笔者的访谈。到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之前,我就想看一看真实的杜郎口。我准备和那里的老师、学生交谈,以获取最真实的信息,因为,正如中国教育报记者李炳亭说的那样,我“对所有具有轰动效应的”模式“都抱有警惕”。和老师的访谈基本是失败的,老师们多半是拒绝、回避,实在躲不开的就“顾左右而言他”,言辞闪烁、空泛,尽量不涉及实际内容。部分学生也是这样,并不像资料所说的那样,“在学校参观的人每天都很多,孩子们会抓住一切机会主动与参访者交谈,他们介绍自己的学校”。但经过笔者的努力,还是抓住了几次机会。一个是在楼梯上对初三4班的一个女生的访谈,贴在《零距离接触杜郎口(红脸版)》里,另一个,就是对初三1班的徐明(音)的访谈,下面的记录根据访谈后在现场立即进行的追记整理而成。访谈时间:20071221 星期五 中午12点半左右访谈对象:杜郎口中学初三1班学生徐明(音)(简称X)访谈地点:杜郎口中学初三1班教室访谈人:前去杜郎口参观学习的两位老师,隐去真实姓名(简称F)访谈背景:中午,午餐后,全校进入“午修”状态,访者与初三4班的一位女生交谈10分钟左右后,轻步爬上三楼,走过走廊,来到初三1班教室前门,教室里稀稀拉拉坐着三十多个孩子,正在自修。靠近前门,一个憨憨的大男孩,埋头整理着一大叠试卷。对象选择:随机访谈内容:F 你好,我是来你校参观学习的老师,请问我们可以随便谈谈吗?X:可以。F:你是班长还是课代表?X:(惶恐的)不……不……我是……同学。F:哦,你是在为班级整理试卷啊?X 这是我的。(真没想到,访谈竟然是从一个误会开始的。一个人的试卷,让人误会成是全班同学的试卷,真是一个不小的误会。)F:哦,不好意思,我误会了。你们老师每天会发多少张这样的试卷?各科加起来?X:(思考)大概78张吧。F:这么多试卷,你来得及做吗?A:下课做。F:在这儿学习苦不苦啊?X:(坦然的)学习总是苦的。习惯了。F:你怎么看初一的孩子?A:他们不习惯,我们刚来的时候也不习惯。F:你觉得你的学习成绩怎样?A:(犹疑的)有三四科不是很好,文科不好。F:可以看看你的作业吗?A:可以,看哪一科的?F:随便。A:(全部拿出,一叠A4开面的竖翻本子,上有“笔记本”或“作业本”三个红色字样)有的没做。F:(出于尊重,随便翻了几下,一本数学的预习笔记做得很规范,双色笔,有学习目标、知识点等栏目,书写也很工整,但只是几页。每本都只写了几页,文科的笔迹不是很清楚。)你很认真,特别是理科。你想考一个什么学校呢?A:茌平一中(这个中学的名字说了几遍,我也没听清,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那是当地最好的中学。其实是因为我不熟悉。在访谈一开始,我们的谈话就遭到周围孩子的反对,我们的声音很低,旁边的孩子机会不会听到,但仍然以影响午休为由表示抗议。周围的孩子不停地示意徐明不要再说了。徐明有些憨,这使我们的访谈得以继续。)F:你们学习都很刻苦。你们班的同学都在学习,我刚才看到楼下的5班也是这样。其他同学呢?

A:(犹豫的)前15名的同学都上小会议室上课去了。F:哪儿的会议室?是不是那个报告厅?A:就是校门口那个楼房里。(说这些的时候,周围的同学表现得更为不满,我连忙说,我们小声点,小声点,不要影响大家……)F:是各个班的前15名在一起吗?A:是。F:这15名是怎么确定的呢?A:月考,月考的总分。F:每个月都考吗?A:是。F:假如第一个月考进前15名,第二个月考出来了呢?A:考出来了就不能去了,让考进15名的去。F:你想进这个班吗?A:想。F:在这儿吃饭吃得好吗?A:嘻嘻……F:吃得饱吗?A:吃得饱。F:住校的吧?在这儿谁给你洗衣服啊?A:没有,带回家洗,多带点衣服……(这时,我看了看徐明的校服,已经是很脏的了。他的“多带些衣服”,是不是小伙子出于虚荣的掩饰呢?当时,我就在想,这儿的孩子真难得。)(访谈进行到这儿,一个老师领着一个模样像是学校领导的人来到了教室,把我赶了出来。我对他们的紧张感到诧异,不就是和学生随便聊两句吗,需要这样绷紧神经吗?这位学校领导赶我走的时候说了一个理由:你不能打扰他休息,他就这么点时间……然后就招呼所有学生“睡觉”,“趴下睡”。所有的学生都放下了手中书或笔,趴在了桌上。从初三1班的教室出来后,发现所有的教室里,孩子们都睡了。)根据徐明同学所提供的“线索”,我们立刻去寻找“小会议室”。在正对校门的那幢楼房的一楼最左边,我们发现了“小会议室”,会议室的正前方是一块大黑板。黑板的三分之一被两个“三角形内切圆”的几何图形所占据,一个是钝角,一个是锐角,左侧的三分之二,早已写满了演算过程,都是老师那老练的笔迹。一个中年男性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声音不是很大。下面坐着几十个孩子。在黑板的上方,拉着一条鲜红的横幅,上面赫然写着“杜朗口体验式课堂研修七日研修班”几个大字。

再看孩子们的冬季作息时间。上午起床:600早餐:600——620早自习:620——710………(上午4节课加一个课间操,直到1150)中午午休:1235——110(其实都在教室)起床:110(在教室如何“起床”?)………(下午4节课加一个眼操一个35分钟的课外活动,直到540晚餐)晚上综合自习三节:630——905熄灯:925

按照这个作息时间表,从早晨出寝室到晚上回寝室,一共是15小时25分钟。孩子们每天都这样生活。

按照逻辑推理,改变了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的效率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的提高,将大大缩短课本知识的学习时间,并自然会将时间和精力投放到知识的拓宽能力的提高上。但是,现在的杜朗口,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是12小时以上,每天初三各科所发放的A3开面的试卷是78 。杜朗口“改变了学习方式”,却延长了学习时间,增大了练习量,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仅限于教材,这显然不符合简单的逻辑推理。难道改变学习方式,所谓变被动为主动的代价就是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甚至休息时间,放弃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吗?

在杜郎口中学,课间,操场上看不到一个孩子活动的身影,有的只是学生在黑板白板前甚至地面上奋笔疾书。午休时间,仅有短短的40分钟(12点半到1310分),教室里多半的孩子却不在“午休”而是在“午修”。更有甚者,初三每个班月考前15名的学生,中午竟然被集中在小会议室,对其实施着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屋学生的集中讲授强化培优训练。这就是杜朗口经验吗?这就是杜朗口模式吗?看来,这种被“颠覆”的传统,也是杜郎口中学所不愿轻弃的啊。这个行为证明:哪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可以全盘否定的,它既然能够存在,必有它存在的理由。在这里,我并不想揭露什么。看到这个情景,我反而感到亲切,这才是真是的杜郎口,何必要将自己包装起来呢?何必要将自己扮演得十全十美呢?那样存在着,是不是很累呢?有些东西,在现有的背景下,是很难改变的。但是,我们又何必躲躲闪闪呢?

我有另一个逻辑推理:学生自主学习了,注重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为价值取向,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但自我探索需要时间,就掌握书本知识方面考量,一定没有传授式教学的效率高,但这种方式忽略了自我探索的过程,只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价值追求。理想的结果就是,既要探索的过程以发展学生能力,又要不打折扣地掌握课本知识以保证升学率。如何兼得“鱼”与“熊掌”呢?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方法只有一个:延长学习时间!这就是杜朗口中学不得不“补课”的原因吧。正如崔校长所说的那样:“我们绕不开升学率的问题。”

但是,为了学习,为了发展能力,牺牲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休息时间、课外阅读时间甚至游戏时间,牺牲了作为根本的学生的身体健康,不知道这种取舍是否合适。要知道,杜朗口中学的学生晚上只有78个小时休息时间,其中包括早晚的洗漱时间。就算孩子们一爬上那张通铺,一挨到那个枕头就可以马上入睡,他们真正睡觉的时间有多少呢?

