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766|回复: 2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管季超只[!!]使用《教师之友网》发布信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3 13:5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

2009年10月

全体成员于陡岗镇小共同签署
http://xnjyw.5d6d.com/bbs.php
http://xnjyw.5d6d.com/bbs.php
http://xnjyw.5d6d.com/bbs.php

一、“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是由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倡议组建的基层学校教师读书活动组织形式。
“教师读书小组”的活动创意得到了该校党支部和校委会的明确支持。
管季超同志从2009年9月起,在该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田野研究工作”,其间将直接介入“读书小组”的组建、小组读书活动的组织、读书成果的结集、推介全过程。
管季超是“小组”活动的召集人,陡岗镇小高雄、曹继桥、王义林同志予以配合。
二、“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的活动目的是:
——引导和帮助一线教师研读教育名著、前沿教育理论文章,上网进行“主题检索”资料,提升教育理论素养;
——通过读书和思考,增强教育反思能力,拓展专业视野,使全体成员由读书而获得“自我超越”的激情。
——倡导“教育写作”,培养“教育写作”能力,积聚教育智慧;
——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改进和提升“小组”成员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为丰富学校工作的学术内涵,提升办学水平作出贡献。享教育阅读之趣,品教育人生之味。
三、“小组”活动分“成员个体的工余自学”和“有组织的集中主题研讨”两种形式。
——建议“小组”成员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余,挤出时间研读推介的教育名著和教育理论文选。
建议“小组”成员采用“作批注”“摘抄”“写读后感”或“读书报告”、整理书目、篇目等多种形式留存“读书成果”。
——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支持下,争取每月(或一段时间)组织一次“小组”成员集体参加的有主题的集中研讨。
每次集中研讨活动均须经过认真准备:
1、提前指定“中心发言人”作“读书报告”;
2、“小组”成员围绕主题发言。
发言者必须对“主题”有所准备,发言前必须列出发言题纲,专人作现场研讨记录,当日整理成文。
四、“小组”成员均为自愿参加,允许中途退出;也允许首批未参加的教师中途申请加入“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坚持自愿参与原则、民主平等原则。
五、为体现学术活动的民主、平等原则,“小组”活动只设“召集人”一人。“召集人”只负责设计“小组”集中研讨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召集人”与成员之间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是平等研讨的“读友”,“召集人”为“小组”成员提供“专责服务”。
“集中研讨活动”由“小组”成员轮流主持。
即每次活动的“中心发言人”为活动现场主持人,前次活动时即当众公议下次活动的主题,推选下次活动“中心发言人”。
“小组”活动时,不设“主席台”,环状围坐。由“中心发言人”主持会议,公推“记录员”一人。所有与会者都有自由发言权利,但参与研讨成员首轮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可多次发言。
“集中研讨活动”记录由“召集人”和“中心发言人”、“记录员”共同整理成文。
六、组建“教师读书小组”的倡议在2009年8月29日“区实小、陡岗镇小结对帮扶工作协调会”上正式提出,得到了陡岗学区领导和区实小、陡岗镇小两校校长的一致同意,并被列入该次“协调会”《会议纪要》中。
陡岗镇小何琳彬校长明确表态:支持《教师读书小组》的组建,应允在本学期结束前,由管季超等同志编选“小组”成员“读书成果”,由陡小结集印行。
“小组”成员所需“读书”资料,主要由“召集人”管季超赠送或提供复印母本,陡岗镇小应允适当时候,为“小组”成员选购至少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七、“小组”09年10月至12月读书活动主题推荐:
——数学教育理论文选篇目整理及读书报告撰写(交由“小组”成员杨再接同志完成)。
——关于本校“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与教育对策的探讨。
“小组”成员管季超已在五(三)班进行了初步调研,建议“小组”成员在各自所在班级进行更细致的调研。
“调研题纲”由管季超提供,“调研报告”由管季超、夏天桥、张华明共同完成。
配合这次“专题调研”,建议“小组”成员以“主题检索”方式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校本教研的一般组织形式及区实小教研组“说-上-评”活动的经验移植。
建议高雄、曹继桥、王义林、黄琦君等同志着重搜集研读以“校本教研”“教研组建设”为主题的专著、文章,结合本学期“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尝试移植区实小教研组“说-上-评”活动的经验,并结合校情,予以改造和创新。
——建议五(三)班雷琼老师集中研读关于“日记”写作教学的专著、文章,启动本班学生“日记写作”。
所需理论文章均由管季超提供或推荐,管季超乐于每次到校均批改该班学生日记。如接到执教老师明确邀请,乐意到陡岗镇小3-6年级任何一个班上“作文评改指导课”。
——为凸显本“读书小组” “以读促思、以读促教、以读促研、以读促写”的理念,本学期将组织一次全体“小组”成员参加的“现场写作比赛”。赛题有四个方向。一是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二是关于本班学生某个学科的学习现状调研;三是对某一个学生的个案分析;四是精读某本教育理论著作或某篇重要教育理论文章的感悟和体会。
建议“小组”成员尽早作准备。
●请您签字:
如认同此“行动计划”内容,乐意参与“教师读书小组”活动,请您签字表示承诺。

申请成员签字:



