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管季超只[!!]使用《教师之友网》发布信息!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4: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倡议:我们一起读书


亲爱的网友们:
您可曾听说,有很多民族在婴儿出生时,会将书籍做为第一份礼物送给这个孩子,预示着一生的幸福和美好。个中原因,已然无需多言。
高尔基曾说过:“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兽性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美好生活的观念”如同我们头顶上的星空,需要我们用书籍搭建起靠近它的阶梯。书籍如慈母,在书海中遨游,好比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那样幸福而安宁,她会让我们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成长为家庭的顶梁柱,国家的栋梁材。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读书时间呈整体性下滑态势。为了鼓励人人读书,使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5年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选择这一天作为“世界读书日”,是因为这一日在世界文学领域具有特殊意义。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加西拉索·德·拉·维加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此外,许多著名作家包括莫里斯·德吕翁、弗拉基米尔·纳博和曼努埃尔·梅希亚·瓦列霍等也都是在这一日出生或辞世。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据调查,中国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仅为4.5本,而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为64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为55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人每年读书50本的计划……与这些国家的阅读量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的确不容乐观。这些年,我国很多机构和个人都在为打造书香社会不懈努力。热爱读书的温家宝总理一直在提倡全民读书,2010年2月27日下午,温总理第二次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时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新华网读书频道从成立至今,一直以"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社会"为己任,致力于引领健康阅读,为读者提供丰富而有价值的阅读资源。今天(4月23日),在第15届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特此倡议:让我们一起读书!阅读改变人生,书籍蕴藏幸福,知识给人安全。让我们每天都抽一点时间用来读书,让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让我们热爱读书,生活就会因为阅读带来不断的惊喜;让我们用书籍滋养心灵,人生的价值就会得以升华;让我们为灾区的人们送本好书,让他们暂时忘却周遭的荒芜……我们一起读书,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我们一起读书,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亲爱的网友们,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欢迎您为我们的倡议发出您的声音。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08: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的境界  

                                       许锡良


人有天然的学习欲望与能力,人的学习能力只要不被异化为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训练,那么,人人都是天然学习的好手。可惜的是,许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因受到反教育的毒害,渐渐地将学习的事情视为畏途,非得如此这般含辛茹苦,吃苦耐劳,学海无涯,苦海无边地苦熬,是修不成正果的。因此,在中国凡讲到读书,一般都与苦相依为命,即使乐也是苦中作乐。因此,数千年来,就有“寒窗苦读”、“头悬梁,锥刺股”之类变态的学习方式在中国得以被传颂。
其实,在中国长期以来,有许多逆人性的事情都被描述成了伟大的事业。比如“二十四孝”,越是艰难,越是残忍,越是非人性化,就越是崇高与伟大。因为吃苦耐劳的后面就是胜利果实,就是做人上人的快感。如果太容易了,这岂能便宜了你?同时,太容易了,人人过关,那人上人究竟谁来做,也就没有个定数了。因此,长期以来,吃苦多少与艰难险阻的程度被看成是一件事情的价值。比如,《西游记》里,本来西天取经之路虽然艰辛,十万八千里的千山万水,崎岖虎狼之路,相对那个毫无本领的唐三藏来说自然是非常艰巨的,但是,取经这个任务只要交给孙悟空,用他那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取经其实是非常轻松快乐的事情,但是,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更不会显得取经的过程的艰辛与神秘感。所取经文的价值自然也就大大地降低了。得到得容易,失去也容易。那经文要让中国人顶礼膜拜就不太可能了。至今,中国人还是习惯于将做一件事有多难看成是伟大事业的标志。比如打得江山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九死之生,无数次死里逃生才换来的。自然是不能够轻易送人的。如果像英国、美国那样用选票选出来的呢?既不流汗,也不流血,创造这种制度的人,就既不伟大,也不够气魄,只有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峥嵘岁月、挥斥方遒、气势磅礴地用无数人的生命堆出来的江山,那才是令人敬佩的。

因此,中国的事情总是想办法要弄得艰难复杂才行的。科举考试的考题,过去是越考越难,越考越怪。应考的人,过去顺背如流、滚瓜烂熟也就够了,后来发展到还必须倒背如流,才有希望金榜题名。

增加难度的方式与方法,除了出怪题与偏题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让每个人学习他最不喜欢也最不擅长学的东西。比如,你不喜欢数学,偏要你学习数学,你五音不全,偏要你学习音乐,明明是公鸭嗓子,偏要你成为戏曲大师。并且说这是: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人们知道,要你学得痛苦的一个绝对有效的方法就是违背人性与违背个性。人性本来应该是怎样的,顺应人性,就是容易并且快乐的事情。所谓顺应个性就是尊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潜能。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学习过程其实并不痛苦的。但是,中国人一谈及读书学习,都是一个极痛苦的样子。痛苦其实是被制造出来的。因为,人们就是喜欢你那痛苦的样子。只有你曾经痛苦过了,艰难险阻过了,你获得“黄金屋、颜如玉与千粟”,才感觉不便宜了你。而让你痛苦的一个绝好办法就是逆人性与逆个性而动。至今,有人还把苦熬博士学位看成是一个功劳。其实一个人读得那样痛苦,只能够说明他根本就不适合做学问搞研究,或者至少他不适合做这个学问,搞这种研究。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人,对自己的研究那样如痴如醉,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对一个不喜欢这种研究的人来说,简直是要痛苦至死的。但是,这对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来说,你一点报酬也不给他,他也会从事自己的研究,而且如果不让他思考,也不让他研究,他才会痛苦得要死的。其实就一个人的爱好而言,只要喜欢上了,做起来并不需要刻苦,甚至也不需要勤奋,人们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简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而然。即使偶尔要用点意志力,也是乐在其中的。在旁人看来可能是极苦的事情,在性情中人看来,其乐融融。俗人常常用自己的的凡胎肉眼去观察云游高僧,说他们是苦行僧。其实,就僧人自己而言,他们是再快乐不过的事情了。他们所作的修行,不是苦修,而是乐修。罚穆斯林吃猪肉,当然是一种惩罚,但是罚汉人吃猪肉,那就是一种享受了。这个世界如此复杂而奇妙,似乎有许多事情总是因人而异。
因此,一个高明的作家的写作绝对不会是痛苦的过程。《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倒是说过,他创作《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是痛苦的,而是快乐无比的。他之所以有一把辛酸泪,是因为他生活的辛酸与荒唐,无关他的创作过程。相反,他那么贫穷辛酸,写这个书,当时是一分钱的稿费与版税也没有的,但是仍然要写,说明他写本身就是极快乐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学习得很痛苦,那么需要反思的不是他的智商与能力,而是他是不是把自己的生命用错了地方。造物主造人,每个人都是作了绝妙的安排的。每个人都有极适合自己的事情,当每个人都做自己天赋内的事情的时候,他其实是可以很快乐的。可惜的是,这种上天安排的真性情,常常被世俗的偏见所掩盖了,扭曲了,因此,这就出现了卢梭在《爱弥尔》开篇所言的那样的事情:“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将气候、风雨、季节搞得混乱不清;他残害他的狗、他的马和他的奴仆;他扰乱一切,毁伤一切东西的本来面目;他喜爱丑陋和奇形怪状的东西;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卢梭著:《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6月第1版,第5页)这反映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学校及家庭常常就是这样的:你不喜欢什么,偏要你补什么。教育评价的目光永远盯着你生命中最短的短板。并且就以这个来论你的聪明愚鲁,成败得失,而且世世代代如此,有多少痛苦可以重来,昨日痛苦之我,今日又得见复制。中国在复制成功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复制痛苦。这就是我们学习失败的根源,也是我们反教育产生的根源。

