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我的网络教研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0-9-14 22:53:23 |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10-9-14 22:58:12 |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10-9-15 23:29:13 | 只看该作者
教育QQ:1211789516      

QQ群,欢迎加入:
1.中国教育网(版主)群
96118991
2.教育项目合作交流群
96119134
3.各地教育网站站长版主群
78043082
4.中国教育网代理合作群
91947397
84#
发表于 2010-9-18 02:50:35 | 只看该作者
个人站长几点网站优化推广心得

相关搜索: 网站优化, 心得, 站长, 推广, 申请

本帖最后由 164288 于 2010-9-15 15:39 编辑

这段时间总有些朋友让我帮忙做他们网站关键字排名,大部分都要求关键字做到百度第一页,而且部分要求一定要百度第一页第一位。说实话有些关键字要我做到第一页确实不难,但是对于新站要做到百度第一页第一位是不太容易的。当然也是有这个可能的,要看关键字的难易,同行竞争激烈与否。这里我要说的是不管是新站与老站,做关键字排名都要注意一下几点。

1、良好的心态是前提条件,不要总觉得努力了怎么还不排第一名。要知道你的方法是不是对的,而且你做的也许还不够。

2、站内优化与站外推广是要同时做的。不要觉得做排名做好站内优化就可以了,要知道关键字排名是针对搜索引擎的,而搜索引擎对你网站的权重衡量是多方面进行包括PR、收录、总排名、流量、结构、关键字、备案、服务器等等一系列的。

3、站内优化不只是做关键字设置,包括首页关键字设置、标题设置、描述设置、(页面内部出现的文本最好多包含些包含关键字,而且不光是首页各个页面的关键字也要设置)、内链的优化(网站内页文本中出现的关键字可以设链接到站内另一个页面)首页页面的结构不要过于复杂,而且容量不要太大。能加上流量统计代码比较好。另外网站导航、网站地图最好要有,便于搜索引擎的爬行。

4、站外推广不只是简单的外链的发布。而且要注意外链发布时关键字设置最好按目标关键字设置。发布外链的方式很多,博客论坛贴吧友情链接等等。除了外链推广还有软文推广、图片推广、视频教程推广、上传与网站宣传相关的文件到网络供下载。但是一定要注意发布资料(如软文、视频)的质量。

要提醒大家的是。做推广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自己的网站,当然产品也是一样。不然雷声大雨点小。声势浩大的推广出去了结果让人看了大跌眼镜,这样只做给搜索引擎看而不注重用户体验的行为是本木倒置的。

只要大家多多的了解了优化的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站长工具、只要努力做好站内优化与站外推广,排名不是问题、流量不是问题。

帖子来源:http://www.164288.com/thread-319-1-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85#
发表于 2010-9-24 07:22:52 | 只看该作者
微博在中国的兴起正逢其时
2010年08月02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胡泳

