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管季超只[!!]使用《教师之友网》发布信息!

[复制链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22:51:3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温暖人生 润泽生命——我的阅读史
►757445130


   我对阅读的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始于懵懵懂懂的少年时代。
   记忆里,落后而荒远的农村是生我养我的一方热土,广袤无垠的田野,绿荫环抱的村庄,依偎村旁的马槽河,盛满了我的童真梦幻。那时候,因为家境贫寒,几个长兄长姐相继辍学。只在私塾里度过一个冬学的父亲在悲苦与无奈中坚定起培养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的信念,于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总是千方百计地为我创造读书的环境与条件,而且只要一有空闲就把自己习得的汉字用小楷工工整整地抄在纸片上教我认读,甚至还借给我穿衣服的机会教我读古诗,我到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他教我读诗时的情景。父亲的耐心着实令许多人佩服,居然在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就很系统地教我学完了他收藏的《五言杂字》、《七言杂字》、《百家姓》,让我能熟练地背诵几十首唐诗。虽然父亲的做法或多或少地剥夺了我的自由,使我比我的同龄人少了许多快乐,但却让我对“横平竖直,堂堂正正”的方块汉字发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我甚至能很自觉地完成他下达的任务——背诵那我根本不懂的《昔时贤文》。应该说,父亲就是引领我走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的第一人。
    我的真正的读书生活是从村头小学开始的。那时的小学生除了《语文》和《算术》两本课本外几乎什么课外读物也没有,而我很幸运地被安排与老师的儿子同桌,他父亲常给他买连环画(我们那时统称为“小画书”),我也因此能够大饱眼福。那些图文并茂的《敌后武工队》、《鸡毛信》、《地道战》、《地雷战》、《小英雄雨来》等就是我接触的最早的出版物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和老师儿子同桌的三年里,至少读过几百部这样的“小画书”。后来,不知是谁第一次带了本像模像样的课外书《老羊皮袄的故事》,好像在班里我也是这本书的第一读者。上四年级的时候,刚高中毕业的邻居成了我的语文老师,而他好像对我格外的看重,我当然也就能大大方方地向他借书看了。我从他那儿借来他在初中和高中时学过的所有语文课本,也借过大量的诸如《跟随毛主席长征》、《跟随周副主席长征》、《星火燎原》等革命回忆录。
    上初中的时候,同学当中传阅的课外读物多起来,我也跟着有机会读了不少“大部头”,比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家庄的变迁》、《暴风骤雨》、《子夜》、《倪焕之》、《家》、《春》、《秋》、《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最难忘的是阅读《聊斋故事》和王亚平写的《刑警队长》时的情形。读《聊斋故事》是在晚自习课上,坐班的钱老师发现后,收缴了我的书,奖赏了我两巴掌,还徒步三里多路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母亲,弄得我两顿没吃上饭;读《刑警队长》是在化学课上,化学老师几乎是将我连人带书一起扫地出门,直到我完美地回答了他所提出的古怪问题后才被允许进教室。值得庆幸的是,教我语文的王老师对我关爱有加,也非常支持我阅读。从他那儿,我借读过《青年近卫军》、《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茶花女》、《巴黎圣母院》、《复活》。但这些精神大餐是绝不敢光明正大享用的,常常是一个人躲进被窝看,或者礼拜天放牛的时候坐在牛背上看。
    高中三年,我的阅读之河进入枯水期。那时千军万马竞挤独木桥,父亲每每千叮咛万嘱咐的,母亲更是唠叨不休,我也绝不敢怠慢。三年里,除了语文课本、《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作文通讯》、《语文报》和《安徽青年报》,我没再看过任何一种对学习没有直接帮助的课外书。所幸的是我凭借运气加努力挤过了“独木桥”,在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时刻坚定地选择了上巢湖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
   两年的大学时光虽然短暂,但我自感没有虚度。刚进校门的那会儿,我领到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艺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许多专业课本,这些对我来说是新奇而有吸引力的,我总是爱不释手。一周后新生入学动员会上,资深的教授给我们做了专场报告,还给我们开列了必读的书单,我这才明白其实我们更需要阅读。于是当别人拉二胡、弹吉他、吹笛子或者三三两两地逛街的时候,我则一头扎进图书馆或阅览室。我读《红楼梦》,读《西游记》,读《安娜卡列妮娜》,读《母亲》,举凡中外名著,皆全部拿来;我读《文心雕龙》,读《中国小说史略》,读《美的历程》,读《西方美学史》,但有理论著作,都捧它在手;我读尼采,读黑格尔,同名家交心;我读蔡仪,读刘再复,与大师牵手。两年间,我读完近百部小说及相关门类的书,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做了七千多张知识卡片。这些阅读开阔了我的眼界,充盈了我的大脑,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
     两年后的炎夏,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土,当上了一名名副其实的语文教师。为了应对教学,为了顺应教学改革,我的阅读兴趣开始发生了转移——主要阅读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书刊,诸如吕叔湘、叶圣陶、朱德熙、于漪、魏书生、宁鸿彬的语文教育专论,自费订阅了《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之友》等专业性很强的杂志,而且一读一订就是二十余年。
     二十余年过去了,令我倍感惭愧的是自己在所从事的事业上毫无起色与建树,但是我得承认,阅读温暖了我的人生,润泽了我的生命,使我在失落的时候不再空虚,在孤独的时候不再寂寞,在气馁的时候坚定起执着的信念,让我在许多时候获得了一份可贵的尊重。
    只要生命不息,我将阅读不止,尽管误打误撞,也会无怨无悔,我发誓!
  http://blog.edu11.net/space-8566-do-blog-id-423311.html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22:28:06 | 只看该作者
带一本怎样的书去未来
    ——读《带一本书去未来》有感
    文◎逍遥行者


