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管季超只[!!]使用《教师之友网》发布信息!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1-8-19 19: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的十句话
----与日知读书会的老师们共勉

(某年某月某日在日知读书会成立会上的谈话)



          刘恩樵



今天,是我们日知读书会成立的日子,我非常高兴。我说点什么呢?就从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说起,这就是“比方法重要的是观念,你观念重要的是态度。”我非常看重做一件事的态度。我们读书会能不能做起来,做得好,关键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成员。而每一个成员能否做得好,这就取决于我们各自的态度了。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态度好起来呢?现在,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喜欢的十句话,希望这十句话,对坚挺我们在读书会里“态度”有点帮助。

第一句,“人都是逼出来的。”这是易中天的名言。其实,也未必是易先生的首创。我理解,这个“逼”,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现在社会蓬勃发展,教育也在发展,发展就表示有高的要求。而这些高要求就对我们构成了一种“逼”。这种“逼”,对我们的个体发展很有益处。适应这样的“逼”,我们就能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二是内在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都有一些追求与梦想。那么,就有了来自自我内在的“逼”。自己对自己“逼一逼”,这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对自己未来的负责。现在,大家走进“日知读书会”,就是一种外在的逼。我觉得,大家在未来的路上都能适应这样的逼。如果不适应,那么,也许就要做逃兵了。但是,我还是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更多的把读书会作为一个平台,多自己逼逼自己。我想,谁如果真正地适用了这内外夹“逼”,那么,谁离成功就极为接近了。

第二句话,也是易中天说的,“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就会让看出来。” 我极其赞同这句话,也很佩服老易会说。理解这句话,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确实怀孕,二是时间要久。我觉得,我们都没有到“怀才不遇”的那种境地,因为,说实在的,我们没有怀着什么才。古人也说,不患人之不知,只患己之无为。不要有一点点小才,就认为自己有大才了。也不要担心自己真的有才了别人看不到。这个世界不全是无规则的,也不全是潜规则的。群众的眼睛是亮的,大部分领导的眼睛也是亮的。所以,我们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让我真的“怀孕”,那么,时间久了,别人绝对会看出来的。你没有怀孕,别人怎么会看出来?假如你变着戏法怀孕,那也真的长不了,因为,人家要看你的孩子的。

第三句话,还是易中天说的,“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我想问问大家,在专业发展的路上,我们错了方向吗?我觉得,凡是希望专业发展的教师,如果不从读书开始,那就是错了方向。现在,我们成立了读书会,就是希望大家不要错了方向,要尽快停止不读书式的专业发展的假想,真正让自己进步起来。

第四句话,“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我最近在腾讯微薄上看到一句话。今天,用在我们这里似乎很合适。我们的周围,有着很多优秀的人士,他们常常走进我们的校园作报告,走进我们的教室上示范课。我们大多是以一种仰望的姿态来看他们。可是,他们离我们真的比较遥远。我们能够沾到一点仙气,但是往往又不能持久。所以,我们说,“不如到这里并肩”。“这里”就是我们的读书会,“并肩”就是我们平等在一起互相取暖,互相勉励,互相交流。这句话,我们是不是也把它写在我们的博客上,作为我们的一种姿态呢?我看可以。
42#
发表于 2011-8-19 19: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句,“不怕慢,就慢停。”  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汽车司机那里听到的,我一直记着不忘。那天,我们的车子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辆车子飞速地从我们的车子边上呼啸而过。我们羡慕不已。然而,想不到的是当我们的车子开到前方某个地方的时候,原来从我们身边飞驰而过的车子竟然停在了路边修理去了。于是,司机就说了这么一句。这句话,我一直记得。我用它来隐喻我们的专业成长。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我们要持之以恒,一如既往,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收获一点点,终会积少成多,取得成绩。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走走停停。如今,我们走进读书会,从今天起,意味着我们已经上路。那么我们就不要停下来,沿着这条路一直行走不辍。

第六句话叫“幼无名师,长无良友,壮无实事,老无令名。”这是清人史震林在《西林散记》里,记叙了友人柯山论人生四憾。从我们成立读书会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意图也是为了避免人生四憾。幼无名师,我们还可以改一下,说成“幼无明师”,我们走进读书会,为了是让自己在教育教学的能力更强些。倘若真的能够实现这样的愿望,我们对我们的学生也算有了交代,因为,我们的学生不再“幼无明师”了。说到“长无良友”,我们走进读书会不就是在寻找“良友”吗?我们走进读书会,不就是使得年轻的我们“壮有实事”吗?这“实事”就是切切实实地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才干。不再让“老无令名”带来遗憾,不正证明我们人生追求得以实现了吗?变“幼无名师,长无良友,壮无实事,老无令名。”为“幼有明师,长有良友,壮有实事,老有令名。”,这正是我们读书会所期冀的。

第七句话,“一个普通的教师,只要坚持边教学边研究边著述,终可成为教育家。这是江苏省教委原副主任周德藩在给《洪宗礼语文教育论集》的题词。这是我在1996年记住的一句话。这话很有道理。我们并不奢望自己成为教育家,我们只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教育行家。只要我们坚持边教学边读书边写作,我们尽管普通,也可以脱颖而出。

第八句话,“当下教师,应该做的事,就是读书与写作。读的力量就是你写的力量,就是你研究的力量,就是你教的力量,就是你成长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教师的读写水平决定一切。”这是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绍振,近期在接受《教师月刊》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小段话。我感觉,孙教授说的这句话太好了。也许有人会问,教师应该说的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这样的事情,教师怎么去读书写作呢?这岂不是不务正业?回答自然不是如此。教师主责当然是教书,但是,不读书,往往不能把书叫得多好。而把读书作为教书的源头,十有八九可以把书教得更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成立读书会的强有力的理由。

第九句话,“做一个事情,研究一个问题,,你能坚持十年,你想不成功都是不可能的。”这是全国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老师讲过的话。朱老师说这句话,源于他的风趣幽默然而揭示常识的成功保险。朱永新老师的成功保险激励了无数的年青老师,颇受老师的喜欢。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简章是这样的: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   