当一个人说自己的学习没有时间的时候,他其实仍然处于学习的功利阶段或者是初级阶段。真正的智者学习,常常像呼吸一样自然。他的大脑始终处于开放状态,他随时随地处于思考状态。他用双眼加上他的心眼,观察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因他的生命而不同。像彭加勒那样,即使是散步、坐车、吃饭、蹲厕所,也常常有灵光闪现,常常有世界伟大的创见在不经意之间出现。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人也常常是这样。这样的人,常常把生活、学习、工作、思考、旅行弄得含糊不清,难分彼此,而始终以一个思考的大脑贯穿其中。他的生活状态,常常也就是他的学习与思考的状态。

这次在江苏南通听张文质先生的即兴演讲与刘铁芳先生的即兴演讲,就有一种感觉,也就是他们的大脑随时处于一种思索状态。张文质先生的演讲兴会所致,俯拾即是,妙趣横生,对于一个智者来说,学习的时间无处不在,学习的材料无处不有,真有一点成佛何必到西天的气派。而刘铁芳先生的演讲,虽然演讲不是太流利,表达不是很利索,衍生的缀词确实是多了一些。但是,只要认真听一听,就不难发现,他的几乎每句话都有深厚的阅读功底与思考背景,几乎没有一句话是信口开河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种认真思索的状态,真是印证了那句古谚语说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的演讲从湖南长沙到江苏南通的飞机周折讲起,一路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是心得体会,都是人生学问,这就是真正的智者所处的学习状态。那种状态需要的不是时间,而是心思。读书只是学习的方式之一,读人、历事、感受与体验无处不是学习。当一个人打通了这些人与事的界限的时候,他才是处于学习的高级状态。

                           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1: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教人思考
杨小兵