2009年10月


本主题由 教师之友网 于 1 小时前 移动

http://wxzxtx2002.vip8.cdn.hi.cn/ydff/ydff.htm
http://wxzxtx2002.vip8.cdn.hi.cn/ydff/ydff.htm
http://wxzxtx2002.vip8.cdn.hi.cn/ydff/ydff.htm
253#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04:16:0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有没有真正的阅读
姜广平
我常常在阅读的间歇停下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阅读?有没有真正的阅读?由此,我又常常在想: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
我思考的结论可能非常可怕: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真正的阅读。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建立起一种阅读场来。我们的行为与方式都可能离真正的阅读十分遥远。
现在让我来分析这里面的情形吧。
在马拉美的一篇叫作《伊吉图》的散文里,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有一间空屋子,桌子上有一本书,正等着它的读者。我觉得这是一切文学作品的最初的境况。
等待,可以看作一切读物对人的期盼。在我们开始阅读之前,所有的读物都是以无生命的在场状态表明自己作为物的存在。读物或者作品的意义在于:必须要有人来把它们从它的物质性和静止性中解脱出来的。也就是说,要有读者将它们沉睡在纸质中的灵魂唤醒。
但它们果真能等待、窥伺着给它们带来人所共知的巨大变化的那个人的到来与驾临么?
我觉得在文学的世界与批评的世界里是能够实现这种阅读的,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却没有能实现这种图景。作品或文章的灵魂一直沉睡着,没有被我们摇撼醒转。书籍所承载的各个文本从未曾得到来自于语文教师或他们的学生给予它们的另一种生存方式。语文中的名篇佳作,像一个多情的女性一样呼喊着我们将它们拿起来,翻开。可是最后,等待它们的往往是失望与冷漠。
真正的阅读是一种什么的图景呢,让我们来好好地看一看吧!
还回到马拉美为我们创设的情境:有一个人走进屋子,拿起桌子上的那本书打开,开始阅读。随之而来的是,他走进了书籍所营造的氛围中,书本之作为物对他的精神形成了一种吸收。而他身边的另一种物质世界,如墙、桌子等的暂时消失,则作为他走进精神境界的佐证。
这是一种真正的阅读。这个人在读物里体认出一些人,这一些人开始回报他曾经给予过他们的那种情感。他于是在书里流连,在书里不愿自拔。
阅读还会带来另一种变化。
还是以一本书在那儿,在一间空屋子里等待着人们阅读这一情境入手。一个人进来了,比方说,就是我。我翻开书,开始阅读。这时,在眼前这本打开的书之外,我看见有大量的词语、形象、观念出来。我的思想将它们抓住。(抓住:这是所有语言中最美的动词。抓住,让我们与物有一种同在感与共在感。著名评论家阿尔贝·贝甘几乎是狂叫着:“抓住,这是语言的最美的动词呀!”抓住,掌握你所要叙述的;抓住,控制你所要认知的;抓住,让你与物同在同感。关于这个词,我已经在我的美文作品《物》里作过展开。)我意识到我抓在手里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了,这时候,我甚至不是一个单纯地活着的人,而是一个有理智有意识的人,但在这一特别的情况下,他人的意识对我是开放的,并使我能将目光直射入它的内部,甚至使我能够想它之所想,感它之所感。关于这时我(读者)的状态,我一直非常喜欢用著名批评家夏尔·杜波斯的一句名言来描述:“人的确是个场所,仅仅是个场所,精神之流从那里经过和穿越。”这是杜波斯和柏格森经过了那难忘的谈话后在他著名的《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的确,作为一个读者,在这里,我不是我,就像杜波斯说的,我只不过是那个人,他在那儿就是为了思想猝然来到他身上,并且从那儿经过……我的精神不是思想的总体,不是思想的创造中心,它仅仅是思想通过的地方。我作为一条通道,我所接受的作家们的精神在我的身上流过。我觉得,这才是一种真正的阅读状态。
这种时候,我们手中的书也消逝了,尽管它还在那儿,然而同时它又不在了,哪儿也不在了。这个全然为物的物,这个纸质的东西,不在了。至少在我们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时,它确实不在了。书这时已不再是一个物质的现实,它变成了一连串的符号,这些符号开始为它们自己而存在。这是一种新的存在,取代(下文还将出现取代或者让位、替代等字样)了纸质的东西而以另一种状态存在。而这种状态只有在阅读之时才能成立。而这种存在也不存在于空间的某个部位,它只在一个地方存在着,那就是读者的心灵深处。
这是一种阅读的状态。这种状态如何完成?通过什么方法完成?依靠何种中介项?而读者又何以能够如此完全地向那种通常被排斥在读者的思想之外的东西开放读者的思想?读者又何以能够如此轻松地进入大部分时间对读者来说是关闭的思想的内部?
这是一种冒险的情形。我在一篇读书随笔中提到过,读书有时是一种冒险。
古人说书山有路,书为山,读之当算作是一种冒险。一部大部头的书,望之生畏,读之前总有一番思想经历:读,还是不读?如果真要去读,怕真是一种冒险——为这本书,我们又得付出生命中的些许时日了。可我们还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一定要去读,或者是否值得一读。如果不读自己是不是就会浅薄下去,读了是不是就一定会渊博起来。我们固然知道所谓开卷有益的话,但我们也知道有些书还不如不读。这些问题也是挺缠人的。
这是读之前的涉险。一念之差,就有两种可能:接受或不接受那个作者与自己谈话。而在读的过程中,那个涉险的奇趣便层现叠出了。读到精彩之处,作为一个清醒的读书人,我们有时会拍案叫绝,这是所谓的出得来。有时我们作为一个读书人,却浑然忘却自己身处书外,而不自觉地把自己等同于书中之人,与人物同喜同悲,这就是所谓地进得去。每个读书人,在阅读的时候,都必须在进去出来之间循环往复周匝数遍。这是阅读中的最佳的对话状态。
这就说到读书作为冒险的另一种情况了。我们读书时,常常面对世界顶尖级的大师。你无法回避大师的生存环境与他们的深沉。更多的时候,你则无当回避大师给你的心灵造成的重负与压抑。有时候,有人以装糊涂或者寻找到到一些庸俗的成功来安慰自己。但真正的读书人却一定在丈量自己与大师的距离。文无第一。文人们在测量自己与大师的距离时,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冒险。因为,那种距离使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觉得难以跨越,那么我们不妨想一想,等待这个读书人的将是什么呢?或者说作为一个读书人,他的心灵的涉险是什么样的形态呢?
当读书人陷于这种无法自拔的境地时,那么等待着他的将是什么呢?
我觉得这里所说的冒险才是读书的真正的意趣。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很能得有这样的阅读旨趣的。这也是我断定我们的语文课可能构成了师生的对话,但这种对话是浅层次的,远没有构成阅读中的互动。
而由阅读而走向写作的情形,则更加少了。
我们都知道,作家是一种纯粹的读书人,这种纯粹便寓有成功写作的意味。现在,将这种情形挪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很难发现是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走向写作的。
现在我们探讨一下真正的阅读当中的思维与情感的运作方式。知晓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判断我们存在不存在真正的阅读。
真正的阅读是一种他者的大量的观念在读者的思想中各得其所的阅读。也许这还只是浅层次的,是思想停留在诸如形象、概念、语词等层面。但占据着读者思想的这些语词、形象和观念,就像鱼在鱼缸中一样活动于水的内部世界。而这种状态,是作者帮助读者完成的。或者说是读者在作者的支配下完成的。
真正的阅读中所产生的思想就这样转化成形象、观念和语词,变成了纯粹的精神实体。所以,从书的角度出发,为了能够作为精神的物而存在,它就必须放弃任何具有真实存在的希望。这里有令人遗憾的地方,从读者角度而言,一旦读者用一本书的语词替代了对现实的直接理解,读者就被捆住了手脚,听凭谎言的摆布。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说:“谎言将从我的唇间汩汩流出,然而或许有些真理混杂其中;寻出真理,并且决定是否有任何部分值得加以保留,这就是你们的事了。”但读者这时候往往最先做的不是寻出真理,而是向那些貌似真理的作者的意念全部投降。读者在走进书的世界时,告别了一种真实的存在,沉浸在书所编织的语词世界之中,被幻觉与幽灵所包围,成了语言的猎物与俘虏,而且没有逃脱这种控制的希望与愿望。语言用它那虚构的东西包围着读者,就像水漫过了一个被大海吞没的王国。文学的本质,即自由的语言、不受阻碍全面运用其力量的语言的本质,是不理会任何客观的现实、任何确实的事物以及任何被证实的事实的。在虚构这一液体的世界中,没有任何陆地残存。
真正的阅读会在读者的心理或生理空间产生很大的变化:它不仅使读者周围的有形的物消失殆尽,其中包括读者正在看的书,而且还用大量与读者的意识密切相关的精神的物取代了这种外在的客观性。
这时,读者与读者的对象之间的亲密性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或现象,最奇怪的是,读者成了这样一个人:其思想的对象是另外一些思想。这些思想来自于所读之书,是另外一个人的思考。它们是另外一个人的,可是现在,却让读者成了这些思想的主体。这是一种非常出人意料的境况。读者,假如就是我,我思考着他人的思想!大部分时间里,是我在思想,我从可能来自别处的思想中认出我自己,但是我在思考这些思想的时候,正是我承担着这些思想。狄德罗有一句不雅的话其实道出了这种情况的真实面目:“我的思想是些婊子。”这就是说,这些思想可以被任何人思考,但并未因此而失去再被狄德罗作为自己的思想来自思考的特性。换言之,这些思想不再属于他人,而是变成最后思考它们的那个人的所有物。然而,在我现在的阅读情形下,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由于他人的思想对我个人的这种神奇的入侵,我成了必须思考我所陌生的一种思想的另一个我了。我成了非我的思想的主体了。我的意识像一个非我的意识那样行事。
接着以我为主体去思索这一问题。我们应该看到,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应该承认没有任何观念是真正属于我的。任何观念都不是任何哪一个人的。观念从一个精神传到另一个精神,就如同钱币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一样。因此,错误莫过于试图通过所授或所受的观念来确定一种意识了。无论这些观念是什么,无论它们在我的思想中停留的时间多么短暂,只要我接受了它们,我就表现为它们的主体,我就是主观本源,而这些观念此时只能充当它的谓项。更有甚者,这主观本源无论如何不能被设想为谓项本身,它绝不是人们谈论的东西,不是人们参照的东西,也不是被思考的东西。它是思想着的那个东西,指示着的那个东西,即正在说话的那个人。简言之,它绝不是他,而是我。它是思考着我的那个我,是以第一人称进行思考的那个我,是以我的某个思想为对象的那个我。我清楚地感到,一旦我想到一个东西,我想的这个东西就在某种意义上难以确定地成了我了。我所想的一切都成了我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然而,我有时确实是思考着一个明显属于另一精神世界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我身上思考着自己,仿佛我并没有思考它。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阅读其实就是这样一种行为,它使一种思想成功地在我身上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主体,而这个主体不是我。当我阅读的时候,我在心里默念着我,然而我默念着这个我却不是我本人。兰波曾说过:“我是另一个人。”这另一个我取代了本来的我,而只要阅读在继续,它就一直要取代我。阅读恰恰是一种让出位置的方式,不仅仅是让位于一大堆语词、形象、和陌生的观念,而且还让位于它们所由产生并受其荫护的那个陌生本源本身。
只有当他人对我这个人的主观深处的控制能够成立,这才能让我们明白地解释为什么我或者说读者为何能以惊人的容易不仅感觉而且理解我所读的东西。当我没有精神上的保留,不想随时保持我的判断的独立性,怀着那种任何阅读都要求的赞同,我的理解就变成直觉的,暗示给我的感情也立即就被接近。
所以,真正的阅读其实是这样一种行为:通过它,我称之为我的那个主体本源在并不中止其活动的情况下发生了变化,严格地说我无权再将其视为我的我了。我被借给了另一个人,这另一个人在我心中思想、感觉、痛苦、骚动。这种现象在某些令人神魂颠倒的阅读使我产生的异化状态中,其表现形式最为明显,甚至最为自然。这一类阅读,我说它们是“抓住”我了。我被他人抓住,不仅发生在客观思维的层面上,也能够发生在主体性本身的层面上。这个时候,第二个我就控制了我,替我来体验。也许是我退居到自我的某个角落,静观这一场剥夺。是我之外的另一个我占据了舞台,我于是不能不提出下面这个问题:这个占据前台的僭越者是谁?这个充满了我的意识的精神是什么?当我说我的时候,这个我说的我是谁?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书是一种阴谋,或者一种道具。书是作者的一种手段,用以保存他的观念、感情、梦想和生活的方式以及把他的自我从死亡中解救出来。这是一种真正的阅读现象。任何读物,特别是文学作品,都浸透了作者的精神,在让我们阅读的时候,他就在我们身上唤醒一种与他之所想或所感相类似的东西。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就是让写这本书的那个人在我们身上向我显露出来。作品借我们的身体与情感复活,我们的情感注入则刺激一部作品走进我们的生命。一部作品往往就是依靠这种方式取消了读者的生命状态而让读者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具体地讲就是变成一种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并且成为它的对象的主体。
相反的情况也会随之产生,作品在我身上体验着自己。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在我身上思考着自己申明着自己。
这种情形就是我们所说的批评的情形。这是一种远远超出于阅读的阅读。这是一种批评家的行为方式。而批评家的工作则是要从读者识别范围的止点开始出发,努力提供那种隐藏在表象之下或表象之外的个体见解。这种极个体性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批评意识。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了。我想说的是,上述阅读的状态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而一旦出现,则是我们的语文开始走向前台真正表现自己的时候。现在的语文阅读往往被肢解,被试题的刀子一刀一刀地割碎,直至让一篇篇潜伏着作者与读者激情的生命在这种过程中耗尽,语文阅读才算完成使命。我觉得这种语文使命是可以停止了。
25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9:21:56 | 只看该作者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
                                    闫学

大概是在2009年11月,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邀请我去做一场关于“教师职业人生规划”的讲座,主办方要求我尽量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谈谈这些年自己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经验。虽然我不敢妄称“优秀”,但还是愿意跟教师朋友谈谈我个人的成长体会,因此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对自己十八年的教师生涯作了比较全面地梳理与反思。十八年的时间虽然漫长,以时间为轴来看,这段历史可以拉得非常芜杂,但其实这条线索是非常简单的——当我系统回顾自己这些年所做的事情,所走过的路,所有曾经的喜悦与失败,不外乎就是这样一个框架:
我的成长史就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阅读史;我的成长史就是笔耕不辍的写作史;我的成长史就是课堂实践的磨炼史;我的成长史就是持续反思的研究史。
其实,这也不是“历史”,因为一切正在进行中。“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这些年的成长历程让我坚信,只有在这四个维度所构成的框架中,一个优秀教师才可以真正地站立起来。其中,通过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最关键、最根本的要素。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教师,可以在课堂实践中拥有教学的智慧,可以在教育教学研究中迸发新鲜的灵感和思路。自然,不读书的教师,也根本谈不上有价值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反思与教育写作。
令人欣慰的是,当前我们至少已经在理论上认识到读书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教师应该读书;教师应该首先是一个读书人;教师应该通过读书丰厚自己的底蕴;教师应该通过读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在阅读中获得教育教学智慧;教师可以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其实,这些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话语,道出的是同一个观点——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
确实,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虽然,一个教师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这其中的因素很多,比如:一个教师所受的专业教育,所处的教育环境,所拥有的生活经历,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所具有的职业天赋,等等。但我们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真理:如果一个教师不读书,他就不能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走得很远。换句话说,那就是: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
不读书的教师生涯,是一种无休止的重复和受难。要避免这种痛苦和虚空,只有让自己更坚决地、更深邃地沉入阅读之中。因此,这些年我一直在读着。外出讲学,与老师们谈得最多的是读书;给孩子们上课,总忘不了推荐好看的童书;与朋友们聊天,最感兴趣的话题也往往是读书。很多时候,我的读书状态可以用《捧起第一次的茉莉——读泰戈尔〈新月集〉》一文中的一段文字来描绘:“在无数个喧嚣的白天,在无数个宁静的夜晚;在雨天的晦暗里,在暮色的苍茫中;在偶尔小憩的旅途上,在音乐流淌的小屋里;在很多渴望温暖和快乐的时刻,在很多浸满忧伤和寂寞的日子……一次又一次地捧读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读书,就是生活,像呼吸一样不能没有的生活;读书,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须臾不可缺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而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逐渐地超越自身,在精神上逐渐地从日常生活中突围,从而不断地走向开阔和无限。
怀着这种深深的迷恋与渴望,这些年花了很多时间重读经典。真正的经典是不会过时的。不论是哪个学科、哪个学段的教师都不能拒绝经典。当然,哪些书目是真正的经典,尚不能完全达成共识,有的书已经经过了历史与实践的检验,有的书尚处于这个时间的流中,也许沉没,也许正在流向我们未知的远方。但不管怎样,每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都将有自己的判断,也都有权利和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一个阅读者,我极其关注国内最新的出版信息。看到那些流行一时的畅销书,我也总会买来翻一翻,我很想知道这些在几天之内就可以出版的书籍究竟是什么使人们趋之若鹜。遗憾的是,这样的阅读没有给我带来丝毫快乐,更没有感到丝毫幸福,当我每次硬着头皮读完,总会想起大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话:“凡是为愚蠢者写作的都是会大受欢迎的。”这句话似乎过于偏激,但却说明了一个道理:警惕畅销书,阅读应该有足够的判断能力,阅读就要读经典作品。
十几年了,在那些经典的文字里沉下去,反思中国教育,反思自身教学,反思自身生活,并试图从这些依然鲜活的文字里寻求更多的价值意义。我逐步学会了用一种宏观的综合的眼光,看待当下的教育现实,思索教育的本质,寻求教育发展与存在的多种可能性。我更看重的是,当我与这些高尚的灵魂相遇,当我感受到凡高所说的那些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甚至在最痛苦迷惘的时候,我都一直在想,人类中最优秀的与我同在。虽然这些年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研究,但我在语文教学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还占不到三分之一。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阅读上,花在了通过广博的阅读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上。总有一种力量在吸引着我,总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那就是阅读,是只有阅读才能给我带来的那个无限丰富、迷人的精神世界。在这些年的阅读中,在这个精神世界中,我活过很多次,也不断地经历死亡,有时沉入绝望的深渊,有时又攀上了幸福的巅峰。但无论如何,这一切都是我从现实生活的庸庸碌碌中突围的记录,是一个人至死无悔的生命历程。因为阅读,我对生活变得甘心;也因为阅读,我对生活又总是充满渴望。我甘心将自己浸入这个世界,现实的与精神的双重世界,我什么都满足,充满欢欣地参与其中;我又什么都想尝试,渴望挑战,有时自我挑战。我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我在反复地纠结中化茧为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阅读。
就这样一直读着,写着,思考着。2002年,我被评为特级教师。这一年,我刚满32岁。2006年底,我又被《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评为“年度十大读书人物”之一。编辑部的朋友让我写下自己的“获奖感言”,其实,我又何尝有什么“感言”呢?我只不过是像呼吸一样自然地阅读,在读书中抵抗虚无,不愿让自己在虚无中教书罢了。这些年,不断地有教师朋友问我关于读书的话题,其中问得最多的是: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其实,在我看来,时时都是阅读的时间,处处都是阅读的地点。因此,我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读书就是生活。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我们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就不愁找不到阅读的时间。在我的心里,读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在这种像呼吸一样须臾不可缺的阅读状态中,我们就获得了幸福。
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拒绝阅读。因为人不能不思考,人活着不能仅仅表现为新陈代谢。那么,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自己应该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当成一种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命状态,我们更有责任使我们的学生走上这条可以寻觅到人之幸福的道路。就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那样,不但自己是一个读书人,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所有教师也都是读书人,而这一个由读书人组成的教师集体共同把孩子们带入了阅读这个阔大、迷人的世界。这两年,我潜心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不止一次地发现,在谈到帮助孩子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是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时,苏霍姆林斯基总是不吝笔墨,那些童话般的师生共读的场景令我百读不厌。
也常听有的老师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差,压力大,条件有限,这使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
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可能你是在很边远偏僻的地方工作的,可能你那个村庄和文化中心要相距数千公里,学校里也许会有许多欠缺,——但是如果你那里有一个书籍的王国,你就有可能把工作提高到这样的教育学素养的水平,并且取得这样的成果,使之不次于在文化中心地区的工作。
那么,无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多么不能尽如人意的教育环境,无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怎样令人焦虑的教育现实,我们都应该首先把作为教师的自己丰富起来,温润起来,强大起来。因为,只有我们丰富了,温润了,强大了,才有可能帮助我们的孩子也丰富起来,温润起来,强大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阅读将会是一种最持久、最有力量、也最根本的办法。
我不敢自称“优秀教师”,但我就是这样做的。您可以不相信我,但请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相信——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
25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32:26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师的书房——享受阅读、感受成长!
教育视频
《现代教育原理》系列电视讲座
《课程与教学论》系列电视讲座
《现代教育技术》系列电视讲座
《教育评价》系列电视讲座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系列电视讲座
《教育心理学》系列电视讲座
《教育行政概论》系列电视讲座
《中国教育简史》系列电视讲座
《现代教育思想》系列电视讲座
《教育研究方法》系列电视讲座
《现代教师学导论》系列电视讲座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系列电视讲座
教育名著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21世纪,怎样做教师
教学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建设》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下半月)
《语文世界》小学版
《语文世界》初中版
《优秀作文点评》高中版
《语文世界》高中版
《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修辞学习》
《班主任》
《教师博览》
《基础教育研究》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职业教育研究》
《中国大学教学》
《中国特殊教育》
《名作欣赏·文学鉴赏》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古典文学知识》
《博览群书》
文学期刊
《当代》
《十月》
《小说月报(原创版)》
《译林》《译文》
《读书》A  B
《古典文学知识》
《意林》
《文史精华》
《百年潮》
《人民文摘》
《文史杂志》
《散文诗》
《扬子江》
《书屋》
《外国文艺》
《文学自由谈》
《星星》诗刊
《博览群书》
《中国编辑》
  




