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寒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市教科院副院长周国瑞先生文辑=2008年6月23日起辑转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22:23:00 | 只看该作者
启示我们要学会从另外的角度去看问题!
如何解读文本?如何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的确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3:24:47 | 只看该作者

中小学最怕“懂教育”的家长

    “新老师没有教学经验,为什么要让我们的孩子当实验品?”
  在北京一所小学,家长代表坐在会议室,一句接一句质问校方。该校一位副校长向记者介绍,三年级的一个班换了位新毕业的老师。这招来了家长的一致反对。
  记者最近在一些中小学采访的时候,总能听到这样的反映:“现在家长干涉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且越是好学校,对老师的反映就越集中。
  那位副校长很无奈,她认为新教师虽然没有教学经验,但是知识丰富,理念新,有热情。这些都是很宝贵的东西。而且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孩子接触不同的老师是有好处的。
  “现在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干扰太多了。很多是因为家长不忍心看到孩子遭受一点点挫折,只要孩子回家表现出一丝不高兴,家长就会详细询问。如果是因为在学校遇到什么事,家长就会找老师。”这位副校长说,学校欢迎家长参与学校的一些管理,但是过多干涉就不好了。尤其是家长在处理孩子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时,应该冷静对待和尊重学校意见。
  在小学,家长干涉学校管理的情况主要集中在换座位、换老师、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如何活动、中午饭菜质量如何、作业内容和数量、出外郊游地点的选择等问题上。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班里的好朋友不是那种学习好、听话的,也会找到老师,要求平时尽量不让他们接触。
  “家长管得太细了,有些做法像是在看管幼儿园的小朋友。”一位老师说,一遇到这种家长就很头疼。
  类似的情况,在中学也存在。某地一所中学的一个班,因为一段时间内班里课堂纪律有些散漫,在整个年级的总体成绩下滑许多。于是这个班的家长代表找到校长,要求每天派家长代表跟班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协助老师维持课堂纪律。
  在得到学校的同意后,每天都有一两名学生家长坐在班级的后面听课,甚至这个班的班会家长也派代表参加。
  许多老师对此很有意见,他们认为家长定期到学校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与老师交流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上进是可以的,但介入太多,就等于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还有的老师认为,家长的一些极端做法,是对老师和学生不信任,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班里的大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己的父母对学校干涉太多,尤其是谁的家长要是坐在后面听课,这个同学感觉一整天都不自在。但是家长依旧认为这种方式挺好,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课堂纪律等。
  河北省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说,现在家长的知识水平确实和原来相比有很大区别。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大家都是从现行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了解学校情况,而且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也主动学习一些教育理论。因此,他们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意愿越来越强。但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非教育专业工作者,对于教育本身的具体做法还是不太了解。
  在一次面向家长的讲座上,主讲者说:“作为家长,不要对学校和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横加干涉,不要强求学校和教师按自己的想法来做。在了解和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只是助手、配角。”
(记者 李新玲)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3:28:4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怎样成长才是有出息?

  有个叫刘继荣的先生给我们讲了下面一个故事(原载2008年5月27 日《新民晚报》):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她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二十三。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节日里,亲友相聚,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十二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
  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也极为尴尬。
  其实,我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可到底是个孩子,身体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几次三番地折腾下来,女儿的小脸越来越苍白。而且,一说要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再接着,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三十三名。便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
  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带着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时候,两个小男孩,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至下车,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我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他从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见这种事。
  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我心里,竟是蓦地一暖。
  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

  听了上面的故事,当老师的、当家长的,有何感想呀?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10:38:48 | 只看该作者
瑕不掩瑜 美在人品
——重新认识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

文/麻辣讥士

(注:本文已刊发在华中师大《文学教育》杂志2008年第12期)

