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寒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市教科院副院长周国瑞先生文辑=2008年6月23日起辑转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0:32:59 | 只看该作者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五)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五)

文/麻辣讥士

  今年从元月以来,在“孝感教育科研网”上开展了一个“独具慧眼——学生习作精彩点评”的展评活动(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4653)。我忙里偷闲,上网浏览了目前已展出的所有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感到其中不乏师、生俱佳之作。可是当读了湖北航天中学小学部李老师写的这篇学生习作点评之后,我心中突然有了一种也想对其点评一番的强烈冲动。
  毫不阿谀奉承地说:这是我到目前为止读到的最满意的一篇学生习作精彩点评(原文附后)!
  第一,教师的点评文字(1069字)竟然多过于学生习作的文字(1041字)。这几乎就是一篇再创作!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能在一篇小学生的习作上如此耗费心血地进行深入发掘、深刻点评,实在难能可贵。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都能从自己班上学生习作中善于发现和精心培养好的写作“苗子”,天长日久,就算将来没有从中诞生几位文学大师,起码也可以培养一大批智商与情商俱佳,既会感受爱心、又会表达爱心、更会传承爱心的人。
  第二,李老师的这篇习作点评,不论是“点”还是“评”,都显得非常准确、独到。在一般鉴赏者的眼里,小学生的习作,大都是语言文字很稚嫩、思想认识很肤浅,要想从中挖掘出一些比较深刻的东西似乎很不容易。然而,我们这位李老师,却能从一篇小学生的习作中,“慧眼独具”地发现、发掘出“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真”与“善”。而且,李老师能抓住这些美“点”进行比较深刻的“评”析,点评文字深入浅出,分析评述有条有理,让评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字里行间蒸腾出来,熏陶学生,感染读者……
  第三,人们常说“一滴水珠可以看到太阳的光辉”,我认为,从一篇习作点评中也可以看到一位点评老师的综合素质——审美眼光的独到、思想境界的高远、文字功底的扎实、教育理论的深厚、善于联系实际的学风与教风,以及老师对学生、对本职工作的那种深深的爱……总之,李老师对这篇学生习作的精彩点评,不仅激励的是一个学生,感动的是她的家人,而且启发的是所有的语文老师!
  我希望能读到更多老师的像李老师这样的“学生习作精彩点评”!

下附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原文网页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62

爱,无处不在
湖北省××中学小学部504班学生 王紫芊

  爱,一个多么浪漫且富有诗意的字啊!它像一盏盏明亮的灯火照耀我成长的道路,它像一汪汪清澈的泉水滋润着我发育的心灵,它像一朵朵鲜艳夺目的花儿装饰着我幸福的生活。爱的表达有千万种!爱,无处不在!

唠叨的爱
  每当看到“唠叨”这个词,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那特爱唠叨奶奶。奶奶今年已73岁了,中等个头,瘦弱的身体还有些驼背。满脸的皱纹,灰白的头发,显得格外苍老。奶奶的腰间总是系着一条粉红的围裙,好像她总有做不完的活一样。
  奶奶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唠叨。她一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唠叨得我耳朵都起了茧,唠叨得我心里烦。我多么希望她能像爷爷那样沉默不语啊!
  那天,我因为参加班级大扫除回家晚了。我刚跨进家门,她老人家就开始“念经”了:今天怎么又这么晚回来呀?是不是又到什么地方野了?你玩一玩,我同意。但是注意时间,注意安全,万一碰到坏人怎么办?以后可要记住啊,以后可要早点回家啊……我赶紧央求:“奶奶奶奶,我记住您老人家的话了。我要做作业了,您快去忙您的事吧!”我不表态,奶奶是决不罢休的。咱只好装出听话的样子,心里却说,奶奶你烦不烦呀?
前几天,奶奶生病住院了。放学我像往常一样回到奶奶家,屋子里静悄悄地。我大声喊“奶奶”,却无人应答。我感觉到自己缺了点什么,也觉得家里不及原来温暖。我赶紧叫爷爷带我去医院看奶奶。在医院,我又听到了奶奶的唠叨。我第一次感到,奶奶的唠叨是多么的悦耳动听!
  细细回忆体会,原来,奶奶对我的疼爱全在这唠叨中呀!

无言的爱

  我的奶奶爱唠叨,爷爷却寡言少语。爷爷和奶奶同岁,也是73岁,可他已经满头是银发。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我说他是名副其实的博学多才。爷爷话语极少,但从他细微的动作中,我知道他和奶奶一样疼爱我。
  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风雨交加,爷爷每天准时在校门接我回家,四年多从未误过点。有时候我要值日扫除,办班级黑板报,老师给我面批作业,参加学校活动……常常出来很晚,爷爷总是耐心地等我,也从来没有像同学的爷爷一样发脾气。每当我走出校门就会看到爷爷憔悴苍老的身影站在烈日下,站在寒风中……爷爷看到我,总是大老远就向我挥手,向我微笑,然后双手接过我沉重的书包,牵起我的小手,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家里,他常常陪我看课外书,每当看到写得好的段落,他会让我多读两遍,让我大声朗诵给他听,让我把读书感受说给他听。
  爷爷常常无声地关注我,静静地看我写作业,默默地和我一起看电视。他就这样默默地传递着对我的爱。
  我很幸福,因为我有爷爷奶奶的爱。爷爷奶奶的爱无处不在,更多的已经深深铭刻在我的心中!