     公司终旨:确保客户利益,激励客户成功。   

参保对象:不限。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因为教育的成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投保金额:不限。从数元至数千元任您自选。     

保期:十年。   

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   

本公司只求客户成功,不以赢利为目的。所有利润将全部捐赠希望工程。   

欢迎投保,欢迎垂询!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常识。水滴石穿就是这个理。

第十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这句话真的通俗,我很喜欢。这是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学到的。那时,我们的高中政治,就学的是毛主席的《矛盾论》,也许我们的政治老师是学哲学的。毛主席的列举的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么一个哲学的基本原理的。我对这句话颇有感触。作为我个人而言,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比较努力,最主要的就是因为我的内因在起作用。现在,我也非常真诚地希望,我们大家走进读书会读书研讨写作,这些都是出于自我一种需求,而不是因为被动地指派。

好了,我说的这十句话,只是我个人的喜欢。我把它们说出来,只是供大家参考。我的意图很纯粹,就是真诚地希望大家走进读书会有个好的“态度”,在以后的读书会的活动进程中,始终保持着“我要学”的姿态,而不是“要我学”的姿态。

絮絮叨叨说这些,不妥的地方,恳望大家指正。
43#
发表于 2011-8-22 18: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窦桂梅:读书,最需要的是行动    

唯有读书,身为语文教师的你,才能真正笑傲课堂,指点江山,才能自如应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刁难诘问,每天引得学生人欢马叫,教室里艳阳高照。

教师要有一颗柔软的心

记者:教师的知识结构影响教师的阅读层次。你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最缺什么?最需要阅读哪些方面的书籍?

窦桂梅:小学教师欠缺的主要是人文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现在很多老师的心不够柔软。我们今天看到媒体报道了部分教师毫无人情与底线的行为,这反映的首先是这些教师作为一个人,应当拥有的正义、平等、博爱等最基本的素养是缺失的。当然,这背后有小学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负担普遍很重,白天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表,没有片刻的喘息,这是不从事教职的人们所无法理解和体会的。于是,相当数量的教师不看新闻、不读报纸,更不读书。对于这样的教师,只要能捧起书本,哪怕读读文摘小品、掌故趣闻,也算是修身养性了,总好过逛街、打牌。而对于在教师队伍中的“有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们”,我想不用我的推荐,他们也一定能够自觉地丰实自己的思想。

关于学科专业素养方面的阅读,可以分成两种,一是教师应当读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等方面的读物,特别是当一个成熟教师到达高原期的时候,回头来看那些曾经读过的书,也许就会有许多新的领悟,觉得“诚哉,斯言”。另一种就是教师应当读的所教学科的相关读物。以语文教师为例,起码得系统读过文艺理论、中外文学史、古代现代汉语,以及相当数量的作品文选。

不论是阅读哪种类型的书籍,经典和原典都是首选。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代表作家作品本来面貌的原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建立读书与教书的联系

记者:语文教师要成为杂家。对于如何更好地吸收文学、历史、心理等学科知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为教育教学所用,你有什么样的经验或建议?

窦桂梅:其实不单是语文老师,所有的教师都应当成为“专才和通才的结合体”。关于语文教师的阅读,我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循序渐进,量入为出。我们知道,引导学生阅读时,第一步是培养兴趣、请君入瓮,其实教师读书也是这样,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书籍。如果觉得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无趣,不妨先从孙绍振、王先霈的文本细读指导丛书读起。觉得《万历十五年》太过理性,《明朝那些事儿》足够通俗易懂。《存在与时间》太有挑战性,《苏菲的世界》、《思想的盛宴》也是不错的速成替代品。凡有所得,必成学问。

第二,逼着自己养成读书习惯。好的习惯需要重复练习方能形成,如果以前没有读书的习惯,那么逼着自己每天抢一点、占一点、挤一点时间,就像薛瑞平老师说的“恋爱的人总有时间拥抱,想读书的人永远都有时间”,逐渐形成习惯后,手边没书的日子,反而觉得分外空寂。

第三,学会建立读书与教书的联系。虽然书中有黄金屋、千盅粟,但死读书的结果就是读死书。语文教师在读书时,心里要有一根弦,那就是书中的内容是否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关,凡是好的素材要注意积累,说不上什么时候的偶然得之,会为你增光添彩。

但是,无论如何,读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唯此,身为语文教师的你,才能真正笑傲课堂,指点江山,才能自如应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刁难诘问,什么公开课、评优课统统纳入你的五指山中,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文武昆乱不挡,每天引得学生人欢马叫,教室里艳阳高照。

校长阅读打开另一扇窗

记者:从普通教师到校长,你的阅读内容和方法想必发生了改变。你认为,作为校长的阅读与作为教师的阅读,有什么不同?作为校长的阅读,你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

窦桂梅:担任校长之后,角色转变了,有太多从来没有经历过、没有学习过的事情要去面对。所以,此时的阅读不再仅仅是个人意义上的爱好,而是带有责任、有所担当的阅读。因为,你也许会因为阅读而改变学校的航向,作出自己的决策。

金克木老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将阅读分为以下几类:跪着读的书——神圣经典;站着读的书——权威讲话;坐着读的书——为某种目的而进行阅读;躺着读的书——文艺类书籍;走着读的书——能自身与之对照,与之谈话的书。

如果说当教师时更多的是跪着读、站着读、躺着读,那么做了校长以后可能更多的就是坐着读和走着读。坐是思考的姿态,依靠它,我学着在未知的领域里通过阅读获得宝贵的经验,比如对经济学、管理学书籍的阅读。走着读,代表行动与实践,不论印证、对话,还是比照、反例,都为我提供一面照出自己的镜子、一条坦途之外的小径。比如说,我曾经读过教育论,如今站在校长的角度回顾,有些曾经我不理解的问题,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似乎觉得就是理所当然。一些没有读过的课程论,进入我的视野后,我所思索的就是这本书带给学校的意义,而非仅仅限于曾经任教的学科。

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放弃了一些曾经吸引我的愉悦,但也为我打开了一扇未曾开启的窗。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贵勇
44#
发表于 2011-8-22 19: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闫学:教师阅读重在完善知识结构    

众所周知,教师应该读书,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思考:教师应读哪些书?

