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管季超只[!!]使用《教师之友网》发布信息!

[复制链接]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2:47:54 | 只看该作者
买书记趣
  赵炳庭


夫妻间的争吵就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降落一样自然。你看这个家中,锅碗瓢盆交响曲天天得唱。要唱得不重样,有新意,就得天天当“采购”,跑市场买菜。可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愿买菜。工作之余,回到家里,捧着新买的书往桌旁一坐就忘了“世界”。为这事,不知发生了多少场不该有的“舌战”。妻曾多次严正地向我提出“抗议”:“一个月挣那么两壶醋钱,还烧得不行,买那‘劳什子’能当饭吃?”我反驳:“唉!当初你不就看上我爱这‘劳什子’才肯嫁给我的吗?”“哇!美得你,你咋不撒泡尿照照,当初若不是看你酸苦得可怜,我才不肯嫁给你呢!”话虽尖酸刻薄,却句句在理。
在家中,妻是“一把手”,不仅是一家人的“司务长”,且掌管财政“大权”。因我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的缘故,平时总喜欢买书、读书、藏书。参加工作以后,因买书读,花了不少钱。妻权衡利弊,便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从现在起,再不许去书店买书。”我也向妻立了“军令状”。
可说归说,到底还是经不住书的诱惑。每当看到别人拿着新买的畅销书读,心里便痒痒的。于是,不由自主地溜进书店,泡入书海,有时,直到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我 :“下班了!”我才如同从安徒生的童话里回到现实中,匆忙地买上两三本合心意的书,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书店。走进家门时,总像是做了错事的小学生,有种负罪感,躲躲掩掩,或是将书藏于襟后,恐被妻看见。幸好,妻正在厨房忙于家务,来不及回头顾望。我就急进里屋,匆忙地在扉页写上购书日期,然后盖上藏书印章,藏于书柜,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有时,看我不在家,妻估摸着我又去逛书店了,早早地守候在客厅。我一进家门,只见妻那双眼睛瞪得牛眼似的,扫视我的全身后问道:“是不是又去书店买书啦?”我慌忙回答:“没有,没有。”但毕竟掩饰不了撒谎后的窘态,还是被妻看出了破绽,又是无休止的唠叨:“你看人家,都在疯疯火火地赚钱,你可倒好,洞门的耗子。唉!当初糟了哈孽,跟了你这个窝曩废。”“跟了我才是你的好福气呢.。”我笑着说。谁料一句话竟惹恼了妻,她面部肌肉机械地抽搐着,声调一下提高了8度:“我再也不想管你了,你干脆跟书过算了。”懂事的女儿闻声走了进来,扮着鬼脸儿:“爸、妈,你们看,好晴朗的天,突然间浓云密布,要下雨了。”边说边递过来一个眼色,机灵地上前拉着我的手,要我给她讲故事去,屋内凝固的气氛顿时轻松了。可见在家庭这部乐章中,孩子这个音符是不能少的啊!
为了使妻不易“侦破”,我改变了原“作战计划”,将买到的书暂存于邻居家,读时拿来就说借的,妻也无话可说。我便到内屋读,妻嘴里哼着流行歌曲,心甘情愿地在厨房满头大汗地忙活。我暗自窃笑,妻也像小孩一样,需要人“哄”。
纸里包不住火。后来妻终于发现了我的秘密,我想这场“舌战”又不可避免了,可出人意料的是妻只用那深情的眼神看了我一会儿,然后柔柔地说:“真难为你了,从明天起,我陪你逛书店去。”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4:06:5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决定教师的精神高度

■本报记者 张贵勇
                               真正的教育是朴实无华的
记者:你提倡教育要追求一种真,不弄虚作假,这是否与你的阅读体验有关?
李镇西:坦率地说,关系不大,至少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民都知道做人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这是起码的道理,哪里需要专门从书本去获得呢?当然,随着阅读面的扩大,特别是在有了教育实践之后,再阅读一些真正的教育名著,我就越来越坚信,真正的教育总是朴实无华的,是不需要刻意包装和打造的。
最近,我在微博中写道:“教育没有那么多的花样,没有那么多的特色。特色不是包装或打造出来的,而是需要实践和时间自然而然形成。现在为特色而特色的趋势越来越严重,此为浮躁。我们不必刻意去打造什么特色。教育哪有那么多花样和口号?面对每一个孩子,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带班,认认真真地帮助老师成长。这就是教育的本来面目。”这样的想法,就是我读陶行知的著作,对比当今教育所产生的想法。
读出自己也要读出问题
记者: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怎样才能读懂、读透类似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大教育家?
李镇西:在语文课上,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过,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怎么才叫读懂了呢?就是8个字:“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文章当中读到引起自己共鸣的一段话、一个词、某个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共鸣”。这需要联想,通过课文联想到自己相似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所谓“读出问题”,就是要一边读一边发现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就是推敲、研究乃至质疑。通俗地说,就是要提出问题,不懂的问题提得越多,说明你读得越深入。
我读类似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教育家的著作也是如此。每次读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把自己摆进去,想到自己的学生、班级和课堂。所以,我经常热泪盈眶,觉得苏霍姆林斯基写的就是我自己的生活。因此,我甚至觉得,有了一定的教育实践经历再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可能更好一些,因为更容易引起共鸣。
如果说“读出自己”是共鸣,那么“读出问题”便是思考。尽管感动,也不能迷信,不能因崇拜而停止思考。要一边读一边想,琢磨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这个说法今天还有没有针对性?这个观点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吗?今天看来这些思想有没有局限性?某一原则或者方法可否用于我的实践?其他教育家有没有相似的论述或不同的观点?如果读一本书,既没有共鸣,也没有思考,不能算读懂了。
站在人生的高度看教育
记者:你认为当前教师阅读最缺少的是哪一部分?如何让阅读促进专业成长?
李镇西:在一次国培班培训时,我曾经在参培老师中就日常阅读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相当多的老师平常读得最多的,是与教学直接相关的知识类读物,包括教辅教参类读物。而对教育经典和人文书籍则读得不多。对此,我深感忧虑。
当然,作为担任学科教学的教师,阅读与教学相关的书一点错都没有,而且是必须读的。问题是,如果老师只读与所教学科有关的书,不但其知识面越来越窄,其视野也会越来越窄,其知识分子的精神含量会越来越稀薄。我认为,除了与学科知识相关的书,作为一个有追求的教师,至少还应该读两类书:教育经典和人文著作。
有些老师总认为,教育经典“难以读懂”且“已经过时”,这是误解。如果比起当今一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的伪学术著作,那么真正的教育经典名著是平易近人的。教育经典也没有过时,否则就不叫经典。应该说,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面临的主题是共同而永恒的,这就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人性、个性、创造性以及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除了教育著作,我还提倡教师应该读一些非教育类的书。教师是知识分子,要多读教育以外的书。我曾经对学校里的年轻教师说,要站在宇宙的高度看人生,站在人生的高度看教育。只有这样,教师的精神才会更加饱满,课堂才会更有活力。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4:05:11 | 只看该作者
名师贵在坚持读书和思考■本报记者 张贵勇