  7月16日,搜狐掌门人张朝阳发了一条微博,说:“微博的突然火爆非一日之功,乃互联网互动产品十年积累之大成。论坛是集体的,去中心的;邮件是个人的,但却是点对点的,延时的;博客是以个人为中心兼顾集体的,但却是非即时的;短信是近乎即时的,但只是点对点的。PC互联网产品的左冲右突,演化和普及,手机作为信息工具的流行,十年的功底造就了这样一个以个人为中心兼顾群体关系的随时随地近乎即时的互联网互动产品,这是技术进步和用户行为演化从无数个可能性中选择出来的正果,不容易啊,请大家珍惜。”
  这段话初听上去像是一个产业专家对互联网产品历程的十年总结,然而话尾的“请大家珍惜”五个字听起来却意味深长。是不是有人并不认可这个“从无数个可能性中选择出来的正果”呢?联系到此前中国微博网站发生的一些状况,这个呼吁显然不是无的放矢。
  7月中旬,搜狐、网易微博都相继经历了闭关“维护”。用户最多的新浪微博虽已运营一年有余,在7月12日却忽然变成了“测试版”,甚至最“根正苗红”的人民网微博都打出“测试版”等标志。“测试”的结果,是有些微博服务取消了搜索功能,有些则对站外链接进行限制。最新的发展是,新注册的新浪和搜狐微博用户都必须提供真实的身份证和手机信息进行验证。微博实名制似乎呼之欲出了。
  今年,微博服务在中国获得爆炸式增长,其所实现的信息密度、传播频度以及网民联结度都远远超过此前任何一种网络应用,这可能是它在当下引起高度关注的原因。仅仅从最近的一些事件就可以看出影响力:玉树地震中,短短140字的网络信息,成为人们面对灾难时互通信息,寄寓情感,相互帮助的别样载体;一位跨国公司的前高管被一个微博作者指为假造博士学历,引发网民对克莱登式野鸡大学的查询和对精英诚信的考问;一家知名报纸的记者因报道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内幕而遭地方公安局全国通缉,数十万条有关该事件的微博被转发、评论,显现出中国公众对于新闻事件的巨大参与感,最终公安局撤销通缉并道歉;南京“7·28”爆炸发生后,网友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开始“现场直播”……
  可以看到,如张朝阳所称赞的微博特性——— 个人性、即时性、互动性——— 在这些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关键是,以上特性并不为网民所独擅,也堪为政府和媒体使用,既可以作为采集民意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和民众沟通的良器。这方面业已出现了一些经典的案例。且不论今年两会中微博在网络问政中发挥的作用,以全国的公安系统而言,就发生了不少可圈可点的事情。比如6月3日广州警方微博直播枪击案,大胆利用新媒体公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提升了警方的声誉,也让网友对政府微博在突发事件及公共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产生更多期待。
  广东省公安厅及21个地级市公安局全部开通公安微博,这已然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刚刚过去的7月,北京警方宣布成立公共关系部门,预备开办官方微博,听取民意。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说得好:“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涉警舆论必然成为各类媒体的热点,因此警方与社会公众、媒体、弱势群体进行公开、及时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加强对社会公平、正义、公信度的宣传尤为重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公安局在回答记者“对于有些网民的尖锐批评,警方如何处理,是否会有所限制”的问题时,表现出了足够的胸怀,可以作为各类政府微博的镜鉴:“我们尊重网民的表达。对于普通公众关注式的批评意见和尖锐问题,我们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将直面市民质疑,并会积极联系网友,定期与各界意见领袖沟通,征得理解和支持。”
  这正是政府微博应有的心态。第一,认识到微博在中国的意义远远超出社交网站之外,而是兼具言论表达功能和政治传播功能,并可以进行社会动员;第二,微博是一个意见领袖群集地,尤其聚集了众多媒体从业人员,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国内其他论坛甚至传统媒体的引领者,取得这些意见领袖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政府的健康运行和获取公众信任善莫大焉;第三,微博上的声音是多元的,其中并不乏尖锐的批评,网友在此不是寻求修辞与喜讯,而更多的是理性和真相。
  综观一年来的发展,可以说,一种可观的微博政治在中国业已形成。微博是突发新闻的出色载体,言论表达的开放平台,参政议政的良好工具,也是政府阳光执政不可缺少的通道。当然,微博的经济意义也不容低估。更好地开展微博服务,有助于缩小中国在互联网技术、产品、影响力上同美国的差距,从而更充分地满足中国四亿网民的需求。
  所以,微博在中国的兴起正逢其时。既然各大微博都变成了测试版,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试运行——— 在这个过程中,允许试错,允许实验,允许用户发展自治秩序。可以肯定,张朝阳“请大家珍惜”的呼吁中,“大家”既包括实验者,也包括管理者,因为归根结底,互联网属于中国每一个人。(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86#
发表于 2010-9-24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网络语境下“意见领袖”在理论传播中的角色与作用发挥
2010年05月30日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5期  作者:邱素琴

