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汤立先生故乡答谢之旅随记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09:14:33 | 只看该作者
1997年8月,汤文选与原武昌艺专音乐系的老同学胡鹰结婚并徙居北京。先住马甸桥胡鹰处,第二年买了新房,搬至花园路。老伴豁达开朗,二人相处融洽。这年,汤文选73岁。                                                                                                                        
    这段时间,汤文选心情舒畅,画画轻松自如,随性而为。所作花鸟画,往往一挥而就,其中不乏神来之笔。作画之余,仍然是看书,听京戏。听戏入神,还有一番感慨。如:“唱戏、画画,切忌死板。程砚秋行腔咬字很有个性。这其中的窍门有如老猫叼小猫,把握火侯,要活。”

    “梅兰芳如同吴昌硕,格调高古,博大精深。程砚秋如同虚谷,有个性,但不博大。”

    “作画用笔,宜毛、宜辣、宜拙、宜凝重,忌飘浮,戏带三分生,此话极有见地,作画何尝不然。”29                                                                                                                        
     1998年2月,汤文选、汤立应邀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中国画展。国父纪念馆收藏了汤文选的《双虎图》。

    1998年5月,汤文选在湖北电视台播放的《千锤百炼铸新风》艺术专题片中说:“我们祖先的艺术理论非常高明。古代那些高明的画家及其精品的境界,都是我们走向完善的一个阶梯。但前人的路并没有走绝,也还要继续走下去,还会有很多高峰。另外,中国水墨为尚的大写意,在国际上还不为人所理解。不是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吗?随着我们国力的加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大写意水墨画艺术在世界上会有它的地位。我毫不怀疑,我们的大写意不亚于毕加索、马蒂斯以及国外的各种流派,跟他们不是什么高下之分。所以,我对自己的追求非常有信心。”

    1998年秋,汤文选在回答东方艺术杂志记者采访时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我希望我的大写意再往前走一步。传统文人画讲究把玩、雅赏,与现代建筑里陈列展示的氛围不协调了。我可以画得强悍和奔放一些,让水墨大写意以单纯而强烈的视角效果,来突破文人画雅淡疏朗、闲情逸致的格局,赋予东方水墨大写意博大沉雄的精神气度。”30

他多次强调:“画画博大为上乘,个性为中乘,物象为下乘。”“小道娱人耳目,大道撼人心魄。”31

    从1998年至2002年间,汤文选春秋两季都要回到武汉,在借闲堂谈艺、喝茶、聊天。每当神清气爽,画兴袭来,便让弟子备纸磨墨。

     平时因帕金森症而身子不时颤抖的汤文选,一但握住如掾大笔,便手不抖,指不颤。面对六尺、八尺、丈二的大幅宣纸,他凝神片刻,突然以高山坠石之落笔,老辣朴拙之线条,在宣纸上纵横驰骋。其雄强之气,磅礴之势,令人震撼。乍看,粗笔大墨,横涂竖抹,惊世骇俗。细省,则气度渊静,意到斯止,蕴藉沉着。狂放而不失法度,强悍中夹着妩媚,多一笔、少一笔不成,独得天机活泼。此时的汤文选已进入大道微茫状态。

     尽管汤文选以前一直主张“师造化”和强调绘画的“情节性”“戏曲性”。然而这时的他,却超越了生活,超越了现实,超越了笔墨,超越了传统,也超越了自身。他享受着神采飞扬状态下的笔墨激情,有浩然之气;他体验着生命律动时的即兴挥洒,作大块文章。

    汤文选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有:

   《丛梅似望峨眉雪》《盘龙卧虎》《雪梅片石图》》《风神》》《香雪》《松魂》《伴随飞雪渡关山》《我知鱼乐》《笔走龙蛇》《一树晴霞》《山鬼》《漫将老笔写春花》《香中别有韵》《九畹兰香》《墨舞》《花团锦簇》《春兰秋菊喜同俦》《三雄图》《草泽雄风》《群英会》《风神独秀泽边兰》《冰雪精神》《绿云》《威震八方》《墨梅图长卷》《缤纷迷雪意》《朝霞》《残荷听雨》《五湖烟水》《伏虎尊者》《雄风》《神威天縦》《王孙芳草遍天涯》《秋风兰蕙化为茅》《虎踞龙盘》《威震山岳》《松下母子虎》《幽涧和风》等。

