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管季超只[!!]使用《教师之友网》发布信息!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22:43:21 | 只看该作者
有关阅读的八本书//转载

·《世界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
  因为我认为阅读的本质就是为了认知世界,所以我觉得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时空座标,也就是了解自己处身的时间与空间在历史中的位置。
  谈世界史与人类史的书非常多,但是大多分量很重,并且由于跨越的时间与空间太大,对一般读者来说,读来一不小心就迷失在某个角落,或难以竟卷。所以我花了好长时间寻找一本读来不甚耗时,但读完之后又能掌握全貌的书。
  后来我找到了这一本威尔斯的《世界简史》。《世界简史》不只符合我原先设定的目标,还有更多的惊喜。英国企鹅出版公司这个版本的导读里有一段话是最好的介绍:“(这本书)首先打动你的就是读来兴味盎然。读者急于知道一页页的发展,虽然是一本可以在四个小时火车车程就能读完的书,却又有相当多的东西可以留存在记忆中。”
  我完全同意这段介绍。我是花了两个周末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很久的时间没有因为一本未竟卷的书而牵挂在心,想到周末可以有一段完整的时间继续下去而期待不已。一本写世界史的书能写到这种地步,不是很神奇吗?
  没错,作者就是20世纪初叶那位以《时光机器》(Time Machine)、《星球大战》(War of the Worlds)等科幻小说而著称于世的威尔斯。威尔斯出身寒微,因为生活所逼而不停在报刊上创作,终究不论在小说还是史学上都卓然一家。
  《世界简史》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譬如缺少了19世纪末叶西方列强与中国的遭遇,以及同一段时间中东地区的变化。但这些都瑕不掩瑜。最重要的,是《世界简史》从跨文化与种族的视野,以快笔勾勒了人类的演进,并且点出其间纵横不同切面的衔接关系。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读者从这本书里应该可以获得历史广阔的视野──这样的视野,对研究某个时期,或某个地区的历史来说,都是必需的基础功课。”
  正因为如此,这本在1922年写成的书,到今天还是亚马逊网络书店上的长销书。
  忘了补充一点,如果不想看地球与人类起源部分的科学说明,不妨直接跳到第十三章“文明的起始”当开头。
  读完这本书,不会让你成为世界史的专家,但起码让你大致明白自己的时空位置。
  另外,作者还有另一本书《世界史纲》(The Outline of History),篇幅大许多,可以当作《世界简史》之后的进一步阅读。威尔斯为免读者误会《世界简史》是《世界史纲》的浓缩本,特别声明《世界简史》是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单独写作的。
  [一个惊喜]:
  2001年6月,我去北京,与陈原先生和沈昌文先生见面。
  向他们请教了一些问题后,因为读陈原先生一本新著,看到他书里提到一位威尔斯,因此请教他是否就是写《世界简史》的威尔斯。
  也因为这样,才发现威尔斯另外那本著作《世界史纲》(The Outline of History)不但在大陆有出版,而且背后还有甚多故事。
  《世界史纲》的原著最初于1920年出版,后来在1923至1930年几度修订再版,作者生前的最后一版是1940年版,内容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死后,1949至1971年又不断出了增订版,增订工作由英国一位历史学家雷·波斯特盖特和作者的儿子,动物学家乔·菲·威尔斯教授所担任。192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时期,根据原著第一版,出过由梁思成等翻译,梁启超校订的中文译本。
  现在大陆通行的译本,是人民出版社出版,根据原著1971年增订版重新翻译的。这一版除了修订一部分威尔斯著作中过时的材料之外,还增加了主要是第一次大战之后到1949年的部分。但人民出版社的译本,则以保持威尔斯原著面貌为出发点,把增加的部分全部略去了。
  人民出版社这个译本的翻译阵容也是一时之选,有吴文藻、冰心、费孝通等人。
  《世界史纲》我还没有开始读,但想到有这样一本书在等去大快朵颐,实在一大乐事!
  
·一本等待中的书
  这本书我还在寻找。相信应该有这样的一本书。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这样的:写作方式和《世界简史》有些类似,但它的着眼点是人类知识的演进。
  这样一本书,绝不应该是知识的分类索引或词条说明,正像威尔斯的《世界简史》让我们体会到世界历史与文化的有机生命,相互的脉络与牵引,这一本书也该让读者掌握知识的有机生命,不再以理科、文科,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这样粗暴的分类方法来切割知识。
  读完这一本书之后,读者应该发现所有的知识,不论是他熟悉的或是完全隔阂的,都在对他展现动人的微笑。无所谓深奥,无所谓崇高,无所谓艰涩。很像走进房间打开一盏灯,房间里面所有景物都在视线之内。
  读完这一本书之后,不会让读者成为某种知识的专家,但起码让他回一个欣喜的微笑,明白当自己需要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中某个接点展开接触。并且,不论他选择哪一个接点开始,都可以悠然通往其他的接点。
  我在寻找这样一本书。如果你知道,一定要告诉我。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当然,一个中文的阅读者,应该对中国文化和书籍有个概要的了解,或入门的阅读书目。在过滤这样一个书目的时候,梁启超是我最先想到的作者之一。梁启超身处百年前中西文化交会之际,既扮演一个传播知识与阅读观念的角色,又兼顾中西两种文化的视野,他对中国书籍之推荐,对现代读者应该甚具参考价值。
  梁启超向读者推荐国学基本素养的书目,文章和著作甚多。但我决定推荐他另一本《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从书名上容易给读者两个误解,一个是“近三百年”,因为这本书谈的实在不只是三百年;一个是“学术史”,这本书实在不是只谈学术,人物与掌故随处可见。因此我觉得它兼顾两个特质,一个是可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而读的书,但也很像一本适合在一个下雨天的午后,在沙发的一角就可以读起来的书。但是要记得把纸笔放在身边,因为可记的心得和联想一定非常多。
  我觉得即使是一般读者也不能错过这本书的理由是:
  一、可以当历史书读。梁启超从上下至少六百年的角度,把明代到清代的政治氛围,以及知识分子的角色与作用,做了归纳与分析。我们要思考今天中文世界所面对的知识与阅读系统问题,有些历史渊源不能不了解,而梁启超这本书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溯源而上的机会。
  二、可以当参考书读。这本书的主体是谈清代学术,也就是乾嘉之学,因此里面整理了大量中国古籍之考据研究学派与成果。一个不懂考据工作的人,一方面可以读来补充自己一些常识,另一方面当自己要选读某本古籍的时候,可以读来当参考书了解其背景。
  三、可以当国学入门之径。各门各派的学问,梁启超都整理了许多入门必读的书目。
  四、可以读他的“笔锋常带感情”。譬如看这一段:“凡豪杰之士,往往反抗时代潮流,终身挫折而不悔。若一味揣摩风气,随人毁誉,还有什么学问的独立。”
  五、可以看梁任公的气派。梁启超以他的学养臧否人物,落笔原来就让人折服,碰上晚清的人物,以他在清末民初的特殊身份与地位,更见气派。譬如谈到孙文,他是这样说的:“他虽不是个学者,但眼光极锐敏,提倡社会主义,以他为最先。”
  但最重要的,这本书是一个有机体,本身是有生命的。读者不但可以感觉到写作者脉动在字里行间的生命,也可以感觉到所有被他提过的那些“学术”,也都跟着跃动起生命。
  如果说我们即将进入一个阅读的全观时代,而又难以体会顾炎武所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夙型,那么梁启超正好是一个距离不远的参考。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这种儒学的力作,到《大乘起信论注解》那种佛学的巨构,旁引西方的思想与理论,梁启超实在让我们见识到一个阅读的人可以具备的容量。
  