教学不能被简化为技术
记者:很多名家都提倡教师阅读哲学和教育哲学之类的书,这类书对普通青年教师到底有多大作用?如何才能让这类书籍真正内化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中?
程红兵:教育哲学还是应该读一些的,原因在于,教育哲学能帮助教师思考教育的本源性问题,帮助教师回到教育的原点来思考教育。
当下的课程改革有一种技术化倾向,教育教学多沉浸在技术层面上,教师更多地热衷于讨论教学的技术问题,如同课异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学模式等。这些东西固然是重要的,但我认为不是最重要的,只关注这些而不考虑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导致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浅表化,简单化,深入不下去。课程在文化层面上没有多少变化,依然是比较保守、封闭的,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缺钙”。
美国学者阿莱克斯·斯坦迪什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需要教学理论、哲学、文化的支撑。如果教师对教育理论、儿童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历史以及学科知识没有掌握,他们是不应该教学的。这些对于一个师范生理解他的角色、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成为一个合格教师是非常关键的。诗人纪伯伦有句诗说得好: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以为教师也好,校长也罢,应该思考最重要的问题——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旨归、哲学意义以及终极目标,这些最终将决定教师教学行为,决定我们的教育话语、教育细节。
语文教育需要潜心探索
记者:语文教育需要批判和建设,但当下对语文教育批判的多,建设的少。您觉得如何构建真正适合的语文教育?
程红兵:批判是需要的,但语文教育事业更需要学理性的批判,需要基于建设好语文教育这一目的指向的学理性批判。坦率地说,这样的批判还是不够的。
语文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我以为在于常态环境下的语文教育科学实验。而这一点恰恰是这些年来语文教育事业所缺乏的。实话实说,今天的教育环境已经变得非常浮躁,教育的外围——社会到处是急功近利的现象,这也影响了很多教育界人士,一边在号召课改,一边马上树立典型;一边启动课改项目,一边开始介绍经验,展示课改成果。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本身就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教育是复杂的,那种希望快刀斩乱麻的心态、那种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必然是昙花一现。
教育是慢的艺术,现在语文教师、语文教育专业研究人员更应该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教育教学实验,特别是常态下的语文教育科学实验,多务实,少务虚,做一些大样本的科学调查,做一些大规模的跟踪分析,力求科学严谨,切合实际,不要把力气都用在名目翻新上,不要期望建立一个改变一切的教育模式。唯有如此,语文教育事业的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解决,语文教育事业才能进步。值得欣喜的是,现在已经能看到一些语文专业研究人员、语文教师开始这样做了。我相信并期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越来越多,因为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
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在于坚持
记者:你觉得从普通教师迈向名师最难的一道坎是什么?在阅读上,你觉得普通教师如何完成向名师的蜕变?
程红兵:我知道回答这个问题是有风险的。一不小心,别人就认为你以名师自居,于是招来各种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既然问起,我也不便推辞,推辞也会让人觉得你矫情。
说句实在话,普通教师和所谓的名师原本没有多少差别。没有智商的差别,所谓的名师并没有几个是高智商的,或者说得极端一点,所谓名师大都是智商平平的,没有超乎常人之处;没有学历的差别,一般名师的学历并不是特别高,学历高的也未必成为名师,更有许多名师是学历不达标的,比如钱梦龙、魏书生都不是大学毕业,更不是硕士博士,但不妨碍他们成为人们公认的名师;没有资历上的差别,不是年资高的教师就是名师,不是年资低的教师就成不了名师。
我以为,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就在于韧性、在于坚持。上一两堂好课不难,难的是不断上出好课,上出几千堂好课;发表一两篇文章也不难,出版一两部著作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学习,一辈子都在思考。这就是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所在。于漪老师常说:我当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课,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课。这两句话充分表明名师成为名师的关键所在。
阅读可以影响人,而坚持阅读、不断思考才是改变人的关键所在。
记者手记
我听过几次程红兵的报告,深为他的独到见解而叹服,私下里也跟他接触过几次,但与台上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当谈及有关读书的话题时,我又看到了一个充满激情的程红兵。原来,他的所有兴奋点只在与语文有关、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上,由此他总是拒绝酒桌宴请、不愿走近领导的个性,便多少可以理解了。
优秀的教师总是心无旁骛,身在课堂、心在教育,真正的名师总是一辈子学习、思考并引领着同行一同前行。程红兵说,他很喜欢他的第一本专著《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与实践》上的封面插图。他感觉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现实中,程红兵的确做到了不平则鸣,他的呐喊让教育界感受到了久违的新鲜气息。而他值得同行们学习的,除了敢说敢做的个性,还有成就他的从未间断的阅读。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14:04:23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阅读时间从哪里来一所好学校要有响亮的歌声、开心的笑声,还要有琅琅的读书声;一名好教师要有纯粹的爱心、高超的教育艺术,更要有阅读的习惯。现实中,那些杰出的教师无不是坚持不懈地阅读。对于经常抱怨工作太忙太累、没有时间阅读的教师来说,怎样才能挤出阅读时间呢?其实,读书不能仅靠外力推动,而是需要强烈的内在动机。阅读习惯就像火车,一旦开动起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的前进。
■本报记者 张贵勇
不同的教师有不一样的课堂生态。
一位知识丰富的教师,课上得生动有味,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推崇,他的一举一动都能不知不觉地感染和引领学生。而没有积累、仅靠书本满堂灌的教师,课堂机械僵硬、索然无味,其执教经历在学生的心中可能留不下太多痕迹,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
表面上,这是教师之间执教水平的差距,背后却是积淀的差异、阅读的差距。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说,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在于韧性、在于坚持。而坚持,不仅指上好每一堂课,还包括坚持阅读。
“一直以来,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忙于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回到家里,要忙家务,要教育孩子,要照顾老人,这些繁杂琐碎的事往往令人身心疲惫,哪还有精力和时间去读书呢?”一位教师在博客里曾经这样抱怨。
现实生活中,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天上课三四小时,加上备课和改作业,每天还得至少有两个小时被课外工作占用,的确没有大段的空闲时间。那么,教师是否真的难以找到读书时间?教师的阅读时间从哪里来?
教师阅读离不开内在动机
在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时,青岛市蓼兰小学教师葛冬梅说:“看着日子匆匆过去,一咬牙,把书放在床头,规定自己每晚入睡前看10分钟。果然,一个月下来,书就读了一大部分了。所以说,时间是挤出来的。现在的年轻教师总有许多娱乐活动,下班比上班还忙,或约三五知己出去玩,或在网上遨游四方,感觉人生惬意无比,却忽略了看书提升自我的重要。”