    2000年6月、10月,2003年5月,汤文选画展先后在河南省博物院、天津市文联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对于这批新作,观众反响异常强烈。

    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汤文选谈艺录》中,记录了汤文选的一段感言:

    “画画是一辈子的学问。30岁有30岁的苦恼,40岁有40岁的苦恼。我现在70多岁了,还有苦恼,也还在追求。每创作完一幅作品,拿出去之前都提心吊胆,反复思量。你不变,别人说你炒现饭,要变一下谈何容易。此次河南办画展,遇到老友陈天然,我对他说是来听老朋友意见的,看这样画行不行。结果河南美术界一片叫好之声,我心理才一块石头落地。”32

    天津画展开幕前,作家冯骥才提前赶到展厅。他看完画展作品后说:“汤文选先生画得好,用笔有速度感,有激情,大器,这比吴昌硕画得强烈。汤先生是我上中学就知道的著名画家。这么好的作品在首都刊物上介绍不多,汤先生是在埋头做学问,看来真正的大画家还在地方,不一定在京城。”

    何家英在座谈会上说:“看了汤先生画展我深受感动。作品中透露出的是一股浩然之气,一股正气。看得出汤先生为人的正直,我想汤先生绝不会为小利、为时尚、为世俗所左右。汤先生对审美的理解太深刻、太透彻了。他为人谦和,但做学问、画画,骨子里绝对很硬。所谓气正道大,品格正才有大的结果。汤先生的作品无论大小,都给人以震撼,看后叫人喝彩。特别是大画,汤先生都76岁了,气那么足,纵横涂抹,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完全是抽象的语言,像不像、真不真、都无所谓了,对他来讲,笔墨已成了一种符号,一种情感的抒发。他的作品给我们带来的是精神享受、精神的启发。”33

    在南京画展的座谈会上,喻继高首先发言:“汤先生的画铿锵有力,下笔如同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作品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振奋。汤文选先生在大写意的成就与贡献上,当今无人可比。”34

    范扬说:“汤老作品气势夺人,在用笔的厚重上不让齐白石,一流一流,一流高手。汤老发展了传统大写意,发展了文人画。”35

     马鸿增说:“大写意花鸟画难度太大,齐白石、潘天寿的高度摆在那里,很难突破。但汤文选先生在他们的基础上又迈出了很大一步。从理论家来说,我们希望看到新的面貌。汤先生有多方面突破,包括观念、题材、技法、意境。汤先生的作品充满了中国大写意的意象精神。他笔墨奔放,有抽象意味,但比西方抽象画的线条有味道……”36

     这一时期他还画了多幅六尺、八尺、丈二的大梅花,且看画中题跋:“丛梅似望峨嵋雪,片石遐观太华峰”,“慢将老笔写春花”, “缤纷迷雪意,浩荡逼年华”,“一夜东风吹石裂,伴随飞雪渡关山”等,这些梅花既是抒发自己的豪情,也是展现中华民族自信、坚韧、奋进的时代精神。  
     1997年至2002年,垂老之年、身患帕金森症的汤文选深受时代气息感染,他以一个炎黄子孙的拳拳报国之心,坚韧不拔,精进不息,以自己深刻的人生体验、丰厚的学识修养、开阔的艺术视野、非凡的笔墨气度为底蕴,衰年图变,实践着在艺术上“由再现生活到表现精神”“从现实空间走向精神空间”的转换。A他在中国民族艺术自身的发展轨迹中、将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演变推向了一个新的边缘,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在中国花鸟画领域,继八大山人的“简约清脱”、吴昌硕的“古厚朴茂”、齐白石的“妙造自然”之后,又开启了“博大沉雄”一宗。他为创造“具有崇高而雄伟精神气度的东方水墨大写意”,为民族艺术的复兴作出了自己的奉献。

  
                               楚泽遗芳

      
    2003年春,汤文选为人民大会堂会议室作6尺整纸梅花《冰雪精神》。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近现名家画集·汤文选》。