·《如何阅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
  这本书背后的故事,以及对我的意义,曾经在之前的文章里做过说明,这里不多赘言。
  如同书名所言,《如何阅读一本书》想要传达的,正是如何读书,读书的方法。
  有关这本书的写作动机,作者在新版序文中引述另一位学者的一段话。那段话出自一篇文章《学校教育的失败》:
  “到五、六年级之前,整体来说,阅读是被有效地教导过,也学习过了。在这之前,我们发现阅读的学习曲线是稳定而普遍进步的,但是过了这一点之后,曲线就跌入死寂的水平。……中学毕业的时候,学生都读过不少书了。但如果他要继续念大学,那就得还要念更多的书,不过这个时候他却很可能像是一个可怜而根本不懂得阅读的人……他可以读一点简单的小说,享受一下。但是如果要他阅读结构严谨的细致作品,或是精简扼要的论文,或是需要运用严密思考的章节,他就没有办法了。……就算进了大学,他的阅读能力也都只会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的程度。”
  上面这段话写在1939年,读来是否甚为熟悉?
  全书把读书的方法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中国谈读书方法的人也很多,也有“略读”、“精读”等观念,但是没有像这样把阅读方法整理出这么完整的体系与层次。
  作者对这四个层次的观点是这样的:
  一、基础阅读:一般都是在小学阶段就学会的。但是不要因而小看这个层次的阅读法,因为即使是成年人还是不时会回头需要用到这种阅读法。看到陌生的文字的时候,就需要。
  二、检视阅读:指的是如何在一定时间的限制下,很快地了解一本书的内容、性质与架构。不利用这种阅读法的人,拿到书连目录都不看就一头栽进去,往往在一些不值得那么用力阅读的书上浪费太多时间。
  三、分析阅读:就是怎么把一些值得投入无限时间阅读的书,尽可能地细嚼慢咽。这个层次的阅读教一个读者“一直要读到这本书成为他自己为止”。
  四、主题阅读:就是在不同的书籍之间读出一个相关的主题。换句话说:“借助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能够架构分析出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可能并不在每一本书中都提到过。”
  另外,作者把阅读需求分为深层需求、知识需求、休闲需求的分类法,也让我受用不尽。读这本书的前后,我正想要以饮食分类的方法来解释阅读这种头脑的饮食,却想得不够清楚。读过这本书后,我在作者的三种分类中,把知识需求多区分出一个工具需求,总算找到用四种饮食的种类来说明四种阅读需求。
  难能可贵的,是方法分得如此之细,读来却生动有趣,不觉任何说教。我是一口气在两天时间里把这本书读完。也是有如读一本小说,一页页欲罢不能。
  这本书最早是在1940年出版的,风行六十年而不衰,不是没有道理。书后有作者所列一百三十七种必读著作的书目,可以当作进入西方思想与文学世界的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一分册:纸和印刷)
  这本书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大系中的一卷,是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大系中第一本找外人合作编写的书。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本来就是一个著作与阅读的传奇,这里不另介绍。对一个有兴趣于了解书籍来龙去脉的读者而言,则不妨从这本《纸和印刷》开始一读。这本书以中国的造纸与印刷发展为主轴,旁征博引东西方其他文化中的相关发展,是读来令人忘我的故事书,也是很好的工具书。
  我本来为了埃及人所使用的“纸草”(Papyrus),和中国人所发明的“纸”之间的异同如何区别,而搜寻资料与解释。读到这本书里提到东西方学者都有人把埃及人最早使用的“纸草”与“纸”混为一谈,而对中国发明造纸之说存疑,但纸草是“天然植物加压而成”,纸则是“以纤维体经过化学过程而制成,二者虽名似而实异”的解释,不禁哑然一笑。
  
·《麦克卢汉精粹》Essential McLuhan
  不论书籍还是网络,都是媒体。要了解媒体,不能不读麦克卢汉的著作。并且,一定要读原作,不要读别人消化过的麦克卢汉。
  有些著作是不适合翻译的,麦克卢汉就是如此。不仅难翻译,也难懂。难懂的原因有二:一、他引经据典,纵横时空,文化与知识背景太深;二、他的写作风格也独树一帜,文法结构深奥艰涩,此外还有许多特殊组合、创作的单字。这两个因素合起来,即使是英语世界的读者也难以消化,更何况是中文世界的读者。
  但不论如何,总要读一本麦克卢汉的作品。如果只读一本麦克卢汉的著作,显然《麦克卢汉精粹》是很好的选择。
  《麦克卢汉精粹》,从麦克卢汉最重要的出版品,包括《了解媒体》(Understanding Media)、《媒体即信息》(Medium is the Message) 、《古腾堡银河系》(The Gutenberg Galaxy)之中选取精华而编辑。读这样编辑的读本来接触麦克卢汉,固然不免有些片断之憾,但毕竟有其方便之处。
  即使是这样一本编辑过的读本,仍然不好读懂,但这本书里起码应该有四篇文章比较易于消化:
  1.1969年3月号《花花公子》杂志的访谈录。(如果连其他三篇文章也不想看,起码应该看这一篇。)
  2.多伦多大学1956年7月号《探索》里的《探索:媒体、文化、教养》。原文不到五页的空间里,阵列了大量既有用又具革命性的洞见。
  3.《麦克卢汉资料读本》。从语言到文字到印刷到影印到电话到照片到电影到电视到未来的媒体,麦克卢汉用条列式的简短文字进行本质的分解与曝露。
  4.《了解媒体》的节录。有名的“冷媒体”、“热媒体”,就在这里。
  我自己使用网络之后,为网络下了一个定义:“意念的延伸”。后来读麦克卢汉,看到他在1967年就写出“下一个媒体……可能是意识的延伸”,实在震惊莫名。
  这本书末所列麦克卢汉的阅读书目,尤其弥足珍贵。
  
·《中国读书大辞典》
  “读书”这件事也可以拿来做一部辞典的主题,你没想到吧?
  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余光、徐雁主编的《中国读书大辞典》,搜罗了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资料,合撰成这本一千四百多页的辞典。除了当成工具书使用,也可轻松阅读,看看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著名的读书事迹、读书地点,享受一下八卦古人的乐趣。
  除了名人读书的故事,还有古今阅读理论、古今图书知识皆包含在内。在“古今图书异称”部分可查到书籍的别名,例如“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宋代四大书”、“日本平安时代文学双璧”各是哪些书。“古今图书之最”可找到中国最大的丛书、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甚至缅甸第一部白话小说各是什么书。再加上中外读书典故,名著导读,各大图书馆、大型书店简史,各地读书节,书的结构……你所能想得到关于书的资讯,全都以条列方式简明扼要地呈现在本辞典中。
  要挑的话,当然很多收录条目的水平不那么一致是一点。另外,像《瀛寰志略》这本书不见踪影,也显示还是有需要再加强之处。
  
·《书的艺术与历史》The Art and History of Books
  《书的艺术与历史》初版于1968年,我读的是1995年的版本。
  这本书书名《书的艺术与历史》,但都是西方书籍的艺术与历史。不过,从苏美人的楔形文字写在泥板上开始,到埃及人使用纸草卷,到希腊、罗马一路而下到20世纪,按重要的时代与地区区隔出不同的阶段,把每个阶段对于书写、插画、印制的观念演变,都讲成了娓娓动人的故事。
  我以前知道西方书籍的起源是一种Codex的型态,但是Codex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定义与形式,看了些资料,却似懂非懂。一直到读这本书,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罗马时代原先还是沿用埃及人的纸草卷型态,把羊皮纸卷起来阅读,而到了第2世纪,日益壮大的基督徒认为阅读纸草卷那种卷书是一种异教徒的传统,为了希望基督徒的阅读能和异教徒有所区隔,开始把羊皮纸裁成一页页固定大小的尺寸,再装订成册,这就是Codex,也就是后来书籍型态的起源。
  我们今天阅读的书,型态都不是中国过去的传统书籍,而是深受西方书籍制作观念所影响的书籍,因此要了解西方的传统与脉络,可以读这本书。对了,和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那本《纸和印刷》交互比对阅读,会很有意思。譬如纸张西传到欧洲之后,在西方各国的发展,这本书就有更详尽的说明。
  和所有好读的书一样,这本书也可以一路当小说读下去。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22:50:5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的风貌//转载


  宋朝时候,苏东坡曾经写下这么一段话:“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手不观,游谈无根……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苏东坡的时代,和毕升发明胶泥字模的活版印刷术年代相当,雕版印刷则更存在了两百年之久。写作与阅读的媒体,早已脱离了竹简、丝帛,因而他有了“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但大家却“有书而不读”的感叹。

一年等于两千年的新书

  苏东坡生在今天,感叹一定不止于此。
  一方面因为“游谈无根……有书而不读”的情况依然不免,一方面也因为今天出版的书籍和一千年前他所处的时代比起来,不能以道里计,“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的情形,远远超出一个读者的选择负担。
  据统计,从西汉到清末,大约两千年间所出版的书种,现存大约十五到十八万种;从1912年到1949年期间,大约四十年间所出版的书种,在十万种左右。而今天,海峡两岸三地一年出版的中文书种,起码在十九万种以上。换言之,今天一年的时间里,一个中文读者所要面对的新书,就已经超过了上世纪初四十年间出版品的总数,也几乎相当于更早两千年时间所留下的书种数量。
  何况,今天一个读者要阅读的书种,又绝不只是中文书而已,还有种种其他的语文;何况,每天都有那么多新生的知识领域,既有的知识领域又在不断地更新;何况,在近年网络的泡沫化之后,书籍与平面出版品诞生的速度还在继续增加中。
  一切都在膨胀与扩展之中。唯一没有增加的是,一个阅读者一天还是只有二十四小时。