    从小就喜欢购书和读书,自然也非常阅读关于读书人和读书事的书籍。昨天下午在新华书店,购得一册《带一本书去未来》,是一本读书人谈读书事的书,特别是书中学者们谈到当代网络阅读和电子书籍对传统阅读的冲击与挑战,读了几篇之后自然也感慨颇多。
    小时候读书,对古人读书韦编三绝、汗牛充栋、学富五车的故事非常羡慕,长大之后,藏书逐渐增多,一册册的新书摆在书架上,一本本刊物放在书橱里,一页页的文章积累下来,于是经常沉醉在坐拥书城嗅书香、黄卷青灯伴香茗的享受中。可是,当你想到这一切书籍都将被网络电子书籍所替代时,有时也常常产生一种怅惘、遗憾之感,仿佛自己终生追求的这种高雅的读书境界将不复存在。
    越来越快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阅读也受到越来越快的冲击,这是每一个阅读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想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打开微机,有各种电子书;想阅读各种报刊,有各种电子版。面对各种纸印书籍和报刊价格一路飞涨的现实下,何必再去花费我们的血汗钱呢?想积累一篇文章,微机里有文本稿,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和博客,何必浪费纸张再去打印呢?
    自己当语文教师时,曾经教过学生一篇由崔金泰、宋广礼写的课文《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介绍了人类文明历史自产生以来到当代的书籍发展演变历史。当时仅仅是从知识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书籍自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的演变过程,因为当时的老师还是带着教材、备课本和粉笔进课堂,自己还没有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书籍的冲击。
    可是,近十几年来,网络对教师阅读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大。自己20多年前刚当老师时,写文章还是靠爬格子,有时一篇文章反复修改好多遍,上交正文时再去认真誊抄,有时还要复写好多篇,一篇万数字的文章也抄五六天,抄写结束后累得手酸胳膊疼。1993年时,当自己写的一篇文章让文印部的工作人员打成印刷稿时,让我反复欣赏和激动了好多天。买书和订刊物多了,查找和检索也是非常麻烦。2007年之前,自己的工作岗位调动了五六个地方,搬家也七八次,书籍资料扔掉不少。而且积累的书籍、报刊和资料也越来越多,有许多甚至是也翻没有翻过。当自己写一篇文章想参考自己阅读过的一个观点时,有时翻箱倒柜却找不到是在那本书上或是那本刊物的文章上说的。虽然自己多次动手编写过目录索引,但此项工作繁重,除了浪费时间和精力外,也没有太大的实用性。
    阅读书中大师和学者们求学读书的经历,也引起了我自己小时候和年轻时的读书经历。 是的,正同许多的读书人一样,自己从小就喜欢买书、读书和藏书,虽然现在网络阅读越来越发达,可自己对书籍的渴望和依赖似乎有增无减。
    有时,我也常常想到,电子阅读会替代我们的书籍阅读吗?将来是否会有一日,自己的这几千册藏书会无用武之地而付之一炬吗?但后来又想到,现代科学技术是如此发达,我们不正是每天都在享受和运用着这些成果吗?是的,现在我们每天几乎都离不开微机,传达通知和报送材料,全部用网络进行;文章写作、工作日记,全部用微机打印;特别是资料积累和文章存放,我自己建立了五六个教学网站和个人博客,还有自己的全部教育资料,都存放在网易邮箱的网盘里,需要怎样的材料,只要打开微机,应有尽有,无需去查找和翻阅图书资料。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大大提高了我们的阅读效率,极大地扩大了我们的阅读空间。
    于是我还是非常欣赏钟叔河先生说过的:“即使阅读器真能全面取代纸本,也不过和平装取代纸装、纸本取代竹帛、竹帛取代甲骨一样,又来一次世代交替而已。模样再变,供人阅读的功能不会变,人们读它,还是在读书。”诚然,书籍带给人们的记忆是美好的,它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两万五千年前克罗马农人在法国和西班牙洞穴石壁上的彩绘;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写有炭黑的纸草;四千年前两河流域人画有文字的泥板;三千年前殷人用锐器刻画过的甲骨;孔子读竹简曾“韦编三绝”;直至后来蔡伦造出了纸张……技术的发展给各个时代的人带来不同的书籍记忆。时代在发展,书籍在演变,我们大可不必恐慌和害怕,而是尽快去接受它,学会运用它,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阅读中的作用。
    让网络为我们未来的阅读插上腾飞的翅膀。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22:25:08 | 只看该作者
纯属偶然的阅读史
                                         文|钟杰
至今,我都毫不怀疑,我是通过阅读成长起来的。
可是,以我那样简陋荒僻的成长背景,又是如何走进了阅读,进而让自己的灵魂变得丰润起来了呢?
说起来纯属偶然。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极为贫乏的家庭。父亲参加工作之前是文盲,参加工作之后,进扫盲班恶补,凭着一本新华字典,可以写简单的家信,不过,很多字都是缺胳膊少腿,即便如此,我母亲还是能毫不费力地进行完全解读。母亲呢,据她说,小时读书厉害得很,经常在村委大会上给广大村民读报纸,并且还能背若干多的毛主席语录。实际上,她写的家信也只有我能解读,并且得拿出福尔摩斯破案的精神来解读才能光荣地完成任务。
若问我家里是否有藏书,我还得说有:几本毛主席语录(可惜那个时候我不识货,没有珍藏好,不然现在就大发了)。至于其他关乎文字的东西,几乎没有了。
我小时候特别的顽劣,那是因为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牺牲都不怕了,还怕斗争?所以我经常与同龄伙伴打架,甚至还纠结成伙去打外村的弱势群体(个头和胆子都比我们小的伙伴),竟然还打到人家家里去了,把人家柜子里的凉粉都端出来给吃了。说起来,土匪也不过如此。
我奶奶呢,虽然名字非常的好听——陈泽玉。润泽剔透的玉。但这么好听的名字她都不会写。不会写也没关系,我奶奶的一生,真的如润泽剔透的玉一般精细玲珑。她最爱给我讲的故事,就是鬼故事。同样主题的鬼故事,她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出来。现在回想起来,还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以及铺垫、伏笔、欲扬先抑等等文学创作手法。唉,中国人就是高明,读不读书,那些高深莫测的手法也使用得畅通无阻。我学龄前的睡前时光,基本上是在奶奶重复了一千遍的鬼故事里度过。
我外公读过私塾,识字颇多。但为人死板,脾气暴躁,变幻莫测,所以,我看见他,就好比看见了阎王,只有躲的份。但有时,他也显得较为和蔼,就是他讲故事,我躲在一旁听得出神入化的时候。不过,他每次都讲同样主题的故事——不孝子孙遭雷劈。他为什么要讲这样的故事?我开始不明白,后来逐渐懂得了其中的玄机——我大舅妈正和他吵架,而大舅帮妻不帮父。
如果这要算阅读的话,应该是我的早期阅读——听读。
听到什么了,就是那绘声绘色的描述,把故事情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着迷。想我现在善于描述,应是受到两位“高人”的指点。
上学了,终于见到书了——语文和数学。但仍然没有其他的书可读,老师又不喜欢讲故事。我的刁蛮粗俗之气非但未除,反而变本加厉地顽劣,经常惹得老师告状,回家就是一顿打骂。现在想起来,我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极强的适应能力只怕也是那时形成的。
直到小学四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我二姨家去,我的表哥从床底拖出一个小木箱,揭开盖子,里面是满满的一箱子书。他问我,你想不想看?我说,不想,我要修房子、踢毽子,哪有时间看书。我表哥说,你先拿一本《聊斋叉子》去看,好看哦,里面都是妖魔鬼怪的故事。我一听,很奇怪,说,我以为鬼故事是我奶奶编出来的,原来书上也有鬼故事啊?我当时觉得我奶奶简直就是神人了,她一个字都不识,竟然还能说出书上才有的鬼故事。
我拿着表哥的《聊斋叉子》回家,没事就看,竟然入迷。后来,我又到他家去要书看,他给了我一本《醉卧长安》,谁写的我记不得了,我只记得那是一本写李白坎坷一生的书。后来我学李白的诗,能够走进他的内心,真切地体会到他的失意与痛苦,完全得益于我之前读过《醉卧长安》这本书。
小学阶段,只能说,我知道了一个常识:除我阅读的课本外,还有许多另外的书存在。但它们在哪里?我不知道,因为我没看见过的。
读初中时,除了课本,好像也没见过有什么书。所以也没刻意去读什么书,脑子里只有一个意识:我只要每次考试考出满意的成绩我就是在认真读书了。
后来之所以有了读书的欲望。那是因为一次偶然的逃学经历让我开了眼界。我的同桌,因为讨厌英语老师,不想听他的课,我呢,为朋友两肋插刀,也不想听英语课。于是,我们两人合计逃课。未免班主任和家长发现我们逃课,不敢在外游荡(我那同桌是街道居民,她父母的眼线众多,极容易被发现),于是我的同桌带我到乡文化站,她出钱,我看连环画,两分钱一本。我还记得我看的第一本连环画是《蹉跎岁月》,接着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后来《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等,都进入了我的视野。我开始不满足看连环画了,我要求看杂志了。可杂志的租金较高,我同桌有点吃不消了,两人终因租金的事意见不合停止了逃课。始终都没搞明白,我们逃了那么久的课,英语老师怎么就没告发我们呢?而且他也没找过我们。后来自己做了老师,仍不明白英语老师的意图,本想找个机会问他理由。无奈等我们有机会回到母校重提这件事时,英语老师已经魂归极乐。唉,终究是个憾事。不过,有一件糗事是一定要提的。(节选)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21:50:57 | 只看该作者
让读书成为生命的必需
    ——读《教育人文读本》有感
    文◎秋风蝶雨