一 前 言
  不论是在课程改革前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课本中(第2册第4课),还是在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课本中(第5册第2课),都选用了19世纪末期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契诃夫的一篇杰出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作为课文。该篇小说的中文译本原载汝龙译的《契诃夫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在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高中教材时作了一些删节。对于出现在语文教材中的删节本,虽然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有“三不”:一有不该删掉的精彩之笔,二有不可忽略的荒诞手法,三有不应小觑的亮点人物。但不管怎样,目前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我用来探讨与鉴赏的文本基础,依据它就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 本 论
  截止目前,我所发现的人们对经过删节的、或未经删节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所有评论,却是异乎寻常的一致。尽管不乏一些对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别里科夫”之死表示同情之声,但几乎没有见到一人能从正面来发现和肯定这个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优点,基本上是一边倒地持全盘否定和彻底批判的态度。综合所有分析、鉴赏与评论文章中的观点,就是认为“别里科夫”这个人物不仅在性格、行为上非常之“怪”:胆小、多疑、孤僻、怕招是非、自我封闭、看不惯新事物、社交能力差、死爱面子等;而且在思想、政治上非常之“坏”:保守、顽固、反动、害怕变革、苟且偷安、反对进步、助纣为虐、甘当沙皇专制统治的帮凶、走狗和鹰犬,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和卫道士……总之,在绝大多数的分析鉴赏文章里,都认为文中的这个中学外语教师“别里科夫”是一个活着令人十分厌恶、死了让人“大快人心”(引号中的文字引自课文原文)的人。
  果然如此吗?我在反复、深入地阅读了课文文本之后,发现上面的所言中,除了对“别里科夫”的性格的概括比较恰如其分外,对人格的定性则都是子虚乌有!因为对“别里科夫”的性格概括,都能在课文文本中找到对应的细节与描写,而对“别里科夫”的人格定性,则在课文文本中根本找不到一处可以对应的细节与描写,充其量只能找到一些牵强附会的蛛丝马迹,而且必须经过上纲上线式的“联想”才能给“别里科夫”这个人物贴上诸如“顽固、反动、帮凶、走狗和鹰犬……”之类的政治“标签”。我认为这不是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而是文学鉴赏和语文教学中的大忌。解读课文文本,应突破传统教参资料和固有结论的束缚,既要紧扣文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要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这样才能思维创新,独树一帜,发前人所未发,言时人所未言。
  课文中有这样的描述:一个极端自我封闭的人,一个极其胆小怕事的人,一个死了让人们“大快人心”的人,却不仅竟然会有“校长太太”这样身份尊贵的人对他另眼相看,出面“尽力撮合”给他做媒人,为“别里科夫”的恋爱与婚事牵线搭桥;而且竟然还有一位容貌“长得不坏,招人喜欢”、活泼开朗而健康、且父亲做着在当时属于高级别的“五等文官”、家里又“有田产”的优秀女人“华连卡”对“别里科夫”“明白地表示好感”,并一直与“别里科夫”保持交往。我们还可以从课文中的描写和交代来看,尽管最后“别里科夫”跟“华连卡”的婚事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华连卡”瞧不起“别里科夫”,也不是“华连卡”抛弃了“别里科夫”。相反,却是“别里科夫”不愿意同“华连卡”继续交往下去了,是“别里科夫”把“华连卡”从自己的视线中彻底清除出去了——“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由此可见,“别里科夫”应是一个颇有气概、敢于决断的堂堂须眉!
  我认为,如果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不刻意地要把“别里科夫”装进某种“套子”里,咱们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者就从人性的角度来体会,就不难发现在语文教材删节本中的这个“别里科夫”人物形象,不论是在课文中还是在现实中,都不是一个让人厌恶的一无是处的人。虽然在“别里科夫”身上确实存在着许多让大家所不喜欢的性格缺点,如胆小、多疑、孤僻、怕招是非、自我封闭、看不惯新事物、社交能力差、死爱面子等,但我看来,此人的本质并不坏,而且在“别里科夫”身上,其实还蕴藏着令今天的人们也要敬佩的不少优良品质呢!下面,让我们走进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用具体情节和细节来佐证。
  1.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文中这样写道:“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别里科夫”在这个中学任教了“足足十五年”,而在这“十五年”中,因病早退,“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文字描述虽然简洁,却在我眼前勾勒出了一位“十五年”中从不迟到早退、勤恳敬业的教师形象!
  2.生活态度严谨而有条理。小说开头这样写道:“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一个平时注重生活细节、严谨而有条理的人,必然会在学校里对学生也是要求极其严格的。
  3.循规蹈矩,遵纪守法。文中第2自然段这样写道:“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由此也可知道,“别里科夫”的自我封闭的孤僻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被当时社会的环境和现实所逼迫,不得已而已。
  4.为人行事谨慎而又有思想主见。文中第2自然段中有这样的描述:“他觉着在官方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来的成分。”这表明“别里科夫”对当时的沙皇政府并不是完全信任的,尽管他不得不“屈从”于沙皇政府的淫威和高压政策,却丝毫不“盲从”,根本不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去助纣为虐……
  5.心地善良,虽有防人之心却无害人之意。这一点在文中表现得尤其充分,略举三处细节描写为例:
  ——“在教务会议上,……他说什么不管男子中学里也好,女子中学里也好,年轻人都不安分,教室里闹闹吵吵——唉,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这里虽然表现了“别里科夫”性格中胆小怕事的一面,但同时也表现了“别里科夫”希望息事宁人的一面,他根本没有思量着怎么去偷偷地向政府当局告密、打小报告、写举报信,而是极力地试图掩盖学校和教室内发生的一些严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事情。这两句“只求”:“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充分体现了“别里科夫”的心地善良,虽有防人之心却无害人之意。
  ——“别里科夫”“到柯瓦连科家里去”,想找女朋友“华连卡”交换一下思想认识,却逢“华连卡不在家”,只碰到她弟弟“柯瓦连科”。“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然后开口了”,他解释说:“我上您这儿来,是为要了却我的一桩心事。我烦恼得很,烦恼得很。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荒唐的漫画,画的是我和另一个跟您和我都有密切关系的人。我认为我有责任向您保证我跟这事没一点关系。……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我认为,“别里可夫”的这番解释与表白,态度是真诚的而非虚伪的。若从负面的、否定的角度来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胆小怕事、急于撇清自己的表现。但如果从正面的、肯定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一种非常顾及他人、怕无端无故的绯闻影响了“华连卡”的名誉而自觉、主动地维护他人的表现。这不是一种心地善良又是什么?听听“别里科夫”那坦荡的宣言:“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我认为,这话绝非是一种虚伪和自我表扬,应该说明“别里科夫”在平时的生活中,的确是一个生活作风严谨而又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否则,怎会有“促狭鬼”要画想出他洋相的漫画呢?再说了,一个生活放荡、作风轻浮的“花心萝卜”,怎会入“校长太太”的法眼,居然要“尽力撮合”他跟“华连卡的婚事”呢?
  ——“别里科夫”同“华连卡”的弟弟“柯瓦连科”的一段对话:“另外我有件事情要跟您谈一谈。我在这儿做了多年的事,您最近才来;既然我是一个比您年纪大的同事,我就认为我有责任给您进一个忠告。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子!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这段诚恳而近乎推心置腹的话语,既可以理解成是“别里科夫”在反对新事物,也可理解成是“别里科夫”在政府当局的高压环境中能够自觉安分守己,自我保护意识强;更可以理解成是“别里科夫”对身边亲人的关心和提醒,仍是出于一种良好的动机和真诚的善意。总之,这个细节不能被理解成是“别里科夫”在充当沙皇专制统治的帮凶、走狗和鹰犬……
  6.做人做事光明磊落。当“别里科夫”与人发生争执之后他这样说道:“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 明人不做暗事,即使要向校长汇报,也是事先公开地告诉对方。这哪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是一种小人告密行为呢?
  7.自觉尊重他人、自觉维护领导的威信。文中写道,“别里科夫”对“华连卡”的弟弟说:“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么?”在跟比自己年龄小的舅弟讲话中,“别里科夫”使用的是敬称“您”。当“华连卡”的弟弟不讲理地说道:“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此时,“别里科夫”仍然是用十分客气的语气讲话:“您用这种口吻跟我讲话,那我不能再讲下去了。我请求您在我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重才对。”在句中,“别里科夫”始终使用敬词“您”来称呼舅弟,而且结尾那句“您对上司应当尊重才对”,是在学校领导不在场的情况下说的,因此根本扯不上是想拍领导的马屁。我认为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自觉意识,而非是一种奴性的表现!
  8.时刻注意保持形象风度和自我尊严。不管旁人是用怎样的目光来看待自己,反正“别里科夫”是时刻自己把自己当人的。文中这样描写道:“别里科夫”在与舅弟发生争执的过程中,被舅弟“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好一副“士可杀而不可辱”的模样!
  再从文中那句“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来看,表明“别里科夫”还是一个心理和生理都很正常的男人。正因为“别里科夫”拥有诸多的优良品质,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和生理都很正常的男人。所以“别里科夫”能被“校长太太”所器重,并“尽力撮合”他与“华连卡”的婚事,而且能使容貌与家境俱佳的“华连卡”对其产生好感,成为“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这些都绝非是无缘无故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虽然有着严重性格缺点但又拥有诸多优良品质的人,竟在与“华连卡”分手只“过了一个月”就死了。我们从课文里提供的信息看,“别里可夫”不是从楼上滚下来摔死的,不是自杀的,不是他人谋害的。像这样死得不明不白的,而且死后竟让他的同事们感到“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心中不禁产生一种悲凉之感。我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那段发人深省的话:“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对于“别里科夫”之死,到底属于哪一种悲剧呢?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是先天的性格弱点造成的,还是后天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能不引人深思。要找原因的话,还是不能脱离作品文本。小说在开头的第1自然段中这样写道:“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由此看来,“别里可夫”的所有性格缺点应都是后天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我从未删节的契诃夫原作中读到了这样一段描述:别里科夫“回到家里,首先收走桌上华连卡的相片,然后在床上躺下,从此再也没有起来。三天后,阿法纳西来找我,问要不要去请医生,因为他家老爷出事了。我去看望别里科夫。他躺在帐子里,蒙着被子,一声不响。问他什么,除了‘是’‘不是’外,什么话也没有。他躺在床上,阿法纳西在一旁转来转去。他脸色阴沉,紧皱眉头,不住地唉声叹气。他浑身酒气,那气味跟小酒馆里的一样。”我由此推断,“别里科夫”应是死于极度的精神抑郁症。联系作品的前文来看,“别里科夫”所产生的极度精神抑郁症完全是由“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加之不被身边的亲人和同事们所理解,以至精神崩溃而对人生失去希望造成的。如果说别里科夫“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能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甚至使“全城都受着他辖制”,让“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那么,在“别里可夫”死后,一切都会改变吧?然而大家“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这说明,并不是“别里科夫”给周围的人造成了压抑和不自由,而是当时的社会现实环境给所有的人造成了压抑和不自由。作家契诃夫在小说结尾有一句“画龙点睛”的议论非常发人深省:“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推翻那个社会,彻底改变那种扭曲人性、窒息生命的现实环境。我想,作为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塑造“别里科夫”这个拥有诸多优良品质的人物形象,并将这种“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其真正目的应是在批判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现实以及沙皇专制制度,而不是在批判“别里科夫”这样一个有着严重性格缺点的个人。
三 结 语
  综上所述,从整个文本中的信息来看,“别里科夫”身上的缺点是次要的,集中反映在性格上;而优点则是主要的,集中体现在品质上。瑕不掩瑜,美在人品,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即使放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也只是一个有着严重性格缺点但又拥有诸多优良品质的人!对于他的死,我们应给予的是深深的同情而不是鄙夷和嘲笑。当人们都能理解和宽容一个有着严重性格缺点的人,同时又都尊敬和热爱一个拥有诸多优良品质的人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是否会显得更和谐而美好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别里科夫”只是我眼中的一位“哈姆雷特”。我无意把自己对“别里科夫”的这种重新认识强加给他人,奉呈本文只是为了抛砖引玉、启发大家思考:想一想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中,除了教育理念、教材编排、教学方式等方面要与时俱进外,在人文思想、解读视野、研究方法等方面是不是也要与时俱进呢?否则,老师总在课堂上人云亦云地老生常谈,自己不感到乏味学生也觉得无味呀!

