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名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1 09:4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名家
作者:陈平原   
  历任北大校长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蔡元培。对于老北大基本品格的奠定,蔡氏确实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在历史学家笔下,蔡氏的意义被无限夸大,以至无意中压抑了其它同样功不可没的校长。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蔡氏的早年学生蒋梦麟。
  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中,蔡元培坦承:“综计我居北京大学校长的名义,十年有半;而实际在校办事,不过五年有半。”蔡校长在职而不在校期间,代为处理行政事务的,经常是蒋梦麟。除了三度代行校长职权,蒋氏更长期担任北大总务长,乃蔡氏治校的得力助手。
  193012月,蒋梦麟正式出任北大校长。此后,一直到抗战胜利另有高就,十五年间,蒋氏始终是北大的行政负责人。如此“长命”的校长,在北大历史上绝无仅有。很可惜,在大量有关北大的出版物上,蒋校长的地位相当尴尬。由校方组织撰写、出版于1988年的《北京大学校史》增订本,称蒋梦麟为“典型的国民党新官僚”,“在北大是不得人心的”。尤其令人费解的是以下这段指责:
  1930年冬,蒋梦麟出任北大校长后,进一步推行亲美教育方针,延聘了大批的留美学生来校任教,并且按照美国的大学教育制度,对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制度进行了改革。
  延聘大批留学生,改革旧的教学体制,乃百年中国大学发展之路。所谓“亲美”,不外是实行教授专任,推行学分制,要求毕业生撰写论文并授予学位,追求高等教育的正规化。论者大概认定,“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口号,包含着压制甚至瓦解学生运动的“祸心”。因此,虽然承认三十年代的北大,教学科研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仍强调主事者“居心不良”。
  这里涉及对大学功能的不同理解。《北京大学校史》的撰写者,显然欣赏激进学生之介入现实政治斗争,故对各类学潮评价甚高。而作为职业教育家,蒋梦麟对无休止的罢课很不以为然。二十年代以后的中国,稍有良知的教育家,都面临夹在顽固强硬的政府与热情激进的学生之间的困境。并非所有的校长,都有蔡元培的地位及人格魅力,“挂冠而去”作为斗争手段(既针对政府,也针对学生),并不具备普遍意义。
  国共两党出于各自的政治利益,对学潮的评价天差地别,但着眼点都是政局稳定与否。教育家则不然,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立论,对学生之“荒废学业”不能不深表遗憾。从“学生运动”逐渐走向“运动学生”,大学终于成为政党斗争的主要阵地,校长们的处境日益艰难。
  1923年底,时正代理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在《北大之精神》中称,“本校屡经风潮,至今犹能巍然独存,决非偶然之事”,原因有二:一是大度包容,二是思想自由。接着,蒋代校长笔锋一转:
  我们有了这两种的特点,因此而产生两种缺点。能容则择宽而纪律弛。思想自由,则个性发达而群治弛。故此后本校当于相当范围以内,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
  这一“整饬纪律”的新思路,在其真正长校后的三十年代,得到比较充分的展开。在如此动荡不安的年代,北大的教学与科研竟稳步上升,实在是个奇迹。几年前,偶然得到若干三十年代老北大的课程表及教学规划,比照一番,令我辈后学汗颜不已。
  蒋梦麟乃真正科班出身的教育家,在加州大学时已主修教育,进哥大研究院,更拜杜威等为师,1917年以《中国教育原理之研究》(AStudyinChinesePrincipleofEducation)获博士学位。要说蒋校长希望按照美国的大学教育制度来改造老北大,那倒是事实。其出版于1933年的《过渡时代之思想与学术》,一半介绍欧美(尤其是欧战以后)的教育理论,一半讨论北大乃至中国教育的前途。该书的论述结构,已经蕴涵了其教育理想。
  留美归来的教育家,其办学思路不可避免的带有“美国特色”。只是出于策略考虑,一般不会和盘托出。长校以前的蒋梦麟,没有此等顾忌。举一个例子,《晨报》1919127第六版《北大将有新建筑》云:
  教授蒋梦麟先生与蔡校长计画,仿美国可伦比亚大学办法,减少上课钟点,设立各门大阅览室,每一室内聘一有名导师以备学生疑问,已得校长同意,闻于明春就第一院(即文科)后空地开始建筑此项阅览室云。
  导师制非哥大独有,为何强调“仿美国可伦比亚大学办法”?当了北大校长以后,蒋氏眼界更加开阔,动辄“欧美经验”,不再以哥大为意了。但我相信,当年的留学经历,对其从事大学行政管理大有好处。
  蒋先生去世后,纪念文章颇有称扬其著作等身,乃一代儒宗的。此等不得要领的溢美之辞,照叶公超的说法,“我相信他自己听了也一定会发笑”(《孟邻先生的性格》)。多年从事教育行政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著书立说,这一点,《过渡时代之思想与学术》一书的《引言》有明确的表述:
  著者于民国八年,投入了北京大学里的学校行政的旋涡,起初尚兼教学而略从事作文。其后因受政治不良的影响,革命心理的冲动,频年学潮汹涌,又因学款积欠过,叠起教潮;行政事务逐渐加多,学问功夫逐渐减少,至民十一以后,简直成了单纯的学校行政者。积重难返,索性把笔搁起了。
  其实,还不只是时间和精力的问题,从已经出版的早年著作看,蒋氏并非不世出的大学者。其从事大学行政管理,用其所长,恰到好处。
  只有抗战时写于重庆防空洞的《西潮》(TidesFromTheWest),可能是个例外。这本“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的奇书,在我看来,不失为传世之作。其中“纽约生活”一章,述及其在哥大研究院念书的情况,煞是有趣。校园生活只提杜威,而不及风景,与胡适等人同。不过,称“纽约给我印象较深的事物”,是摩天大楼、影剧院、霓虹灯广告,还有“出售高贵商品第五街,生活浪漫不拘的格林威治村,东区的贫民窟等等”,恰好印证了《租借来的风景———哥大与北大之二》所说的,哥大学生的视野,确实不为校园所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2 17:31 , Processed in 0.0992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