    (一)
    或许是太忙太累也或许是人的惰性使然,一本《教育人文读本》在我的包里,跟着我来来回回好几天,我终究也没能好好地认真对待她。直到那天,坐在车上等人,不经意间我翻开了《教育人文读本》。那一刻,我震撼了,甚至有一种懊悔:为什么那么迟才去看她,才去接触她。我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丛林里,有一个个明亮的事物,在慢慢升腾,轻轻移动。我也渐渐体会到我们校长的良苦用心:在面对这么一大群不怎么读书的教师群体,他为我们所做的努力!
    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读书才是教师的本分,也是教师保持智慧鲜活、散发人文气质的唯一途径。现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读书风尚,“以读书求进步,以读书求发展,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这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21世纪的老师,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紧跟教育的发展方向。而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记得99年的时候,当“三讲”教育之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那时的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真可谓意气风发,以“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来勉励自己勤读书。然而随着时间的消逝、人事的消磨,不知不觉中,先前的激情和活力渐渐被一种不可名状的疲倦和懈怠所代替,自己手中拿的,眼睛看的只有两本书:即教参、教科书。审视一下周围的人,几乎可以说从没有看见谁煞有其事的捧着书籍在阅读。都说没有时间!都说压力大!仔细想想,我们每天的时间的确被大量的工作任务挤占,被许多繁琐的事务分割:沉重的教学压力,繁琐的学校事务,各种各样的检查,一叠叠的作业,再加上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何况还有家庭、孩子的拖累,整天似乎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天天累死累活哪有时间读书!只有在写论文、写计划、总结或上公开课时,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大多数老师是以可怜的老本,努力支撑维持着现状,其中包括我自己,可悲啊!      
    (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没读书找到了非常恰当的理由,心安理得。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少读书,甚至不读书,使我们缺乏了教育教学理论的引导,以致于我们的业务滑坡了:知识老化充电不足,跟不上时代;教学上吃老本,缺乏创新的激情;教育观念落后保守,在“无意”中束缚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的教学只是一种简单的机械重复,自己厌倦,学生也厌倦,觉得生活是这样的平淡无奇。然而,在同样的压力下,为什么还成就了那么多有作为的教师呢?远的暂且不说,在我们周围就有很多因读书而独具“魅力”的人。自从加入到“生命化课题”及“读书俱乐部”以来,我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幸聆听了张文质教授关于生命化教育的讲座,看了老九的博客,他们侃侃而谈,语言生动,见解精辟,理论丰富,知识渊博;又看到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是那么精妙,语言是那样华丽,生成是那样灵动。观教师素养大赛,选手们出色的表现更让我羡慕不已。他们和普通的教师一样,在三尺讲桌上默默耕耘;但他们又那么出色,除了他们自身的特长外,还在于他们的努力。我不尽感慨:同样是一天24小时,可别人的教育生涯怎么就那么多姿多彩呢?是啊!“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敬佩他人的同时,我真该为自己的读书人生设定目标,真该坐下来好好地读点书了!
    (三)
    如果现在有人这样问: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否扎根于实践,滋养于读书;你是否有关于教科书以外的见解 ;你是否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这时如果你语塞了,答得理不直气不壮了。那这就说明你的知识不够了,你适应不了现代教育的需求了,危机已在我们的面前了。而要化解这个危机感,只有一条途径:读书!读书!再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境地。 
    教师,以培养人为已任,作为一项为孩子“打底”的工程,教育必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信息时代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挑战: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我们不懂的事情太多,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如果不思学习或者对学习无所用心,势必成为一只迷途的羊羔,被时代所抛弃。作为教师,以育人为目的,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要活到老,学到老,力争做天问不倒,才能对社会,对学生,对家长负责,不致于“误人子弟”。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时的我们更需要不断地读书,适时的充电。一次充电,终身受益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不学习,不充电,别说无从吸纳新知,连旧知都会打折,自身素质没有长进,反而只会显得更无知。也许,你要说:“我已经接受了几年的专业训练了,还需要学习吗?”家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四)
    是啊!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合格的教师,到成熟的教师,到成为一个实践教育家,只就知识、才情方面的差距而言,何止十万八千里:学科知识的系统整合和灵活调度,丰富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信手拈来,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的运用自如,这些都是一位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问一答十,举一反三,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进行“充电”,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书山万丈平地起,积累知识最重要。只要我们肯读书,知识何愁不渊博深广,资源何愁不源源而来,教学何愁不富有新意呢?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不留连忘返、身心陶醉呢?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么会不爱戴、尊敬呢?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有对熟悉业务的要求。走上课堂,照本宣科,捉襟见肘,多是因为读书太少。今天,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铁饭碗”的思想仍在作怪,“骗师”有之,“混师”有之。学为师,不学为师。三尺讲台一站,口沫横飞,今天抄这课,明天抄那课……只要我不犯错误,或者错误不被发现,学不学都一样可以混,甚至可以混得有头有脸,美其名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不学无术的“骗师”虽然只是极个别,但也是不容忽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师资水平关系到下一代人的整体素质。如果在我们的素质教育中,有此“骗师”的存在,其后果实不堪设想。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宏伟、艰巨、长期的伟大工程。而这项工程的“实施队伍”,当然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没有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没有教师驾驭素质教育的得心应手的本领,何来学生素质的提高?现在掌握素质教育规律的教师为数不多,更多的是面临着如何提高认识,学会运用的现实问题。所以,这又进一步向我们提出了—-师者,更应该读书。
    (五)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还年轻,我们的教育还在成长,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读书的内容还要不断的丰满、不断的转变!但不管怎样,必读书、书必读!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已经变得越来越渺小了。我们的眼里不能只有教科书和教参,我们不能再埋怨时间不够用,而是要振作起来多读书,读好书!读读关于教育、教学的书籍,以了解教育新动态;读读关于自己、关于学生的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读点文学的书,以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读点历史,让自己擦亮眼睛,以洞悉一切;读生活、读人生,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们要做教育智慧型的教师,我要培养有人生智慧的学生。老师们,我们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我们不读书,怎能让人类的文明传播下去呢?
    虽然,我曾经浪费了一段时间,但是我想对同仁们说:“读书永远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读强!”虽然我们每天都忙忙碌碌,但看书的时间只要挤挤还是有的,关键是愿不愿意去读。 “酒鬼总有时间喝酒,书虫总会挤时间看书”的,坐下来读点书吧!让读书成为我们生命的必需,做一名有书卷气的教师吧!
190#
发表于 2011-9-4 19:07:22 | 只看该作者
从乡野走近文字   ——我的阅读经历
               文|仰望星空


