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次转发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3 13:2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次转发文小学低段音乐课渗透合唱教学初探
义乌市实验小学
金艳

【摘要】
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人声,而最美的人声是合唱。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合唱艺术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领域中的普及和发展。但当前的合唱教学似乎是中高段学生的专利,而如何在低段音乐课中进行合唱教学的铺垫,逐步培养学生的合唱素质和能力,则成了很现实的课题。本文试从音乐课欣赏、感知、演唱教学等领域对学生实施合唱渗透教学,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 低段
渗透
合唱教学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在新课改要求下,合唱教学正在以全新的脚步迈进中小学音乐的课堂阵地。但目前的合唱教学似乎是中高段学生的专利:比赛、公开课等等,而随着合唱的普及和发展,如何在低段学生中进行合唱教学也成了现实的课题。笔者通过学习一些合唱教学的理论和观摩了一些课改合唱教学的研讨课,根据低段学生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等心理特点,认为在低段学生中开展合唱渗透教学,重视对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和熏陶,逐步培养学生的合唱素质和能力是完全可行的。现就实践教学中进行的一些思考和尝试谈谈体会。
一、
在欣赏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合唱、和声意识的培养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老师应充分利用低年级欣赏教学这块阵地,渗透对学生合唱、和声的熏陶和感染,以帮助学生尽早建立合唱意识。
(一)趣味组织教材中合唱、合奏曲的欣赏
合唱虽未介入低段学生的学唱视野,但却在欣赏领域蕴藏了丰富的作品。如第一册的聆听合唱曲《小宝宝睡着了》、《平安夜》,第二册的《牧童》、《我的小鸡》等,合奏曲也有《三个和尚》、《快乐的罗嗦》等。我们在欣赏教学时,一定要充分重视这些歌(乐)曲的熏陶作用,根据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感受其和声的丰富表现力。如:我在进行快乐的罗嗦欣赏教学时,就借助现场演奏的电视录像让学生边听边看,然后了解其中月琴、琵琶等主奏乐器,再将学生分成三组来模拟演奏,随着音乐的发展,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了合奏丰富的音响所带给的欢乐情绪。再如合唱曲小宝宝睡着了,因为它也是学唱曲,所以,我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在学生表演学唱歌曲后,马上引导其欣赏合唱曲,使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感受到合唱曲的表现力更生动,不仅有妈妈哄宝宝睡的甜美歌声,还有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小鸟、虫儿都进入了梦乡的情景。
(二)围绕单元主题,选取优秀合唱、合奏作品进行欣赏
合唱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其中的好办法是多开展一些优秀合唱歌曲的听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与兴趣。这就要音乐老师围绕每个单元的教学主题,有针对性地选取合唱作品结合进行欣赏感受。如,在教学第二册第7单元“大海的歌”时,我就选取了德彪西的3首交响素描《大海》作品中的《浪之嬉戏》结合欣赏感受,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大海的歌有更饱满的感受,同时也在聆听中丰富了他们的耳朵,使他们对和声感觉更亲切,从而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帮助其建构内心对合唱的认识。
二、
在节奏、音高等游戏中渗透对学生多声听觉的训练
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节奏与旋律新课标指出“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教学领域,通过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从中渗透对学生多声听觉的训练。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多声部节奏声势律动
节奏是旋律的骨架,它包含着时间感、空间感和一定的韵律,各种节奏型都有各自不同的韵律。如:在教学第一册“爱劳动”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按参加过的劳动分成三组,扫地:刷—|刷—;擦桌子:嚓嚓嚓嚓|嚓嚓嚓嚓;钉钉子:叮叮|叮叮。先进行单组的劳动声势模拟,然后两组同时进行,再进行三组的劳动模拟。这样每组学生一个固定节奏型,每个声部仅是一个小节的无限反复,对每个学生而言,只要把握住自己的节奏声势,并在拍率上与大家一致,当大家一起模拟时便形成了不同节奏的声部叠置。再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歌曲《洗手绢》时,就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洗手绢,运用人声及体态律动进行了简单的二声部节奏创作与训练,效果也非常好!
人音版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节奏声势练习,如:第一册第一课可以模拟雷声、风声、雨声的节奏声势;第九课提到火车鸣叫、大轮、小轮的三声部声势等等。只要老师把握住节奏游戏这个环节,认真组织,在这错落有致的多声部节奏声中,学生感到兴趣盎然的同时,定能锻炼他们的多声思维和多声听觉。
(二)结合发声练习等进行多声部音高游戏
为在课始获得学生良好的声音状态,音乐老师一般会给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有趣的发声练习。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渗透和声训练的时空。如,我常在课堂给学生训练的“送音游戏”,即,老师手捧一个长音(唱出声)do,送给一组学生,学生轻唱此长音,然后,老师再送出第二个长音mi给另一组学生,学生轻唱此音。美妙的和声就会在教室里回响。时间久了,还可以送出更多的音,来训练学生丰富的和声感受。教师还可以根据歌曲演唱需要,进行相应的母音练唱,如用lu代替唱名来进行发声练习等。
当然,在学生掌握do\mi\sol等唱名后,教师还可以拍手游戏引导多声训练。如:我唱do, 你唱mi ,大家一起唱
3 -|3 -
我唱mi,你唱 sol, 大家一起唱

5 -|5 -


1
-|1 -

3 -|3 -
这样,在师生的拍手互动音高游戏中,使学生受到和声听觉的训练。
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02:04 , Processed in 0.0795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