打着“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旗号,我们做了很多,但是,我们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关注了学生的“当下”的幸福没有?是不是只将学生“当下的生活”当作了“终身发展”的一个“准备”?难道学生当下的生活就不是生活吗?难道为了以后的“幸福”就可以牺牲学生“当下的幸福”乃至身体的健康吗?我们的改革当然可以“超常规”,不“超常规”如何能叫“改革”?但是,如果我们的“超常规的改革”超出了一般规律,甚至背离了我们改革的最终目的——为了人的发展,那么,这种改革又是一种怎样的“改革”呢?

在学校里,孩子们没有电视、没有电影、没有音乐、没有活动、没有游戏……只有学习,只有板书,生活就是“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这就是“以人为本”吗?这就是“关爱生命 ”吗?这就是“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吗?

引用《杜郎口“旋风”》中的一段访谈记录,结束这一段,希望崔校长的话能够早日实现:

P81问:现在学生一天上12节课,老师的工作强度也很大,有没有其他考虑,比如减少课时量等?

(崔其升校长)答:正在考虑中。过去这一段,主要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保证升学率。师生负担都很重,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我考虑先在学生作息时间上做些文章,保证他们每天9小时的睡眠,再拿出一些课时,在小制作、小发明上有所创新。暑假后,完全按照国家的规定,开足开齐课程,保证各学科的课时。

疑惑之五:“应试教育”的新模式代表着“中国教育的方向”吗?

上面说过,崔校长是不讳言应试的,下面的一段话我们很熟悉了:

问:崔校长,这几天我与一些来参观学习的老师交流,又一种看法,说杜郎口中学名气这么大,无非是应试搞得好,比如学校各种考试很多,周考、月考、期中、期末,中间还穿插抽考等等,你如何看待这个评价?

答:是,是这样,这是没办法。我们开放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绕不开升学率问题。2006年中考,假如我们考得好还好说,一旦中游以下,我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杜郎口这几年声势这么大,根基就是升学率搞得好,能在全县叫响。

那些管理者们,也不讳言应试,上面已经提过那位退而不休的领导对素质教育的令人诧异的理解,下面再引一段《杜朗口“旋风”》中的访谈:

访:学生每天上12节课(根据作息时间表,应该是1314节),初三连周日都要补课,这正常吗?

答:“你不了解情况嘛!你要把注意力放在杜朗口中学教改的成功点上,补课这种事,靠一个杜朗口能够解决吗?”

笔者在杜朗口参观的时候也作了了解,在关于“信息课”的了解中,一位老师说,每班学生是一周一节信息课,有一个机房,共35台机。而据相关资料介绍,杜郎口中学有2个标准机房。学校的机房有几个,每个机房有几台机,老师都说不清楚,可见这个机房的使用率如何。而在杜郎口整整呆了一天,从早到晚没有一个班的孩子在机房上信息课,正好这一天全校没有信息课?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杜郎口中学拥有较为齐全的功能室,有物理、化学实验室,有德育室,有阅览室,但是整座楼静悄悄的,一整天没有几个人进出。在那一天中,阅览室有一个班进去过,那还是因为特殊情况。我们的语文老师需要看一节杜郎口模式下的完整的语文课,查课表发现是周五下午第一节初三2班(也许是3班)是语文课,我们的老师就在那里等着。上课的老师不是很欢迎,大概是不想让我们的老师看他的语文课吧,就把孩子们带到了阅览室。我们的老师很执着,想,看不到杜郎口模式下的语文课,看看阅读课也是好的啊,就跟到了阅览室。学生排好队到达阅览室,结果钥匙也没拿。老师回头拿钥匙,又等了老半天。进了阅览室,上课的老师见我们还是没有离开的意思,就说了一句“自由阅读”,就分发各种课外书了——他们的阅读课就是这样上的?他们的阅览室就是这样利用的?

这种现象一点都不奇怪,又多少农村初中不是在“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啊?但是,这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中国教育的方向”了呢?这个虚伪的光圈就那么重要吗?竟然逼迫着他们连诚实都不要了。
88#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00:08:24 | 只看该作者
《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
河北区“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
摘自:《天津教研网》
当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程改革之际,天津市教委和教育教学研究室部署了课程改革专题研究实行区县认选和年报告制,及小学阶段重点研究课题,这是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加强课题管理,从而推进我市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又一有效举措。
一、课题研究综述
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教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研究的发展史就是人们探索有效教学方法的历史。纵览国内外有关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教学方法是极其丰富的。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杜威的“从做中学”;欧美学者的发现法和讲授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媒传教学法和非媒传教学法,以及后来旨在探讨与各种教学情境和教学目标相吻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各国的母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但从发展的观点看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以教师、教材和课堂教学为中心,把传授现成的知识作为主要目的,不顾学生接受的程度和方式,忽视学生在教学这一特殊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因而主要采用注入式教学法,束缚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多年来,我国广大语文教师以纠正这种错误偏向为突破口,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创造出许许多多富有时代色彩的教学方法。出现了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法、观察法、训练法、电化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使课堂教学面貌有所改观。
从当前我区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看,虽然我们也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和有关课题研究,并初步取得了一点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还没有真正吃透。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地仍存在“牵着走”的现象。还有一些教师误认为形式多样、花样翻新、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就是先进教学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新模式。再如:教师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显得单一。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点苦于无招,导致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度”不够。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导”的作用发挥的不够好,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难于达到预期的目标。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先进的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条件还没有完全具备,其中科学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
二、问题的提出
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新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综合体。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启发、训练和辅导;学生学的方法,在于观察、仿效、运用和创造。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是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通过这一研究,能促进语文教师在重视教的方法的同时,也重视学生学的方法,并实现这两者的协调统一,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呈现出多样性,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单一性,难以适应新时期我国语文教学的特点,尤其难以适应新课程语文教学任务的多方面性和综合性。通过这一研究,能促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探讨教材的呈现方式,来解决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实现新时期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教学方法的取长补短,来发挥整体综合效应,实现新时期语文教学方法的“整体化”。
教学方法本身具有“刺激”功能。它的用途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他们对解决各种问题的兴趣,刺激学生积极思维。通过这一研究,能促进语文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参与意识,变苦学为乐学。同时,还能促进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利用语文教材的内容和表现的艺术形式陶冶性情,造成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发挥其潜力,高效率地学习,从而“带来儿童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的协同发展。
新时期语文教学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它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这一研究,能使语文教师顺应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力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尽量地发展学生认识的可能性,提高学生的智慧潜力,使他们掌握知识过程中的研究、探讨、创造的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研究继承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就要用新的教育理念的去分析;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要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创新,所以说,在研究运行中,能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思想的进一步转变。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要求是一致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人本教育观认为: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形成一种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他们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正象有人言:“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建构教育观认为,人获取客观知识的过程应该有主观经验的参与,通过学习主体的实践,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去主动地发展,积极地建构。这种建构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所给的信息;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的提取,而是本身要根据具体事例的变异性而得到重新建构。这就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多元智能观点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个体的多元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并不存在一个统一、固定的衡量标准,只要努力,大多数人都可以使自己的每项智能达到很高的标准。教师的任务就是发现潜藏在学生身上的突出智能,通过对这些智能的肯定和开发,促进其它智能的发展。
从上述观点看,积极构建和改进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要达到新课程的语文教学目标,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教学方法来支持。因此说,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之间的“桥和船”。巴班斯基这样讲道: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都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这就是说在新课程实施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或拿来就用或全盘否定。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确定研究目标如下:
“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就是用新的教育理念去筛选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加以扬弃,使之更有效地适用于新的教学内容。同时创新适合实施语文新课标、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法,以逐步实现让学生的身体----心理----精神都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有一种生命体验的理想的语文教学新面貌。
总之,“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三、研究的方法
教学活动本身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着的一个动态结构。其中,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简言之,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体系。它的活动主体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教师针对相同的对象和特点、相同的目的和要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态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是复杂的、多因素的工程。这就决定了研究方法不能是孤立的、静止的,各种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根据研究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我们主要选择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的综合研究法。
我们的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3----2005.8
1.成立课题组。成员有铁路第一小学、铁路第五小学、正华小学、昆纬路第二小学、金钟小学、生产道小学、张兴庄小学的部分领导和教师。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05.9----2005.12
1.做研究的前测工作。进行课题研究前期的语文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的现状调查分析。
2.梳理教学方法。对实施新课改前后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主流方法加以归纳。第三阶段:2006.1----2006.8
优化教学方法的研究。对新课程实施前后所运用的各种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如何继承和发展的实践研究。
第四阶段:2006.9----2006.12
总结、推广成果。
四、预计的成果
1.写出结题报告。
2.出一本有价值的课题研究专辑。
8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04:08:50 | 只看该作者
王益民:论“教学模式”应该缓行
-
近日读《时代学习报·教研参考》上记者采访凌宗伟兄《模式化之风,可以休矣》一文,很有些同感,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关注着我国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但,尤其是近年来,一桩桩不可思议的事情悍然在神州大地发生着,就拿“教学模式”的构建来说,不仅“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且,就连一些传统名校也公然“失身”,趋之若鹜。本来,这些非正常的流行早就应该由大学教授们(他们应该掌握着学术话语权的)来以正视听的,但教授们似乎并无心于此;一些学术报刊也有责任进行科学分析,但实际上却成了某些模式的“帮凶”。害得凌兄等“弱势群体”在摇旗呐喊,演出了一出出壮阔的悲剧!