250#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20:29:43 | 只看该作者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  
     陈 烨
一个好的教师,善于表达自己的内涵是受学生喜爱的第一个利器,因为如果一个老师,就算有十分的本领,而学生只感受领悟到五分,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也只有五分而已。书中第一部分阐述关于修炼教师的形象,它包括教师的服饰、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性、智慧、情感等方面,我把教师的诸多修炼理解为是在向学生诠释自己的内涵、修养、性情。然而在教师内涵的修炼中,我认为教师的宽容、德性、情感、智慧尤为重要。
我很赞同作者的话: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学生的情感往往都很脆弱,认识很肤浅,自以为是并向往着成人的生活世界,他们容易犯错,他们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宽容、指导和帮助。但是他们都会长大,会用眼睛观察、用心灵去体会这个老师是不是一个好老师,他肚子里到底有没有墨水,他有没有爱心,教书对他只是兴趣、是义务抑或是一个铁饭碗?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教师不可能让他们剪一个西瓜皮的头发,只露出耳朵来听话;把他们变成一个只会听话的孩子,而没了自己。但学生也不是石头,而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打了会疼骂了会哭的孩子,老师要用真挚的情感来薰陶他们,他们既不是顽石当然亦受所感。有时候相对的付出未必会有令人释然的感觉,但我坚信他们无法拒绝教师无尽的鼓励、爱心与强悍的生命在他们良知背后的催促。因此我相信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可以沟通的,学生都是可以被教育好的,教育不好学生老师是有责任的。
作者在阐述修炼教师的智慧时指出“教师是个大智慧的人”,确实如此。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试想,一位教师如不勤奋学习,拥有渊博的知识,又怎能传道授业?如果教师不严谨治学,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钻研学问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传授知识,又怎能为学生解惑?我们都知道:学生对教师不是偶像式的崇拜,而是一天天被教服的过程,就像《小王子》书中那只狐狸与小王子的接触一般,是渐渐批判与接受,而不是偶然惊鸿一瞥,就马上在心中把老师的形象用自己的想像完美塑造出来,那种感情是浮动的,不实在的;学生不会欺骗自己,更不容易被老师所迷惑。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的充实并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做一个机智灵活,足智多谋的智慧之人。
作者在书中还强调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需要改良与更新、发展与进步。这与古人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是一个道理,真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对于学生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传道者用照本宣科式的育人方式已不实用,对学生不是不讲理论,而是要用生活来验证理论,让学生如沐春风。让他们知道即使是“孝敬父母”,尊师重道”都有它行为上的意义。
随着就业形式的严峻,教师在课堂上也必须常常给他们灌输一些观念:读书将来的出路很多;多学知识将来是有好处的;知识是有用的……因为每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将来时,总是先凉了半截,老师就要不断的启示他们如何面对社会,如何在社会上立足。不要让学生与社会脱节,从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读《教师的20项修炼》让我明白:教育是启发,但不只是灌输;教师不诠释,又诠释了很多;不传道,却事实上传了道;不严肃,却又极认真;不强迫学生,却又通过激励而带给学生自尊、自信、自重、自爱。
我站在教育的起点憧憬未来的美好!




“笨”的人才能做持久的事
一个民间读书会的六年
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珺
  3月2日一早,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教师陈蕾拎着亲手烘制的生日蛋糕兴冲冲地来到福建师范大学附中小礼堂,这里,一场特殊的生日会——福州“1+1读书俱乐部”六周年纪念活动正在举行。为什么选择六年这个节点来纪念?“1+1读书俱乐部”创办者、“生命化教育”倡导人张文质不无幽默地解释说:“原因很简单,五周年时我们忘了这档事,等到十周年,时间又太久了,就选六周年吧,算是一个分享与自我鼓励的仪式。”
  怡情与随性、分享与鼓励从一开始就成为这个“低调开张、高调坚持”的读书会的基调。六年来,读书不断,活动不断,人员的流动也不断。有人走了,就走了,有人走了,又回来,有的人后来来了,一直还没走。
  因为相信无论参与多久总会有些收获,所以这个读书会正如创办者所希望的,在“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的“自助”原则下一路坚持下来。
  六年,在人的一生中也许算不上太长,但对于一个自发组织、自觉坚持的民间读书会来说,可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其间的冷暖甘苦,其间的挣扎守候,其间的付出回报,只有亲历过、坚持过的人才品得出个中滋味。
  读书所给予的勇气
  “因为读书和组织读书,你看起来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中学教师。”这是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院程光泉教授对福建师大附中教师李华的印象。而在张文质看来,这是读书之后的必然结果——“因为阅读的引领,教师自然而然由单一的现实中人,逐步汲取‘理想中人’的气质和内涵。”
  张文质在为本报撰写的《读书:改变你精神世界的分子结构》一文中详述了“1+1读书俱乐部”的“前世”:2007年1月23日晚,在生命化教育群组每周一次的网络在线讨论过程中,福建师大附中的李华老师建议在福州成立一个“自助式”的读书俱乐部,我当即在博客上作出呼应。经商议决定把俱乐部命名为“1+1读书俱乐部”,意为每个人建一个教育博客,每个月读一本书,每个月开展一次“1+1”的读书活动(第一次为领书、导读,第二次为专题讨论),通过读书影响一个朋友、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所学校……
  2007年2月10日上午,“1+1读书俱乐部”在福建师大附中图书馆正式开班,张文质和福建师大文学院的余岱宗博士为来自福州的20余位中小学教师导读了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3月2日晚7:30开始了对这本书的在线讨论,参与者除了俱乐部成员,还有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他们自发地坐在电脑前,热烈、深入地讨论该书读后的感想及困惑,据统计,当晚发言的达700多人次,点击数超过3000次。又过了两周,俱乐部成员聚首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畅谈读这本书的体会和感受。随后,是博客上不断上传的读书笔记。
  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教育类的书籍比较“难”读,而专家的导读和“读友”们的互相鼓励、互相督促,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艰涩,增加了趣味。
  福州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杨继红称自己从一开始的怕完不成读书任务、怕看不懂所指定书目、怕被“开除”,到现在的心态年轻、慈悲为怀、看轻功名,“读书使我转向自我、转向内心”。她甚至慨叹:“如果这种读书经历能提前二三十年,我的生活和工作一定会更美好!”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几乎每次月谈会都会下雨。大家笑着将其归罪于李华博客的名字:“谁让你叫‘风雨中的美丽’呢?”
  32本书,650多篇读书笔记,26次月谈会,21次在线讨论,这些数字搭上每一次聚会所经历的风雨,搭上来自各地之专家学者的精彩导读(由于经费自理,所以专家均为义务讲座),搭上因书结缘的美丽邂逅(俱乐部中一对年轻人于月谈会相识,并在西湖月夜下的水心桥见证爱情)……写就了这个以教师为主体的民间读书会的“今生”。
  “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六年里有我的三年,时光日历里的故事很多,美好的回忆很多——读了一些书,写了一些读书笔记,认识了一些名师,带动了几位同事。”这是女教师陈蕾参加“1+1”之后的“时间简史”。每个读书会成员的日历上,都和她一样,留有读书的痕迹。
  因为陡峭,所以高贵
  不特别邀请谁,也不勉强什么人参加,张文质希望这个读书会完全是自愿者的集合。组织的“松散”使人舒适,但如此缺乏组织结构的团体何以坚持?“活动的召集人十分重要,一定得是个一条路走到黑的铁杆分子,不管情况千变万化,他都只做一件事。‘笨’的人才能做持久的事。”张文质说。
  李华就是这个“一条路走到黑的铁杆”。
  当了20多年政治教师,现为学校教研室主任的李华,理想是穷尽一生才智去“缔造一片晴朗,让纯洁的心跳跃在无云的天空”,始终自信、沉着、冷静、乐观地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个新的世界。她说:“自2005年12月让自己的灵魂在成长博客‘诗意地栖居’,年逾不惑的我的成长堪称飞跃。”
  她在一篇博文中写道:“读书是很个性化的行为,读什么、怎么读是自己的事。过去,我喜欢读散文、小说等文艺类书籍,而对教育类书籍缺乏兴趣,很少涉及。平时更多是凭经验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这些个人的经验、反思和顿悟,鲜活质朴却零散琐碎。20多年的教师生涯告诉我,自己摸索获得的经验是宝贵的,但仅靠个体经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的教师专业成长是艰难缓慢的。”
  作为中学教师,她感到自己迫切需要理论的引领。
  谈及初衷,她说:“与其说当时提出成立区域教师读书俱乐部是我的‘一闪念’,不如说是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目睹张文质、刘良华、周彬等教育学者尽心尽力推动中小学教师读书、帮助老师们尽快获得专业成长的热忱让我感动,也激励着我在自己读书成长的同时能为促进更多教师读书成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作为读书会的发起者,大家推举李华担任“班长”,而她在愉悦地为大家服务的时候,总是满足地认为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为了督促自己而督促别人才使自己能够坚持阅读、反思和写作”。她坦陈:“这几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重,但不仅没有因此产生职业的倦怠,反而更加豁达乐观,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日益充实和强大。”
  由于俱乐部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2009年开始,先是小学老师来参加活动的渐渐稀少,后来初中老师也来得越来越少了。能够坚持读书并撰写读书笔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以《杜威教育名篇》这本书为例,只有李华、杨继红、肖晓云、廖旺华、林晓枫、陈琼英、陈蕾和傅润生少数几个人在坚持。这使“班长”李华猛然惊觉,原以为平坦的教师成长之路因为“坚持”突然变得崎岖和陡峭起来。
  一篇题为《因为陡峭,所以高贵》的影评提出“陡峭造就了高贵”的观点,李华由此联想到了教师读书。
  “陡峭造就了高贵”,原来寻常的教师读书写作在当今浮躁、功利的现实社会中变得罕见而高贵起来。就像“高贵的人绝对拥有高贵的爱情(他可以使对方也变得高贵起来)”一样,高贵的教师也绝对拥有高贵的精神(同样他可以使他的学生也高贵起来),而高贵的精神必然陡峭,“因为其卓尔不群的高度注定了它的艰难曲折”。
  “1+1”成立四周年时,张文质曾问李华:“如果俱乐部只剩你一个人了,你怎么办?”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读书俱乐部中最大的受益者,无论如何我会坚持下去的。”
  凭借书籍自身的魅力和这份读书所给予的勇气,福州“1+1读书俱乐部”最终走出低谷,并且将一种读书精神和方法辐射到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福建师大附中、福州时代中学、福州格致中学、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州屏东中学、福州井大小学、福州康桥中学、福建师大文博附中等福建省内的十几所学校及湖北、江苏、四川等省外数十所中小学都相继成立了教师或学生的“1+1读书俱乐部”。南北遥相呼应,一起读书。
  读书是一种自我成全
  “1+1”成立之初,张文质对俱乐部成员提了五点建议,李华和“读友”们时常拿出来重温:
  一、张老师说这个俱乐部是我们自己组建,自己要参与的,但一个月读一本书其实也不容易,教学需要勇气,阅读也需要勇气!
  二、张老师希望我们不必带着“任务”去读,也不要急着为写作尤其是“写论文”而读,让我们先把这样的“任务”放一放,包括把自己的“定见”与“经验”也放一放,让我们直接进入文本,与作者相遇,与自己相遇,在克服最初的阅读困难之后,我们会慢慢地获得美妙的发现与惊喜,其实每一本书都是需要阅读者重新“写作”的。他还希望我们在阅读时多多抄录,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多与自己对话,也就是多写一些阅读札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轻易放过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张老师建议,在阅读时不妨多多联想、回忆,放任自己阅读时引起的触动,回到记忆,对已经过去的生活重新理解,重新判断,获得新的经验,产生对生命更多的珍惜与热爱之情。
  四、张老师说我们的阅读还要反观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的反观也就是直面我们的困难与恐惧,在反省和自我哺育中,去增强教育的智慧,真正成为“自己始终在成长中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成长”的人。
  五、张老师希望我们有勇气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更多的朋友交流,也要有勇气在讨论现场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这些声音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舒展,生命的意义首先就在我们所选择的生活,这样的“生命表现”也许就是我们能够获得的一种幸福。它一定是自我添加与自我成全的。
  “1+1”成立以来,大学教授黄克剑、余岱宗、林少敏、孙绍振、钱理群、程光泉,中学特级教师陈日亮、王立根等都曾义务来讲学。
  在六周年纪念会上,福建龙岩市永定一中教师廖旺华发言细数“1+1”带给他的美好:“2007年7月我荣幸地成为了‘1+1’的一名远程会员。”之后他便坚持参加网络在线讨论交流,还三次赴福州参加了“读书月谈会”。每一次的读书聚会总是笑声不断,掌声不断,始终洋溢着温暖的气息——这令这位来自龙岩老区的教师印象深刻。
  无论是“大”教授还是“小”教师,因为书,因为分享的冲动而坐在一起。这景象,何等美妙!
  每当点开“1+1读书俱乐部”的博客页面,毕淑敏的那段话便跃入眼帘:“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