某种程度上,葛老师的话道出了教师不读书的玄机。事实上,真正的名师无不是忙里偷闲地阅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王栋生,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看时事新闻,读喜欢的书,“如果不读一些书,我不知道早晨起来该干什么,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说到底,读书不是通过外力强加的,而是需要有强烈的内在动机。
在心理学上,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有需要,才会产生相应的动机,才有相应的行动。教师一旦有了阅读的欲望,就会自然而然地放弃与阅读无关的事情,心无旁骛、想法设法地寻找书籍,充实自己,从学科书籍到人文书籍再到教育哲学经典,一步步对课题、对教育和生活加深理解,进而养成阅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中写道:“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
当阅读成为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知识的丰实与内心的充盈似乎水到渠成。听王栋生、窦桂梅、王崧舟、程红兵等名师讲课,整堂课下来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实际上,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正是他们阅读生活的真实反映、知识的自然流露。
需要指出的是,养成阅读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不仅有教师自身原因,也与教师的工作环境有关。有些学校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鼓励、不支持教师读书,不为教师读书开绿灯,没有建立健全的读书制度,缺少积极的读书环境。有的学校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却不关心教师是否从阅读中受益,是否将读书心得应用于教学实践。
现实也许让人失望,但教师要明白,阅读和吃饭一样,有与无,都是自己的事,多与少,都会有收获。面对不容乐观的阅读环境,教师更需要一颗恒心,如阿贝尔·加缪所说的“西西弗斯的全部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自己的事”。
在阅读中享受思考的乐趣
一些教师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也找了哲学经典和理论著作来读。问题是,这类著作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很长时间啃不下来。而阅读障碍一旦产生,受挫的可能是整个阅读计划。
其实,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快乐的,是王小波所谓的“思想的乐趣”——“插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吃不饱,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除此之外,还得不到思想的乐趣。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而享受阅读之乐,需要选对合适的书。在合适的时间读到合适的书,实在是一种幸事。同时,也要换一种思维来阅读。因为阅读尤其是教师阅读,讲究的是循序渐进,从感性阅读开始,拾级而上至理性阅读,最终上升到知性阅读的境界。
在这方面,王栋生和程红兵是很好的例子。他们读书时都有一种好习惯,就是喜欢联想,喜欢思考。有时为了读懂一本书,他们会画一些表格和公式,借助数学和逻辑学的知识。这种思考源自他们青少年时期的阅读习惯,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益处,一是阅读变得轻松而愉快,真正产生阅读之乐。二是养成有条不紊的处事习惯。三是借助旁证和反例,发现事物背后的逻辑,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师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事情都有轻重缓急之分。有了高屋建瓴的视角,便可以从容驾驭,将头脑中想到的和所涉及的工作进行分类,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不会被林林总总、纷至沓来的杂事所左右,不会纠缠于日常教育教学的琐细。阅读之余多与同事交流,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就像萧伯纳所说的,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其实,对教师来说,挤出阅读的时间,最可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工作效率。程红兵在上饶一中教书时,当时的学校非常看重高考成绩,他又不想陷入没完没了的试题中,于是把历年的高考题目按照知识点和解题规律进行分类。分析透彻之后,他没有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解题规律和技巧。这让他带的班的高考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也将他从课堂上彻底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读书时间。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
通往名师之路无捷径,阅读同样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方法。
名师于漪多次表示:“我当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课,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课。”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他还在书中记录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历史教师,在区里上了一节公开课,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课后,有人向他请教:“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老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还是应了那句话,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在于一辈子都在学习、思考。
与之相比,一些教师做事总是临时抱佛脚。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相关图片和资料;为了写一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连续几个通宵。最终的效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因为平时积累不够。
教育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只有坚持读书,才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厚积而薄发,讲起课来充满底气、自信,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一位优秀的高级教师曾说过:“只读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教学中的困惑不是这两本书能解决的,教学技巧的提高需要学术专著的指导。
大量的事实证明,汲取学术专著的营养绝非易事,是一种知性阅读的层次。而知性阅读的内在含义,魏智渊在《教师阅读地图》阐释道:知性阅读是一种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是提升教师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阅读者凭借逻辑和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与书籍反复对话,并以书中的思想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知性阅读强调双向的交流对话,强调阅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解释,对书中的信息进行一个新的建构。
真正的名师无不达到了知性阅读的境界,并践行了把阅读作为一辈子的事。所以,教师是否真的没有读书时间?教师如何才能有自己的阅读时间?想想名师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方法,答案似乎就在眼前。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9:44:4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读书
  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捷