【习作点评】
情真意切 真实可感
——评学生习作《爱,无处不在》
湖北省××中学小学部教师    李淑琴
  捧读小紫芊的这篇习作,愉悦的元素再次溢满了我的心胸。小紫芊用朴实的文字,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表现出一对七十多岁的老人对孙女无微不至的照顾与疼爱,表达出小紫芊对平凡的爷爷奶奶的拳拳爱意和深深敬意。爱,无处不在!自然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再次将老爱幼,幼敬老的传统主题诠释,怎能叫人不心动?
  情真意切,真实可感是这篇习作的一大特点。一对善良慈祥的老人,一对平凡勤劳的老人。他们年老了,应该是需要人照顾了,应该安享晚年生活了。可是他们不辞辛苦,为了后代的健康成长,依然奉献着他们的光和热,默默奉献着他们的爱。亲情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如涓涓细流汩汩地流淌在小紫芊的笔端。爱“唠叨”的奶奶,沉默寡言的爷爷都给我们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奶奶爱“唠叨”,且“一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可就是这“唠叨”让小紫芊由烦到爱,以致“悦耳动听”,甚至于听不到这“念经”便“仿佛缺了点什么”,小紫芊先抑后扬,奶奶呼之欲出,真情尽显。奶奶的“唠叨”是爱,爱就是奶奶的“唠叨”。
  奶奶的爱是说出来的,而爷爷的爱则是做出来的。爷爷虽然寡言,却是事事付诸于行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正因为有了爷爷的“准时”“耐心”“博学多才”,有了爷爷的教育有方,才有了小紫芊快乐健康的成长,且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可爱。
  “文章不是无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真挚的文章才能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或唠叨,或无语,或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生活是真实的,小紫芊的眼睛是多情的,她在生活中挖掘着爱,她用真心感受着生活,用真情感悟着生活。这是许多“小皇帝们”做不到的。勿庸置疑,小紫芊是她的同伴们的榜样。小紫芊用朴实的文字叙述着她对生活的真实感受,用真情诠释着爱的真谛。她的笔端流淌着真情实感,仔细品味,情深深意浓浓,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享受。
  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小学生习作,就是要写小学生的生活,写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观察,对自己生活的体验。小紫芊是生活的有心人。文中不少细节的描写,人物外貌描写和自己心理活动的描写都来自小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体验。真切丰厚的情感积淀也均来自她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身之所历,心之所感。
  表达生活的方式也很多。学会表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紫芊是好学的,她认真地学写作,学表达。她学会了点题,学会了照应,学会了对比,学会了用小标题,学会了直抒胸臆,学会了精笔细描,学会了安排结构……虽然稚嫩,却让人心动;虽然浅显,却很真实。
  学习写作其实也很简单。像小紫芊这样: 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讲真话,抒真情;情到笔至,笔下便生花!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0:34:44 | 只看该作者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六)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六)
文/麻辣讥士


    通常大家见得较多的习作评语都是用的第三人称方式,这种方式或述、或评、或议,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评问题,因此显得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可杨老师的这篇习作点评(原文附后)却与我此前读到的许多教师点评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杨老师的评语所采用的是一种第二人称表达方式。这第二人称表达方式仿佛就是在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它寓理于情,富有情趣,显得那么的自然而亲切,富有感性和感染力。
  记得有位叫苏霍姆林斯基的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这样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杨老师的这篇学生习作点评,不能不说是深谙这种教育之道。她在习作点评中,不仅恰当而具体地评点了学生的文字与技巧、学生的心理与情感,让自己与学生“一起经历了一次情感的体验,一次心理的历程”,而且杨老师对学生习作中的不足也说得非常委婉而风趣,通过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启迪和教育学生。像这样善于“拨动孩子心中的琴弦”,让它“发出特有的音响”的习作点评方式,不能不说是别有一番韵味。
  我曾听到有位小学语文老师这样谈体会道:指导小学生习作实际上真的很麻烦。有些时候孩子们都不知道应该写什么。孩子的习作直抒胸臆,情动而辞发。这是孩子们应该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法。老师“以趣造境,以境激情”,让学生在认知与情感共振中感受,体会,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说话,在情境中激活心灵,让认知内化成表达的强烈欲望。这样的指导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有人说“天才来自勤奋”,也有人说“天才来自鼓励”。我认为这两种说法虽然各有道理。但却不够全面。如果把这两种说法合而为一,那就比较完善了:即一个人的成才或成功,既需要自身付出巨大的努力——“勤奋”,也需要外界给予强大的推力——“鼓励”。正是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所以我想,不论哪一位学生读着像杨老师这样寓理于情、有激励、有鞭策、有情趣的习作点评,心中一定是充满欢欣和鼓舞的。推而广之,我们的老师不论是作文指导还是课堂教学,只要善于引导、善于鼓励,谁敢断言“每个孩子心中”的那“一根独特的琴弦”,日后不会“发出特有的音响”呢!
下附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原文网页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19