后附原作
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第2册第4课
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5册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
作者:(俄)契诃夫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看到有个告示禁止中学学生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到街上去,他就觉得又清楚又明白:这种事是禁止的,好,这就行了。但是他觉着在官方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来的成分。每逢经过当局批准,城里开了一个戏剧俱乐部,或者阅览室,或者茶馆,他总要摇摇头,低声说: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要是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或者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出气。他说什么不管男子中学里也好,女子中学里也好,年轻人都不安分,教室里闹闹吵吵——唉,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他认为如果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那才妥当。您猜怎么着?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减低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把他们禁闭起来,到后来把他俩开除了事。我们教师们都怕他。信不信由您。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我们这儿的太太们到礼拜六不办家庭戏剧晚会,因为怕他听见;教士们当着他的面不敢吃荤,也不敢打牌。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别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通宵做恶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恨;跟我并排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
  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有一个新的史地教员,一个原籍乌克兰,名叫密哈益·沙维奇·柯瓦连科的人,派到我们学校里来了。他是带着他姐姐华连卡一起来的。后来,由于校长太太的尽力撮合,华连卡开始对我们的别里科夫明白地表示好感了。在恋爱方面,特别是在婚姻方面,怂恿总要起很大的作用的。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他应当结婚。况且,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她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尤其要紧的,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
  但是华连卡的弟弟从认识别里科夫的第一天起,就讨厌他。
  现在,你听一听后来发生的事吧。有个促狭鬼画了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下面缀着一个题名:“恋爱中的anthropos。”(“anthropos”是希腊语“人”的意思)您知道,那神态画得像极了。那位画家一定画了不止一夜,因为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里的教师们、神学校的教师们、衙门里的官儿,全接到一份。别里科夫也接到一份。这幅漫画弄得他难堪极了。
  我们一块儿走出了宿舍;那天是五月一日,礼拜天,学生和教师事先约定在学校里会齐,然后一块儿走到城郊的一个小林子里去。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
  “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唇发抖了。
  我甚至可怜他了。我们走啊走的,忽然间,柯瓦连科骑着自行车来了,他的后面,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
  “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
  他俩走远,不见了。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他站住,瞧着我。……
  “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也许我的眼睛骗了我?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他们的自行车,快快活活地玩一阵好了。”
  “可是这怎么行?”他叫起来,看见我平心静气,觉得奇怪,“您在说什么呀?”
  他似乎心里乱得很,不肯再往前走,回家去了。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他没吃午饭。将近傍晚,他穿得暖暖和和的,到柯瓦连科家里去了。华连卡不在家,就只碰到她弟弟。
  “请坐!”柯瓦连科冷冷地说,皱起眉头。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然后开口了:
  “我上您这儿来,是为要了却我的一桩心事。我烦恼得很,烦恼得很。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荒唐的漫画,画的是我和另一个跟您和我都有密切关系的人。我认为我有责任向您保证我跟这事没一点关系。……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
  柯瓦连科坐在那儿生闷气,一句话也不说。别里科夫等了一忽儿,然后压低喉咙,用悲凉的声调接着说:
  “另外我有件事情要跟您谈一谈。我在这儿做了多年的事,您最近才来;既然我是一个比您年纪大的同事,我就认为我有责任给您进一个忠告。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
  “怎么见得?”柯瓦连科问。
  “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子!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昨天我吓坏了!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您到底要怎么样?”
  “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您是青年人,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放成;您却这么马马虎虎,唉,这么马马虎虎!您穿着绣花衬衫出门,人家经常看见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现在呢,又骑什么自行车。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么?”
  “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
  别里科夫脸色苍白,站起来。
  “您用这种口吻跟我讲话,那我不能再讲下去了。”他说,“我请求您在我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重才对。”
  “难道我对上司说了什么不好的话?”柯瓦连科问,生气地瞧着他。“请您躲开我。我是正大光明的人,不愿意跟您这样的先生讲话。我不喜欢那些背地里进谗言的人。”
  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不客气的话。
  “随您怎么说,都由您好了。”他一面走出门道,到楼梯口去,一面说,“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
  “报告他?去,尽管报告去吧!”
  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
  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
  “哈哈哈!”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22:43:09 | 只看该作者