Reader Takes All(赢家通读)

  因此,今天一个阅读的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面对这么庞大的书籍数量。
  换句话说,现在阅读的最主要课题,不在于要不要阅读,而在于如何阅读,也就是阅读的方法。
  我们需要对阅读方法开始新的探索。不只是为了要改善在有限时间制约下的阅读质量,也因为阅读方法的本身,就在决定我们要不要阅读。
  阅读的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意义。广义,是知道如何查找自己所需要阅读的东西,如何判断这是否就是自己所需要阅读的东西;狭义,是知道查找之后怎样以最适当的方法来阅读。
  狭义的阅读方法,只要个人透过练习与控制,比较容易达成,或比较容易调整。
  广义的阅读方法,牵涉整个社会对知识的整理态度与系统,以及教育制度与方法,尤其困难。
  网络时代,许多人日益担心英语社会的强大,以及对其他语文社会所造成的压迫。但这种情况之出现,与其归因于英语社会在科技上的领先,倒不如归因于他们长期在知识整理系统上所拥有的领先──他们长久创建的知识整理的系统,经由网络的传播,成为阅读最方便也最合适的入口。
  而华人社会,不论就阅读方法的广义或狭义层面来说,均为欠缺不足的情况,是十分明显的。
  我们面对阅读方法,来到了一个临界点。对于阅读方法的需求,虽然长期存在,但从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
  掌握得到方法,就不必担心书种越出越多。一个懂得怎么选择,怎么消化的读者来面对形同无尽止的书海,就好像一个精通厨艺的大厨来面对存货无比丰富的超级市场,他会最精明又快速地选择到他所需要的东西;反之,如果不懂得选择、消化书籍的方法,即使有再强烈的热情与兴趣在支撑,不是形同夸父追日,就是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走马看花倒罢,还不免受鱼目混珠之害。
  在商业社会里,我们常说“Winner Takes All”(赢家通吃)。在阅读的天地里,也将是这个情况──掌握到方法的人,就可以掌握到开启所有知识的钥匙;掌握不到方法的人,难于起动阅读,不免“游谈无根……有书而不读”的路子;或者,起动之后也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对这种发展,我们可以称作 “Reader Takes All”(赢家通读)。

印刷术发生在欧洲和中国的时候

  如何面对书籍的阅读,只是今天身为读者的第一个课题。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课题,是如何面对网络创造的阅读环境。
  网络阅读,以及网络会不会替换书籍,曾经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随着网络发展的波波折折,今天很少人提这个问题了。就像几年前很多人认为书籍将要被网络所替换,今天,也有很多人认为网络毕竟难以替换书籍。
  究竟是否如此,我们不妨回头看看五百年前,活版印刷术在欧洲发展的过程。
  1455年,古腾堡在德国开始以金属字模的活版印刷时,欧洲已经经历了长达一千年的黑暗时期。罗马帝国衰败之后,烽火频仍,文化残破,教会成为保存书籍的最后一块堡垒,然而,书籍的内容与形式也因而静止不前──内容,主要是圣经与上帝的话语;形式,是精美的手抄文字加上圣像绘图。相对于中国在这一千年之间经历的唐宋两朝的高度文明,知识与文化在欧洲的发展都是迟缓的。
  在那样的困境中,活版印刷所打开的局面是必然的,震撼的──活版印刷书籍替换手抄本书籍,加快加大知识的传播──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以及再后的工业革命,都和这一波阅读革命密切相关。
  然而,即使是如此必然且不可逆转的趋势,当时却有段漫长的历程。
  活版印刷的书籍,不是一下子就淘汰手抄本书籍的。
  早期印刷科技固然唤醒了大家对知识的需求,但是技术的本身还有种种缺点与限制。印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手抄书籍的时间,换句话说,解决书籍出版的成本问题。至于字模、编排与版本设计则主要摹仿手抄本书籍,还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精神。因此,手抄本书籍并不是马上就遭到淘汰,而是继续存在了将近一百年之后,才渐渐地消失。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中国,虽然背景略有不同。
  中国早在毕升发明胶泥字模的活版印刷之前,大约八世纪初,唐朝武则天年代就发明了雕版印刷。
  唐朝太平盛世,文化高度发展,不论是科举还是文学创作所需,都有大量的阅读需求,因此抄书业十分兴盛。雕版印刷会在这样的氛围里发生,也就是件很自然的事。
  然而,雕版印刷出现之后,也不是马上就淘汰手抄本的书籍。雕版费工费时,字体也比不上手抄本秀丽,因此主要都是用来雕造佛像及佛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都是佛经),以及由书坊刻版流通一些民间需要的历书、杂书等等。雕版印刷大盛,要等到五代以后,也就是两百多年之后的事。
  今天我们在历史书上读来短短几个段落的文字,走过的路程其实相当漫长。

影响网络阅读的四个因素

  在这样的对照之下看今天的网络阅读,不难发现,这种新型态的阅读发展,一方面被预测为未来的阅读形式,为大家所期待;一方面却又拖延不前,迟迟没有进展,其中有些理由。
  第一,各种相关技术不够成熟,使得网络阅读谈不上舒适,更谈不上方便。(比尔·盖兹不就说过吗?五页以上的信息,他宁可印出来阅读。)
  第二,网络阅读,主要还是文字内容的表现,还没发展出自己特有的内容与设计概念,因此对读者而言,和阅读书籍的乐趣与收获,区分不大。
  第三,交易环境没有成熟,创作者的权益难有保障,因而影响到内容创造与设计的意愿。
  第四, 配合新型态阅读所需要的新型态服务,还没发展成熟。
  可是,如果我们把时间拉远一点,然后再看当前所谓不利网络阅读的这四个限制因素,会发现四个限制因素都将发生变化。
  第一,各种技术会演进成熟,从阅读界面与字体的舒适,到携带的方便,将来都不会是问题。
  第二,网络阅读的内容与设计,会发展出自己的生命。网络阅读终究会结合文字,又超脱于文字之外。
  第三,交易机制与环境会成熟。成熟之后会刺激创作者从事各种型态的创作。
  第四,网络可以发展出新的服务。新的服务不但会生成新的附加价值,也会回头和阅读内容一体成型。
  未来,网络阅读不论是否完全淘汰书籍,起码都将成为阅读的主流。我们必须及早思考如何面对网络阅读。

初期阶段的网络阅读

  网络阅读,可以分两个阶段来谈。一个是当前还在初期发展的阶段;一个是未来各种条件成熟的阶段。
  先看初期阶段。
  如前所言,网络阅读的初期阶段,在文字阅读上有种种不便与限制。因此,有人宁可花很多时间逗留在一些文字以外,游戏与视听内容的阅读上。
  这是很可惜的误用。正因为当前网络的种种条件限制,还受限于文字,没有发展出可以超脱于文字以外的内容与表现方法,所以今天网络阅读最丰富与最有价值之处,不在于看来炫目的游戏与视听内容,而在于文字内容的保存与联结。
  任何一个热爱书籍阅读的人,都是文字的热爱者;一个热爱文字的阅读者,不应该错过当下网络上已经铺陈的盛宴。
  这场盛宴当前还欠缺的一个角落,是那些仍然在世或去世未久的作者的创作。由于着作权及付费机制有待创建,这些部份的创作是网络上所欠缺的内容,但是,除此之外的作品与知识,大约说起来只要早于一百年以前创作(已经成为公共财的部份),早已形成一场壮观又华丽的盛宴(尤其是以英语着作、译作的部份)。这场盛宴,是一部无与伦比的数据库,跨越文字与语言,地域与文化,一个热爱文字阅读的人,没有任何理由不善加利用。
  事实上,今天许多写作已经可以完全依靠网络上的阅读与查寻,而不需动用、翻阅平面纸张版的书籍。
  网络阅读比书籍阅读方便的是,一切信息都在指尖之间,不需要如陶侃搬砖般地劳动于书本与书本之间。但网络阅读也有一个和书籍阅读相同,并且更加严重的问题:面对浩瀚无比,新生速度也更加惊人的网络内容,读者到底要如何选择?
  于是我们发现:现在网络阅读的最主要课题,也同样不在于要不要阅读,而在于究竟要如何选择,如何阅读,也就是阅读的方法。
  只是在网络的阅读中,更加迫切地需要发展出一套对知识的整理态度与系统,否则,面对挟泥沙以俱下的网络内容,一个阅读者会承受比书籍阅读方法上更大的挫折与无所适从。
  “Reader Takes All”(赢家通读)的道理与现象,在这里更加明显。

