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律通则》是立会之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6 14:0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联律通则》高级研讨班上的讲话
孟繁锦
各位联友:
    中国楹联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不到一个月,我们就在这里举办《联律通则》高级研讨班,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至少说明中国楹联学会是一个立志做学问的团体,是一个以弘扬国粹为己任的学术团体。我们早就强调要把《联律通则》作为立会之本,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抓好普及。从试行两年来的实践看,抓《联律通则》这是楹联文化史上的一件具体建设性的大事。许多人说学会办了一件“留芳百代的大事”,“功德无量的大事”,我们并不为这些赞美之辞而陶醉,至于“留芳”多久,“功德”多大,这只能让后人来评说。不过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联律通则》在全国楹联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我们现在的任务是:下大力气宣传《联律通则》,扎扎实实普及《联律通则》。这次举办高级研讨班就是一个新的发动、新的起点!
    有几个问题我首先在这里说明一下:
    一、必须充分认识《联律通则》的颁布是楹联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如果按文艺学理论来搭建中国对联学理论框架的话,除对联学概论、对联发展史、对联修辞学、对联鉴赏之外,对联格律学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支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陆伟廉《对联学知识导读》、常江《中国对联谭概》、裴国昌《中国楹联学》、余德泉《对联通》、季世昌和朱净之《中国楹联学》、刘振威《楹联学概论》以及最近的谷向阳《中国楹联学概论》等多种理论著作相继问世,其中都有对联格律学方面的专门论述,他们从各个侧面为对联格律学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这些大部头的学术专著相比,数量更多、涉及面更广的与联律有关的专题论文在众多联界报刊上登载,对于对联格律的各方面细节展开了争鸣,成效十分显著。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网络楹联异军突起,在联律知识普及的基础上,一些楹联理论工作者也以网络为平台,深入探讨对联格律的相关重大问题,对于推进对联格律学的完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关于对联格律的争鸣中,各种观点之间的差别十分巨大,就声律而言,最宽者有人呼吁彻底取消平仄限制,最严者则编制出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对联谱,初学者和一般作者面对这些争论只能感到无所适从。鉴于上述状况,在宽严适度的地方划出一条让大多数人遵循的规则,顺理成章地成为最佳的解决方案。《联律通则》是对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和规范的结果,在制订过程中注意吸收了当代对联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以说是集中了整个楹联界的聪明智慧。《联律通则》所体现出的学术思想及其理论体系,体现了当代对联格律学研究的最高成就。现在《联律通则》的出现不是某些人的心血来潮,更不是某些人的孤旨偏见,它是楹联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历史必然。
    二、必须充分认识《联律通则》的颁布是提高当代楹联文化水平的必要举措。
    中国楹联近二十多年的发展非常迅速,楹联组织不断扩大、发展。据统计现在已经有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楹联组织,有的正在筹备。中楹会会员已经达到6600余人,如果把各级组织的在册会员加在一起,那将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数字,至少也要有几十万,比如仅运城市学会便拥有4000多会员。
    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有上百次的征联活动,“XX杯”大征联,“XX杯”海内外大征联,此起彼伏,全国每年楹联创作的总量高达百万数量级。楹联活动的繁荣本来是件好事,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联律要求,有的各行其是,许多不具备评联资质的人也参与其中,结果评出不少病联、非联,甚至出现了获十万元大奖的联作却不符合联律,有些高等学府欢迎贵宾的“联”却让人啼笑皆非。
    上述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一方面说明楹联知识的普及不够;另一方面联律缺乏一个统一的版本,缺乏一个共同遵守的准则。楹联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然而过去系统研究对联格律的人不多,专著也很少,前人因为时代的局限而未能系统地对联律作出阐述,只有到了今天我们才有可能举全会之力,挖掘整理联律文献,形成这个通则。
    楹联界终于有了学联、写联、评联的共同标准,这就像篮球场、足球场上有了严格的比赛规则,执法有了依据。这的确是一件关乎中国楹联事业长期发展繁荣的大事。
    我们听到好多人说,有了《联律通则》,今后学联有所遵,写联有所循,评联有所依,这的确是心里话,也是客观现实。中国楹联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工作报告》已经把2010年定为“联律普及年”,我们这次高级研讨班便是为“联律普及年”的系列活动提前吹响了号角,今后一个时期内,学会将加大工作力度,把楹联界对于楹联形式要求的认识,全部统一到《联律通则》的规定上来,用《联律通则》的精神来全面指导今后楹联界的创作、评审和鉴赏工作。
   三、必须充分认识《联律通则》的真正贯彻是一件长期艰巨的任务。
《联律通则》能够颁布不容易,《联律通则》真正贯彻下去则更难更艰巨,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
当前我们要认真抓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抓好《联律通则》骨干培训。我们这个班是六代会后第一班,虽然人员不是太多,但都可称之为联界名家、高手。希望大家集中精力,认真研讨,确有领悟。这次办班采取与东北师大共同发证的办法,使培训更规范更有权威性。这样的班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办下去。光有中楹联会办班还不够,各省级学会,有条件的市级学会也可办班。据说山东这次来的几位同志,回去后就负责办班,这很好。今年办的班是为2010年的联律普及年做准备,明年可能是办班比较集中的一年,办班一定要选好教师,这是一个关键。在座的都将成为宣传《联律通则》的种子,希望大家各显其能,让联律之花遍地开放。
    二是要编写《联律通则》的通俗读本。学会几位起草通则的同志有这个打算,我希望能够抓紧时间,早些出版发行。读本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具有理论性,更要具有可读性。如果有一个统一的读本,各地就不必要重复编写,这样可以节省许多人力和物力。
    三是编写中小学楹联教材,要根据通则的精神加快进度。编教材喊了多年但成效不大,现在应当说条件成熟了,有了编写的依据,要尽快地完成。抓学生们的联律教育事关重大,本月25日中国楹联学会将在山西永济举办 “银杏杯”全国楹联教师公开课大赛,目的在于通过抓教师楹联水平的提高,来促进中小学楹联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是各级领导应该站到第一线抓《联律通则》的贯彻落实。通则是立会之本,各级学会就应当务本、抓本,绝不能本末倒置,工作再多、再忙,也要把《联律通则》的学习宣传放在首位。
    各位联友,我们这个班之所以能办成,应当感谢东北师大文学院,感谢吉林省楹联家协会、吉林省教育学院。蒋力华会长、于濯非副会长,朱森林秘书长及张笑非院长等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我建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谢!
    这次学会刘育新、常治国副会长,叶子彤、刘太品会长助理不仅亲自到会,而且做了讲课的充分准备。祝愿他们讲课成功,祝愿在座的联友们在长春愉快地度过六代会后的《联律通则》第一班!
    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1:11 , Processed in 0.10727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