有人认为,教师应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也有人认为,开卷有益,不论读什么,只要读就行了。其实,教师不同于一般的读者,读书不能完全凭兴趣,随心所欲,而应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即通过阅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似乎不那么“时髦”——现在经常有人提倡读书的“非功利性”,也曾见知名作家表白“愉快是阅读的基本标准”,但教师阅读的“功利性”是由教师的职业属性所决定的。为人之师,本来就不是一个能随心所欲的职业,哪怕放在读书这件事上也不例外。

大量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表明,真正的优秀教师应该具备3个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缺乏任何一个板块的知识,都将限制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是否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最终决定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美学家朱光潜认为,“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他认为,读书“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作为教师来说,如果只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势必会造成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出现大片的知识空白,使教育教学成为一门“孤立绝缘的学问”:在知识容量上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在思维方法上便没有受到应有的“训练”。这样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又何谈专业底气?

由朱光潜先生的话可继续思考教师的阅读兴趣问题。有的教师虽然不只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但读书只凭个人喜好,兴之所至,没有计划,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书,哪怕明知其是公认的经典作品,也敬而远之。有兴趣的阅读当然是好事,但对于教师来说,因为阅读是一种训练和准备,绝不能只凭兴趣。有些书也许一时读不下去,甚至不能读懂,但只要是值得读的,就一定要硬着头皮读下去,也许山重水复,但只要坚持,往往就会柳暗花明。

广博而有计划的阅读是一种长远的眼光,是建立在普遍联系与宏观综合的视野下的自我锤炼。事实上,真正在教育教学领域内取得成就的教师和学者,无不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正是完善的知识结构开阔了一个人的思维与视野,打破了封闭,学会了贯通,避免了单一,关照了多种生长的可能性。

不论我们原有的知识背景如何,完善知识结构都应成为每一名教师基本的读书方向。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闫学
45#
发表于 2011-8-22 19: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海无涯莫迷航 教师读书十问十答  
  

    读书有道,一凭勤奋和毅力,二靠规律和方法。凭勤奋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靠规律和方法能够事半而功倍。我们应该讲究读书的方法,学会智慧地阅读。
    经常有青年教师向我倾诉:想读的书太多,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工作太累太烦,很想读书没有时间;读了许多书就是在工作中用不上……凡此种种,困惑甚多。

    面对精彩的图书世界,陷入了迷茫和彷徨的泥沼。对此,我耐心地告诉他们———读书,谁都想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佳的效果,谁都想用有限的精力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读书者禅精竭虑地探索,莘莘学子,成功者寥寥。究其原因,不得法也。读书有道,一凭勤奋和毅力,二靠规律和方法。凭勤奋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靠规律和方法能够事半而功倍。具体来说,应该讲究读书的方法,学会智慧地阅读。

  1、书香醉人我独醒——您有优势吗?

    书香醉人,书痴更醉。要想获取最佳的读书效果,必须认识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优势。如记忆优势、时间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人际优势、年龄优势等等。寻找自己优势的方法很多,如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可以系统地解剖自己、设计自己;运用哲学的方法,可以从原因和结果、变化和过程、对立和统一的思考中找出自己的宏观优势、时间优势、变化优势等等;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可以调节自己的学习心理;运用生理学的方法,可以找出自己最佳的生物钟……

  2、书山万丈平地起——您会积累吗?

    书山万丈平地起,积累知识最重要。要想学以致用,读书成才,就必须筑起自己的知识金字塔。

    积累知识,其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基础知识,就是指教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二是指最近知识,又叫“短平快”知识。即各种报刊杂志介绍的最新方法、经验交流、现代理论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业务素质、认识能力等;“最近知识”的积累,像中国女排的“短平快”,接球就攻,拿来就用,落地开花,立竿见影,效果明显。“最近知识”的积累,可以补偿自己经验的不足,迅速地调节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

  3、书海无涯莫迷航——您有方向吗?

    书海无涯易迷航。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教学与自学的生活中,我也曾经想当作家、当诗人,写小说、写诗歌,发表过一些豆腐块文章。然而,随着时间的进展和空间的运转,我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不适宜走一条文学的路,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主攻方向。我贴近自己的生活需要,选择了“作文教学”为轴心目标。围绕这一轴心目标,我攻读了27种大中小学的写作教材。在教学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思考中创新。20多年,我矢志不渝,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30多本作文著作。

    4、书市万卷适我取——您会选择吗?

    书市万卷适我取,学会选择有成功。我们读书,要想在失败中成功,首先要学会选择。在一个变得越来越多样、丰富和便利的世界,人生的历程真正成为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民主化、个性化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可选择性为条件。而教师不是一个被动的被选择的对象,而应是一个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因此,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选择读书的内容,选择读书的时机,选择读书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5、咬定书山不放松——您有毅力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谁有毅力谁成功。不论学习怎样革命,都需要获取成功的信心和毅力。毅力是一种等待,是一种分享,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宽容,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成功的力量。

    我们教师在读书、教学创新活动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其中会有风险,间或会有挫折或失败。但为了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创新型教师要敢于冒风险,不囿于成见,不因袭传统、以大无畏的坚韧不拔的创新意志,以超凡脱俗的创新精神,披荆斩棘,百折不挠,向各种陈旧观念、教学法提出挑战。

  6、书山有路巧为径——您会运筹吗?

    当您围绕着自己所选定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苦读和积极探索时,当您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最近知识”,常常会为自己没有创造不会创造而发愁、而焦急、而犹豫、而彷徨、而暗暗怀疑自己。这些症状就叫做学习的平面徘徊现象。处方是:赶快聚焦突破,争取初试锋芒。所谓聚焦,就是进行某一专题的研究。这样,知识之光就可以照亮某一点或某一处空间。到那时,您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7、书上得来终觉浅——您会整合吗?

    读书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书上得来终觉浅,要出成果须躬行。明白地说,就是要学会整合获取的知识信息。具体来说有三个要点:一是广泛占有信息,二是要善于滤化信息,三是要科学地加工知识信息。

    8、书破万卷求自如——您会创新吗?