噢。对了,我要申明,我这里提出要“缓行”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备受追捧的“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东庐模式”等,并不反对学校自我建构属于自己的“模式”,即使对于这三大模式,也不是一概否定,只是对于其传播途中的非科学现象予以揭露。

“洋思”、“杜郎口”、“东庐”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三六”、“讲学稿”,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瞄准了学生的“学”,这一点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但他们的“成功”绝不是“瞄准学”所能达到的,我曾撰文《“洋、栟、杜、六”秘诀之私聊》,分析了他们“成功”的七个要素:“捆绑式”的考评制度;苛严的班级管理;具体而微的“前学习”任务;“以学定练”、“分层训练”的作业布置;高密度的考试手段;精致的试卷分析;强力的思想动员。这些手法的运用最直接瞄准的是学生成绩,记住,是“学生成绩”,而不是人的发展,打个比方说,瞄准的是GDP的提高,而不是低碳与生态发展。

对于农村学校,限于崔其升们的认识水平,能做到这点确实也不容易了,但很多人硬把他们往“素质教育典型”上靠,这大概是出于“应试”这个词名声不大好,其实这三所学校就是应试典型,至多是科学应试典型,你没有看到诸多的报道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他们的高升学率,家长趋之若鹜的最后一个原因无疑还是升学率高。与“素质”、“课改”并无直接联系,硬说是“素质教育”,那只不过是记者们的发表需要和教育经济的需要,而已,而已。

“教学模式”的推广有四种危害。

危害一,“教学模式”构建的本身必然伴随着“贤人专制”,模式的推广的同时,“专制”同时也被推广。我有一次在河南讲学,一位名师向我诉苦:说全市在推广“高效课堂”,校长说,不换脑筋就换人。作为省名师,她的课堂教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模式,校长几次谈话,让她“自废武功”,成为新模式的带头人,她说,“自废武功”并不难,难在要学一个自己并不认同的模式。一位名师尚且如此,普通老师何以堪?该市还请来了一位某报纸的记者,据说是某某模式的推广专家,谈到学生自主学习时,有老师提问:“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肉烧萝卜才够味,我们不能忽视老师的作用呀。”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但这位专家回答说:“万一你是一块烂肉呢!”那位老师跟我交流时,眼睛里依然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模式”在推广中到底发生了多少类似的“血腥”,只有老师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我本人非常敬重蔡林森、崔其升、陈康金,他们对于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令人感佩,他们是“贤人”,我们学习,要学习他们的教育情怀,“专制”能迅速达成“模式”的推广,且不说“模式”的科学性,仅“专制”本身就是“反教育”的。经济发展上“不换脑筋就换人”至多再穷上几年;教育上有可能耽误的是整整一代抑或几代人,我们输不起了。

危害二,“模式”的推广会让我们更加偏离本来就不太正的教育航向。应该说,这几所学校“成功标志”是中考成绩一流,所有的模式都伴随着对于个性的压制,而这一点正是素质教育所反对的,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评价教师乃至评价学校,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这几天,2010诺贝尔奖陆续揭晓了,依然没有中国人的名字,华裔也没有,我们已经反思过若干次了,仅反思是没有用的,残酷的基础教育断送了一个个创新人才,貌似繁荣、公平的基础教育完全置民族命运与不顾,简单的经济增长掩盖了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真相。“模式”培养下的学生的确有超强的解题能力,但我不得不怀疑他们能否担当起民族创新的重任。

危害三,醉心于模式的构建,教育容易走向“急功近利”。教育是一种“慢艺术”,有些校长,却急于构建起某种模式,似乎模式一来,一切皆有可能了,他们不去指导老师们读书、不去请名师大家来讲学、不要课程专家指导,却浩浩荡荡地带领自己的团队去农村取经,我丝毫没有轻视农村的意思,但必须说明,学术的土壤一定发生在师范院校,缘木求鱼,“求”到的不是“辟邪剑谱”就是“吸星大法”,胜利一时,贻害终生。老师们呢,不用读书、不用看报、不用写论文,只要能成为流水线上操作工就可以有骄人的成绩,这种视教师的教育为简单技术的“模式构建”让教师走向弱智。

危害四,推广过程中发生太多非教育的事情。先说媒体,杜郎口模式的推广是与《中国教师报》的长篇累牍的报道分不开的,应该说,是媒体打造了一个教育神话,杜郎口出了名,报纸也跟着沾光,同时沾光的还有记者。我知道一些记者总喜欢把眼睛盯在一些“名校”或“准名校”上,他们善于包装、提炼,自己也一跃成为专家,还能到处推广,有的干脆自己开了公司,专干“名校推广”的勾当。再说“名校”,我定期会收到某著名“教育服务公司”的广告,每期都有这几家校长登坛讲法的广告,我并不嫉妒他们有不菲收入,但我绝对担忧“被培训”的人食而不化,也担忧校长长期讲学而荒芜了学校管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黄冈中学一举成名,我的无锡的很多老同事就是黄冈地区的,他们说,那年代,只要稍微动动脑筋操作点“黄冈密卷”就能一夜暴富,而今,黄冈神话不再,却又新的黄冈在发着教育经济的财,吴非老师说,他们在吃小孩!

热衷于模式构建的校长们,多去读读圣贤的书吧,陶行知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杜威的、还有孔子的。至于“教学模式”,理应缓行!



链接一

我看“教学模式”

贾书建

关于“教学模式”问题的争论由来以久。《教育时报》近期刊登了瞿德泉(5月19日“创见”版)、常作印(6月23日“关注”版)、李镇西(6月26日“聚集”版)等老师的相关文章,或褒或贬,或扬或抑,分别从不同角度谈了对“教学模式”的各自见解。日前南通市二甲中学凌宗伟校长在《中国教育报》(6月17日第7版)上撰文,题目是《模式化是教育的最大敌人》,文题已经清楚地表明了其观点。

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教学模式呢?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教学模式?它有什么功能?有何特点?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对教学模式并未达成共识。吸取各家合理的因素,我以为所谓教学模式是指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教学原理(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或教学经验等),为教师进行课前教学设计和师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而建立起来的课堂基本结构。它可以促进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换,促进教学经验向教学理论的转换,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素质可持续发展。例如,杜朗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根据地处农村欠发达地区、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差的现实,杜郎口中学确定了“学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在专家的指导下概括出了独具特色和相当影响力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第一个“三”为自主学习三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第二个“三”为自主学习三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六”即展示模块“六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个性化是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而往往为人们所忽视,这正是人们对教学模式产生诸多歧见的根源所在。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都是立足于本人、本校或本地的具体情况,为了解决本人、本校或本地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核心问题而提出来的,带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跟风、赶时髦是国内教育界的嗜好,这是中国教育整体浮躁、发育不全的表现。如果一味地生吞活剥、照抄照搬他人的教学模式,其结局往往是半途而废、无果而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不是反思自己的行为取向,而是对他人的教学经验起疑心。仍以杜朗口中学的教学经验为例,它早已被定性为“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的欠发达农村地区教改经验;《中国教师报》(2006年3月22)的长篇报道,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题目《杜朗口中学的非典型教改》;曾任茌平县教育局副局长,杜郎口教学改革的亲历者谢金国先生提醒世人:“杜郎口可以学习,但硬性的照搬照套是危险的。”头脑发热的人们,对这样的文字视而不见,对这样的声音充耳不闻。

研究教学模式时,首先要理清教学模式与教学风格之间的关系。教师有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受法律保护,神圣不可侵犯;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极具个性化的,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课堂教学,就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这正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也正体现于此。因此,采取搞“运动”的方式来强行普及推广某种教学模式,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硬性规定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必须采用某种教学模式(也就是凌宗伟校长所说的“模式化”吧),都是不可取的甚或是违法的;而且势必形成千校一面、千师一面、千课一面的教学景观,就像当代中国大都市里的“火柴盒”式楼群建筑一样,个性哪寻?风格何存?教学模式是对某种教学原理的反映,相同教学原理之下,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完全可以建立不同的教学模式。

其次要理清教学模式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应该说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某种教学模式不必然导致某种教学质量结果,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取决于教学模式本身,而是由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种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一种教学模式应用得当,定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如若应用失当,则无疑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换一个角度来说,同样的教学质量结果,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因此,我们不能无限夸大某种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再其次要理清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是科学的教学方法辩证观。“教学有法”讲的是课堂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无定法”说的是达成某一教学目标不可能事先规定好采取哪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贵在得法”意指课堂教学不能有悖于教学的规律、原则和原理,各种教学方法本身(也包括教学模式在内)并无优劣之别,选择恰当与否、应用正确与否,就看是否合乎教学的规律、原则和原理。另外,实践证明达成任何一项教学目标,都不可能通过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我们在课堂上应用的是一套教学方法体系,教学模式也概莫能外。

如此看来,问题并不是出在教学模式本身,而是应用教学模式的人出了问题。李镇西老师建议人们“不妨善待杜朗口”,而我要吁请人们要善待教学模式!