一次特殊的测试
湖北省××市××区肖港镇中心小学603班学生  杨 衢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校园广播里温馨提示:“上课了,请同学们做好上课准备”,我们随着音乐旋律陆续回到座位上坐好,等待老师来上课。
  老师走到讲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一次特殊的测试,也是一次游戏,只要你们拿出笔和纸,安定好自己的身,自己的心,然后把自己在这世界上最爱的五个人写在纸上,不能多写,也不能少写。再告诉我你们这样写的理由,好吗?”我在心里找我爱的五个人:奶奶、爸爸、妈妈、爷爷、杨老师。我心想:这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
  就在我迷惑的时候,只听老师说:“请把其中的一个人划去,再告诉我理由。”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呢?我的同座也问我,我说我也不知道。我们都用求助的眼神望着老师。老师说:“这是游戏规则。”噢!游戏啊,那有什么呢!但还是想了想,到底该划谁呢?我决定划杨老师。老师问我第一次划了谁,我说:“我划去了你,老师。”老师说:“没有关系,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因为老师只是传授我知识,其他的都是给我爱的亲人。但划去你,仿佛把求真的知识划去了,我真的舍不得。”“再划去一个”老师无奈地说:“必须划去。”面对爱我的和我爱的四个亲人,握着的笔无从下手,我忍痛划去了爷爷,心里直跟爷爷道歉。“再划去一个。”我的鼻子开始发酸了,到底划谁呢?纸上剩下奶奶、爸爸、妈妈。
  我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奶奶,我和奶奶的感情最深了,无论如何我是不会划去奶奶的。就剩下爸爸和妈妈了,他们给我的爱都是一样的,我怎么忍心划掉任何一个呢?犹豫了半天,我决定左手代表妈妈,右手代表爸爸,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定,我在桌子底下出了几个回合,都是左手输了,我好狠啊!一想到没有了妈妈,我的眼泪已经不争气的流了下来。我还是鼓励自己:不要哭,要坚强!
  “再划去一个”我不禁怨恨起老师来,老师啊,你怎么这么残忍、这么狠心啊?面对剩下的爸爸和奶奶,只感到手中的笔就像个刽子手,斩断了我唯一无价的父爱,我的泪奔流而下,止也止不住。“划掉全部”我如雷轰顶,昔日奶奶对我的爱一下子消失了,奶奶对我的爱在瞬间飞到了那遥远的地方去了,我想追也追不上了。没了,什么都没了,我的世界一片空白,我感到我是个没人爱的孩子了。我仿佛是在天堂快乐生活的天使,一下子被抛到寒冷的冰窟窿里了。
  幸好我听到了老师这样的话:“孩子们,都从悲伤中醒过来吧,我们的测试结束了,你们的表现让老师感动,说明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希望你们以后要学会去爱你们所爱的人,学会感恩。要知道亲情无价。你们长大后不可能总生活在亲人们的呵护下,要学会一个人怎样面对一切困难,要相信:我,能行!下课后把你们刚才经历的一切记在你的习作集里。”
  令我感到伤心的一节课终于过去了,擦干眼泪,我好像懂得了很多、很多……

习作点评
情到深处始出来
——评学生习作《一次特殊的测试》
湖北省××市××区肖港镇中心小学教师  杨继红

  细细读着你的习作,老师好感动。你用朴实的文字,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很自然地流露出你对亲情的依恋。你情感上的痛苦老师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老师从你的“游戏啊,那有什么呢!决定划老师,我舍不得—→握着的笔无从下手,我忍痛划去了爷爷,心里向爷爷道歉—→在桌子底下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定划去爸爸、妈妈,还出了几个回合,都是妈妈输了,看出了你当时是多么的痛苦和不舍。直到你流泪,但你还是鼓励自己要坚强—→再划爸爸的时候,你开始怨恨起老师来,并且泪是奔流而下,你用夸张的写法把你当时的楚痛都溢于纸上,让老师看了心颤—→再到要划去你最爱的奶奶时,你如雷轰顶,你好象从天堂里的小天使一下子被抛到寒冷的冰窟窿里去了”……这都让老师与你一起经历了一次情感的体验,一次心理的历程。
  习作还做到了首尾呼应,说明你能学而致用。结尾让人感觉到你在长大,耐人寻味。
  夸你的同时,老师也要提醒你一下,我读你的习作时,还听到了哭泣声,原来是那些被你用错的“标点符号”,你可能只沉浸在对亲人的不舍中去了,而把他们忽视了,他们对你有意见了。老师现已把他们安慰好了,并把他们送回了家。希望你以后别把他们送错了门,好吗?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0:35:54 | 只看该作者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七)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七)

文/麻辣讥士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赏景如此,赏文亦如此。教师点评学生的一篇习作,虽然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但若能选取独特之“点”来“评”析,就能发前人所未发,言时人所未言,使点评效果更为突出。  像张老师这样能“慧眼独具”地抓住她的学生习作中的“一点”——叙事技巧——电影蒙太奇式的“叙事和表意”来赏析(原文附后),不仅彰显了这篇习作的突出特色,而且也让读者具体地品味到了这种叙事方式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刻作用。而这种独特的“点评”角度与目标鼓励,必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人物描写、事件记叙应多从细节描写、动态描写入手的自觉意识——有细节描写才能感染读者,有动态描写才能扣人心弦!
  当然,像下面这篇学生习作,除了可以从表现技巧的角度来点评外,还可以从叙述语言的角度来点评。
  比如,我读下面学生的这篇习作,感到它还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它的叙述语言非常简洁、明晰而很有容量。
  如开头一句交代:“隔壁的妈妈是个精神错乱的人,她有两个儿子。”一下子就点明了人物关系——我记叙的是邻居的事——主人公是个“疯子”,她有两个儿子。
  再如结尾:“我想,那母亲深深地爱着她的儿子,无论外界如何,她内心自感很幸福。所以她用傻傻地笑来表达。那傻傻地笑就是最幸福的语言。”一下子就来了个首尾照应和篇末点题。它既赞美了文中主人公的憨厚朴实,也表达了习作小作者的善良之心,让我在佩服小作者行文技巧的同时,还深深为小作者的博爱胸怀所感动!
  下面这篇学生习作除了可以分别从表现技巧的角度来点评或从它的叙述语言的角度来点评之外,还可以从作者的审美眼光的角度来点评。
  比如,像小作者能从那“蓬头垢面,衣服又脏又破,好像很长时间都没有洗过头,也没换过衣服”的“隔壁妈妈”身上发现“她那憨憨的笑,清澈的眼波,让我觉得这就是母亲……”特别是当那“粗暴的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就着那皮鞋就踢”他的两个儿子,“踢得他们哭天喊地。那疯母亲就摇摇晃晃地跑过来,一下子扑在两个孩子的身上,任那男人的铁蹄一脚脚落在她身上……”像这样一些叙述与描写,就把一位“心智”虽愚而“母爱”犹存的人性美刻画得感人肺腑,充分体现出了小作者的审美眼光是如何的与众不同。
  总之,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应像张老师这样选择好其中某一“点”来加以“评”析或“评”论,这样既显得“慧眼独具”,又使我们对学生习作的“点评”显得深刻而巧妙。