    书破万卷求自如,只有创新才成才。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三见”:新见、创见、远见。实际上,我们获取某种知识和接受某种新观点比产生新观点更容易,要学会提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观点的有效方法,要激励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我们教师对待读书获取的知识信息应闪念频频,联想翩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科学地运用知识信息的同时,创造出自身特色的全新知识信息,即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将教研成果及时地投向社会。

    9、会合作才能成功——您会合作吗?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的应用,关键是在现实的环境中,运用优势,扬长避短,学会合作,化不利为有利,选择最有利的学习目标,发挥自己的最佳才智,取得最优的实践效果。

    教育专家比较一致地认为,读书学习是终身的,无法分为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读书学习在各种环境与机构中进行,学校只是学习的场所之一;各种形态的读书学习与学校教育相互融合,人生的学习是形成经验、满足需要的创意过程;每一阶段的读书学习成败只具有相对意义,不能作为区分社会组成分子的指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意,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成员的不同;强调以终身教育的方式协助个人接受现代思潮,建立历史观、科学态度与相对意识。而这些学习实践活动,都必须很好地合作才行。

  10、宽容心态亲融融——您能宽容吗?

    读书必须有宽容的心态,有宽容自有精彩。会宽容自有精彩的人生,有宽容自有精彩的生活。读书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势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塞,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万物,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要做到如此这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理解世界的多样与神奇,明了世事的无常与诡异。

    知识的信息变化无穷,读书的形式复杂多样,读书的精彩奇异纷呈,但变化之中也存在着规律性。我们教师一旦认识了知识信息变化的规律,摸准教研教改的热点、焦点,发挥自己的最佳优势,坚持不懈地读书自学,就可以运用自身的智慧和经验,事半功倍地取得教学与自学的最佳功效。

来源:中国教育报
46#
发表于 2011-8-23 11: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阅读中经营生活  

编者按:2001年,新华网对“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展开调查,涉及上海、西安、长沙、厦门等4个城市的2316名中小学教师。结果表明,一个教师的成长、成名、成家、成就,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自己的承认,离不开读书,离不开对各种知识的追求。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特级教师窦桂梅讲述着她阅读滋养人生的幸福与收获。



■窦桂梅

我的阅读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直到上师范,才知道什么是图书馆。教书后,开始读函授,连着六年,读了一些为了完成毕业文凭的书。当然,身为教师的我,也读一些与教学相关的书。今天,我越来越感觉到,阅读必须远离功利,必须拒绝标准化的模式。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应该是一种“随时”状态。不读书,无以教,不读书,无以言。我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呼吁当下的教师、孩子,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



一、小人书,叩开阅读之门



我的童年在山区度过,山居生活,简单而又充实。不像今天的孩子,眼睛还没有睁开,就背着书包“步履蹒跚”地上学。放养的我们,每天睡到自然醒,欣欣然张开双眼,在满眼葱绿和金色的晨光中,就像一只只苏醒的野猫。不论上学、放学、课间,只要有时间就在村里穿来穿去。每天回到家,常常满脸满手都是泥,衣服脏兮兮的。那时候,和小伙伴一起观看蚂蚁搬家,一起拿弹弓打麻雀。春天到山上挖野菜,夏天,到河里“扎猛子”,秋天到收割完的庄稼地里拣粮食,冬天给生产队拣粪,甚至到生产队的牛棚里去偷……

   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地方,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书可读,对于“读书”意味着什么,当然也就一问三不知了。唯一能见到的就是小人书,那里面有画面,有故事,在信息闭塞、文化生活有限的大山里,可谓老少皆宜。我童年真正的快乐,就是与“小人书”为伴。“小人书”就像一个时代的音符,留在我记忆的长河中,童年时恣意欢愉的场景与小人书中的画面仿佛汇聚一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回味悠长。每每看到如今的孩子们背着各种教科书和练习册在夜幕里回家,我常常觉得自己也许是幸运的,同时不免一声叹息:他们书包里装的不是真正的“书”啊。



与“小人书”为伴,是我们那个时代孩子们最奢侈的生活。瞧,巴掌大小,捧在手里正合适。翻开它,文字不多,但一幅幅精彩扣人的画面,像放电影似的展现在眼前,恰好让懵懵懂懂的我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味。《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大名著,我都是从小人书中开始看起的。读这些小人书的故事,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过。



好的回忆,当然是要拿来分享的。去年,学校开展《西游记》的系列读书活动,我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专门买来一套“小人书”,和低年级学生们一起看,效果非常显著。人到中年的我,再一次沉浸到小人书里,沉浸到那一个越走越远的时代,但由此童年之光就又一次烛照了我尘封的心灵,多美啊。



随着时代的变迁,即使在大型的购书超市,要想找到一两本“原汁原味”的“小人书”,也已经很难了。不过,当下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小人书”性质的书籍还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并且做得越来越精致,让人越读越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爷爷总是有办法》、《夏洛的网》、《花婆婆》、《犟鬼》、《一片叶子落下来》等等,一系列经典绘本(也叫图画书),名目繁多,种类齐全,并且如今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今天我们学生的生活。



清华附小的家长,自身素质一般都很高,在我们的带动下,对于孩子的读书,他们丝豪不含糊,舍得下“大本钱”让孩子买书、读书。在学校里,教师更是重视引导孩子阅读,诸如,如何选择好书,如何运用精读、略读等各种方法,以及如何提高阅读效率等问题,都给孩子们讲解得一清二楚。孩子们读书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然而,其他地方学校呢?家庭条件拮据的孩子呢?不注重阅读教师所管理的班级呢?这些都很让我忧虑。如果美好的书籍不能充实孩子们的心灵,那么他们的心灵就会被其他芜杂的事物所盘踞。未来属于孩子,而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一群不读书的孩子身上,这不仅是荒唐的,也是可怕的。



  想想我们想读书而不得的时代吧,想想我们的“小人书”吧,它们虽然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然而,它的确影响和感染过我们这一代人。今天,面对如此优厚的读书条件,我们怎么舍得不让孩子们读书呢?怎么能不倾尽全力呼吁孩子们走入书的世界呢?试想,如果仅仅是在电视与游戏机前度过童年,我们的孩子,将来能靠什么来回忆和追念他们的青葱岁月?