知识与阅读体系不足的一些原因

  不论对书籍还是网络的阅读来说,既然阅读方法都这么重要,因此尽管这个课题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探讨得了,我们在这里还是不妨思考一下今天自己为何不足的原因──尤其相对于西方而言。
  一个原因当然是近四、五百年来,太多知识领域发起、整理于西方,其渊源与常规离我们有很大的距离。另一方面,则和中国人在这同样一段时间,对知识与阅读之偏观有关。
  明代的主流是偏向唯心的理学,清代的主流是考据。两者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上固然都有其意义与贡献,但是放在人类,尤其近代人类所发展出的知识领域与视野来看,都不免失之于偏狭。其间,虽然有像明末清初顾炎武这样的人提出“博学于文”的呼吁,但毕竟不是主流。
  到了清末,中西文化相撞击,识者固然亟思改进,但却不免欲速则不达,甚至造成进一步的狭隘。张之洞提出《劝学篇》,是个代表性的例子。
  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然后再把“西学”一分为二,“西政急于西艺”。这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主张,虽然有其迫于时势的理由,但也从本质上造成了“中学”与“西学”的割裂,以及“西政”与“西艺”的断章取义。其后,加上近代历史上种种政治、社会因素的掺入与发酵,百年以来,不论海峡两岸三地的任何一地,在教育与阅读上都难免多少受这种割裂与偏观之害。把知识便宜行事地加以割裂之后,对知识的认知会日益窄化,难以创建整理知识的态度与系统,原来就不足为奇。

长期阶段的网络阅读

  越过网络的初期阶段,进入各种条件成熟,网络阅读可以超越文字内容的另一个阶段,我们所需要的又是另一种准备了。
  这些准备不应该是喜欢阅读的人才要有的,也不是关心阅读的人才要有的。因为,这件事情和阅读的本质相关,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阅读的本质,就是为了认知这个世界。
  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方式,先是有观察、图像、肢体表达、音乐、语言;之后,以结绳、象形、拚音而发展出文字。
  文字出现之后,人类交互的方法与方便,全面展现,但自此以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开始以文字为最重要的中心──至于文字出现之前,人类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全观能力,则逐渐退化。印刷术发明之后,更进一步地加速,也扩大了文字的渗透力、扩散力、影响力。
  从一百多年前开始,电影、电话、无线电、电视,相继进入我们的生活。这些新的传播媒体出现之后,以视觉、听觉等其他感官来认知世界的可能,才又逐渐浮现。也就在二十世纪,漫画这种结合文字,又不同于文字阅读的平面阅读型态,兴起于美国、欧洲、日本,也可以当作配合说明的一个注脚。
  但是我们对文字的倚赖,毕竟已经太久也太习惯,文字在我们世界中独特而主导的地位,并没有因而发生根本的动摇。
  网络出现,起初的本意,仍然是为了方便文字的交换与传播,然而,却注定要踏上一个颠覆文字的路程──颠覆以文字来认知世界的过程。
  网络之所以会颠覆文字,是因为在计算机科技的辅助下,终将结合文字以外的声音、图象、气味、触感,甚至意念,提供一种全新的感官经验。虚拟实境,只是我们对未来网络阅读既有的认知之中,一个最简单的想像而已。
  这种经验,超越所谓的文字阅读经验,我们只能说:它会打破文字阅读的局限,让人类得以重温全观认知。
  计算机销售台数、达康公司的家数、电子商务的笔数,都不足以代表网络时代的开始。只有当阅读可以透过网络进入这种经验时,网络时代才算真正开始。

全观的认知

  人类历经亿万年的进化才发展出文字,以及文字的阅读能力,然后再又颠覆文字,回归文字以外的全观认知能力,有令人兴奋之处,也有凶险之处。
  以综合感官来超脱文字的认知方式,固然可能让我们重新开发全观认知的能力,这种经验也可能太过刺激,不仅容易耽溺其中,也可能扭曲认知的结果。
  这个阶段离我们尚为遥远,但是如果看看今天相形之下不过原始时代的一些粗糙的网络游戏,就造成多么耽溺的现象,就可以想像其可能的负面作用。
  我们往全观认知前进的路上,不但可能掌握不到全观的根本意义,还可能把自己带进一个更“偏观”的世界。
  这里所说的“全观”,已经又不是一个暸解知识整理与分类系统的Readers Takes All可以代表的了。
  我们应该更细密地思索网络的本质。
  麦克鲁汉说:“媒体即消息。”( Medium is the message.) 换句话说,人类开发、使用什么媒体这件事情的本身,就说明了他们所要传达的意义,与消息的本质。
  那么,我们开发网络、使用网络,又说明了什么意义与本质?
  联结。
  今天很多人认为联结就应该无所不联。但,会不会是我们对爆炸的知识早已无所适从,因此,希望透过网络这样的联结,寻查找自己可以循从的一些路径?──然而,我们以联结为联结、为联结而联结,结果却反其道而行,形成一个更爆炸,更让人寻找不到途径的密林?
  今天很多人认为网络可以自成一个世界。但,会不会是我们对疏离的社会与感情早已无能为力,因此,希望透过网络这样的联结,提醒自己需要多打开沟通与接触的管道?──然而,我们却反其道而行,沉迷进一个更隔绝,更隐蔽的世界?
  所以,网络的技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可以把我们带离真实世界的同时,是否也越来越在提醒我们要回到真实世界?人的世界?
  我们看看学校的例子。
  未来,在网络的发展下,教育的定义,老师的角色,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三个使命,必将有钜大的变动。
  由于阅读的界面不再是纸张;由于知识的内容变动急剧;由于阅读的方法不再局限于文字;由于负责教学的“虚拟老师”永远一天二十四小时待命又永远耐心;由于网络上的知识整理与检索系统都方便到另一个层次,因此,就知识的“授业”和“解惑”两种层面来说,未来人类将为网络所替换的可能性太大了。
  这是网络在把我们带离真实世界。
  不过,真实世界里的学校一定还是需要存在的,而老师真正的任务,将在“传道”──网络世界以外,以身作则的人格教育。除了“博学于文”之外,顾炎武对读书人曾经归纳的另外四个字“行己有耻”,可以视为人格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
  这是网络在提醒我们要回到真实世界。
  在迎接网络时代来临的时候,如果所有参予教育的人不作此想,只看到网络所代表的商机与所谓电子商务的利益,因而逼迫自己以及下一代以“知识经济”之名,进行各种生存的训练与冲刺(这种训练与冲刺甚至往往必须不择手段),这将是多么偏差的一个开始?其害,则可能又不是一百年前我们把知识系统割裂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能相比。
  我们如果没有具备对真实世界新的认识,没有具备对“人”的全观认识,实在不足以进入未来以全观为本质的网络时代。

阅读,即存在

  所以,我们发现:我们站在一个关键点上。
  这个关键点上,有机会,也有险恶。
  机会是:网络所带动的阅读革命以及认知革命,还在一个方兴未艾的阶段。站在二十一世纪初,全人类都面临着自己认知与准备的局限。我们大可以期待在一个大家相当的起始点上,有一个新的出发。
  险恶是:在信息与知识如此爆炸,而我们自己对知识的认知与学习方法又因历史的后遗症而不免偏狭时,我们很可能由于欠缺一套整理知识的立场与系统,而根本无从进入这个时代。

这是一个阅读者的时代

  时代的改变,是从阅读的改变而开始的。
  我们对阅读界面的选择,不论是短期的书籍,还是长期的网络,甚至由书籍而网络的进程与时间,本身就在形成我们的时代。
  我们所掌握的阅读系统与方法,本身就在形成我们在这个时代生存的能力及面貌。
  阅读和人类的关系,从没有结合得如此密切,又变化出如此不同的面貌。
  阅读,不只是掌握知识的力量。
  阅读,不只是掌握财富的力量。
  阅读,即存在。
  我们如何阅读,如何存在。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22:51:42 | 只看该作者
有关阅读饮食的十二事//转载

1.
我们总要有个说法──就阅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这件事。
我自己喜欢说是“饮食”,给大脑的饮食。如果说一般饮食是供应我们躯体的养分,那么阅读就是供应我们大脑的养分;一般饮食我们透过嘴巴享用,阅读饮食则是透过眼睛吸收。