    摘要:“意见领袖”作为信息传递两级传播的重要角色,他们以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宽阔的视野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党的理论传播中,在网络舆情生成、发展历程中发挥着启动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意见领袖”;理论传播
  “意见领袖”是指在网络传播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是网络时代加强党的理论传播题中应有之义。
  一、“意见领袖”的特征
  “意见领袖”作为引领观点的“布道者”,大都是一些学历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群,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平等性。在理论上人人都可以充当“意见领袖”,网络上没有等级差别,没有身份悬殊,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可以发表自己对现实社会中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意见领袖”突破了传统的级别界限和职业界限,与被影响者是平等关系,在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评论的同时,赋予他人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接纳度,在网络传播中更具有亲和力和向心力。
  (二)草根性。与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发表自己观点的公共空间,“意见领袖”产生的范围更广。据调研资料显示,担当“意见领袖”的大多是勤于笔耕、张贴文章多、点击率高、影响力较大的各网络的版主、学者、社会名流、大众明星以及网络写手等,而不是由组织任命或选举产生的,具有鲜明的草根性。传播学研究认为,社会接触越频繁者越可能成为“意见领袖”。
  (三)权威性。“意见领袖”作为两级传播中的重要角色,一般都颇具人格魅力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以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宽阔的视野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网络舆情生成、发展历程中发挥着启动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网络传播中,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够左右网民的判断并最终引导网络舆论走向。
  (四)广泛性。“意见领袖”广泛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这一群体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他们一方面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另一方面,作为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环节,广泛地获得信息,他们信源丰富,传播迅速,有广泛的网民基础。
  二、“意见领袖”在理论传播中的角色与定位
  (一)“意见领袖”的角色。“意见领袖”是非正式组织中的自然领袖,他往往是某个群体关系的轴心,是一种非正式领导者,是在团体中构成消息和影响的重要来源、并能左右多数人态度倾向的少数人。“意见领袖”改变了传统的党的理论单向传播、直接灌输的方式,在党的理论传播中,他们担当了宣传员、评论员、督察员的角色。作为宣传员,他们满腔热情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网民解读党的理论,把握核心内涵;作为评论员,每当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意见领袖”总是在第一时间迅速在网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导网民展开讨论;作为督察员,他们会直言不讳地批评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及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尤其在一些热点问题和反腐监督上更是如此,通过网站以自己的观点、意见、乃至情绪直接影响网民。网民的回应一般采取发帖方式,或者被转载,辐射到其他网络。
  (二)“意见领袖”的定位。上世纪4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在“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影响选民投票”的研究中发现,许多人在选举中的态度往往会通过一些“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而改变初衷。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首先通过影响“意见领袖”,然后由其来影响更多人的。因此,“意见领袖”被传播学者定位于“某个群体关系的轴心”。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调查,1.8%的网民认为可以通过互联网就关注事件表达观点,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使人们对政府工作有更多的发言权。79.2%的被访网民认为可以更好地了解政治,同时有73%的网民希望通过网络使政府官员更多地了解群众的看法。这一情况表明,大多数网民还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不发表意见,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和“追随的大多数”。即使发言,也只是片言只语地附和一下,或者简单地表达赞成不赞成,很少系统地发表观点。只有“意见领袖”是最活跃的群体,在各种网站发表观点,聚焦热点,影响舆论的主题和倾向,左右网民的思想。
  三、发挥“意见领袖”在理论传播中作用的思考
  由于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网络成为最活跃的政治表达空间和政治参与空间,成为传播、解读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平台。发挥好“意见领袖”在党的理论传播中的作用,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提高网络管理水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治国理政的新平台。网络媒体无论是信息量,还是观点数量,目前都已超过传统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为此,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一要改变思维方式,变传统的层级思维为平面思维,加强网络世界扁平化管理。二要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快速地把党的理论与网民关心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提供信息、观点和建议,引发理性思维,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在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三要增强网络意识,提高信息化素质。改变语言方式和交流习惯,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简洁的网络语言与网民交流,以普通身份与网民平等互动,争取网民的支持。
  (二)设置正确议题,占领舆论主导地位。理论传播决定舆论导向,坚持正确引导避免误导,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原则。为此,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设置正确的议题,抢占舆论制高点,形成正面舆论的强势。一要与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信息有机结合。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同时也是广大网民接受理论教育,付诸实践的过程。二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有机结合。网民“最耐读”、最关心的理论传播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发展面临的形势、需要破解的难题等。三要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信息有机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促进思想观念的更新。四要与科技创新、知识创新信息有机结合。新技术、新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接受科学理论。
  (三)加强网站建设,搭建网络传播信息平台。网民在网络论坛中的真实面目和身份被各种符号所代替,具有隐匿性,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各种观念在网上集合、交汇、碰撞,夹杂着有害的、负面的杂音和噪音。“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长处,与网民身份接近,更容易交流。为此,要积极构建各类与党的理论传播相匹配的网络体系,包括设置宣传教育网站、网上虚拟课堂等传播平台,通过发表言论、披露信息,引导网络舆论,帮助“意见领袖”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配置好网站和论坛版主,充分发挥其作为中介人的特殊力量,激励他们积极进言,增强网民的向心力。
  (四)培养“意见领袖”,发挥传播主体的作用。广泛吸收各类虚拟社群“意见领袖”参与党的理论传播,把舆论引导渗透到各个网络节点之中。一是引导既有的“意见领袖”,增强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做好组织宣传的传声筒,解读、传达党的理论、路线、方针;二是鼓励各级领导、政府官员、管理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工作者等有影响的人做“意见领袖”,使其成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更好地发挥传播主体的作用;三是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鼓励他们积极进言,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四是发挥主流传媒的导向作用,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时,主流传媒要及时发布信息,引导网络舆论,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早在2003年12月,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网络语境下,发挥“意见领袖”在党的理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是加强党的理论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6-21.
  [2]孙立平.传统与变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3]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
87#
发表于 2010-9-24 08:40:33 | 只看该作者
    把握网络文化的现代特性