  关于读书,我是门外汉,还轮不到我来谈论这个话题。
  可作为一个爱读书的教师,我还是有话要说的。毕竟身边有许多青年教师需要从我们这一代的读书历程中找到一条比较通用,可靠的路径。读书人,最耗不起的是时间,最希望的是找对路。与我看来,会读书,读对书,才算对得起教师这个“头衔”,对得起生命。
  说来可笑,在师范学校就读时,我曾一度以为自己已经将天下可读之书读尽了,无欲无求,入世可治校安家,出世能豁达超脱。能有这样高贵却无知的念想要感谢父亲。他是省委党报的编辑,工作需要,海量阅读。因此我从小在书堆中长大。记忆中房中家具新旧更替了几回,那三个书橱从未动过,仿佛铁打金铸般屹立在房间东南角风水绝佳处,直至后来成为父亲英年早逝后留给我的唯一遗产。
  不要以为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我读过多少不朽名著,看过几多绝版古籍。就像老北京大院里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一样,顽劣的我宁愿在报社大院里和其他孩子捉知了,摘芒果,刨水萝卜,就是不爱读书。每天中午在父亲的强制下,勉强看完了家中三五个抽屉的小人书。没办法,不读不让睡,不睡下午不让自由活动。孩子就是这样,为了玩,什么条件都答应。幸好,小人书是个伟大的发明,能吸引中国孩子走进阅读之门。三五遍地看过《杨家将》《铁道游击队》《岳飞传》《西游记》《隋唐演义》等图文并茂的小人书后,我的大脑中深深地留存了许多历史的,革命的,英雄的,奇趣的故事,虽都是一知半解,但就是这般的懵懂也足以让我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成为公认的班级故事大王。可惜,如今小人书成了艺术品,仅供收藏,价格高得舍不得拿出来吮指阅读,更不忍心蒙着透明玻璃纸描下精美的图像。也许再过几年,鲁迅描《山海经》中神怪绣像的桥段只能成为美丽的传说。
  我第一本自觉阅读的书是妈妈从工厂废旧书堆中拿回的印刷得“歪门邪道”般的《射雕英雄传》。如获至宝般捧起,一点畏惧心,丝毫不情愿都没有。厚厚的大16开,如同城砖一般,需双膝承托方能拿稳,就这样痴迷地看下去,这是当时唯一可以用玩耍时间交换的书。后来,《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倚天屠龙记》、《雪山飞狐》、《神雕侠侣》《天龙八部》《雪山飞狐》诸多武侠小说在我枕边停歇,被欲罢不能地阅读。所以,听闻一些学者还在纠结金庸小说是否能进入教材,个人愚见,那是因为只顾及意识形态建设,不了解孩子喜好的缘故。
  “无书可读”,这样自大的认识被走上岗位后的第一节公开课所击碎。1994年,在师傅逐句讲解后我鹦鹉学舌,居然拿下市里的教学观摩一等奖,但是整个备课的过程让我无地自容。“什么都不知道,一点儿文化味都没有。”这就是当时师傅给我的评价。我从心里感谢那样直率的棒喝,如今的“师傅”鲜见这样的真性情。知不足而后进。赛后,我重新开始了阅读之旅,且至今“沉醉不知归路”。
  我的阅读情态经历了“他律”到“自律”再到“醉心沉迷”三个阶段。得知我有阅读的需要之初,在师傅和同行的督促下,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给我做了推荐,有的甚至替我购买了书籍,借阅的也不在少数。有一段时间,空荡荡的校园图书馆里只有我一个人坐馆。“坐得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要感谢小时候的午间睡前的习惯滋养。读过后和同行交流,尝试着在各种教研活动中现学现用,这就是一种最好的督促和检验方式,也是师傅们最为巧妙的安排。大家突然发现这个小伙子“懂得不少,有那么点文化味。”这不经意的话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于是,我开始了源于自尊需要的自觉阅读。这个阶段,我会主动搜索各种名家或是同行以及杂志的推荐书目,优先阅读这些业内公认的好书,每有收获则欣喜若狂。就在这样泛泛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步确立了自己教学的主要攻关方向——作文教学。于是,开始了专一主题的阅读。梁启超,叶圣陶,夏丏尊,张志功,朱自清……先贤中但凡有过作文类专著的必定收集;友人从台湾香港等地回来,必定嘱托带回一些港台地区的最新作文书刊;每逢出行,必定要扫货各地新华书店的作文书籍专柜……就这样专一阅读一段时间后我又感觉越是精钻越是狭隘。所以,我开始了广泛的阅读,各个门类,各家之言,拿在手上不讨厌的就读读,越读越迷。有意思的是,读过各类书后,对于写作这件事更明朗了,指导孩子写作或是自己写都更加得心应手。我又想起武学中的任督二脉打通后,真气能运用自如,武学能融会贯通。原来各种知识技能也是可以通联的,关键在于你足够广博,足够宽泛。
  说到阅读的速度,反反复复好像一个轮回。起初读得很慢,那是因为不习惯阅读,眼睛和文字的交流需要磨合期,大脑会下达指令放慢速度。读得慢不见得读得细,读得好,因为此时的慢是阅读层面低的体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博观后方能约取。读得多了,自然就读得快。当眼睛和文字充分磨合后,大脑摄取信息的能力也提升,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从成行成篇的文字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速度也就快起来。此时的快,大有些“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囫囵吞枣,海量吸纳,没有细嚼慢咽。一段时间后,你会感到“白白来这世上走一遭”。为什么呢?入宝山却空手而归了。读了许久,什么都没记住,什么都没留下,真遗憾。所以,你会放慢脚步,逐句细品,读出文字间的内涵,批文入情,沿波讨源,咀嚼出文字中的意蕴。再后来,你的阅读快慢随心,想要品读时字斟句酌地慢读,一个上午回味在某句或是某段话中,反反复复,兴致盎然;只需浏览时随手翻翻,也能浅尝辄止,概览其貌。由慢到快,由快回到慢,直至快慢随性,这样圆通之后,是不是很有意思?
  最后说说阅读中关注点的变化。早期阅读我关注的是内容,好看就读。之后会关注文字表达,谋篇布局。朱光潜说文字好比一座桥,关注内容,目的就是为了由桥过河,过河后自然就忘记桥啦;关注文字表达就是在欣赏桥了。要问现在,我不但关注桥,还希望从多次的关注中模仿以至于逐渐能学会建造自己的桥。阅读一篇文章时我特别关注作者的表现手法,文字风格,喜欢的就亲近,模仿,尝试动笔练习。不知不觉中,也写下了百万字。越写越需要读,越是爱读,读写结合,双剑合璧,其乐无穷。
  《文心雕龙》中说读书要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古人的阅读吸取非常周全,无怪贤人辈出,百家争鸣。我辈浅薄,暂且不能面面俱到,但我们必须知道正确的路在哪里,因为我们需不断在阅读之路上探索。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22:53:11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的意义(读书管见)