总是有一些书会令人过目不忘,《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就是令我难忘的一本书。作者是我国教育界著名的肖川博士,本书是他的教育随笔,正像刘铁芳教授所说的,作者胸忧天下,秉笔直抒、优美隽永、自然睿智。读这本书,犹如在酷夏喝了一碗沁人心脾的山泉,令人回味其甘甜,令人思考其价值。
  随笔是一种作者自由抒写自己的情怀、思想的文体。这种文体,对于《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作者在整本书中,所要讲述的内容,可以从书里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中体会到:自由社会、幸福人生、制度建设、民主性格、有效教学、公正、宽容……,作者所要讲述的是教师应该如何为理想社会培养人的问题。
  作者认为,教育究竟应该为社会培养怎样的人呢?答案是:为幸福的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为民主社会培养好公民。公民区别于臣民,自由平等和充分介入社会合作是公民的基本特征。
  中国经历了太漫长的封建社会,因而对于民主、自由、人权、博爱的接纳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裴多非的著名诗句,他所要表达的是为人的自由而奋斗,不自由,勿宁死。可见,欧洲人对人权有更早的要求与觉悟,更早在这方面进行力争。
  “日求三餐,夜求一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人最低的生存要求,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高到低。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我们知道,人在满足了最低生存要求之后,还有获取精神上的需要。人不能像圈养的猪那样生活,只要有吃有睡就行。人必须自由,而这必须由自由的、民主的、法治的、开放的、多元的社会作依托。“这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最杰出的成就--一个尊重人、尊重人道和人性的社会。”
  毋庸讳言,我们今天的社会并不完美,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家经过了改革开放的洗礼后,社会进步了,前进了,有自信了,更包容了,但我们还要朝着和谐社会的方向努力。
  落实到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民主、平等、规则、自由、宽容等理念的力行。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是在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不是为社会培养唯唯诺诺的臣民。在课堂上,我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我都给予充分地尊重,用欣赏的眼光对待,与此同时,我也向学生阐明自己的看法。有时,我也有发生错误的时候,学生会给我指出,我总是能乐意地接受,因为,教学就是相长的过程,我是要通过这事,让学生明白,教师是凡人,不是圣人,说话不是圣旨,也会出错;有错,就要认错,作为学生有错,也应该像老师那样学会认错,认错并不丢脸,是服从真理。比如,在上《给予是快乐的》一课时,对于“给”的读音,我把握不住,是读“ɡěi”,还是读“jǐ”,我查了《新华字典》,给字的注释条是:给ɡěi
  ①交付,送与。
    ②替,为:~大家帮忙。
    ③被,表示遭受。
    ④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他一顿批评。
    ⑤中前面‘让’、‘叫’相应,可有可无。
    ⑥〈方〉把,将。
    ⑦跟前面‘把’字相应,可有可无。给jǐ
    ①供应:供~。自~自足。补~。~养。
    ②富裕,充足:家~人足。
    反复对照、分析各个解释条的例子,很难判断 “给予”中的“给”字应读什么音。从注释的第一条,送与和给予是近义词,是最接近解释条之意,所以,我就将其理解为读音就是读ɡěi。因而,在上课的时候,我就按这个音读了,哪里想到,立即遭来一片的反对声。
经了解,学生不少认同曾听到别班同学读这个词是读jǐyǔ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只是与我们往常读的音不同而已。
   于是,我又去查了《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注释条中的注音。
   它的注释是:给予jǐyǔ〈书〉给(ɡěi):~帮助。~同情。
   从这一注释中,无疑读jǐyǔ,但一个〈书〉字,也告诉人们在书面语中是读ɡěi音的,我想两种读音都不会错,如果从贴切的角度来看,课文是属于书面语的,应该是读ɡěi音更正确些,我将我的分析斟酌过程,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甄别,作出自己的判断,我认为,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教学生掌握方法,在这,掌握的方法就是学会讲道理,找证据,用事实让别人信服自己所说的道理。
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以我独尊,暂时是可以压服学生的,表面看来,也是高效率的,但是民主、自由的理念就被专制、约束给替代了,因此,作为教师如何做到教书育人,不是看他如何地表态,而是要看他如何在教学中亲历而为。
肖川的书,让我想到《南方周末》的普世价值的争论。中华民族并不排外,而且能够,也愿意吸纳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的。但西方社会的却用双重标准来对付我们的,我们对于他们的居心要有清醒的认识。
  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什么呢?是自由、民主、人权、博爱吗?如果是的话,它们的先后顺序又是怎样排列的?过去,西方更多的是用人权来指责我国,现在更多的是用民主来说话。民主是个好东西,我相信它不是一天就能在我国完全实现的,就说西方社会也是经过了相当的漫长时间才形成的,目前也并不完美。但我还是相信,我们的民族有智慧,一定能够将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自由、民主的社会。
  读着肖川的书,让我去看了其它的书,让我去涉猎了美国的历史。比如美国的民主是怎样形成的?美国的华盛顿总统,在我所看到的书中,大都是极尽赞美之词,这就不免会让人怀疑,美国人在建国之初,就那么完美?后来,通过阅读,我渐渐地认识到,还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方显公正。说说华盛顿,这位大陆军总司令、首任美国总统、独立运动的象征,他在当时是怎样对待印第安人的?1779年,他在指示约翰.塞列文少将攻打易洛魁部落时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1783年,这位总司令还这样描述如何从印第安人身上剥皮:“从臀部往下剥皮,这样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以并腿而长的长统靴来。”在华盛顿心目中,印第安人恐怕连“人”都不算,他们跟老虎野牛,这些能够被剥皮以显示战绩的野兽是等同的。他追求“独立自由”,但在他看来,印第安人绝对没有资格享受“独立自由”,这个资格只能提供给白种人而已。可见,用今日的无论什么观点来看,华盛顿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可憎的。所以说,历史就是历史,真相是无法掩饰的。
    因此,我想说,没有理由不让我们中国人,像美国人那样爱自己国家的伟人毛泽东。我们现在社会尽管还有许多的不完美,但我们是朝着完美前进了。外国人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我们祖先也说,欲速则不达。在教学中,我会将我的这些思考渗入其中,我相信,真情用过矫情。
    假期,读了《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引发了自己的思考,并且看了不少相关的书籍,让自己的视野顿觉开阔了许多,我想,这就是好书应有的价值吧。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3: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悟读书[zt]
     曾不知天高地厚的编辑过《古今中外名人论读书》和《读书方法百问百答》。值此世界阅读日,再翻看“陈年旧账”,联想自己多年的读书、读人、读图的生活实践,随笔写下了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观点,并拿来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论据论证,自喻“庭中望月,亭下赏月”,和广大阅读爱好者共勉。
1、书籍是什么?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夸美绍斯说,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书籍是文明传承的载体。无论书籍的物质形态怎样演绎变化,都是文明传承的载体。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高尔基)。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书籍是社会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讲: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苏霍姆林斯基讲: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中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巴甫连柯讲: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约翰森讲: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书籍是人生真挚的朋友。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阅读将使我们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于对崇高思想的渴望中,在每一次困惑中都会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所照亮!——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阅读好书就好比是同过去多少世纪最杰出的人们交谈——笛卡尔。好书如好友,友情永不渝——塔珀。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我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2、读书是什么?
读书是学习和继承。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它的口号是“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波罗果夫)。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清朝张潮先生讲的更是精彩:少年读书,如隙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读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读书是思考和鉴别。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美国兰登书屋的创建人贝内特·塞尔夫曾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阅读的快乐不在人家告诉了你什么,而在于借此你的心灵得以舒展开来。任何时代的智慧,任何长久为人类所喜爱的故事,我们都可以用极小的代价从书页之中获得,但我们必须先知道如何去接触这些宝藏,如何能从中获取最大的好处。
读书是进步和创新。苏轼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巴金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毛姆说:读吧!即使你不会读书也可以把书放在手里把玩一番,凝神注视、随便翻到哪一页,找一些招眼的句子看看,到这片无涯学海里航行。如果书籍不能成为你的朋友,至少他们也应该是你的熟人;如果书籍无法走进你的生活圈,起码你也应该向他们点头致意。读吧!用心去阅读,你会爱上它。
读书是快乐和幸福。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宋.朱熹。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法.罗曼·罗兰。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培根。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高尔基“读书是乐趣,读书是我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使我生活得到充实、使我情操得到升华、使我个人的品德得到提高。”——王灿炽。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时刻——孟德斯鸠。

3、读书读什么
读社会兴衰更替的原由,读历史发展进步的规律,读科学不断前进的历程,读生命奋斗成长的智慧,读人类生生不息的绝唱,读世间悲欢离合的故事,读大自然和谐美丽的神奇,读创造幸福民主自由的快乐,读呼唤寻找发现回报人心的感动,读中华文字优美动听的吟唱和文字背后的奥妙。

4、读书忌什么
读书忌总是浅尝辄止,读书多年没有钻研过精读过一本图书。读书忌从不聚焦专注,没有自己专注和关注的专业领域。读书忌只读书不思考,过眼不过心,从来动口动眼不动手,或成为书的奴隶。读书忌为了读书而读书,读死书,死读书。读书忌知行脱节,心动却不行动,知道却不努力做到。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18: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教师读书协会:教师读书总动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6日第5版  作者:刘良华 
             南方教师读书协会:教师读书总动员
刘良华,男,1968年1月出生,湖北洪湖人。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方法。近年来致力于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倡导教育叙事研究身体教育学
  出版的学术专著有:《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校本教学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有效教学论》(与高慎英合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教师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翻译《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与邝红军等合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课程·教材·教法》、《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理论与实践》、《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等杂志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
  中国教师成长网以及教育叙事研究博客(http://xushi.cersp.com)的主持人。
  