二、报纸杂志,开启视野之窗



对于我,一个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倒是见过报纸——都糊在自家的墙壁、棚顶上,做过猜字游戏,却根本没有好好读过。有一天,看到邻居家的姐姐在读《萌芽》,觉得那“书”真大。直到上了师范学校,才看见类似《萌芽》样子的杂志,但是没有钱买。



参加工作后,每天都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式运动。沉重的工作日复一日,只有到了下班,我才属于我自己。那时睡前必读《读者文摘》(当时叫这个名字)。间隙,也到过学校图书馆,不过都是去查阅资料。



直到有一天,我第一次拥有了一份杂志:《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杂志,32开本,不厚,不贵,很好读——里面的内容大多是实用型的。后来,我的课余兴趣,就渐渐扩展到了读《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到现在,《南方周末》、《书屋》、《随笔》、《读书》、《万象》、《名作欣赏》、《北京青年晚报》……都是我生活的必需。一页页地去品尝,我的心灵一次次地被感动、震憾。



倾听窗外的声音,怒放自己的花朵,渐渐地,我发觉,我变了,不再把自己当作小学教师,胆子越来越大,敢当着很多人,甚至一些专家学者的面讲一些时事新闻,矿难、台独、海湾问题、超女事件……都成了我的教育与学术资源。



作为教师,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但这主要是职业的需要。鲁迅说:“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埋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生命的活力,在于它的弹性与张力,阅读也是如此。现在,很多教师和学生沉陷于“专业”的弊病中,教师只读教科书,参考书。我想说,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阅读必不可少。要从功利阅读转向兴趣阅读,从强迫阅读转向意志阅读,从职业化阅读转向专业化阅读。



唯其如此,羽翼才会丰满,视野才渐渐开阔,目光才远大,胸怀才宽广,才能应对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要求与变革。更何况,时代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每门专业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界限很难区分,没有开放的整体视野,连本身的专业都很难搞好。



三、名著,致力根部滋养



读刊看报的习惯培养了我的心性,使我能够长时间静下心来潜心阅读,并由此喜爱上了读整本书。只要遇到书,我都情不自禁地翻阅,喜欢的便爱不释手,有的甚至读上好几遍。



阅读,终究要走向精神的成熟,但“至千里”是从“积跬步”出发的,所以首先要选好“垫底”的书籍。垫什么样的底,决定了建什么样的楼。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我认为,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读儿童经典——很难想象,一个每天与孩子打交道的人,不读儿童经典,怎么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红鞋子》、《长袜子皮皮》、《秘密花园》、《草房子》、《安徒生童话全集》、《木偶奇遇记》、《海底两万里》、《苏菲的世界》、《小王子》、《彼得潘》、《哈里波特》系列……都应当成为我和孩子们,以及所有中小学教师的必读书。童书里,隐喻着人性的善恶、真假的判断、是非的导引,作家用简单的艺术手段,讲述了最深刻的哲理……邪恶的巫婆、精明的狐狸、可爱的公主、潇洒的王子……这些形象就像一颗颗种子,埋入孩子幼小的心田。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们也许一时沉默,但总会开花结果。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建立起了师生共通的话语体系,也帮助孩子学习到了童话中人物的人格特质与道德勇气,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长大后,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拿出勇气去面对世界的挑战。

    读文学社科经典——很多人都有去餐馆的习惯,却没有逛书店的习惯。肚子饿了,我们知道难受,精神的饥饿,却常常被人忽视。要知道知识是无价的,让如果能够从小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社科经典的洗礼,无形中,我们就会拥有价值判断与自我提升的能力,就会对生命的情调和质感拥有触摸和创造的能力。



要读书的太多了,《哈姆雷特》、《约翰克里斯朵夫》、《复活》、《远离尘嚣》、《德伯家的苔丝》、《红字》、《简·爱》、《艰难时世》、《儿子和情人》、《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大卫·科波菲尔》,甚至现当代的西方探索之作《情人》、《麦田里的守望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洛丽塔》等等。人文社科丛书《非常道》、《万历十五年》、《与鲁迅相遇》、《书斋里的革命》、《36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档案》、《文化苦旅》、《哲学艺术》、《沉默的视野》、《寻找家园》、《西方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沉重的肉身》等等,也都读过。



像《沉默的视野》、《寻找家园》,《约翰克里斯朵夫》等,我还专门写过长长的读后感。有的发表在杂志中,有的收集在自己的专著里。甚至,像《论语》、《道德经》、《哈姆雷特》、《往事并不如烟》、《文化苦旅》、《书斋里的革命》等等,不止读过一遍,有些语句还能背下来。沉浸在文学的长河里,能够让我们柔软,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慰籍。而社科经典,又能够让我们拥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这样,我们就能建立起和世界文明的联系。



在长期智育挂帅的学校环境中,我们的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在阅读,但却无法领略阅读的快乐。我们的孩子可以为了考试的高分,猛K教科书,却不愿花一些时间去阅读文学,以及人文社科丛书,除非老师补充说:“这个会考。”这是很可悲的。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种习惯、一种卓尔不群的好习惯,既是习惯,便可养成,既是好习惯,便当坚持。



读经典教育书——作为老师,读教育经典的道理毋庸置疑。设身处地去感受理论的指导意义,并用想象去填补、用实践去充实,品味作者的用心,思考作品的意义,发展作品提供的精神空间。这样的阅读是真实的,也是快乐的,是实用的,也是长效的。我永远难以忘记阅读《教育人类学》时,那种震撼和痴迷。每一个新颖的观点和论断,都像锤子敲打着我的心,令我手舞足蹈,获得了深刻的阅读快乐。



近年来,我阅读了《后现代课程观》、《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诗》、《怎样和学生说话》、《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第五项修炼》、《透视课堂》、《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培养反思力》、《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等等大量的教育经典书籍。如果说,自己对于教育还算有些粗知浅见,那么,要感谢教育经典——那样多的巨人肩膀,为我提供了能够登高远望的平台。



