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寒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市教科院副院长周国瑞先生文辑=2008年6月23日起辑转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3-3-10 15:27:28 | 只看该作者
高中阅读题难倒原文作者 陈应松痛批解剖式命题


2013年03月08日  作者:罗欣 张晴 韩丽娟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本报记者罗欣 实习生张晴 韩丽娟)“鸡生了个蛋,问蛋清为什么是透明的?有什么哲理?蛋的营养成分有几种?鸡哪知道啊?不要问我,童鞋们!”前日(6日),得知大批中学生在微博上追问散文《雪夜》中写作意图、结构分析时,该文作者、湖北作家陈应松无奈回复。
  原来,在最近上海部分高中的联考语文试题中,陈应松新发表的散文《雪夜》成为阅读题材料,引来一些学生大呼“太难”,并向原文作者“求助”。
  作者自述:一看题目,我就懵了
  记者看到,在该联考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选取了陈应松的散文《雪夜》。文章后附了六道题,如“第11段中,‘时间和最古老的信仰和幸福连接上了’,这里‘最古老的信仰’指的是___,‘幸福’指的是__(用原文回答)”、“文中多次写到‘我’坐拥‘一本书’、‘一张床’,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图”等等。
  考生在陈应松的微博上留言:亲,做得我要崩溃了,你想用雪来表达什么啊?……
  面对学生们的困惑,陈应松感慨万千:“网上看到,不知哪个学校把我刚发表的《雪夜》弄成考题,弄出N个问题让回答,坑爹啊!我好心写了个散文,却让老师去害学生。无语……”“没啥意思呀,就是雪夜我在自己的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应松说,“我一看到题目就懵了,全不会做。不知道这样考学生有什么意义。”
  学生感叹:“解剖式命题”伤人
  一位参加过考试的学生认为,考题让阅读的美感全无。
  陈应松认为,这样的考题不是在引导考生欣赏文章,而是塞给学生一把手术刀,让他们将文章一点点解剖,变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对学生的成才是有害的。”
  记者随机采访了5名中学生,他们对这种应试试题已经见怪不怪了。“做阅读题和平时的阅读完全不一样。为了考试,我们才学着去解剖文章,领悟文章背后的深意。学习这些对我们平时的阅读能力提高用途不大。”武汉中学一名男生说,确实有同学因为怕考阅读题而不喜欢语文、甚至讨厌上语文课。
  专家建议:考试题应更具开放性
  “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思想的表达,而语文阅读命题是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考点来出题,二者很容易有出入。”武昌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认为,语文命题上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作者本人答不出题目,也很正常。
  我省语文特级教师周文涛说,现在高考、中考或平常的考试命题中确实存在钻牛角尖的情况,有的对阅读材料进行了过分解读,“认为对学生有难度的题目,才说明命得有水平。”他们把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设定为标准答案,学生答不到他们心坎上就算错,这样的命题和答案很不科学。在他看来,阅读文的考试,本应该是引导学生热爱文学,激发他们的思考,现在却变成了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兴趣索然”。
  周文涛表示,阅读命题应该有两种思路:一是遵循文本为先的原则,立足于学生读懂的基础上进行命题,问题的设置答案应该从文本中找到依据;另外一种是开放性的,考学生的见解、探究能力,让学生回归为一个普通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文学作品。
  相关链接
  大作家做不好语文卷
  媒体曾报道,作家王蒙数次做中学语文标准化试卷,成绩最好的一次也只有60分。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曾评价某年度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说:“面对着这份试卷,脑子里一片空白,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韩寒也曾称不会做用自己文章出的高考题。


102#
发表于 2013-4-11 20:17:40 | 只看该作者
103#
发表于 2013-4-11 20:18:53 | 只看该作者
  孝感市教学研究学会简介
孝感市教学研究学会是以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为主体的市一级学会,同时接受孝感市教育局和孝感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从1998年以来承担了原“孝感市教育学会”的全部任务,一直作为湖北省教育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统领本市各县(市、区)教育学会的业务工作。
学会本届理事会于20093月产生,办公地点设在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内,现有18个学科专业委员会,共有会员3400多人。
多年来,本学会一直认真按照学会章程办事,自觉接受省教育学会的领导,积极完成省教育学会布置的工作任务,积极参加或支持、配合省教育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重心,为促进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行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孝感市教学研究学会多年来连续被湖北省教育学会评为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同时被孝感市民政局授予了“先进社团组织”称号。2009年,孝感市教学研究学会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中国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
学会
地址
孝感市交通西路266号: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码
432000
办公
电话
071223273468010
电子
邮箱
xg432100@126.com
万新才
办公电话
07122327362
余章浩、周国瑞、刘  
周国瑞(兼)
办公电话
071223273468010
104#
发表于 2013-4-11 20:21:11 | 只看该作者
古汉语中字用法新解
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国瑞