进入信息时代,互动式的网络首次将人类沟通的书写、口语和视听模式整合到一个系统里,显著改变了人们交往与生活的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探讨网络文化的现代特性,有助于加深对网络文化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进而大力推进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高科技打造的“低碳文化”
网络文化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开辟了人类文化的新纪元,并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内容、创造与传播方式提出全方位的挑战。所谓网络文化,既包括完全在数字化、信息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完全依靠网络技术而得以产生、交流和传播的全新文化现象,也包括传统社会文化数字化上网后形成的新文化现象。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史,先后经历了口头文化、肢体表演文化、书写绘画文化、活字印刷文化、广播影视文化、网络文化等多种形态。其中,前三种为人类各个时期所共有;而活字印刷文化的基础是手工业技术,广播影视文化的基础是工业化技术,网络文化的基础是现代高科技,在不同时期地位有所变迁。
网络文化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步形成起来的。到20世纪末,互联网日益国际化,入网用户迅速增加。网络不再只是传送信息的平台,而是进化成为呈现信息的窗口。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光纤技术、激光技术、各种现代通讯技术以及相关软件的开发使用,互联网进一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计算机与通讯、传播媒介与信息服务实现了全方位的融合。今天,网络已不仅仅是某种令人震撼的技术成果,而是演变成为文化创造和交流的广阔舞台。
网络技术的关键优势在于信息数字化,各种文字、声音、图像都能以数字信号来存储和传输。数字化信息的最大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保真度高、复制再生能力强。因此,数字化信息可以反复利用,多次传递。这些特点使网络文化的产生、交流、传播、存储具有大大降低能源消耗、保护自然环境的特点。与诸多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它确实可称得上是一种合乎时代潮流的“低碳文化”。
以纯电子期刊为例,它的写作、制图、审稿、编辑、出版、发行、阅览、检索、存储都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仅快速、便捷、高效,而且节省了大量的纸张、油墨、人力、物力等消耗。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形式走电子化、数字化之路,追求文化样式的生态化、低碳化,也正成为时代大趋势。例如,美国的《读者文摘》上世纪70年代的销量曾高达1800万份,但在互联网越来越强大的搜索能力面前,2009年该杂志销量下降到550万份。在此背景下,出版公司被迫重组并决定创建“全球在线品牌”,建立《读者文摘》电子化资料库。网络文化的这一“低碳”特性,正引领着传统和现代文化品牌的转型发展。
重视互动参与的“公民文化”
互联网的产生,让人类的生存空间大为拓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通过信息非线性、跳越性和联想性等方式,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挣脱一些约束条件,向更大的信息和文化生活自由进发。由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的“网络空间”虚拟性,使得网络文化生活比传统文化生活更容易实现和培养现代公民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一些基本要求。具体来看,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文化更加尊重公民文化生活的个性自由。网络虚拟世界给人类的文化生活打开了前网络时代难以想像的展现个人文化生活个性和自由的舞台与空间。它开启了个体化的新闻与信息时代,并通过网络文化的创作、传播、享用日益呈现出个体性的特征。这种个性化趋势创造了新的文化空间,也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二、网络文化更加尊重公民文化生活的人格平等。在传统文化生活中,常常因为身份、地位、年龄、文化等因素,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而网络文化生活从一开始就具有“全体网民一律平等”的民主特征。在网络交往中,一般没有现实生活中的严格等级差别,只要遵守基本的法律规范,人人都可享有平等的网络权利和义务。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
三、网络文化更加尊重公民文化生活的互动角色,培育文化民主精神。在传统文化生活中,文化是神圣的,通常由圣人、统治者、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享用,广大民众大体只是受众。而在网络文化生活中,普通民众的地位大大提高,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既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又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生产者。人们由被动者,成功转换为主动参与者与思想观念交流者。这一交互性特点,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禁忌、约束、压抑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激发了人们的思维创新性。
四、网络文化更加关注全民参与。随着技术进步和网络普及,上网费用降低,人人参与网络文化交流成为可能,网络文化已成为“大众文化”。目前,我国上网人数有3.84亿,越来越多人的文化消费正从“网外”转入“网内”。网络文化的大众性、公众参与性,正在对传统文化和传媒的社会地位形成挑战。
开放多元的“地球村文化”
与传统文化形态相比,网络文化是一种形式更为开放,内容更为多元,跨地域、跨民族的“地球村文化”。在互联网上,任何一个站点都可以在自身的基础上不断向外扩充,快捷、高速地获取与交流各种网络文化信息,从而实现“点点都是中心,又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状况。在网络一体化的推动下,全球网络文化的发展正在打破各种地域与文化阻隔。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文化“地球村”成为可能。
网络文化的这种开放性特征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可以使个人的文化活动获得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借助网络交流和传播,各种人类文化的有益成果得以分享;另一方面,也容易侵犯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并受到有害信息、垃圾邮件等的无端侵扰。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经济、技术强势,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网络文化中的“强势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日益产生冲击。
当前,网络文化呈现出高度多样化状态,形式、内容精彩纷呈又鱼龙混杂。包容性、开放性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网络文化的优势。网络文化将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思想都呈现出来,正因如此,网络文化为多元文化并存提供了现实基础。当今世界,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共同进步的一面,同时又具有国家差异性和民族独特性的一面。在网络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日益尖锐。西方社会所宣扬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色情文化等,对我国青少年一代正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一特性,如何坚持弘扬我国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是新形势下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不过,应当看到,正是现代网络技术使得文化的全球传播和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网络文化扩大了文化的范围和视野,提升了文化的界域,已经或即将成为真正的全球文化或 “地球村文化”。在这一大趋势下,人们再也不能互相回避,也不能坚持闭关自守的孤立主义政策。不断增强的流动性,现代化的交通电信技术的发展,似乎在迅速打破不同文化间的时空关系。某些曾经显得遥远、与世隔绝的文化,一下子与我们的关系密切起来。地域性文化向全球性文化的拓展和演变,已成为人类文化变迁的规律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文化向全球化的发展,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变迁和革命。当前,我们应充分重视网络条件下的文化全球化浪潮和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它对现存文化体系、文化形态和文化观念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冲击,充分把握网络文化对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出一条既有中国特色又与世界发展潮流融会一体的网络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副教授)
2010-09-20   来源: 解放日报(上海)   冯珍珍
88#
发表于 2010-9-24 08:44:20 | 只看该作者
微博正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


