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lil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全教案:DUCK LOST TEIR WAY (迷路的小鸭)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05:26 | 只看该作者

教案

粽子香袋  中班  
教学目标: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教学准备及手段:香袋范例若干,彩纸条(2厘米)彩色不干胶,香料每组若干。
活动过程:
1、 欣赏各种香袋,2、 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3、 观察粽子香袋的制作方法。
每组幼儿拆两个粽子香袋,讨论粽子香袋的制作程序和方法。教师参与各组的讨论,必要时加以指导。
4、 尝试制作粽子香袋。
幼儿尝试制作粽子香袋。遇到幼儿不会的部分,教师给予示范,并给予适当帮助。
5、 挂粽子香袋。
教师帮助穿线,幼儿自己将粽子香袋挂在脖子上,互相欣赏。
6、 布置活动室。
将粽子香袋连成串,下面加上穗子,悬挂于活动室。幼儿一起欣赏,感受节日的气氛。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05:58 | 只看该作者

教案

中班手工活动生日蛋糕  
活动内容:生日蛋糕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了解生日蛋糕的制作过程,感受蛋糕师的工作。
2.通过动手尝试让幼儿,体验制作生日蛋糕的快乐。
3.初步让幼儿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家长联系好,做好准备工作。
2.收集各种款式的生日蛋糕图片和蛋糕实物模型。
3.材料:泡沫板制作的蛋糕模型每组一个(9个),彩色橡皮泥、皱纹纸等装饰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让幼儿观赏收集各种款式的生日蛋糕图片和蛋糕实物模型。
二、活动第一部分——观看蛋糕师制作“生日蛋糕”的过程。
1.组织幼儿围坐成同字形,欢迎“蛋糕师”。
2.教师交代观看时应注意的事项。
3.幼儿观看蛋糕师制作“生日蛋糕”的过程。
三、活动第二部分——我是“小小蛋糕师”,让幼儿尝试合作“生日蛋糕”。
1.教师介绍准备的材料,激发幼儿合作装饰“生日蛋糕”的兴趣。
2.教师让幼儿分组讨论要如何装饰“生日蛋糕”。(引导幼儿可以用排序的方法、也可以用分类的方法)。
3.幼儿尝试分组装饰“生日蛋糕”。要求幼儿要想办法将 “蛋糕”装饰漂亮。
四、情感体验。
通过谈话让幼儿表达第一次学习做蛋糕的感受;以及第一次与同伴合作的体验。
《生日蛋糕》教学反思
活动优点:
1.选材——生日蛋糕是每个孩子都感兴趣的。又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对此次活动非常感兴趣。抓住这点,结合活动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请了我班会做蛋糕的家长到班上来进行生日蛋糕的现场制作。通过让幼儿观看蛋糕制作了解其制作过程,同时让幼儿感受到双手的灵巧与知道可以利用各种颜色搭配、图案搭配进行装饰。
2.选择的活动方式——在幼儿的平时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于学习过的技能不善于重复使用,还有幼儿的协商能力、分工、合作能力欠缺。所以,通过利用废旧泡沫制作的“生日蛋糕”白模型,让幼儿分小组进行装饰。这对于上述幼儿存在的问题,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实践幼儿能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愉快和运用学会的技能展示自我的成功喜悦。
存在问题与对策
1.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没有考虑到该活动的时间合理性,整个活动时间太长不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活动进行,第一个活动请幼儿观看制作蛋糕,等幼儿休息片刻自由交流感想以后再进行第二个装饰活动,让幼儿有喘息的和消化的机会,这样幼儿装饰的蛋糕效果会更好。
2.幼儿观看制作蛋糕的座位安排不够合理,幼儿因为席地而坐,没有固定的位子坐,从而造成观看的秩序较混乱,影响了观看的效果。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三排,第一排幼儿坐在软垫上、第二排幼儿坐在塑料小凳子上,第三排幼儿坐在木椅子上。这样的座位便于幼儿更有序、更清楚的观看到“生日蛋糕”的制作过程。
3.在装饰活动这一环节,是一个分工、合作的过程,因为教师没有很好的进行引导,幼儿便很快的投入了装饰活动这一环节。使得幼儿之间不存在分工、合作,装饰出来的蛋糕没有体现活动本身的目的。教师应该在活动前让每组的幼儿进行有目的讨论,先进行分工,待每个幼儿明确任务后再开始进行装饰活动。这样装饰出来的蛋糕会更具有特色,幼儿能够利用学习过的技能,还让幼儿真正感受到了双手的灵巧与知道可以利用各种颜色搭配、图案搭配进行装饰,体会到了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06:26 | 只看该作者

教案

中班端午节:长命缕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有在端午节给儿童戴长命缕的习俗,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2、学习搓线的技巧。
教学准备及手段: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开司米线每组若干。
活动过程:
1、 出示长命缕,2、 激发搓线的欲望。
提问:知道它们是什么吗?用来做什么?戴在什么地方 ?想学着做吗?
3、 示范讲解搓线的方法。
五种颜色的线各一根,一端打个结,固定住。把线分成两股,放在手心,两手交错搓动,把线搓成麻绳形状。
4、 幼儿操作,5、 教师个别辅导。
提醒幼儿两股线松紧程度应一致,并及时理顺线的下端,避免缠绕。若幼儿操作有困难。可采用合作的方式,两人合作的方式,即一人搓,一人帮助理线;三人合作的方式,即一人拉住线头,另两人一人分别搓其中一根后合并。
6、 佩带长命缕。
让幼儿互相帮助,把搓好的长命缕系在脖子、手腕、脚踝上,互相欣赏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12:10 | 只看该作者