  古汉语中的文言虚词,虽然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它使用频率高,用法比实词灵活,语法功能比实词强。所以,要比较准确地辨析某个文言虚词在一个句子中的正确用法与含义,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根据目前已出版的各种新老古汉语辞书和教科书来看,古汉语中的“为”字共有两种不同的读音和五种不同的用法:即它在作动词、名词、连词和助词用时,均读作阳平声(wéi);在作介词用时,主要读作去声(wèi)。当然,亦有部分辞书和教科书认为表示被动关系的介词“为”字(通常译为“被”),应读作阳平声(wéi)。这些已成的定论,似乎已经包罗了“为”字用法之万象,然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仍有挂一漏万之处。现从一例分析入手,以就教于方家。
  人教版高中教材《语文》(必修)第四册第17课《陈情表》中有这么两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这句中的“更相为命”四字,便是后来演变为成语“相依为命”的最初源头。对于“更相为命”这四个字,该教材第146页上文后注释是:“[更相为命]互相依靠,相依为命。更相,交互。”
  我认为,此条注释如果仅从句子意译的角度来看,还算差强人意;但是如果从词语注解的要求来看,则显得不够落实,即未对“为”字作出解释。因此,在实际教和学的过程中,许多老师和学生往往都是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将此句一带而过,几乎没有人对这四个字的注解和翻译是否准确得当过分留意,因为这四个字本身就不那么艰深晦涩、诘屈聱牙。然而,作为一个语言研究工作者,尤其是在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的今天,我认为有必要对“更相为命”四个字的注解和翻译作一番深入细致的探究。
  大家不难看出,在“更相为命”四个字中,就有三个字属于多音字。而大凡多音字,其意义必然有所不同,所以在此实有先为其正音的必要。从这四个字所处的上下句语言环境来看,我认为“更相为命”的读音应为:“ɡē xiànɡ wéi mìnɡ”。此四字若同前面的“母、孙二人”(mǔ sūn èr rén)连接起来,其音节正好是“仄平仄平,平仄平仄”,读起来抑扬起伏,非常符合作者李密向皇上婉言辞官的情感表达需要。再从词语释义来看,“更相为命”中的“更”“相”“命”三个字都能从现有的古汉语辞书上找到准确的注解依据,惟有“为”字却不能从现有的古汉语辞书和教科书上找到较为确切的注解依据。
  如“更”字,除现行高中《语文》新教材上已将它注释为“交互”外,另在其他一些古汉语辞书上也能见到“更ɡē,副词,交互、交替、相互”之类的解释。
  再如“相”字,虽然现行高中《语文》新教材上没有对它作出注释,但翻开任何一本古汉语辞书,也都能轻易地查到它在作动词用时所表示的一种含义:“相(xiànɡ),帮助,辅助”。这里若将“帮助”引申为“依靠”,那么“更相”二字相连,即成了现行高中《语文》新教材上的那句译注:“互相依靠”。当然,可能会有人发表不同见解,认为这里的“相”字不应读成去声(xiànɡ),作动词“帮助”或“依靠”解释,而应当读成阴平声(xiā),作副词“相互”解释。我认为这种看法貌似有理,实则不然。因为在这篇用词极其简洁、精练的写给皇上的奏章中,作者却不加推敲地连用两个含有重复意义的字,是不是多少有些不合情理呢?由于这个“相”字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以暂且将它放置一旁不作争论。
  下面再说对“命”字的解释。关于“命”字,在绝大多数古汉语辞书中都是把它作为名词来解释的,如①生命、性命;②命运、运气;③天命、寿命;④政令、命令;⑤命脉、规律等。同时,也有把“命”字作为动词来解释的,如①任命、命名;②指派、差遣;③教导、吩咐;④取名、题名等。然而认真推敲一下,以上这些无论是作为名词还是作为动词的不同注解,都不能确切地把“更相为命”的“命”字解说清楚。倒是从一本装帧不很起眼的十五年前出版的《简明古汉语字典》(张永言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中,我发现了对“命”字的一种新诠释:即“生活”。随后,我又从近年出版的几本较权威的辞书中找到了佐证:①《中学古汉语字典》(湖南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中,对“命”字有一种释义是“生活、生存”。②《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1版)中,对“命”字有一种释义是“生活”。③《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第1版)中,对“命”字有一种释义是“生存、生活”。有了上面这些依据,我认为,“更相为命”的“命”字在此句中的含义,只有用“生活”、“生存”或“活命”、“过活”之类的词语来诠释才比较确切。
  以上我们弄清了“更”“相”“命”三个字的用法和含义,那么再来理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这句话的意思,就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了。但是,倘若我们再进一步地较真的话,那么这句中的“为”字的用法和含义到底应作何种解释才恰当呢?然而事实上,我发现目前已出版的各种古汉语辞书和教科书,在对“为”字的各种用法与解释上,原来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仅就本人已查阅过的三十多本古汉语字典、辞典、大中学教科书以及相关资料来看,我觉得目前对“为”字诠释较为完备的当推高思平、张纯二位先生主编的《中学语文辞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修订本)。现将其中对“为”字的用法和诠释摘录如下:
  【为】⑴(wéi)介词。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举例略,下同)。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⑥(wéi)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
⑵(wéi)连词。连接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⑶(wéi)助词。①用在句中,同助词“之”一起作宾语前置的标志。②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反诘,前有疑问代词跟它配合,可译为“呢”。③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④附于表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意。
⑷(wéi)动词。①做,制作,创作。②演奏,吟唱。③治理。④充当,担任。⑤作为,当作。⑥变成,成为。⑦表判断。⑧通“谓”,以为,认为。
⑸(wéi)名词。①行为。②能力。
  对此有兴趣的同仁,不妨来认真地比较和推敲一下,上面对“为”字的全部注解,是否有一项可以适用于对“更相为命”的“为”字的恰当解释呢?
  若把这句中的“为”字看作是表动作行为目的的介词,,即把它译成“为了”或“为着”,那么“更相为命”就成了这样的表述:“互相依靠为了生活”。如此直译法,尽管从语意上说得过去,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就是作为介词用的“为”字,通常应读成去声(wèi),而文中的这个“为”字又必须读成阳平声(wéi)才准确。于是,若从读音方面来衡量,“更相为命”的“为”字就不应作介词“为了、为着”来解释;倘若要将“更相为命”的“为”字当成介词“为了、为着”来解释,那么此句中的“为”字的读音就必须改变声调读成去声(wèi),而这样做又显然不符合文意和句意。因此,把“更相为命”中的“为”字解释成介词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若再从“为”字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一句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它既没有起连接分句、表示原因的作用,也没有具体表示某种人、事物、时间、方位或者行为、能力等,所以,我们这里也可排除将“为”字作连词或名词解释的可能。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对“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的句子成份分析来看,该句的主语是复指短语“母、孙二人”;谓语是连动短语“更相为命”,其中前一个动词“相”(帮助、依靠)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词“命”(生活、生存)的方式与手段。这里的副词“更”只是前一个动词“相”的状语,表示“帮助、依靠”这种动作行为是一种“互相、交替”的状态。显然,这句中的“为”字就既不可能再作动词来解释,也不可能成为后一个动词“命”的状语,那么剩下惟一的可能,就是只有把“为”字作为前一个动词“相”的情态助词“着”来解释,才显得顺理成章、自然天成。因为汉语语法早已揭示了其中的规律,即情态助词“着”粘附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可以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而这恰恰是与作者所要向皇上表达的情景非常契合。
  分析探讨到此,本文所要提出的关键性问题也就完全凸现出来了。这就是在目前所能见到的古汉语辞书、研究专著和大、中学教科书中,均无一处提到“为”字作助词时可译成“着”。我们从大部分古汉语辞书、研究专著和大、中学教科书里所能看到的是,对“为”字作助词的用法不外乎两种解释:即一是用于句末作语气助词,表示反问、疑问或感叹,若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呢”或“啊”;二是与“之”搭配,在句中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一般可不译出。除此之外,惟一对“为”字用作助词给予了更多一些不同解释的,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由高思平、张纯二位先生主编的《中学语文辞典》。但是尽管如此,这些典籍上已有的对“为”字用作助词的不同解释,均还不能较准确地解说“更相为命”中的“为”字。正因为这样,本人通过研究性学习与探讨,认为不仅有必要、而且也能够对“为”字作助词的用法与含义,给予新的补充和诠释。这就是:“为”字在用作助词时,有时能够起到与现代汉语中的情态助词“着”一样的作用。也就是说,古汉语中的“为”字在作助词用时,不仅可以充当语气助词“呢”,而且也可以充当情态助词“着”。我这样说并非没有根据,因为文言虚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多性多义现象,这即是说一个虚字往往有几类词的词性,它可以表示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象古汉语中的“之、而、以、夫、其”等虚词就都具有这种特点。
  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我们不妨把对“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这个句子的两种不同译法排列如下,请大家认真仔细地比较和推敲一下,看到底是哪一种解释更符合文中的语境和情景的要求?
  甲组(将“为”字读成去声wèi,作介词“为了”来解释):
①祖母同我二人,相互依靠为了生活。
②祖母同我二人,相互依靠为了生存。
③祖母同我二人,相互依靠为了活命。
④祖母同我二人,相互依靠为了过活。
  乙组(将“为”字读成阳平声wéi
,作助词“着”来解释):