重读<荷塘月色>

探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真正原由
——重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注:本文已刊发在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2008年第12期)

文/麻辣讥士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朱自清在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中的首句。多年以来,几乎所有的研究者和鉴赏者们都是仅仅依据作者在《荷塘月色》文末标注的“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这一时代背景信息来理解和阐释这句话,认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与“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匡双喜:《<荷塘月色>赏析》)有关。过去我读高中时老师是这么讲解给我听,后来我教高中语文时也是这么讲解给学生听。可是,随着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开展和传统思维模式的逐渐被打破,我在重读、重讲这篇散文时,忽然觉得过去的那种解说存在着许多破绽:

  一是上述解说与事因时间不相符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而作者写作和发表《荷塘月色》的时间是在“1927年7月”。从4月到7月已有三个多月,如果是因为“4·12”的事变给朱自清的思想造成了“震惊”,从而让他一直处于“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之中的话,那么他一直“心里颇不宁静”,就应该是“这几月”而非“这几天”才是呀?作者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多年,写作《荷塘月色》时,他已在清华大学任文学教授两年,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按说像这样一位长于写作、专于研究的人,该不会在写《荷塘月色》时第一句话就把时间概念弄错了吧?从全文写作风格来看,作者用词讲究、描写精致、所引述的古代诗赋文字准确,因此,完全不可能会把“这几月”笔误成了“这几天”。

  二是上述解说与心理常识不相符合。按照文艺创作心理学原理——人的心理往往具有一种投射作用,人的情感往往具有一种弥散作用,创作者往往会在他的作品中“寓情于景”、“景以寄情”(刘熙载《艺概》)。咱们退一步来说,即使朱自清就是因为“4·12”的事变而忧国忧民、郁闷愁苦、悲愤难平,以致“心里颇不宁静”,那么在他的作品中,其描写、议论和抒情,均应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某种抑郁、愤懑或彷徨的情绪变化来,就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那样才是。然而,大家从整个文章中读出和感受到的又是什么呢?按比较权威的解释就是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见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语文》课本第一册课后“练习”)——这显然与正常的心理与情感发展规律相悖。

  由此看来,认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受“4·12”事变的影响的原因是说不通的。那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真正原由应是什么?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比如将相关史料与文本内容结合起来探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的真正原由。

  要依据相关史料来探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话,就必须了解在1927年6月—7月的这段日子里,全国范围内发生了什么可能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事?北京城里发生了什么可能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事?清华园内发生了什么可能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事?以及作者家中或个人遇到了什么可能会“心里颇不宁静”的事?可惜这方面的史料真不好查找,仅从目前看到的陈孝全著的《朱自清传》中,基本上没有反映这方面情况的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我从《王国维生平简介》中发现了这样一条信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字静安)曾于1924年冬就任清华大学教授,时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并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终年50岁。1927年6月16日,在北京下斜街全浙会馆举行王国维悼祭大会。这次悼祭会所收到的数百幅挽词挽联尽诉了人们对王国维的悼念和惋惜之情。此外北京的《国学月报》、《国学论丛》以及天津《大公报》等各地报刊还先后刊出《王静安先生专号》、《王静安先生纪念号》、《王静安先生逝世周年纪念》等专辑,以示纪念。王国维的死在海外学术界也引起了震惊,日本学者在大阪市召开王国维先生追忆会,王国维的日本友人、学者纷纷到会追忆或著文写诗凭吊……”从这条信息来看,像这样一个发生在作者身边、且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事情,理应成为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由。因为朱自清与王国维当时同为清华大学的教授,他俩之间的亲密关系究竟如何虽不甚明了,但其中一人突然于盛年辞世,作为工作上的同事和专业上的同行(都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定难免会产生悲哀、伤感、痛惜之情。
然而我们结合作者在《荷塘月色》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喜悦”之情来看,显然结果又很不合乎情理——这表明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也不是因为此事。

  我还从“百度”网上搜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政变”。倘若作者不是因为数月前发生的“4·12”事变而影响心情,那是不是因为“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政变
”而影响心情呢?我觉得仍然说不过去。因为作者发表《荷塘月色》的时间是“1927年7月10日”,他不可能把尚未发生的事件和还没形成的心情写进文章里吧!

  既然从现有史料中无法探寻到能引起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合理原由,那我们只有采用一种最实际的方法——就是依据作品文本并结合作者生平来探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由。