论文

如何转变“你教我学”的旧模式
      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转变“你教我学”的旧模式,树立新的儿童观、教育观,促进幼儿良性发展。  
    有这么一种儿童观,它看不起儿童,认为儿童与成人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知。于是相应的教育是,把成人世界的东西搬到儿童脑瓜里去。也有一种儿童观,它认为儿童有他自己的世界,有他自己的不同于承认的生活。于是相应的教育便市,先弄清儿童喜欢做什么,喜欢学什么,然后就让他们尽兴地学。
    前一种教育是承认世界的知识、技能教给儿童,必然使儿童过一种小大人的生活。我们已经知道,儿童有他自己的世界,有他自己的生活,他在他的世界里如鱼得水。但让他过承认的生活,便是赶鱼出水,赶鸭子上架。这是对儿童的无理催逼,尽管承认可能是出于爱意、善意,即便如此,也是好心办坏事,是拔苗助长。
在前一种情况下,儿童被迫记诵不感兴趣的东西,他是被动的的学习者。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儿童可以依其天性,作为一个“探索者”、“思想家”、“梦想家”来生活和学习,他是一个主动的快乐的学习者。后一种学习不但可以使儿童体验到幸福,而且更容易达成教育目的,更容易将儿童培养为未来社会健康的成人。
    前一种教育中,成人自居为真理的拥有者、价值的评判者,因而他也是管理上的独裁者。他可以操纵与左右儿童,可以对儿童指气使,甚至可以体罚儿童,而后一种教育中,成人是儿童的研究者、引导者、帮助者、大朋友。
    在后一种教育中,成人非无所作为、无所事事,他要胜任引导者或幕后的调空者的角色,他就必须大练内功,以便做到耳聪目明。他要成为一个儿童的研究者,了解儿童世界可能存在的内容和各种过程,了解儿童当下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的水平。
    在前一种情况下,由于不了解儿童,只是将成人可与儿童一起享受探究的欢乐、成长的欢乐,甚至可以从儿童那里找到承认世界所没有的宝藏。可以说,教育者只有解放了儿童,才有可能解放自己。
    上述的种种都说明了我们过去的那种“你教我学”的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儿童是无法去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21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能自己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能独立思考、主动地创造性学习。所以根据新“纲要”围绕以下几点来改变旧观念:
    1、改变教师旧观念,学习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切、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多出外学习,增加教师的教育经验。当然,在现代社会中,可影响儿童教育与学习的因素很多,但对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能善于发现和有效选择、运用这些资源来帮助、支持自己的教育教学。
    2、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的条件,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所以在创设环境时无论是活动、材料、区域布置都是以儿童为主体,并支持儿童自由活动、主动探索、操作和充分体验。而且在创设中应有多样化的“问题情景”和“开放性问题”,这样不但激发儿童思考与探究,调动与激励儿童参与和不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环境、情境、问题的不断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有效的学习。
    不但如此,我们还要促进儿童间积极的互动与交往。因为儿童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各种社交技能、社会行为,发展和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样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而言之,要转变“你教我学”的旧模式树立新的儿童观、教育观,促进儿童良性发展。必须做到眼明手利把握儿童的特点在大量的日常交往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了解儿童使之全面发展。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12:41 | 只看该作者