①祖母同我二人,相互依靠着生活。
②祖母同我二人,相互依靠着生存。
③祖母同我二人,相互依靠着活命。
④祖母同我二人,相互依靠着过活。
  从上面两组句子比较的结果来看,大家一定会觉得乙组解译的四个句子在表达上显得更自然,在语气上显得更恳切;而甲组解译的四个句子无论表达上还是语气上都显得直露有余而委婉不足,过于理直气壮的口吻,不大符合一个亡国之臣向新朝皇上说话的身份。因为作者当时写这篇《陈情表》的背景是这样的:
  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后,为了收笼民心,晋武帝实行怀柔政策,特拜请亡国之臣中较有影响的一批旧官员出来做官,以显示自己的清正廉明,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这样,原在蜀汉后主刘禅朝中任过郎中和尚书郎官职、并在当时以孝闻名于世的本文作者李密,便被晋武帝屡次征召出来为官。而李密本人当时又不想马上出来做晋朝的官,为新朝皇上服务。可是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很紧,李密十分清楚违抗皇命是要被杀头的。为了摆脱这个困境,以达到暂不出来做官的目的,作者李密便在“孝”字上大做文章。他在写给皇上的《陈情表》中,用婉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不能出来做官的理由完全是为了在家供养祖母,是为了尽孝,并非是不想为新朝皇上尽忠。由于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忠臣不得为孝子,为孝子不得为忠臣。虽然祖母年迈已没有多少余年了,但自己今后报答皇恩的日子还长得很,因此,等本人把祖母养老送终之后,是会出来为皇上尽忠的。就是这样,作者在这篇上奏皇上的《陈情表》中,除在“孝”字上做足了文章外,还紧紧扣住一个“情”字大肆渲染,将“孝情”的氛围营造得感人至深:即“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现年九十六岁高龄的祖母“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而且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在这种情况下,“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尽管自己非常想“奉诏奔驰”,为新朝皇上效命,无奈眼下祖母“刘病日笃”,这种处境实在是进退两难,因此希望陛下能够“矜悯愚诚,听臣微志”,让我先尽孝后尽忠,等我把祖母供养终年之后,再来替皇上“生当陨首”,为国效命,“死当结草”,以报皇恩。
  所以,从以上作者写《陈情表》的背景和情景来看,“更相为命”的“为”字,不论在文中还是在句内,都只有译注成情态助词“着”才比较确切。无独有偶的是,尽管目前所能见到的古汉语辞书、研究专著和大、中学教科书上都没有明确指出“为”字还可以用作助词“着”,但从有关较权威的古文译注书籍中,我还是发现了早已有人将“为”字译成助词“着”的实践。例证如下:
  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下册第一分册(中华书局1963年10月第1版第880页)中对《陈情表》里的“更相为命”的译注是“轮流替换着维持彼此的生命”。
  再如杨金鼎主编的《古文观止全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第574页)中对《陈情表》里的“更相为命”的译注是“互相依靠着过活”。
  又因为“更相为命”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相依为命”,所以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下有关成语辞典上的解释。在倪宝元编著的《成语例示》(北京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第644页)中指出:“〖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中指出:“相依为命,谓互相依靠着生活下去。”所有这些例证,都是对本人所提出的古汉语中的“为”字用作助词可译成“着”的一种有力支持。
  本文之所以要把“更相为命”的“为”字专门拿出来进行研究和探讨,绝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个别的语言现象,相反,在古代典籍中还可以见到大量的类似的句子,例如:
  ①宋·苏辙在《为兄轼下狱上书》中写道:“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
  ②宋·陆游在《青阳夫人墓志铭》中写道:“夫君既没,整齐家道,母子相与为命。”
  ③宋·陈亮在《祭蔡行之母太恭人文》中写道:“平生相倚为命兮,未尝轻去吾亲之傍。”
  ④宋·文天祥在《齐魏两国夫人行实》中写道:“先公不幸即世,璧兄弟扶柩归先庐,先夫人号痛欲绝,尔后与继母刘夫人相依为命。”
  ⑤清·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王成》中写道:“小人无恒产,与相依为命。”
  以上句子中的“相须为命”、“相倚为命”、“相与为命”、“相依为命”的“为”字,若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来分析,其实都可以用助词“着”来解释。
  
  综上所述,本文对古汉语中的“为”字用法的一种新解,只是个人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与探讨中的一得之见。其实,在科学研究中,对于真理的探求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我们不能因为目前已出版的辞书中没有、教科书里未提就自缚思想,自捆手脚,就不敢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作新的大胆探求。即使本文对古汉语中“为”字作助词的用法和含义作了新的补充与诠释,但也并非已经将古汉语中的“为”字的用法和意义揭示穷尽了,肯定还有一些空白点需要我们去填补。例如,南朝宋明帝在《宣旨永嘉王子仁》中写有这么一句:“正赖汝辈兄弟,相倚为强,庶使天下不敢窥觇王室。”此句中的“相倚为强”的“为”字,就显然不能用目前辞书中已有的、包括本文新提出的对“为”字的各种用法和含义来作解释。我觉得,这个句中的“为”字,似乎应译成连词“而”字才妥当。由于本人在这方面还没有搜集到更多的例句来作比较分析,故权且把它当作一个“哥德巴赫猜想”提出来,供有兴趣的同仁继续进行研究性学习与探讨,以作出新的有说服力的论证。