链接二:

教学,应当追求“得意忘形”的境界

——谈教学模式与教学风格

凌宗伟

不知不觉中,教学模式成了一个备受追捧的名词。很多学校大兴“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之风,甚至好多教师就靠他有了所谓的模式,成为了“名师”,就到处去讲学,还有许多教师在不断地复制那些模式。除了媒体,还有我们的学校,我们的主管部门都非常热衷搞所谓的“模式”。一时间,“模式之风”大有吹遍神州大地席卷教育之势!君不见,有许多学校有这样的规定:一堂课,教师只许讲15分钟,其他时间都要给学生去练习,去探究。更有甚者,有的学校还以此来衡量一堂课是不是好课。我却觉得这种现象蔓延开来不是一件好事情,不仅会导致教育教学的刻板化,甚至会影响下一代创造思维的发展。

我们知道,教学论是强调教学模式的,因此建构模式,看来是有理论依据的。但是我们现在不谈它是对还是错,我只是说从教育的真本上来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为什么到了我们的教育,面对着成百的教师、成千的学生就非要有统一的模式呢?

课堂要不要一个固定的模式

张文质先生在《保卫童年》中说“课堂教学,包括老师的语言和形体的行为,都应该形式多样,学生学习的方式,合作、交往的方式,甚至课堂上让孩子表现的方式都应该形式多样。”我的理解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个“法”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基本的教学环节。我始终认为教学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为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段,特别是“当下”的课堂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如果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教,就会很机械、很教条,就容易被这个“模式”牵着鼻子走。我们一直提倡“生命化课堂”,提倡“课堂生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模式一来,就形成一种冲突,课堂的“生命化”就不利于达成。

从培养民族的“创新”能力来看——这肯定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不利的,这种现象容易形成一种形而上的风气。

到处都搞课堂教学模式,其实也是当下教育“功利”色彩在作祟,因为好多学校就靠他有了所谓的模式,成为了“名校”。他们的校长、老师就到处去讲学,甚至在其他学校开始复制这个模式,好像他们的模式就是“灵丹妙药”,其实这是个很荒谬的事情。所以在这种现状当中,我们搞教育的,尤其是搞教学管理的,一定要克服这种浮躁的心理,要埋下头来,回到教育的真本。

我个人认为教育的真本就是“使人成为人”。这个“成人”的过程中,不仅仅有知识,他还包括方方面面的东西,比如适应生活、独立生活、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从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上来说,还应当“拓展生命的厚度”,我们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丰富生命的色彩,用教师的生命润泽学生的生命,再让学生的生命反过来成全教师的生命。这个当中,师生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绝非单向的。从教育的真本上来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我们非要往人家的模式里钻呢?

我觉得教育和课堂应该是沉下心来研究的,它不能搞“运动,我还认为教育是不可复制的。我们现在有个很不好的苗头,就是到处学那些媒体认可的名校,好像把他们的“模式”一搬过来,教学质量就上来了,这样导致了很多的学校丧失了自己的个性。

我们回过头来讲,我反对“一哄而起”,反对“复制”,但是并不意味着排斥“学习”。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 “东庐”也好,他们之所以走到今天,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肯定有他们的长处。他们的长处在哪里?就是他们的课堂教学抓得比较“实”,这是我们应该借鉴的——但是“实”,弄得不好就是“死”,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所以我的管理理念叫做“同而不死,活而不乱”。在大方向、大原则不变的基础之下,各个部门、各个班级、各个教师自行其是,也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灵动的范式可能更好一些

有人觉得,模式可以促进新教师的成长。这话似乎不无道理,可是我更倾向张文质先生在《保卫童年》里所说的观点:“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有的孩子都是有差异的,要让孩子有机会,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才能和智慧,这是其一。其二,老师也要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天赋、才能和个性,有个性的人才能成全孩子的个性。教育,通过成全学生的个性,最终才可能成全整个民族与社会的创造力。” 课堂其实就是师生的一种生命的相遇,一种生命的润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思想的碰撞,语言的交流给对方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在这种帮助中,认识渐渐提高了,学养渐渐丰富了,生命也就渐渐丰厚了;随着学生生命的丰厚,教师个人的生命也就丰厚了。由于学生一天天的长大了,认识加深了。所以教师对课堂、对教学的认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他就不会死板的重复教案和原有模式。

所以我的想法是,新教师要让他掌握基本的方法和基本的环节,比如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而不是一下子要掌握什么“模式”。过分强调“模式”的危害在哪里?因为这会使他思维变得固化了、呆板了,他的个性就被磨灭了。我们需要是给新教师,包括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范式”,这只是一个范本。这个范本是可以在大环境下根据教学实际而灵活变化的,而且是提倡改动、提倡创新的。我有个管理理念叫做“统而不死,活而不乱”。在大方向、大原则不变的基础之下,各个部门、各个班级、各个教师都可以自行其是,也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一个教师,工作三年以后就应当引导他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特长,来逐渐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强调的是“风格”,这是他身上固有的特征。这是一种更宏观的,而现在时髦的“模式”往往是微观的,微观到什么程度?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过度,连用什么词都有明确的要求。这样的教育、这样的课堂就可怕了。所以有时候我们还是要回到人的本性的角度上来看教育,这样对所谓的“模式”就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为了帮助我们的教师解决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我们也为教师提供了课堂的一些范式,比如说预习课的范式、自习课的范式、复习课的范式、讲评课的范式——但这终究只是一个“范式”,重要的是我们更为强调的是各个学科、各个年级、各个个人,根据实际情况,在基本框架下自己再进行设置、调控。因此我们前前后后组织了好多次类似于“沙龙”的活动,比如对二甲中学以学定教的“学教案”的设计、使用进行了研讨;对要不要课堂模式进行了研讨;对如何构建尊重学生个性的生命化得课堂进行了研讨。这些活动,除了我们本校的老师之间发表见解,还邀请了著名专家,如孙绍振、成尚荣、张文质、王灿明、许锡良这些学者、博导、教授来参与我们的研究和讨论,所以我们计划最近还要对“学教案”的使用做一个反思性的、推进性的研讨活动。也许,范式可能更好一些。

我还有一些很个人的观点,我们有的教师是可以不写备课笔记的,因为备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实,备课最重要的是“用心”!所谓“用心”就是心上想着学生,想着课堂,想着责任——什么“责任”?就是“成人”的责任。只要我们真的用心,每个教师都可以把课上好。我们二甲中学尽管有“学教案”,但是没有统一的模式,各人弄各人的。但是“用心”随处可见,在我校的“教育行者”博客圈中,会发现我们的老师对学教案的设计、使用的研究的博文是相当多的,也就是我们是把如何建构生命化课堂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而不是为建立一个模式来研究的。

教师要学会摆脱“模式”的诱惑

大搞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其实是当下教育“功利”色彩在作祟,因为好多学校就靠有了所谓的模式,成为了“名校”。他们的校长、老师就到处去推销,甚至在其他学校复制某个模式,好像有了模式就有了改变现状的“灵丹妙药”。其实这是个很荒谬的事情。

我以为教学应该是“遇物则诲,相机而教”的。在生命化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应当是灵动的,同时又是沉稳的。所谓的“灵动”,就;类似于教育理论上讲的教育机智,我的理解就是教师的“课感”,也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灵感,他在课堂上能够迅速发现、捕捉那些对课堂教学有帮助和有推动作用的瞬间,也能够及时消解那些不利于教学、不利于课堂生成的那些负面因素。

我有一个不太合时的观点,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你就不要在乎什么模式,但要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特长,来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强调的是“风格”,这是他身上固有的特征。这是一种更宏观的,高屋建瓴的专业追求。