249#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20:28:17 | 只看该作者
寻找教育的支点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  

郑海
暑假是教师休整的好时间,没有外出旅行,却蜗居家中看了李希贵老师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也感觉是进行了一次美国教育之行,并且假如是自己去,肯定还不会有这么多的感受与思考。想想我们平常,也外出走走过,除了走马观花外,哪来的这么多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
读完之后,感觉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从骨子里来的“师道尊严”还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对比美国教师一个细微的观察就发现,我们的课堂总是教师的声音,当李希贵老师告诉美国老师,“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坐下去与站起来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允许时”,他们惊呼:“中国的老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有这么小心翼翼吗?”可这些,在我们看来,这是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全然不顾,这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还有一个方面更是让中美双方老师都感到惊讶,美国的学生在上课时,是可以随手上厕所的,当得知中国的学生都是统一在课间休息时才能上厕所的时候,他们像是听天方夜谭一般瞪大了眼睛,一副似信非信的样子,而询问这样会不会使厕所在课间太紧张了……事实上,课间的厕所紧张,在我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习以为常,觉得没什么不对的……
或许,在美国人的思维看来,不合理的就要改,改得符合人性的需要。实质上,我们许多地方是因为制度设计的不合理,而导致问题的层出不穷,可我们的思维只是想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已,而不想去解决这个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不想从深层次上去找原因。
从前听说务实的西方人,说我们特别注重理论的挖掘,却很少想去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我们的许多研究课题,正如李老师所说的那样:“常常目标宏大,立意深远,拉开一个很大的场面和架势,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一个课题似乎要解决教育的全部问题,他们的课题不但切入的角度很小,而且颇有些稀奇古怪,这样的课题虽然对改变真实的教育生活很有意义,但对许多中国的教授来说,可能就太‘下里巴人’了。”比如说,李老师就碰到他们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专门研究尽快熟悉学生,记住学生名字的方法。
有趣的是,在研究时,不同的老师分享了他们记住学生名字的不同方法,许多方法,对我这个中年教师来说,可谓是耳目一新,真没想到,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探讨。实际上,在大谈师爱的今天,我们大多数教师都碰到过忘记学生姓名的尴尬,更有甚者,如果说上的平行班多了,那叫不出学生的姓名,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试想,假如我们的校长,因为学校的新员工多,而叫不出你的姓名,你是何种感受。可以说,这里面,你花了多少功夫,就代表你对学生,至少可以说,你对这个班的学生付出了多少爱心。古人说:“知己知彼,将心比心”我想极少有学生愿意真正接受记不住他姓名的教师。谁都无法否认,没有良好的接触与交流,哪来良好的师生关系,可我们就是静不下心来,做这些明明白白、最简单不过的事,更多的是抱怨与牢骚,其实要改变大环境太难了,而改变自己,则会发现生活马上就会起变化。
客观地说,我们大多数老师还是在寻求改变,只是他们找不到改变路,不知道路在何方,才会人云亦云的。《西游记》的主题曲唱得真好:路在脚下!没有必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是最重要的。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学生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只要我们眼里有学生,那就会找到我们教育的支点:比如说,我们常抱怨学生不愿意交作业,那我们是否可以调查或是思考,我们布置的作业到底有多大的实效性?学生是否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我们自己是否做了这些习题?里面是否有许多雷同的地方?不是常说,只有老师下题海,学生才能出题海,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少做无用功,那我们是否真正的这样做过?有没有坚持?再比如说,我们总说学生越大越不愿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实质上,小学里课堂上还是小手一片的,为何到了初中或高中,这种举手几乎就快绝迹了呢?我们是否把自己每节课的提问作过一个统计,有多少问题是可以张口就来,学生举手回答是否让他们觉得低估了他们的智商?有多少问题,问了等于没有问,因为学生不知道你问的到底是什么?而不是我们老师所说的答非所问,或是一问三不知。这里面是否有一个角度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问题,也可以拿来研究:学生怎么喜欢上课时去上厕所?学生怎么上课不拿课本?学生的抽屉或课桌如何整理?学生们有多少是按时吃饭了?学生中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还是那句话,做事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生的需要做起,这样才能有学生喜欢的教育,才能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有专业智慧的老师,才能真正从教书育人中找到成就感与尊严感。
248#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20:27:08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
林玲
在读完《教师一定要看的15部电影》这本书以后,我陆续的看了一些书中所介绍的电影,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丽的大脚》和《草房子》这两部电影。
在《美丽的大脚》这部电影中,片中的女主角是一个被愚昧夺去了丈夫和儿子的女人,唯一可以被人说道的就是那双43码的大脚。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女人,为了让村里的“娃儿们”不再愚昧,立志开办学校,当起了这个村子里唯一的教师。她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了黄土飞扬、风沙漫天的高原上,把一腔的热血,毕生的母爱献给了自己的学生。
影片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张美丽老师的笑容,她的笑是热情的、自然的、真诚的、美丽的,我真切地体会到了那笑容里的快乐。在教室里,她笑着用那浓厚的地方话教孩子们识字、造句,在村口,她笑着用那跑了调的嗓子、笨拙的姿势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在生活中,她笑着用那母性的温柔感动和影响了夏老师,使她最终决定留下来。即使在她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她依然笑着说:“每个人都是哭着到这个世界上来,我要笑着走……”张老师她做到了,她笑着用自己一双平凡的大脚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她笑着和自己的学生们一起拥有了最美丽的人生!
如果用大都市的教师标准来衡量张美丽老师,她是不合格的。她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或许压根不知道什么叫《教育学》、《心理学》,但是她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把他们当作了那一片黄土地的希望,在她身上体现的是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奉献精神和博爱情怀。此时此刻,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因为我也是一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因为我也有资格和张老师一样执着地爱着并热情地从事着教师这份职业。
《草房子》给我们刻画了一群有情有义的小男子汉。秃鹤因为秃顶,与同学、集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他借广播操比赛等机会报复着他人对自己的轻视与侮辱,可换来的是大家对他的更加的嫌弃。但当集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不计前嫌,毅然挺身而出,把伪军连长的角色演活了。当大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他却“坐在小镇码头最低的石阶上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抑制不住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号啕大哭”。那号啕大哭的少年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少年,因为他有金子般的心灵。
另外,像桑桑,尽管与杜小康曾经有那么多的纠葛,但当杜小康最落魄的时候,他把自己最钟爱的鸽群卖给了一个叫“喜子”的养鸽人,钱全部给了杜小康。细马为了寻找因痴呆而失踪的养母,历尽千辛万苦。就是这样一群有情有义的孩子,让我们尘封已久的部分感觉神经如触电般震颤。
在孩子们发生故事里,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常常那么美好的,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吵架闹事时,作为教师,一方面不能对学生太严厉,另一方面又不得冷眼旁观,有时真是束手无策。现在家长、社会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的一举一动时刻受到家长的监督,重不得、轻不得,让现在的教师面对教育有很多的无奈。并且现在的孩子难以独立地担当一面去解决问题。一有问题,都要找老师,找家长,都在庇护下,变得面对困难无法承受,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要给与结果教训,如桑桑在第一次犯错误时,被妈妈狠狠打了一顿,而在第二次时,则采取拿掉他的蚊帐,让他尝尝没有蚊帐的后果,认识到蚊帐的重要性。
也许,教师也该变换着各种方法去教育学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了解学生,要理解学生,要尊重学生,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要与学生交流、沟通。教育的道路是艰辛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24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21:12:47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与自我鼓励:福州“1+1读书俱乐部”6周年