             
 
(原载《孝感教育》2002年第2期)

105#
发表于 2013-4-11 20:23:42 | 只看该作者
探讨一道有争议的标点符号应用题

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国瑞



孝感市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结束后,有几个地方的语文阅卷老师来电话对本次全市二统语文试卷中的第5题——“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评分标准上的答案是其中的C项是毫无异议的。原句如下: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站在“地球”之巅,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放声高歌的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如行云流水般曼妙动听。
  因为该句中的“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是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的歌词内容,应该用引号引起来。
  同时,来电话的几位老师,又觉得该小题A项中的顿号似乎也用得不够规范或不对,那么这样一来,该小题就可能出现双答案,商讨是否也应给学生分。在此,我觉得有必要把这道题中的标点符号应用问题,从纯学术探讨的角度跟同仁们交流一下。A项原句如下:
  屈指数来,中国大城市无一例外地把自己历史最悠久、商业最繁华、人气最旺盛的街道选作步行街——北京选择了王府井、上海选择了南京路、广州选择了上下九,而武汉,选的就是百年老街——江汉路。

从这道题的语言材料来看,体现了语言表达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视野比较广阔,它既把武汉同全国几大城市相提并论,又从中突显了湖北地域文化特色。实事求是地说,这道题中的标点符号的应用,的确比较复杂且具有干扰性——因为全句中分别在两处使用了破折号和顿号。

  语言表达要讲究规范。语言规范就是要正确使用语法、词汇、标点等的。例如我们看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恰当,除要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外,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考查。对于有些看似与常用规则不相符合的地方,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或断章取义地来理解规则。
  如上面的A项全句,从语法角度来分析,它是一个内部关系不太复杂的三重复句。
  句中的第一重复句以“而”字为转折标志,是说明武汉选择“百年老街”——江汉路作为步行街,突出的是历史最悠久”,至于它是否“商业最繁华、人气最旺盛”,则不十分确定。或许在武汉,像汉正街、六渡桥这样一些地方才称得上是“商业最繁华、人气最旺盛”吧?
  句中的第二重复句以“——”为承接标志,“屈指数来,中国大城市无一例外地把自己历史最悠久、商业最繁华、人气最旺盛的街道选作步行街”是总说;“北京选择了王府井、上海选择了南京路、广州选择了上下九”是分述。
句中的第三重复句是由三个带并列关系的排比短句构成,共同解说前句。
整个句子内部的关系图解如下:

屈指数来,中国大城市无一例外地把自己历史最悠久、商业最繁华、人气最旺盛的街道选作步行街——②北京选择了王府井、③上海选择了南京路、④广州选择了上下九,⑤武汉,选的就是百年老街——江汉路
  我们先把全句的语法关系理清楚了,再来看其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恰当,就非常一目了然了。
  首先看破折号的使用是否恰当。从全句语境来看,两处使用的破折号显然都是用于解释和说明,即破折号后面的语句都是在解释说明破折号前面的内容。按照破折号的使用规则,在通常情况下,破折号后面的语句必须直接对应破折号前面的内容,而且破折号后面用于解释和说明的语句只能或是一个名词性词语,或是一个关系型词组,或是一个句子短语。
  例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这句破折号后面用于解释和说明的语句,就是一个词语。
  例2:“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这句破折号后面用于解释和说明的语句,就是一个关系型词组。
  例3:“昨日,武汉召开全市建设工作会,敲定了今年的城建大盘——计划投资约227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这句破折号后面用于解释和说明的语句,就是一个句子短语。
  例4:“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武重等大型企业的建设以及省直机关的设立,这里开辟出了一条碎石路,随后又铺上沥青,成为武昌的一条干道——这便是中南路的雏形。 这句破折号后面用于解释和说明的语句,也是一个句子短语。
  依理来看,在考题A项的第一分句——“屈指数来,中国大城市无一例外地把自己历史最悠久、商业最繁华、人气最旺盛的街道选作步行街——北京选择了王府井、上海选择了南京路、广州选择了上下九”中,破折号后面用于解释和说明的语句,就是由主谓宾成分俱全的三个句子构成的、体现并列关系的短语。至于这里的句子之间能否使用顿号的问题,留待后面再讨论。但此处的破折号却是用得恰当的,因为破折号后面三个带并列关系的短语,完全是对破折号前面所说情况, “屈指数来,中国大城市无一例外地把自己历史最悠久、商业最繁华、人气最旺盛的街道选作步行街”的解释和说明。
  再看考题A项的第二分句——“武汉,选的就是百年老街——江汉路”,破折号后面用于解释和说明的语句,就是一个名词性词语,非常简明而确切。对于此处破折号的使用,显然没有任何争议,因此它用得也是恰当的。
下面,我们就着重来讨论一下在考题A项的第一分句中,前后两处顿号用的是否有道理?
先看关于顿号的使用规则。在高中教材《语文》第二册附录中,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使用法》,其中对“顿号”只作了这样一句简要说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即“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句子内部”限定的是语境语段前提,“并列”明确的是内容属性接近,“之间”交代的是顿号所处位置。这三个关键词的意思都非常明确,毫无争议;惟有“词语”这个关键词所包含意思则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这里所指的“词语”,应不仅只指词或词组,而且也应包括那些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在内。请看高中教材《语文》第二册附录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法》在“顿号”条目下的两个例句:
  例5:“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此句中所并列作主语的是四个名词(或称名词性词组)。
  例6:“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此句中所并列作宾语的定语的是两个短语:“四边相等”是一个主谓短语,“四角均为直角”是一个主、谓、宾成分俱全的短语。
  以上两个典型例句也表明:这里所指的“词语”,应不仅只指词或词组,而且也应包括那些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在内。《中学语文辞典》(武汉大学出版社)上对“短语”还做了这样的说明:“短语可以作句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这表明:“短语”具有“句子”的性质和作用。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人对语文二统试卷第5题A项句子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产生质疑,主要就是觉得A项第一个破折号后面的两个顿号用得不恰当,认为“句子间的并列不能用顿号”——可在《标点符号使用法》中并没有作出这样的明确规定呀!若要言之成理者就必须持之有据。所以我认为:5题A项中第一个破折号前面的两个顿号,将三个主谓短语——“历史最悠久、商业最繁华、人气最旺盛”并列在一起,共同充当了“街道”的定语成分;5题A项中第一个破折号后面的两个顿号,将三个主谓宾齐全的短语——“北京选择了王府井、上海选择了南京路、广州选择了上下九” 并列在一起,共同解释说明了前面的“中国大城市无一例外地把自己历史最悠久、商业最繁华、人气最旺盛的街道选作步行街”,都是说得过去的。它们既语意表达明确,也合乎语法规范;尽管会引发一些争议,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也有人这样提议说,能否把这破折号后面的两个顿号改成逗号呢?我觉得不妥。因为提议要改顿号为逗号的人,没有同时关顾到它前面的那个破折号的使用规则。
  我在前文中已经明确指出过:按照破折号的使用规则,在通常情况下,破折号后面的语句必须直接对应破折号前面的内容,而且破折号后面用于解释和说明的语句只能或是一个名词性词语,或是一个关系型词组,或是一个句子短语。如果把“北京选择了王府井”和“上海选择了南京路”后面的顿号改成逗号,那就成了三个句子。而按照破折号的使用规则,破折号后面的语句直接对应破折号前面内容的就只有“北京选择了王府井”这一句。如果要让后面的“上海选择了南京路”,“广州选择了上下九”两句都来解释说明前面的“中国大城市无一例外地把自己历史最悠久、商业最繁华、人气最旺盛的街道选作步行街”的话,那么就必须同时把“步行街”后面的破折号改成冒号或者句号才行。即把原句改成下面这样两种形式才比较无懈可击:
  例屈指数来,中国大城市无一例外地把自己历史最悠久、商业最繁华、人气最旺盛的街道选作步行街:北京选择了王府井,上海选择了南京路,广州选择了上下九,而武汉,选的就是百年老街——江汉路。
  例屈指数来,中国大城市无一例外地把自己历史最悠久、商业最繁华、人气最旺盛的街道选作步行街。北京选择了王府井,上海选择了南京路,广州选择了上下九,而武汉,选的就是百年老街——江汉路。
  正因为上面这道语言基础题涉及到了语法知识和破折号与顿号等标点符号知识的综合应用,有一定的辨析难度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所以特作以上具体解析来与语文学科的同仁们交流探讨。
  当然,该句中的标点符号既然有人提出质疑,也就表明这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并不那么十分准确与规范。这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提醒,就是今后语文学科的命题人员与审题人员,一定要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再进行原创题目设计时,务必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力求让每个考点和每道试题,在创新的同时努力求精。
  最后,我要为有兴趣继续钻研下去的朋友们留一个可深入探究下去的问题: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使用法》中关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这句话中,你们认为这“句子内部”,是专指单句的“句子内部”呢?还是还应包括复句的“句子内部”呢?若不弄清这个基础理论问题,面对诸如以上考题A项之类的大量语言现象将会永远争论不休。我期待着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106#
发表于 2013-5-19 20:59:19 | 只看该作者
赏析《中华孝文化通俗读本》的封面设计