我常常跟我的老师讲,比如说教语文,同样一篇课文,有的老师朗读好,有的教师板书好,有的教师课件做得好,有的甚至还能唱、能跳,像这种既能写又能画又能唱又能读又能跳的老师是有,可少之又少,所以你说用统一的模式让所有人去上,可能吗?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讲,我的教案设计的再好,课件做得再好,拿给我徒弟上,他也是上不好的。为什么“上不好”是?就因为我对文本的理解,他未必知道,或者他未必认同,另一方面,我的特长未必就是他的特长;反之,他的特长可能正是我的缺点。

所以,我一贯主张的是,好教师应该追求“得意忘形”的境界,努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成为一种美妙的享受。这个观点,在我的拙著《语文教师的使命——点燃生命的激情》中有一段阐述,我所说的“得意”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要“得教材之意”,也就是说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主旨、特点和作者的意图;二是要“得学生之意”,也就是说要了解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渐入佳境;三是要“得课堂之意”,即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套不变的、机械的程序。而“忘形”是指,一个好教师,首先得忘掉自己的教师之形,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层面,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要时刻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二是要忘掉教材之形,即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案,也不拘泥于某一种程式,而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案,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教育教学情况;三是要忘掉课堂之形,努力将课堂视为一个小社会和师生互动合作的舞台。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与学生的合作、沟通中享受到教育的乐趣。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克服浮躁的状态,越是在纷繁、热闹的气氛当中,我们越是要沉得住气。用吴非先生的话来说,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只要肯读书”就好办, “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因为阅读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丰富阅历;阅读可以触发联想,产生灵感;阅读还会使我们发现不足,调整方向。

当我们阅读了,思考了,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其实,教学不存在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灵丹妙药,由于时间场景在变化,教育的“变数”是永恒的。既然“变”是永恒的,“不变”是不可能的,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热衷于用一种“模式”去应付千变万化的课堂呢?



链接三:



模式化之风,可以休矣

《时代学习报·教研参考》

外国的月亮是不是一定是圆的?

记者:现在全国各地对研究、推行各式各类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热衷,很多人认为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凌宗伟:我始终认为教学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为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段,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当下的课堂的状态,决定了这一点。如果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教,就会很机械、很教条,就容易被这个“模式”牵着鼻子走,与现在提倡的所谓的“课堂生成”啊、师生互动啊、生本互动啊、生生互动啊,会形成一种冲突,不利于达成我们“生命在场”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追求。

当然,“模式”是可以有的,但只能是基本的框架。各种模式,说到底只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比如说巩固性练习,原来是教学“五环节”中的最后一个,其实这也是随时随地可以用的,比如说刚刚让学生掌握了一个知识点,你就可以即时训练。所以我觉得大家与其把功夫放在建立所谓的“教学模式”上,还不如多研究研究课堂教学究竟有哪些基本环节,这些基本环节中哪些对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自主探究起关键性的作用上来。

现在到处都搞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其实也是当下教育“功利”色彩在作祟,因为好多学校就靠了所谓的模式,成为了“名校”。他们的校长、老师就到处去讲学,甚至在其他学校开始复制这个模式,好像他们的模式就是“灵丹妙药”。这件个很荒谬的事情。所以在这种现状当中,我们搞教育的,尤其是搞教学的,一定要克服这种浮躁的心理,要埋下头来,回到教育的本真。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本真就是“使人成为人”。这个“成人”的过程中,不仅仅有知识,他还包括方方面面的东西,比如适应生活、独立生活、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从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上来说,还应当“拓展生命的厚度”,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丰富生命的色彩,用教师的生命润泽学生的生命,再让学生的生命反过来成全教师的生命。这当中,师生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绝非单向的。而传统教育的重点在哪里呢?就是“灌输”,但这也是“伪传统”的!孙绍振教授对“传统教育”的有这样的一个独到的观点:“灌输”的教育不是中国真正的传统,中国的传统就是个性化的、一对一的,从孔夫子到后来的私塾,都是如此。其实我们现在提出的“提倡个性、张扬个性”就是我们自己的传统,不是外来的。我们现在留学回来的专家好像认为这都是欧洲的教育学、心理学所提出的,更进步些。其实,现在的“灌输”法,是在“工业化”背景下的“班级授课制”带来的,由于一个人要面对几十个人来上课就必要要有固定教材、教案,而这个教案其实是单一的,他没有考虑教育对象的个性。而我们过去的“师带徒”、私塾其实是根据弟子的天资来调节的,是最经典的“一对一”的教育。他给我的启发是,我们对“课改”的理论,尤其对欧美的教育教学理论的选择和应用,还是应该回归到自己的本土上来,回归到对我们国家的传统来认识。首先要弄清楚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不是一无是处?外国的月亮是不是一定是圆的?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大家便一哄而上,教学模式研究,还大有席卷神州之势,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模式之风蔓延开来不是一件好事情

记者:其实,国内的学校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我们推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名校。我一直为北京四中、南开中学、苏州中学、扬州中学这些名校的被淡漠感到不平哩。

凌宗伟:是啊!像山东和我们江苏的一些新名校,大家都趋之若鹜,媒体连编累牍地报道,我觉得这不是好现象。这就好像回到“大跃进”了,搞“计划经济”的大一统了。所以有人说,类似的这些学校好比农村的村办厂,有一两个能人带着一帮人在那里拼命地搞,也有了一定的收益;但是像吴仁宝那样具有国际眼光的,我看还不多。所以我就担心所谓的“教学模式”会形成一种“教育霸权”。比如说一些学校搞“教育集团”,一些学校拼命地扩张,一些地方打着“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旗号,拼命地进行整合。为什么要搞整合?很简单,就是为了不花钱或少花钱,进行教育资源的集约化处理,但另一方面却没有考虑到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和选择。所以这个问题是我们搞教育的人要慎重思考的。

我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推行,是有个人的想法的。我们也搞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搞的“学教案”有人就认为只不过是那个“讲学稿”、“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翻版或是一种变式。其实,你们若是认真的研究我们的“学教案”会发现它由这几个板块组成:教学目标要有的,教学方法要有的,还有学习方法,还有关背景资料,包括自学指导,这是课前的。课堂的部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课堂的预设性问题,也就是教师要想到在课堂中可能会有什么问题,我们怎么应对;更重要的是,就是课堂的生成性引导,这是很个性化的东西,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是要在充分考虑到学情的前提下设计的。说穿了,就是备学案为主。不是整个年级都用一样的东西。

我常常跟老师们讲,比如说语文,同样一篇课文,有的老师朗读好,有的老师板书好,有的老师课件做得好,有的甚至还能唱、能跳,像这种既能写又能画又能唱又能读又能跳的老师是有,可少之又少啊,所以你说用统一的模式让所有人去上,可能吗?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讲,我的教学设计再好,课件做得再好,拿给我徒弟上,他也是上不好的。我说“上不好”是指什么?就是我对文本的理解,他未必知道,同时我的特长未必就是他的特长;反之,他的特长可能正是我的缺点。

关于课堂模式的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倒想给这种风气泼点冷水,这种现象蔓延开来不是一件好事情。当然从国外引进的教学理论,其中就有谈课堂教学模式的,看来是有理论依据的。我只是说从教育的本真上来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为什么到了中国的教育就非要有统一的模式呢?所以我的观点是,新教师要让他掌握基本的方法和基本的环节,比如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而不是一下子要掌握什么“模式”——这种危害在哪里?因为这会使他思维变得固化了、呆板了,他的个性就被磨灭了。我们只是需要给教师提供一个“范式”,这只是一个范本,这个范本是可以在具体教学情景中根据教学实际而灵活变化的,而且是提倡改动、提倡创新的。三年以后就应当引导教师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特长,来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强调的是“风格”,这是他身上固有的特征。这是一种更宏观的东西,而现在的“模式”往往是微观的,微观到什么程度?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过渡用什么词都有明确的要求。这样的教育、这样的课堂就可怕了。

我在今年第五期《教师月刊》看到过一篇文章,就是谈有多少课堂充满了恐惧。我曾经到一所很有名的学校去听课,它就充斥着这种恐惧。比如说,老师督促学生读书之后开始巡视,一会儿喊张三,你怎么看这么慢,一会儿又说王五你在干什么,人家都已经看了三页了!这充分的说明了老师掌握着语言霸权,而学生都是被奴役的工具。学生的45分钟就生活在恐惧之中,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师会点他的名啊!