论文

韩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使用的普及化,计算机教育已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而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那么计算机教育是否可以从幼儿园开始实施?从小接触这一信息媒体,是否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我们承认,计算机在幼儿园的引入有一系列弊端,但不论我们愿意与否,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已经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消极地抵制它,不如正确地运用它来改进目前的教育状况。
  幼儿使用计算机的利与弊 计算机引入幼儿园有哪些弊端和优势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下列的比较中作出正确的判断。
  1.计算机是一种平面的表征工具,可能会把幼儿限制在二维空间。但其丰富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可以使孩子在游戏和玩耍中自然地掌握一定的知识,同时接触视觉的、听觉的更多信息和刺激,并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这有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
  2.计算机对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来说,可能太过抽象。但这主要是软件的问题,成人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来促进幼儿的学习。例如,幼儿由于手部肌肉的协调性还没有完善,他们对操作鼠标画比较细致的图画不感兴趣,因为这带给他们的往往是挫败感。但他们却喜欢在原有图画基础上运用有关工具来修改、补充、填色。因此,问题不在于幼儿能否灵活掌握鼠标,而在于所需操作能否引起他们的兴趣,是否适合他们的发展水平。
  3.过分迷恋计算机会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可以设计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选择需要协同操作的软件,鼓励幼儿共享答案,合作解决问题。由于幼儿掌握计算机的水平是不同的,可以激励他们相互学习,鼓励水平高的幼儿帮助不熟练的幼儿完成某些操作,为幼儿增加交往的机会。其实只要正确运用,计算机不会影响孩子与同伴的交流,这种社会交往与其它游戏领域中的相互交往是相似的,而且计算机所能激发的交往要比其它活动多。
  4.计算机主要是通过文字来传输信息,这对尚未掌握读写能力的幼儿来说是很难的,而且会给他们带来挫败感,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应该为计算机添加声音设备,选择以图画为主的软件,以声音和图像作为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还可以鼓励大班的幼儿帮助尚不识字的幼儿。
     如何在幼儿园正确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可以作为一种媒体,一种工具,就如同蜡笔、水彩笔、木块和我们为幼儿提供的其它材料。计算机不会比一些其它教育方式令幼儿学会更多,孩子们的活动要受到他们能进行的操作和实践限制。在有教师参与的小组中的学习与单独运用计算机进行活动同样有效。那花费大量经费和精力把计算机纳入早期幼儿课程是否值得?实验证明使用计算机的优势在于可以改变幼儿的思维方式。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和利用,计算机可以推动并促进幼儿学习。它可以使幼儿的思维观念发生质的变化:孩子们可以学会另一种思维方式,如LOGO语言有帮于幼儿进行发散思维与反省思维。
  计算机无法用好和坏来评价,计算机对幼儿发展有利还是有弊取决于怎样使用它。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幼儿实际作出明智选择。下面对如何在幼儿园中正确使用计算机提出了一些建议
  1.不要把计算机用作提高幼儿学业成绩的一种手段。计算机的作用不在于使幼儿学会多少具体的知识,而是发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把计算机看作一种辅助性的媒体资源,可以丰富而不是取代其它媒体资源。计算机更多的是一种表征形式而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要使幼儿使用计算机的经验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必须清楚,计算机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训练和操作程序不利于情感发展,计算机不能代替幼儿所有的其它活动,所以集体的活动和社会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不要忽略户外活动,经常组织幼儿参加郊游、钓鱼、饲养小动物等活动,丰富他们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是很重要的。
  3.使幼儿自由地而非强制性地接触计算机。在活动中,那些有能力、有兴趣的孩子可以使用计算机,如果有的幼儿不喜欢,可以允许他选择其它活动。计算机毕竟只可以作为一种工具,不是一项必须学习的内容,应该让幼儿对其感兴趣,而不是强迫幼儿学会操作
     4.保证每一幼儿有均等的机会接触计算机。所有的孩子,不论贫富,不分男女,均有平等的接触机会。否则,胆怯的幼儿会退缩,而让侵犯性强的幼儿霸占。可以为幼儿排秩序,保证任一幼儿如果愿意,就有上机的时间,给每一幼儿以平等的机会。计算机不应放在实验室中,而应在每个教室中,当孩子需要时可随便使用。
     5.除使用仅供训练与操作的软件,教师应能够选择可以整合入课程并允许探究、发现和创造的软件。如美国的幼儿园助动系列软件,围绕幼儿园课程,以游戏的形式,配合动画和音乐,为幼儿设计了一系列技能训练活动。每一活动都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幼儿在其中探索、发现。例如把学习时间设计为捉迷藏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伴着音乐同一只白鼠“捉迷藏”。当音乐消失时,会留下一些声音线索,提示孩子们如何寻找仓鼠。孩子们需要根据提示拨动钟表的指针,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学习时间的绝好机会,同时发展了幼儿探索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6.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最先进的设备以与技术的飞速变化相适应。不要用一些淘汰的、过时的程序和软件。
    7.鼓励教师学习计算机知识。教师自身应能 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熟悉一些软件的使用,最好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设计一些课件。只有教师能力发展了,才能给予幼儿适当的、充分的指导.  
    在我国,幼儿计算机教育已经开始起步。虽然还处在讨论与尝试阶段,但已经有人进行了一些实验和开发,取得了一些成就。如何使计算机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思考。
也说幼儿教育——警惕过度幼教
        为人父母者,对孩子寄予厚望无可厚非(前面文章“评教育如买衣”有谈)。孩子刚刚出生,甚至还在母胎中,就给予教育,比如听高雅音乐(据说可锻炼大脑,让出生后的宝宝更聪明);咿呀学语开始,便教认生词,背古诗,学唱歌,学游泳,学溜冰,学钢琴,学速算。结果是“原本对一切充满好奇并天真烂漫的儿童变得郁郁寡欢,生搬硬套去学习强加给他们的一切。”  
     更有甚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职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为蹒跚学步的幼儿开设的高级‘寄宿学校’”应运而生。这种现象正是我十分担忧的,也是为此文的目的。对儿童心理学有所了解的人会明白这种使幼儿最需要父母的阶段离开父母的严重弊端,可能会影响孩子性格形成,“可能会使孩子精神崩溃”,造成一生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君不见孩子因为不堪学习重负而自杀者增多?
     科学研究发现,无论何种其他环境,当然包括文中提到的高级幼儿寄宿学校,都无法替代神奇而伟大的父爱、母爱!刚出生的哭闹的孩子,一接触母体,吮吸甘甜的母汁,便很快酣然入睡;还有经常看到的媒体报道,身患绝症的婴儿,在伟大的母爱呵护下,惊现出一个个医学奇迹,从死神手中溜走。父母亲温暖的怀抱,对于婴儿无疑是最安全的港湾,能够带她(或他)不断的探索我们这个神秘莫测的世界。缺乏父母亲爱抚、叮咛的孩子更容易孤单、寡言少语(现在不少被诊为选择性缄默症)。
     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怀念自己的童年生活,并不是因为现在不快乐,而是看到身边的小孩成天忙于应付各种考试、各种考证痛苦状,感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除了经常挨打外,嘿嘿)。高中以前在乡村度过,期间,曾搬到镇上几年。那时的我是村里有名的孩子王,被称小霸王(当然是贬义!),经常成群结队的演戏,那时流行《戏说乾隆》,我就演乾隆皇帝,身边一大群伺从,好不威风!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明亮的月光下,满村跑着捉迷藏,玩各种群体游戏,边玩边唱,很多都是祖传的。我们会动手制作很多玩具,比如陀螺,从选木材、切削、打磨、上钢套、嵌钢珠,全部自己动手!这是我在现代孩子面前感到十分骄傲的!
      小学时,我迷恋上了象棋、围棋,经常听不见不远处上课的钟声。那时,小学老师经常把我拉到他们办公室对弈。我甚至怀念老爸那时对我的独特教育方式:那时父亲是乡卫生院院长,天天有应酬,我则随时陪伴左右除了上课时间。于是,我很快学会了划拳,只有麻将桌高时就成了老爸麻将教练(嘿嘿,自封)。他在任期间(好像五年吧)的几乎所有重要会议、会谈,都有我的“列席”,当时,我就给他提过很多中肯的意见,但他没有采纳。甚至读了初中,我还是没有专注于学习,那时迷上了武侠和桌球(现在的桌球随着丁俊辉的雄起又开始盛行,开心,可惜他无缘前天的决赛)。所有这些在现在家长看来不可思议的成长方式上,我暗自庆幸成长环境的宽松和自由。但是,读了高中,我不得不“随波逐流”,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业余爱好,过着三年“与世隔绝”的潜心修炼数理化的生活。
      但是,西方教育很重视儿童的身心自由。据我了解的美国幼儿教育,看重的是幼儿身心的自由成长,出色的动手能力,还有对孩子平等地位的重视。这些无疑奠定了美国强大的科研发明创新的基础。我的一对美国夫妇朋友,告诉我前段时间,女方的妹妹女儿6岁(记不清了)生日,他们整个家族从全美各地赶去庆祝。一个普通小孩的简单生日,为何如此兴师动众我开始不解,但后来慢慢想就明白了——他们想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孩子,你在我们心中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既然过度幼儿教育有诸多弊端(并且可以肯定的是还有很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现的更大的弊端),那么为何众多父母仍然热情不减呢?后面我将从经济学博弈论(Game Theory)角度加以解释,敬请关注!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20:34 | 只看该作者

