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文人系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1 15:4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读文人系列(1):李白
文:东门之杨
      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是艰难坎坷的一生,如同他所走过的奇山大川一般崎岖不平;李白的一生,又是充满斗志的一生,是充满幻想的一生,是风华绝代光芒四射的一生,亦如他所走过的奇山大川一样风光旖旎。李白就这样一路行走,一路歌唱,歌唱自然,歌唱人生,歌唱理想,给人们带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凭此一点,“诗仙”的美誉毫不为过。
    李白同其他的读书人一样相信“学而优则仕”以天下为己任,但自信又自负的他又不愿走一般读书人科举入仕的道路,屡屡碰壁之后终于感到仕途艰辛仰天长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行路难》便是这种心情的写照。“拔剑四顾心茫然”,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呼之欲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那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困窘令人伤心欲绝。然而李白就是李白,对美好前途的憧憬依然不改,对自己充满着坚定的信心,于是向世人宣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给人带来无限的力量与期望。
    “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的诗名与酒名,构成了他头顶上辉煌灿烂的光环。《将进酒》是对他的诗酒人生的总结与回顾。“君不见”两句,气势恢宏的感叹着人生易老时光易逝;“天生我才必有用”四句更是充分展示着诗人的自信与豪爽。但是,因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壮志难酬的李白无可奈何地发出了“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沉重感叹。但李白并没有在郁闷与感叹中消沉,诗的最后,李白的浪漫与豪放再次散发出熠熠的光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果真是豪气干云霄、冲斗牛,一醉解千愁。
    同样反映出这种自信而又无奈、矛盾而复杂的心情的,还有他的《宣城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是一首送别诗,他超出了一般送别诗的那种缠绵的儿女之情,充满着英雄惜英雄的怀才不遇的悲壮情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可见李白的浪漫风骨与怀才自负。最后一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虽有一些消极思想,但更多的却是对其叔父的宽慰与解脱。整首诗纵横跌宕、恣意汪洋,慷慨而悲壮。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15:47:26 | 只看该作者
解读文人系列(2):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南宋诗人陆游临死前留给儿子的一首诗《示儿》。诗人至死都期盼着国家能够统一,这种渴望与遗憾的心情在短短28个字中尽得体现,诗人另一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也是这种爱国情感的结晶: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病卧在床的陆游,在冬夜里听见风雨之声,想到的是宋王朝风雨飘摇的衰落,梦到的是自己亲临边疆,金戈铁马,为国杀敌。
        即使仅有以上两首小诗,陆游被誉为爱国诗人也是不为过的,实际上,陆游还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充满爱国思想情感的词作品,《谢池春》和《诉衷情》即如此。
      《谢池春》先是回忆了作者壮年时期戍守边疆的壮志豪情和英雄气概: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然而,因为投降排在朝廷占据着权力优势,作者抗击金兵的雄心壮志得不到实现,诗人对他们进行了嘲笑和抨击:笑儒冠,从来多误。结尾则是对自己岁月虚度的无奈的叹息:叹流年,又成虚度。《诉衷情》一词在思想主体和结构上有相似之处。
        如果说这两首词尚存有一些英雄豪气的话,《不算子·咏梅》则只剩下了凄凉晚景。词中,作者以梅花自喻,表明自己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志向,并因此而甘愿忍受孤独与寂寞的人生。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之意。
        陆游的不幸,不仅仅是政治生活上的不得意,家庭生活也不尽人意。陆游早年娶表妹唐婉(也是一位才女),两人情投意合生活幸福美满,但陆母并不喜欢唐婉,两人被迫分离。十年后唐婉在沈园郊游,偶遇陆游,引起心中无限的伤感,题《钗头凤》一首相赠。陆游见到唐婉的题词,也是悔恨交集却又无可奈何,便在墙上和唐婉《钗头凤》一首伤心而去。这一唱一和的两首《钗头凤》,不仅是陆、唐爱情悲剧的永久见证,也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强烈的控诉。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15:48:57 | 只看该作者
解读文人系列(3):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风格的最佳代表作。“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江山,“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英雄豪举,“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人生感慨,自然融合浑然一体;雄浑、刚健、清新的语言,形成磅礴的气势,如大河直下,奔放流畅,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豪放的词风由此可见。
      《江城子·密州出猎》记录的虽是“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出猎“狂”态,但“狂”而不“妄”,词人心中挂念的却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爱国豪情跃然纸上。“玩物”而能不“丧志”,其思想境界便在一般“太守”之上。
        英雄气足,儿女情更深。苏轼的词中既有豪放阳刚之气,也有缠绵深切之情。《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计梦》可见此情。词中时间与空间交错变幻,现实与梦境纵横交织,字字英雄泪,句句儿女情,随口吟诵,直击心底,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中秋赏月,文人雅事;佳节思亲,人之常情。《水调歌头》在赏月的同时,不乏人生仕途的思索和对弟弟的牵挂与祝愿,堪称中秋词中的绝妙好词。上片“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明了自己矛盾复杂的心情:在朝中为官,自然可以做一些大事但却又难以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与其这样倒还不如在地方上作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表明了自己对弟弟的深切思念,又表现出作者通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传达出了对远方亲人美好的祝愿,因而成为人们千古传诵的佳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15:49:29 | 只看该作者
解读文人系列(4):柳永
      在众多词人之中,柳永可称得上是真正的民间艺术家;因为在民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因为在他的词中,民间俗语、俚语都化作了文学的语言为众多的人们所喜爱。柳永以他天赋的艺术才能给词的创作打开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达到了雅俗相融雅俗共赏的完美境界。
        早年的柳永,也有跻身仕林的愿望,因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历代读书人的梦想。可惜这个梦想破灭了,但柳永却没有“灭亡”,反而在文学艺术上获得了新生,成为词坛上一颗闪耀的明星,他自己也毫不客气地自称是“才子词人”、“白衣卿相”。《鹤冲天》即是这种“破灭”与“新生”的见证。词的开头便写道:“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这是词人走上仕途的希望与梦想的破灭;词的末尾写道:“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这又是他毅然走上艺术道路的转机。从开头到结尾,作者完成了一次艰难的自我的超越,从而获得了脱胎换骨的新生。
      《雨霖铃》是作者写离情别绪最为缠绵凄切的一首,同时也是婉约派风格的经典之作。词的上半阕,作者先以“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凄凉的送别图,而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则是用特写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那种难以割舍的惜别之情。下半阕,则以心理描写为主,反复铺排细腻地刻画出那种柔肠寸断伤心欲绝的离别的愁苦。《蝶恋花》中“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一句,道出了词人坚定、执著的情感与追求,成为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少年游》和《满江红》最突出的特色,是用轻快明畅天然朴质的语言点染出一幅幅古朴醇厚的风景。一幅是:“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另一幅是:“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词人信手点染皆成妙境,前者空旷清朗,隐藏着凄凉晚景,后者江烟氤氲,透露出自然野趣,非阅尽人间春色者不能有此生花妙笔,非饱经人世沧桑者不能达此返朴归真之妙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1 12:42 , Processed in 0.1170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