  《荷塘月色》这篇美文的线索简明而清晰:作者在一个晴朗的夏夜里,趁着月色到住所附近散步、散心。他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只见那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分别对荷塘和月色进行了令人神往的描绘,不仅将荷塘和月色那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的自然美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而且还通过对江南采莲盛况的回忆与描述,抒发了作者那种沉浸、陶醉于荷塘月色美景之中的喜悦之情,然后作者带着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和愉快的心理平衡返回了家中。
  依据文本描述和情感抒发的全过程来看,我把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要原由判定为怀念家乡、思念友人,似乎比较贴切。这也可从《朱自清传》中找到佐证,我现将文字略加梳理摘录如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1925年清华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被学校聘来任教。朱自清生活圈子比较狭小,来北京一年多,身边既无家人,也无朋友,生活非常孤寂。他在此期间曾写过一首题为《我的南方》的小诗:“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五年来的彷徨,羽毛般的飞扬……”抒发了他对南方家乡的深深怀念。1927年1月,朱自清回扬州老家将家眷接来北京。1927年5月的一个下午,天色还未断黑,他夹着一支香烟伫立窗前沉思着。万里长空如洗,只有几缕白云飘浮着,可在不知不觉之间,天宇被傍晚的黑墨愈磨愈浓,一刹那间,远山与近树都被一层烟霭笼罩住了。于是他心有感触地填了一阙《和李白〈菩萨蛮〉》的词:“烟笼远树浑如幂,青山一桁无颜色。日暮倚楼头,暗惊天下秋!半庭黄叶积,阵阵鸦啼急。踯躅计行程,嘶骢何处行?”抒发了一种孤寂的情怀。同年7月盛暑,天气很热,也很闷。一个晚上,他在院子里乘凉,这时月亮已渐渐升高,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声,已经听不见了,妻子在屋里哄着孩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在西院不远处有个荷塘,这是他天天从那里走过的。夜是这样的静,一轮月儿在浮云间缓缓地走着,他猛然想起荷塘,在如此满月的光里,该有另一番景致吧。由是,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过了几天,他把这晚在荷塘边漫游和遐想,写成一篇散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致描写,隐约地流露了自己当时微妙的心境。在那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里,表露了自己对现实感触甚重的情怀,流泻在那画面中的均是他内在思绪的潮踪。这就是脍炙人口的《荷塘月色》。在这段时间里,朱自清时刻都在和现在生活相比,他感到过去和朋友们一起过的那段“山乡水乡”、“醉乡梦乡”的日子,十分有味……
  一篇内容本来就不复杂的抒情散文,如果人为地涂抹上一些政治色彩就会把文章主题搞得扑朔迷离。我们从以上摘录的引文中,是不是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在夏夜散步的过程中,由见到荷塘、月色等而触景生情,并联想起自己家乡——江南的采莲民俗以及热闹场景,于是将一腔情思诉诸笔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既排遣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也抒发了自己在异乡找到了一种与故乡相同的感觉的“淡淡的喜悦”呢?而文末标注的“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仅仅只是起着记载文章的写作时间与地点的作用罢了,并没有蕴含什么政治含义和有意提示时代背景的意图。

  以上就是我所探析出的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的真正原由——怀念江南的故乡,思念远在南方的朋友
!正因为该文的情感基调是“怀念”和“思念”,所以作者在文中即使把月夜下的荷塘及周围的植物、动物、景物描绘得那么生趣盎然、风情绰约,即使把江南采莲场景描绘得那么风流热闹、勾人心魄,但也掩饰不住内心深处的丝丝惆怅与淡淡愁绪——“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也仿佛是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使其氤氲着一种浓郁的诗意,让人读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言以蔽之曰:美!






下附原作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世间。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到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是肩并肩的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得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辩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边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购员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2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6#
发表于 2009-1-10 11:34:31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1月10日,本站创站300天纪念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0:25:50 | 只看该作者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一)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一)

文/麻辣讥士

  管老师的点评文字有两点不足:一是着重在对学生习作的形式方面进行肯定,而没有将思想激励贯穿其中;二是对这篇学生习作的最主要特色——“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没有专门“点”出来进行“评”析,而只把它看作是一种“比拟”修辞手法的运用,这种“点评”显然不够到位的。
  “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与“比拟”修辞手法的区别是很明显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是通过全篇对某种非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追求,而“比拟”修辞手法只是对某些具体场景或自然物象进行拟人化的比喻、夸张与描绘。前者是整体性的,后者是局部性的;前者是思想性的,后者是感染性的。
  至于在习作点评中特别突出地肯定学生习作的“标题精巧、结构清晰”——这也只是说明了一般优秀习作的共同特征。但“习作点评”则应针对学生习作中的某个最独特的方面加以评析,这样才是“独具慧眼”,才能既对作者的创作、又对读者的阅读都有所帮助。
下附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原文网页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4742
迟来的微笑
湖北省××县第一初级中学 912班学生  张 月
  我是一只小虫儿,很小的虫儿。我蠕动着自己柔软的身体,一寸,一寸,坚定地前行。
  我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弱很弱,可是我有梦想在支持着我呢。我并不甘心在润湿的泥土表面过完我的一生。
  我喜欢阳光,我想要飞翔。——似乎很遥远吧。
  我永远都不会放弃,除非,我的梦想实现。
  日日夜夜……日日夜夜……
  当世界都醒来时,我早已赶在阳光前面将小草上的露珠吻落;当世界都已睡去,我不定期在将天空中的最后一颗明星挂进眼帘。
  我想,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有遗憾了吧。
  也许,它不会遥远了……
  看见,它的叶片被阳光照耀得通透晶莹,听见,它的枝干被微风吹拂得哗哗作响……它就在眼前。
  我开始将全部精力倾入其中。
  我的动作不快,是最后一只到达的小虫儿。不怕……我要在这里,挂上一个洁白细腻的茧。在这里蕴育美丽的梦……开始我的“虫”生规划。
  一根线……串来串去……我被裹住了。
  好累,好累……在这里休息一下吧。
  沉睡……沉睡……沉睡……
  终于,那天,我醒来了。睁开眼,发现四周很亮很亮……身体中,有种未知的力量在萌动着……不知是怎么了。
  我想出茧,可以么?
  当然可以。加油呀。我告诉自己。
  阳光……阳光!
  我缩紧了瘦小的身体,尽力,尽力,向外挤……
  忍住啊,只痛那么一下而已。我告诉自己。
  啊!出来了!
  离开茧的一瞬间,真的很痛。
  后来,身子要向下落了,却发现背后生出两支翅膀……飞了!
  我扇动着薄翼,,轻轻的飘飞……
  透明的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光亮。这里……一切,好美!
  我迷了眼,抬起头,轻轻地在嘴上划下一条弧……
  这是个迟来的微笑。我想。
教 师 习  作  点  评
湖北省××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管胜江  
  这篇习作成功之处就在于标题精巧、结构清晰、比拟手法的运用。
  一:标题精巧。习作标题“迟来的微笑”就会令读者质疑为什么微笑?为什么又是“迟来的”?这样巧妙的设制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结构清晰。小作者用(一、二、三、四、五、六)的小标题形式,具体而完整地叙述了“我”“破茧成蝶”的成长历程,也使行文流畅过渡自然。
  三:比拟手法的运用。即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同时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使文章的语言具有浓浓的抒情意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当世界都醒来时,我早已赶在阳光前面将小草上的露珠吻落;当世界都已睡去,我不定期在将天空中的最后一颗明星挂进眼帘。”同时也创设了一种如诗似画的意境,富有艺术魅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0:29:03 | 只看该作者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二)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二)