文/张文质

http://xnjyw.5d6d.net/thread-59378-1-2.html

2007.2~2013.2
福州“1+1读书俱乐部”6周年

一、6年,31本书,650多篇读书笔记
1.[美]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
2. [日]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
3.张文质《幻想之眼》
4.刘良华《教育自传》
5.[意]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6.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
7.[德]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
8.李茂《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
9.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
10.[美]罗杰斯《个人形成论》     
11.张文质《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12.刘良华《新父母学校》
13.[美]杜威《杜威教育名篇》   
14.肖川《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
15.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
16.[美]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17.柳夕浪《教师研究的意蕴》
18. [印] 克里希那穆提《克里希那穆提精选集》
19.李崇建《没有围墙的学校》
20.吴非《致青年教师》
21.梁卫星《成人之美兮》
22.张文质《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
23.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4.[美]莫提默•J•艾德勒,[美]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25.南桥《知识不是力量》
26. [英]艾伦•麦克法兰《给莉莉的信》
27.张文质、陈开玖主编《女教师的生命之爱》
28.张文质《书如何拯救生活》
29.余文森《一位教育学教授的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
30. [美] 约翰﹒I﹒古得莱得《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31.齐邦媛《巨流河》

二、26次月谈会
1.2007年2月10日福州“1+1读书俱乐部”在福建师大附中“开班”,余岱宗博士导读了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的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
2.“1+1读书俱乐部”成员再聚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畅谈读《教学勇气》的体会和感受。
3.2007年4月29日晚在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由张文质老师导读《静悄悄的革命》。
4.2007年6月9日,读书会成员共聚秀丽美妙的西湖畔的易安居。
5.2007年7月5日,戴耘教授为读书俱乐部作题为《理解儿童与小学教育的使命》的报告。
6.2007年7月30日上午,在福州市教育学院开展《幻想之眼》月读会。
7.2007年10月6日,在张文质老师的办公室举行刘良华《教育自传》读书交流会。
8.2007年11月25日,读书俱乐部到闽侯白沙读书摘桔,在闽侯白沙中心小学开展了《童年的秘密》月谈会。
9.2007年11月11日下午,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在福建省电教馆为“1+1读书俱乐部”作题为《我理想中的教育和中小学老师》的讲座。
10.2008年1月14日晚上,在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会议室,完成了《童年的秘密》一书的终结讨论,并作了《我的精神自传》一书的导读和对2008年“1+1读书俱乐部”发展前景的畅想。
11.2008年3月22日在时代中学高中部阅览室,读书俱乐部围绕钱理群的《我的精神自传》开展了主题为“寻找每一个人的精神发展之路”的月谈会。
12.2008年4月29日晚上,地点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会议室,曾在1997年引燃中学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炮轰手”王丽与读书俱乐部成员面对面交流,并作了《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
13.2008年7月24日下午4:00在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会议室,读书俱乐部围绕着《卡尔.威特的教育》开展了主题为“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家庭教育?”的读后感交流。
14.2008年9月6日上午,读书俱乐部成员齐聚福州市井大小学,共读共讨论《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
15.2008年11月23日上午,“光荣与梦想1+1”读书俱乐部的老师们和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老师们携手相聚在依山伴水、环境优美的福建师大文博附中。在师大附中李华老师的主持下,已经阅读了《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的老师们围绕该书交流了各自的读书心得并对相关的教育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16.2009年3月1日(周天)下午2:30,读书俱乐部在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会议室继续研讨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本次研讨主题为:罗杰斯理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思考。
17.2009年6月14日晚7:00,读书俱乐部在北江滨公园望龙台一起分享、漫谈张文质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和刘良华的《新父母学校》。
18.2009年7月26日(周天)上午9:00,读书俱乐部成员来到格致中学(福州市法海路41号)举行读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的主题包括:①讲述你自己或者你身边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美好故事,让大家分享教育之美;②谈谈近期自己博客写作和读书的计划(这是张文质老师特别定的题)。
19.2010年7月3日下午,读书俱乐部成员齐聚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会议室,共同聆听张文质老师导读《世界是平的》一书。
20.2011年2月11日下午,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多功能厅举办了“延续美好——福州1+1读书俱乐部成立四周年座谈会”。
21.2011年9月11日上午在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会议室共读《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
22.2011年10月9日上午,台北教育大学教授张世宗在福州温泉小学作主题为“创意乐育.游艺学习”的讲座,部分读书俱乐部成员参与了本次活动。
23.2012年8月6日下午4:00,读书俱乐部在鼓楼区冠亚美食街5-03别墅“罗马之恋”咖啡厅共读《女教师的生命之爱》和《书如何拯救生活》。
24.2012年10月7日下午3:00,读书俱乐部在青年会微培咖啡工厂读余文森《一位教育学教授的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
25.2012年12月14日(周日)下午3:00,读书俱乐部在金山尤溪洲桥头红星国际对面的“米萝咖啡”共读《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26.2013年1月24日(周四)下午3:00,在福建师大附中教工之家,读书俱乐部继续共研读≪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第一、二章,并进行了≪巨流河≫一书的导读。

三、21次在线讨论
1.2007年3月2日晚7:30在线讨论:直面教师的心灵――《教学勇气》初读。
2.2007年3月30日晚上7:30在线讨论:我们教育生命的关键词――《教学勇气》再读。
3.2007年5月24日晚上7:30生命化教育博客在线讨论:从《静悄悄的革命》到“静悄悄的变革行动”。
4.2007年10月12、13日在线讨论:《教育自传》传递了什么给你?
5.2008年5月30日在线讨论:由《卡尔・威特的教育》想到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6.2008年 10月4、5日晚上7:00-10:00在线研讨:①当下我们怎样做教师,当下我们做怎样的教师?②作为教师的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同朋友们分享?③读了《在与众不同教室里》一书后,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7.2009年1月19日晚在线研讨:“从个人的角度说话——罗杰斯《个人形成论》读后感交流”。研讨方向:①学习罗杰斯关注自己,“从个人的角度说话”,谈谈你是怎样的一个人?②罗杰斯特别提倡“助益性人际关系”,结合自己的感悟谈谈你如何理解“助益性”,你已经或者打算与他人(包括学生、家长、同事、朋友、家人等等)建立怎样的助益性关系?③你理解的“真诚透明”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8.2009年5月6日晚应“1+1读书俱乐部”邀请,刘良华老师作客“1+1读书俱乐部”博客,在线为我们导读《新父母学校》。
9.2009年12月30日晚上7:00岁末网研:让我们为自己的成长“买单”——盘点《杜威教育名篇》。研讨的主题是:杜威教育思想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启迪以及你读的过程中的困惑是什么?
10.2010年1月29日、30日晚上7:00—10:00进行《教师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一书的第一次网络研讨。
11.2010年3月5日晚上7:00-10:00在线研讨:你的“教育之桶”里的水到底有多少?
12.2010年4月23日晚上7:00-10:00在线研讨: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你更赞成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13.2010年6月25日晚上7:00-10:00在线研讨:走在“教学做合一”到“生活与民主教育”的路上。
14.2010年7月30日晚上7:00-10:00 在线研讨:当代教师各版本的特征是什么,你属于哪个版本?
15.2010年12月31日晚8:00《教师研究的意蕴》一书第一次网络研讨:教师研究怎样保持原生态表达?
16.2011年1月15日晚20:00-22:00《教师研究的意蕴》一书第二次网络研讨:教师的研究与教授的研究,有区别吗?相互间是什么关系?
17.2011年1月我们共读的书是江湖一刀推荐的《克里希那穆提精选集》。2011年1月23日晚20:00对此书做了一次在线研讨。
18.2011年5月6、7日晚20:00-22:00在线研讨《体制外的学习天空:没有围墙的学校》。
19.2012年2月28、29日晚7:00在线研讨:如何阅读一本书?
20.2012年4月23日在线研讨:你能不能做得比美国教师更好?
21.2012年10月31日晚上7:00在线研讨:课堂的精彩在哪里?

四、其它
受福州“1+1 读书俱乐部”的影响和启发,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如福建师大附中、福州时代中学、福州格致中学、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州屏东中学、福州井大小学、福州康桥中学、福建师大文博附中、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晋江市和森道学校、湖北咸宁市、厦门同安进修校附小、江苏南通二甲中学、江苏苏州高新区枫桥实验小学等都相继成立了教师或学生的“1+1读书俱乐部”,南北遥相呼应,一起读书。《中国教育报》《海峡教育报》《海峡消费报》等媒体对“1+1 读书俱乐部”都做了专题报道,其中《海峡教育报》2007年3月22日以《在学习中与学生共同成长——福州教师组建“自助式”读书俱乐部》为题对李华做了专访。2007年11月22日出刊的《海峡消费报》以《福州1+1读书沙龙“低调开张,高调坚持”》为题,对“1+1读书俱乐部”作了报道。《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27 日以《读书:改变你精神世界的分子结构――“1+1>2”的民间读书沙龙侧记》专题介绍了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读书活动;2012年8月30日,《中国教育报》在采写教师假期阅读状况的长文《从书里看见的风景》中报道了福州“1+1读书俱乐部”2012年7月2日的读书会实录。

更多精彩阅读笔记、活动记录,请——
登录“1+1读书俱乐部”博客:www.edu11.net/?136
关注“1+1读书俱乐部”新浪微博:1十1教师读书俱乐部
◇高调坚持◇


福州1+1读书沙龙:“低调开张,高调坚持”

第二届福州读书月高调落幕。闽都大讲坛、乡学讲习所、国学讲堂、新知讲坛、少儿蒙学学堂,上百场各类讲座据说吸引了近10万市民参加,我们似乎正迎来一个全民读书热。
但,一次“体制外的读书活动”,钱理群让我们反思,读书作为一次个人化的关于心灵智慧增长的需要,绝非“读书节”的热闹表演和读经做戏。
我们发现,与时下百家讲坛引领大众读书热潮的那种热闹和喧嚣相反,小众化的私人化的读书活动,悄悄在城市的街巷里弄蔓延,很有十九世纪法国巴黎沙龙文化的味道———按照法国的情况,沙龙是中产阶层高雅文化消费的产物。
时下中国批量生产的中产阶层,终于在浮躁的社会之下慢慢找到了精神出口的生活方式。

■专题策划:高立新                ■文图:本报记者 林长生

钱理群:“谁都说读书,是一种热闹而已”
“今天有幸第一次面对面聆听钱理群先生的雄谈阔论,突然就想起孔庆东说的,他不敢坐得离钱老太近,感觉自己被洗脑一般。”11月11日深夜,“减字白水”在自己的博客“春天的微笑”里写下了《钱理群,仰望星空》,表达自己听到钱理群为福州1+1读书俱乐部讲演后的震动。
用钱理群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次“体制外的读书活动”。
钱理群说,读书是个人化的活动,是关于心灵智慧增长的需要,不是“读书节”的热闹表演和读经做戏。
从梭罗《瓦尔登湖》、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兄弟》,钱理群充满激情地演讲,“年轻是美丽的,瓦尔登湖的黎明和澄澈是美好的,让生命不断保留在新生的状态”。
11月11日下午,钱理群“悄悄地”跑到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沙龙,跟他的仰慕者———参加沙龙的47个“粉丝”进行深度交流。参加沙龙的不少是福州的老师,因此钱老有针对性地告诉老师们,现在的校园是有大楼没文化,要“牵着中学生的手,引导他们到世界巨匠的身边”,并很抒情地说:“只为这一瞬间,我作为成人,作为教师,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无怨无悔。”对于培养人的精神生活,他说,教育的主要手段就是引导读书,人有平面的生活,更要有超越时空的精神生活,平面的物质生活是狭窄的,通过读书可以打破。所以他倡导经典阅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读书能和托尔斯泰、安徒生等大师对话,这是很美妙的事情。
针对百家讲坛引发的大众读书热潮,11月11日下午,钱理群向本报记者表示,读书是个人化的活动,社会上热闹的读书和读经只是鲁迅说的“做戏”,是“文字游戏”,真正的读书是私密的,要深入文本和心灵。
“读书确实一种个人行为,像托尔斯泰就特别讨厌莎士比亚,每个人的选择和志趣有差别,但这不矛盾,无损于二者的伟大和作品的经典性。但另一方面,社会上提倡读书,往往变成鲁迅先生说的做戏,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是真正的读书。谁都说读书,是一种热闹而已。”钱理群说,读经也是,这现象是“荒谬”的。
沙龙原定于17:30结束,但现场气氛太过活跃,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一个多小时,天已经黑了,主持人心疼钱老,不得不强行喊“停”。