2.
说起饮食,一个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饮食匮乏,无从选择,大家只求维持基本生存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饮食富足,开始山珍海味,大吃大喝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超越富足,开始培养美食家品味的阶段。

阅读这种给大脑的饮食,也十分类似。一个社会的发展,可以分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阅读的环境贫瘠。读者走进这时候的书店,看不到多少种陈列出来的书籍,往往连一些经典的阅读,也都只能在风中悄悄地传说。
第二个阶段,是阅读的环境开始开放。这时候的书店,好象脱离一个食物供应不足,货架上零零落落的商店,走进一个全世界食品、食材都汇聚一堂的超级百货商场。各种补充过去阅读空白的书籍倾巢而出,各种争奇斗姘的新理论新主张铺天盖地,各个商家价格与促销手段令人眼花撩乱,但其中也不免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困境。
第三个阶段,是阅读的环境不但继续开放,环境的品质也大幅改善。先进百货商场里的食材,不只在表面的种类上丰富无比,实际的品质也都普遍提升。这个社会里的读者走进书店,已经不为书籍新奇的号召而动心,也不为作者的名气所迷惑。他所重视的,是如何恰当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如何从看来平淡的饮食中体现美食家的品味。

3.
社会阅读的发展,如此。个人阅读的发展,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
相同之处,在于个人的阅读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谈:第一个相对比较贫瘠的阶段;然后进入第二个大吃大喝,无所不读的阶段;然后进入第三个,培育出自己个人品味的阶段。
相异之处,在于个人阅读这三个阶段的进程,完全操之在己。因此,固然有时候社会整体阅读环境虽然仍旧停在第一个阶段,但是某些人自己的阅读却早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也有时候虽然社会整体阅读环境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但是某些人自己的阅读却可能仍旧停留在第一个阶段。

4.
要检视自己的阅读饮食到底是处于哪一个阶段之前,应该先了解阅读的饮食分哪些种类。
我们先看看日常饮食的例子。不外四种。
第一种,是主食,像白饭、炒饭、炒面、水饺、馒头等等,让我们吃饱。
第二种,是美食,像鱼、虾、牛排、大闸蟹等等,给我们补充蛋白质的高营养食物。
第三种,是蔬果,蔬菜水果,帮助我们消化,吸收纤维质。
第四种,是甜食,像饭后的蛋糕、冰淇淋,或日常的糖果、零食等等。
给头脑的饮食,也可以分成四种。
第一种阅读,是为了解决某种实际问题的知识需求。很像可以吃饱的主食。为了使人生过得更美好,在学业上、工作上、生活上,在生理上、心理上,我们有各种知识的需求。学生读教科书;上班族读企管书、学习计算机书、学习语言书;各种如何与家人相处、与同事相处、如何上进的励志书等等,都属于知识类需求。知识,是随时间、空间而不停变化的。满足这种知识需求的书籍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在某段时间或某个地区的需求会很大,但过了那段时间,或是出了那个地区,其主题就不符需求,或不再引人兴趣。对高中以下的学生,教科书就是个例子,在学校里一天不读都不行,出了校门毕了业,就没有人再回头读它。对上班族来说,Y2K 是个例子,1999年12月31日之前,这类书的需求极为高昂,但过了2000年1月1日,就没有人再理会了。
第二种是为了思想的需求。很像补充蛋白质高营养的饮食。这种阅读,是为了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读文学、哲学、艺术、科学等等,都属于思想类需求。思想需求的书籍也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其价值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历久而弥新。
第三种是为了参考阅读的工具需求。很像是为了帮助消化的蔬菜水果类饮食。这种阅读,是为了帮助查证、参考其它书籍。也就是对于字典、百科全书、年表、地图等的需求。工具需求类的书籍,功能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总要随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第四种是为了消遣需求。像是甜食与零食。这种阅读,主要是为了娱乐、消遣,是一种休闲活动。罗曼史小说、大部份的漫画、武侠小说、写真集、八卦内幕等等,都属于消遣类需求。消遣需求的书籍也有很大的特色,那就是可以视为用过即丢的产品。

5.
一个人的阅读饮食是否匮乏,和他的购买能力关联不大,主要取决于他的习惯和认知。
对于身体的饮食,没有人不一日三餐地提醒自己有没有进食;对于头脑的饮食,几个月不读一本书的人却所在多有。如果发现自己经年累月地不读一本书,不给头脑进食,那一定是处于匮乏状态。
即使经常阅读,但是如果在四种饮食分类中过于倾向哪一种类,仍然可能造成匮乏的结果。
通常,我们最容易踏进过于重视主食的陷阱。
主食类的阅读中,诸如人生励志书、企管书、理财书、语言学习书等等,很多是不错的,甚至足以被许多人称之为“好书”的。但也因为如此,所以许多人趋之若骛,把它当成了阅读的全部。
这有什么匮乏的问题呢?
打个比方,从日常饮食来说好了。我们都知道主食很重要,但是今天有没有人餐餐只吃主食,只吃面、饭?不然,我们为什么总要不时打打牙祭,吃吃海鲜或牛排,进补一些高蛋白质的营养?只吃主食,一来容易营养不良,二来离发展美食家的品味遥遥无期。
阅读也正是如此,知识类的书读得再多,如果不定时读一些思想需求的书籍,譬如哲学书、历史书、文学经典,那就是过于偏食,整体而言,仍然是处于阅读匮乏的阶段。

6.
只重主食的问题固然如此,只重美食的话,也不见得毫无问题。美食固然营养价值极高,但是如同体力劳动者不吃主食难以支持,上班族许多问题,则非阅读一些主食类书籍不能解决。
但是,如果势必要偏食,尤其由于客观时间与空间环境匮乏而不得不然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偏向美食阅读的重要与意义。只有浓缩、凝聚高单位营养价值的思想、文化、文学书籍,才经得起我们一再咀嚼与吸收。
有太多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被迫只能选择一本或两本书陪伴他几年的时间时,这一两本书是美食类的书籍所发生的影响有多么深远。当然,也因为如此,各种读书计划或节目总会问我们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到一个无人荒岛上渡过余生,而你只能带一本书的话,你的选择是什么?

7.
在第一种知识需求的阅读,和第二种思想需求的阅读之间,有时候会感觉到一些灰色地带,似乎难以分别。有些书看来像是知识需求,又像是思想需求。的确有些书籍如此,但也有更多是只要经过一段时间就看得出差别。有些书即使某一段时间深受注目,广受欢迎,但过几年时间就要被淡忘,这就像是知识类;反之,很长时间之后还可以存留的,就像是思想类。

8.
甜食是个有趣的题目。
偏食的方向如果是甜食,日常只追求大量消遣需求的阅读,那其中的问题不必多加引伸。
但是如果视甜食为蛇蝎,毫不接触呢?
达尔文这位《物种起源》的作者,也是提供我们美食阅读的思想家与科学家,就我们为什么需要甜食做了很好的解释。达尔文晚年,由于健康的因素,被家人保护不受外界打扰,每天集中精神做四个小时的研究工作。在这样的生活中,达尔文最重要的调剂,是阅读浪漫的罗曼史小说。因而他有一句名言:“把爱情小说结局搞成悲剧的作者,都该吊死。”
罗斯福总统公余爱读侦探小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总之,红花绿叶须相配,真正懂得享受飨宴的大食客,会懂得利用各种食物来刺激他的味蕾。川菜里,水煮牛肉把你辣到极致之后,要有甜肉饭来收尾,才是完美的结局。

9.
对于工具书,也就是蔬果类饮食的忽视,又造成另一种匮乏。
不吃蔬果,对于消化之不良,摄取纤维质之不足,是我们熟悉的。但是对于不用工具书,对于我们阅读理解之不足,误解之形成,却是我们很容易不放在心上的。
因此,在日常饮食里,我们会不会多年不吃蔬菜水果,也不会只吃一些存放过久,己经发霉的蔬果。但是对于工具书,很多人不是聊备一格,就是抱着一部多年未经编修的过时字典当作全部。

10.
容易偏食,尤其是许多人视哲学、文化、文学的阅读为畏途,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掌握到对各种不同饮食该有的食用方法与节奏。
我们都知道吃一碗牛肉汤面,吃一碗蛋炒饭这种主食是花不了多少时间。我们也都知道要享用一只大闸蟹这种美食是很花时间的,很麻烦的,所以才要耐着性子用钳子,用剔条,一点一点地品味。
在一般饮食上,我们知道对待不同的食物,应该动用不同的时间、方法与工具。
但是我们在阅读饮食上,却往往没有这种认知。
当我们拿三个小时可以读一本罗曼史小说的速度,或者六个小时读一本企业管理书籍的速度,来面对《易经》或《查拉图特拉斯如是说》这样的书籍时,一定为会同样的时间读不过几页甚至可能几行而感到挫折。
要练习接触自己熟悉、爱用的饮食之外的选择时,我们首先要体会应该动用不同的时间、方法与工具。尤其时间。
对于不该用那么长时间阅读的书籍却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或者对不该用那么短时间阅读的书籍却只肯投资那么短的时间,都是浪费阅读的时间。也是阻碍我们扩展阅读习惯的的因素。