    2003年夏,汤文选长期使用的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渐渐产生了耐药性,身体颤抖加重,走路困难。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汤文选早起时不慎摔倒在地。家人将他紧急送往医院,拍片检查的结果是股骨颈骨折,需住院手术。

    出院后的汤文选消瘦,不能站立,走路靠人搀扶。      
2003年秋,汤文选身体渐有好转。他应钓鱼台国宾馆之邀,作六尺整纸《傲霜》。他又作红梅多幅。当年底,他手颤加重,生活不能自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夏天。

    长达八个月不能作画。这对于视绘画如同生命的汤文选,其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他整天端坐家中,外表平静,但内心备感寂寞,孤独。

    2004年秋,友人从广州带来国外治疗帕金森的新药,汤文选试服后症状有所改善。尽管手臂仍不时抖动,但总算能拿起画笔作画。他试作了一幅《春兰》,画中兰草的用笔浑厚扑拙、绵里藏针,他高兴地在画中题跋:“老夫病臂笔犹健,行年八十写春兰。”。

     这以后,汤文选又画了多幅兰花。近年,他一直把兰花作为创作重点。

     兰花是传统题材,历朝历代的画家都在画。前人画兰多清雅、飘逸、秀美;汤文选画兰则与众不同,他画的是大荒大泽中历经过酷暑严寒的“楚兰”,因而挺拔、苍劲、壮美。兰花成了他体现人格气节的象征,是他笔歌墨舞、抒发情感和突显艺术个性的笔墨符号。在技法上,汤文选避熟就生,用笔辣、拙、放;构图简、险、奇。那具有生命激情的线条在具象与抽象、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两极间自由往来穿透。从而呈现出汤文选画兰独特的艺术风格。

    汤文选的兰花有清逸、有高致,如:《空谷幽兰》《幽芳》《风神独秀泽边兰》《楚兰从来岩穴姿》;有悲苦、有孤独,如:《文选病手写风兰》《秋风兰蕙化为茅》;但更多的是孤苦中见欢乐、或是孤苦之极却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派浩荡峥嵘气象,如:《东风摇曳更生姿》《紫茎绿叶生空谷》《繁春》《烟开兰叶香风暖》。

    无奈好景不长,汤文选服用的进口新药出现了严重副作用。

    2005年夏,汤文选突发间歇性精神病症状,从此不得安宁。三十年前文化大革命的幕幕场景常常出现在他的梦中,他怒而呼喊、苦而伸吟,夜不能寐。次日晨,他便在恍恍惚惚中向家人索要报纸,看看有无批判他的文章,或打听什么时候开批斗会、去劳改......汤文选再次陷于了恐惧的精神状态之中。

    为此,新药不得不停止服用。但药刚一停,汤文选立即出现全身抖动。家人根据医生的建议,在两难中尝试着调整用药量。  
    他的精神病症状时重时轻,时有时无。   
    2007年春天,汤文选、汤立中国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汤文选无法出席开幕。他身体越来越衰弱。这年秋天,他要回湖北老家。

    客居京华十载,即将与朝夕相伴的老妻分别,汤文选内心既牵挂,又悲哀。

    离京前,他在四尺宣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楚雨湘烟”。

    湖北、湖南,地厚天高。“两湖熟,天下足”,那里是鱼米之乡,是古之云梦大泽,是楚文化的摇篮,楚文化滋养了汤文选的艺术生命。“楚雨湘烟”是何等苍茫境界。

    2007年11月,汤文选回到他深深眷恋的故土湖北武汉。

    回到老家的汤文选病情日渐严重,生活起居完全不能自理。

    尽管如此,每当家人扶他坐起休息时,他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拿起画笔,在不能自控的颤抖狀态下艰难地作画。                                                                           
   《春满枝头》《春意凝香早》《春来芍药正芳菲》《舞春图》《春满人间》《春天消息》《喜人春月耀红梅》《万年青》《红梅早报春》《芍药占春光》《芍药花开碧玉盘》《大吉逢春》《艳阳春》《闻鸡起舞》《垂藤百尺挂春光》《三春心事诉红梅》《夜月凝香》《丹桂飘香》《春之歌》《锦上添花》《丰收》《繁花似锦》……。