下附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原文网页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18

幸福的语言——傻傻地笑

湖北省××市水中学初二(3)班学生   罗 霞

  隔壁的妈妈是个精神错乱的人,她有两个儿子。
  从前,我上学起得早。从她家门前过,而她每天就倚在门上,①身形瘦得像根芦柴棒,风吹过来,她也似乎要跟着摇晃。她傻傻地冲我笑,蓬头垢面,衣服又脏又破,好像很长时间都没有洗过头,也没换过衣服
  只是,她那憨憨的笑,清澈的眼波,让我觉得这就是母亲,也使我的心深受震撼。
  听妈妈说,她是先天性的精神错乱。她丈夫家里穷又不会营生,只能讨疯女做老婆。他的心里总是不大顺,便总拿她来虐待,伸手就打,开口就骂,好像她不是他的妻,而是他的一个玩具,一个有着生命的出气筒。
  无论她丈夫给她什么样的生活,她总是笑。确切地说,她只会笑。看到她冲我笑,我心里总替她生出无限悲凉。
  她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已长大成人。每当他们的父亲打母亲时,他们总会出来阻拦。有一次,父亲又打母亲,②打得母亲像带血的小猫小狗哀鸣着到处躲藏。两个儿子回来了,赶紧拦阻,抱着他们的父亲,父亲还不依不饶,使命地奔脱了,在旮旯里拿了把锹,一锹把就抡在母亲的腿上。那可怜的母亲,一下子瘫倒在地。两个儿子气极了,大儿子抱着父亲的腰,小儿子照着他们的父亲的头和脸一阵乱拳,打得父亲哼哼哈哈,而小儿子则泪流满面……
  往事不堪回首。
  两个儿子小的时候受过村里不少的凌辱。③小伙伴们笑他们的妈妈是疯子,笑他们的衣服几天也不换,笑他们的鞋穿出了鸡伢(意思是穿破了露出了脚趾),笑他们上学老也拖欠着杂费……他们笑得东倒西歪、眼泪和鼻涕谄媚地跑出来到脸面这个广场上与灰尘窜堆。他们的自尊心深深地受了伤,他们忍受着,可那些小家伙们更加放肆,推他们,骂他们——“大疯子生的小疯子”。他们心底的火山终于暴发了,奋起还击。那造次的家伙们被揍得哇哇乱叫,灰溜溜地各自跑回家向自己的父母苦诉。那父母们都把自家孩子当个宝儿,那几个孩子的妈妈们陆续投诉到他们家来了
  ④粗暴的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就着那皮鞋就踢,踢得他们哭天喊地。那疯母亲就摇摇晃晃地跑过来,一下子扑在两个孩子的身上,任那男人的铁蹄一脚脚落在她身上。她哼都不哼一声,只是回头用哀求的眼神看着他。可是他不住手,好像打的不是人,而是畜生,他嘴里就是骂的:“畜—生—!……
  自此,两个孩子再也不跟人打架。他们变得更沉默了。他们怕他们的母亲跟着挨打。
  长大后,无论他们做工走到多远,打电话总会让他们的母亲来接。⑤那母亲握着电话,什么也不会说,只在电话的一头傻傻地笑。他们回家来,总会给母亲买上件新衣服,再给母亲带些好吃的。而父亲再也不敢打母亲了。
  我想,那母亲深深地爱着她的儿子,无论外界如何,她内心自感很幸福。所以她用傻傻地笑来表达。那傻傻地笑就是最幸福的语言。

习作点评
用“蒙太奇”来创造非凡的催泪效果
——点评学生习作《幸福的语言——傻傻地笑》


湖北省××市中学教师  张明霞

  这篇学生习作的独特之处,就在以芙蓉出水似的语言徐雕微琢,用轻扬错彩镂金的细节之魅,来沉淀凄婉的人性之美。再一品味细节,还可品出其中似乎有一种“蒙太奇”的艺术效果。
  “蒙太奇手法”本是影视拍摄中的一种常用表现手法,它是将拍摄的多个场景发生的多个事件剪成片断,再将这些片断有机地拼接成电影画面,以达到叙述剧情的目的。“蒙太奇能够深刻地揭示和鲜明地表现出现实生活所存在的一切联系,从表面的联系到最深刻的联系。” (见普多夫金[苏联]:《论蒙太奇》)而在本文写作中,小作者可能不自觉地用到了蒙太奇手法。小作者把多组不连贯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排列在一起,以此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和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如本文五处细节(习作中用划线标示),每一处单独来看就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如果把五处细节从文中抽取出来联袂一读,仿佛就是蒙太奇式段落,这五个镜头的剪接跳跃性比较大,可谓是跳接式蒙太奇。请看——
  片头:从前,我上学起得早。(从片头引出叙描人物之一)
  镜头①:疯母倚门风中傻笑。
  镜头②:成年儿子制止父对母的暴力,不能,儿子情绪失控打父亲。
  镜头③:童年受小伙伴凌辱,反抗。
  镜头④:疯母护子,遭毒打。
  镜头⑤:母亲接儿子的电话,不语,傻笑。
  跳接式蒙太奇,能使读者产生错觉美感。它把不同时空的片断构成一个整体, 就像电影的叙事和表意,能创造一种非凡的催泪效果——悲悯而善感的读者是会流泪的。
  就在你在第⑤个镜头处流泪时,结尾一段就像深情的画外音,既呼应首文,又显亮主题——“我想,那母亲深深地爱着她的儿子,无论外界如何,她内心自感很幸福。所以她用傻傻地笑来表达。那傻傻地笑就是最幸福的语言。”
  “蒙太奇的力量就在于它把观众的情绪和理智也纳入创作过程之中,使观众也不得不通过作者在创造形象的时候所经历过的同一创作道路。”(谢尔盖•爱森斯坦[苏联]:《蒙太奇在1938》)善良的读者,如果你流泪了,就代表小作者的作文成功了。请一起向我们的母亲:敬——礼!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0:36:53 | 只看该作者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八)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八)