正如有位专家说的那样,只有阅读,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神驰天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



■文章来源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5 ... /2009/1200756.shtml
47#
发表于 2011-9-4 18: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读书有关的一点闲话
                                    文|蕉叶白
从乡下到县城70多里路,坐车一个小时的路程,说不上远也不算很近。没事的时候我自然不会随意去县城闲逛,不像学校里一些在城里买了房子的同事,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去做做城里人。
城里人看乡巴佬的眼神,似乎总有一些不屑。或许,这样的感觉是来自我的自卑的心理。不过,我并不怎么渴望去做一个城里人,也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那样的物质诱惑我有点吃不消。
每次去县城,总是因为有事不得不去,办完该办的事情后,倘若还有些时间的话,我就会去新华书店看看。书店应该算是喧嚣的城市里比较安静的地方了,也许是因为喜欢看书的人修养相对就要高一点吧。读书的时候就怕别人打搅自己,身同感受,喜欢读书的人也就不会去打搅别人的阅读。
记得有一次专门去徐州的博客书城买书,那一天是周末,到的时候书店还没开始营业,而门口早就有一大群人在等候了。我不羡慕城市的生活,但很羡慕城市里有那么多的书店,即使没有钱买,也可以随意翻看自己喜欢的书,没有管理员来赶你走,只要不到下班时间,想看到什么时候就看到什么时候。我发现书店里有好多中小学生,各自捧着自己喜欢的书,随意地坐在任一角落里只管低头看,颇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
还好,农村和城市一样拥有网络,虽然不如城市快捷,但总算能满足一般的上网需求。这样就可以不必亲自去书店,办张淘宝卡,就可以到网上书店任意选购了。前几天我就在网上买了一本萧红的《呼兰河传》,店家发货的速度很快,三、四天就收到了。有了几次网上购书的经历后,我竟很少去市区的书店了。不过,能够在书店里随意看自己喜欢的书,还是让我一直羡慕的。
其实,我算不上酷爱读书的人,家中的藏书也不多,每年至多买上十来本书。至于每年究竟能读完几本书,我还真的没在意过。有的书买来后就丢到一边去了,有的书读到一半就读不下去了,还有好多的书只是随便翻看了几页就放到书架上去了。
前年暑假,帮助一大学教授写一本书的其中一个章节。为了让我顺利进行下去,教授借给我一本理论方面书,厚厚的有五百多页。那本书被我翻看了好多遍还不肯送还给他,甚至送还了后又借了回来,到现在还没还给他。为了买到这本书,我甚至跑了好几家书店,最后总是空手而归。可是,当教授对我说,这本书我可以想看到什么时候就看到什么时候的时候,我却把这本书束之高阁,好长时间都没动一下。真的如古人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
网络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关于中国读书情况的调查,大多说的是国人越来越不爱读书了,有的调查甚至给了具体的数字,比如说国人的读书量是日韩的九分之一,美国人平均每人一年读9本书,而中国人平均每年只4本书。但也有的调查说“中国人越来越爱读书”,比如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就是这么说的。
其实,一个国家的人爱不爱读书,到各地的书店看看就知道了,简单地依靠分析调查问卷,真的是“纸上谈兵”。中国面积太大,人口太多,无论怎么调查,即使接受调查的人说的都是真实的,一小部分人的读书量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大多人的阅读情况。
牛不喝水强按头也没有用。读书是一个人的内在需求,仅仅依靠外力的推动是很难改变的。如果说买书的时候有可能还是被迫的话,那么那些到新华书店看书的人,应该都是自愿前往的。不感兴趣的话,谁会捧着一本书,看得那么入神呢?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1007&do=blog&id=449639
48#
发表于 2011-9-4 19: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乡野走近文字   ——我的阅读经历
               文|仰望星空