看到“史”字,不免想起百年沧桑。而我来这世上也不足35载,所以阅读史还是改为阅读经历较为妥帖。算起来,对文字阅读的日子累加起来也就一千来天吧,理科出身的我尤显底气不足,只能将阅读范围放宽到儿时“野小子”的旧时光……
童眼看世界
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住在灰砖土墙的三间阴暗小屋,发黄的墙面只有到了过年才用杨家将之类的年画装饰一下,那应该也是我最初接触的看图识字式的阅读。地面是坑坑洼洼的泥地,扫地时要先洒点水才不起灰尘,因为老扫不干净,没有成就感,扫地就成了儿时我最不愿做的家务。现在看来居住条件很差的境况,当时作为小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穷,什么是苦,因为全村生活水平都一样。在我的记忆里,很长时间吃的都是玉米面、黑面、地瓜之类的东西,偶尔妈妈会买点婴儿乐饼干给我和哥哥补点营养。白面也很金贵,只有过节时才会用来包饺子、蒸几个大枣饽饽,相对不贪吃却贪玩的我来说这样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孩子贪玩,教训自然就多,我第一次受伤的部位是门牙。妈妈自小就把我和哥哥散养着,可能也是农活太多忙不过来的缘故。门牙事件是后来听爸爸说的,当时妈妈到河里洗衣服,把三岁左右的我放在街门口,让几个纳凉的邻居顺带照看。没曾想,我在街上顽皮地来回跑动被挣脱缰绳的马踢了一脚,好在没把脑门踢坏,只是将两颗门牙踢掉。但从那时起在我的小脑袋里就记住了看起来乖顺的马除了会拉大板车还会踢人。
不知为何,小时候我特别招牲畜的眼,除了被马踢被牛追,还被公鸡、鹅啄过。那时的公鸡吃的都是无公害的饲料,个个壮硕,真可谓鸡群里的战斗鸡,被它追,我的腿是必遭“劫难”的;还有那曲项向天歌的白鹅,别看它肥大,见到瘦小的我追起来却飞快;至今依然后怕的是被牛追,大牛锁定我一个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我躲在草垛后面它找我不着,那愤怒的眼神和粗粗地喘气声吓地我屏气等待牛离开的场景仍似在昨日。或许是牲畜们也知道欺负弱小,我上初中以后它们就很少追我,但对牛是一直惧怕的,看到赶牛的过来我总老远躲开。
生长在乡野,对这些牲畜的了解是从一次次教训中得来的,而大自然赋予我童年的乐趣却远远超过了这些——春天到麦地里挖野菜,满山遍野地采野花;夏天到大桥下捉泥鳅,到水库里网鱼摸田螺,到山上粘知了、捉蛐蛐,雨后玩泥巴,把泥巴做成碗状在石头上摔,比比谁摔得响,谁摔得碗底洞最大;秋天到山上摘松果、挖药材、捅马蜂窝;冬天到河上打滑溜,打陀螺,堆雪人,打雪仗……一年一年地四季轮回,有那么多那么多的快乐装点着我的童年,五彩斑斓的童年世界溢满了欢声笑语。
初始的阅读  
从幼儿园到高中,读书对我来说多是增加分数的工具,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上了小学后,原来的野小子好像突然从我身体中剥离出去,变成特别乖巧的女孩,开始认真地写作业,认真地读书。记得六年级的英语学得特别棒,能将单词、课文倒背如流。高二有段时间学习比较懈怠想找找读书的动力,跟同学借阅的唯一一本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在课间看时被班主任没收。就这样,十八年的时光里除了工具书外一本“闲书”也没看成。
到了大学,为了打发时间,开始到图书馆找些《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简·爱》、《红与黑》等国外名著,还有校园外书屋里那些换取眼泪的琼瑶小说来读,间或也买点《罗兰小语》、《董桥散文》、《心灵鸡汤》等书。在这些书的熏陶下,也写几篇所谓的散文来消遣时光,真正能进入内心的文字离我还是比较遥远。
大学毕业成为教师后,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那些非工具书又被我远远地抛开,杂志也很少看,这一抛就是十一年。零八年学校有了图书馆,在那里我借阅的第一本是《少年维特的烦恼》,而后是《安放人生的雅舍》,梁实秋的这本书使我内心阅读的种子有了萌芽出土的渴望。书中引用柳青的句子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多年紧要处只有几步,尤其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一下子慑住了我,让当时正坦然地安于悠闲现状的我无处逃遁。不免自问:我虽年轻,但我为何还没遇到到紧要处呢?因为自己的懈怠,我浪费的机会太多太多了,若再不抓紧,我人生中紧要的几步就错过了!我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如白开水般无彩无味。 “山风吹散了窗纸上的松影,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颓废便是慢性的自杀”“ 在旅行中,少不了风吹雨打,然后倦飞知还,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样便可以把不可容忍的家变成为暂时可以容忍的了。下次忍不住的时候,再出去旅行一次。如此地折腾几回,这一生也就差不多了。”读着书中的文字有一种洗却了人间烟火气的雅在内心升腾萦绕。这种让内心舒坦的雅致让我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而我也慢慢觉察出想要获得归属感,进入文字世界是唯一的途径。
零九年我开始阅读博客文字,1+1教育社区里谢云老师说的话——“一个人不可能成为他自己都不愿意成为的人。换句话说,一个人要成长,发展,必然的前提,是他自己的愿意——基于醒悟,基于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命定和必须。” 恰好符合我当时处于觉醒状态的心境。而他的这句话——  “迫于外界的压力产生的改变不会持久,唯有发自内心的觉醒,甚至是痛彻心扉的反省才会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发生质的改变。”也提醒我要敢于剖析自己的内心,做一个深度觉醒的知者。道法自然博客里的一段讲话片段我尤为喜欢——
“当你学会反思自己的过去、十分珍惜自己的现在、乐观面对自己的未来时,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
当你明了成功不会造就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当你修炼到足以克服一时不快,看重自身的责任而不是权力,关切他人的不幸而专注于拯救和安慰时,你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
当你以无憾之心向后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宽厚之心向下看,以坦然之心向上看时,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
片段里提及的四个高处,我不知修炼到何时能够站上去,但我一直努力让自己的内心朝向这个姿态。
走近阅读
《草房子》在假期里读过,那时是循着草房子的文字展开童年记忆的画卷,写了篇颇得意的读后感。当在百度里随意敲入“草房子”三个字的读后感时,教育报上刊登的一篇读后感让我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
“杜小康的家境由富裕走向衰落,他那种富裕家境助长的傲慢被突然而至的贫困洗劫全无,而后为了还债与父亲到远方放鸭,后又承受父亲死亡的痛苦,独自承担家庭的巨大压力那种自信与坦然竟与我追寻的教育信念如此相似。曾经是那样傲慢地对学生,将自己抬高的如至尊,冷冷地对待那一颗颗温弱幼嫩的心灵,如寒霜包围花苞,将孩子看成是没有情感的得分机器,分数在我心里比什么都重。”这样结合书中情节反观自己日常行为的书写方式让我明白阅读于我个人的意义——正因为不了解自己,才要通过不断地读,大量地读,从书中找到发现自我的引子,从而更清楚地找到深藏内心的未知的自己。
刘良华老师说过“一本书好不好,除了书本身的质量,还取决于读者和这本书的缘分。”深感幸运的是,当我作为一名醒者走近阅读世界时,与好书也结了缘——《名师最有效的批评细节》、《接受我的爱:教师如何跟学生说话》、《亲爱的安德烈》、《萌萌文集》、《我就是数学》、《成人之美兮》、《走在教育的路上》、《用生命润泽生命》、《第56号教室的奇迹》、《幻想之眼》、《唇舌的授权》、《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新父母学校》、《致青年教师》、《教育在十字路口》、《孩子为何会失败》、《懂你的孩子(唤醒潜能的秘密)》、《了解你的学生》、《移动的学校》、《一闪一闪亮晶晶》《不确切的记忆》、《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窗边的小豆豆》、《爱弥儿》……等等50多本书都从不同的侧面让我越来越贴近自己的内心,聆听心底最深处的声音。
记得读第一本教育书籍——《夏丐尊教育名篇》时,有一种感觉那么清晰——现在的教育问题在夏老的那个时代也是突出问题,为什么经历半个多世纪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是夏老看教育问题眼光的前瞻性还是教育改革之艰难?现在参与课堂改革的我真的切身体会到教育改革为何艰难了,因为在为数不少的领导、老师的眼里,只有分数背后的功利,看不到人 。而张文质老师说的 “中国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回到人,回到做人的自觉上,回到对人的尊严、个性、独特性的尊重和成全上。”恰好击中了现今教育改革的要害。
有了好书的引领,反省自身行为的视角也变得微细而敏感。“一个班主任当着50多人的面,摔了同学一巴掌。孩子们从这位老师那里‘学到了’‘懂得了’‘明白了’的将是什么样的道理啊!”在《唇舌的授权》里遇到这样的文字真的无颜面对,虽然没打过学生耳光,但曾经年轻气盛的我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惩罚过学生,而那种杀鸡骇猴的“良好”效应冲昏了我反省这种行为背后对孩子不良导向的影响。有了这种贴近教育生活与现状书籍的陪伴,可以不断地提醒我:作为教师不能忘了对自己行为的反省与忏悔。我愿意通过阅读规训自己的行为,让反省忏悔的机会越来越少。
很希望每本书都能成为我一生的精神陪伴,守护我的一生,成为我精神的守望者。
以后的岁月我还要持续不断地读下去,读下去……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2668&do=blog&id=451605
189#
发表于 2011-9-4 18:59:22 | 只看该作者
与读书有关的一点闲话
                                    文|蕉叶白
从乡下到县城70多里路,坐车一个小时的路程,说不上远也不算很近。没事的时候我自然不会随意去县城闲逛,不像学校里一些在城里买了房子的同事,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去做做城里人。
城里人看乡巴佬的眼神,似乎总有一些不屑。或许,这样的感觉是来自我的自卑的心理。不过,我并不怎么渴望去做一个城里人,也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那样的物质诱惑我有点吃不消。
每次去县城,总是因为有事不得不去,办完该办的事情后,倘若还有些时间的话,我就会去新华书店看看。书店应该算是喧嚣的城市里比较安静的地方了,也许是因为喜欢看书的人修养相对就要高一点吧。读书的时候就怕别人打搅自己,身同感受,喜欢读书的人也就不会去打搅别人的阅读。
记得有一次专门去徐州的博客书城买书,那一天是周末,到的时候书店还没开始营业,而门口早就有一大群人在等候了。我不羡慕城市的生活,但很羡慕城市里有那么多的书店,即使没有钱买,也可以随意翻看自己喜欢的书,没有管理员来赶你走,只要不到下班时间,想看到什么时候就看到什么时候。我发现书店里有好多中小学生,各自捧着自己喜欢的书,随意地坐在任一角落里只管低头看,颇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
还好,农村和城市一样拥有网络,虽然不如城市快捷,但总算能满足一般的上网需求。这样就可以不必亲自去书店,办张淘宝卡,就可以到网上书店任意选购了。前几天我就在网上买了一本萧红的《呼兰河传》,店家发货的速度很快,三、四天就收到了。有了几次网上购书的经历后,我竟很少去市区的书店了。不过,能够在书店里随意看自己喜欢的书,还是让我一直羡慕的。
其实,我算不上酷爱读书的人,家中的藏书也不多,每年至多买上十来本书。至于每年究竟能读完几本书,我还真的没在意过。有的书买来后就丢到一边去了,有的书读到一半就读不下去了,还有好多的书只是随便翻看了几页就放到书架上去了。
前年暑假,帮助一大学教授写一本书的其中一个章节。为了让我顺利进行下去,教授借给我一本理论方面书,厚厚的有五百多页。那本书被我翻看了好多遍还不肯送还给他,甚至送还了后又借了回来,到现在还没还给他。为了买到这本书,我甚至跑了好几家书店,最后总是空手而归。可是,当教授对我说,这本书我可以想看到什么时候就看到什么时候的时候,我却把这本书束之高阁,好长时间都没动一下。真的如古人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
网络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关于中国读书情况的调查,大多说的是国人越来越不爱读书了,有的调查甚至给了具体的数字,比如说国人的读书量是日韩的九分之一,美国人平均每人一年读9本书,而中国人平均每年只4本书。但也有的调查说“中国人越来越爱读书”,比如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就是这么说的。
其实,一个国家的人爱不爱读书,到各地的书店看看就知道了,简单地依靠分析调查问卷,真的是“纸上谈兵”。中国面积太大,人口太多,无论怎么调查,即使接受调查的人说的都是真实的,一小部分人的读书量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大多人的阅读情况。
牛不喝水强按头也没有用。读书是一个人的内在需求,仅仅依靠外力的推动是很难改变的。如果说买书的时候有可能还是被迫的话,那么那些到新华书店看书的人,应该都是自愿前往的。不感兴趣的话,谁会捧着一本书,看得那么入神呢?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1007&do=blog&id=449639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7:59:06 | 只看该作者
短途(1)/林少敏http://blog.cersp.com/81658/1535959.aspx