  《中华孝文化通俗读本》是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进一步弘扬孝感特色文化——孝文化,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孝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指示精神,以及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积极倡议下,由孝感市教科院组织编写出的一册供全市义务教育学段在校学生阅读的地方课程教材。《中华孝文化通俗读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遵循教育规律,按照义务教育学段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思想水平与认知特点,突出文化传承与实践特色,通过选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华,重新发掘了中华孝文化的深刻内涵,很值得义务教育学段的学生阅读。
  作为该书的外包装——封面设计,则很好地突出了该书的主题。下面对《中华孝文化通俗读本》的封面设计(见下图)作一简要的赏析。



  
  整个封面的背景选自一幅根据孝感得名的传说(董永卖身葬父而感动七仙女下凡的故事)而创作的现代雕塑地标,它位于107国道和316国道交汇的孝感毛陈镇立交桥边。该雕塑用抽象的手法,以一种衣裙飘带的形式表现了一个仙女正在下凡人间的样子。
  选用孝感本地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物作为封面背景,既能反映教材内容的孝感地方特色,也能赋予教材内容一些新的思想寓意,即:
  用浅蓝色的背景可以衬托出鲜艳的红色书名,使“中华孝文化通俗读本”更加醒目。
  封面背景的上部分用浅蓝色,表示辽阔高远的天空。下部分用浅黄淡绿色,表示春意盎然的大地。封面中缝的右半部中间,以抽象的现代雕塑“仙女下凡”为主体,那正在飘扬的绸带,象征着“中华孝文化”在天地之间弘扬。封面中缝的左半部中间,用“董永和七仙女托举孩子” 的现代雕塑来衬底,既象征着“中华孝文化”精神充盈在天地之间,也象征着“中华孝文化”传统将代代相传。
  封面背景下方是经过了变形处理的大草坪和建筑群,其模糊的轮廓既可以看作是孝感这座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充满生机勃勃的风貌,也可看作是学校里面的教学楼和运动场馆等;既能体现出孝感市委市政府脚踏实地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理念,也能体现出一种“孝文化”进校园、用中华传统文化来“立德树人”的现代教育理念。
  总之,《中华孝文化通俗读本》一书的封面设计,构图简洁、画面通俗、色调柔和、主题鲜明、寓意丰富。
107#
发表于 2013-5-19 21:00:04 | 只看该作者
迎接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
孝感市隆重举行地方课程教材《中华孝文化通俗读本》首发式



  2013年4月23日上午9时,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孝感市教育局、孝感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共青团孝感市委等联合在孝感礼堂隆重举行孝感市2013年“4.23”世界读书日启动仪式暨《中华孝文化通俗读本》首发式。孝感市政府王芳副市长主持了整个启动仪式和首发式。
108#
发表于 2013-11-8 12:51:34 | 只看该作者
散文《雪夜》的思想内涵与表现技巧分析

□ 周国瑞



【内容摘要】当有人询问湖北作家陈应松在散文《雪夜》中“想用雪来表达什么”时,作家只简单地回应了一句“没啥意思呀,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通常有许多文学创作者都不大愿意向读者解释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并且创作者的有些感受也的确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因此,这既给一般阅读者增添了不少的理解障碍,同时也给文学鉴赏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空间。本文即是从作品《雪夜》的标题、内容、表现手法等角度入手,通过层层剥笋的方式,将蕴含在作品里的丰富思想内涵和作家的情绪感受充分发掘出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了解作家。

【关键词】 品评  《雪夜》  思想内涵   表现技巧





《雪夜》本是湖北作家陈应松于 2013年1月18日发表在自己的“新浪博客”里的一篇不到两千字的随笔式散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94c62d0102el9s.html),因被“中国作家网”等网站和一些地方报纸的文学副刊进行了转发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被选为上海市高中联考语文试卷中作为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试题材料。有些考生因不大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意思而在陈应松的微博上留言:“亲,做得我要崩溃了,你想用雪来表达什么啊?”面对学生们的困惑,原文作者陈应松回应说:“没啥意思呀,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下面,我想就《雪夜》这篇作品中到底蕴含着一些“啥意思”来进行一番揭示与品评。