对“模式”要有清醒的认识

记者:这样的课堂的确充满了恐惧。这样的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育理念。

凌宗伟:所以有时候我们还是要回到人的本性的角度上来看教育,这样对所谓的“模式”就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我帮我们的教师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一个是为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比如说预习课的范式、自习课的范式、复习课的范式、讲评课的范式——但这终究只是一个“范式”,这个提出来以后,我们的要求是各个学科、各个年级、各个个人,根据实际情况,在基本框架下自己进行设置、调控。因此我们前前后后召组织了好多次类似于“沙龙”的活动,对学教案的设计、使用进行了研讨;对要不要课堂模式进行了研讨;对如何构建尊重学生个性的生命化得课堂进行了研讨。这些活动,除了我们本校的老师之间发表见解,还邀请了著名专家,如孙绍振、成尚荣、张文质、王灿明、许锡良这些学者、博导、教授来参与我们的研究和讨论,所以我们计划最近还要对学教案的使用做一个反思性的、推进性的研讨活动。

我觉得教育和课堂应该是沉下心来研究的,它不能搞“运动。我昨天还在想一个问题:那些新名校为什么能够风靡?我私下里认为个别学校颠覆性的神话的产生,是学校、媒体、企业三者结合起来的产物,也许当初这样一所学校在校长的带领下办学质量迅速的上升是一个奇迹,但到现在这个阶段,这样来运作就可怕了。

我再谈个别的教育集团,所以质量高,原因是它都是买的落后地区最好的学校,然后在优化教育资源的前提下,整个区域的教师完全由他挑选。所以我认为教育是没有神话可言的!可是我们有些同仁还就相信有神话。当然,那些学校,那些集团你不能说他们没有成就,毕竟他们考试成绩上来了。回到 “原点”上来讲,还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评价的标准没有改变。我们的课改推行了十几年,为什么成效不大,就说那些个名校,动不动就讲自己考得怎么好啊,由全县最差的学校变成最好的学校。什么“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可他们就是不说他们收的都是当地学生中最优秀的。这就好比种庄稼一样,你光靠勤快没有用,还要靠天,还要有好种子,还要有好土地啊。这个“好土地”我认为就是整个区域、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教育是不可复制的,关键在“用心”

记者:你说得非常有道理。古诗有云: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这种时候来谈名校,已经没有多大意思了。有些名校,现在都已经没有了当初原生态意义上的办学特色了。

凌宗伟:我认为教育是不可复制的。我们现在有个很不好的苗头,就是到处学杜郎口中学、到处学洋思中学,好像把“杜郎口”和“洋思”的模式一搬过来教学质量就上来了,却很少意识到,这样会致很多的学校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其实,杜郎口与洋思是不能复制的。我上周到山东北宋一中去看了一下,这个学校搞的是“零作业”,《中国教师报》等媒体也做过宣传。令我感动的是,这个学校的课前预习做得很到位,学生对教材的预习很到位,学校的管理也很到位。当你走进校园里,你就发现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有点像杜郎口中学。我就很直率的跟他们的校长说,你要搞你的特色,而不能让人有第二个“杜郎口”的感觉。你来了之后,你就会发现我们这个所校的文化特色是独有的,是其他学校所没有的。我们从办学追求到办学目标、校训等,都是具有一脉相承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追求,而不是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之类的空洞口号。

记者:您的观点非常独特。您刚才讲的北宋一中不能成为第二个“杜郎口”,但是您看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搞课改,大家都在学,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名字,他们可能也很独特,但也很固执,甚至很热衷。包括有些媒体。

凌宗伟:现在从上到下不仅是媒体,还有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官员都非常热衷搞所谓的“模式”。

记者:坦率地说,现在媒体的作用很重要。杜郎口中学从一开始就在报上做了好多期“八版”,不断地从各种角度来宣传自己,后面又不断地搞研讨会、搞活动、成立教师培训基地,组织全国各地来这儿学习、研讨,这样一来,品牌、名气就都出去了,于是大家就跟风一样的不断来学。

凌宗伟:我可以这么讲:我们二甲中学的“行为文化建设”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特色。好多东西你是可以搬过去的,譬如说我们的“厕所改造”,我们过道、教学楼中张贴的“励志故事”、我们的班旗是可以模仿的。但是这些后面的文化追求却是是无法复制的。我们的文化追求是什么?就是“今天第二”。好多人不理解这个“今天第二”,张文质、许锡良对“今天第二”都有过专门的解释和阐述,我觉得这个“今天第二”的追求真的是太奇妙了。

记者:怎么“奇妙”?不妨展开讲讲啊!

凌宗伟:第一,他意味着前面永远有个目标,它永远对“第一”具有威胁,“第一”只要稍有松懈就会掉下来。它讲的是我们二甲中学永远有着不懈的追求。第二,它还提醒我们,今天“第二”,明天说不定就是“第三”、“第四”了。只要你不奋发、不努力,就有可能掉进万丈深渊。“今天第二”就是鞭策着我们时时刻刻记住前有阻击,后有追兵。这样也就可能“明天第一”。所以,你有这样的文化追求,你的东西才有可能是个性化的。

回过头来讲,我反对“一哄而起”,反对“复制”,但是并不意味着排斥“学习”。“杜郎口”也好,“洋思”也好,他们之所以走到今天,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肯定有他们的长处。他们的长处在哪里?我觉得就是他们的课堂教学抓得比较“实”,这是我们应该借鉴的——但是“实”,弄得不好就是“死”,这又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所以我的管理理念叫做“统而不死,活而不乱”。在大方向、大原则不变的基础之下,各个部门、各个班级、各个教师可以各行其是,也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我有这样的管理理念,有的教师可以不写备课笔记,因为备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个人认为备课最重要的是“用心”!所谓“用心”就是心上想着学生,想着课堂,想着责任——什么“责任”?就是“成人”的责任。只要我们真的用心,每个教师都可以把课上好。我们尽管有学教案,但是没有统一的模式,各人弄各人的,可能我们教师的课你看了还会觉得挺老练的,在这一两年中,我们的中高考的成绩也是明显上升的,我们并没有模式啊!关键是什么?关键是要“用心”。

你可以上网看看我们“教育行者”的博客圈,你会发现我们老师对学教案的设计、使用的研究的博文是相当多的,也就是我们是把如何建构生命化课堂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而不是为建立一个模式来研究的。因为我是教语文的,我还是以语文为例,比如我们语文七改八改,是所有学科中改革力度最大的,“花头”最多的,但无非就是研究几个问题:一篇课文怎么去读?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有哪些地方精彩?对我有什么帮助?更高一个层次的就是学生还要有疑问。我认为学生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就是一堂成功的课。我曾经在六年前写过一篇《警惕——新课程下的程式化教学》,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的,我看到今天这种现象依然十分猖獗,甚至愈演愈烈。这个现象其实很可怕。

课堂其实就是师生的一种生命的相遇,一种生命的润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思想的碰撞,语言的交流给对方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在这种帮助中,认识渐渐提高了,学养渐渐丰富了,生命也就渐渐丰厚了;随着学生生命的丰厚,教师个人的生命也就丰厚了。由于学生一天天的长大了,认识加深了。所以教师对课堂、对教学的认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不是死板的重复教案和原有模式。

记者:确实,太多的学校都在搞模式,而且很多学校自己也是希望能把模式介绍出去。

凌宗伟:我们现在也在思考和摸索,比如当初我们这里学钱梦龙,我也上过不少研讨课,那时我的师父就跟我说:钱梦龙是钱梦龙,你凌宗伟是凌宗伟,你只能学他的“神”,不能学他的“形”。所以我上的那些研讨课都是凌宗伟式的,不是钱梦龙式的,就是具有自己的想法的课。所以,你与其说我现在对教育具有独特的想法,不如说我的那些想法是我从事教育以来就一直就思考着的。

一味的强化模式,是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的

记者:像您说的对教学“模式”的顾虑啊,值得拿出来让大家讨论讨论。因为大家现在都特别热衷于各种“模式”,长此以往下去,会不会有一些不良的现象?

凌宗伟:这么做下去会有一个很恶劣的影响:从培养民族的“创新”能力来看,这肯定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不利的,这种现象容易形成一种上行下效的形而上的风气。

记者:这又跟我们今天课改的目的产生矛盾了,因为课改所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对吧?