11.
如果你自己经常购买的书籍不只偏食一种,如果你走进书店,从希腊哲学家到政治思想的演进到如何改进与上司的关系到巴黎最新购物指南到某种主题特别的字典,都在你要购买的范围之内的话,这么广泛的阅读兴趣,已经支持你进入了阅读饮食十分富足的第二个阶段。
但是因为太广,也可能归纳不出一个阅读的主要方向。一个人的时间、精力与金钱都是有限的。阅读广泛虽然是好事,但不能不在广泛中维持一个主要的方向。否则就好象一个人从法国菜到日本料理到江浙菜到川菜到台湾小吃,走马灯似地什么都接触过,拿起餐牌也点得出许多菜名,但是你问他最喜欢的菜系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而不是那个菜系,他就难以为继。
没有主要的阅读走向,就没法深入地享受饮食、比较饮食。说起鲔鱼生鱼片,你要他指出这家餐厅师傅的和那家餐厅师傅的绝活有什么细腻的不同,他讲不出来。当令大闸蟹来了,他虽然也大快朵颐了一番,但不是可能吃到靠激素成长的不良品,就是只能盲目地迷信高价货。所以,他书架上的书籍,虽然琳琅满目,各个门类无所不有,然而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名字、大著作之外,还可以看到许多混充大名字、大著作的书籍。

12.
要摆脱第二个阶段,而进入第三个美食家的阶段,另外需要一些条件。
美食家已经超脱在阅读的广泛和深入之间的摆荡,而让广泛和深入相互激荡。
美食家不会在四类饮食间有所偏废,也不会因为涉猎广泛而失之于浅薄。
美食家不会因为某些食材属于海鲜或高营养类,因而就肯定那是“美食”。因为他知道太多“美食”之名下,是有问题的人工养殖,有色素的加工。
美食家也不会因为某些书籍被归为消遣类读物,就有所轻忽。因为他知道甜食的极品,也是人间美味;巧克力做到极致,也是艺术。
总之,美食家超脱了饮食的表象,而能领略阅读门类、质材、方法的细微之处。他可以用一千元人币来只买一条最新鲜的鱼回家品尝;他也可以只求享受一碗最道地的北京炸酱面。
当然,美食家也会偶尔客串下厨,表演一下他的心得。他不是专业的作者,但他会把他最独到的见解,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22:52:35 | 只看该作者
密林里寻找一片树叶的探险//转载

  □
  1999年春节期间,我在新西兰渡假,读了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北京商务)。这本书的作者是艾德勒,初版在1940年,历经六十年后,是一本历久弥新的经典。
   一气读完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
  先是羞耻。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节省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但,另一个感触则是:何其有幸。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读到这一本书,与其说是不幸,不如说是有幸。这么多年来,我在阅读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就如同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这本书帮我就读书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做了许多印证和总结。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年的寻觅与颠簸,发现与失落,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不会这么深刻,收获也不会这么丰富。因此不论就读者还是出版者的身分,我相信这本书都深远影响我的未来。
  新西兰的夏天,云来的时候,寒意逼人,云去的时候,艳阳高照。窗外的枞树,则静静地耸立。

  □
  我会知道这本书,是极偶然的。
  前一年,也就是1998年年底,我和一位译者在来来饭店讨论稿件。谈完公事,我们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游戏》( Quiz Show)的电影。电影是真事故事,主角是19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英姿焕发的年轻教授,查理.范多伦。查理.范多伦书香门第,父亲马克.范多伦不但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名教授,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有其地位。查理.范多伦由于博览群书,才气过人,就参加当年风行美国的电视益智节目,结果连续拿下十四周冠军(今天网络上还可以找到当年的题目,难度非同小可)。查理.范多伦固然因而成了智能的代表,知识的英雄,但是他终究不敌良知的煎熬,最后坦承作弊,是主办单位提供了他许多问题的答案。查理.范多伦辞离哥伦比亚大学,就此隐姓埋名。
  电影在查理.范多伦黯然离开他父亲书房时结束,那天我们谈的是他离开那个书房之后的事。我从那位译者那儿得知查理.范多伦后来如何又蒙艾德勒邀约共事。艾德勒原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除了写过第一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外,还以主编过五十四卷本的《西方世界的经典》,以及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查理.范多伦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并且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的内容大幅修编增写,因此,今天我们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理.范多伦共同领衔的。
  我因为对范多伦故事的好奇,而去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而最后满足的不只是我的好奇心,还有对阅读及出版的重新认识与整理──包括我以四种饮食来解释阅读的出发点。

  □
  网络发展之后,阅读开始重新定义。网络与书籍,成为一体两面。电子界面的阅览,和纸张界面的披读,成为相辅相成的途径与工具。我们正式由「读书」的时代,进入「阅读」的时代。
  如果说知识本来就是一座密林,那么网络发展之后,密林就更加深沉。
  如果说阅读本来就是在密林里寻找一片树叶的探险,那么今天寻找那片树叶的探险,也就更加难以预测。
  阅读能满足自己的希望与需要,越来越要有些机缘的因素。上面谈到我自己会读到那一本正好是我需要的书,只是机缘因素的一个小小例子。

  □
  我想,应该有很多和我有同样困惑与需要的人。之后,一个和阅读相关计划的念头,就开始逐渐成形。
  归纳起来,一个阅读的人不免有三个问题:
  1.在每天新生的这么多知识里,不该错过什么?
  2.在生活、工作、社会中产生想要探究的问题时,要怎么寻求阅读的解答或是参考?
  3.要进入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时,该怎么入门?
  我觉得一个和阅读相关的计划,应该和读者共同探索这三个问题,并且应该兼顾网络书籍两种不同阅读型态的需要。
  因此,这个计划包含一个网站,以及一个主题书系列的出版。前两个问题,由我们的网站www.netandbooks.com来解决,后面第三个问题。则由我们出版的主题书系列来回答。
  这也就是各位看到这个主题书系列的由来。

  □
  书籍,是一种传统型态的网络。网络是一种新型态的书。这样一个重新探索阅读的计划,因此名称Net and Books──网络与书。
  网络与书希望跨越网络与纸张界面的阅读界限之外,也希望从许多方面跨越地域的界限。

  □
  要跨越这样的界限,我们必须将本身的立场尽可能地缩小,最好只回归到一个原点。
  在阅读的世界里,这个原点,就是读者。
  在我们自己某个地域、某个专业、某个身分之前,我们每个人都是读者。没有一个读者一定高于另一个读者,也没有一个读者的经验等同于另一个读者。
  在知识的密林里,我们每个人都在摸索前进。
  面对这样一个密林,每个人发言的时候,不应该是因为自觉站上了什么高度,而应该是想把自己摸索、颠簸的经验,中途遇到陷阱的困顿,以及寻找到那片树叶的惊喜,和大家分享。
  这样分享的本身,可以触动别人的机缘,也会回头触动自己的机缘。
  希望所有的读者参予这个分享。
  不只阅读别人的分享,也提出你的分享。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1-3-14 23:09:23 | 只看该作者
你会遇上这么一张地图//转载
  最近,有位年轻人在网站上问了我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照着学校填鸭的方式被教育,照着学校安排的课程念书而能顺利考上好学校、出社会能找到好工作、可以结婚,成家,过着虽然平凡但却踏实安逸的日子,有属于自己的小小幸福。那……读其它的书是为了什么呢?有什么真理是那么切身的吗?是为了做为一种消遣,一种心灵调剂吗?还是纯粹为了喜欢而读书呢?”
  我想告诉你,我是怎么回答的,以及,后来我还想多说一点的事情。
 