文/麻辣讥士

  点评老师对学生习作的优点作了三点肯定:立意新、文题新、结构新,这些我不否认。从内容上来看,学生的这篇习作能以5道题目求解的方式来反映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诸多“烦恼”,在构思方面的确巧妙!从表达上来看,学生的这篇习作详写了第1、2道题,略写了第3、4、5题,在行文方面也颇具匠心!
  但我同时也认为这篇学生习作有以下三点不足:
  一是立意虽“新”却不明确。如果说学生习作是反映了小作者对学校课业负担过重的“失意、不快”吧,除了文中的时间交代:“钟声已响过十二下,可我却还在灯下‘狂写’,眼皮开始打架,我却还有几道习题没写……”和第2题:“已知:星期六和星期天学校放假。求:是否可以外出?”以及第4题:“已知:作业做到12点。求:是否还要做下去?”可以看出之外,其他内容则都不是反映学校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的。如第1题质疑:“中国人是否一定要学好英语?” 第3题讨论:“压岁钱是否一定要上缴父母?”第5题思考:“明明没有错,是否要向父母认错?”这些所涉及的方面中,就既有学习方面的问题,也有家庭方面的问题,还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习作中所涉及的问题不集中,就使得文章的主题可能出现多元化。更何况小作者的烦恼是对以上这些所有方面的,而不仅仅是对学校课业负担过重这一个方面的。
  再从文章主题方面来分析,因为文中的第3、4、5题是略写,它只客观记录了三个题目,完全看不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如何,所以对于突出主题几乎不起什么作用。而在文中详写的第1、2道题中,既有“题干”,又有作者自己的“解答”,并且还有“爸爸、妈妈”对作者“不正确的解答”的“纠正”意见。客观公正地来评价:“爸爸的纠正”意见是非常正确的,“妈妈的纠正”意见是值得商榷的。然而,我们看不到作者对“爸爸、妈妈”所“纠正”意见的态度是怎样的?反而给读者的感觉是:“爸爸”说得对,我烦恼;“妈妈”说得不对,我也烦恼。一篇“是非”观念不明的文章,如何能使主题明确和突出呢?
  二是文题虽“新”却缺乏内容。我认为这篇学生习作的标题与内容扣得不紧。若以标题为衡量尺度,那么整篇习作的内容基本上属于跑了题。若以内容来衡量标题,那么显然是题不对文。至于有人评说这篇习作:“《尘封的童话》这个标题说明学生应该生活很快乐,如同在童话世界。而这几道习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他生活不快乐,如同‘尘封’,也说明标题和内容紧扣。”那也算是见仁见智吧,我无语。
  三是结构虽“新”却略显单调。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行文脉络是比较清楚的,也注意了有详有略,只是对后三题(即3、4、5题)的表述展开不够,见“题”不见“人”——没有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另外,学生习作的首尾也没有很好地照应起来,也就是说,习作开头的歌(以及歌词“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作为“题记”部分与文章结尾处“反反复复的听着那支歌,自己难过,自己泪流……”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但如果去掉“——题记”这一行字的话,第1自然段又不能自然过渡到第2自然段来。
  总之,这是一篇“神散形也散”的习作。希望指导老师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写作上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下附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原文网页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4850
尘封的童话
湖北省××县第一初级中学910班学生 周 聪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小时候唱着这首歌走来,现在,唱下去太难了……
                                                                   —— 题记
  “铛,铛……”钟声已响过十二下,可我却还在灯下“狂写”,眼皮开始打架,我却还有几道习题没写,习题是这样的:
  1、已知:我是中国人,中国人应该说汉语。
    求:是否要学好英语?
    解:不一定要学好英语,因为我是中国人,中国人就应该讲汉语,为什么要学破英语?况且,洋人曾欺负过中国,我们为什么要学洋人说话?洋人为啥不学我们说汉语?这不公平。
  纠正:当今世界,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将来如果你出国,不会英语,无法跟别人沟通怎么办?而且现在你还小,学好英语也是你的必修课,长大了,想学还没有机会呢!
                                                               纠正者:爸爸
  2、已知:星期六和星期天学校放假。
    求:是否可以外出?
    解:可以外出。星期六和星期天本来就假日,在学校每天做作业,看书,弄得头昏脑胀,出去散心也好嘛!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假日,出去玩一下也情有可原嘛!
  纠正: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出去玩,遇到坏人怎么办?还不如呆在家里好好学习,等你长大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不会去管你,但是,现在,你得利用假日在家学习。
                                  纠正者:妈妈
  3、已知:过年有压岁钱。
    求:是否要“上缴”给父母?
  4、已知:作业做到12点。
    求:是否还要做下去?
  5、已知:明明没有错,却被父母冤枉。
    求:是否要“虚心听教诲”,是否要认错?
  …… ……
  反反复复的听着那支歌,自己难过,自己泪流……
  “唉……”

教 师 习 作 点 评
湖北省××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罗 猛
  这篇文章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小作者善于摆脱思维定势的约束和影响,突破常规,独辟蹊径,美丽的“童话”被“尘封”起来,内心的苦闷流露无遗。
  1、立意新。文章没有像一般学生那样,用老套的事件或者传统的语言诉说繁重课业负担下的失意、不快,而是用几道习题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本应该童话般的年龄,却失去了花一样的色彩,一道道习题,就是一张张标语,很有力度,发人深省。
  2、文题新。作文的题目,就是一双亮丽的眼睛,本文用一个比喻,使文题新颖生动,含蓄隽永。这样就避免了一览无遗,因为“文似看山喜不平”,这双亮丽的眼睛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视线。
  3、结构新。学生作文,一般通过几件事情的叙述突出主题,或景物描写表达情感。结构是文章的“骨骼”,是思路的反映,这篇文章列举习题构成主要内容,结构紧凑,思路清晰,一线贯穿。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0:30:30 | 只看该作者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三)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三)