刘良华  
  近年来,我们以多种方式倡导和推动中小学教师(以及大学生)阅读,祈望以教师阅读的途径促教师专业成长。为此,我们先后组建了教师叙事研究中国教师成长网络,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我们的活动包括:为教师推荐值得阅读的图书和文章,定期举办教师在线研讨会,成立南方青年读书协会
  南方青年读书协会的尝试
  2006612,广州几位热心教师读书问题的青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聚会,讨论并成立了南方青年读书协会。协会以培育读书风尚,用百部名著浇灌青年为宗旨,制订了百部名著计划。百部名著的范围主要限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等。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包括:
  所有会员每年可获得必要的图书经费资助。
  每个会员至少每个月读一本书,并建立自己的读书博客。
  每个会员必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成为一本书主义者,至少每两天提交一份读后感,每个月提交一份月末读书报告,并参与月末读书报告会的在线讨论。
  每个会员必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作者,成为他的精神同伴,读他的传记和相关著作。
  每个会员至少每年研究一个作者。
  必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学派,成为这个学派的新一代传人。在整个中国教育思想史或西方教育思想史的视野中考察这个学派。
  每个会员在一到两年内研究一个学派。
  提倡一个或两个成员结成读书同伴,共同阅读相同的著作和流派。
  所有读书报告提交到自己的成长博客里。
  南方青年读书协会自成立以来,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师阅读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最后形成比较稳定的形态:以教师自主阅读为主,定期举办在线讨论
  寻找教师成长的镜子
  教师成长始于教师个人生涯设计,但教师个人生涯设计需要有一个启动、启蒙的过程。
  人究竟如何重新发现自己的问题?人究竟如何能够认识自己?
  这是一个千古难题,虽然至今没有解决,但人类找到了一个工具,它让这个问题获得缓解。这个工具就是镜子
  镜子在现代生活中往往以玻璃的形式出现,其实,镜子是人类生活中的原始现象:人类在以玻璃为镜之前,曾经以铜为镜;而在铜镜出现以前,曾经以(他人)为镜。
  也就是说:他人是自己的镜子,这是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事件。若教师指望自己能够发现需要改进或改良的问题,就不得不从寻找镜子开始。
  教师可以向他人请教,可以拜师,可以到课堂亲自观察,这些都有镜子的意义。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办法,就是教师阅读
  还有什么比教师阅读更能让教师本人发现自己不得不改进的问题呢?
  反过来说,如果某个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读书习惯,那么,这个教师就应该不断询问自己:哪些书已经成为我专业生活中自我改良、自我更新的镜子?
  建议教师阅读,并非怂恿教师博览群书。博览群书至多只能做教师的个人追求,却不必成为教师的群体标准。
  教师所需要考虑的是:有选择地阅读,因阅读而自我唤醒、自我更新。
  再者,人是否能够拥有幸福生活,有时候不在于这个人拥有何种职业,而在于这个人拥有何种业余爱好。一个人如果有日常阅读的兴趣,这个人就会因此拥有宁静而丰富的业余生活。
  日常阅读是一种业余爱好。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他们所乐于研究的事情就是目的,而对于专业人士,这一工作只是手段而已。也只有那些直接感兴趣于他们的工作、怀着挚爱投身其中的人才会完全认真地对待这一工作。最伟大的成就永远是由这一类人(业余爱好者)所创造,而并非那些受薪的雇工。[]叔本华著,韦启昌译:《叔本华美学随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一般意义上的文献检索和文献解读也会发生一些阅读甚至大量的阅读,但那种阅读因目标太单一而使阅读的价值有所降低。
  真正的读者是那些坚持日常阅读的业余爱好者。当然,也有不少人属于两栖人类,比如康德、尼采、罗素、杜威以及叔本华本人。这些既属于以学问谋生的人,也是在学问中获得生活乐趣的人。
  现阶段的阅读推荐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日常阅读一直面临一个基本难题,就是书太多而无法选择。孔子时代的书籍不算太多,即便那样,孔子也不得不删繁就简,选择和推荐《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不多的文本。
  现代教师如果打算过一种阅读的生活,他们面对的困难显然比孔子时代更大一些。究竟哪些书适合教师阅读?哪些书不适合教师阅读?哪些书适合这个教师阅读而哪些书适合那个教师阅读?这是一个困难。
  根据相关的访谈与观察,我们暂时推荐适合教师阅读的10本书(实际上是“10组书),供教师参考:
  1.薛涌著:《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阶梯》)。
  推荐理由: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是,《素质教育在美国》、《我在美国教高中》(珊伊著)等。
  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没必要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
  2.杜威[美]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推荐理由:《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杜威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杜威的系列书特别适合现时代的教师阅读。
  3.李泽厚著:《论语今读》(相关的图书包括《道德经》,二者虽然在很多观点上有冲突和张力,但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荐理由:如果说第一紧要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则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包括中国古典文化。不见得古典的都是好的,但是经典图书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选择,纵使不少后人对它提出批评,但它既然够格成为经典,自有它构成经典的力量。
  既理解别国的教育,又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这是比较开明的文艺复兴道路。
  4.黑柳彻子[日]著:《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自己的文化,但是,对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
  在教育领域,较少有教育文艺,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卢梭的《爱弥尔》、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爱弥尔》乃世界公认名著,但节奏太慢,教训口气太重,所以,我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
  若论教育文艺,自然包括教育小说和教育电影。后者如《春风化雨》(电影)、《音乐之声》(电影)、《大国崛起》(电视片)等。
  除教育小说之外,尚有一部比较奇特的动物小说值得阅读,那就是姜戎的《狼图腾》。它能让读者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与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所严重匮乏的。
  5.王小波著:《沉默的大多数》(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
  推荐理由:看重的依然是教育文艺教育启蒙的意义。
  6.张民生、于漪著:《教师人文读本》(上下修订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文艺,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承担教育启蒙(包括自我启蒙启蒙他者)。相关图书包括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教程》、《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
  7.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相关的图书包括《鲁迅全集》、《胡适全集》)。
  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兄弟几乎可以撑起整个近代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
  8.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作者相关的书包括《教育的真情与智慧》)。
  若教育启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主题,那么,刘铁芳老师的《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张文质的《唇舌的授权》、《幻想之眼》、《保卫童年》等便值得阅读。与之相关,肖川教育博客、刘铁芳教育博客、张文质教育博客、许锡良教育博客等是值得观看的,阅读博客文章的好处是可以与作者进行网络对话
  10.亨特[美]著:《心理学的故事》(相关的书包括Hock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朱晨海编著的《天平上的心灵———实验心理学的故事》)。
  推荐理由:因为它关于心理学,又以故事形式呈现。
  由一本书主义到博览群书