  我们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以至于我们只能和那些最伟大的书生活在一起。(利奥・施特劳斯)
  1、大师只是把我们匍匐的身体稍微提起来一点,这就很好了。《巨人与侏儒》里,“老师们”、“卢梭与现代性”,都写得很有意思。不是说他说的你都得同意,而是经常会有激荡,很开阔的视野,很专著的热情,很有弹性的表述,会把你带得比他更远。
  2、譬如阿伦特,可以看得出她的女性气质:内敛、微妙,曲折。但大家一定会有大断制,这就又有了超出一般女性图式的气象,女性而有大气,就是比较希罕的魅力了。
  3、大书需要反复阅读,就像人类的有些故事,可以反复讲述。较伟大的书,随着你阅读和理解的扩展,会有很多不同但分门别类、情投意合的“我”。有时候你会着迷他们思维之精致,律动,语感,结构的无意而精巧,有弹性,富于联想、充满暗示,不矫柔造作。
  4、我反对现在读书的两种倾向:一是“政治学习”式的读后感,一是仅仅寻章摘句,只着迷于词句刺激的意向。后者是典型文人式的读法,六经注我。当然,在不能整全理解时,被句子打动也是好的,只是不要以为那就是全部
  5、读法是随着阅读经历和经验扩展而变化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我的读法”。学生们有时问我怎么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力,我说最方便的检验和提高,就是读一本书,然后找一些真正大家读此书的评论,自己对照,既是发现距离,提高也就在其中。发现别人理解得比我透彻全面,比我高明,经常会叹服:居然可以这么读!有时,阅读的太多的自由度是一种懒惰,思维的懒惰。有的人才性很高,但不愿费力,习惯于取巧,又有很好的借口自我辩护:我不是理论家。
  6、读书经常都会有感动,但感动和理解不一回事,理解当然有解释学的说法――自主的诠释,但里头还是有一个客体不能完全随意主观化的,这个客体部分是艰难的理解对象。阅读的欢乐,有一部分,深沉些的,是解密。不是在技术意义上,不是反对感性,我阅读也更多凭感性,没有感性引导,我读不下去。再理性的著作,内里都是感性的内核,都是偏好、激情、意志,困扰。当我能突入逻辑理性的层层障碍,抵达这个内核时,共鸣和领悟才出现,我才知道,他用那么多逻辑限定,真想说的意图是什么。但是,当你看了一两句就激动完了,其他不管了,那么你就很难理解他:把他真正当一个人来理解,同时当然也是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的理解。
  7、读书如果不能心契就只能逗留于智力,但一看谁就陷入,就是牟宗山先生说的“契入有余,透脱不足”了。有了较大的阅读背景后不会太快陷进去,在相对范围内有一种多元视角的相互提醒,然后有自己的综合判断。初读者很容易有立场,但一阵以后可以找一些相反立场的试一试自己的“忠诚度”。我不是要持相对主义立场,而是希望有一个较大的思维幅度 。
  阅读,既是审美的,又是求道的,所以不希望纯粹被美感俘虏。这样的阅读中,你会看到一种互补性的有限性。所以,我越来越不相信凡属人类的作为会有绝对性,越来越难相信单一的完备性真理,越来越有些怀疑主义色彩,当然不是彻底的怀疑论,而是习惯于质疑。我说求道,不是要寻一个恒常不变的真理,而是想看看人类如何思想和作为。
  8、我们知道,理解一个人有多难,理解一个较大的心灵可能更难。我们的自我,实际上是一个未完成态,是在这种与有意义的心灵交互中不断生成的。一个处在阅读中的人,尽量能想到我不是简单的看对面的人,他者也是自我,构成着自我,有意义的他者,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部分,渐次构成着自我,这过程也是理解力发展的过程,自己的丰富性也是随这一过程逐渐获得和得以展开。所以,我读书和讲课,经常就是这个来回还原的过程,读的书,尽力还原到自己的体验中来,自我关涉,然后再还原到对象中去。当然难免“小人之心度君子”,不怕,可以过一段重读。那是在过了一段后的更大的关联域中的重新理解。“自我”不是一个空洞的实体,我不想老是刻意、着意地抓着自我不放,那样不会有自我的,或者只是一个可怜、贫乏的自我。
  9、读书,有时不必考虑“自我”在哪里。其实就是:这个好,我能觉得是好,因此我很愿意得到这种好,得到一点是一点――事情本来也可以这么简单,原来就是这么简单的。这个过程越来越多,你这个自我就跟别的自我自然而然不同了。这时候不管它是理性还是感性,不管自己会丧失原来的什么。原来的东西不一定都要原封不动地保留,它也许会在日后以一种新的方式冒出来。――自然、不别扭、尤其是不刻意别扭着进入阅读,任精神之美把自己带走。
  10、变化是悄然的,常常无法觉察,如果经常沉醉这样的境地,自然畅适自足。面对这些最用心,也最真心的和我们交谈我们的生活的心灵,我没有仅仅把它们当作哲学。长时间处在这样的环绕中,会滋养我们自己,疗治我们的不安、冲突、偏颇,慢慢生成一个较好的自我。
  11、每天都能在这样的发现之美中生活,真的很好,知识的无穷尽和我们无知的无穷性就被置于次要的地位,一卷在手,怡然自得。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7:41:47 | 只看该作者
读书,让心灵远行
小螃蟹
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217&do=blog&id=72521