文/麻辣讥士

  我同意点评老师的观点:“举一反三是悟性,闻一知十是灵性。”
  然而从学生的原作来看,文章的层次结构基本是清楚的,但所选取的三个“例子”之间缺乏一种内在联系,没有很好地突出“爱·勇敢·伟大”这一中心论点。尤其是学生习作中用鲁迅的一句名言开头,给读者的感觉似乎是要论述悲剧性问题,但是阅读了全文之后,发现并非如此。
  如果仅就习作标题中所要论述的“爱”字来分析,明确性也显得不够。
  在第一个“例子”中,作者所说的“爱”,其实表达的是作者本人的这样一种观点:即爱那种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人,而不爱“祥林嫂”这样“毫无价值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的人。这种抑此扬彼的“爱”否定了“课文例子”中的“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应主要是当时的封建礼教(夫权、族权、神权),显然不大妥当。同时,在一般情况下,“例子”都是来说明作者的观点或主张的,而不是来否定作者的观点或主张的。然而从第一个“例子”中的“祥林嫂”来看,却恰恰是以被否定的一面出现的,作者更欣赏与赞美的是具有“莲”样品质的人。因此,此处的观点与“例子”——祥林嫂的悲惨经历是不统一的。
  在第二个“例子”和第三个“例子”中,作者所说的“爱”,则都显得比较统一。如第二个“例子”中,“善良、乖巧、温柔清纯的少女翠翠爱上了傩送”,“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作者也主张要“爱”那种能“抛开世俗去勇敢地追求”的人,观点与“例子”是统一的。
  第三个“例子”中,“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水生嫂“热爱家庭,更热爱祖国”,能“在一个勇敢选择的指引之下一步步走向伟大”,不论品质、精神、行为都让人既敬又“爱”,观点与“例子”也是统一的。
  所以,学生的这篇习作,如果能把思路上再理清些,行文中的逻辑性也可能会更强些。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作者若能把文中的三个“课文例子”改写成三篇独立文章来一事一议的话,也许观点更鲜明,说理更充分。
  另外,我对习作结尾那段富有哲理的排比句内容,除了对“平凡因为勇敢而伟大”这一句我感同身受外,其它三句说“丰碑因为平凡而永恒”,“勇敢因为爱而美丽”,“爱因为拼搏而绚烂”,我怎么也没想明白其中的“哲理”和“推理”之理,祈望能有高人为我点化一下,谢了先!

下附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原文网页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29

爱·勇敢·伟大
湖北××中学高一(7)班学生  刘亚兰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品味着这句经典的话,我认识了《祝福》中的祥林嫂。
  没想到喜庆的“祝福”气氛之后竟遮掩着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悲剧。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死去,凄婉而悲凉。有人说“万恶的封建社会,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她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的人生悲剧是不可改变的。”还有人说,是祥林嫂周围的人逼她走上了绝路。那么,她的人生悲剧真的不可避免吗?
  我认为不然,其实最可怕,也是最难以战胜的敌人正是她自己。一个原本勤劳、善良、质朴的女人,却因深受所处社会的环境的影响而一步步迈向深渊,毫无价值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除了令人可怜,心生悲凉之外,不是也很荒唐吗?如果她热爱生命,她敬重生命,她的心灵之茧受到封建礼教与迷信的毒害不会如此之深。
  我最喜爱莲。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莲是“花之君子者也”,的确如此,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我爱莲,不仅受到周敦颐思想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我被莲对生命的诚挚热爱深深打动。在又黑又脏的淤泥之中,它为了生存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在严寒酷暑的考验之下,它为了生存又洒下了多少汗水。如果祥林嫂能有莲一半的坚强,如果祥林嫂能像莲一样敬重生命,如果祥林嫂能在命运扼住自己的喉咙时执着坚持下去,她一定可以活下去,她的生活信念一定会为她迎来人生的春天。
  相信我吧,奇迹的大门永远有一个钥匙口留给爱!
  踏着爱的小径慢慢向前摸索,我欣赏到了更多动人的画面,让身处世俗,麻木和枯竭的心灵享受了一次醉人的洗礼。寻着沈从文的脚步,我渐渐进入了一座美丽的殿堂,让心儿在白云间悠悠飘扬……
  这是充满着自然的美、民风的美和人性的美,这里充满着诗情画意,这里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里就是“边城”。
  善良、乖巧、温柔清纯的少女翠翠爱上了傩送。情窦初开的她对爱情怀着真挚的期盼,外表腼腆,内心炽热,那纤尘未染的心灵怎不让人让人心生感动!
  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翠翠梦到了象征爱情的虎耳草,迷醉在了纯真爱情之中。我想衷心地祝福他们白头偕老,可造化弄人,他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告终。
  在那样一个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孕育了淳朴善良的少女翠翠,然而她最终为何没有得到渴望的爱情的滋润呢?
  她毕竟生活在封闭的农村,虽然她渴望冲破寂寞的墙围,但她并没有付诸行动。泰戈尔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没有追求与付出,何来幸福与收获呢?
  一份爱情放在她面前,她没有好好珍惜,没有抛开世俗去勇敢地追求,直至失去。因为逝去,所以怀念。成长过后,她只能苦苦地痴心等待。
  如果说生命是一枝常开不败的花,那么勇敢就是它力量傲然绽放的泥土;
  如果说生命是一曲经久不衰的歌,那么勇敢就是蕴含其中动人心弦的情感;
  如果说生命是一盏昼夜不灭的长明灯,那么勇敢就是支持它尽情燃烧的灯油。
  …… ……
  为了创造美丽动人的生命,为了挽留稍纵即逝的美好,让我们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吧!
  渺小与伟大有时也只在一念之间,而一个人若能舍弃小我,完成大我,是需要很大的决心的,支持一个人做出极具价值的决定的原因正是他有与众不同的勇敢与伟大之处,水生嫂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
  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水生嫂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可是美好的家乡将要遭到外国强盗的侵犯,她的丈夫水生在这个时候离开她要去抗战,把家中一切都丢给了她,她并不示弱,她支持丈夫的决定,一个人担当家里的重担。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她摆正了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热爱家庭,更热爱祖国,这是一位妇女难能可贵的高尚品格。她最终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抗日女战士,离不开时代的熏陶,丈夫的鼓励,更是她努力拼搏的结果。一位普通妇女就在一个勇敢选择的指引之下一步步走向伟大。这只能说明:再平凡也可活成一座丰碑!
  平凡是一种美丽,它融合着真诚和善良,体现着高洁的人格,它让每个追求高尚的人崇拜于它,于是平凡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丰碑!
  丰碑因为平凡而永恒,平凡因为勇敢而伟大,勇敢因为爱而美丽,爱因为拼搏而绚烂!

