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对心灵的涵养是丰富的, 不能简单地用胆大、自信将其遮蔽
靳彤
此前久已听说杜郎口中学的“0+45”或“10+35”模式,一堂课教师零讲授或讲授不超过10分钟,这堂课的确如此。整堂课努力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与该校校长介绍的“三心”理念是一致的,即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灵、心态和心理。理念没有错,但从理念到实践的路并不好走,走得好理念和实践可以零距离,走得不好理念和实践遥不可及,甚至背道而驰。
这堂课学习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从整堂课的实施情况看这堂课的目标是初步感知作品,感受作品语言的美,下课后与年轻的执教老师交谈得到印证。感知方法大体分三步:第一步,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大声朗读课文;第二步,抢机会上讲台朗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第三步,听的同学抢机会上台纠错(每次一人)。如此这般,整堂课循环了三轮,教师间或对学生的表现略作点评。为了让表达更优雅,教师要求每个同学在朗诵时都辅之以手势(肢体语言)。不能否认,眼前的这堂课的确是一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但站在语文学科的立场观察,我以为并非一堂好的语文课。
以分科课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学科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但不同学科在实现教育目标时有自身的规律和目标,并且只有实现了学科自身的目标,教育的整体目标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立人”,也重在心灵。但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立人”方式,这种方式应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评价尺度是多元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与作品的内容、风格相适应是基本标准之一。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中的经典名篇,文章篇幅不长,文字也不艰涩,很适合初中学生学习。这篇散文最大的教学价值在于语言和景物描写。该文语言风格温润质朴,如作品描写的济南的冬天一样,“没有风声”,“暖和安适”;景物描写恬淡精致,是一幅“小水墨画”。这样一篇温情脉脉充满韵味的美文,要默默品读体味。初步感知时应营造一个温暖安静的情境,让学生在静静的品读中受到浸润。初步感知阶段学生还没有理解作品,这时的大声朗读,是一种浅阅读,读到的是文字,而非语言更非作品,熙熙攘攘中的大声朗读更是如此。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能力是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材将此文安排在8年级上,这正是形成默读能力的关键期,这篇作品恰恰有利于在静静地品读中形成默读能力和审美感受力,这是大声朗读无法完成的目标。阅读是一种重要的“立人”方式,这种方式有赖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阅读习惯是一种静悄悄的无功利的深入阅读,需要一颗沉静的淡泊的心,这是时刻准备着的“抢”答式阅读无法培养的。阅读的本质是寂静的甚至是寂寞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立人”就是在这种静静的阅读中浸润,潜移默化,心灵得以升华。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中提出要“养成默读的习惯”,浮躁的当下社会中,这种品行与习惯尤显珍贵。当然,朗读在此文的教学中也并非无价值,但那应当是理解作品后,用自己的有声语言对作品内涵及韵味的一种演绎。
一间教室后面黑板的上方有这样一条标语:“抓机会、快参与、显风采、真英雄”。短短半天的时间,已经深刻感受到,这不仅仅是杜郎口中学的一句口号,标语的精神落实到了每一节课上。听了两节语文课和半节数学课,另一节语文课也是阅读教学,学习文言文《陋室铭》。三节课目标虽不相同,但教学模式是一样的,都是这种“抓机会、快参与”的抢答模式,“抢”的目的是“显风采”,谁抢到谁就是“真英雄”。《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抢”的结果让学生动起来了,整堂课很热闹,甚至可以说是熙熙攘攘,一片喧哗。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抢”机会表达(或者朗诵或者纠正朗诵者的错误),学生在教室里来回穿梭,时刻处于准备抢答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不知能否感受到老舍笔调的温润和淡然,不知能否体验到济南冬天的那份“慈善”和“澄清”。一种教学模式一旦成为放之各科而皆准的模式,也就意味着它的机械化、呆板化和形式化,也就意味着它的低效或失效。这节课上,由于模式失去了语文学科和作品本身特点的关照,使得这堂阅读课应有的含量大大降低,在这节课上,这种模式就像大声朗读时每个孩子机械、呆板的手势一样,于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毫无意义。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其有效之处,学生胆子大了、自信了。每天川流不息的听课者、参观者均是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学生的胆量和自信的到很好的锻炼。但语文对人的心灵、心理的塑造不仅仅是一个胆大、自信就可以涵盖的。《济南的冬天》的沉静、从容,对生活、对自然的浓浓爱意,不也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吗。
语文的世界是宏大的,语文对心灵的涵养是丰富的,不能仅仅用胆大、自信将其遮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