论文

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
       数学活动“圆圆世界”,我按计划分两次进行。一次是集体活动,另一次是区域中的个别活动。
  集体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在欣赏中感知圆,图片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圆组成的图案。由于课前了解到孩子们已经认识了圆,所以我在让孩子看图形想象物体后试着让他们点数,在数数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唱数非常熟练,能力强的孩子能数到五十,一般的孩子也能数到十,但手口一致的点数却较困难,手指归手指点,嘴巴归嘴巴数,答案各式各样。于是马上调整了原来计划的重点,着重帮助孩子们练习了手口一致地数数。并且将它做为一个内容在区域活动中、日常活动中得到延伸,为孩子们提供练习的机会,如:数数搭高楼用了几块积木、数数衣服上的纽扣、数数娃娃角的脚印等,通过一段时间的饿练习,帮助大多数孩子掌握了10一内手口一致的点数。
  个体活动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的,画“金鱼吐出来的圆泡泡”。之前曾经让他们用棉签涂过颜色,孩子们用了直涂的方法,效果很好。所以这次孩子画圆时,按直觉还是直线涂色,他们画得非常认真,但看效果,画出来的泡泡总是不圆,颜色都涂到外面来了,对于这种现象,我的理解是:孩子们小手的小肌肉还没有发育好,是正常的现象。一次,我发现黄薛懿画得泡泡非常地圆,就在一旁仔细的观察起来,一看,恍然大悟,原来她用的是涂染的方法,以画圈的方式画,线条是圆的,动势也是圆的,这样,画出来的圆就很容易形成了圆形。我立刻意识到,这应该就是小班的涂色方式,小班孩子学画画更适合从涂染的方法开始,特别是画圆。于是分享活动时我请黄薛懿做了示范,介绍了这个方法,孩子们学会后,画出来的泡泡果然比之前更象圆形了。
  两次活动,带给我很大启发。《二期课改》要我们寻找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我想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体会,理念才能转化为现实。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孩子的能力,寻找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
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一、综述: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与整个世界的贸易壁垒被彻底打破,社会对未来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给幼儿教育带来的冲击波也凸现出来。是否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尽管一直以来颇有争议,但无可否认,全球性的语言交流作为现代文明的直通道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的研究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热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高度重视。
我所处的幼儿园位于城郊,这里的幼儿无论是教育条件、周边的人文环境还是家庭的教育氛围,都与城市的孩子有着一定的差距。长期以来,加强其母语训练,学会用流畅的第一语言交流一直是整个幼儿园阶段的主要任务。随着双语教育这股清新的教育理念吹过,我也开始思考,母语水平不高的幼儿,是否能在不拖滞他们原有语言水平的基础上,也能平行构建两种语言框架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以4—5岁(小班)的幼儿为教育对象,以南师大出版的幼儿英语教材为范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探索研究。以下即是我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分析、总结。
二、现状分析:
(一)幼儿语言水平分析
该班共有幼儿二十八名。其中女生十三名,男生十五名。其语言发展水平不一,可分为四种类型:1、听懂、会说普通话,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做的事,熟练并准确地运用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等,占1/7;2、能听懂普通话,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简单地表达,会运用名词、动词、代词,占3/7;3、只能正确模仿教师的语言,正在逐步建立自己的语感,占2/7;4、发音模糊,口腔系统发育不完善,无法准确地说出语音,占1/7。另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不一。大约有八、九位幼儿的父母受过大专以上的教育,有培养幼儿第二语言的意识,另外十八、九个幼儿的父母分别只有初中、高中的学历,家庭教育的概念比较模糊。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归编于南师大出版的幼儿园活动指导从书,其指导思想体现了幼儿园课程的整体化,从教幼儿学习、听懂和理解他人的英语表达入手,然后逐渐教幼儿学习用英语表达,使幼儿在英语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运用简单结构的英语与他人交流的基本能力。
该书的英语教育活动按主题设计,每一主题围绕某一英语儿歌、歌曲或故事开展活动。设计的活动过程体现了游戏化,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以动作、表情、语言等形式参与活动,使他们在动身体、动手、动口中感受英语,使用英语。
(三)可行性及意义
现在的幼儿是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也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项具体措施。

幼儿学习英语是完全可能的。根据一些心理学家和神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0—6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最佳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都有形成两种以上的言语中枢的可能性。另外还有一些非语言因素对幼儿学习英语有利。如:幼儿很少会因为出错而产生心理压力,学习时能得到更多的反馈,他们可以把这种学习作为一种“语言游戏”来玩,他们甚至可以产生两种以上的语言。俄国的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就是在幼儿期掌握了英、法、德等几门语言。
双语学习对幼儿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首先,学习英语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第二语言的学习向幼儿展示了另一套完全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促进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理解,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其次还能促进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与学习单语言的儿童相比,学习双语言的儿童较早地发展了一种分析语言结构的能力,他们能较早意识到言语表达与语义是分离的,他们在学习语言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语义上而不仅仅在形式上。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在概念的的形成、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学习第二语言使同一形象与两种语言序列发生联系,对儿童概念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起促进作用。因此,学习双语的儿童往往在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和新颖性方面优于学单语言的儿童。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发音和英语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英语活动以及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兴趣。
2、发展幼儿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使幼儿初步获得对英语活动时间和英语交往对象的敏感性,培养幼儿最初级的用英语进行日常交往的口语技能。
3、使幼儿通过英语活动扩大视野,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逐步培养他们对英语文化价值观念的开放态度,为他们最终产生对英汉两种文化的认同打下基础。
三、指导原则
1、趣味性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我在英语活动的选材、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幼儿喜闻乐见的诗歌、歌曲及游戏。如:运用游戏“Wolf and animals”帮助幼儿学习“What's your name? I'm ....”用歌曲"Riding in my car "来练习交通工具的名称,用改变歌词的内容来学习英语口语等,通过强调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幼儿真正能够欢乐学英语。
2、直观性
由于幼儿的心灵比较单纯,缺乏生活经验,理解能力差,他们对事物的模仿往往是直观而集体的。因此我们要把内容以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幼儿。幼儿学习第二语言与学习母语的过程相同,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动作的夸张、语速的变化、肢体动作等对幼儿多种感官的刺激,帮助幼儿加深对事物的印象。
3、规范性
在幼儿园组织的双语活动中,幼儿是通过对教师的模仿获得语言的,因此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语言的榜样和主要输入液,一定要注意语言示范的规范性,语言必须清晰、标准,词汇句型合乎语法。
4、重复循环性
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比较具体形象,识记较多地是在外界事物刺激下的无意记忆,故幼儿往往学的快,忘得也快,因此,循序渐进、反复循环地加以辅导复习则是必不可少的,模式多采用复习—引出新内容—新授内容—反复操练巩固—强化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的复习。
四、实践方法
1、遵循幼儿学英语的特殊规律
用直接法来进行教学,即用外语本身进行会谈、交谈而不用母语翻译(No Chinese)。当一个单词或句子出现时,通过指示实物、图画或演示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掌握。例如:在让幼儿掌握"banana"这个词的时候,我出示香蕉的图片,问"What's your name?"通过我的肢体、表情加上数次练习幼儿理解了该问句的意思
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幼儿的感知理解过程和幼儿的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是一个自然理解逐渐习惯的过程,是可以为幼儿接受的。
2、英语学习的渗透化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环境。幼儿在情景中学习容易理解其义。在集体的情景教学中我运用歌曲法、游戏法让孩子学得轻松愉快。此外,我还拓展了原来集体教学中模拟的语言情景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力求教无痕迹。比如,在来园、游戏、运动时都可以穿插,让孩子相互模仿、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由此,单一的集体教学形式开始向多样化教学形式转变,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开始向个体需求的差异性改变,使得不同能力、不同水平的的孩子没有了压力,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有大胆说英语、轻松说英语的机会。
3、师幼互动
英语作为语言的一种,一定是需要在相互交流中学习的。教师在引导幼儿活动时最直观的互动形式是很多的提问和回答。如"Look at the picture,OK?" "OK!","What colour is it?""It's red." 除此而外,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中,教师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等,给幼儿以关心和引导。如:在幼儿使用英语时,对他们的努力表示信任;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表示赞赏;在幼儿出现困难时教师要注意观察、耐心等待,让他们有时间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在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教师可以稍稍给予启发和提示,帮助幼儿完整地表达。
五、结论
幼儿虽然年龄小,语言发展不完善。但只要教师选择的内容是他们感兴趣的,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他们都能够接受并掌握。双语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对开发幼儿的智力、发展其他各种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启东作为一个沿海开放的城市,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双语教育是可行的、是必然的。相信它一定会在我们这块丰硕的教育园地中开出艳丽的奇葩。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24:11 | 只看该作者