目前只能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
“微博让网友的心和我们舟曲紧紧地连在一起。”8月20日,重庆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大二学生王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泥石流和微博改变了。当他8月8日发出第一条微博时,根本没想到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和鼓励。
在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王凯以“Kayne”为名发的微博成了网友甚至媒体了解灾情的重要信息源。仅8月9日一天,他就发了100多条关于灾区情况的微博,在网上被迅速转发传播,部分图片被各大网站转载。有媒体说:“他一个人就像一个通讯社。”现在,王凯微博上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1万人。
被微博影响和改变的不只是王凯,日常生活中上微博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通过清研咨询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8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6%的人不超过40岁),92.4%的人上微博。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
“微博的新闻不一定是最快的,但是我最想要的”
在中国外文局工作的丁洁,坦言自己一个月前开微博纯粹是“跟风”,但越上越觉得好玩实用。“我平时工作忙,没大段时间写东西,微博可以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触表达一下。和同事、朋友分享信息也很有乐趣。”
最近,丁洁加了“有报天天读”、“三联生活周刊”等几个媒体的微博关注,基本不用再看网站新闻了。她觉得,微博的信息相对于一般媒体,有更强的指向性和可选择性,“它的新闻不一定是最快的,但是我最想要的。”
人们上微博通常做什么?调查中,“了解最新资讯”成为首选(73.5%),排名第二的是“参与感兴趣的话题讨论”(66.6%),第三是“了解朋友动态并保持联系”(52.1%)。
接下来的排序依次为:发布自己的近况、感想(50.0%);关注明星、名人(49.8%);关注各行业专家、拓展知识面(39.4%);提出问题、寻求建议(38.6%);消磨时间(37.1%);关注官方微博(30.6%);扩大交友圈(30.1%);关注客户等工作合作伙伴动态(22.7%)等。
87.3%的人会上微博对公共事件发表意见
在舟曲泥石流发生以前,王凯上微博多是为了娱乐消遣,“通过这次事件,我有了很大改观,很多人通过微博集结起来了,不少人捐款捐物找不到渠道还会留言给我。”
“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闵大洪在微博研究文章中说道,尽管微博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但“围观”现象并不少见,完全可以形成舆论。尽管微博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但同样具有动员和组织作用。
他举例,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网友通过新浪微博发出“超级急”的信息,告知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北线货运站征集救灾物资,号召网友将灾区急需的物品送达。4月18日至21日,由社会热心人士联系的海航包机连续4天运输网友捐赠的赈灾物质,总量超过20吨。
调查显示,87.3%的人会上微博了解大家对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的看法并发表意见;62.5%的人参与过微博上发起的寻人、祈福等公益行动。
69.1%的人表示对微博信息一定要加以甄别
某外企职员陈松,觉得微博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每天上下班路上要花两个小时,就会用手机上微博。遇上什么事,拍个照片就随手发上去了,特方便。在微博上关注一些名人、明星、书籍等,也让我认识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
调查显示,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67.1%的人表示微博能即时交流,改变了交友、沟通的方式和习惯;64.9%的人认为上微博更容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60.8%的人表示微博能随时随地记录,改变了表述和思维的习惯。
微博也有让陈松烦恼的时候。他“关注”了200多人,每天一上去更新特别多,蹦出来的东西很多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些网站推荐的话题会起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其实没什么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目前微博在信息的真实性上还有欠缺,“微博是草根媒体,没有把关人,谁都可以发布消息,难免真假难辨。所以,微博只能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此外,很多名人开微博的目的是为了营销自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微博信息海量,政府不太可能管控,网站的约束作用也不明显。他提醒广大博友,阅读微博时会有风险,还不能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