文/麻辣讥士

  读了下面这篇学生的习作,我心中有一点疑惑:这习作真是出自一名小学6年级学生之手吗?且不说行文怎么的流畅,语言怎么的简洁,结构怎么的清晰富有条理,内容怎么的充满诗情画意……仅凭能熟记和恰当地选用那些古代诗句,并对其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就已非一般人所能为。若此篇习作真是小学生本人所写的话,那我不得不由衷地赞叹一句:太有才啦!
  假使(纯属个人在“杞人忧天”)此篇习作不是出自小学生之手,那么,我们的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的就是应该怎么做一个真实的人,然后才是如何写好抒发真情的文。教书育人——这一点对于每位老师来说都应该是“座右铭”。因为我真不希望看到那种“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情景出现

下附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原文网页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16

湖北省××市巡店镇中心小学62)班学生  陆可欣
  人们说,春天是一首歌,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春天是一幅画,是一幅缤纷的画。我说,春天是一首诗,是一首抒情的诗篇。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处群山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他们嫩生生,绿油油,肥胖胖的,睁开惺忪的睡眼,好奇地张望着大地……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瞧!迎春花吹着金黄的小喇叭奏着迎宾曲。桃花妹妹羞答答地绽开了粉红的笑脸。梨花身着银丝白纱是那么恬静、淡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垂柳那飘逸的秀发便随风摇曳。细细的嫩叶是春姑娘给她点缀上的一颗颗青绿的珍珠,远远望去,如一个水珠四溢的喷泉,让人不得不驻足欣赏。
  “粘面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春间二三月,风轻轻地吹拂着。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吹暖了封冻一冬的大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是细雨的港湾,小雨沙沙,似针尖般细,如线一样长,若蛛丝般轻。落在嫩叶上,洒在花瓣上,渗进泥土里,把叶子洗得金光闪闪,给花瓣嵌上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嘎,嘎,嘎……”一队队小鸭子平缓地滑过水面,,他们灰灰的脑袋,毛绒绒的身体,一个个扑扑翅膀,松松筋骨,一会儿这儿跑,一会儿那儿窜,哦,古怪精灵的小鸭子!
  “孩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漫天飞舞的风筝让人看得心旷神怡。地上也绽开一张张欢乐的笑颜。伴随着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风筝在空中越飞越高,去追随那火红的太阳,追随心中的希望……
  我登临山顶,仰望头顶飞过的春燕,春天的诗句在哪里,春燕说在我口中的新泥里。
  我路经田园,询问田间耕作的农人,春天的诗句在哪里,农人说在犁铧下的希翼里。
  我轻叩心扉, 春天的诗句在哪里,一个声音回答,就在你纯真的心田里……

【习作点评】
诗意的文字 缤纷的春天
——《诗情春天》习作点评

湖北省××市巡店镇中心小学教师 叶 丽
   
  “大地添绿,鲜花绚烂,柳姿绰约,春风和煦,细雨霏霏,小鸭戏水,风筝漫天……”你用敏锐的观察,灵动的笔触,丰富的想象,给读者展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天图画。读后还回味在你的诗情画意中,不忍释卷。
  古往今来,历代诗人歌咏春天的美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你选择了古诗颂春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眼中的诗意春天,多么有创意啊!
  抒写春天,能抓住春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从色彩“金黄、粉红、白纱、苍绿”,从声音“嘎嘎、沙沙”,从形态“嫩生生、随风摇曳、松松筋骨”多方面入手,既写了植物的欣欣向荣,又写了动物的活泼可爱,还写了人们的生机勃勃。能仔细观察,精心刻画,全方位展示春天的美丽。
  抒写春天,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想象的双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排比句“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吹暖了封冻一冬的大地。”让人浮想联翩。比喻句“似针尖般细,如线一样长,若蛛丝般轻。”精妙恰当。拟人句“他们嫩生生,绿油油,肥胖胖的,睁开惺忪的睡眼,好奇地张望着大地……”写出了小草的憨态可掬。这些文字既展现了你的文学功底,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你的童心童趣。
  抒写春天,你能从古人的诗句出发,细细品味,结尾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首精巧温馨的小诗,读来隽永,回味无穷。
  你的文章象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细腻。愿你在写作的路上继续采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在文学创作的海洋扬帆远航!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0:38:06 | 只看该作者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九)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九)