论文

浅谈主题活动中环境的教育价值
        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纲要》中被提到较为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以开放教育为基础,以墙面环境为展示台,创设平等、尊重、宽容、和谐的师幼关系,以及开放、自主的生活、游戏和学习空间,来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幼儿、家长、环境四者间的互动频率。
    一、环境与课程互动
    环境是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要素,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始终来自于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在环境创设中,我们把每一个创设和利用环境的细节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明确增加、减少材料和设施的教育意义。
    1、课程创设环境
    在主题活动进行中,环境创设就像“骨架”一样把主题涉及的各个方面和一系列活动呈现出来,使墙面环境与主题活动互动起来。例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家乡真美” 中,幼儿在墙面上布置了三个相关栏目:家乡的自然风光(以图片为主);家乡的名胜古迹(以照片为主);家乡的特产(用各种美工材料做成),这三个栏目孩子们都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他们各自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认识、信息、发现或初步的共识。同时,孩子们还在美工区画“家乡”;在建构区搭“家乡的名胜古迹”;在角色区卖“家乡的碧螺春”……在“家乡的特产”主题部分,他们想出了用多种材料来制作果子:用笔画;用纸折;用豆豆泥、橡皮泥捏;用布做;用海绵剪…… 在主题活动的最后阶段,我们还与幼儿一起布置“展台”,供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和收集的实物、照片、图片展示在上面,从墙饰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该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平时,我们也尽可能将所开展的每个主题活动的相关教育活动都与墙饰相互呼应,使每一面墙饰都成为孩子学习和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2、环境生成课程
    教育的价值是引导、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环境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也必须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包括隐性的目标和显性的目标,否则,环境的创设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我们将所要学的知识在环境中露出冰山一角,引起幼儿对将学习的内容翘首以待,积极关注。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幼儿得到进一步满足,让学力不足的幼儿有一个更长的消化过程,我们在环境中将知识保留,并将其适当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如在“我们的地球”环境布置中,我们在互动墙上布置了被污染的太湖、逐渐枯萎的树木……在活动间隙时常有孩子围在“地球娃娃”边议论不休,教师等时机成熟,顺势生成了主题活动“我们的地球”,在“鱼儿般家”、“鱼儿喜欢干净的水”等一些教学活动中,孩子们踊跃发言,主动求知,教师也能因材施教,大大发挥了环境的教育功能。环境布置中的作品不仅可以用来装饰活动室,还可以作为教育、教学所用,如,环境主题为“美丽的秋天”中各种东山的特色果子大小、颜色不一,可放在区角活动中作为教学教具,用来认识“颜色、大小、数数”等概念;在“水果店”游戏中又可以作为商品出售。我们应创造一切机会,让环境与教学产生互动,让环境不再作为一种摆设。
    二、  环境激发幼幼互动
    环境为幼儿的合作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活动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会引发同伴的模仿、学习及共同探究。许多相关研究也表明:只有能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能被称得上是有价值的环境,才能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我们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在幼儿手所能及的空间内,提供给幼儿一个自主的环境展示平台,能让幼儿积极参与和自由表现。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环境的创设完全可以由幼儿共同商量,计划与布置;对于中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先规划好环境的位置与范围,提供主要背景,引导幼儿随活动的进展逐步把学习成果或作品布置上去。整个环境都尽量要让幼儿来参与,与幼儿有联系,这样,幼儿会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中积极互动,和同伴一起体验、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并对自己的环境更为珍惜。关注幼儿与环境的关系,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不但可激发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更能让幼儿体会成功的自信与快乐。例如在主题“海底世界”中,孩子们一起商量如何把活动室变成一个大海:立体空间用蓝色的纸张把顶部布置成有波浪的大海,并在其中悬挂一些海豚,平面空间底部的背景是沙滩,让幼儿自由地在上面添画海螺、贝壳、人物等,中部的背景是蓝色,幼儿可以用图画、折纸、泥塑等形式表现大海里的各种动植物,自由地在背景上添加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分工合作,相互支持和启发模仿,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这使得教育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样的环境,也体现了立体和平面空间的不同层次的变化,在这些表达方式不同,风格各异的作品中,底部、中部的位置刚好在幼儿的视线和操作范围内,便于幼儿自由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从而促进幼儿人际的交往及语言的发展。
    三、环境增进师幼互动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是教师及时了解幼儿近期的兴趣点及所需点的主要途径。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如何准确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师幼互动非常重要。教师作为环境的创设者,其任务主要是通过观察和聆听,从幼儿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获得可“教”的信息,并结合环境调整,将幼儿兴趣从好奇引向研究。如教师观察幼儿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他们用什么方法作用于物体,遇到了什么问题和困难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创设环境、改变环境来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活动。比如在“欢迎你,冬爷爷”主题生成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对同伴戴的手套、围巾、帽子等保暖物品有很大兴趣,就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并适时地给予语言上的提示,而且还让孩子们自己来设计制作冬天的各种各样的保暖物品,并展示在活动室的主墙面上,孩子们用毛线粘贴装饰的围巾、手套色彩鲜艳;用纸盒、泡沫盒制作的帽子栩栩如生……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多、各种各样的保暖物品(比如热水袋、取暖器、电热毯等)的经验。
    四、环境促进家园互动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环境的作用除了暗示给幼儿,也可以暗示给家长。在活动室的墙面上,我们常常会展示幼儿的作品和各种资料,作为家长来说,他们往住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到作品的漂亮与不漂亮,却很少能关注作品本身所体现出的意义。所以,我们让环境动起来,把静态的环境变成动态的环境,让家长了解并参与进来。在主题墙饰“交通工具”的布置过程中,家长来园时只是看一眼或问问自己的孩子:哪辆车是你做的?然后一句做得像与不像、漂亮与不漂亮之类的评语就完成了与这幅墙饰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但是如果教师在这幅墙饰的边上用文字加以说明,指导家长如何有效地利用它,那么它的价值就不一样了。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的发展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车的种类、数数、说一段话、量词的使用、交通规则等等,把语言、社会、科学、健康等都溶入其中。这样,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就知道如何对幼儿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墙饰的作用,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的经验利用环境得到延续、巩固和提高。幼儿的绘画作品、活动照片也可以成为动态环境创设的一部分。一段时间后,教师将幼儿画的图画收集起来,或将幼儿在幼儿园的一些活动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建立幼儿档案袋,供家长随时取阅,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活动情况。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在看幼儿的作品时说:“你怎么画得这么难看,看别人画得多好!”如果教师进行操作时,在幼儿作品后面用几句话对作品进行发展性的评价,如:从幼儿手指肌肉的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注意力及坚持性等方面进行说明,就避免了家长从作品的表面现象去评价幼儿的作品,在肯定幼儿的同时提出努力的方向,这样能让家长更好地欣赏孩子的作品,看到孩子的不足,也看到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另外,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在让家长知道并对活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积极发动家长为主题的开展收集活动所需的图片、资料等,共同丰富环境创设,真正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
    《纲要》强调的是“教育的环境”与“环境的教育”。因为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和理解。幼儿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的,儿童心理学及脑科学的有关研究都表明: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他们能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环境不再是一种背景、一种支持,而是一种活的课程。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24:46 | 只看该作者