  凭栏,聆听着点点滴滴余韵悠长的细雨,我知道会有开天的时候;扶窗,望断那消失在天际的雁阵,我知道会有归来的时候;临海,呼唤那哨声依旧的帆船,我知道会有启航的时候。然而春去秋来,踯躅在文字的呼吸里,我们已不再幼稚迷茫,一天又一天我们成长起来。
  读书,是心的一段旅程。常常从梦中醒来,打开台灯,惺忪的不仅是灯光还有我的眼睛。随手翻开枕边的书籍,抚摸着雅致的封面,闻嗅着好听的油墨香味,身边传来劳顿了一天的爱人轻轻的酣睡声,娇儿偶尔在隔壁传来呼叫,想必又是梦中回到了那驰骋的篮球场!心无旁骛的让自己迷失那袒露的诉说中,对人生、对亲情、对友情、对爱情、对人性就有了深度和广度的认识,书中人物的悲喜牵引着我徜徉在一片芳菲的秘密花园中,找寻着那朵开在我心底深处的静静绽放的百合。
  曾经,或许是经历了太多岁月的苍凉,或许是跋涉了太长的人生旅途,蓦然回首,时光慢慢的风干了心中的激情和豪气,无奈的发觉自己早已过了大喜大悲的岁月,早已过了伤感流泪的年华,心中时时就有了倦怠的感觉,莫名的累透彻心底,就像一根落叶被风吹得跌落深谷,飘飘悠悠,不知西东。时光流逝,再也不会对视司汤达、托尔斯泰、易普生们脉脉温情,更不会和余秋雨、席慕容、刘墉们把酒临风。常常枯坐与书房,风吹哪页翻那页,一任自己在心海中流浪,流浪。
  偶然的机会,加入了生命化教育,就像是得到一块酵母,催开了生命的蒸腾,在朋友们的支持鼓励下,用心读书让我的生活轻松与丰富起来。蹉跎岁月,在我行将回头的刹那间,是书籍用真情点燃了我激情,换回了我的心力和梦想,我才恍然大悟,生活中还有这样一邦毫无粉饰与雕琢的群体,相互切磋中让我们的智性逐渐成熟起来。
记得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说过:“是文化的力量,将无意义的碎片组成有意义的拼图”。一书在手,默默凝视、细细品味中就是精神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日子久了,气质沉淀了,庸俗蒸发了,真正的那份云淡风轻、闲云野鹤般的宽容精神则内渗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以至于大象无形,充盈于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流芳四溢,香泽满怀。于是携着那颗优雅的心,带着芬芳走向远方,去领略无尽的风景。在痴迷和沉醉中享受了追求的快乐,那快乐又仿佛就是一只攒动的蛹,藏在生命的大伞下,静静的期待着自己将化蛹成蝶,翩迁起舞的那一天。
读书,让心灵远行。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7:00:3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润泽生命/周永清http://blog.cersp.com/7881546/1368875.aspx


  案例一:

  上学期期末的时候,在我的倡导下,我们学校成立了教师读书俱乐部。学校送给俱乐部每位老师一本名叫《将心注入》的书,是星巴克创始人、全球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写的。我要求大家利用寒假的时间,好好把这本书读完,下一次召开俱乐部读书研讨会时认真交流阅读体会。

  昨天晚上,召开俱乐部读书研讨会。首先,我请每一位成员谈谈自己阅读《将心注入》的体会。

  一位老师说,读了《将心注入》之后,深受感动,对“做人做事”有了深刻的体会。一个人,做人做好了,做任何一件事就都能够做好。霍华德•舒尔茨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员工,还给全球人带来了咖啡的美味享受,这说明,做人的目标一定要准确,在做事的过程中一定提升人生的品位,在为社会创造中构筑成功人生的境界。

  还有一位老师说,《将心注入》这本书最重要的是“心”字,一个人做到诚心、耐心、细心、热心、恒心、信心,就没有做不成功的事业。舒尔茨把员工变成企业的合伙人,成就所有人,这体现了他处处为别人着想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舒尔茨坚持自己做咖啡的核心价值观,确保咖啡饮品的上乘品位,但又能够信任敢于创新的部下,给部下创新的广阔空间。他带领员工富有智慧地把核心价值观赋予咖啡新饮品,又在新饮品的不断开发、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能够让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保持强大的生命力。这说明,一个人一定要有梦想,要敢于突破自我。

  接下来,其他几位老师也谈了自己的阅读体会,但没有上述两位老师深刻。

  认真倾听了我们学校读书俱乐部几位老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之后,我首先向几位老师表示感谢,感谢他们能够认真读书,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读书俱乐部。当然,我也如实告诉大家,我不仅有他们所谈的那些阅读体会,还有另外几点独特的阅读体会:第一,阅读这本书,我有一种冲动,觉得自己也可以开店,开成功一个有品位的店,觉得自己不必害怕教书失业;第二,阅读的过程中,我常思考着以后在自己的教学中,要向霍华德•舒尔茨学习,一定要把学生变成我教学的合伙人,师生共同成就人生;第三,我还会在阅读中提醒自己,我正在担负着班主任工作,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必须向星巴克学习,打造班级团队精神,积淀班级文化,形成并丰富班级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第四,在阅读中我也会反思自己在学校所分管的教学工作,要求自己必须进一步增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责任感,踏实管理,丰富智慧,竭尽自己所能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老师,发挥自己的长处帮助老师切实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五,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自己的心灵不断地受到震撼,情感、思想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

  案例二:

  高一年级的英语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名词性从句”。

  老师对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出几种从句的句型特征,老师还谆谆告诫学生在以后的英语考试中遇到关于名词性从句的选择题如何根据他所讲的套路作出正确选择。

  课堂上学生反应积极,该记录的在笔记上作了记录,该积极回应老师的地方作了积极回应。

  老师对“名词性从句”的讲解结束后,出示了宾语从句的专项选择题。老师先让学生自己对照刚刚讲过的句型及解题套路尝试着作出选择,然后开始评讲。对每一题的评讲中,老师都要请学生报出自己所选择的答案。很可惜,大多数学生都选错了答案。

  案例三:

  他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十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最近,他以生动灵巧的方式帮助班上一位女生认识到培养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那个女生学习成绩突出,却很少在晚就寝时洗脚,宿舍的同学、教室里坐在那附近的同学都受不了她的身上难闻的气味。他以自己平时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以自己的教育智慧既有效地帮助了那个女生,却又丝毫没有损害到那个女生的自尊心。

  他有了写作的冲动,觉得必须把精彩的教育故事写下来。可是,真正写起来,却并不能得心应手。写完了,他请我帮助修改他的文章。

  认真拜读了他的文章,我有两个不好的感觉:第一是他的文章太俗,说教色彩很浓;第二是他的文章的语言不流畅,不生动,抽象晦涩,让人不想读。很显然,他的文章不能生动地展示他所经历的精彩的教育故事。