  阅读哪一本书和放弃哪一本书,取决于教师对书本的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为了与书本建立联系并获得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研究者最好到书店或图书馆随便翻翻,然后经由一本书主义者而走向博览群书
  关于读书的情趣,有多种说法。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这个说法后来成为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此种读书境界堪称经典,也引起后人的多种猜想和解释。
  陶渊明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实际上是以随便翻翻的方式保持对书本的随意交流态度和轻松的直观感受。后来鲁迅直接以《随便翻翻》为题,肯定这种随意交流与轻松直观的益处: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到得现在,还是如此,不用心,不费力,往往在作文或看非看不可的书籍之后,觉得疲劳的时候,也拿这玩意来作消遣了,而且它也的确能够恢复疲劳。
  随便翻翻虽重要,却不能深入领会。好读书,不求甚解虽然是美好的日常生活,可是,研究者一旦进入课题研究,就会暂时离开轻松随意的日常生活而进入课题化的紧张状态。在正常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所谓随便翻翻好读书,不求甚解只具有浏览和预备选择的意义。
  从随便翻翻到重点阅读,这是由博返约、由多方面兴趣转向专业阅读的过程。
  专业阅读需要专一。一旦选择了重点阅读的基本文献,则应该以专一不二的姿态与这本书保持深度交流。
  合适的读书态度是做一个一本书主义者:先读破一卷,再读第二本,再博览群书。
  就读书这件事情来说,选择是重要的。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研究者总是有所不为,有所克制,保持一本书主义的忠贞。唯有那些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懂某一本书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这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有这种读书习惯的人总能够保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安静的习惯,既不会在多种书籍中自动解除选择的决断力,也不会在选择之后轻易改变自己的方向。
  随便翻翻好读书,不求甚解虽然不能给研究带来直接而系统的帮助,但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一本书主义者简直就是人间的苦行者
  苦行并非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能够自己做主而开心地活着。所谓能够自己做主,这是一种能够自我控制的思想者的状态。其实,做研究也并非人的目的,做研究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够主持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成为有思想力的思想者。思想者意味着能够用自己的头脑去执掌自己的行动,而不是成为他人的附庸,受他人奴役。
  这样看来,一本书主义虽然对具体的课题研究有所帮助,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具体的课题研究。真正的读书,应该由一本书主义走向博览群书的自由状态。
  其实,博览群书并不困难,它不过是再次向随便翻翻好读书,不求甚解返回。
  关于南方青年读书协会的补充:
  目前,南方青年读书协会的会员已经发展到2307人(统计日期截止到2007122)。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加入了相关的读书活动。活动的主要方式是相互推荐阅读书籍,相互交流自己的读书报告,组织小范围的现场对话。
  《中国教育报》20071265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18: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应该嗜书如命
    袁浩
    我喜欢读书。
        40多年以来,我一直当小学教师,教美术,教自然,教语文,担任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和校长。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嗜书如命。
        在所有关于读书的名言中,我尤为喜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几句话:“如果没有深刻的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读书,读书,再读书”。
        今天,嗜书如命,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欣逢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责任与机遇同在。时代呼唤勇于创新的人才,创新人才呼唤创新的教育,创新的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开拓的精神,先进的理念,广博的知识,创造的才能和独创、灵活、开放的现代思维品质。我深信:教师如果不能在高层次的知识、智能、情意背景下勤奋工作,开拓创新,而是囿于低层次的信息环境中呕心沥血,充其量只能“呕”出低水平。许多年来,正是这种危机感推动着我奋发读书学习,“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作为教师,我的读书之道是:以教学工作为圆心,博览、熟读、查阅、精思。
        博览,首先指读书面宽广。教师面对的是各方面都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学生,教师的责任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自己的读书面狭窄,就很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教育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譬如,教语文,我便以语文教学为圆心,逐步且尽量向外拓展自己的读书面。一本本书、一个个新的知识领域,构成了一个个越来越大的同心圆。紧贴圆心的是语法、修辞、逻辑和文章学;由此向外扩展,读写作学、语言学、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和文学作品、文学评论,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再扩展开来,就读这些领域里分支学科的著作,如心理学,我不仅读普通心理学,还读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思维发展心理学、情绪心理学、文学心理学、艺术心理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再向外扩展,读美学、哲学和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担任校长后,又开始读教育管理学、课程论、电化教育学、教育评估学、卫生体育学等方面的书籍。
        博览的另一个涵义是,在广泛浏览的基础上大量阅读同类的书籍。譬如,为了学习语法、修辞,我搜集了二、三十种不同版本的语法、修辞著作,各书所选条目不尽相同,示例和释义各具特色,阅读时对照比较,既有助于搞懂问题弄清原委,又利于生成问题引发思考。
        在博览中发现的有价值的书,我总是反复阅读,力争熟记下来。特别是一些名家大师的著作,我总是尽可能买回来置于案头枕边随时翻阅,反复吟诵。大师们在理论上都有他们独特的发现和建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站在这些巨匠们的肩头,才能视野开阔,志存高远。书买不到时就抄,如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我就是抄下来读的。
        熟读,并非一概要熟背,重要的是能学以致用,在“熟到用时”能够快速准确查找出来。为此,在工作中,在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某些知识,我总能在我的那些“顶天立地”的书橱内,很快找到需要的某几本书,查到要看的章节。书,到要用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当然也就不必本本章章都去背了。
        精思,是对所读之书进行思考的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用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一本书也罢,一个思想也罢,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才能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和财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一个具备了良好素质的教师往那里一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但对教师而言,精思还不能满足于此,还应当通过准确、生动、有新鲜感的表达来进一步促进思考和教学。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一要能说出来,二要能写下来。为此,长期以来,我不仅以读书所得营养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坚持为学生和同行开设“读书”、“写作”“作文教学心理”、“语文教学现代化”、“师德”、“现代学校管理”等专题讲座,撰写教学论文、学术专著和儿童读物,参加各种沙龙、论坛活动,把自己理解和认识了的东西讲给学生、教师们听,写给学生、教师看,与他们交流讨论。我觉得,只有他们听懂了,看懂了,感兴趣了,有收获了,才算是完成了从书本知识到理解、吸收、运用的整个过程,也才能真正使人类的文明成果得以传递、延续和光大。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4月1日第8版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07: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什么?怎么读?