人们通常是“看书先看皮(封面),读文先读题(标题)”。因为标题是一篇作品的重要眉目,所以,无怪人们都会对这篇散文作品的标题——“雪夜”感兴趣的。

面对考生在陈应松的微博上留言:“亲,做得我要崩溃了,你想用雪来表达什么啊?”作家那句“没啥意思呀,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 的回应,看似是作者的一种自谦之语,其实是在简明扼要地揭示散文《雪夜》的主题——抒发一种幸福感。

稍有一些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雪夜”是一种环境描写,而环境描写手法对于文学创作内容的关系则不外乎这样四种:
⑴与写人的关系:暗示人物身份、性格、命运;衬托人物形象、心情、精神品格等;引出人物或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为人的活动提供背景。
⑵与叙事的关系: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营造某种氛围;象征某种社会现状等;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⑶与抒情的关系:渲染或营造某种气氛;以烘托或表现某种情绪;为抒发某种情感做铺垫;反衬某种情感。
⑷与说理的关系:为阐发某种道理做铺垫;借景物阐明某种道理;写景中蕴含着某些道理。
有了以上的文学创作理论作指导,我们再来品析作者特意选用“雪夜”作为标题的良苦用心。我们从作品来看,内容的确主要写的是作者在某个下雪的夜晚独自一个人依偎在被子里读书。但如果真如作者自谦所说的“没啥意思呀”的话,那么,只是记叙和描写“独自一个人在床上读书”的情景,可以是春夜,可以是夏夜,可以是秋夜,而作者为什么偏要选择“冬夜”,而且是在一个下“雪”的冬“夜”呢?倘若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可以“依偎在被子里读书”的情景的需要,那么,除了“夏夜”不适合“依偎被子”外,初春之夜、深秋之夜,也都可以表现“依偎在被子里读书”的情景呀!所以,我有理由判定:作者特意选取一个“雪夜”来作为环境与背景,应是蕴含着某种深层意义的,而绝不像作者本人所说的“没啥意思呀”。

再者,作者说文章写的“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那么我要追问一下:作者的这种“非常幸福”之感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到,作者的这种“非常幸福”之感,是来自于同那些“风雪夜归人”的对比而产生的。是啊,在一个风雪交加的严寒冬夜,外面还有多少平日里为生活拼搏的游子、打工仔、农民工正在急忙紧赶地往家里奔走呀。相比之下,作者能够依偎在暖和的被子里,安静而悠闲地独自一个人读书,说不定还品着老婆给自己端来刚刚泡好的龙井茶或热牛奶,此情此景,你作者才能感到有种“非常幸福”之感。假若没有“风雪夜归人”的衬托,作者的“非常幸福”之感,就一定显得空虚。

空口无凭,咱们还是来用作品中的语句来作印证——

如第1自然段开头写到:“如此憔悴如此疲倦如此寒冷的夜晚,你是一个灰尘和俗世里的谋生者,被生存无端追杀得狼烟滚滚,遍体鳞伤,五内俱焚,恍惚痴狂。可你突然变成了一个静静的听雪者。由谋生者成为听雪者,是雪塑造的,一瞬间,你改变了身份。”

如第3自然段开头写到:“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就像此刻的我,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

如第4自然段开头写到:“静静的雪夜。可以喘一口气了。一窗之隔,可雪落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我坐拥一床棉被,一个床头,一本书。”

如第6自然段开头写到:“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如第7自然段开头写到:“将大片大片的雪隔绝在门外的时候,有温暖在身,倾听世界在一瞬间变化的奇迹,这样的遭遇可说是千载难逢。”

从以上所引述的这些处于文章各个段首的语句来看,我认为,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风雪”也好,所选择的“冬夜”也好,所联想的“风雪夜归人”也好,其实都是在为作者产生“非常幸福”之感和抒发“非常幸福”之情而服务的。所以,我认为“没啥意思”的《雪夜》其实很有意思,其具体“意思”主要有下面几点。

有意思之一点是作者以“雪夜”为标题,以“雪夜”为环境和背景,并不只是为了抒发一种幸福感,而是为了表现更深刻的思想主题。像下面从原文中摘录的文段和语句,都显然同“幸福感”没有直接联系——

第1自然段中:在无边无际的江汉平原上,雪如此密集均匀而来,就像瀑布一样倾泻,就像一个人无声的大哭,就像死了爹娘一样悲恸,就像漫天的冤屈,就像一千万个神话中出现的场景。肆无忌惮,千军万马,奔腾直下。哦,这雪,已经难有这样的邂逅了,我用一本书和床头和被子的组合来镇住这突来的打击。一个听雪者,我的内心几快翻腾。

第3自然段中:对有些人,雪不是好东西,像诅咒和鞭笞,像轮番的欺侮。

第4自然段中:雪下得这样大,有点猝不及防。雪如此之多,太过奢侈了,太过奢侈了!不能这样,让惊喜来得太猛,排山倒海,让人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天空太干净,就像大地深处的盐海,与我们的生活隔得太远。这世上有如此之多的卑劣小人和肮脏交易,有如此之多被践踏的污渍和俗不可耐的建筑。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必一片狼藉,包括人心。雪的到来胜过传说,就像是从遥远旷野里流窜而来的一群巨兽,抖落着满身蓬松的毛。太突然了,雪总是突然而至,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它的闯入,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一阵绞痛。

第5自然段中:大平原上这种漫无边际的雪,终于把世界碾平了。但它不是廉价的安慰。虽然充斥着假象,应当相信它这夜半辛苦而来的真诚,是全身心的。看,天空非常明亮,深不可测的田野也很明亮,仿佛是拂晓,雪是有光的。所有野外生存的小动物都似乎开始出动了,都在跃跃欲试,欢呼这样时刻的到来,都在暗暗地攥劲儿愣喜。挺住,意味着一切。不能让世界沉沦,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没有尽头的无助。

第6自然段中: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第7自然段中:将大片大片的雪隔绝在门外的时候,有温暖在身,倾听世界在一瞬间变化的奇迹,这样的遭遇可说是千载难逢。