论文

语言教育中的六种引导策略
       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不同,在倾听、表达的过程中表现也不一样。教师遇到具体问题时,应如何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呢?我们通过研究与实践,归纳了六种引导策略。  
  1.当幼儿发音不清楚时不急于纠正。  
  幼儿语言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个别字、句说不清楚很自然。幼儿语言的发展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如果以传授知识为主,一味地纠正幼儿说话时的发音,幼儿非但一时难以发清楚字音,还会因此丧失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影响语言的发展。因此,当幼儿发不清楚字音、说不清楚语句时,我们不急于纠正,也不一味放任,而是在鼓励为主的前提下,变换场合与方式,让幼儿在不经意间学习、模仿老师和同伴的发育,改正自己表达时欠妥的地方。  

  2.当幼儿答错问题时不马上予以否定。  
  我们观察发现,幼儿答错问题有多种原因:有的没有理解问题,有的没听清楚教师问什么,有的站起来一时紧张,有的根本没有听教师讲话。因此,教师遇到这些情况时要敏锐地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可以用引导的方法——“你再想一想”,可以用重复的方法——“老师再说一遍问题”,可以用安慰的方法——“别着急,想一想再说”,可以用规劝的方法——“你可要注意听,不然就会说错了”。不急于否定、批评幼儿,就是让幼儿敢说,给幼儿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尝试错误的同时,获得语言发展。  
  3.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不过于着急。  
  幼儿回答不出问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引导的方法。如,有的幼儿站起来不敢说,教师可采取鼓励的方法,但有时幼儿还是不说,教师则可采用转移问题的方法——“等一会单独和老师说好不好?”“回家把答案告诉爸爸、妈妈,好吗?”……有的幼儿虽然站了起来,但回答吃力,此时教师可降低问题的难度。有的幼儿忘了教师提问的问题,或根本没听教师讲话,教师也同样要采取稳妥的方法加以引导,如可以把问题重复两遍。那种“快点说”“没想好就别说’等消极的语言,会大大挫伤幼儿说的积极性。  
  4.当幼儿倾听不专注时不强求统一。  
  幼儿倾听不专注,除了与年龄特点有关外,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如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好、对活动本身不感兴趣。教师如果忽视了这些情况,对所有幼儿统一要求,就会使这部分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不愿参加语言活动。因此,我们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允许个别幼儿有些“自由化”的行为,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5.对表达能力强的幼儿不过多地、空洞地表扬。  
  表达能力强的幼儿易受到老师的喜爱,在教育活动中,老师给予的注意、表扬较多。通过研究、实践,表们认为幼儿表达能力强,是由于其语言发展水平略高些。我们不应把这类幼儿与其他幼儿的差距作为表扬的依据,而应该看这类幼儿是否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有提高。因此,教师表扬的依据是幼儿语言水平的实际提高。此外,教师表扬的次数要适宜,内容要具体,要让幼儿知道好在哪里,便于激励幼儿向更高的语言水平发展。“你说得真好!”“真不错,我们给他拍拍手!”此类空洞式的表扬,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没有更多价值。  
  6.对不肯说、不爱说的幼儿不忽视。  
  不肯说话、不爱说话的幼儿,往往对所要回答的问题心里非常明白,但因多种原因,如性格内向、胆小、紧张或口吃等,不爱表达。对这类幼儿,我们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心、理解、引导与帮助,而不是简单地教幼儿说,让幼儿说,甚至忽视他们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近幼儿,逐渐进行语言沟通,使幼儿逐步产生想说的愿望,并慢慢地敢说、爱说。如,我园有一个小朋友刚来园时不说话,遇事“以哭代语”,老师只能根据她的表情、动作揣摩她想干什么。一旦老师猜对了,她就会停止哭。于是,老师决定从猜入手,当她不哭时,再用语言强化。如,“你是不是想玩这个玩具?”当她点头认可后,教师问:“你知道这个玩具叫什么吗?”她回答:“知道。”“下次你告诉老师想玩这个小汽车,好不好?”逐渐地,这个小朋友情绪放松了,哭声减少了,开始用语言和教师交谈了。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25:14 | 只看该作者