                                                   文/梦泽闲人[云梦]

记得有一清代文人姚文田自题书房联云:“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读书属于天下第一件好事,姚氏的理论,吾人深感赞同。
识得字,若不去读书,这实在是世间最大的浪费!
数年前曾在《读者》上读到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文章《好读书》,其中历数读书的若干弊端,虽属调侃,可仍认为他深得读书三昧,颇有共鸣。
现在年龄渐老,读书之事似乎渐离渐远,然见到亲友之孩子,观其年龄,首先必问:“在读几年级?”或问:“读书的成绩好不好?”这当然将读书的意义狭义化了。但若遇到成年人,则不敢发任何相关读书的问话,乃因读书之风已被经济之事挤到爪哇国去了。
若是遇到千万人中的那么几个“好读书”者,交流一下读书心得,首要的问题自必是“读什么书?怎么个读法?”。这也是我最想知道的事。
虽到了知天命之年,读书算是有数十年了吧,知不知天命自己确实不知道,但是,绝对知道自己不晓得读书。具体的说,就是两个问题自己不能回答:读什么?怎么读?
按照一种流行的观点,读什么书,是与人的年龄有关的。例如:幼年读图画,少年读童话,青年读诗歌,中年读散文读小说,老年读哲学,更老就去读神学。这当然与各人的业务不相干的读书选择。
这应该是一种经过了统计以后给出的带规律性的说法,在内心,我也是认同的。幼年与少年不说,单说青年,谁都应该有一个诗样年华吧,现代诗歌的神思飞扬、情感抒发,正合乎青年人的那种对美好生活的幻想与追求的心情。
到了中年,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了,年轻时的幻想被生活拔去了翅膀,现实取代了理想,诗歌的想象落到了散文小说的平实中来,读散文,读小说更能够接近人们的生活状态。
而老年读哲学,半辈子都过去了还想去追问“人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也实在迟了一点,抱着“亡羊补牢”的思想,读读确也无妨。至于更老以后回到神学上去,研究宗教与信仰,甚或去研究上帝到底怎么创世、明镜如何无尘等问题,不能不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在尘世混了一辈子,也该到上帝那里去逛逛了,“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国的李叔同、英国的牛顿是这方面的践行者。
可在实际中,理论总是空洞的,总是会被生命的悸动而颠覆。加上环境的影响,所以在读什么书的问题上,往往不能以事先的预定而行动。我个人的读书活动,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幼年时,正是新旧交替的时代,旧的世界已被彻底打破,可新的世界还没有能完全建立起来。图画书是读了些,由于政治的过早介入,读“红宝书”到成了时髦,囫囵吞枣式读书。这“红宝书已可归于哲学类别的书里面去,少年时就把老年时要做的事提前做了,效果就不必说了。
青年时,“文革”还在继续,读书也就有了诸多的限制,本来应该读诗歌了,可是,诗歌都被政治染红了,政治抒情诗虽然也是豪气冲天,可是,“啊!”过以后,空泛的赞美怎么也引不来激情。只是好读书后,毕竟钻了一些政治的空子,把一些公案小说、谴责小说、还有革命性很强的文革前的小说等封皮上蒙一层红书皮,躲着看。把中年要做的事也提前去做了。
人到中年,适逢改革开放,市面上的书籍突然丰富起来,新华书店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一些个体书摊上市了,各类书刊琳琅满目。小说是看了不少,可被武侠的、言情的、猎奇的、隐私揭秘的书占据了读书时间,消遣性的阅读,丝毫不带一点书香。
中年心事浓如酒,在丢开手头的“纸质垃圾”以后,心头仍是一派茫然。此时,所谓中国传统的气功书籍也大行其道,在千挑万选之中,终于择出了一种理论尚算完整的气功书籍,阅读并且践行着。这种似神学非神学的书籍,也算得应该到更老的年龄才去读的,现在也提前到中年了。
观这大半生的读书生涯,乱套了,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
现在,确也想纠正过来,回到读书的正常轨道上来。于是,从读哲学开始,从古希腊哲学开始,一路走来。走着走着,另一个问题又摆在面前:怎么读?
暗问,自己还能够算是一个读书人吧?读书都几十年了,可怎么还不会读书呢?怎么读书的问题总是在困扰着自己!
中国古代的书生读书,那是很有诗意的事,读前洗手焚香,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那是多么浪漫的情境?不过,有红袖在旁晃动,这书能够读得静心吗?白天,应该不需添香吧,也就不需要红袖在旁干扰。总之,“书生”们的读书,是需要正经八百的样子。看现在,读书人多了,读书之事也平常得紧,就没有人再那么讲究场合。
自己小时候,读书是随意的,拿着一本书,随便蹲在哪个角落就可以看下去,真个可以做到心无旁骛,一心读书。在那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代,读书到真的是为了学习知识。
可是,中年了,除了专业以外,读书随意了,拿着什么看什么,兴趣来了就看,没兴趣就不看,既没有一个计划,又没有一个时间安排,人被惰性推着在走。看了书,当学生时还知道做做笔记,把书中的精彩句子摘录下来,后来,连笔记也不做了,随看随丢随忘。躺床上读书,把眼睛读近视了,趴桌子上读,把腰读弯了。有时,一连个把月都不摸书,(专业书除外),有时,熬夜读通宵。
这书的读法,乱套了!
现在,得拨乱反正了。这不,年初,自己就为自己订了读书计划,(这计划是经常订的,可总也落实不了。)每天至少读两个小时的书,和工作结合着,和心情也结合着。
读什么?怎么读?走着瞧吧!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8: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熹论读书咀嚼与思考
张少雄
       有人读书,越读越愚蠢;有人读书,越读越聪明。有人读书,越读心智力越下降;有人读书,越读心智力越提高。读书,只有咀嚼与思考,才能越读越聪明,越读心智力越提高。
       朱子特别重视读书咀嚼与思考,常与弟子讲读书咀嚼与思考之理,讲得形象而又生动。
       咀嚼,是精读,是精熟。《读书法》这样说精读:要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要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要如食果,“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出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为知味。”读书“项味反复,始得。用力深,便见意味长;意味长,使受用牢固。”“读书如人之食,咀嚼得烂,方可咽下,然后有补。”
       思考,是精思书中义理。《朱子语类》卷第二十四《论语六·学而不思》章充分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文中说:“学,是学其事。如读书便是学,须缓缓精思其中义理方得。”孔子曾指出过“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两种不良倾向及其危害,朱子进一步说,“只管思量而不学,则自放心必不安稳,便是殆也。”“‘学而不思’如读书不思道理是如何”,“不思这事道理,则昧而无得”。在这一章中,朱子用弓箭与学射作喻,申明思考与学习的关系,形象而生动。朱子《文集》卷七十四《读书之要》以读《论语》为例,说明读与思的问题:“《论语》一章,不过数句,易以成涌,成诵之后,反复玩味于燕间静一之中,以须其浃洽可也。”“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读书法上》说:“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了,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
       读书,不咀嚼,不思考,等于没读。读书,只有心读才是真读;心读,是在咀嚼中思考,在思考中咀嚼。读书,只有心读,才能补益心力,才能提高心智力。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04: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雨润物细无声
好书伴随我成长