陈 洁 
    风入松,一家由北京大学教师创办的书店,曾经是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以文化风格、学术气氛著称,最近却无声无息地关门了,在国内出版和阅读界引起了关注。

  一家书店的倒闭,固然有经营等多种原因,但是,说现代人不买书、不看书、不爱阅读,恐怕也不算不实之词。当网络上充满音影资料,当越来越多的图书被做成绘本,当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看改编的影视剧而不是原著,越来越习惯于听书、读图的今天,再重申阅读文字的意义,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可是,阅读实在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时间隧道的入口,能通向另一个世界,无论那个世界是理论思辨的,还是风花雪月的,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打开一本书,就像对着阿里巴巴的宝库念一声“芝麻开门”,另一种生活、另一段人生、另一个思路和想法,就在眼前展开了。

  这就是阅读的神奇和美妙。书只运用最简单的材料——文字,就能构建最辉煌无限的世界,那里头有画面、气味、声音、质地,有各种情绪、各种思想、各色性格的人物、各类奇崛或平凡的事情。

  最妙的是,这个世界,不是成型后直接呈现在你面前的,而是必须由你参与构建才能实现和完成。你是这个新世界的创造者,这就是文字阅读的美妙。影视或者图画会直接把形象送到你的大脑,而文字不是,文字必须要你自己去创造形象、构建体验。“似蹙非蹙笼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究竟长什么样?面对魔鬼不怀好意的灵魂买卖合同,浮士德到底有多纠结和痛苦?你必须调动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才能真的知道。“知识即美德”、“我思故我在”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必须将自己变成真正的哲学家,像苏格拉底、笛卡尔那样地想问题,才能真正明白。而当你触摸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并为之感动时,你可以骄傲地说,这个世界,是我和曹雪芹、和歌德,跨越时空合作创建起来的。

  阅读不仅是一次发现和探险的旅程,一种跨时空的创造,而且是一种信任,对他人经验和智识的信任;一种延续,一种人类文明的承继和绵延。让我们在读图时代、影视时代,重视文字阅读的意义,让我们习惯看图、看荧屏的眼睛和心灵,时不时也能离开那些直观立体的形象,读读那些含量更丰富隽永、同时也更有智慧与挑战性的文字吧。

(来源:《人民日报》2011年07月12日20版)
19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9:21:0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人规定你必须要读,不愿读,也没人勉强的,就像吃东西,你不愿吃,没人能硬塞进去。我更不会去说:你必须读书,那征文活动也不是必须要参加的,不想参加,可以不参加,完全自愿,何必抄来?

这样读书为哪般?
明霞
今年暑期,《中国教育报》又举行了读书征文活动,学校接教育局通知,也在老师们中进行了发动,希望老师们尤其是年轻教师能通过撰写读书征文,督促自己读书学习。
上周教科所通知将老师们的读书征文打包发去。
整理年轻老师的读书征文,有些无奈——有的文章没有标题,有的没有作者名字,只是在发给我的邮件主题中有***的读书笔记,更别说文章的格式、字体等规范了。我逐篇逐篇的核对,把每个老师的文章题目和姓名编辑好,没写名字的加上名字,没写题目的,根据他的内容加上个《***》读书体会。不是很多,共上交了22篇读书体会。
一边整理,一边感叹:一个年轻的计算机专业的老师读《红楼梦》能读的那么深入,真的很了不起,相比之下实在汗颜,我虽在大学期间读过两遍,却不曾有过只言片语的感悟——那时的阅读,除了看看热闹(听人说那是名著啊,当然要看看)之外,难有自己的什么感悟。相比年轻人,真的是惭愧。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有些狭隘的想法:该不会是抄袭的吧?现在论文抄袭、总结抄袭、文章抄袭的事太多了,连发表文章都可以找人代写,或者直接把别人的文章拿来变成自己的文章发表,何况学校布置的一项任务。于是,把老师的读书体会的第一句Copy,粘贴在搜索栏,奇迹出现了——全文都是网上的!也就是说,这读书体会是全文抄袭的,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改!这样的笔记去参加读书征文活动,那评委必须是没读过书的,估计能给个好奖项的。但是,你信吗?这样的笔记交上去,人家一看是直接复制来的,这不仅仅是浪费了阅读者的时间,也太丢人了吧?不得已,我逐篇查看一下,避免这类“读书体会”交上去集体丢人。
或许作为计算机老师反正不是教中文,读书少点也情有可原吧,我打开一位语文老师的读书笔记,“成家之后喜欢读得书由一些哲理书、励志书,转为一些家教之类的书,从家教一类的书中我知道了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羡慕,人家真超前啊,刚结婚不久就开始阅读家教类的书,看来是为以后宝宝的教育打基础呢。再读, 我傻眼了,“尽管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但我经常提倡孩子们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语文老师咋变成了数学老师?再读全文,通篇都是一位数学老师谈如何读书,如何通过读书提高自己数学教学能力的。上网搜索,当然是又找到了全文,再次无语。更好笑的是,还有的文章中穿插的广告如“淘宝网女装”字样也被全部复制来,让这文章怎么也读不通顺,网上搜来看看,当然还是“照单全收”,不经过过滤,也不经过修改。
我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逐篇核对、搜索,22篇读后感中,竟然有14篇系抄袭之作。有的是全文抄袭,有的是成段抄袭。全文抄袭的学科没改、广告语还保留着;逐段抄袭的,是从不同文章中的段落集合来的。无法形容心中的难过——学校没有规定老师必须要写读书笔记,只是倡导老师们读读书,写点东西,有时在校园见到年轻老师,还主动问我邮箱多少,要给我发读书笔记,也有的主动问我“收到我的读书笔记没”,我还很高兴的告知邮箱,说一声“谢谢”,没想到有这么多老师如此完成“读书笔记”,让我不知说什么好。
想起开学初,我校邀请了吴非老师来校作报告,当时也提出请老师们写写听报告的体会,有些老师很用心地思考吴非老师一个上午讲座的内容,写出了自己的感悟,而有的老师则是从网络中搜来顶事。还有位学校的骨干教师完全是抄袭了一篇体会发给来,我实在忍无可忍,就在校园遇到时说“你的体会不是自己写的啊,我很希望看到你自己的体会”,他很尴尬地笑了笑:“不就是一个任务吗,就随便找了篇交上了。”
我把那14篇文章分别标注了“抄”,另外打包存放,把剩下的8篇文章单独打包准备上交。有些愤慨的是,白白浪费了我这么多时间做这种无聊的“鉴定”工作。作为老师来说,这样的“读书”何益?骗了我还是骗了自己?骗我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评奖的事不归我管。即便骗过评委的眼睛(估计评委也不会这么白痴,否则也不会当评委了),又得到了什么?一纸证书?即便这样的证书有很多,甚至“证书等身”了,能证明该老师学养深厚、知识渊博吗?假如不曾读过书也不曾有过任何思考,恐怕他的身上也不会有一点文雅的气息吧?虽然我自己读的书不够多,但我会坚持的一点是:没读过的书,我不会说读过了,因为我拿不出任何的体会来,如同我没吃过的食品,我怎知其味。
2011年11月6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6:27:33 | 只看该作者
教师阅读的理由与方法