看到“史”字,不免想起百年沧桑。而我来这世上也不足35载,所以阅读史还是改为阅读经历较为妥帖。算起来,对文字阅读的日子累加起来也就一千来天吧,理科出身的我尤显底气不足,只能将阅读范围放宽到儿时“野小子”的旧时光……
童眼看世界
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住在灰砖土墙的三间阴暗小屋,发黄的墙面只有到了过年才用杨家将之类的年画装饰一下,那应该也是我最初接触的看图识字式的阅读。地面是坑坑洼洼的泥地,扫地时要先洒点水才不起灰尘,因为老扫不干净,没有成就感,扫地就成了儿时我最不愿做的家务。现在看来居住条件很差的境况,当时作为小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穷,什么是苦,因为全村生活水平都一样。在我的记忆里,很长时间吃的都是玉米面、黑面、地瓜之类的东西,偶尔妈妈会买点婴儿乐饼干给我和哥哥补点营养。白面也很金贵,只有过节时才会用来包饺子、蒸几个大枣饽饽,相对不贪吃却贪玩的我来说这样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孩子贪玩,教训自然就多,我第一次受伤的部位是门牙。妈妈自小就把我和哥哥散养着,可能也是农活太多忙不过来的缘故。门牙事件是后来听爸爸说的,当时妈妈到河里洗衣服,把三岁左右的我放在街门口,让几个纳凉的邻居顺带照看。没曾想,我在街上顽皮地来回跑动被挣脱缰绳的马踢了一脚,好在没把脑门踢坏,只是将两颗门牙踢掉。但从那时起在我的小脑袋里就记住了看起来乖顺的马除了会拉大板车还会踢人。
不知为何,小时候我特别招牲畜的眼,除了被马踢被牛追,还被公鸡、鹅啄过。那时的公鸡吃的都是无公害的饲料,个个壮硕,真可谓鸡群里的战斗鸡,被它追,我的腿是必遭“劫难”的;还有那曲项向天歌的白鹅,别看它肥大,见到瘦小的我追起来却飞快;至今依然后怕的是被牛追,大牛锁定我一个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我躲在草垛后面它找我不着,那愤怒的眼神和粗粗地喘气声吓地我屏气等待牛离开的场景仍似在昨日。或许是牲畜们也知道欺负弱小,我上初中以后它们就很少追我,但对牛是一直惧怕的,看到赶牛的过来我总老远躲开。
生长在乡野,对这些牲畜的了解是从一次次教训中得来的,而大自然赋予我童年的乐趣却远远超过了这些——春天到麦地里挖野菜,满山遍野地采野花;夏天到大桥下捉泥鳅,到水库里网鱼摸田螺,到山上粘知了、捉蛐蛐,雨后玩泥巴,把泥巴做成碗状在石头上摔,比比谁摔得响,谁摔得碗底洞最大;秋天到山上摘松果、挖药材、捅马蜂窝;冬天到河上打滑溜,打陀螺,堆雪人,打雪仗……一年一年地四季轮回,有那么多那么多的快乐装点着我的童年,五彩斑斓的童年世界溢满了欢声笑语。
初始的阅读  
从幼儿园到高中,读书对我来说多是增加分数的工具,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上了小学后,原来的野小子好像突然从我身体中剥离出去,变成特别乖巧的女孩,开始认真地写作业,认真地读书。记得六年级的英语学得特别棒,能将单词、课文倒背如流。高二有段时间学习比较懈怠想找找读书的动力,跟同学借阅的唯一一本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在课间看时被班主任没收。就这样,十八年的时光里除了工具书外一本“闲书”也没看成。
到了大学,为了打发时间,开始到图书馆找些《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简·爱》、《红与黑》等国外名著,还有校园外书屋里那些换取眼泪的琼瑶小说来读,间或也买点《罗兰小语》、《董桥散文》、《心灵鸡汤》等书。在这些书的熏陶下,也写几篇所谓的散文来消遣时光,真正能进入内心的文字离我还是比较遥远。
大学毕业成为教师后,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那些非工具书又被我远远地抛开,杂志也很少看,这一抛就是十一年。零八年学校有了图书馆,在那里我借阅的第一本是《少年维特的烦恼》,而后是《安放人生的雅舍》,梁实秋的这本书使我内心阅读的种子有了萌芽出土的渴望。书中引用柳青的句子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多年紧要处只有几步,尤其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一下子慑住了我,让当时正坦然地安于悠闲现状的我无处逃遁。不免自问:我虽年轻,但我为何还没遇到到紧要处呢?因为自己的懈怠,我浪费的机会太多太多了,若再不抓紧,我人生中紧要的几步就错过了!我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如白开水般无彩无味。 “山风吹散了窗纸上的松影,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颓废便是慢性的自杀”“ 在旅行中,少不了风吹雨打,然后倦飞知还,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样便可以把不可容忍的家变成为暂时可以容忍的了。下次忍不住的时候,再出去旅行一次。如此地折腾几回,这一生也就差不多了。”读着书中的文字有一种洗却了人间烟火气的雅在内心升腾萦绕。这种让内心舒坦的雅致让我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而我也慢慢觉察出想要获得归属感,进入文字世界是唯一的途径。
零九年我开始阅读博客文字,1+1教育社区里谢云老师说的话——“一个人不可能成为他自己都不愿意成为的人。换句话说,一个人要成长,发展,必然的前提,是他自己的愿意——基于醒悟,基于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命定和必须。” 恰好符合我当时处于觉醒状态的心境。而他的这句话——  “迫于外界的压力产生的改变不会持久,唯有发自内心的觉醒,甚至是痛彻心扉的反省才会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发生质的改变。”也提醒我要敢于剖析自己的内心,做一个深度觉醒的知者。道法自然博客里的一段讲话片段我尤为喜欢——
“当你学会反思自己的过去、十分珍惜自己的现在、乐观面对自己的未来时,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
当你明了成功不会造就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当你修炼到足以克服一时不快,看重自身的责任而不是权力,关切他人的不幸而专注于拯救和安慰时,你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
当你以无憾之心向后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宽厚之心向下看,以坦然之心向上看时,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
片段里提及的四个高处,我不知修炼到何时能够站上去,但我一直努力让自己的内心朝向这个姿态。
走近阅读
《草房子》在假期里读过,那时是循着草房子的文字展开童年记忆的画卷,写了篇颇得意的读后感。当在百度里随意敲入“草房子”三个字的读后感时,教育报上刊登的一篇读后感让我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
“杜小康的家境由富裕走向衰落,他那种富裕家境助长的傲慢被突然而至的贫困洗劫全无,而后为了还债与父亲到远方放鸭,后又承受父亲死亡的痛苦,独自承担家庭的巨大压力那种自信与坦然竟与我追寻的教育信念如此相似。曾经是那样傲慢地对学生,将自己抬高的如至尊,冷冷地对待那一颗颗温弱幼嫩的心灵,如寒霜包围花苞,将孩子看成是没有情感的得分机器,分数在我心里比什么都重。”这样结合书中情节反观自己日常行为的书写方式让我明白阅读于我个人的意义——正因为不了解自己,才要通过不断地读,大量地读,从书中找到发现自我的引子,从而更清楚地找到深藏内心的未知的自己。
刘良华老师说过“一本书好不好,除了书本身的质量,还取决于读者和这本书的缘分。”深感幸运的是,当我作为一名醒者走近阅读世界时,与好书也结了缘——《名师最有效的批评细节》、《接受我的爱:教师如何跟学生说话》、《亲爱的安德烈》、《萌萌文集》、《我就是数学》、《成人之美兮》、《走在教育的路上》、《用生命润泽生命》、《第56号教室的奇迹》、《幻想之眼》、《唇舌的授权》、《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新父母学校》、《致青年教师》、《教育在十字路口》、《孩子为何会失败》、《懂你的孩子(唤醒潜能的秘密)》、《了解你的学生》、《移动的学校》、《一闪一闪亮晶晶》《不确切的记忆》、《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窗边的小豆豆》、《爱弥儿》……等等50多本书都从不同的侧面让我越来越贴近自己的内心,聆听心底最深处的声音。
记得读第一本教育书籍——《夏丐尊教育名篇》时,有一种感觉那么清晰——现在的教育问题在夏老的那个时代也是突出问题,为什么经历半个多世纪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是夏老看教育问题眼光的前瞻性还是教育改革之艰难?现在参与课堂改革的我真的切身体会到教育改革为何艰难了,因为在为数不少的领导、老师的眼里,只有分数背后的功利,看不到人 。而张文质老师说的 “中国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回到人,回到做人的自觉上,回到对人的尊严、个性、独特性的尊重和成全上。”恰好击中了现今教育改革的要害。
有了好书的引领,反省自身行为的视角也变得微细而敏感。“一个班主任当着50多人的面,摔了同学一巴掌。孩子们从这位老师那里‘学到了’‘懂得了’‘明白了’的将是什么样的道理啊!”在《唇舌的授权》里遇到这样的文字真的无颜面对,虽然没打过学生耳光,但曾经年轻气盛的我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惩罚过学生,而那种杀鸡骇猴的“良好”效应冲昏了我反省这种行为背后对孩子不良导向的影响。有了这种贴近教育生活与现状书籍的陪伴,可以不断地提醒我:作为教师不能忘了对自己行为的反省与忏悔。我愿意通过阅读规训自己的行为,让反省忏悔的机会越来越少。
很希望每本书都能成为我一生的精神陪伴,守护我的一生,成为我精神的守望者。
以后的岁月我还要持续不断地读下去,读下去……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2668&do=blog&id=451605
49#
发表于 2012-3-28 01: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层精神生活的唤醒