    他的画依然是那么阳光,生机勃勃,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只不过年迈病衰,体力不支、而少了阳刚之气。但却多了童心、天真和稚趣。画面的安排,也没了以往那种殚思与匠心,而是从心所欲的“瞎搨搨”,随意点染,大而化之。自由、浪漫、神奇、和谐。细品其境,乃似诗似禅,又非诗非禅。恰如老子的《道德经》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及其道之、名之,又言:“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37汤文选的画在自然而然的挥洒中呈现出了生命本源的气象和辉光,达到了宁静中呈现欢愉,平和中生出绚烂的大自由境界。

    他精神状态好时还是画虎,依然画得虎虎有生气,弥漫着生命的活力。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武汉有震感。汤文选被家人用手推车推到室外空地,他神智恍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天,他从电视中依稀听到有12000人死亡,便问学生是哪个国家的飞机炸了我们。当他听说是四川发生大地震后,这位慈祥的老人呆坐了半晌。已经不能作画的汤文选,这时却拖着无法行走的病躯,拿起画笔,十分艰难地画完两幅作品。一幅《雄风》,捐赠义卖,支援抗震救灾;另一幅《铁骨丹心》,歌颂解放军抗震救灾的英勇精神,这幅作品后由湖北日报发表。

    2008年8月31日,汤文选因突发肺炎在湖北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抢救。

    住院后的汤文选因帕金森综合症完全丧失了吞食能力,全靠输液维持生命。

    汤文选深爱着人生,强烈的求生欲望支持他挺过了一次次死神的纠缠。住院八个月,经过多次抢救,终因心肺衰竭,于2009年5月25日,在武昌辞世。享年84岁。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时间发来唁电:“70年来,汤文选先生不懈探索,创作了一批独具风格的、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艺术精品,在当代中国画坛产生了重要影响。汤文选先生的逝世是中国画坛的一大损失。”

    5月27日,春雨下不停。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外挂有巨大横幅:“沉痛悼念中国画艺术家、教育家汤文选先生。”湖北省美术院在美术馆大厅内设灵堂,汤文选清癯慈祥的遗像下摆满了鲜花。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钢、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发来唁电,送来花圈。数百多个花圈摆满了美术馆内外。一连三天,前来吊唁的人们络绎不绝。

    美术馆大厅悬挂了大幅对联:“昙华林间,墨苑开百年风骨;凤凰山下,画坛失一代宗师。”

  
                                                                        2009年12月于京华

  
注:18《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汤文选》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

216《艺林人物·书画名家访谈录》 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79页。

3阮璞著《往事如烟》 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238页。

45 摘自李松评论文章《‘上冬学’的脚步》。

628黎鸣评论文章《天地神韵,惟尚尔汤》《 文艺报》2007年3月22日5版。

7《汤文选中国画集》 岭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董玉龙评论文章。

91011《汤文选谈艺录》 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2《千锤百炼铸新风》 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13《汤文选中国画集》 岭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14《画余论艺》 天津杨柳青出版社,1991年版。

15吕云所在“汤文选天津画展座谈会上的发言”。《画廊》2004年第2期第41页,岭南美术出版社。

1718《论语·八佾》《论语·述而》。

1920212223《汤文选谈艺录》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9、50、51、52页。

24《汤文选谈艺录》 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25《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汤文选》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26《汤文选花鸟画》 荣宝斋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27《千锤百炼铸新风》 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9页。

29《汤文选谈艺录》 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8页。

30《东方艺术》2003年12月号,总69期。

3132《汤文选谈艺录》 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12、47页。

33《画廊》 2004年第2期第43页,岭南美术出版社。

343536“汤文选天津画展座谈会纪要”,《中华财富》2003年第4期,第66页。

37《道德经》 一章、二十一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09:15:23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04:47:11 | 只看该作者
汤立先生故乡答谢之旅随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3:41:1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汤立先生再回故里。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4:55:2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汤立先生再回故里。
教师之友网 发表于 2011-4-19 13:41
16#
发表于 2011-6-8 15:3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
发表于 2011-6-8 15:3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8#
发表于 2011-6-8 15:4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
发表于 2011-6-8 15:4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 13:42:4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00:31 , Processed in 0.0710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