教 师 习 作 点 评
湖北××中学教师 肖锦川
  “课文就是例子”,这一观点已被无数语文界专家和普通教师所认可。学过《祝福》、《边城》、《荷花淀》三文后,作者按捺不住探求生命真味的冲动,于比较中细思量精品析,挖掘出传统人物人物形象的时代音符与现代因素。作者为善良却凄然离世的祥林嫂勾画了一条光明坦途:爱“自我”的坚定信念会打开生命奇迹的大门,又为清纯却孤独等待的翠翠摆放了一盘水果沙拉:爱“他”的勇敢追求会催生常开不败的鲜花,还为温顺却炼就伟大的水生嫂编织了一件贴身夹袄:爱“家国”的努力拼搏会活成平凡筑就的丰碑!
  举一反三是悟性,闻一知十是灵性。
  作者做到了以上两点,课文这个例子,让作者人生经验丰富了。正应了叶圣陶先生所说:“可见文艺鉴赏就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这些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乐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新的方面发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第259-260页)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0:31:45 | 只看该作者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四)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四)

文/麻辣讥士

  我认为,张老师的习作点评真是“慧眼独具”呀!
  她从学生的习作中描述的荒诞梦境里,“慧眼独具”地发现了学生心理上的压力。
  她从学生的习作中描述的荒诞梦境里,“慧眼独具”地发现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
  她对学生习作的精彩点评,体现了一名细心老师对女学生的精神关怀。
  她对学生习作的精彩点评,阐发了一些超出语文学科范围的教育思考。
  她对学生习作的精彩点评,架起了一道学校与家庭、孩子与家长的心灵沟通的桥梁。
 当然,学生的这篇习作如果从更加完善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若是把标题《最后的怀抱》改成《妈妈的怀抱》,是不是会与文中所抒述的情节和所抒发的情感更一致些?

下附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原文网页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60
最后的怀抱

湖北省××市洑水中学初三(3)班学生  叶小芳

  闹钟响了,我嗖地一下坐起来,伸了个懒腰,突然发现周围一切都被放大了。我睡的床也有几米高,我慌恐地大叫:“妈——妈——。”
  天啦,这是我的妈妈吗,怎么变成了巨人?
  我一溜烟地从床上下来,跑到镜子前一照,啊哟,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竟然变成了一只小狗。
  妈妈听见了我的叫声,走进房间,到处张望。哎,女儿怎不见了呢?倒是看到一只小花狗,她立即皱起眉,说:
  “这是哪来跑来的小畜生,把我姑娘的房间弄脏了。”
  我委屈地说:“妈妈,妈妈呀,我不是什么小畜生啊,我是你的姑娘。”可是,可是,我发出的是“汪?汪。汪?汪!”的叫声。
  妈妈被我的叫声惹恼了:“小东西,跑我们家来,还朝我凶?快出去。出去!”
  她用脚把我往外推,可是我拼命地往里钻,用那短短的细腿抱着她的腿,用哀求的眼神看着她,一滴眼泪不争气地掉了出来。
  妈妈她一把抓起我,把我扔门外,“哐”地一声,就把门给关上了。
  噢,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我在门外哀泣。其实就是一只小花狗,在门外伤心又无奈,发出“汪:汪:……”的声音,自虐地咬着自己的小尾巴,团团地转……
  只要妈妈一打开门,我就立马跑到她身边,用脑袋轻轻地蹭她的腿,仰头看她那熟悉的脸,对她摇尾巴。终于,有一时,她用手抚摸了我的头。
  晚上,我就睡在大门口,有陌生人靠近我就大声警示:“走开,别打什么偷盗的主意。”其实就是“汪汪,汪汪汪,汪——汪!”
  妈妈觉得我很可爱很帮她,拿骨头和鱼肉给我吃了。我感激地说:“妈妈,我爱你。”其实就是“汪—,汪-汪-汪。”
  有一次,我家来了一个陌生人,自称是我爸从前在外一起做工的同事。我看这样,就向他友好地摇尾巴。
  他又问我妈我爸现在在不在家。我妈如实回答不在,请他坐一下。可是他走进屋子把门反锁了。然后,露出凶神恶煞的表情,从腰间抽出一把刀,让我妈把钱和存折都拿出来。我妈没法,只好照做。我见势不妙,就趁他还没注意到我,一下跳上很近的柜台上,纵身跳下。咬住他拿刀的手。妈妈见势就拿起一张椅子砸在了歹徒的头上。可是,就在那一瞬,我被甩到了墙上,一下子失去了知觉……
  恍惚中,感觉妈妈抱着我飞快地往前奔,我听到她说:”你不要死,你救了我,救了我的家,我要医生治好你……”
  有水滴,一滴一滴地落在我脸上。那是妈妈的泪。
  有红色的液体,一缕一缕地洒到地上。那是我的血。
  喔,妈妈的怀抱真温暖啊。
  …… ……
  太痛,也太感动,一下醒来。
  原来是个梦。
  “妈——,抱抱我嘛!”我在床上向妈妈撒娇,妈妈不明就里,说:“这孩子,读初三了,还小孩子样!”

【习作点评】
成长压力借梦显  一波三折构巧思
——评学生习作《最后的怀抱
湖北省××市洑水中学教师  张明霞
  “妈妈,再抱我一次。”半大的孩子为什么也会向父母撒娇呢?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初中教学的老师,我发现,孩子们,特别是成绩较好的女孩,家里对她们期许又比较高的,在初三阶段,升学的压力弄得她们比较焦躁。她们对每一次小小考试都十分在意,随着分数的起落而心情起落。又在青春期,对于男女生交往也偶会有情绪反应。所以成长的压力,让聪明又敏感的女孩们,有无法排遣感。
  没有时间言说,没有合适的心理老师来疏导,她们只能形诸于梦。
  压力延续在梦里,那是一个有点可怕的梦。自己被弱小化被忽视,环境被强大化,自己被环境所淘汰。——这其实是她们在一次一次考试失利时恐惧的心理反应,她们害怕进入不了好名次,害怕考不了重点高中,害怕家长失望。她们在心里非常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宽慰、鼓励。表现在梦里,就是小狗百般讨好妈妈,不惜失去生命求得妈妈的爱,那么眷念妈妈的怀抱。
  小作者写这样的作文,一方面是在按老师要求练笔,一方面是在给自己减压,移情,渲泄。她可能是真地是做过这样的梦,所以写来,得心应手,作文写下来了,心灵也一定轻松了许多。
  入梦——在梦——出梦,一波三折的构思可谓“巧”矣,轻松她自己的同时,也让读者从一个小故事走进去——经历着——又走出来,跟着感动了一把。
    透过梦里的故事,妈妈们,请给初三的女儿,多一个拥抱吧!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4:20 , Processed in 0.1061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