  分析:

  上述三个不同的案例,深入分析起来,都与阅读有关。

  在第一个案例中,读书俱乐部的老师们都谈出了自己对《将心注入》的阅读体会,其中两位老师的体会还比较深刻,但大家都没有联系自己的情况,那些体会好象是对别人说的,要求别人去做的,而与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别人究竟是谁,在他们的阅读体会中又并不明确。在与大家进一步的交流中,我还发现有几位老师在阅读《将心注入》的过程中心情难受,难受的是自己只是普通老师,没有机会做企业领导甚至也很难有机会做学校领导,却为什么偏要读这样的书?这本书应该是让企业家认真阅读的,在我们学校首先应该让校长认真阅读的。与俱乐部的老师们相比,我自认为我的阅读收获最大,因为我的阅读始终与自己的工作、生活联系着,与自己的情感、思想联系着。

  第二个案例,我在英语老师的课堂上听课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为什么老师头头是道的教学不能转化为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不能转化为学生得心应手的解题能力?课后,我听英语老师说,“名词性从句”在英语语法中比较难以把握,不仅是高一的学生解题容易出错,就是高三的学生也容易出错。我估计评课的过程中英语老师一定会偏向于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英语基础差,解题训练量不够。但是,在我看来,这与忽视英语阅读有更深刻的关系。英语老师讲解英语语法,学生学习英语语法,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大家忘记了英语语法的真正价值。学习英语语法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阅读英语课文的,学生掌握了语法才能把课文中的语言看懂,理解语句的结构,才能学会阅读,读出节奏感,读出英语语言的美。反过来,学生只有在阅读中才能体会语法的奥妙,才能生动灵活地理解语法的具体运用。因此,英语老师更为长远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法之后喜欢上英语课文的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中真正理解语法,理解丰富的英语语言所承载着的文化内涵。

  第三个案例中的语文老师教了十多年书,在教学中一定读了语文课本中以及课本之外的许许多多好文章,平时每一周还批改着学生的作文,对学生如何提高写作文的水平提供具体指导,但他为什么自己动起笔来却写不好一篇文章?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因为语文老师平时自己动笔少,不常写东西,只要坚持常写就能把文章写好。以我对我们学校语文老师多年来的观察与研究,我认为关键的原因还不是语文老师平时动笔少,而是因为语文老师在平时课堂内外的阅读中出了问题。语文老师在阅读课本或课外的文章时,通常都不是针对自己的内在需要,而是习惯于挖掘文章对学生学习的价值。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都是根据语文考试对基础知识、对阅读理解的考查要求而带领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语文老师很少想到文章对升华自己自己情感、思想的价值,更是很少想虔诚地让自己受到好文章的启发、感动而尝试写作。

  综合三个案例,我对阅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教师在教学中从教科书中提炼出的精华,不应该以服务于考试作为单一目的,而应该在给学生解题带来便捷的同时,从长计议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教科书,学会阅读与学科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真正因为老师的教学引导而喜欢阅读。

  2、教师要改变对教书育人的误解,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教师所教的书要能够达到育人的目的,首先必须让书本上的内容能够教育自己。教师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丢到一边,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在教学受到教育,结果一定是教师教得麻木,学生学得麻木,课堂上只见书本不见人。教师让自己的情感、思想受到学科教学内容的感动,才能真正使教学感动学生。

  3、阅读首先要成为教师自己的需要,而不能仅仅看成是对学生的要求。一个教师喜欢阅读,美滋美味地阅读,一定会在课内课外潜移默化地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

  4、阅读最重要的价值是润泽生命。理科类的书籍蕴涵着科学精神,文科类的书籍蕴涵着人文精神,一个人生命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滋润。在阅读中提升生命质量,增加生命的厚度,一个人才能够使平凡琐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变得富有价值,富有幸福感。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4:37:48 | 只看该作者
浅薄的阅读,永远的缺憾
华秀


  前几天,在为学校整理读书材料“教师必读选读书目”时,又查阅了网络上相关的内容,很惊奇地发现:“新教育文库・教师阅读推荐书目100种(2005版)”中,拓展篇里竟然有(美)奥格・曼狄诺著《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感觉很熟悉,扭头看看书架,真的有这样一本书。拿下来翻看,正是奥格・曼狄诺的作品,且是1996年第一版,比推荐的版本2002年的早了6年。书中有我的读书划痕和相关记录。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差点遗忘的一个读书阶段:为了增强自信,调整心情的阅读。

浅薄的阅读,永远的缺憾
――我的读书故事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我想,这“阅读”,应该包括自己的“阅”“读”,也包括听别人的“阅”当自己的“读”;可以是阅读书籍,也可以是读图,读网,读人。

  由于记忆力差,回忆自己的阅读史时,有几个时段是模糊的。

  上幼儿园时,最喜欢读“画书”,也叫“小人书”。大多是黑白版,图多字少,即使不识字也能看得懂。内容多是描写战斗的:或是写新四军、小八路机智英勇打败面目丑陋的“鬼子”的,或是写“穆桂英挂帅”等身穿盔甲、骑在马上、手持长矛大刀等,女将头戴翎羽的古代英雄的。那时候,常听广播或收音机,《杨家将》听得最多。最佩服穆桂英、杨排风。春天到来时,时常折俩杨柳枝条插在头上,当做翎羽,体验女英雄的威风。能拥有真正的翎羽戴在头上,是小时候的梦想。小小的心里认为那是最漂亮的装束。

  上小学,读书――几乎就是读课本。上课总是认真听讲,课后总是认真作业,从不用父母老师督促,考试成绩总在前三名。给我影响比较大的一篇文章,叫《统筹方法》。记得当时对“统筹”这个词感到特别陌生又特别新鲜,学过课文后也不是十分明白它的意思,直到长大后才真正理解了它。但课文中教给我的统筹安排时间的方法,从读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实施了。(所以现在见到谁在需要做几件事情时,不会统筹安排时间,我就想,他是没有学过或者学好这篇文章。)小小年龄认为读书就是这样简单、自然,有收获的快乐。偶尔也读点课外书或报刊。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国少年报》,现在想想,在当时的农村,学校能给班级订阅这样一份报刊难能可贵。“知心姐姐”是小学时候我最喜欢最佩服的人。

  四年级时,我读完了哥哥带回家的《峨眉山传奇》,这是我人生中读过的第一本整本的厚书。具体内容记不清了,但读书过程中的神秘感、想了解下文的急切感,使我对书有了全新的体验。

  五年级开始一直到师范,我读的最多的书还有一种,就是歌曲。从小就喜欢唱歌。五年级麦假时,与父母一起在麦秸跺前捡麦子,我发现自己能唱出《中国少年报》上《小小牵牛花》的歌谱,与父亲唱出的音高相对比,几乎没有多少差别,这让我欣喜异常,知道自己识谱了,可以唱更多的新歌了。从此,课余时间经常与喜欢唱歌的同学一起抄歌唱歌,互相交换得到的好歌曲谱。厚厚的歌本上,积累了很多当时流行的歌曲,装饰也是煞费苦心。那个本子,是我最珍贵的宝贝。记得同组的一位男同学偷偷地用一个十分漂亮的崭新的厚本换我的歌本,以为是给了我便宜。害得那时从不与人脸红的我,跟他大闹了一场,大哭了一顿,他才不得不把本子还给我。初中到师范,连续几年订阅了《通俗歌曲》杂志,为能及时得到好歌而满足。

  初中时,读好课本、考个好成绩仍然是自觉且认为应该的行为。记忆最深的是初二那年,几乎每节语文课上学习新课文时,我都被老师点名范读。读着读着,我就进入了课文描写的情境,教室里总是非常安静。印象里还有读《听潮》的情景,仿佛是我在海边的房间里,真的听到了潮水的声音,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每天总是隐隐期盼着在全班读书的时刻,期盼着见到大家陶醉的样子,所以课前往往读过几遍课文,该查的读音早就查清楚了。现在想来,大概我是能够用心读书的那种学生吧,老师为了节约时间,不愿意挑别人。尽管那时候班上才28人,但老师给我的机会仍然是太多太多。做了老师之后,想起这件事,感谢老师的同时,也觉得其他同学那一年因为我,少了不少机会,不知道有没有感到遗憾的。