“微博的可信度和网络的可信度是一样的。”北京某文化公司执行总编马中才认为,不管渠道是什么,接收到的信息都要自己判断,“通过常识判断哪些是真实的,就不会太盲从。”
调查显示,56.5%的人觉得微博上的信息“基本可信”,23.2%的人“不确定”,20.3%的人觉得“不太可信”。69.1%的人表示对于微博传播的信息,一定要加以甄别。
闵大洪表示,要使微博信息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并对社会有益,归根结底要依赖传播节点上的人,依赖他们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链接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2010年8月31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王聪聪
89#
发表于 2010-9-24 08:47:24 | 只看该作者
      网络让我们变蠢?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好像某些东西正在摆弄你的大脑,你的思考方式与过去截然不同。尤其是在看书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变得焦虑不安,开始寻找其他事情来做。
●如果你有这种情况,那就有可能是网络正在改变你的大脑神经回路,阻碍大脑进行深度的或创造性的思维。
●网络重塑大脑,真的会使我们变蠢吗?
你现在可以做到,就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查找到比亚历山大图书馆里存储的全部资料还要多的信息,亚历山大图书馆据说是古代世界知识的宝库,而这都要归功于你面前的这台计算机。
除了一道知识产权的篱笆外,人类的所有知识似乎都在这儿,数据的喧嚣每时每刻都在这里沸腾着。互联网代表着自印刷术发明甚至人类学会书写以来从未有过的一场知识革命,它给知识大众化的最终实现带来了美好的前景。
网络让人“分了心”
在大多数情况下,互联网的出现被视为是一件好事,但并非每个人都这么认为。几年前,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写下了一篇挑衅性的文章,题目就是:网络会让我们变愚蠢吗?
卡尔的论文现在已经扩展成了一本同样具有挑衅性的书,书名就叫《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书中说,互联网上不仅有色情污染,还有更险恶的东西,那就是互联网正在让我们停止思考。
卡尔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摆弄我的大脑,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我的大脑正在变化,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全神贯注于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是易如反掌之事,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诗行里。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变得焦虑不安,开始寻找其他事情来做。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过去曾经甘之如饴地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卡尔询问了一些朋友,发现他们也都有同感,有些人甚至还完全停止了阅读。他的一个医生朋友说:“我现在几乎失去了在网络和印刷物中阅读和理解长篇文章的能力。”卡尔的另一个朋友谈到了思维“断片”现象。“我再也没法儿读《战争与和平》,我已经不具备那种能力了。哪怕一个长于三到四段的帖子都让我吃不消,我只能略微浏览一下。”
卡尔预感,有一些讨厌的东西正在自己的头脑中发生,他怀疑,互联网是产生这种变化的罪魁祸首。
卡尔意识到,他需要一些证据来支持他的预感。于是,他与语言学家、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展开了交谈,并得出了令人不安的结论,是的,互联网(以及所有的电子分支——推特、短信等)正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重新布线。
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是研究阅读的权威专家,她说:“我们并非只被阅读的内容影响,我们也被阅读的方式所影响。”
沃尔夫担心,网络所倡导的将“丰富”与“时效性”置于首位的新阅读方式,可能已经削弱了我们进行深度阅读的能力。几百年前的印刷术,让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成为寻常之事,也让人们能坐下来静心阅读,而我们在线阅读时,只不过就是个“信息解码器”而已。我们对文句的诠释,心无旁骛、深度阅读时形成的丰富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弃我们而去。
网络改变大脑神经回路