文/麻辣讥士

  从下面这篇精批细改的学生习作点评稿来看,“东门之杨”(以下简称“杨”老师)当属那工作敬业、教学有方的教师之列,不然,犯得着为一篇中等八样的学生习作这么费时间、耗精力、呕心血吗!
  我猜想,“杨”老师特意挑选这一篇中等八样的学生习作来进行悉心点评,应是有着良苦用心的。从这篇学生习作的文字水平来分析,应是一名初中学生。因为这篇作文比小学生作文的词汇更丰富、选材更典型、行文更简洁;但又不像高中生作文那样,在刻画人物方面刻意使用一些表现技巧、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尽管显得有点稚嫩,却透着一股自然清新之气。
  作为初中学生的习作来说,最常见的就是不会处理素材、提炼素材、使用素材。不少学生在记人、叙事上多是想起什么就写出什么,根本没有那种如何凸现人物性格、如何表现情节曲折的自觉意识(或曰“匠心”)。
  正因为初中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训练目标就是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所以,“杨”老师独具慧眼地选择这篇学生习作来进行“庖丁解牛”式的点评,通过给学生习作中的所有“素材”(在有的写作教科书上把写到文章中的“素材”称为“材料”)标注序号的方式,让学生(还有我们读者)具体认识生活“素材”对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杨”老师在习作点评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仅将所有标注了序号的“素材”进行了重新排列,而且还清楚地讲解了为什么要这么排列的理由。既说明了其然,又解释了其所以然,这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谋篇布局的水平大有帮助。同时,“杨”老师还“搂草带打兔子”地指出了学生习作中的一些错别字、个别不恰当语序与冗余词语、有些地方叙述详略失当和缺乏对比照应等问题。像这样细致入微地点评与指导学生作文的方式,绝非一般教师所愿为、所能为。正因为如此,“杨”老师的这篇别具一格的习作点评赢得了“槐荫学苑”里的广大教师朋友的热烈称赞。
  我在倍受感动之余,想给“杨”老师提出下面的建议——
  “杨”老师在点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要把所有标了序号的“素材”重新组合一下的修改方案:“根据开头和结尾对人物的评价,将素材的顺序调整如下可能会更好:③④⑤⑥①②⑧⑦。先写他柔弱、消极的一面,然后写他的特长兴趣,最后写他学习上积极进取不服输的一面。这样安排,既能前后衔接自然,又能起到先抑后扬的表达效果,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我和有些网友一样,也曾试着按“③④⑤⑥①②⑧⑦”的序号去安顿、梳理文中的那些“素材”,却怎么也没有整顺畅。
  由此可见,就像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实施“旧城改造”工程一样,对于那些“搬迁户”不是一道行政命令就能解决问题的,还必须做许多细致的工作,甚至提供某些必要的帮助等。总之,要将“规划蓝图”化为“美好现实”需要一定的过程与环节。联系这篇学生习作修改的实际来看,在进行“素材”的搬迁过程中,在重新理顺这些标有序号的“素材”时,还少不了添加一些必要的关联词、过渡句,还应兼顾记人叙事的详略、铺垫、对比、照应等。像我这样都难以一时把文章搞顺畅,那么对于被点评的初中学生来说,他可能会觉得更难以如何下手。
  所以,我觉得“杨”老师应索性“送佛送到西天”,把对这篇学生作文的精批细改进行到底。我想请“杨”老师再吃点苦、费点神、花点时间,按你的调整思路把这篇习作的内容(包括素材的安置、关联词与过渡句的使用等)重新理顺一下,以便让我们大家看到一篇修改后的完整的文章。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能让我们大家有一个观摩学习的机会,而且也能让那位学生更加清楚文章应如何具体修改、文章修改之后会是一种怎样的新面貌,其教师示范作用和教学指导意义会更大!
  无庸讳言,这样做一定很有难度。记不准是哪位伟人曾说过这样意思的话:建设一个新世界比摧毁一个旧世界要难得多。将其引用到具体的作文修改中,重新布局谋篇,把原有的结构、“素材”进行重新梳理与条理甚至要比另外从头写一篇作文难得多。因为把原有的结构、“素材”进行重新梳理与条理,几乎就是在“戴着脚镣跳舞”。但正因为有挑战性,才更显出其精彩!
  不知既专业又敬业的“杨”老师能接受我和许多教师朋友的这个不情之请、以实现我和许多教师朋友的心中期盼吗?
  我知道提这样的要求过分了点,既无故增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先自罚三杯后再敬“杨”老师的酒!

【下附学生习作点评原稿】
详见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00809-fpage-3.html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1:06:03 | 只看该作者
       认真阅读了教育前辈麻辣讥士先生对多位一线教师的习作点评的点评!

       寒梅在此问候先生并向先生致以祟高敬礼!

       先生如此认真地对许多一线教师的文字做深入细致的评点,足以看出先生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深层次的,而且扎实的,给予了教师们更多的引领和激励。
  

       先生的唯美思想和人格魅力令人感动!

        位卑未敢忘已责。先生的鼓励定当铭记在心!作为追求!实于行动!

        万分感谢先生!

        相信先生的点评,会让许多教师有所启发,所以转发在我们的<教师之友>.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4-12 16:51 编辑 ]
67#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20:54:20 | 只看该作者
赏析网友“长歌采薇”创作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