论文

幼儿园规则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新《纲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这给幼儿园教师进行常规教育带来了困惑:自主和规则是怎样的关系?怎样才能使它们协调统一?教师们犹如“戴着镣铐的舞者”,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矛盾重重,并产生了许多问题。对此我进行了观察和思考。
    问题一:自主还要规则吗
    案例:没有规则的玩色活动
    在中班科学活动“颜色的变化”中,教师为每组幼儿准备了红色、黄色、蓝色的水粉颜料各一盘,水粉笔若干,记录纸六张。在幼儿认识操作材料后,教师布置活动任务:“请你们先想一想,把两种不同颜色的颜料加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然后用笔试一试。”随后,教师就让幼儿自己去玩色。
    小羽拿起笔蘸了红色颜料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又用同一支笔去蘸黄色颜料。其他幼儿也拿同一支笔去蘸不同颜料。有的幼儿不小心手上沾上了颜料,便随意抹在桌子上。东东的袖子碰到了颜料,小瑜看见了,用笔指着东东说:“你的衣服上有颜料。”话没说完,笔上的颜料甩在了小羽脸上。小羽叫了起来:“老师,小瑜把颜料弄到我脸上了。”教师正在另一组指导,头也没抬一下,说:“不许把颜料弄到别人脸上、身上。”东东突然又叫:“糟糕!黄颜料里有其他颜料了,还怎么玩呀?”其他幼儿也大叫起来:“老师,我们的红颜料变成黑色的了,不能做实验了。”
    (分析:为了幼儿的自主发展,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无任何要求的自由开放的活动环境和氛围。真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吗?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在混乱和没有规则的状态下,幼儿无法专注进行玩色实验,他们的内心体验并不愉快,只能用叫喊发泄着对某些幼儿破坏活动常规的不满。由此可见.自主需要一定的规则作为基础,没有规则,自主就是一句空话。)
    案例:规则指导下的自由玩色活动
    仍旧是中班科学活动“颜色的变化”。材料准备也同前一个案例。教师在让幼儿认识操作材料,布置活动任务后说:“试验前大家要记住一个小小的要求:蘸过红色颜料的笔一定要放回装红色颜料的盘里,不能去蘸其他颜料。蘸过黄色颜料的笔和蓝色颜料的笔也一样。看谁每次都放得正确。下面请大家来试试,看看会怎么变。”
    孩子们开始尝试,活动进行得井然有序,他们一边做实验一边欣喜地将结果讲述给教师听。幼儿发现用同样的两种颜色相加(不同分量)能变出不同的颜色。这是怎么回事?孩子们争论起来。于是,教师引导他们用相同的分量,多一倍、多两倍的分量再次试验……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们还学到了活动设计中没有涉及却富有意义的东西。
    (分析:操作前教师清楚地将规则告诉了幼儿,这种规则既能规范幼儿的操作行为,又能引发和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发现。)
    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且取得预期效果,需要一定的秩序和协作,而秩序需要规则来维护,协作亦需规则来保障。我们不必担心规则会“束缚”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要的是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觉遵守。这样既能维护秩序,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使幼儿真正得到自主发展。
    问题二:什么样的规则是必要的
    案例:高控制下的生活活动
    早操后回到活动室,教师说:“大家先解小便再去喝水。来,小猫走路。”孩子们齐声说:“静悄悄。”30多名幼儿排着长队全部走进了厕所。厕所里一下子吵吵嚷嚷,你推我挤起来。教师听见了说:“小猫怎么又有声音了?”孩子们一时安静下来。这时,小明被同伴挤了一下,小便浇到毛毛身上,毛毛叫了起来:“老师……”教师说:“谁在挤来挤去?”
    (分析:教师为了便于管理,对幼儿提出了统一要求,但由于环境的局限,统一要求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效果,反而成为造成混乱局面的根源。其实教师只要让幼儿自己选择先喝水还是先入厕,就可以避免局面的混乱。)
    有几个女孩子等不及了,没解小便就去喝水。教师一看喝水的人很多,就连忙跑到饮水机旁边说:“要排队接水,一人接一次,接好水的回到活动室座位上去喝,别烫着。”孩子们争先恐后,你推我挤,不时有人将水洒在身上。教师见了,厉声喝道:“再挤都别喝了。”孩子们这才吓得安静下来。
    (分析:当幼儿作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教师首先应该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让幼儿不遵守常规。是教师没有提出必要的要求,还是要求根本就不合理或不必要?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假设:如果教师在喝水前就提出明确要求,如果教师在饮水机前粘一条线,孩子们还会乱挤吗?)
    贝贝接了满满一杯水,小心翼翼地走着。教师说:“干吗接那么多?你喝得了吗?”贝贝点点头说:“我很渴。”说话时水洒在了地上。教师于是说:“下次少接点。”这时,龙龙又叫了:“老师,康康也接了很多。”教师:“小心点,别把地弄湿了,地湿了会滑的。”于是,孩子们都只接了一点点水。
    (分析:为了有一个在表面看来安静、有序的环境,教师约束幼儿的一举一动,甚至规定幼儿的喝水次数和喝水量,这样的规则必要吗?合理吗?每个幼儿的生理需求是不一样的,这些生活活动虽需随时提醒,但不应统一要求,而应让幼儿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进行。若教师对幼儿事事监管,处处控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教师正准备组织教学活动,龙龙却又拿着茶杯往外走。教师问:“你干吗?”龙龙低声回答:“我还想喝水,刚才只喝了一点点,你说不能接太多。”教师不耐烦地说:“好了,上课了,把杯子放回去。”
    (分析:教师对幼儿事事约束,处处监控,幼儿则不明所以地被迫遵守着不合理的“规则”。没有“为什么”,只有“你必须”“你不能”。这样不合理的高控制,不可能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它有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孩子变得驯良、死板,二是孩子变得叛逆、反抗。这两种结果都是教育应极力避免的。)
    案例:适度引导的生活活动
    早操后回到活动室,教师说:“自己去解小便、喝水,注意不要拥挤。”于是,部分孩子去解小便,喝水;部分孩子帮教师摆放桌椅,为科学活动作准备;还有部分孩子三三两两、嘻嘻哈哈地说着、打闹着……于是,教师轻轻地提醒道:“注意,别伤了和气。”
    有节奏的小铃声敲响,孩子们陆陆续续边拍手边各就各位,随着铃声的停止,科学活动开始了。
    (分析:教师没有用过多的规则去限制幼儿,虽然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多,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幼儿的自由和快乐。当有些幼儿出现违反常规的动作时,教师只进行了必要的、温和的提醒,孩子们却能较好地把握分寸,也许这就是自主的力量。当规则渐变为幼儿的自觉行为,一切活动都变得有序而舒适。)
    规则不在于多或少,关键在于是否必要和合理,同时要注意规则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教师应尽可能用简明易懂的标记和卡片、动听的音乐、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儿歌等将必要而合理的规则物化、隐性化,使规则自然地被幼儿接受并自觉遵守。
    问题三:怎样自主建构规则
    案例:被动服从与主动建构的游戏规则
    又到了游戏时间,孩子们围坐在活动室里,听教师讲解“笨老狼”游戏的规则。由于是复习游戏,游戏的挑战性已有所降低,孩子们没有多大兴趣,游戏只进行了一次,便不想玩了。
    教师试探着问幼儿:“下面,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带大家做个游戏,好吗?”思考了一会儿后,宁宁第一个举手,他想出的游戏是“猫捉老鼠”。游戏规则是猫沿着室内的地砖边线跑,而老鼠则踩着每块地砖逃。与众不同的游戏规则一下子就激起了所有孩子的兴趣。大家非常遵守游戏规则,玩得开心极了。
    更新游戏时,有一大半幼儿举手。小伊带大家做的游戏叫“滚皮球”。在教师和同伴的建议下,大家经过讨论,达成了这样的规则:一个小朋友当皮球,另一个小朋友追皮球。“皮球”边跑边两手在胸前做滚动动作,“滚”到某个小朋友面前,两人马上交换角色。如果追“皮球”的小朋友已经捉到“皮球”,“皮球”就不能再滚,而要和追球的小朋友交换角色。游戏在孩子们欢快的呼叫声中进行着……
    (分析: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总是错误地认为.规则是成人传授给幼儿的,而忽视了孩子自主建构规则的能力。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幼儿自创并带大家做游戏,其实隐含了让幼儿学习自主建构游戏规则的想法。同伴自创的游戏及其规则更具创意和个性,也更易为孩子们接受并遵守。)
    规则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幼儿园的规则教育是必要的,但我们必须牢记幼儿园的规则教育要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为根本,选择合理而必要的内容,采取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法和手段,使规则真正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25:49 | 只看该作者