           ——东西湖区教师“精读一本书”测试综述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这古老的劝学歌谣流传到今天,时代已经更新了它的含义,参加多次考试的东西湖教师犹其深刻地体味到了其中的滋味。
《燕山夜话》的作者邓拓有句名言:“读书不必求多,而要求精。这是历来读书人的共同经验。”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兽性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高尔基



为了促进东西湖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三年前,东西湖教育局做出了东西湖教育史上史无前例的规划:开学之前,通过书面考试检验教师暑假自学专业知识的情况。
2008826,来自东西湖区中小学的953位老师,在东西湖职校的32个赛场参加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几门学科的专业知识竞赛。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当时有的人认为这样的专业知识考试可能是心血来潮,不会久长。东西湖区教育局彭奇局长胸有成竹地说:“这样的比赛还要搞下去,年年坚持,只是每年的考试对象、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会有所不同。考试不是为了把大家考倒,它是加强教师专业自修的有效形式,它是新一轮教师素质发展的一部分,它是未来五年计划中教师教育工作的一个常态。”
教师进修学校钱家明校长认为,专业知识考试也好,“精读一本书”测试也好,都是东西湖教师教育“研、培、赛、评、建”五位一体的培训机制的一部分,——通过考试可以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为学生服务的品质。
2009826,考试如约而至。这次考试的范围更大了,内容也发生了导向性的变化。东西湖高中段9个学科的324名教师首次参加了相关专业考试,试卷中70%为学科专业知识,30%为新课改知识;高中段其他学科和义务段学校的1914名教师则是参加了“精读一本书”的测试,试题80%来自全国名校长郑杰的著作《给教师们的一百条建议》,20%是新课程的通识知识。首次参加考试的吴家山中学李炳红老师是高一历史教师,开学后要以新课程改革标准给学生上课。他说:“这张试卷难度较大,尤其是新课改内容直接选用了北京、上海等课改区今年高考试卷的题目。”高二政治教师郭小万认为,试卷难度比高考还大,“虽然我们今年不教新课改的内容,但以后总会接触,这次考试应该是一次热身”。
2010826,今年的考试要求又有了新变化,中小学2118名干部和教师冒雨赶到东西湖职校分学科参加了“精读一本书”的闭卷测试。干部和教师两个序列,设71个考场,这次考试更严格了,单人单桌。
往年考试只要求45岁以下的男教师和40岁以下的女教师参加,今年我们要求人人参加,学校的校长和书记也不例外。东西湖区教育局局长彭奇说。
不一样的举措,不一样的影响,东西湖教育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连续三年《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报刊以《新学年上班第一天东西湖区考教师》、《东西湖区开学前考校长》、《开学首日成为教师考试日校长书记的成绩也要上网公示众考生压力大》为题报道了东西湖教师教育的重要新闻。
沙场秋点兵。老师们戏称826日成了东西湖教师的考试日,成了东西湖教师苦练内功的战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考试是为了检验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工作,工作是为了幸福生活,生活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成长。


近几年来,由于东西湖区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关注的力度,东西湖教育的软硬件建设都有了明显的变化。通过学习新的办学理念和知识,教师队伍结构也不断优化,各校的治校育人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质量年年稳步上升。东西湖教育环境的大变化出现了“三个到位”:
一是政策保障到位:设立了“东西湖区园丁奖”,表彰了首届东西湖名师、名校长和“师德十佳”教师。区教育局先后实施了“新世纪园丁工程”、“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印发了教师教育发展规划、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教师教育的发展机制,搭建了干部和教师发展的绿色平台。
二是经费到位:2006年以来区财政拨款直接用于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274万,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收费”和“全免费”。同时,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教育局经费预算,教师教育工作在经费上每年得到了保障,培训成了教师最大的福利。为鼓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2007年,区财政拨款82万元用于奖励优秀教师。2008年,专项列支近120万元用于奖励名校长、名师和“师德十佳”教师,2009年以来和上海方略教育集团合作培训我区各类学校优秀干部和教师已经投入一百多万。
三是工作措施到位:区教育局以东西湖教师进修学校为依托,推进教师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各校教师中广泛开展了以校本培训、自主研修为基础,以同伴互助、共同成长为平台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师发展的原动力。依照我区“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实施方案,实施了“千百十一”工程,形成了塔状教师结构,实现了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组织了东西湖区义务段教师专业知识竞赛、班主任德育工作论坛等活动,在教育系统内部中营造一种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提高了教师的竞争力。组织了“名校长”、“名师”、“教坛能手”、“优秀青年教师”、“师德十佳”、“教师教育先进个人”等评比活动,激励教师奋发有为,提高了影响力。建立了专门记载教师师德表现和专业发展的成长档案,引导教师反思修身,以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素质,提高了教师的自我约束力。


好雨知时节,风来处处春。人生有涯学无涯,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们的教师培训如何提高针对性?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东西湖教师的专业水平?负责全区教师教育的东西湖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经常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他们向专家请教,他们和教研室的同道讨论,他们走出去考察名校培训经验和模式,他们深入到全区中小学问卷调查,开座谈会,调查老师们的培训需求。有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反映:大部分老师是敬业的,培训后利用业余时间主动自学,实践研修,但是也有不少老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平时教学照本宣科,培训学习也无所谓,有点进入保险箱,人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针对这种现象,有人提出,既然考试是统一检验学生学习的有效形式,为什么不能把它运用到检验教师专业成长中去呢?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为了树立东西湖教师的良好学风,更好地运用这种有效检验广大教师专业自修的学习形式,东西湖教育局和东西湖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们多次召开相关会议,策划,论证,组织,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改进考试内容和形式,一步步将“精读一本书”活动打造成为东西湖教师教育的一张名片。