一个私人性质的读书俱乐部能邀请到钱理群、孙绍振等知名学者的“开讲”
福州1+1读书沙龙“低调开张,高调坚持”
中国人读书的情况是平均每人每年0.41本,与以色列相差一百多倍,而这不到半本书中,你看到的很多人读的根本不算“书”,课本、教辅,为考公务员或评专业职称而读书,带着浓厚实用主义和功利色彩的读书,没有愉悦可言,根本无关灵魂,称不上读书。所以如果说有人组织一个沙龙,坚持每月读一本书,而这个私人小团体在自愿的基础上能坚持下来,还在慢慢长大,算不算对浮躁社会的一种安慰?福州“1+1读书俱乐部”算得上这样一个“另类”。
新娘爱读书,婚后第一日,抛弃老公,忘记同学会
福州小学教师“裙角飞扬”说,生命中最紧张的时刻,一是10月5日晚举行结婚大礼,“牵着爸爸的手被交到亲爱的他的手上”,二就是第二天(10月6日)下午的台风天气中,带着喜糖参加福州“1+1读书俱乐部”这个熟悉的“家庭”。
“裙角飞扬”这个年轻可爱的新娘对记者说,她那段时间因为准备婚礼,特别忙,书读得不透,心里就觉得“非去俱乐部读书不可”。不巧的是,10月6日那天是她初中同学10周年聚会,她既然能撂下新婚良辰,也就狠心撇下了同学聚会。那天的读书交流持续到晚上8时左右,期间同学们拼命发短信给她,一直等了她7个小时。而整个读书活动中,她只觉得“心里很静,无意间就忽略了还有一个同学聚会”。
采访中,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成员向记者表示:“读书的时候生命最真实。”在不少人的回忆中,几乎都有这么一个镜头:风雨中读书,鲜花和笑脸。
风雨中的沙龙
这是一个包括教师、学者、作家、公务员等在内自发组成的15人团体,核心人物张文质被称为“班主任”,发起人李华叫做“班长”。这个团体不但年龄和知识层面各异,有许多可以互相学习的地方,让他们更开心的是,不时有意想不到的人来参加“俱乐部”,钱理群福州行就是一例。
这次国庆长假的活动前,永定一中的书记旺旺打电话给李华,说要到福州参加他们的读书会,结果,超强台风“罗莎”在这个时候也跑来凑热闹。6日早上7:20,旺旺依然登上了开往福州的大巴车,风雨无阻地从几百公里外赶来,顶着肆虐台风,苦熬6个小时,跑几百公里,就为了来福州参加俱乐部读书沙龙,然后,连夜坐大巴回龙岩。
同样冒雨来回的还有闽侯的幽谷筝鸣、少白和一掬春老师。其中一掬春是特地赶到现场,申请加入读书俱乐部成为新成员的。
说起这次聚会,不能不说俱乐部的才女红姐,她病得几乎不能走路不能坐椅子,医生建议卧床三个月。她还特地摸着上网留言,请假,还忐忑不安,发短信问:“是不是就我一人缺席?大家都好吧!”她是沙龙里读书笔记写得最多的人,有一篇文字还是她在10月5日晚上请假后接近22时写完的。
非常凑巧的是,几乎每一次俱乐部的聚会,真的都是在风风雨雨中度过,难怪“1+1读书俱乐部”“秘书长”李华的博客名字就叫“风雨中的美丽”。据她回忆,只有两次读书天气例外地晴朗,一次是彭清亮从四川赶来福州参加的那次,福州的天气好晴朗,像他的名字“清清亮亮”,没风没雨;另外就是最近这次,11月11日大师钱理群来访,福州天气好得让人嫉妒。
一个帖子发起的读书俱乐部
俱乐部成立那天也下了雨,2007年2月10日,凌晨福州下了第一场春雨,张文质在黑暗中醒来,今天,福州“1+1读书俱乐部”开班了。
就在几天前,福州学者张文质受华南师大教授刘良华之邀,参加推荐“教师阅读书目”,大家目的是推荐“愿意读、应该读、准备读”的书目。讨论中,福建师大附中的李华老师提出在福州成立“自助式”读书俱乐部活动,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张文质、李华一商量,两人最后把俱乐部定名为“1+1读书俱乐部”,一个月读一本书,一个月开展一次读书活动,通过读书影响一个朋友、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所学校。李华担任“1+1读书俱乐部”秘书长。
读书俱乐部最早由李华发起,因此第一次开班放在她学校的图书馆进行。
年轻漂亮的中学副校长茉莉,早早开车到温泉公园附近的张文质家接人。茉莉表达了一个愿望,她的学校也建起了读书俱乐部,希望第二次活动能在她那儿举行。车到师大附中时,茉莉发现早行人、水心和小小云儿等都已在门口等候开班了。
开班那天,福建师大的余岱宗博士主讲读书俱乐部要读的第一本书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所有人都把手机关了,在时间的荒漠外做灵魂的遨游。
小小俱乐部热遍全国
用张文质的话说,“1+1读书俱乐部”是“低调开张,高调坚持”,在快乐、期待、紧张、劳累、鼓励与批评中读完了《教学勇气》和《静悄悄的革命》。开始时,有抱怨、叫苦,也有逃学,但没有人退学。
凭借着组织者的影响和魅力,前后有大学教授黄克剑、余岱宗、林绍敏、孙绍振、钱理群等义务来讲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戴耘教授也曾顺道来作报告。大师的出手,让读书俱乐部的成员们有“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一个私人性质的俱乐部,出人意料地火爆了。福建教育出版社的书刊编辑也来参加了,四川的老师特地赶来福州会见读友,永定、长乐、闽侯等县市不时有人赶来参加。
一个人一个月读一本书,三个月后,俱乐部一统计,成就不小:组织三次导读,三次月谈会,三次在线专题讨论,参加者写了读书笔记107篇,部分作品在《福建论坛》、《明日教育论坛》和《慢教育》上刊出。
更厉害的是,福州沙龙影响遍及全国,福州“1+1读书俱乐部”从年初发起到现在,催生了不少地方的“1+1读书俱乐部”,浙江、南京、湖北、深圳、山东、河南等地都有热心读者成立了“1+1读书俱乐部”,所有的“1+1读书俱乐部”都是平行的,没有隶属关系,有时候会互通有无互相客串。
在“1+1读书俱乐部”的博客页面,有毕淑敏的一段话:“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

(节选自2007年11月22日《海峡消费报》的长篇报道《文化沙龙悄然流行》)


读书:改变你精神世界的分子结构
——“1+1>2”的民间读书沙龙侧记

■张文质

【理念推荐】读书是为己之学——“1+1读书俱乐部”阅读理念
■读书仍然是“为己之学”,也正是“为己”,阅读会帮助我们获知教育的复杂与艰难,获知生命的精微与丰富。
■阅读使我们更乐于肯定自己的生活,肯定自己静思冥想的意义。
■阅读也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既清澈又更加扑朔迷离。我在阅读中所产生的幻觉,孤独,在很多时候有助于你澄清对生命的迷误,它还能帮助你获得对简朴生活的肯定。
■孤独中的读和写,是一条细小的溪流,它不会有壮观的声势,却也不坏,它是一种我们比较习惯的俗套中的自我坚持,是一次又一次关于“意义”的低声问讯。
■潜入阅读。我时常想找到自己,其实也是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表现方式,找到并确定自己对生活的诸多放弃。
■它是一种两相对照,当你阅读时你同时进入的是对自己生活的审视,而在你具体生活中也始终有一个“价值背景”,“伟大事物的魅力”影响着我们。
■当我阅读,不断与生命照面,阅读常常也就是重温和进一步的确认。当你不读书时,你并不是另外一个人。你仍然是对不读书有负疚感的同一个人。

【事件回放】
低调开张的读书会
2007年1月23日晚。生命化教育群组每周一次的网络在线讨论。本次讨论的主题是推荐自己“愿意读、应该读、准备读”的“教师阅读书目”。在讨论过程中,福建师大附中的李华老师建议我在福州成立一个“自助式”的读书俱乐部。所谓“自助”,即“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之前,在多次组织开展在线讨论过程中,我间或闪过这样的念头,此刻一经触动,当即在博客上做出呼应。次日一早,李老师即到我办公室商量此事。我们决定马上就开始这项读书行动,同时决定把俱乐部命名为“1+1读书俱乐部”,也就是每个人建一个教育博客,每个月读一本书,每个月开展一次“1+1”的读书活动(第一次为领书、导读,第二次为专题讨论),通过读书影响一个朋友、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所学校……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博客上推出了两篇相关文章:“我推荐的几本书”、“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修订中)”。同时,我提议读书俱乐部成员阅读的第一本书为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另一边,李华迅速在网上组建起“1+1读书俱乐部”的博客,并在网上推出“成员联系卡”。为了有效地运作起来,同时便于面对面交流,“1+1读书俱乐部”只接纳福州地区的博友,且成员控制在20人左右(小学、初中、高中各6——7人)。
2007年1月29日,成员接纳完毕。
其间,我写了对俱乐部成员的五点建议:放弃原来意义上的“阅读是为了写论文”的念头,真正进入文本阅读;多做记录,抄录美妙的句子,多跟自己对话,多一些自言自语,多一些读白;在阅读过程中更多地联想、回忆;通过阅读反思自己的生活与观察,回到自己的教学,直面各种困难;写一些心得,更多地与博友进行交流。从而进入自我审查,进而自我肯定。
2007年2月10日上午,“1+1读书俱乐部”正式开班了。
读书俱乐部是由李华老师提议的,因此第一次开班的读书活动在她所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进行。我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余岱宗博士分别给学员做了导读。
在快乐、期待、紧张、劳累、鼓励与批评中,读书俱乐部成员已读完了《教学勇气》、《静悄悄的革命》、《幻想之眼》、《教育自传》、《童年的秘密》。开始时,有抱怨的、叫苦的,也有“逃学”的,但没有一个人退学,因为正如许多成员所感慨的,“读书的时候生命最真实”、“在阅读中我发现自己变得细腻、柔顺多了”。值得一提的是,成员“裙角飞扬”(博客名)婚后第一日,抛下老公,忘记同学会,不顾台风肆虐,带着喜糖参加读书沙龙。事情是这样的,“裙角飞扬”这个年轻可爱的新娘那段时间因为准备婚礼,特别忙,书读得不透,但为了再去见“传说中的张老师、师傅花仙子和尊敬的快乐天使”,也为了听听大家如何解读刘良华老师的《教育自传》,就有了“非去俱乐部分享读书感受不可”的决定,而巧的是当天是她初中同学10周年聚会,她既然能撂下新婚良辰,也就狠心撇下同学聚会。那天的交流持续到晚上20时左右,而同学拼命发短信,等了她7个小时。整个读书活动中,她只是觉得“心里很静,无意间就忽略了还有一个同学聚会”。这段佳话在成员间久久流传着,无意中成了读书俱乐部为何如此“迷恋人”的注释之一。
就这样,读书俱乐部低调开张,摸索着阅读,且高调坚持起来了!
“美好”目不暇接
小小的一个民间读书俱乐部,在浮躁和功利的人们看来,或许是一个“没多少用”的“另类”组织,但对俱乐部的每个成员来说,太多想不到的美好被定格在记忆中。
俱乐部开张不久,“多情的边水临”与“美丽的水心”邂逅了,他们心有灵犀一点通,几次活动过后,爱的火花擦亮并温暖着彼此的心灵,从此,他们心甘情愿地互为对方幸福的“俘虏”。西湖月夜下的水心桥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俱乐部的所有成员对他们的浪漫故事津津乐道。
这是第一个令人想不到的美好。
另一个令人想不到的美好来得有点震撼,俱乐部成立至今,先后请来了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克剑,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戴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余岱宗,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林少敏、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等到俱乐部义务讲学。孙绍振教授作“阅读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讲座,钱理群先生作“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和教师”的讲演,这“南孙北钱”两大师风格迥异的睿智讲座,让读书俱乐部的成员有“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还有一个令人想不到的美好是,俱乐部的影响“燎原”全国。先是福建教育出版社的编辑、海峡消费报的记者等闻讯赶来参加,四川的彭清亮老师、山东的孙明霞老师特地赶来福州会见读友,莆田、永定、长乐、闽侯、泉州、厦门等县市不时有教师“不请自来”。慢慢地,福州俱乐部“催生”了不少地方的“1+1读书俱乐部”。如今,福建各地和浙江、南京、湖北、深圳、山东、河南等地的学校也有由教师自发组成的不下20个的“1+1读书俱乐部”。而所有的“1+1读书俱乐部”都是平行的,没有隶属关系,有时候会互通有无,互相客串,但我会不时与各地的发起人联系,加以指导和督促,充当促进教师阅读的“义工”。扬州大学的顾黄初教授出差到福州,听了钱理群老师对“1+1读书俱乐部”的介绍后,甚感兴趣,特意咨询了有关情况,并索要了相关资料,表示回去后也要“如法炮制”,以读书的方式来浸润教师的心灵。
短短的时间,令人意想不到的美好目不暇接,这里面蕴含着意味无穷的道理:再小的事情,只要不计得失,认真做,往往会出大效果。
读书:从内到外的心灵震荡
在“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博客页面,贴有毕淑敏的这么一段话:“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
这段感性十足的话,其实“点”出了“1+1读书俱乐部”创立的意义所在。
我想,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民间立场的读书活动作为多元文化巨流之中的一朵小浪花,跃动着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它是教师幸福生活的有效载体,因为通过这个中介,教师变得自信了,他们在阅读中沉潜、激荡,逼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努力地提升自己,一点一点地在精神成长的同时,不断靠近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境界。也就是说,因为阅读的引领,教师自然而然由单一的现实中人,逐步地汲取了“理想中人”的气质和涵养。通过这个中介,教师“联合”起来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景。“1+1”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对话关系,每个人在这里都可以自由思想,互相“启蒙”,在活动上“1+1”的同时,思想一样“1+1”地自由交流。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更多的是个人行为。“1+1”若仅仅作为一种形式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互相促进、互相鼓励、互相鞭策的现实意义。
正因为如此,“1+1”这样有生命温度的活动,它所产生的一定是1+1>2的体验性效力。