  那时,哥哥已经高中毕业,不想复习的他回到村里,因为组织能力强被选为村团支部书记,带领村里的一批青年,兴起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后因工作突出,文笔好,考到了镇机关。哥哥喜欢读书,每次回家,包里总会有一两本书,有时是几本。他回家后,总有一些被他的激情和诚心感动而奋发的青年邀请他参加活动。我就有机会接近他的那些书。因为哥哥迷上了武打小说,读书不多的我自然也逃不出武打小说那离奇情节的吸引。周末或假期,我有时看书到凌晨两三点,就为了赶快知道结局。最喜欢《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喜欢郭靖的老实厚道,总能遇见高人,武工盖世;喜欢黄蓉的聪明乖巧伶俐。后来,听说电视剧中饰演黄蓉的演员翁美玲自杀,好些日子伤心。

  初中比较喜欢的刊物,是《辽宁青年》。

  上了师范没念高中,是这辈子最遗憾的事。尽管自己坚定地报了当时还是省重点的一中,考高中的成绩是全镇第二,但在老师、家人的劝告下,还填报了师范的志愿,而考师范的成绩是全镇第一。走进师范的大门,首先被学校的各种活动吸引。原来单调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读书不再是我最热衷的事情。因为是班团支书,每学期要组织很多活动,还要参与团委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经常要“监护”,是校乐队的一员,有时还参加合唱团的活动... ...自己就迷失在了这些活动之中。第一年,班主任还鼓励我努力学习,在师范也能继续考大学,自己也有点动心。但总不能安静下来的心,是读不进书的。

  也去学校图书馆借书,读的不多,《红与黑》《红楼梦》《苏丹王朝》......一学期最多三四本吧,还沉浸不到书中,没有被哪一本书真正吸引。现在想想,真是浪费了大好的读书积累的时光,也是导致后来一段时间迷惘、不自信的重要原因。

  学校有文学社,但我并不感兴趣。那里好象男老师为主,因为对突出的一位印象不佳,所以潜意识里觉得,那些搞文学会作诗的老师、学生(尤其是男性),都有些酸酸的,怪怪的,缺少阳刚之气。对一些趋附于老师的女学生,也是不以为然。即使敲着这些文字的时候,脑海里掠过那么三四个人的形象,仍然没有多少好感。大概是我没有走进他们内心的原因吧。

  现在,对诗人却是欣赏羡慕有加。每每为自己没有诗意不会作诗缺乏才情懊恼的时候,常常想,要是当时有位阳光开朗英俊沉稳的男老师教我们文学、教我们诗歌创作,说不定我的精神史会改写。唉,即使现在努力补诗歌这一课,也难以奏效――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朽木不可雕了,这辈子恐怕就这样与诗无缘了。

  师范毕业后,留在了附小,也就是今天的文峰。当时教育教学的行为还是比较正常的,上好课教育好学生之后,再没有多余的任务,因此上下班都比较轻松。白天基本只读课本、参考书,还有《小学语文教师》。课余读的最多的是成人自学课本。由于那个年龄是婚姻大事的准备酝酿过渡期,心里时常会有些波动。所以读书仍然不能沉下去。我的自学,持续了八年,经常自我解嘲地说,我是进行了八年抗战。

  在这段时间内,由恋爱、结婚到生子,经历了两次艰难的取舍,有过一段迷惘的日子,读的书也就相应地有些变化。读了卡内基的几本,不知为什么选择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大概是看到里面对心灵的热情引导吧。

  孩子出生直到三四岁,工作已经不同于起初的几年,各种任务多了起来;下了班,也忙于繁杂的家务中,读书很少,读得最多的是《读者》,那些哲理小故事给人一些启发。

  一次出差,同行的外校老师鼓动我们买了《哈佛女孩刘亦婷》,读着我才发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太掉以轻心了。佩服刘亦婷母亲的同时又觉得自己离她的高度太远,教育孩子还是无从着手,但意识上是有所改变的。

  03年末家里上网后,才真正改变了我。最初只是好奇地聊天。后来到UC听音乐,唱歌,毕业十年没学过一首完整的新歌,上网几个月时间竟学会了很多;工作时把耳朵交给古典音乐,晚上没事时,把歌喉交给麦克。我听熟了很多名曲,还学着制作配乐朗诵。

  再后来,在网上遇到朱永新教授《中国的教育缺什么》,“一个不读书的教师,和一个不读书的学生一样,都不可能成为一个有人文精神、有良好的德行的教师!”“优秀的教师,没有一个不是在读书”深深地刺激了我,我开始了有意识的主动学习。

  可是读什么,学什么?看朱教授推荐的书,当时我们文登书店根本买不到,书店工作人员甚至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是谁,这名字怎么写。没办法,只能在网上读。曾经下载了卢梭的《爱弥尔》;经常去中央教育台网上的《百家论坛》;搜索过《给教师的建议》,读过不完全的那些条目……虽然读得不多,收获不多,属于零打碎敲式的。但每次读过点东西之后,就觉得心里塌实些,离没有“人文精神”的教师远了些。

  05年9月,我来到了教育在线,走进了张万祥老师的“班主任德育资料库”;王晓春老师的《长者引领 》;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朱永新教授的《朱永新教育小品》;水易老师的《让日记与美育相依偎》……我读了很多人的很多文字,“认识”了很多爱读书的朋友。我觉得自己走进了一所大学堂,永远也读不完所有的文章。有段时间,我疯了似的在线阅读,经常读帖回帖到半夜甚至更晚。

  在向当时的副总版主干国祥老师咨询过网上邮购教育类书籍的方法之后,我第一次在“教师用书网”上,购得了《给教师的建议》《爱心与教育》《风中芦苇在思索》《班主任工作漫谈》等渴慕已久的书;不久又邮购了第二批,第三批。我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好书,真恨不得一下子全部读完消化完,为自己没有早些年遇到这么好的书而遗憾。给我影响比较大的教育专著有《给教师的建议》《教育漫话》《破译教育的密码》《教学勇气》等,它们使我有了教学的底气,不再经常为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而焦躁、忧虑、不安。同时,《窗边的小豆豆》《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爱的教育》等世界经典儿童文学的阅读,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儿童,理解学生,使我在面对他们的错误时,能够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问题。

  06年8月,苏大附中的“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研修班上,彭懿、王林、梅子涵等国内著名的童书研究或翻译家精彩风趣的报告,芷眉的班级共读、亲子共读实践,嫣然、小青、干干、铁皮鼓的童书解读,学员们论童书到夜半、就着走廊灯光读童书(睡学生宿舍,到点熄灯)的一幕幕,以及之后在班级开始实施的阅读实验,都使我接触到了更多的经典儿童文学及相关的理论,真切地感受到了读书之福,也迫切地感到读书时间不够。

  在成长博客安家的一年,我读到了更多专家、朋友、老师的文章,看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在群组老师的鼓励支持下,且读且思,增加了很多理论书的阅读,如《静悄悄的革命》《爱的艺术》《夏山学校》等。

  在博客读得越多,我越为自己早年的阅读贫乏而难过,为自己缺少积淀而羞愧,甚至自卑。尽管这两年不断地在阅读,可有些东西,恐怕永远补不回来了。浅薄的阅读,永远的缺憾啊……

  只能抓住当下自己能够把握的有限时间,精心挑选,大量阅读,像一个窒息很久的人,突然呼吸到新鲜氧气那样,大口大口贪婪地吸收吧……

  http://blog.cersp.com/79417/1104915.asp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4:25 , Processed in 0.1043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