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端午节需要补上文化这一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8 10:1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代过端午,除了吃粽子,各地还有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菖蒲、赛龙舟、系五色丝绳、缝荷包等习俗。传统节日的很多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盼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通知精神,2008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7日至9日,共3天。端午节终于迎来了它难得的“尊严”。

  但放假的“地位尊严”有了,“文化尊严”却似乎很不足:走在大街上,有多少人脑袋里装的只是“端午节要吃粽子”!

  端午节其实是一个庞大的传统文化载体,我们的民众在迎来第一个法定端午节假日的同时,还急需补上文化这一课。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版本不一。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甚至有人与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联系起来。比较权威的当属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证实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辞赋,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为纪念两千多年前的一位忧国忧民、壮烈殉国的伟大诗人,时至今日,端午节已经成为颇具影响力的传统文化节日。记得小时候,大人会给孩子缝制装满香草的荷包,将手腕脚腕系上五彩线,据说是防止蚊虫叮咬;出门到山野草丛里踏青,采艾蒿,将其插在房檐下,可以避邪;在早晨太阳出来之前用露水洗脸,人会精神百倍。而今,这一切都不知不觉地淡化了、甚至消失了。是洋楼取代了茅草房,洋节挤占了可用空间?还是人们现实得不能再现实,不愿意回首那些沧桑、那些沉重?

  说到端午节,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吃粽子”。至今人们只是在电影、电视或报刊书籍中能见到赛龙舟,可以想象得出那种争先恐后、无比壮观的场景。所以,近年来,不断有人呼吁将端午节纳入国家重要节日范畴。

  少些纷争多些思考

  屈原故里湖北秭归、投江地湖南汨罗以及风俗浓郁的江苏苏州三地均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保护传统文化、让端午回归爱国的精神本质成为人们共同的夙愿。正当人们期待着日渐式微的传统节日重获新生时,苏州对外宣布将在端午节举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动”,又把端午节推进了姓“伍”与姓“屈”之争。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早已根深蒂固地植入国人心中时,很多人对“端午节最早是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的起源说无法接受;更多人产生疑惑:过端午缅怀古人的爱国情怀才是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应该把它看作一个文化符号,姓甚名谁有那么重要吗?

  湖南汨罗屈原纪念馆馆长徐蔚明对此表示,端午最早起源说有六种,但这并非关键。经过历史的选择,人们已经将祭祀屈原看作端午的一种象征。他希望,不要因为误解甚至因为地方商业利益而将端午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挑起争论大肆炒作,不管端午节起源是哪里,传承发展文化最重要。

  与口头之争相比,民俗专家认为让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薪火相传”更加重要。端午姓“伍”姓“屈”不是关键,中国民俗的“文化共享”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在洋节肆虐的今天重焕中国传统节日光彩,使其不被“淘汰”出局,如何让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精神有更多了解,才是国人和专家应当共同思考和关注的重点。

  全国人大代表朱维芳认为,传统节日实际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中国人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蕴含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亲情、团聚以及文化的传承。但是现在过节,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用心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文化活动,了解文化的源流。

  不能只剩下“吃”

  端午节时,各大商家总会展开“粽子大战”,有人戏言,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民俗专家表示,应该为民众补上传统节日文化这一课,传统节日不能只剩下“吃”。其实,“端午节变身粽子节”的尴尬在中国其他传统节日中也存在。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传统节日好像只剩下了“吃”的习俗还在流传。

  山东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张勃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衰落。据他介绍,端午最早是作为“恶日”来过的。端午日与夏至日临近,恶疠病疫多泛滥;且端午日时逢“重五”,也被认为不祥,于是民间形成了“躲午(五)”习俗,后来以讹传讹,遂成“端午”。魏晋时期,端午开始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演变成一个重要节日。

  张勃介绍,古代过端午,除了吃粽子,各地还有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菖蒲、赛龙舟、系五色丝绳、缝荷包等习俗。张勃认为,传统节日的很多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盼,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因此,“需要为民众补上传统节日这一课”。比如可以在七夕时教孩子们穿针引线,端午节教孩子们缝荷包等,使传统节日能传递更多的文化含义。

  保护端午节,涉及到如何激发当代人对传统节日的想象力问题。假如传统文化在现今没有一个理想性目标,没有超越现实的活力,只剩下满足大多数人胃口的粽子,即便放再长的假期,也挽救不了一个传统节日的衰亡。换言之,端午节蜕变成“粽子节”,也就具有了某种必然性。(祁建/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02:24 , Processed in 0.1338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