利用书籍和图书馆,你不得不做出知识的跨越才能到达研究的下一站,现在也许再也不用这样了,机器会帮你完成这一步。当我们把记忆“外包”给一台机器的同时,我们也“外包”了我们的智慧甚至是身份。
卡尔说,互联网的作用有点儿像毒品,它能使你得到即时的满足,而且还很容易得到,价钱也便宜。就像化学麻醉品一样,网络的“尖锐刺激”造成了意识和无意识思想的短路,阻碍了我们的大脑进行深度的或创造性的思维。
所有这些可能都是事实,但这也并不等于说,网络正在对我们的大脑进行重新布线。那我们怎么知道这是否只是简单的分心而已?因为,无论是听音乐还是看电影,只要电源一关,我们很快就能回过神来。
答案就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成人的大脑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们通常认为我们的精神网络,那些头盖骨中约1000亿个神经元间形成的致密连接,在我们达到成年的某个时期就大致固定下来了。然而,脑研究者已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人,其大脑都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为卡尔论文观点的正确性提供了虽然间接但强有力的证据。
乔治梅森大学神经学家詹姆斯·奥尔兹说,果蝇就有对自己大脑进行重新编程的能力,从而改变了大脑的运行方式。即使是成年人的思维也是“很有弹性的”。神经细胞会定期断开旧连接,生成新连接。当我们变老时,大脑也确实会萎缩,但即便是一个百岁老人,其大脑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持续重塑。
这么说,到底有没有证据呢?退回到上世纪70年代,脑神经科学家迈克尔·莫增尼契就在猕猴身上进行过颇为惊人的实验。说它惊人,是因为这些猕猴都是具有智能、有情感的生物。
如果大脑是一个不变的实体,一旦你切断了猕猴手部的外周神经,允许它以随意的方式(和附近的其他神经互联)生长回来,那么大脑就会混淆。
莫增尼契将猕猴的一只手的感觉神经切断,过一阵子后再接回去。结果发现,刚开始时,触摸猕猴的拇指,其脑部与食指相关的区域反倒被“激发”了。但是,几个月后,莫增尼契惊奇地发现,大脑莫名其妙地实现了重新归类,找回了那根神经应对身体相应部分做出反应。大脑神经回路实际上已通过重新布线对损伤进行了弥补。
但在网上冲浪,肯定与切断神经不一样。2008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学教授盖里·斯茅研究表明,互联网的使用,似乎正在真真切切地改变我们头脑中的神经回路。他让志愿者在网络上进行大量的搜索,然后对其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网络“菜鸟”用户的大脑,在经历短短几天的使用后,就和“老手”用户的大脑相差无几,而且这种变化是永恒的。
网络使人类思维退化?
那么,互联网真的使我们变愚蠢了?卡尔以具有说服力的论据作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但这并不等同于说会使我们变蠢。而且,电子技术也不是第一次被指责可能会造成人类思维的退化。
苏格拉底就曾对写作这种最古老的信息技术表示过担忧,他认为用阅读取代记忆可能最终会让我们变得不再聪明。类似的观点也曾在印刷媒体和打字机发明后提出过。事实上,每一项可使书面文字更易产生和更快传播的技术,都伴随着这样的恐惧,即这些技术会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的头脑退化。
然而,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人类思维方式的伟大转变。新西兰心理学家詹姆斯·弗林记录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在过去50年里,大多数人的智商令人费解地提高了,人们非但离愚蠢越来越远,似乎还更聪明了。说它令人费解,是因为人类智力跨出的这一步,绝非基因改变或是饮食和教育水平提高所能解释的。
弗林认为,我们大脑中正在发生的,不是我们比我们的曾祖聪明,而仅能说我们与他们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要活在当下这个时代,你需要“科学”(即使你不是科学家)地思考,要能够将事物归类、操作机器、以线性的方式思考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这样的思维方式倾向于会在智商测试中得高分,因此,人们将此改善结果称为“弗林效应”。
网络重塑大脑是否等于变蠢?
互联网可能是一个征兆,也是一个原因。苏格拉底是对的,当口口相传的学习传统被书面文字取代时,我们确实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但书面文字又令我们接触到了一个更为丰富和深刻的世界,我们所获得的要多于我们所失去的。
尼古拉斯·卡尔担心,网络的不同是,计算机变得更加“人化”,我们也将成为单纯的自动装置,通过电子邮件、推特等通信手段,我们可以同时进行36个会话,但不会真正关注其中的任何一个。
卡尔注意到的也许是这个信息瀑布的最坏结果,我们将很难集中精力,我们正在成为一群智力蜉蝣,或是焦躁的一知半解者。
我们是否会变得更愚蠢或更肤浅?卡尔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我们可能会终结书写,但获得的应该再一次比失去的更多。
据《科技日报》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时间:2010-08-12
90#
发表于 2010-9-24 08:48:51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改变了我们什么?