春雨润物细无声,好书伴随我成长。广大教师对教育局学以致用的良苦用心是理解的。

走马岭小学王兰英老师1985年从教,平时教学很认真,但是年龄不饶人,参加这样的闭卷考试还是有点担心,怕自己落后,她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之外,暑假期间还和丈夫天天在家里翻来覆去地看书,互相提问,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考试她在同龄人中还算是考得不错的;
三店西湖小学林小萍老师觉得,“精读一本书”测试可以促进教师掌握教学新理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高教学效果,最近两年她所带的班曾经名列全区第23名和第12名,这与平时的学习还是有联系的。现在小学教师的工资也加了,教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和学习呢?
去年才分来的辛安渡小学新教师李卉老师学的是英语教育专业,一谈起“精读一本书”测试非常乐观,她觉得题目太简单了,都是初中的语法。因为她平时比较喜欢唱英文歌曲,看英语电影和英语新闻,所以考起来非常轻松。因为他们学校比较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她工作也非常投入,天天和学生打成一片,她带的三个班学生英语成绩由原来的8人及格发展到现在的90%的学生都及格了;
“‘精读一本书’这个导向本身就值得肯定。其实看看书,吸纳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观点,提升自己,总有新的收获和感悟,很有成就感的。读书是成长的需要,一段时间不读书,就感觉生活中似乎缺了点什么,心中就不踏实。”吴家山第三小学的管宗珍老师如是说。
将军路中学英语老师唐靖慧说:“我平时不喜欢看电视,总喜欢陪孩子学习,所以自己学习的时间也就比较多,教育局推荐的一本书还是很有用的,我准备考试完了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常看一看……”
培英小学校长王建国说:“教育局推荐的书一发到老师手中开始大家有点怨言,看了书之后马上觉得有用,学了之后觉得值得,对教学有针对性,指导性,促进蛮大……”
不同的付出,不同的收获。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说法:
有的认为,既然是促进教师学习,检验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学校讨论会、答辩会、写读后感、征文、读后运用实践案例等形式。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提升。
有的认为,以考促学确实能够提高大家学习的自觉性,人都是有惰性的,不考试的话,大家就不会这么认真,检验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
还有人认为,应该按不同职称或年龄分组考试,快退休的教师年纪大了,记忆力差了,应该放他们一马。
事实上,年龄大并不是记忆差的理由,吴家山中学高中语文教师李希白年过五旬,去年参加高中语文知识比赛就荣获了全区第二名。
考老师毕竟是个新事物,大家的议论都是正常的。“精读一本书”测试还需要在落实中完善,完善中提高。
为了筹备考试,教校师训科的几位领导和老师从六月份就开始登记和核对2118名考生信息,为了公平的考试,还要尽可能地把全区各所学校同学科的教师座位错开;东西湖教育局还专门制定了《关于2010年“精读一本书”测试工作安排》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考务组、巡查组、宣传组等,保证了措施到位;东西湖职校为了配合考场布置忙里忙外准备了两三天;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为了试卷的保密,关闭通讯工具,把队伍拉到了偏远的农庄出题。经过两年的磨合,大家普遍接受了这种形式的学习检测,由于各校领导高度重视,广大教师准备充分,今年大家反映考场秩序比往年要好得多。尽管如此,为了加强考试管理,考试之日因公、因事、因病不能参加考试的,将统一安排在94日补考,教育局还将对测试的优胜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
校长、书记的成长是全区学生家长的期盼,校长、书记的考试是全区老师的期待,也是今年“精读一本书”测试的亮点。
东西湖区实验小学校长张小平说:“试卷出得非常好,既有教改纲要,也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样的热点问题,还有老百姓关心的办学特色,这些都是校长们必须思考并实践的问题。”
培英小学王建国校长说:“题目比较务实,特别是校长试卷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考试很有必要,可以让大家高瞻远瞩,明确办学方向;儒家经典《大学》的考试可以提醒大家牢记做人的根本……”
担任副校长期间曾经带过六年毕业班数学课的将军路中学范玉西校长认为,事实上很多校长平时也都在看书,用这种统一推荐一本书,逼着大家学一学的形式也是个好事,既然要考试,就要尽可能的严格监考,让真正下了工夫学习的人脱颖而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只有知道了通往今天的路,我们才能清楚而有目的地规划未来。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当我们走进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的森林时,我们怎样才能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通往光明的小路?如何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未来的社会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
未来的教育要求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未来的教师是太阳底下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未来的学习要求建立“学分银行”,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未来的人才要求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
……
……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朋友们,老师们,学习吧。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07: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让读书充满热情[转]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通过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不仅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作为教师,我们能不能试着这样做呢?

首先是激发兴趣
  “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通过引起他们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我不仅采用了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还采用了游戏、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还要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定期举办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写知识竞赛、读书笔记评展、手抄报展评、读书沙龙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积极性。我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是选择学生合适的课外书。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要有计划性。教师在每个学年开始即要将阅读列入该学年的教学计划,在学年初即要制定一年的学生阅读计划。学生阅读计划的制定应从多方面考虑,要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及学生兴趣爱好等,既考虑学生又考虑实际,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能将计划定得过高,学生难以完成(如有的书学生一时难以找到),也不能定得过低,让学生觉得没有价值。注意阅读计划的长短结合。
      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因此,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
(1)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比如《金色童年》、《校园趣事》、《假日行动》等,这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文章的语言很容易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学生读这类文章,感到十分亲切。因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起来也没有困难。更重要的是,已有的经验积累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准确的表达语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2)要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息息相通。
小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童话故事具有幻想性,故事里面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事件也不是生活中实有的,但幻想中却往往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和理想,折射出他们内心的精神追求,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很大的魅力。科幻小说不仅具有幻想性,而且还带有一定的科学性,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体现,和童话比起来,更具有现实意义。人们想战胜死亡,渴望生存,古往今来的童话里便出现了不老的仙人、不灭的生灵;而科幻小说里则出现了神奇的新药,发明了新的医疗器械。这一切都是孩子们所希望的,所以他们喜欢读科幻故事。好奇是孩子们的又一天性。孩子们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总想问个“为什么”。他们喜欢读一些探险和科幻的书籍,就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所以像《太空历险记》、《阿童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鲁滨逊漂流记》等作品都能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值得推荐。
(3)读物的语言水平要略高于学生。
结合学校开展的“读千古美文、做当代君子”活动,让学生广泛涉猎千古传诵的经典范文,此类文章文辞优美,能直通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读这样的文章,语言和精神的修养都会得到提高。如:“名家名句”,“唐诗宋词”等,要让学生多读。

    总之,在组织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训练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就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8 04:55 , Processed in 0.1669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