张力呈现:一次在线讨论实录

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 余岱宗:
教师角色多种多样,所谓自我认同依然需要中介,即你认定或想象中的优秀教师应该采用什么的方式生活和工作。

教育学者 张文质:
我们必须有生存的勇气,必须面对着各种的“不称心、不如意、不满足”,“必须”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
回到自己,回到整体,这是帕尔默不断的提醒。“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们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标准”这一观点,很值得思考。
而真正的变革靠的也都是内心所受到的召唤,而不是任何的强制和伪装成各种面目的规范,变革需要的是一个个真正的个人从“受苦的文化”中有所超越和省悟,他能够回到自己新的认同:不是我们从此摆脱苦难,而是,我们仍然可以从苦难出发,无愧于“教育”这个词真实的意义,让生命努力向前跃动。

教师 茉莉:
心灵导师的力量在于他们能唤醒我们内心的真谛,可以重新点燃生命的真谛。
好的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会淡忘,但对好的老师本身却会长久铭记。

编辑 赵成亮:
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私人活动。教育活动越来越成为一个私人领域。所谓私人活动或私人领域并不是说它反对群性,而是连同自我的目的都将要消解。
长期以来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于一个原则,就是教育活动必须为了一种目的去进行。所谓教育活动是一项社会活动,必须有它的目的。其前题就需要质疑。社会的教育活动当然是社会活动,但是自我的教育活动、为我的教育活动决不是社会的活动。为我的教育活动,目的不在于社会,而在于内心自由、完善、仁慈,追求正义和公平……我所进行的教育,不是为他的教育,而是为我的教育,是为了我自己的完善和内心平衡。这就是我们选择教师为业的安生立命之根本。

教师 小小云儿:
“‘不要害怕’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有恐惧,而是说我们不必置身心于我们的恐惧之中。”“为了更正我们对教学技术的过分重视,我强调教师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帕克•帕尔默这两句话,让我记忆深刻。

教师 天光云影:
“我们迷恋于控制外部世界的知识,因为我们相信,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会给我们主宰现实的力量,使我们从现实限制中获得自由。我们被一种似乎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技术所迷惑,我们抛弃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面对我们的生活,我还这样理解。我把这里的“控制外部世界的知识”理解为是我日常生活中的某种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说的直白一些,就是融入这个世界的请客、送礼之类的“知识”。因为这种“知识”似乎确实能使我们从“现实限制”中获得小小的自由。但在做这种事的同时却不时感到自己“抛弃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27日第5版)


书拯救生活了吗?
——2012年7月2日福州1+1读书俱乐部月谈会记录

■李华、陈蕾整理

2012年7月2日,福州“1+1读书俱乐部”在“1+1教育社区”(网络)发布了暑期的共读计划——张文质《书如何拯救生活》与张文质、陈开玖主编《女教师的生命之爱》。
当暑期的旅程过半,我们决定相聚乌石塔畔,分享暑期阅读之旅的收获与体验。8月6日的午后,我们围坐在一起,有中学一线教师,有高校毕业生,有生命化教育研究者,大家侃侃而谈,氛围融洽。大家对《书如何拯救生活》和《女教师的生命之爱》颇有感触,畅谈了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同时还分享了暑期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的所见所闻所感,为读书俱乐部下一阶段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我们的人生因为阅读而有了交集,我们的生活因为阅读而变得更加丰盈,我们的教育因为阅读而展现更美的风景!

福建师大附中李华:
张老师说在“剧场”上再精彩的课堂对他的吸引力,实在比不上他对笨拙和自然课堂的喜爱。我常为自己课堂的笨拙而苦恼,甚至连公开课都不预先磨课,纯天然呈现。但这好比素颜朝天,容貌有限,魅力也就有限,可贵的唯有真实了。问题是当下需要真实的尚有多少人?!
张老师说他欣赏那些名师的各种才能,不过对此他同样怀有深深的戒心。最近有同事参加了某项培训,回来告诉我来讲课的某名师“一点老师的样子都看不出来,在讲台上就像做传销的。”我不知道这是褒奖还是批评,因为我觉得老师就应该像老师,这样的观念是否落伍了呢?
“好的课堂一定会让所有人感受到教育朴素而真挚的力量”,这句话让我产生无尽的感慨和神往。我发现时至今日的政治课堂,教育变得异常艰难,教育的力量在复杂的、活生生的社会现实面前日渐缩小。作为政治教师我很想了解,我们是只为高考考点,只为课本知识重难点而教吗?我们只需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高超的教学艺术就可以上好政治课吗?在我们政治课堂上,那种“朴素和真挚”的力量究竟是什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这种力量直抵每个人生命的灵府”?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陈蕾:
“一所学校如果始终激荡着这样的热情(心中仍有着‘相信’的人,总是希望不断去做大这些相信),一定就会有耐心把爱和真善美作为重担与学业放在肩上,‘那么将来继我们而来的人们会看到一点小小的进步与减轻,这就够好了。’(里尔克语)”我想,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业,更应该教会做人。而做人的教授与学业的教授应该相得益彰,因为学业的获得是为了孩子们明天的成长,而学会做人既是为当下,也是为明天。
在今天的中国,到底是要应试,还是要素质?我想这是很多老师纠结的问题。从内心深处,无论是什么样的老师,我想他都会认为素质教育对人的发展是好的,但应试大环境的压力,还有他本身的知识素养,迫使他只能在应试的道路上走到底。到底素质和应试有没有平衡点?我想是有的,只是这对老师的要求是高的。首先,老师本身要有极强的应试能力,没有应试基础的素质很难得到这个大环境的认可,那么你所谓的素质将会举步维艰。所以,要素质先要应试,在最短的时间内点破应试的机关,那么留给素质的机会和时间自然也就多了。其次,老师本身要有较高的素质,开阔的视野,更新的观念,和不间断地学习成长。这点说得轻巧,其实不易。很多老师都会因为忙而给自己放松的理由,停下脚步休息一下似乎没有什么大错,但是你停下了,这个社会在进步,于是你变相对地落后了。所以,要想兼容素质,那就必须勤奋努力,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记得张老师在某次讲座上曾提到“政治这个学科是一种大综合,其实一所学校真正最难教的是你这个学科,因为它所需要的知识不是单一的政治、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甚至包括生物学、心理学,它是一个真正的综合。所以,我们作为这个学科的教师,你的学习一定要成为你的第一责任。”再次,老师自身需要更多的投入去支持素质的开展。买书也好,收集视频资源也好,参加各种专家讲座也好,都需要你支付时间和金钱。你是否愿意呢?若是心不甘情不愿,那么何以更好地在应试里追求素质的理想呢?

福建师大附中李华:
实际上无论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还是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看,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都只是教育的初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树立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教师的责任和良心是优秀政治教师首要具备的素质同时也是政治课课堂充满“朴素真挚力量”的源泉。
“哲学通过说理达乎道”(陈嘉映语),程光泉老师也反复强调“政治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说理”。面对严峻的现实,政治教师理性又有力的“说理”才能真正“提醒、点拨和敞亮”学生的心智,开启学生的智慧。
事实上,好的政治课是有力量的,它可以唤醒学生心中“某种内在的、确实是由生命自身萌发的精神需要”,唤醒“天然寄寓于儿童的生命中的真、善、美”。
这需要我们政治教师不懈的努力!

福州时代中学王秀芳:
张文质老师说“克制怒气其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使命"之一。是啊,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在生活着,其实是“生活着,就是闪烁其词”,浮躁的日子,自己暂时忘却了身在何处,更无法估计心灵的游走。读书,也就成为了自己能够解救自我心理的捷径。可是,真的这样就可以把灵魂从躯体的囚室里解救出来吗?这个时候的我“会思绪绵绵……”
自己属于自己的时候是宁静的,没有尽管内心愤怒但表面上堆起一抹令人作呕的微笑的虚伪,没有内心恐慌但表面上故作镇定的做作,也没有尽管不愿意和某人打交道但环境促使你不得不跟某人打交道的尴尬。一切的一切全属于自己,一切的一切全由自己支配,这是一段多么令人欣慰的时光。可惜,遗憾,我们都不敢尝试这样的宁静,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敢也不愿意改变现实的无奈等待。如果你追求宁静,宁静也会成为一种奢望;时光不可逆转,凡事不可刻意追求。因为“生命的热情来自对自由的肯定”!