——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综述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文明传播发展的重要载体。网络传播形成一个影响巨大的新型媒介系统,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自1994年4月我国加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网络在我国飞速发展。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3.38亿,普及率达25.5%,并保持持续稳步增长。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影响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传播方式给社会生活带来许多改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学术界对此一直十分关注,围绕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控制网络传播的消极作用、积极引导网络传播等问题展开了多角度研究。
网络传播具有全新的特点和优势
对于什么是网络传播,学者们有不同的概括。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所谓网络传播,就是通过国际互联网这一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电视机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形式来传播信息。网络传播可以理解为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介进行的信息传递,是一种兼具人际、组织传播内涵的新型大众传播。
网络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主要是由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决定的。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的地域范围以及表现形式等都远远超过以往的大众媒体,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按照学者们的归纳,网络传播主要有以下优势:
信息量大,速度快。网络以其超链接的方式将存储信息的容量无限放大,而传统媒体却要受版面、频道、时间等因素限制,无法任意扩大和丰富所发布的信息内容。在信息传播效率上,传统媒体所要发布的信息都必须经过采集、筛选、加工等多个环节才能够传递给受众,而网络传播将这个过程大大缩短,网络信息可以实现即时更新,大到国际、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均能在网上得到同步反映。
传播手法多样。网络传播不仅集传统媒体传播手段之大成,而且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实现以往各种传统传播手段的整合,满足了受众多方面需要。
传播过程多向互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线性传播,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而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任意互换角色,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受众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不仅可以主动地获取或发布信息,而且可以实现无时空限制的交流沟通。
交流具有开放性。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就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交流。网络传播是完全开放的,全球共享、广泛参与是其鲜明特征。
传播主体广泛。传统信息发布主体是某个具体的电台、电视台或者报社、杂志社。而在互联网上,每个网民都可以是信息发布者。同时,网络还具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虚拟性,网络传播主体可以匿名,网民随意出入自由发言,发言机会均等。
网络传播具有双重效应
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学者们形成了普遍共识,即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的科学传播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网络管理不善则容易导致不良信息泛滥,引发矛盾、涣散人心。因此,许多学者提出,既要正确认识网络传播的积极效应,又要清醒看到网络传播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利于经济社会活动。近年来,网络信息传递在商务、教育、医疗、金融、工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向纵深发展,带动了生产、销售、运营、管理等诸多环节的融合,同时促进了网游、IT、媒体、出版业等相关产业的进步。与网络相结合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在公安、证券、交通等领域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利于民主法治建设。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办起政府网站,直接上网与网民交流,提高了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科学化。网络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非等级、非约束、非泄露身份的直接参政渠道。网络激发了民主参与热情,人们更多地通过网络发表对某些社会现象、公共政策乃至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意见,发挥了输入和反馈、监督和纠错等功能。
有利于消减社会矛盾。网络提供了言论宣泄缓冲区,有类似社会“减压阀”的意义。同时,网络的平等性缩短了人们的距离,增强了社会沟通,有助于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网络没有中心,没有领导机构。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中心,这增强了个体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另外,网络的自由、开放,使人们可以平等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有利于促进文化和知识传播。网络打破时空限制,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互相交流,千差万别的文化观念、风土人情、政治信仰以及价值观、伦理观、生活传统等发生空前的碰撞和融合。网络的全球开放性,既方便我们学习借鉴优秀的文明成果,又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
学者们指出,在看到网络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积极意义的同时,对网络传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应高度关注。这些负面效应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导致责任意识淡化。网络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无权威、无中心。网络社会不存在对人们言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体系,人们在网上的言行往往会因此变得肆无忌惮,从而导致人们责任意识的淡化,助长无政府心态。
导致人际关系疏远。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力造成人们对网络的极大依赖,长期生活在网络社会中的人们习惯于通过网络解决问题、获取信息、表达情感、进行活动,其结果是人与现实社会生活越来越疏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情反而慢慢变淡,导致人际关系的内涵和交往模式发生扭曲。
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被消解。有学者提出,网络可能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巨大威胁。网络交流突破了种族、地域、民族、国家和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的制约。在交流过程中,不同社会意识之间相互批判、相互解构。这样,就容易导致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心地位在网络社会中被削弱、被消解,这一情形反过来又作用于现实社会,其结果是使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盛行,现实社会中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与中心地位被削弱。
导致信息利用不平等。有学者指出,伴随着网络发展,信息鸿沟也随之出现。信息鸿沟是全球信息化进程中互联网普及与利用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割和贫富分化现象。它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教育程度的阶层之间。目前,我国网民以青年为主,年轻人拥有信息资源优势,而在老年人中网民较少,这容易诱发代际冲突。从网民分布看,城镇居民占近3/4,远远高于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这就造成信息利用上地区间的不平等。
导致社会道德失范。网络传播在给人们带来新文明的同时,也为网络犯罪行为和道德失范行为提供了可能。这不仅表现在为传统犯罪行为和道德失范行为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现代工具和场所,而且表现在为一些新的犯罪行为和道德失范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如金融诈骗、敲诈勒索、黄毒病毒、谣言诽谤、侵犯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等。
通过监管实现网络传播良性发展
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传播的正面和负面效应都会扩大。因此,对网络传播加强监管十分必要。应通过监管,实现网络良性发展,发挥网络传播优势。针对我国目前网络发展现状,学者们对加强监管提出许多建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理论研究。学者们指出,网络的建设和管理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为此,应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研究,以更好地用先进的、丰富的、富有吸引力的文化来占领网络传播阵地,用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
健全网络法规。学者们强调,应尽快明确国家网络管理机构,负责规划和协调全国网络传播管理工作,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明确监管流程和责任。
提高控制技术水平。学者们指出,保护网络安全带有高科技特征,因而加强技术研究、提高控制水平非常关键。应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品,力争在加解密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同时,应加大反病毒技术与信息监控过滤技术研究,进一步开发网民信用软件系统。如果有网民发布了不健康信息,应及时发现制止,并限制其网络活动自由。
组建行业协会。学者们认为,目前我国还缺乏互联网行业自律办法,行业自律不够健全。在时机成熟时,可以考虑组建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来制定正式的行业自律办法,对不遵守行业自律办法的网站进行行业内惩罚。
加强宣传教育。学者们指出,引导网络传播健康发展,对网民加强教育、增强其法律和道德意识十分重要。针对目前我国网络用户低龄化的特点,应让有关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教育走进课堂,成为大、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各大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应开设专栏,加强对网络传播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宣传,使网民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意识和自律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
2010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记者 何民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7:50 , Processed in 0.1030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