刘良华





    近年来,我们以多种方式倡导和推动中小学教师阅读(以及大学生阅读),祈望以教师阅读的途径催促教师专业成长。为了推动教师阅读以及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先后组建了“教师叙事研究”( http://blog.cersp.com/18893.aspx)和“中国教师成长网络”( http://teacher.cersp.com),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我们的活动包括:为教师推荐值得阅读的图书和文章、定期举办教师在线研讨会、成立“南方青年读书协会”。



    一、成立“南方青年读书协会”

    2006年6月12日,广州几位热心“教师读书”问题的青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聚会,讨论并成立了“南方青年读书协会”。本协会以“培育读书风尚,用百部名著浇灌青年”为宗旨,制订“百部名著计划”。百部名著的范围主要限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等。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包括:

    1.所有会员每年获得必要的图书经费的资助。

    2.每个会员至少每个月读一本书,并建立自己的读书博客。

    3.每个会员必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成为一本书主义者,至少每两天提交一份读后感,每个月提交一份月末读书报告,并参与月末读书报告会的在线讨论。

    4.每个会员必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作者,成为他的精神同伴,读他的传记和相关著作。

    5.每个会员至少每年研究一个作者。

    6.必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学派,成为这个学派的新一代传人。在整个中国教育思想史或西方教育思想史的视野中考察这个学派。

    7.每个会员在一到两年内研究一个学派。

    8.提倡一个或两个成员结成读书同伴,共同阅读相同的著作和流派。

    9.所有读书报告提交到自己的成长博客里。

    10.读书明理,倡导“新生活”,具体内容包括: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把锻造身体当成头等大事;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不破坏不挥霍自然资源;宽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文化多样性;保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

    “南方青年读书协会”是一个自由的教师学习共同体。自成立以来,我们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师阅读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最后形成比较稳定的形态:以“教师自主阅读为主,定期举办在线讨论”。



    二、教师为什么需要阅读

    人是否能够拥有幸福生活,有时候不在于这个人拥有何种职业,而在于这个人拥有何种业余爱好。一个人如果有日常阅读的兴趣,这个人会因此而拥有宁静而丰富的业余生活。

    日常阅读构成了人的精神长相的基本元素。真正的日常阅读对任何课题研究都是重要的,但它本身并不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的研究课题。也正因为日常阅读所隐含的这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它才对人的日常生活构成有深度的持久的影响。

    日常阅读是一种“业余爱好”。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他们所乐于研究的事情就是目的,而对于专业人士,这一工作只是手段而已。也只有那些直接感兴趣于他们的工作、怀着挚爱投身其中的人才会完全认真地对待这一工作。最伟大的成就永远是由这一类人(业余爱好者)所创造,而并非那些受薪的雇工。”([德]叔本华著,韦启昌译:《叔本华美学随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一般意义上的文献检索和文献解读也会发生一些阅读甚至大量的阅读,但那种阅读因目标太单一而使阅读的价值有所降低。真实的阅读是那些业余的日常阅读者或业余的阅读爱好者。

    真正的读者是那些坚持日常阅读的业余爱好者。当然,也有不少人属于“两栖人类”,比如康德、尼采、罗素、杜威以及叔本华本人,等等。这些既属于以学问谋生的人,也是在学问中获得生活的乐趣。但是,那种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的课题研究不得不做文献研究和文献解读的人至多只能成为学者、教授,永远不会成为真正有思想的思想家。

    对那些只有功利化的文献检索而没有真实的阅读兴趣的人来说,这些话是一个严重的提醒。



    三、读什么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日常阅读一直面临一个基本难题:这个难题就是书太多而无法选择。孔子时代的书籍不算太多,即便那样,孔子也不得不删繁就简,选择和推荐“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不多的文本。

    现代教师如果打算过一种阅读的生活,他们面对的困难显然比孔子时代更大一些。究竟哪些书适合教师阅读?究竟哪些书不适合教师阅读?究竟哪些书适合这个教师阅读而哪些书适合那个教师阅读?这是一个困难。

    根据相关的访谈与观察,我们暂时推荐“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实际上是“十组书”),供教师参考:

    1.薛涌:《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阶梯》)

    推荐理由: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是:《素质教育在美国》、《我在美国教高中》(珊伊著)等等。

    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没必要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推荐理由:《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杜威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并不是杜威最有理论地位的书(一般认为杜威最有理论含量的书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但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杜威的系列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为一本《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特别适合现时代的教师阅读。

    3.李泽厚著:《论语今读》(相关的图书包括《道德经》,二者虽然在很多观点上有冲突和张力,但可以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荐理由:如果说第一紧要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则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包括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化。不见得古典的都是好的,但是经典图书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选择,纵使不少后人对它提出批评,但它既然够格成为经典,自有它构成经典的力量。

    既理解“别国的教育”,又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这是比较开明的“文艺复兴”道路。

    4.[日]黑柳彻子著:《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经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
    在教育领域,较少有“教育文艺”,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卢梭的《爱弥尔》、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爱弥尔》乃世界公认名著,但节奏太慢,教训口气太重,所以,我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

若论“教育文艺”,自然包括教育小说和教育电影。后者如《春风化雨》(电影)、《音乐之声》(电影)、《大国崛起》(电视片),等等。

    除“教育小说”之外,尚有一部比较奇特的“动物小说”值得阅读,那就是姜戎的《狼图腾》。它可能让某些读者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与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所严重匮乏的。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相关“文章”)。

    推荐理由:依然看重的是“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意义。

    6.张民生、于漪:《教师人文读本》(上下修订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文艺”,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承担“教育启蒙”(包括“自我启蒙”与“启蒙他者”)。相关图书包括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

    可以从“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线索把这几本书找出来并推荐给老师。

    7.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相关的图书包括《鲁迅全集》、《胡适全集》)。

    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兄弟”几乎可以撑起整个近代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