  ●
  这么说吧,阅读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件事情。在我来看,如何看待阅读,要先看你怎么看待人生。
  很多人都会说,人生是个旅程。可是,不同的人,对旅程有不同的期待。有人认为人生这个旅程的范围,像是台北的捷运系统,北去淡水,南到南势角,也就够了。有人不这样想,他觉得不骑单车绕台湾一圈不算。又有人觉得还不只如此,总要往欧洲或是沙漠或是南极出发。总之,大家用的“旅程”两个字是相同的,但是对旅程所想象与期待的,却因人而异。
  那阅读是什么呢?阅读,就是阅读人生这个旅程所需要的地图。你对阅读有什么想象与期待,就看你对人生这个旅程有什么想象与期待。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人生旅程就是台北市捷运所及的范围,并且有信心永远不会有什么外来的变动会逼使你离开这个范围,那你当然就会很满足于有一张台北市的地图,知道如何使用这一张地图就好。你不需要再思考阅读这件事情。
  然而,如果不是呢?如果你把人生想成一个遥远的旅程,不常有人去的旅程,甚至自己也不知道目的地的旅程呢?如果你相信人生这个旅程总是意外连连,随时都可能被逼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状况和环境呢?
  你就需要拥有随时寻找新的地图,阅读地图的能力了。阅读,就是在培养我们寻找地图,阅读地图的能力。
  这样比喻之后,你应该可以知道阅读和人生的关系了。
  有时候,我们是先想到一个目的地了,但不知道怎么去,所以要倚赖阅读地图所寻找到的途径。
  有时候,我们是觉察到自己迷路了,所以要找份地图来了解一下状况,看如何找出下一个出口。
  又有时候,我们是看了地图,发现了一个自己从没有想象过的目的地,因而开始决心踏上一个新的旅程。
 
  ●
  寻找新的地图,阅读新的地图这些事情,又和你的心态有关。
  如果你认为这些事情都是学校教育应该告诉你的,那么,最晚到大学毕业之后,你也就觉得手边的地图足够了,阅读地图的能力也足够了。
  然而,如果不是呢?如果你认为,即使活到七老八十,活到人生的最后一刻,我们还可以相信自己的旅程下一步就有个新奇的未知可以探索的话呢?
  我们的学校教育,从没有教我们如何寻找地图,阅读地图,而只是让我们不断地背某一些他们认为重要的地图上、他们认为重要的地标而已。
  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一,学校教育认为这些地图上重要的地标,不见得是你阅读这些地图时候所需要参考的地标。第二,学校教育里认为重要的地图,不见得是你的人生旅程所需要的地图。第三,习惯了学校提供你的地图和地图上所强调的那些地标之外,你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寻找一些什么样的地图,拿到之后又可以如何阅读地图。
  所以,我认为不论任何教育,任何阅读,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教我们如何具备寻找地图,阅读地图的能力──透过书,透过网络──而不是只教我们把住现有的几张地图,把地图上的地标背了个滚瓜烂熟。
  而阅读既然是和人生这个旅程相结合的,那就可以知道,阅读一定是多重功能的。旅程总有目的地,所以,阅读是有目的性的。但同时,旅程中会看到大自然的风景,会遭遇意想到及意想外的人,会有奇异的叉路引进一个梦想之外的新天地,所以,阅读也可以说是一种消遣,一种心灵调剂,一种不为什么,纯粹为了喜欢而有的喜欢。都可能。并且可能混合在一起。
  我从第一封信起,就希望你最迟从中学开始,要自己开始探索人生的旅程,并且寻找地图,阅读地图。而中学之前,你还没真正开始自己的探索之前,我能做的就是帮你先有些使用地图的基本认识,加上一些基本配备,以及基本的觅食能力和品味。
 
  ●
  对于阅读地图,我最后要提醒你的是,不要“迷信”地图。
  “迷信”,就是“迷而不信”。
  简单地说,就是表面看起来很重视寻找地图的能力,阅读地图的能力,然而真正在心底,却并没有使用地图的决心。
  人生既然是旅程,最重要的,还是旅人的本身,以及旅程的达成。你拥有再好寻找地图,阅读地图的能力,如果无法有助于你实践一段特别的旅程,那也是没有意义的。你拥有亚玛逊密林和西伯利亚的地图,但是终其一生却只在台北市忠孝东路的二段到四段之间活动,有什么意义,或者乐趣?相信地图,却不实践于自己的人生旅程,这就是没有使用地图的决心。
  你和你老哥的身材都挺好的,不像我,很为“减肥”苦恼。“减肥”是人生旅程上很热门的景点,因此各种书籍所提供的减肥地图也满坑满谷。然而,对于这么多“减肥”的地图,我们也最容易“迷信” ──“迷而不信”。于是,这种减肥方法试试,那种减肥秘诀试试,什么人说是减肥有效的书出版了都买来读一读,但是最后,就是自己的肚子瘦不下来。
  光是“减肥”的景点如此吗?你将来还会看到“理财”、“英语学习”等等许许多多其它景点也是。事实上,说严重点,不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迷信”,并且往往对他越是重视的东西就越“迷信”——“迷而不信”。
  那要怎么才能不“迷信”呢?你要问了。
  实践。自己真正踏上人生的旅程。只有真正开始探索自己的人生旅程了,你才会体会到寻找地图,使用地图的重要。只有透过实际踏上旅程,你才会对地图有深入的认识,知道这份地图精细在哪里,误差在哪里。如此,你对地图的眼力就会逐渐越来越好,一些抄袭模仿的地图,你看得出来了,一些讲得似是而非的地图,你也看得出来了。你挑得越精,你对人生旅程的体会就会越细,可以走得越省力,又越有意思。
  然后,你会碰上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慢慢地,不用你去找地图,地图,会找上你。你真正相信地图了之后,你的下一张地图,在你要开始下一段旅程开始的时候,就会自己找上你。这是你真正相信了地图之后,可以享有的一点回报。难以形容的快乐的回报。但也是心安理得的回报。
  第二件事情,你会遇上一张需要你用生命去验证的地图。对地图越使用越顺手,越有心得之后,有一天,你会在某种艰困的状况下,遇上一张你先是拍案叫绝,然后,又狐疑不定的地图。譬如,你走到了一个万丈绝壁,前无可去。然而你手上这张地图,却告诉你只要拾起地上的一条树藤,紧紧地抓牢,荡到对面山崖上就是。你是相信地图,但可能一不小心付出生命的代价?还是打算慢慢退后下山,另外再找一张其它比较安全,但也可能再也跨越不了这个鸿沟的地图?
  你会遇上这么一张地图的。你必须决定是否要以你的生命和生命里的一切,来实践,来验证这张地图的指引。
  当你的人生旅程走到遇上这张地图的时候,你会知道,世界,原来如此。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13:22:30 | 只看该作者
学会揣摩

朱昌元

   

大哲学家、文学家歌德说,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背后的话”。

要想“看到纸背后的话”,就需要学会揣摩。

什么是“揣摩”?“揣摩”就是开动“天君”,发挥想象,反复地思考、揣度、推求,以求深入、细致地把握事物的底蕴或人物内在的灵魂。《战国策》中说苏秦得到太公兵书《阴符》以后,“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指的就是在诵读的基础上,挑选其中最紧要的内容反复地寻思、摹画,以求得到“真经”。

揣摩需要潜心推求。黄宗羲《柳敬亭传》记述说书艺术家柳敬亭得到名家的指授后,“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这里的“凝神定气”很重要,它是“简练揣摩”的前提。只有“凝神定气”,才能将浮躁的心情“归零”,才能静心澄虑,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体验、去想象。说书人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性情和社会风俗的揣摩是如此,作为读者,通过文字对蕴含其中的事理和人物情状的揣摩更是如此。我们读《丑小鸭》,发现“小鸭坐在一个墙角里,心里非常不好”。我们就会寻思,小鸭“非常不好”的具体情状如何?这种心情是由什么引起的?在这样的心情之下他有什么向往吗?这就是揣摩。再如读鲁迅的《孔乙己》,看到“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别人没有他也便这么过”这一句,我们就不妨多问几个问题:店里的客人“快活”的情状如何?孔乙己是怎么“使人快活”的?为什么说没有孔乙己,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单独作为一段摆在这里,有什么用意呢?