  第8自然段中:在雪向更远的原野上推进的时候,村庄把多少梦境壅进更肥厚更暖和的空间,雪像刮刀刮走了大地上的屈辱,空气格外清新。在越来越干瘦的田园、河流和湖泊上,雪是它们最好的脂肪。

  第9自然段中:都在经受,慢慢地把自己变得矮小和臃肿。同时,更为宏大的景象将在明天发生。但我依然喜爱下雪的乡村之夜,一张床,一本书,一只聆听的耳朵,一个往风雪深处疾跑的心。

  第10自然段中:雪花是最为神奇的圣洁之物,是上帝撒下的花朵,只为那些心中有空地的人开放。像是夜半出现的精灵,可你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双忙碌的手撒下这样多的花瓣。

  第11自然段中:多好的夜晚,在这么混乱肮脏的世界上,还有雪存在着,存放在天际。还有这样冷不丁就疯狂倾倒着整筐整筐水晶的大奇迹,还有这样乐观调皮的上帝在眷顾着我们,仿佛偷偷趁着夜晚给我们的门口放了一捆柴禾。

第12自然段中:我等待着那些最后归来的旅人,肩扛着风雪,带来野外的寒气。跺跺脚,成为雪的信使。

我从上述摘录的文段和语句中,明显地体会到了这样一些意思:这篇作品以“雪夜”为标题,既突出了“雪夜”这一典型环境,也渲染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特定氛围,在这种典型环境和特定氛围中,更能促使人的思考、感悟与情感得到某种宣泄和升华。

有意思之二点是文中主要记叙的是作者在“雪夜”里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地读书,为什么还要特意去写那些“风雪夜归人”?我能想到的意思有以下三点——

一是用“风雪夜归人”的艰辛之情来衬托作者在“雪夜”里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读书的幸福之感。其文本依据如下:

第1自然段中写道:如此憔悴如此疲倦如此寒冷的夜晚,你是一个灰尘和俗世里的谋生者,被生存无端追杀得狼烟滚滚,遍体鳞伤,五内俱焚,恍惚痴狂。可你突然变成了一个静静的听雪者。由谋生者成为听雪者,是雪塑造的,一瞬间,你改变了身份。

  第3自然段中写道: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就像此刻的我,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

  第4自然段中写道:静静的雪夜。可以喘一口气了。一窗之隔,可雪落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我坐拥一床棉被,一个床头,一本书。

  第6自然段中写道: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

第7自然段中写道:将大片大片的雪隔绝在门外的时候,有温暖在身,倾听世界在一瞬间变化的奇迹,这样的遭遇可说是千载难逢。

二是作者在“雪夜”里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地读书,却不忘那些昼夜兼程的“风雪夜归人”,表明作者心中装着普通百姓。其文本依据如下:

第1自然段中写道:如此憔悴如此疲倦如此寒冷的夜晚,你是一个灰尘和俗世里的谋生者,被生存无端追杀得狼烟滚滚,遍体鳞伤,五内俱焚,恍惚痴狂。

第2自然段中写道:“风雪夜归人。”这五个字,是茫茫古典诗歌中最为深邃的一句,你无论怎样都解不了其中那份美妙奇特的意境。真是千里万里,千世万世,它穷尽了无数的话语和思想,让世界上所有的表达都黯然失色,味同嚼蜡。

第3自然段中写道: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就像此刻的我,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对有些人,雪不是好东西,像诅咒和鞭笞,像轮番的欺侮。

第4自然段中写道:雪的到来胜过传说,就像是从遥远旷野里流窜而来的一群巨兽,抖落着满身蓬松的毛。太突然了,雪总是突然而至,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它的闯入,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一阵绞痛。

第6自然段中写道: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第12自然段中写道:我等待着那些最后归来的旅人,肩扛着风雪,带来野外的寒气。跺跺脚,成为雪的信使。

三是利用屋内“作者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地读书”与屋外那些行色匆匆的“风雪夜归人”两种情景的对比反差,客观再现了当今社会中的某些不平等现象。其文本依据如下:

第3自然段中写道: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就像此刻的我,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对有些人,雪不是好东西,像诅咒和鞭笞,像轮番的欺侮。

第6自然段中写道: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总之,作者在文中记叙自己于“雪夜”里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地读书的时候,不时出现对“风雪夜归人”的描写和联想,仿佛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有力地强化了作品的时空动感,把屋里与屋外、实景与想象、现实与历史、思绪与情感等等都巧妙地贯穿起来了。

有意思之三点就是作者对“雪”的看法。面对学生们的困惑:“亲,……你想用雪来表达什么啊?”原文作者陈应松的回答是:“没啥意思呀,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如果真像作者陈应松说的写雪“没有啥意思呀”的话,那我们来看看原文中的这些语句,品析一下里面到底蕴含没蕴含着“啥意思”。

第1自然段中写道:在无边无际的江汉平原上,雪如此密集均匀而来,就像瀑布一样倾泻,就像一个人无声的大哭,就像死了爹娘一样悲恸,就像漫天的冤屈,就像一千万个神话中出现的场景。我用一本书和床头和被子的组合来镇住这突来的打击。——在这段语句中,作者一下子就集中用到了排比、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这能由作者简单地说没有“啥意思呀”了吗?

  第3自然段中写道:对有些人,雪不是好东西,像诅咒和鞭笞,像轮番的欺侮。——“雪”本是自然的,“人”却是有情感的;具有不同处境或不同心境的“人”,“雪”就成了某种“情感”的投射对象。那么对哪些人来说,“雪不是好东西,像诅咒和鞭笞,像轮番的欺侮”呢?

  第4自然段中写道:雪下得这样大,有点猝不及防。雪如此之多,太过奢侈了,太过奢侈了!不能这样,让惊喜来得太猛,排山倒海,让人还没有完全的准备。雪的到来胜过传说,就像是从遥远旷野里流窜而来的一群巨兽,抖落着满身蓬松的毛。太突然了,雪总是突然而至,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它的闯入,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一阵绞痛。——虽然“对有些人,雪不是好东西,像诅咒和鞭笞,像轮番的欺侮”,但对有些人来说,他们对“雪”的到来却充满惊喜、充满激动,仿佛感觉受到了一种莫大的恩宠似的。

  第5自然段中写道:大平原上这种漫无边际的雪,终于把世界碾平了。但它不是廉价的安慰。虽然充斥着假象,应当相信它这夜半辛苦而来的真诚,是全身心的。不能让世界沉沦,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没有尽头的无助。——在这段语句里,“雪”几乎成了某种能抚慰人心的生命希望。

  第8自然段中写道:在雪向更远的原野上推进的时候,村庄把多少梦境壅进更肥厚更暖和的空间,雪像刮刀刮走了大地上的屈辱,空气格外清新。在越来越干瘦的田园、河流和湖泊上,雪是它们最好的脂肪。——在这段语句里,“雪”几乎成了某种能改变现实的手段措施。

第10自然段中写道:雪花是最为神奇的圣洁之物,是上帝撒下的花朵,只为那些心中有空地的人开放。——在这段语句里,充满了对“雪”的赞美之情!