文/麻辣讥士

  通常一篇好的文学作品都会让人产生一读再读的兴趣,网友“长歌采薇”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在这里,我把《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称之为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是因为此前我浅尝辄止,未对作品作深入品读,竟把这篇校园文学作品看成是一篇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好惭愧!“长歌采薇”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从表面上看,的确非常像一篇语文课堂教学实录,而且也让网上许多跟帖者都信以为真,纷纷发表感慨。就凭能以假乱真这一点来看,就表明了作者是如何自觉遵循艺术源自于生活的文学创作规律的。
  有朋友会问:你是怎么认定“长歌采薇”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是一篇文学作品而不是一篇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呢?我说:因为它毕竟高于生活,文中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露出了过多的“巧合”痕迹,让我断定这是一篇经过了艺术提炼、艺术加工的校园文学创作作品。
  我不否认这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突然冒出“节外生枝”的问题,完全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也不否认我们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能够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因势利导地把临时“生成”的课堂推向高潮。但在“长歌采薇”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中,由于某些细节的安排过于“巧妙”了,倒显得这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不够真实。一言以蔽之:这篇作品既“巧”在细节,也“拙”在细节。
  作品中的老师“我”(注:此处不能同作者“长歌采薇”划等号),在第一堂课(以区别于后面还要出现“一个连堂课”)的后半部分,按照一般语文课的教学常规,是到了拓展延伸的环节——即由课内学习转向课外思考,联系学生思想与生活实际,来运用、消化、巩固本课所学习的有关内容(如思想感情、观点态度、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等)。所以,这时老师“我”向学生提了一个与该课《我的母亲》教学内容联系很紧且非常顺理成章的问题:“你从母亲那学会了什么?”在常理下,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不会出现什么偏差的。尽管可能会出现多种多样的解答,但是“巧”的是,第一个学生A的回答一下子就把问题开门见山地引向了“节外生枝”——“我从母亲那学会了搓麻将。”其情节的推进,矛盾的展开,都似乎太突然、太顺畅了,几乎容不得老师“我”再从其他学生的回答中,选择最符合本课内容学习的观点来发挥、来点评,以水到渠成地小结课文,结束本课教学。由此,我推断这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有这么“巧”的事。
  我承认作品中的老师“我”对处理课堂上的这个“节外生枝”的问题是充分体现出了教学智慧的。老师“我”迅速拿起粉笔板书了一个话题:“母亲的苦与乐”。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的眼睛瞪着黑板发愣,“不是谈麻将吗?”有学生问。老师“我”笑了,说:“这‘乐’中不就有麻将么?”显然,老师“我”在这里运用了一种类似偷换概念的方法。如果不是早有准备,“巧”作安排,能这么应变及时、处置坦然、掌控自如吗?由此,我推断这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有这么“巧”的事。
  特别是在“连堂课”中,班上所分的四个小组的代表发言,更是一个小组一个角度,一层讨论一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地连接上了老师“我”在第一堂课将要收束课文时准备朗读的:“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感人的场面,把“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推向了高潮。由此,我推断这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有这么“巧”的事。
  在文学创作中,恰当地运用“巧”是必需的,但也千万不能忽略“合”——即不能违背生活的常理与逻辑。例如在作品中,当老师“我”想把问题解决在当堂,而时间又不够,于是果断地决定再上“一个连堂课”时,居然不向学校教务处请示,也不同下堂课的老师打商量。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使这上课的老师“我”是学校的校长,也不能带头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是吧?再拿“连堂课”中的四个小组分组讨论环节来看,如果作者能够再适当地交代、铺垫一些必要的教师引导过程与细节描写,那么这“一堂节外生枝的课”的推进是不是会显得更自然些?对文中这位充满教学智慧的教师形象的塑造是不是更完美些?
  综上所述,这篇作品既“巧”在细节,也“拙”在细节。我希望通过对这篇作品的赏析,能给那些喜欢进行校园文学创作的朋友有一点启示。

【 原帖详见——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04388.html 】

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
文/长歌采薇

  我满怀激情地导学着胡适的《我的母亲》,末了,用粉笔板书了文中的一句话:“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让同学们体会这语句中饱含的感情。短暂的沉默,我又问:“你从母亲那学会了什么?”先解决这个问题。
  “我从母亲那学会了搓麻将。”A学生小声地说。我很震惊,是说他不遵守纪律,太轻狂了,还是不尊重母亲,不理解母爱了,还是……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句话已在第二排的学生中传开了,很快前后排的同学中也传开来,学生似乎对A的话很感兴趣,并议论起麻将来。我想,我的第二个问题跑题了,原想调动一下学生的情感,却不曾出现如此意外,此时,我是呵斥制止,还是提示学生要向好处想呢?强制性的让学生回头,多是不好,覆水难收啊!我竭力思考这其中的原由。
  A生脱口而出的回答,告诉我这可能也是他的实情吧。但学生们主动地参入也告诉我:这可能也不是一个特例呀!对于麻将文化,我向来是不知可否,麻将桌上的尔虞我诈、挑拨离、间恶语相向不在少数。乐此不疲,玩起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的也是大有人在。平时工作之余休闲一下放松情绪,联系感情,应该也是可以的吧。但危及到学生可不是一件好事情,麻将的诱惑力实在太大。让学生正视母爱,正视麻将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
  学生们还在交流着寒假里父母搓麻将的事,甚至还有的同学大谈自已的参入,那一句句话,在我,却是如坐针毡。而此时下课铃声响了,我大声说:同学们,你对麻将很感兴趣吗?那我们今天上一个连堂,交流一下你对母亲,对麻将的看法好不好?“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也安心了,一定得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我迅速拿起粉笔板书了一个话题:“母亲的苦与乐”。分小组讨论。学生的眼睛瞪着黑板发愣,“不是谈麻将吗?”有学生问。我笑了,“这‘乐’中不就有麻将么?”学生开始了讨论。
  不一会,声音来了,一组先说:“小时,我不懂事,但我认为,母亲是很艰难的,生我,养我,把我们拉扯大,如今,还要承担我们的一切需求,我爱我的母亲。”热烈的掌声响起来了,“我很感动。生活中,母亲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曾有一次,母亲煮饭晚了,我很气愤,掉头去了学校,母亲却给我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是一组的小梅,说着竟落下泪来,掌声淹没了她的泪水。
  二组的声音来了,先前的A说:“我的父母在外打工,今年过年才回来,母亲坐在麻将桌前眉飞色舞,难得的相聚,我总粘着母亲,自已也学会了搓麻将。”看那一脸的沮丧,我请了二组一位同学对A的话说说自已的看法:“学生搓麻将不是一个好事情,应以学习为重。父母在外辛苦一年,回家了,在麻将桌前快乐,可以理解,但不顾及孩子,沉迷于麻将,我以为这不对……”
  三组的学生躁动起来,我赶紧让三组的说话:哪有说父母坏话的,你忘了是谁十月怀胎,生下你吗?你忘了学过的《游子吟 》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崇高无私,母爱博大无边,美国的一位总统曾说,“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世界上的母爱应该是相通的,我爱我的母亲,我想我的母亲,虽然她现在不在我的身边。孩子那真挚淳朴的话语让我几欲流下泪来,在雷鸣般的牚声中,我侧过身,仰面看了看窗外。窗外正春雨绵绵。
  四组的学生也发言了:如果我给母亲打分,应该在99分以上,生活中虽有N个母亲或是父亲喜爱搓麻将,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说母亲不好。不过,只顾搓麻将而忽略了一年难得的一次和子女交流的机会,可惜。又一位学生说:对,我们要正确认识母亲打麻将,母亲难得的一个长假,和邻里玩玩麻将,增进感情,活跃过年的气氛,但我们学生可不能整天围着母亲转,更不能参入打麻将。我们有寒假作业呀,我们要自律,打苍蝇打蚊子可以,不能打麻将。一席话,学生都笑了,我也笑了。
  最后,我用手指着先前板书的胡适的那句话说:同学们,我们一起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地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敬重之情的句子朗读一遍,“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注:本人享有该文著作权,最终归属荷戟长歌QQ615926119空间,槐荫论坛:长歌采薇,请勿随意转载、署名发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20:58:05 | 只看该作者
都来做一个“会说会练的全把式”
——再读“东门之杨”的《作文评点实例》