福建师大附中李明哲:
张文质先生在《书如何拯救生活》中有这么一段:“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一所学校、尤其一所老学校一定有岁月掩藏不去的荣光。文化首先是我们的生活,你稍加辨析就会发现,我们生活趣味、情调、质量、追求的变化其实就是文化品格的变化,也许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的学校文化都不可能脱离于时代。”
在附中这所百年老校工作,不经意中就会感受到岁月的积淀在校园里散发的韵味。百卅时光,人事更迭,是一种校园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附中人,还是一代又一代的附中人浸染在独特附中校园中,真的很难理清。
张先生的这段话或许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学校的文化品味和追求固然很难脱离时代背景而显得孑然不同,但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总有一种精神追求被不断继承。追求趣味高雅、情调高尚的文化品格是打造一所好学校的必经之路,而一所不断创造荣耀的老校给后辈留下的最大财富应当是独特的校园精神。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陈蕾:
张老师说:“学校文化建设应因于时代、以成全人、带给每一个人幸福与希望,校园文化核心点应该建立在每一个具体的个人的陶冶、润泽与成全上,这既需要勇气、责任感,更需要一种耐心。”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有耐心去等待他们慢慢开花、结果,而不是为他们贴上许多标签。有时候,老师的一个肯定、一个微笑,却能唤回一段真情,所以我们都要有更多的责任感和耐心来守护这些孩子。

生命化教育研究者陈文芳:
《女教师的生命之爱》收录了17位女教师的个人成长传记,她们中有幼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教育机构研究者,有人历经坎坷才最终获得正式教职,有人一路读到博士后。相信每一位意识到教育工作之不易的教师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获得共鸣。
因为作者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差异极大,所以这本书还能扩充读者的教育视野,让你看到“另一种”教育生活镜像,看到不同的艰难甚至苦难,看到不同的欣喜与幸福。
幸运的是,因为爱(对孩子的爱,对生命的爱,对生命向上伸展之本能的爱),她们都坚持下来了。她们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汲取能量,从他人身上汲取能量,从书中汲取能量,回到童年汲取能量,所以,隔一段时间,她们就焕然一新。我特别推荐了严中慧和海之韵的文章。
这本书总的基调是积极的,它从各个方面给予人正能量。不抱怨、不放弃,爱让她们有了坚持的勇气和动力,爱让她们的教育生活变得与众不同,爱让她们每个人都成为世间独一无二的个体。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陈蕾:
我有一点疑问:张老师的书名叫《书如何拯救生活》,但我最后在书中寻到的答案却是——“书无法拯救生活”。为什么是这样?

生命化教育研究者陈文芳:
我是这样理解这个问题的。实际上,整本书都在谈与阅读(读书和读人)有关的事情。但是,只有阅读真正融入了一个人的生活,他才可能提出“书如何拯救生活”这样的话题。真正有读好书习惯的人都能体会到,书真的有无数功效:书帮你打开了另一扇世界之门,书带你去过另一种生活,书可以给你启迪,给你带来生活的智慧,帮你清除一些思维上的困扰,书可以让你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书还给予你坚持自我信念的勇气……不过,回到现实的生活,“拯救”只能是上帝的事情,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如何拯救生活?这样的问题就像个笑话。极权统治已经弥漫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官僚、拜金、肤浅、得过且过、平庸、冷漠——我们每一天都必然遭遇这些而且根本无法与之隔离,书只可能在个人的精神层面对个人的精神生活有所拯救。而且这样的拯救还无法一步到位,你可能还会面临精神上的纠缠、苦恼、困惑,意志的摇摆、消沉、堕落……
大概是在这一层意义上,张文质老师说“书无法拯救生活”。

福州屏东中学教师陈琼英:
张文质老师其实是消极的积极者。我一直都在他的文章中看到这样的矛盾,但这样的矛盾又总能和谐地统一在他的文字和表达中。在《书如何拯救生活》中,我再次看到了这样的矛盾,如书的最后一部分,张老师竟意外地下结论说:书不能拯救生活。这样直接地自我否定让我看到的却是他作为一个草根教育家、阅读倡导者对阅读的理性引领和期待,既表达了作者对阅读之于个体通过阅读丰富生命内涵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现实的关注和担忧。他说:“我愿意继续消极地说一句,在看不到世道和自我有太大变化的将来,也许只有读书仍是一件比较可靠的工作。”他总能在这样“退一步”的思考中给读者一条出路。其实,在我看来,他是相信书可以拯救生活的,他自己对阅读的坚持就是最好的明证。

福州市教育学院教师杨继红:
我阅读不是为了拯救生活,而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大脑,让自己学会思考,学会面对,学会在教育中寻找到教育。“我总是这样看问题,只要你身处扭曲与窒息之中,你就很难听到自己的声音,或者你总是习惯把强人的呓语,听成了指路的灯塔。”为了不再使自己身处扭曲与窒息中,我阅读,更重要的是我思考。让自己可以独立行走,让自己可以边走边想。

生命化教育研究者陈文芳:
实际上,这里所谓的“模仿”,更多的是一种声音、气息、味道的模仿,是一种在作家精彩、神奇句式的启迪下进行的再创造,而非普通意义上简单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模仿。有的时候,通过模仿作家的某一个句子,你就能顺利地把自己要写的内容接进来,那个被模仿的句子就是接通你心灵池塘的水管。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点,一个人,只要你爱书,读书,书在你生活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书便会成为你的同盟者,成为你的战友,帮助你一起消解、对抗日常生活中的世俗与无趣。
(本文节选内容发表在2012年8月30日《中国教育报》第5版《从书里看见的风景》)
24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8:48:52 | 只看该作者
祝福福州“1+1”读书会六周年
文/张文质
这次的纪念活动也有点奇怪,它取的不是大家一般会选取逢五逢十做活动的习例,原因其实很简单,五周年时我们忘了这档事,再等到十周年,时间又太久了,择日不如撞日,就选六周年吧,六六大顺,做一个“分享与自我鼓励”的仪式。
读书会开始之日,我就知道所谓的读书热情往往是经受不住时间考验的,我首先主张规模要小,小到十五人左右:便于召集,便于面对面交流,便于面对面交流时每一个人都能说上话,其实规模小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彼此更容易产生“助益性”的影响,有助于某种团队的氛围形成。
同时我还希望这个读书会完全是自愿者的集合,不特别邀请谁,不勉强人,没有任何的纪律,除了为大家服务的召集人外,没有任何领导,没有任何组织形式,一切全凭个人的选择。
因此,它的活动完全也是AA制的,除了有时候借用学校、机构的会议室之外,所有费用一律AA制,就是请了某个名家来做导读,讲座也一律“公益”,当然我们事先都对受邀者做出了说明。
这是“低调开张、高调坚持”的读书活动,六年下来,读书不断,活动不断,人员的流动也不断,一路坚持下来的至少还有一个召集人和其他若干伙伴。有人走了,就走了,有人走了,又回来,有的人后来来了,一直还没走。
无论参与多久,想必都会有些收获,有的收获智慧,有的收获信心,有的收获友情与爱情,还有的收获陪伴,每次聚会也成为一种念想。
六年下来,如果要总结一下心得,我要说的大概有这些:
1.活动的召集人,十分重要,他一定要是一个一条路走到黑的铁杆分子,不管情况千变万化,他都只做一件事:继续做召集人。笨的人才能做持久的事。
2.对读书活动,可以“有信念”而“无目标”,读书就是为己之学,就是一种生活,就是一种分享方式,订太多目标,求太多目的,其实也靠不住。
3.来的就是读书人,我们既希望有更多同道,增加一些读书人口,但也不求人,不勉强人,一切顺其自然,这样也就更能心平气和、自得其乐。
4.读书还是要与生活、工作、研究相结合,以促进每个人的身心灵成长为务,所谓“共同研究,各自发展”,所谓自我形塑、自我变革,仍然是一种美好的可能。


献给“1+1读书俱乐部”六周年的祝福词
陈文芳
我愿意无条件信任我的那些阅读上的朋友,而他们也着实都是值得托付信任的人。
尽管每个人都被私人的、繁复的日常生活羁绊着,但是,我们每个月都拥有两个小时专门聚会的时间。
我热爱这样的相聚。
最早的时候,我总是心怀宏愿,以为阅读了,人的思想和行动就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所以我经常会为读到一个精彩绝伦的观点而暗自庆幸,以为这就是上帝赐给我的金钥匙,而通往人生的光明大道已经开启。
多年之后,我才意识到,那一把把从我面前一晃而过的金灿灿的钥匙实际上是阅读入门者常有的一种幻觉。一个人在书中遇到的每一个看似绝妙的观点、通透的道理,都只是落在漫漫人生长河中的一滴水。你要小心呵护它,不停地回头观望,才能保证它融进你的生命。哪怕一个小小的闪失,它也可能迅速离你而去,重新回到它的虚无当中。
我相信热爱阅读的人会变得更加勇敢,因为你必须面对无穷无尽的丧失,你用心记下的那些心仪的词句、震撼过你心灵的对白,一行接着一行,一段接着一段,离你而去。你慨叹,甚至对自己的能力愤怒起来。
但唯一能够补救的,就是重新拾起那本书。——呀!重读一本书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但我忍不住要透露的是:当你重读一本书到第五遍的时候,你所有过去曾在此书上付出的勇气,都会加倍回返到你的身体里。
我也相信热爱阅读的人是怀持信念的人。我看重的并非改变思想提升自我的信念,我看重的是生活的信念。一个人愿意到书中去觅寻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眼界、不同的人生,他总是可以在庸常的生活中创造一缕新鲜的味道。
怀持信念的人,在生活中就会有更积极的行动力。比如面对苦难的时候,他内心涌动着沉重的悲悯,脚步却依然稳稳向前进。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里,可以拿来倾诉的苦难已经足够多了,而大多数人对待苦难的态度又是如此敷衍(苦难实在太多了),以致苦难事件本身渐渐被减缩成一个谈资,一条消息。
丧失对苦难的敬畏之心的讨论,最大的恶果就是把群体带入麻木的深渊。
而热爱阅读的人,总是能在最大程度上抵抗这种像病毒一样滋生、蔓延的麻木心态的侵袭,我们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多元的视角、态度、见解、情感、人生,即便不能融入我们的身体,也能够像过去的胶片电影一样在我们脑海演绎,让我们在清风拂面、灯光闪烁的暗夜忽然照见自己的灵魂。
我写下的这些文字,也是献给“1+1读书俱乐部”六周年的生日祝福。
而我最迫不及待的要告诉你的是:我也是这个坚持了六年的读书团队中的一员。
245#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14:57:44 | 只看该作者
要重视教师的精神成长
  ■王芳  
  教育形势的改变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在基本解决了教师量的问题之后,对教师工作的研究重点转向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成长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人们在把教师成长重点聚集在加快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更新、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同时,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人文教育问题却往往被忽略,教师的职业成长面临人文危机。
  教师成长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以考量。硬件是指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成长反思、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技术等内容,这些可以通过指导和训练得以快速提升;软件则是指教师的精神世界和受之影响的人格、信念等,这些一般较为稳定,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改变。教师若想获得真正的成长,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改造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单纯的硬件提升,不重视教师的精神成长和精神家园的归属,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成长。看看现在很多地方,教师待遇不断上升、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却日益严重就是印证。
  教师的精神成长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追求自己作为教师的人生价值、享受幸福与成功的一种成长。根据这个定义,教师要想获得精神成长,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构建一系列有利于教师精神成长平台之外,更重要的是自我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与提高。
  教师要以职业幸福作为精神成长的根本。现在的教师,面对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和社会大环境,不可避免地经常陷入多种思想矛盾的冲突之中。如,衡量成功指标的庸俗化(地位、金钱等)与职业成功的不可简单量化性和崇高性的矛盾,在教书育人与应试教育中游走权衡的冲突等。对此,教师要承认这些客观现实的存在,通过统合自己的认识,达成认知的协调性,这样才能取得情感上的和谐,获得精神世界的平和直至精神的成长。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认为,个人发现自己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就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的“生死取义”就是一个例证。教育专家提出,教师应该获得常人的幸福,更应该获得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带给教师的特殊幸福,即精神世界的幸福。如果广大教师能持有这一观点,那么,当面对教育教学中暂时遇到的困境时,就可以做到正确取舍。
  教师要以教育哲学作为精神成长的思考工具。教育知名学者石中英教授认为,教育哲学素养的欠缺对一个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的《教育哲学导论》序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教育哲学素养欠缺会产生问题教师、问题教育,具体表现在,教师失去反思意识,沦为纯粹的教育工具,成为一个被动地、消极地执行命令的教育者。众所周知,沦为工具的教育者根本不会考虑到精神成长这个深层次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用教育哲学这个工具武装自己,实现自我精神成长。
  教师要以职业价值为精神成长引航。教师职业价值的特殊性,不仅在于他是人类知识传承的传递者,更在于他以自身形象去塑造学生,引领生命成长。因此,教师在精神成长方面,就必须以职业价值作为导向,以树立自己的健全人格为重要目标。只有在认清自己的职业价值之后,他才会以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去指导学生的成长。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博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08:26 , Processed in 0.2490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