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突破作文批改中的两难境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5 18:2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突破作文批改中的两难境地
作者:黄爱清    文章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2期   
当语文教师最怕干什么事?如果搞一次专题调查,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语文教师会回答——“改作文”。语文教师最怕改作文,其主要原因是处于“两难境地”。所谓处于“两难境地”,实际上就是处于选择两种作文批改方法的矛盾之中。
  一种是精批细改。其做法是: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要详细地批改出达到此次训练目的的情况,以及除开训练基本要求以外整体上的诸如结构段落、内容中心、语言运用的得失情况,还要标出和改正错别字、病句等。批改中既要有眉批、旁批,又要有总批和量分。这是学校领导唯一强力要求的批改方法(尽管教研部门下发的《教学常规》明确规定允许采用多种批改方法)。殊不知这种批改方法花费了教师多少心血,夺走了教师多少宝贵的时间!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改作文的精力用得多了,其它诸如研读“三书”等的精力必然就用得少了(代双班课的教师尤感困难),这就会防碍了整体的教学工作。
  第二种是抽改。其做法是:在普阅每个学生作文后,从好中差的角度考虑,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篇作精批细改,其目的是为讲评和指导修改搜集资料,其它的,一般是写个总评,打个分数了事。学校领导严肃指出这是不负责任的“粗批草改”,是坚决不允许的,而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和减轻负担以搞好全面教学工作,又是必须偷着运用的。
  既要应付学校检查,又要节省时间和减轻负担以确保完成全部教学工作,教师的作文批改便在“游击战”状态下的“两难境地”中徘徊,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怎样突破作文批改中的“两难境地”呢?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采用的方法可以叫做“师生共同批改”法。做法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学生改。即把学生分成4人小组,每人先轮流批改4人的作文(即小组中各人的作文),针对作文训练要求做到精批细改。具体要求是:除了错别字、病句各人可直接在作文本上标注并改正外,其它的诸如旁批、总评、量分等先各自在修改笔记上做记录,然后各自提出来进行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后,再由一人执笔在作文本上完成,每人完成一篇(回避自己的),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第二步:教师审阅并个别重改。即学生改好后,每组要推荐一篇认为批改最为细致的给老师审阅(这里安排有对学生最后的执笔进行小组评价的教学环节)。教师的审阅一般采用的是快速审阅结合重点审阅的办法进行。审阅作文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学生批改情况,必要时进行个别当面重改,强化指导;二是为批改反馈和作文讲评作准备。
  这种批改方法有两种好处,对学生而言,能在批改中吸取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在讨论过程中,还能进一步提高对作文训练要求的把握,有利于下去后进行自我再修改,而且,在执笔过程中还锻炼了自己归纳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对教师而言,自然是既做到了篇篇精批细改,以应付学校检查,又减轻了批改负担,从而腾出时间和精力搞好其它教学工作。
  不过,全部采用这种方法批改作文是行不通的,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不断丧失积极性,学校领导也不允许。最好的办法是与上面谈到的“精批细改”方法交替使用,各占二分之一(“抽改”是不能用的,学校领导坚决反对)。这样的搭配,效果也挺好,笔者通过对所代的两个班的对比实验,验证了这一点。
  甲班学生的作文都是由笔者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由于长期采用一种批改方法,学生又没有参与批改的实践机会,结果作文兴趣不大,经常发生作文交不齐的现象,作文成绩提高缓慢。而乙班,笔者坚持拿二分之一的作文篇数进行“师生共同批改”,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批改作文的实践机会,加之交替使用的教师的“精批细改”给学生提供了批改借鉴,不断激发了学生写作和批改作文的兴趣,学生作文水平整体提高较快。尤其是原来个别不交作文的同学,一轮到采用这种批改方法,自己在小组内参与活动但又拿不出自己的作文,甚觉没趣,以后也都能坚持写作文了。
  以上,笔者所谓的突破作文批改中的“两难境地”,实属无奈之举,写出来有些贻笑大方,但笔者所遇的尴尬处境及不懈的苦苦挣扎当会被方家体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7:00 , Processed in 0.0902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