论文

教师提问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提问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师如果能够灵活有效地运用,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有变化的学习环境,就能为幼儿提供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使得幼儿的思维与活动有积极介入的空间。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以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
    提问的针对性应考虑问题水平、问题类型和提问的方式。
    问题水平是针对认知领域的每一种水平——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开发的一系列问题。前三种水平可以采用低水平问题,比较适合学龄前幼儿的认知特征,主要强调回忆信息与一般运用。“蚂蚁有哪些种类”、“蚂蚁为什么要搬家”、“蚂蚁可以怎样搬家”等问题就是与这三种水平的问题相对应,后三种水平需要抽象与复杂的思考,一般不太适合学龄前幼儿。
    把握适合特定情景的问题类型。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教学时段,提出问题的功能不尽相同。“针对性问题”的出现可以集中幼儿的学习注意力,确认幼儿已经学会什么,激发或唤起学习兴趣,也可以在教学中了解幼儿的理解情况。“提示性问题”是指运用线索或暗示帮助幼儿回答问题。例如:一位新人园的小班幼儿拿着水粉笔使劲地在白纸上画画,但什么都没有画出来。老师发现后问:“你的画和旁边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该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了同伴的作品,赶紧用笔沾上水粉颜料……当一个幼儿不能完整地领会提示性问题时,教师需要用一个或几个“探索性问题”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的答案。假如上例中的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还不能发现自己的笔为什么没有画出来,教师就可以提“你的笔与其他小朋友的笔有什么不一样?”的问题。“探索性问题”还有指导幼儿澄清思路及更完整地对问题作出答案的功能。
    提问的方式一般有三个步骤:提出问题;等待,给幼儿以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请幼儿回答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期望幼儿能给出合理的答案。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给予幼儿一定的反应时间,允许幼儿有时间进行思考甚至同伴间适当讨论,以此来鼓励高水平的思考。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参与问题思考的积极性和问题回答的正确性。研究表明,教师提出问题与幼儿回答问题之间的等待时间至少要有3秒。另外等待时间的长短与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幼儿对问题的熟悉程度有关,复杂与陌生的问题,等待时间可以相应增加。
    二、提问要有关键性,以提供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指导。
    在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关键问题应该被写入其中。教师要保证每个具体的教学活动目标都有至少一个关键问题,在幼儿反应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些临时性的问题。这些临时性问题是对关键问题的深化与补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下面以名画《盲女》美术欣赏活动为例进行分析。教师为该活动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能大胆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领会画面的自然风光之美;能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自然之美的沉静,并能对盲女的境遇产生同情。教师围绕着目标设计了如下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看了这些景色,你们有什么感觉?”“画面上的人是谁?她们两个坐在这里干什么?”“盲人姐姐能感受到周围美丽的景色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们对这幅画有什么感受?”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将目标有效地展现在活动当中,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意味着目标的有效达成。在教师提出“画面上的人是谁?她们两个坐在这里干什么?”后,有幼儿说:“他们穿得破破烂烂的坐在泥地上……”教师可以生成诸如“他们为什么穿得破破烂烂?”“她们为什么来到这儿?”等临时性问题,引导幼儿纵深思考画面内涵。
    三、提问要有逻辑性,以深化幼儿的反应。
    逻辑有序的提问有助于幼儿在关系中思考与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原有基础、原有能力、教育活动的主题及目标,用一种精心策划的活动程序提问,使问题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以美术欣赏活动“游到森林里的鲸鱼”(几米作品)为例,教师在展示欣赏作品后,先后提出了“画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这幅画与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这幅画是淮画的?”“几米叔叔专门画一些奇怪的东西,他画的大象可以飞到天上。鲸鱼宝宝在大海里呆久了,想出来玩,你们想带它到哪里去玩?”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展开的逻辑顺序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在教学现场,教师的问题很自然地帮助幼儿展开了大胆想象:“我想带它和小鸟一起玩。”“我想带它到游乐场。”“带它和云一起玩。”“带它到幼儿园。”等等。幼儿在作品上自然地留下了非常天真的超越现实的想象结果。教师如果在幼儿展现他们想象时,通过诸如“鲸鱼宝宝可以到天上去玩吗?”“鲸鱼宝宝怎样才可以到天上去玩?”等问题,让幼儿对自己的想象做现实性的阐释,就可以将幼儿的想象引导到立足于现实之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21:10 , Processed in 0.0856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