刘云生

刘云生老师:

    您好!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上读到您的文章《教育之思的歧途与正道》(6月22日一版),很是感动。您的分析有据有理,指出了当下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许多工作迷茫和正处在职业困惑期的教师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可以让诸多教师从中寻找到奋斗方向,重拾职业理想。同时,我也有一些困惑和问题。看到《名师连线》在一线教师与名师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我特通过此栏目向刘老师请教一些问题。
    我是陕西省偏远山区寄宿制小学的一位校长。我们学校是一个由多所山区小学组建的寄宿制小学。面对学生学情参差不齐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各异的现实情况,我在学校也开展了诸多校本教研活动,但是效果甚微,甚至有些时候受到教师们些许抵触。尤其是教师们“不善于读书”,时常让我烦恼,请刘老师帮我支招:如何才能在学校中创建良好的教师读书氛围?采用何种措施才能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孟石代
孟石代校长:
    如何才能在学校中创建良好的教师读书氛围?采用何种措施才能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您所提的这两个问题是当下不少学校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前者的旨归是教师“爱读书”,后者的旨归是教师“爱教书”。“读书”和“教书”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生活,只有教师真正领略到其中的“无限风光”,感受到其中的无限乐趣,才能够发自内心地喜欢和热爱。因此,学校应从唤醒教师深层精神生活的角度入手,去创建良好的读书氛围,消除教师职业倦怠。
    良好的读书氛围是激励教师“爱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条件。学校可采取五种方式予以创建:一是学校领导带头读书与讲书。学校领导班子首先挑选优秀的作品来阅读,读后开设“读书讲坛”,向教师介绍书籍内容和阅读体会。二是建立教师读书组织与制度。组建学校“读书协会”,建立若干教师读书小组,开设“教师书屋”,订立“读书契约”,精选读书内容,推动教师共同阅读。学校定期评选先进读书个人和小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三是引导教师到书中寻觅与追问。学校将爱读书的教师吸纳进“读书协会”的理事会,要求他们推荐和传播优秀书籍、报刊,并在其他教师有人生与生活、教育与教学、成长与发展等诸多困惑的时候,负责推荐书籍和文章,指导教师解惑,带领他们到书中去找答案。四是开辟教师读书平台与空间。在学校板报、网页、BBS论坛等上,开辟读书交流栏目,发表教师读书体会与评论。设立教师集体读书时间,举办读书沙龙,让教师轮流担任主持,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讨论教育教学的有关问题。五是追随名师、专家读书与思考。与书籍作者、研究者,以及专家、学者和名师等建立联系,利用博客、QQ群、微博等网络平台,向他们请教,和他们对话。像这样,全校教师“牵着手”,“依偎着”,在精神世界中持续前行,必然开拓出学校教育的新境界。
    教师“爱读书”了,“爱教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但“爱读书”不等于“爱教书”。要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学校关键是要促进教师“爱教书”。可从五个维度着力:一是理解教书育人的价值。学校可以通过集中学习、邀请家长座谈、举办教师职业演讲等多种形式,让教师深刻认识到,教书育人事关孩子未来前途,事关家庭幸福,事关国家强盛,事关民族振兴。二是感受教书育人的乐趣。学校可最大限度为教师提供选择学科、年级等的自由,帮助教师找到工作兴趣点;可邀请特级教师、优秀教师谈自己教书育人的乐趣,以此感染其他教师;可开展教师“教育故事”“教育日记”征文,帮助教师记录和发现教育的意趣;可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通过优秀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教师敬业乐教。三是享受教书育人的成功。学校可以设立“教师成功档案”库,按照一定标准,“购买”教师的成功教育教学案例、研究成果等,并颁发“收藏证”。还可以设立各种各样的教师奖项,如,“成功班主任”“最佳阅读教学能手”“最得意的一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等奖,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在某一点,或者某一个方面得到奖励,找到“成功的感觉”。四是强健教书育人的心理。学校要及时调查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沟通和辅导,切不可一味批评。五是减轻教书育人的过重负担。当前教师普遍感觉“累”,这是产生职业倦怠的直接原因。学校管理者要静下心来,认真梳理这些问题,突出工作重点,尽可能让管理简洁高效。同时,组织一些愉悦教师身心的文体活动,帮助教师减缓心理压力。
当然,“爱读书”和“爱教书”还只是教师深层精神生活的“入场券”。创建教师读书氛围、消除职业倦怠现象也还只是对教师深层精神生活的一种唤醒,需要学校进一步指引教师去丰富、拓展和创造教育世界,让每一位教师过一种“心灵与心灵对话、灵魂与灵魂沟通”的深层精神生活。
                                                                   刘云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21:31 , Processed in 0.0849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