凌宗伟:更重要的还有对教师的创新精神的湮灭。这个后果大家现在还没有意识到。它很有可能带来一种什么情况?就是浅层的、低层的炒作。我甚至可以预言:好多学校还可能会把这一届用的教案,拿到下一届继续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反复用同一种教案,这种现象其实已经有了。现在一些所谓的名校就在编、印、卖这些课堂设计。这种简单的复制还有可能使教师的教研能力弱化,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我认为不应当给人家发那些所谓的优秀教案啊、导学案啊,看看可以,但不能简单的复制。

记者:这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却在很多地方盛行着。

凌宗伟:要看到,我们现在很多老师,备课能力、教研能力都很差,为什么?因为现成的东西就在那里,包括网上的,都有。过去你还要买书,现在都实现“无纸化”办公了,网络上一“百度”,一复制一粘贴就结束了。教师的学习能力、教研能力就在这种“信息化”的背景下给磨灭了。

因此,媒体应当反思:在这种“模式化”盛行的教育背景中,它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呢还是起引领的作用?如果我们今天的担心将来成为现实的时候,媒体是要承担很大的责任的。对不对啊?

记者:的确,我们的媒体一直在这方面有所缺失。

凌宗伟:所以回过头来讲,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管是我这样的教师,还是你这样搞教育传媒的,我们一定要克服浮躁的状态,越是在纷繁、热闹的气氛当中,我们越是要沉得住气。我认为生命化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应当是灵动的,同时又是沉稳的。所谓的“灵动”就是我们以前教育理论上讲的教育机智,我的理解就是教师的“课感”,也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灵感,他在课堂上能够迅速发现、捕捉那些对课堂教学有帮助和有推动作用的瞬间,也能够及时消解那些不利于教学、不利于课堂生成的那些负面因素。譬如课堂上出现了种情况,麻雀飞进来了,你怎么办?一种是把它赶出去,一种是不闻不问,还有一种——如果是语文教师——就会相机引导,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前两者情况就是没有及时的消解不利因素,而后面一种就是具有课堂的灵感,为我所用。

所以,我有个教学观点就是“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其实,教学不存在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灵丹妙药,由于时间场景在变化,教育的“变数”是永恒的。既然“变”是永恒的,“不变”是不可能的,我们为什么这么热衷的用一种“模式”去应付千变万化的课堂呢?这里我讲的是教师要灵动、善变。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沉稳。所谓沉稳就是不能浮躁,我们现在课堂教学当中有种很不好的现象,尤其是低年级,他们就是动不动就表扬,鼓个掌啊,“你真聪明!”、“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的?”等等,这其实就是比较浮躁的教学现象。同时教师还不能急躁,比如当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完成练习、在于教师的互动当中,出现了思维、语言、表达有“顿滞”、阻塞的时候,我们教师就会拉下脸来“这个我都讲了多少遍了,你还不会?”,所以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是有道理的。也就是一方面不要廉价的表扬,另一方面也不要动不动就棒喝,换句话讲,当表扬的时候才表扬,当棒喝的是就棒喝,一定要把握一个“度”。

教育,要为人的生命张本

记者:这是一种教育的精微境界与尺度的把握了。坦率地说,现在鲜有人能像你这样去思考教育了。

凌宗伟:这听起来很玄乎,对不对?其实教学当中对“度”的把握是一个很高的境界,现在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要么设置的过深,要么过浅,火候把握得不够。这需要教师有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而这种“修炼”过程需要有懂教育的人来引导。我所讲的“懂教育”的人并不仅仅是指有师范文凭的,而是指对教育有热情、有思考、有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有的思想的人。他不一定是有自己的思想,但至少是对当下的教育有清醒认识的,只有这样他才能引领教师们去迎接真教育、真教学,而不是喊几句口号,仅仅关心中考、高考的升学率。他的着眼点应该是在使学生成人、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增色上。教育,是为人的生命张本的事业。

需要指出的是,我这里强调的是“生命化教育”,不是“生命教育”。可以把“生命教育”看成一种课程,有他的教材、教法,也有他特定的内容,比如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而“生命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立场,一种教育追求,它更体现在成全生命、润泽生命——当然这不是我提出来的,是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老师主张的——我以为它代表了我们未来教育的一种追求。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少把学生当人看,或者是不把学生当人看的现象更加普遍,尽管我们现在不断地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是进入课堂,我们看到那里充满了“训斥”、“苛求”、“责备”。

记者:生命化教育,其实是与深沉的忧患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凌宗伟:我们在做教育,我们就必须要思考。我一直有个观点:“想我们能够想到的,做我们能够做到的”。“想我们能够想到的”,是说我们尽可能要想远一点、想多一点、想深一点;但是“做”,因为有方方面面的限制,想到的,未必能做到,但是即使不能做到,却万万不能“不想”,你“不想”,你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扼杀学生的生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你“想”了,所以你在你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尽可能的避免那些扼杀学生个性、生命的言行。

记者:我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刚才您说到课堂教学中很少能真正的把学生当人看的,课堂充满着训斥、责备,其实这又跟我们现在提倡的一些理念是违背的,比如说“以人为本”。

凌宗伟:那仅仅是一个口号。你还是回过头来看看,那些名校其实你也去过,你看那么大的一所学校就只有一个厕所——当然,那边缺水可能是个原因——但是,我就以某一个名校来讲:你以后去,我建议你看看他们师生的面容,是不是很亮丽、很阳光?是不是充满了倦意,是不是行色匆匆?还有你问学生问题时,能不能听到真话?我以为如果不能问到真话,这个学校就已经在扼杀学生生命了。

记者:确实,他们的教育已经变味了,每天、每月来迎接前去考察、学习的学校太多了。学生忙于应付这些事情,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快乐,生命的本真状态受到了压抑甚至压制。这非常可怕。

凌宗伟:对。我早在十来年前就讲过,学校的封闭式管理、军事化管理是不合理的。可是现在出了杀童案以后,更在强调封闭式管理,其实这就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校一旦封闭了以后,你想想学生的个性怎么去张扬?至于军事化管理就更无道理了,学校毕竟是学校,他不是军队,我是极力反对的。孩子是要允许他犯错的,我们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帮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记者:您刚才提到“以人为本”的理念现在只是停留在“口号”阶段上,您觉得根本的理由是什么?

凌宗伟:还是浮躁。

记者:是指教师吗?

凌宗伟:有教师,但主要还是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理解的躁带来教师的浮躁,从而又导致了学校的浮躁,学校的浮躁又导致了学生的浮躁——而这些浮躁根本上是由于社会的浮躁造成的。因为学校不是真空啊,它就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自然也就变得浮躁。比如说昨天我看了个帖子:温家宝在答凤凰网的记者问的时候就谈到对杀童案,要从深层上剖析。这话说得多么到位!但多少人深刻理解总理的话了?现在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针对学校的,比如学校要装摄像头,要加强周边警戒,要增加保安,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其实这个杀童案纯粹是一个社会矛盾,转移到我们这些弱势单位、弱势群体上来了,还要我们学校来承担责任,这不是笑话吗?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了!没有能够将总理的话落实到精髓上。

你想想看,一个校长天天还在为学生的安全担心思,还怎么抓教育,还怎么组织教学?校长变成了“治安大队长”,教育还怎么搞?

所以我们一定要克服心浮气躁的状态,沉下心来,思考教育的问题,思考教学的本分。教学的本分是什么?是教会学生怎么独立的去学,而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去考。你是搞教育媒体的,你看看那些名校的宣传里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而我们二甲中学除了这些,至少还有人家还知道这里厕所好。看起来这是很荒唐的事情,但是其实这是人的生命的基本需要之一。你的“进出口公司”都不能满足师生的要求,还谈什么“人的生命”呢?所以我历来有个观念:首先是要有生命,然后才可能有自由、有尊严。生命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其他。你天天在这里喊口号,你能活得下去吗?