第11自然段中写道:多好的夜晚,在这么混乱肮脏的世界上,还有雪存在着,存放在天际。还有这样冷不丁就疯狂倾倒着整筐整筐水晶的大奇迹,还有这样乐观调皮的上帝在眷顾着我们,仿佛偷偷趁着夜晚给我们的门口放了一捆柴禾。在越来越巨大的飘舞飞旋中,在越来越深沉的落雪里,时间与最古老的信仰和幸福连接上了。——在这段语句里,充满了对“雪”的感恩之情!

第12自然段中写道:我等待着那些最后归来的旅人,肩扛着风雪,带来野外的寒气。跺跺脚,成为雪的信使。——在这段语句里,“最后归来的旅人”、“肩扛着风雪”、“带来野外的寒气”、“雪的信使”等等意象,无不具有某种一语双关的含义,让人浮想联翩!

勿庸置疑,所引述的这些原文中的语句,给读者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对读者思想的启迪是必然的,即使作者本人“无意识”地写出了这些“没啥意思”的话,但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文学鉴赏研究者却不能不重视它们。因为在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同时,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文章中的“雪”的意象决非是“没啥意思”的,而是充满丰富思想内涵的。

除上述所品析的有意思的三点之外,原文中还有一些看似与作者所说“没啥意思呀,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这话不沾边的语句,也无不是一种精警之语或哲理之言,颇能让人不断深思和咀嚼品味。如原文中的这些语句:

第3自然段中的:对有些人,雪不是好东西,像诅咒和鞭笞,像轮番的欺侮。

  第4自然段中的:这世上有如此之多的卑劣小人和肮脏交易,有如此之多被践踏的污渍和俗不可耐的建筑。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必一片狼藉,包括人心。

  第5自然段中的:挺住,意味着一切。不能让世界沉沦,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没有尽头的无助。

  第6自然段中的: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尤其在此刻。

  第9自然段中的:都在经受,慢慢地把自己变得矮小和臃肿。同时,更为宏大的景象将在明天发生。

实事求是地讲,陈应松的散文《雪夜》,除了在思想内涵方面比较蕴藉外,在艺术表达方面也有独特的地方,不然上海的高中语文联考为什么要选取这篇作品作为阅读鉴赏材料呢?太细琐的地方我就不说了,我认为这篇作品的最突出写作特色,应该是这么两个:一个是它的对比(或衬托)手法,一个是它的象征意义。

就像作者自己说的,他能在雪夜里独自偎在自己温暖的床上读一本书,感到非常幸福,他的这种幸福感,其实是和那些“风雪夜归人”的对比中才产生的;换句话说,也正是那些“风雪夜归人” 的艰辛之情状,才愈加衬托出了作者雪夜偎在自己温暖的床上读书的幸福之感受。如果没有对比,没有衬托,作者的幸福之感就无从显示出来,顶多就是在排遣一种孤独之感、抒发一种寂寞之情。倘若是这样的话,文章的思想性就显得平庸多了。但是。经过用“风雪夜归人”这一自古以来就有的意象,同此时此刻一个人独自依偎在温暖的床上读一本书而感到非常幸福的感受,这样一对比、一衬托,就不仅使文章升腾了思想性,而且也使文章充满了人情味。它至少能让我这个阅读者和鉴赏者,从中深切感受到了作者能够身处温衾暖被中却在想着那些“风雪夜归人”,表明作者是一个心怀恻隐而善良厚道的人,是一个心系社会而顾念他人的人,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还是一个像杜甫那样,具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的人,即希望所有“风雪夜归人”都能像自己这样,早点回到各自温暖的家中,享受安宁与幸福。所以,文章中的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既增添了文章的思想光彩,也彰显了作者的人文情怀。

再从全文来看,尽管作者借“雪”这一意象,抒发了许多复杂的思想情感,但是若把原文中的下列语句集中梳理到一起来品味,是不难发现“雪”应是带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例如——

第3自然段中的:对有些人,雪不是好东西,像诅咒和鞭笞,像轮番的欺侮。

  第5自然段中的:大平原上这种漫无边际的雪,终于把世界碾平了。但它不是廉价的安慰。虽然充斥着假象,应当相信它这夜半辛苦而来的真诚,是全身心的。挺住,意味着一切。不能让世界沉沦,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没有尽头的无助。

  第7自然段中的:我今夜让耳朵飞得很远,让它进入平原的深处,在沟壑和湖面上去捕捉雪的声音。是的,如果进一步,“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还有明天从梦中醒来撞到这样喜庆安静、雍容华贵的早晨,眼睛被晴雪所洗,鸟群欢唱。这是后一步的事。

  第8自然段中的:在雪向更远的原野上推进的时候,村庄把多少梦境壅进更肥厚更暖和的空间,雪像刮刀刮走了大地上的屈辱,空气格外清新。在越来越干瘦的田园、河流和湖泊上,雪是它们最好的脂肪。

  第9自然段中的:都在经受,慢慢地把自己变得矮小和臃肿。同时,更为宏大的景象将在明天发生。

我认为,如果要用一句简洁明了的语句来概括文中的“雪”所象征的意义的话,那就是这里的“雪”象征着一种祈盼和希望。作者在文中将“雪”作为了一种象征物,就使寒冷的雪,变得温暖了起来;就使自然的雪,具有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就使本无生命意义的雪,成了人们心中的某种祈望。因为“雪”虽不是天天会下、年年会下,但它毕竟有时会突然而至。据史料记载,就连处于低纬度地区的广州,不仅在历史上曾下过雪,而且在近年也曾飘过米粒般的雪籽呢!总之,人若怀有某种祈盼和希望,就会觉得生活有意义、有追求、有目标、有奔头,从而感到一种人生幸福!

正因为在《雪夜》一文中,作者能较好地把丰富的思想情感与恰当的艺术技巧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所以,上海一些高中的语文联考,才有理由选取这篇文章作为文学阅读鉴赏的命题材料。



原载《文学教育》2013.5

【作者简介】 周国瑞,湖北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06:34 , Processed in 0.2105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