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锦绣古镇-------- 文化陡岗 文/丹霞白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4 16:3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看了一本书;我做了一个梦。
    我看了一本书,是一篇短篇小说《紫色的菊花》,作者[美]帕特丽夏.谢劳克。
    译文节缩如下:
    十月份,在一次宗教课上,我向我班上八岁的学生宣布了我的计划:“我希望所有的同学能在学校附近做些额外的工作,挣些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些感恩节晚餐用的食品,送给那些可能连顿像样的晚餐都吃不上的人。”
    我想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书上所讲的:给予比接受更能让人愉悦。我希望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具有能使生活发生变化的力量。
    感恩节那个星期,男孩子和女孩子们早早就来到班上,他们得意地攥着自己挣来的辛苦钱。为此他们去耙过树叶,手上起了水泡。他们擦过餐桌,刷洗过碗碟,帮助看护过小孩儿。现在他们真等不及了,只想赶快去买东西。
    他们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地穿梭,当我们推着满载着火鸡和花色配菜的小车去结帐时,忽然一个孩子发现了“新大陆”,“看!花!”他大喊起来,紧跟着是孩子们旋风般地飞跑,冲向那里。
    我极力劝说,你们要实际一些,用余下的钱再多买些主食多好,这样可以多吃几顿。“花又不能吃”,最后还是白费口舌。
    “可是,老师,我们就想买花!”回答我的是一片尖细的吵吵声。
    看着眼前那么排列整齐的鲜花,我终于让步了。
    很多花瓶里插着五颜六色的大朵儿的鲜花,有赭色的、金黄的,还有像葡萄酒一样的红色的。而镶嵌在众多陈列品正中的,是一盆与其他花色不协调的紫色的菊花。
    “她一定会喜欢这盆花的。”当孩子们把这盆紫色的植物费力地搬上小车时,他们一致这样认为。
镇上办理处已经给了我们一个人名和地址,是一位孤独生活了许多年的穷苦的老奶奶。
    一个身材矮小,满面倦容的老妇人出现在一座掩没在树林中的小房子前。
    当一个个盒子被搬进老妇人的小屋时,老奶奶噢啊的惊叹声,使她的小客人兴奋极了。当那盆菊花放在柜子上时,老奶奶大吃一惊。我想,她一定在想这要是一盒麦片或一袋面粉该有多好啊。
    “你喜欢在这个树林子里,看到这么一盆花吗?”孩子们问。
    老奶奶兴奋起来,给孩子们讲了许多生活在她周围的动物的故事,还告诉孩子们,小鸟成群飞来,吃她放在地上的面包屑。“可能因为我用自己的食物喂小鸟,上帝才派你们来给我送吃的。”
    回到车上,老妇人在屋子里向我们挥手告别,然后她转过身去,绕过那一盒盒的食物,绕过我们送给她的火鸡,绕过那些花色配菜,径直走到那盆菊花前,把脸埋在了花瓣里。当她抬起头时,嘴边挂着一丝微笑,脸上的倦容一下子不见了,好像变了一个人。
    孩子们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这力量可以使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我明白了,奇迹的产生,并非来自实用的经验之谈,而恰恰来自天真丰富的情感。在这阴郁沉闷的十一月,人们有时需要一盆逗人的紫色的鲜花。

    [后记]
      为什么这盆菊花的力量如此神奇?也许是深秋的菊花使老人想起了她那些苍劲的岁月,那已经逝去的美好的日子;也许是经霜的菊花使老人引起了难忘的回忆,忆起往日的辛苦与欢乐;也许是多彩的菊花使老人重回到如花的年华、缤纷的往昔……或许,是菊花为她单调的生活增加了色彩,为她孤独的日子平添了热闹,为她静寂的环境带来了生气……
    老奶奶、女教师和孩子们,三代人的美好情愫与水晶般的纯洁心灵,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闪射出人性美的熠熠光华……

    我做了一个梦。
    我做了一个梦。梦回西陵陡岗。
    “山啊还是那座山,梁啊还是那道梁”,清清的河水悠悠地流淌。女人们在南头桥下坡,到河边洗衣裳。身后是陡陡的坡,坡上的吊楼错落,楼柱立在山腰和山脚,立在山脚的吊楼下面可通行人。
    河滩很宽,人们在河滩上走过,上一段斜坡,便到一个很大的集贸市场。有卖菜的、卖猪的(猪集场)、卖各种用品的(荒货场),还有变把戏的、说唱的、摆西洋镜的……是陡岗最热闹的所在,俨然如北京的天桥。
    站在南头桥上,北头桥遥遥相望。一排吊楼连到桥头。北街的地势低,吊楼像悠闲的白鹤,将脚伸入水中,露出水面1米多,淡烟薄雾,飘然若仙。不禁想起“黄鹤呼子安,白鹤东方朔”。
    南街口的左边是政街,政街那另一端与线子街立交。沿河街前行至尽头,右边是北头广济桥,左前方是北街,地势渐高,出北头口过街楼(北头戏楼),隔广场是北头庙。
    北头庙西边一条大路,向北地势又渐高,至白鹤塔。
    出戏楼左转前行近百米,地势渐高,可见钟家祠堂(1955年拆毁),右边是陡岗学校。
    学校后面是砦子,砦子外是壕沟。
    过钟家祠堂,前方数十米,右边是马家大院;左边是钟家深宅;右行约百米,是南头庙(1955年拆,建卫生所)。
    南头庙对里头街,里头街直通线子街。至左手马家巷处,地势陡降,陡降至左边达政街处渐缓。数线子街地势最低。行至线子街顶端,右边一栋房屋依山而建,右边上坡,往西,再上几道坡,方与西街等高。线子街尽头左转,过一栋房子,左前方下一个陡坡,便是前面所提到的集贸市场,如北京的天桥;右边是南街。约百米到头,左边通南头桥;右边是地势最高的西街。
    西街的后头朝南,有徐家祠堂,祠堂西边有壕沟和砦子。祠堂前面下坡有个家鱼塘。家鱼塘东边下一道坡,是通南边的大路,大路在陡峭的河岸上。
    出西街,右边是稻场。前行数十米,右边是个墩子。再下几道坎,有一条不宽的河,河上一座红麻石桥。小时候每过这道桥,心里就害怕,生怕回不去了。大路两边是深深的田沟,转过头来,一路下来的陡坡挡住了视线,望不见回去的路……
    我仰望、仰望------
      不觉身轻如烟,像一只白鹤,盘旋在上空------
      我寻觅、寻觅-------
      哪里是我魂牵梦萦的西陵陡岗?
    我看见了,看见了!
    ------- 我梦见一个微缩的锦绣古镇。
    在陡岗博物馆的广场上,座落着两尊建筑模型,一座如深圳那样的锦绣中华。有长江、长城,有黄山、黄河,有天安门……;一座是锦绣古镇------- 陡岗老镇的旧貌风采。有戏楼、吊楼,有南头桥、北头桥,有三教堂、北头庙、白鹤塔……
    我欣慰地指给我的孩子们说:这里是我们的根,这里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是我们赖以发展的源泉。

    [后记]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文化趋同度越来越高:一样的普通话、一样的房屋,一样的道路,一样的桥梁,独特个性表现在建筑中黯然失色。
    特色地域文化来自历史的长期积淀,是提升城镇品位,展示自身个性,实现创新发展的文化根基,是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开发地城文化资源,彰显城镇个性逐渐成为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不二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5 19:20 , Processed in 0.0691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