记者:你说得非常到位,现在,很多名校,最后还是落到了“我们考得好”的模式中去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升学的,还是回避不了这个问题。

凌宗伟:我讲的是除了考得好,你还能拿出什么?你要思考这个问题。对不对?所以我们不排斥到那些学校去看看,去学习,我跟我们的老师讲还是应该多到一些名校去走走,去看看,走了,看了就会有思考,就会有发现,就会有改善,否则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你可以注意下我们趋之若鹜的那所名校,包括他们的上课,包括他们在食堂的吃饭,你就觉得我们的教育需要我们思考哪些凝重的问题。你再想想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可我们却在做什么?因此,管理者一定要是个思想者,一定要懂教育啊!我现在最担心、最痛切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一个自以为内行的外行人来管理内行。什么叫“自以为是内行”的人呢?就是自以为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或者自己做过一段老师就认为自己可以对教育指手划脚了。这是最可怕的!因为你接受过师范教育和做过老师不等于你就懂得教育,因为你对教育没有思考,没有研究,没有形成你的认识和判断,这种指挥是最可怕的。

(录音整理:本报记者姜广平)



链接四:

教育模式化之忧

常作印

近年来,一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非常热衷搞所谓的模式,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一时间,模式之风大有吹遍神州大地之势。6月17日,江苏的凌宗伟校长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模式化是教育的最大敌人。”此文观点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说明了一些地方的教育教学完全刻板化了。其实,大搞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是当下教育功利色彩在作祟,因为好多学校就靠所谓的模式,成了“名校”。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其利就必然有其弊。这就像太极的阴阳鱼,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矛盾对立而又和谐统一。模式有其好的一面,比如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入门和成长,有利于学校或地方教育的包装和宣传;但模式对于有个性、有思想的优秀教师,则是枷锁和紧箍咒。

教育的本质是成长和解放,教育应该让人获得更多的自由而不是给人更多的精神枷锁,过分强调模式会使教师的思维变得固化、呆板,其个性也会被磨灭,甚至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少学校为了顺利推行某种模式,依靠行政强制,一刀切,大跃进式的进行“政治运动”,粗暴地剥夺教师们在教学思想和模式方面的选择权。而这些模式的推行都不是教师民主讨论决定后实施的,也不是教师可以反对的。在这些模式的背后,我分明看到了“学术霸权”和“威权专制”。

上个世纪80——90年代,全国各个地方很多教师都有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所以,那是一个名师辈出的年代。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越来越少,教育的模式化就是罪魁祸首之一。面对这一现象,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在去年年底的一次教育会议上曾痛心疾首:“大家用一个模式,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标准化的教师。标准化的教师就无法张扬个性,你这个人的才华和潜能自然也就显示不出来了。我们很多中青年教师很有才华,但是被框住了,潜能出不来。因为一个模式定型了以后,已经是死水一潭了。”因此,我们不难理解,靠模式化打造的所谓名校为什么没有名师。

国学大师、文史泰斗陈寅恪先生教课有四个“我不讲”。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他这种自信力,使他每堂课都有新的见解,从不人云亦云,令人崇敬。而我们现在的许多课堂,相当程度上是被模式所左右,再也不可能出现陈寅恪这样的大师了。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对象。怎么可能用一个模式套住呢?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世上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从教育的本真上来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节课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班级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样,每一所学校也都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意义上的理想课堂应该是一师一模、一课一模,而绝不是某种模式的永久使用。

现在很多地方和学校都在推广或翻新“高效”模式,一些学校甚至把孩子的“课堂精力流失率”都列入评价课堂和教师的标准。对这种做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几十年前就认为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在课内不放过一分钟、一刹那,一直要学生积极进行脑力劳动——在教育人这样细致的工作中,还有什么能比这么干更为愚蠢的呢。教师对工作抱着这样的目的,简直就是要榨干儿童全部的精力。”

教育教学不能不讲究效率,但也不能太强调效率。

我们讲得所谓的“高效”,其实是借鉴工业化的一个概念。工业面对的是机器,生产的是标准件,所以必然要强调效率。但教育面对的毕竟不是机器,生产的也不是标准件。当我们像工业那样太强调高效的时候,就会拔苗助长,违背教育的规律,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没有个性的问题学生。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急不得。教育就像农民种庄稼,必须按大自然的规律和作物生长的规律来办事。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季节,有不同的栽培方式,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要适时播种追肥浇水,适时除草松土;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强制它不生长。我们不能为了追求高效,早上种了种子,晚上就想收获,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能带来高效,只能造成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教育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必须摆脱模式的诱惑。现在有个很不好的苗头,就是一些校长盲目移植照搬那些经媒体包装的所谓名校的教育模式,而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古训抛到脑后,这恰恰是严重缺乏思考力的表现。更悲哀的是,有的校长今天推行“洋思”模式,明天实施“杜郎口”模式,后天又搞起来“XX”模式,折腾的学校“鸡飞狗跳”不得安宁,这实在是学校的灾难。这正如当年夏丏尊先生所批判的:“学校教育如果单从外形的制度与方法上走马灯似地变更迎合,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

英国思想家怀特海说:“教育培养人是个极其复杂的题目……对这个问题只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决没有普遍适用而简单易行的办法。”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从来就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不要盲目相信媒体制造的“教育神话”。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说得好:“凡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方案、谋略说得天花乱坠者,皆不可信;凡动辄言称‘学习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动辄宣传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奥义说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改革发展说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那言称教育改革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者,也许乃是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改革利益的最大受益者”。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指出,“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我们教育要想大发展,首先要搞清本原性问题,从教育的原点出发,继而多研究些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孩子的成长心理,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见:常作印博客

9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07:35:15 | 只看该作者
泡沫破裂之后,我们还剩下什么?
                                                       文/邱  磊
    “衡水中学”近日成了一个高频词,在公众视野及街头巷尾的杂论中,备受瞩目。日前,该“超级高考工厂”的作息表也在网上公布,从清晨五点半闻鸡起舞,到晚上逾十时鸣金收兵,学生的时间被精确地以“分”计算;不唯如此,从学习、生活,到社交、文化,学校都一手包办,而谈到其中要诀,一位“过来人”更是直言不讳地说:“从精神上控制你,是最有效的方法。”
  不妨让我们将时间倒回到近一个世纪前的1918年,看看那时的情形。章太炎在一次谈话中说:“六七年来所见国中人物,皆暴起一时,小成即堕”,因为近人“不习历史,胸襟浅陋”,所以其得势就如“无源之水,得盛雨为潢潦”。
  时间已走过了几代人,但我们今天的“暴起一时”,竟恰如百年前夸躁世风下的某种投射。在此种意义上,我们现在所矢志不渝的艰苦奋斗,是否从一开始就走在了逆行的道路上?回答这个问题,比集体无意识式的追捧,或削尖了脑袋地踏破名校门槛,可能更加迫切和深刻。
  如今,“教育航母”“超级中学”已经不是稀罕事了,如果说校长不认识教师、学生排队吃饭超过一个小时等怪现状尚可以忍受的话,那么漫山遍野的“造神运动”就必须要引起警惕了。近些年来,因高考指挥棒持续的单维指向,众多应试“名”校纷纷崛起,且各占山头,互出奇招,一时派系林立,蔚为壮观。他们所打出的旗号,多是运动式的,善举“素质”之名,苟行“应试”之实,甚至颇有“心得”者,或者出道早些的,都已开始卖门票、收门徒了。
  在这一场“浮世绘”中,教育的生态正一步步地逼近于同质化的演进导向。早有哲人指出,荒漠的可怕,并不在于它的荒凉和空寂,而是单一、停滞和排外的生态结构。刁诡的是,教育的荒漠化正以一种表面上前所未有的“繁荣”呈现出来,它就如一个在阳光下五光十色的肥皂泡,正肆无忌惮膨胀自己,却不知(或假装不知)自己的下一站在哪里; 它看起来张力十足,圆润通融,晶莹透亮,实际上却没有太多的办法去自我松绑和自我还原,哪怕连一次掏心掏肺的自我申辩也不可得。
  冷静地看,今天的超级中学,无论从其价值论、还是方法论和目的论上,都不太具有理性的哲学观瞻。它的唯一合法性,或者说立身之本,就是显赫的“战功”,即“追求,永无止境”的分数。但“高考”这一“主战场”,上不能纵贯人生百年,下难以捭阖世伦万情,它只是一种“开始”,而不是一考定终身式的“结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而言,高考起的作用实际上是被大大夸大了。我们一路汲汲营营的目标,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不可或缺。
  所以,正如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考‘状元’有137位,至今无一位成为行业领军人物或国际大师。”这一事实,震撼了不少教育界人士以及他们身后千千万万的家长们,罗厅长的肺腑之言让大家试图重新回到民族和国家的立场上,反思自己疯狂追逐和拼命攫取的东西,到底是造福了千秋万代,还是斫伤民根,中断文脉,贻害子孙?想想,确实不寒而栗。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站在个人和家庭的立场上来说,哪一个人愿意将孩子“教育”成“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陶行知语)呢?这时的教育,不正走到了它自己的反面吗?假如有一天,整个教育评价体系转向,“唯分数论”在一夜之间垮塌,则今天的“教育航母”和“超级中学”们究竟还能做什么?
  在世风清朗、民智逐开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弗里德曼宣称全球化进入“3.0时代”的今天,即使“分数”的余威还在,但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和实现路径,连“高考”本身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那我们不禁要问:一旦泡沫破碎,我们还剩下些什么?
                                                       2013.11.26《东方教育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5:31 , Processed in 0.0794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