    8.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作者相关的书包括《教育的真情与智慧》)。

    若“教育启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主题,那么,刘铁芳老师的《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张文质的《唇舌的授权》、《幻想之眼》、《保卫童年》等等便值得阅读。与之相关,肖川教育博客(http://blog.cersp.com/81650.aspx)、刘铁芳教育博客(http://blog.cersp.com/80111.aspx)、张文质教育博客(http://blog.cersp.com/34964.aspx)、许锡良教育博客(http://blog.cersp.com/57248.aspx)等教育博客是值得观看的,阅读博客文章的好处是可以与作者进行“网络对话”。

    10.[美]亨特著:《心理学的故事》(相关的书包括Hock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朱晨海编著的《天平上的心灵――实验心理学的故事》)。

    推荐理由:因为它关于“心理学”,又以“故事”形式呈现。



    四、怎么读

    阅读哪一本书和放弃哪一本书,取决于教师对书本的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为了与书本建立联系并获得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研究者最好到书店或图书馆“随便翻翻”,然后经由“一本书主义者”而走向“博览群书”。

    (一)“好读书,不求甚解”

    关于读书的情趣,有多种说法。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这个说法后来成为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此种读书境界堪称经典,也引起后人“对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多种猜想和解释。

    陶渊明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实际上是以“随便翻翻”的方式保持对书本的随意交流态度和轻松的直观感受。后来鲁迅直接以《随便翻翻》为题,肯定这种随意交流与轻松直观的益处:“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到得现在,还是如此,不用心,不费力,往往在作文或看非看不可的书籍之后,觉得疲劳的时候,也拿这玩意来作消遣了,而且它也的确能够恢复疲劳。”

    (二)成为“一本书主义者”

    随便翻翻虽重要,却不能深入领会。“好读书,不求甚解”虽然是美好的日常生活,可是,研究者一旦进入课题研究,就会暂时离开轻松随意的日常生活而进入课题化的紧张状态。在正常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所谓“随便翻翻”或“好读书,不求甚解”只具有浏览和预备选择的意义。浏览是选择的预备,它总是导致对某些“基本文献”的重点阅读。

    从随便翻翻到重点阅读,这是由博返约、由“多方面兴趣”转向“专业阅读”的过程。

    专业阅读需要虚静而专一。一旦选择了重点阅读的基本文献,则应该以专一不二的姿态与这本书保持深度交流。选择一本书,实际上是选择一个愿意长时间交往的朋友。人可以有众多的点头之交,但几乎不可能有太多的朋友。

    合适的读书态度是做一个“一本书主义者”:先读破一卷,再读第二本,再博览群书。

    就读书这件事情来说,选择是重要的。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研究者总是有所不为,有所克制,保持“一本书主义”的忠贞。惟有那些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懂某“一本书”人,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这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有这种读书习惯的人总能够保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安静的习惯,既不会在多种书籍中自动解除选择的决断力,也不会在选择之后轻易改变自己的方向。

    (三)博览群书

    “随便翻翻”或“好读书,不求甚解”虽然不能给研究带来直接而系统的关照,但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一本书主义者”简直就是人间的“苦行者”。

    “苦行”并非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能够自己做主而开心地活着。所谓“能够自己做主”,这是一种能够自我控制的思想者的状态。其实,做研究也并非人的目的,做研究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够主持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成为有思想力的思想者。思想者意味着能够用自己的头脑去执掌自己的行动,而不是成为他人的附庸受他人奴役。

    这样看来,“一本书主义”虽然对具体的课题研究有所帮助,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具体的课题研究。真正的读书,应该由“一本书主义”走向“博览群书”的自由状态。

    其实,博览群书并不困难,它不过是再次向“随便翻翻”、“好读书,不求甚解”返回。
196#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8:11:34 | 只看该作者
实验读书会章程(20090208)



一、性质:实验读书会是由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发起并组织的群众性读书交流组织。

二、组织:

会长:张基广校长

成员组成:会员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主要面向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的教师、家长和学生,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自愿参加。

特别说明:读书会的管理及组织工作由全体高级会员轮值,所有高级会员必须居住在武汉市中心城区。读书会第一届轮值主席徐莉(QQ:445024309莳花做菜)。

三、经费:自购图书,除特殊情况,参加活动一律采取AA制。

四、细则:

(一)关于初级会员  

1、自检:符合以下任一条件。

(1)觉得自己需要读点书;

(2)觉得自己需要多与人交流;

(3)对未知充满好奇心;

(4)在意生活的品质和自己的趣味;

(5)专注于自我发现;

(6)乐见自己的变化;

(7)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2、必做的功课:

(1)随手翻翻或者精读每月推荐的一本书;

(2)参加群组内每月一次的读书月谈会。

3、选做功课:

    不定期读友聚会。

4、加入:

    加入QQ群组31645303(实验读书会)即为报名成功。

5、平台支持:欢迎在此了解读书会通告及动态。

(1)豆瓣网:实验读书:http://www.douban.com/people/3599039/

(2)1+1教育博客:实验读书会:http://www.xn--4gqa566a2tyfi5a.cn/?2856

6、关于退出:

(1)退出群组

(2)连续三次不参加读书月谈会



(二)关于高级会员

1、自检:符合以下任一条件。

(1)喜欢读书

(2)喜欢看电影

(3)喜欢聆听和歌唱(不对音色和音准提出任何要求)

(4)喜欢漫无边际的闲谈

(5)热衷于关乎心灵的事

(6)具有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品质

(7)乐于分担与分享

(8)坦诚、温和、善解人意

2、必做的功课:

(1)自由阅读。

(2)参加群组内每月一次的读书月谈会。

(3)参加读书会每月一次的换书节,带给大家一本书、一次讲演、一份读后记。我们将必做的书面作业分为三类,每位会员挑选其中之一完成即可。

a、随笔,即读后感;

b、摘录的精彩句段,鼓励动手抄录;

c、找到的某篇精彩书评,当然,请务必注明原作者和出处。

(4)承担读书会的部分工作,读书会采用轮值制,每次活动结束前确定下届领导小组:

a、至少做一次轮值主席:确定活动主题、中心发言人,联系活动场地等。

b、至少做一次秘书长,负责发布活动通知,签到等。

c、至少做一次书记,负责记录整理大家的发言,并在活动结束之后作书面总结。

d、至少做一个月读书会博客平台的更新及维护。

e、其余岗位欢迎大家自荐,或由当届轮值主席指定,如端茶送水、活动后清理打扫、对外联络邀请嘉宾等。

3、选做功课:

(1)茶道见习,品茗

(2)寻找分享美食

(3)书画见习

(4)旅行

(5)由任何成员发起,获得多数成员通过的所有活动

4、申请办法:

(1)加入QQ群组31645303(实验读书会)成为初级会员。

(2)在豆瓣网申请注册,在豆瓣网中将“实验读书”(网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3599039/)加为好友,即为报名成功。

5、平台支持:欢迎在此了解读书会通告及动态。

(1)豆瓣网:实验读书:http://www.douban.com/people/3599039/

(2)1+1教育博客:实验读书会:http://www.xn--4gqa566a2tyfi5a.cn/?2856

6、关于退出:

(1)退出群组

(2)连续三次不参加读书月谈会

(3)连续三次不参加换书节

(4)不愿意承担读书会的任何公益工作



附录: 关于换书节

每月一次的换书节上,请归还上次活动换得的书,并另带一本心爱之书。以任一一本书为专题作一个简明扼要的讲演,比如你可以说说作者的故事、与本书有关的故事、或者阅读感受。记得将自己的读后感,或者摘录的喜欢的句子,再或者是你找到的某一篇精彩的书评夹在书页中,待书籍归还之后,那就是留在我们彼此手中的余香——作为礼物不能讨要回去。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08:01:41 | 只看该作者
在“教育阅读”中完美“教育人生”
                    文|  刘波


         我2001年从浙江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进入中学担任专职心理教师。在2007年以前,我主要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健康》等心理专业类的刊物。从2007年开始,我阅读《教师博览》、《人民教育》等综合教育类的刊物。从2008年开始,我阅读教育类的著作。可见,在专业阅读的道路上,我经历了学科专业类刊物、综合教育类刊物、教育著作这样的三部曲。当然,后面的阅读是包括前面的,如我在阅读教育著作的同时,还阅读着综合教育类刊物和学科专业类刊物。在我的专业阅读上,有一本书,点亮了我阅读路上的心灯,让我进入了专业阅读的快车道,这本书就是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
               一次美丽的邂逅
      2008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我在席殊书店第一次看到这本《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书的封面上写着“一个特级教师的阅读心路”、“一个智慧女性的生命惊喜”。抱着对“教育阅读”的探寻,我买了这本书。
        我迫切地想知道“教育阅读”究竟是指什么?在成尚荣所作的序言中提到,“读书真正成为了闫学的生活方式,思考真正成为了闫学的工作习惯,研究垫起了闫学的生命高度,而这一切有凝练成了一个主题词‘教育阅读’”。可见,“教育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而且是跟思考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的,是一种专业的生活方式。
    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也提到:但愿这本书,能够成为更多教师阅读的开端。现在,我看着这本带给我很多思考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我想,如果没有这次美丽的邂逅,我会真正走上“教育阅读”之路吗?
          感悟“教育阅读”之美
       在书中,闫学老师不厌其烦地提到,她一直认为,教师拥有的知识宽度将最终决定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板块: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开阔的人文视野。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读书范围。对于闫学老师而言,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一直是她的阅读指南,长期大量高品位的阅读占据了她主要的业余时间。所以,在书中,闫学老师还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回答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的问题。“教育是一种信仰”“捧起第一次茉莉”“是激流,也是火焰”“立尽斜阳”“教育这条路你能走多远”这个专辑的文章,是她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具体体现。她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夸美扭斯的《大教学论》、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王荣生的《语文课课程论基础》等教育理论书籍;她阅读泰戈尔的《新月集》、金河仁的《我心中的风琴声》等文学作品,她阅读贝多芬、凡高、纪伯伦等名人的传记或作品。的确,这些阅读使得她可以站在比一般人更高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而且,闫学老师把读书跟写作结合了起来,并在读书和写作中寻找行走的力量。这些年,正是不间断地读书与写作让她开始了飞翔。在她看来,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不能拒绝读书和写作,因为读书引发思考,写作本身就是思考。凡是值得精读的好书,她总是会做好大量的读书摘记,并把自己的思考化为一篇篇文字。
    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其实称得上是读书的指南。她所列阅读的书目,就是教师的阅读指南。当然,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走上“教育阅读”之路
     读完《教育阅读的爱与怕》,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什么要读书”的意义我是明白的,但“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还是比较迷茫的,这本书无疑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于是,在明白了“教育阅读”的真正内涵后,我除了继续阅读学科专业类的刊物和《教师博览》等综合教育类的刊物外,开始了买书和读书的历程。在书籍的购买和阅读上,我也是分为三种:一种是人文类的,一种是专业类的,一种是教育类的。说来也奇怪,从2008年4月到12月,我居然买了150多本书,远远超过前6年买书的总和。不知不觉中,我成为了“大夏书系”的铁杆粉丝。从2008年4月到2009年10月,我与朱永新、张文质、刘铁芳、吴非、李希贵、高万祥、郑杰等专家学者有了思想上的“零距离”沟通。
     现在书店里教辅书是“漫天飞舞”,但要买一些教育类的书还是比较困难的,于是,逛宁波书店成为了我假日生活的一部分。高万祥老师在《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中,把读书修身作为第一课,自我反思、教育科研、积极写作也是优秀教师的必修课。其实,高万祥老师也是在另一个层面对闫学老师做法的呼应。
    2008年11月,我所在的学校成立了教师读书社,我担任了教师读书社的社长。邂逅《教育阅读的爱与怕》的半年来,广泛的阅读让我有了更足的底气来担任这一职。我《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教育是慢的艺术》作为共读的书推荐给大家,这些书对于转变教师读书社成员的对读书和研究的认识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书牵线,张文质老师来到我校讲学,给教师们带来了生命化教学的理念。
     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还让我爱上了《中国教育报》的“读书周刊”,我整理了2008年全年的“读书周刊”,看到《在教育阅读中感受“爱与怕”》的书评,心中略有遗憾。如果那时自己就好好关注“读书周刊”,就可以早点走上教育阅读之路了。《中国教育报》的“读书周刊”也成为了指导我教育阅读的“风向标”。
     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让我直面“教育阅读”这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并走上了“教育阅读”的康庄大道。“教育阅读”让我的业余生活也更加充实,并乐在其中。真正走上“教育阅读”之路一年半来,我的课堂教学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深受学生的好评。大量的阅读也提升了我的写作水平,我有4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有2篇文章获得宁波市一等奖。
    当然,闫学老师的文字优美、细腻,读她的文字绝对是一种享受。但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叩开“教育阅读”的大门,走在了“教育阅读”的幸福大道上,过上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2:44 , Processed in 0.3908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