揣摩需要反复思量。前面注重的是“潜心”,这里强调的是“反复”,是“来回”。作品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语言精练,描写含蓄,事理曲折,需要我们在阅读时走几个来回,反复推求。如鲁迅的《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里的“大约”与“的确”,如果走马观花,一眼掠过,就很可能忽略了,或者看浅看淡了,须反复琢磨:孔乙己是一个清末下层知识分子,他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由此,“大约”是说孔乙己长时间没来酒店,没有他确切的消息;而“的确”又可以从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情景——“便又在旁人的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可以确定,在那世态炎凉的社会,他是必死无疑的。小说用猜想作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这样一深入推敲,就看出了这两个词语的精妙,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第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方法之一。”

有的语言看似平常、朴实,好像没有什么嚼头,其实包含深情,如果不去揣摩,就如身入宝山,空手而归。就拿老舍《我的母亲》来说,写三姐出嫁的场景,当花轿来到门外时,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几句粗读似乎很平常,但仔细揣摩,内蕴却很丰富。透过“挣扎”“咬”“扶”“看”等词语,我们可以体会到母亲舍不得三姐离去,而又不得不让她离去的难受心理,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母亲对儿女的真挚、深沉的爱。

揣摩需要融入想象。想象是心灵的翅膀,它能上天入地,甚至能深入人物细微、隐秘的内心世界。揣摩文字离不开想象,“小鸭坐在一个墙角里,心里非常不好”,你似乎看到小鸭倚靠着墙角,缩着身子,垂头丧气,无精打采,你可以感受到他的弱小、孤独和深深的沮丧,但在沮丧之余,也并没有泯灭对未来的向往,“他想起了新鲜的空气和阳光”,“想到水里去游泳”。这一切靠的是你的想象,你的感同身受。

好文章,你越揣摩,就觉得越有嚼头;你越揣摩,收获也就越大。读书,一定要勤于揣摩,善于揣摩。

(原载《语文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07:10:05 | 只看该作者
北京首届阅读季启动 梁晓声白岩松等当形象大使
发布时间:2011-04-13 来源:中新网

  首届北京阅读季于12日上午在通州区正式启动,活动聘请了苏士澍、毕淑敏、周大新、梁晓声、周国平、白岩松6位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北京读书形象大使。  据悉,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出版大国。但人均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
  首届北京阅读季于12日上午在通州区正式启动,活动聘请了苏士澍、毕淑敏、周大新、梁晓声、周国平、白岩松6位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北京读书形象大使。

  据悉,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出版大国。但人均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而人均图书消费量这一数字20年来都没有太大改变。据统计,1990年至2009年近20年间,中国人均购书量只增加了不到1/2本。

  为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文明风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主题为“快乐阅读 幸福生活”的首届“北京阅读季”。

  据介绍,活动期间将举办“悦读好书 共享精品”大众有奖荐书活动、“诵经典忆光辉历程 赞幸福迎红色华诞”红色经典颂读活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红色知识竞赛、“百姓读书大讲堂”、“读书益民杯”有奖征文活动、“悦?读”读书风景摄影作品展览等一系列群众性读书活动。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冯俊科在现场表示,开展阅读季旨在培养广大民众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打造书香北京,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

  启动仪式上,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陶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为上述6位形象大使颁发了聘书。

  周国平代表形象大使们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读书活动,体验阅读快乐,享受幸福生活。他表示,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希望人们能崇尚阅读。从现在开始,做到每天一个小时,捧起书本。用好书开启心志、陶冶情操。(记者 尹力)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08:03:34 | 只看该作者
写给2011世界读书日

                          ——大学时代,一个人的阅读史

          河南省濮阳县柳屯镇一中  李记才

明天就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是所有读书人的节日,于是很自然地想写一点什么作为留影。

我对书既恨又爱,有时没有来由的就是特别恨读书,说不清理由,讲不清所以然,是不讲道理的那种恨,记得有一次我竟神经质般将书撕掉。发泄后用大半天的时间进行修补,又很痛惜地将它捧在手里,摩挲着,贴在心口,很怜惜,泪水滴落、浸润处,后来竟是绽放的禾雀花——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每当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时,我为解脱出来,就常常去读书,在慢慢的阅读中,我的心渐渐沉浸其中,压抑、苦闷的情思得以释放,心情逐渐释然,不多会儿心就会从阴霾中走出,心灵的天空掠过一缕和煦的春风。可以说书籍就是我用以解救心灵的良药。

嗜书成痴的我,从西安回家过年时只带了满满一箱子书!父亲见状,揶揄说:“别人在外面打拼一年挣了一些钱,你比他们厉害,竟带来了千钟粟、黄金屋。”“知我者,莫若父也”我羞涩一笑。

爱上阅读,喜欢读书,纯属偶然。

一段文字,开启了我一生的阅读之旅。

翻开发黄的积累本,一段稚嫩的笔触记录了这段让我刻骨铭心的文字。

吴先生用义利之辩来说明理想生活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义”指的是人生理想方面,“利”指的是人生的实际方面。吴先生又说:“在理想生活中应重义,在实际生活中可重利。”吴先生用孔子作例子来说明应如何处理理想生活和实际生活。吴先生说:“孔子注重理想生活(精神);其与实际生活(物质)则无可无不可。彼自有其事业与幸福(义),故轻视外在之环境及物质之享受(利)。”吴先生说,对孔子来说,“必须有理想生活;其实际生活则随遇而安,处处快乐。处美富,甚能享受,例如,‘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处贫厄,仍然快乐,例如,‘晏子居陋巷……不改其乐’。”吴先生还引用了孟子说的“善养吾浩然之气”,来教导人们如何培养理想精神和理想生活。(《解析吴宓》李继凯刘瑞春选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第337页)

这段闪耀着思想光芒的充满理性的文字,对我思想认识的影响不亚于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爆炸,我一下子如一枚小螺丝被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牢牢地,不能自已。沉浸其中,作者的睿智,知识的广博,旁征博引的例证,一语道破的酣畅淋漓等等,一下子攫取了我内心深处热爱阅读的那颗火苗。追求的欲望,探个究竟的念头被烧了起来,从此再也没有熄灭。

言说的畅快,阅读的快感,让我欲放不能。等我醒悟,从书中走出来时,市新华书店已将要闭馆。推自行车时突然“哎呀”一声,我突然记起早饭后晾晒的被子还搭在寝室门口的护栏上,这次可晒了个够!心里懊悔不已。单车飞驰在从市区到县城的柏油路上,三十多里路,不到二十分钟竟然赶到了学校,那次的飞车速度至今再也没有超越过。幸亏是在夏天,到学校时已经日薄西山,还好被子仍在,只是已经发凉,微凉中散发着初夏阳光微醺的香味。

那时我正读高二,一个月回家一次,周末无事便去市里游逛,路过市新华书店时,便进去瞧瞧。随手拿起的居然是比较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解析吴宓》,现在想来很不可思议。晚上躺在蓬松酥软的被窝里,加上被子上滞留的阳光的味道,我再也睡不着。再次回味那段文字,“作者是怎么想的呢?他怎么知道那么多,是怎么思考的呢?……”九思不得其解,决定下周把它抄下来,探个究竟。

带着对这一问题的追问、探索,我进入了大学。在大学里,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室是我最常呆的地方,我一直在苦苦阅读以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一路走来,至今我还记得部分读过的书目:

谈论写作的:《金蔷薇》、《缪斯人生》、《小说门》、《北京作家谈创作》等;

赏析、学术类:《人间词话》、《品书四绝》、《管锥编》(三联书店六卷本)、《刘若愚——中西诗学之门》、《钱钟书与现代西学》、《唐诗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在北大听讲座》等;

文学作品类:《中华散文珍藏本?余秋雨卷》、《朱光潜美学文集》、《朱自清散文》、《唐诗别裁集》、《战国策》、《韩非子》、《围城》、《孟子译注》、《李白传》、《风流道士——阿炳》,二月河帝王系列等等;

文学研究类:《文学与人生》吴宓著、《文学是什么》、《文学前沿》、《面向思的事情》等;

其他:《凤栖昆仑》、《面子人情关系网》、《草样年华》《结婚十年》、《经济学》等。

在阅读中,我先从谈论写作的开始,继而研读赏析、学术类,并转向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用以验证和指导理论认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认识亦逐渐深入,见解也渐渐深刻。在阅读中注意到这样的论题“文学即人学”,我开始借阅关于文学研究方面的书籍,如《文学与人生》、《文学是什么》等。

可以说,那段文字影响了我一生前进的方向,爱上读书,无怨无悔。就这样一路走来,一路探索。我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思想认识越来越深刻,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渐清晰、明朗。没想到走上讲台后,大学时代的阅读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获益匪浅。

如今,站在三尺讲台,更要阅读,在阅读中提升,在阅读中超越。生有涯,而读书却无涯!

阅读,有你真好!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08:10:15 | 只看该作者
 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温家宝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朱熹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W.哈兹里特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08:11:12 | 只看该作者
杨绛:读书苦乐
文章作者:杨绛 来源:网络资源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干脆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是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的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和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又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产生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种种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只要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及早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拍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多个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别说些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但书的世界却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可以算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是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各种各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自会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赛纳河上宏伟的大桥,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捡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不是我的眼睛还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了“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23:52 , Processed in 0.0844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