文/麻辣讥士
  既专业又敬业的“杨”老师果然未负众望!在我4月10日那天上午10:02发帖转达许多教师朋友的期盼才只过了上十个小时,而且那天还是周五——正是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忙得很的时候,“杨”老师居然没过夜就于当晚23:03把对学生作文的修改全稿展示出来了,提前(因为“杨”老师曾说要“过两天”的)将“规划蓝图”变成了“美好现实”。我叹服之余已不知说什么好。这是完全不能用“响鼓也要重捶,好马也要鞭催”来比拟的。
  “杨”老师给我们展示出来的学生作文修改稿虽然只是一种“结果”,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我们开展任何一项教学工作(含作文指导),都要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有过程才有感染力,有结果才有说服力。不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过程”和“结果”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谁离开谁都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就拿“杨”老师对那位不知姓名的学生的作文评改来说,“杨”老师前次贴出的学生作文点评稿,如“庖丁解牛”似地对学生作文进行了精细评点,这一过程只是明确地告诉学生和我们读者,在处理素材、提炼素材、使用素材方面应该怎么做——“根据开头和结尾对人物的评价,将素材的顺序调整如下可能会更好:③④⑤⑥①②⑧⑦。先写他柔弱、消极的一面,然后写他的特长兴趣,最后写他学习上积极进取不服输的一面。这样安排,既能前后衔接自然,又能起到先抑后扬的表达效果,更加突出人物形象。”
  然而,仅凭这些语言阐述,学生也好,我们读者也好,是不容易一下子就领会过来的。这时就需要指导老师用自己的写作教学实践来为学生和我们读者进行一下示范,将写作理论同写作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当“杨”老师及时地再次展示出他的作文修改全稿——写作指导与实践的最后成果时,我的心中就已不仅仅是一种感动了!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可作言教身传的结果或成果,其教学指导意义就非同小可!它不仅能让学生和我们读者都有一个观摩学习的机会,而且也能让那位学生和我们的读者更加清楚文章应如何具体修改、文章修改之后变成了一种怎样的崭新面貌。
  俗话说:“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只练不说是真把式,会说会练是全把式。”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来说,就是要做这种“会说会练的全把式”!在过去很多时候,我们见到有些教师在“说”与“练”的关系上处理得不甚好——“满堂灌”就是最典型的表现。当然,“练”对学生重要,对老师也重要,特别是具体指导学生写作文,当老师的更应适时地整出篇把“下水作文”来。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不仅是理念,而且也是实践。
  以上就是我为什么一读“杨”老师的学生习作点评稿、再读“杨”老师的学生习作修改稿之后,要有感而发的原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21:00:12 | 只看该作者
先生的点评是名副其实的引领,许多人从中受到启迪!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06 编辑 ]
70#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16:57:57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点评”应始终保持一种精品意识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十)


文/麻辣讥士


  实事求是地说,李凯老师是一位敬业而勤奋的乡镇初中语文教师。我读了李凯老师目前已发表在“孝感教育科研网”上的近50篇学生习作点评,很为李凯老师善于指导与鼓励学生,无私地鼎力扶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师德精神与教学热情所感动。
  然而正如俗话所说的“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一样,我们在着力写出许多精当、准确的学生习作点评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点把“败笔”。这很正常。因为教师也是普通人,在认识上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觉。但就学生而言,他们苦心经营的一篇小文,老师看后是否满意,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优点如何发扬,缺点如何改正,常常要在老师的作文评语中找到答案。所以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点评”应始终保持一种精品意识,教师必须重视并写好每篇学生作文的点评之语。因为就教师而言,学生是否达到自己在作文指导时所提出的要求,自己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今后应该如何确定作文教学的坐标和方向,都应当在写点评之语的时候进行认真考量与斟酌。为了更好地教学相长,我将李凯老师最近写的一篇我认为不太精当的《习作点评》(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86)特别提出来,与李凯老师,也与广大语文教师一起研讨一下。
  在研讨李老师的点评之前,我们还是先来全面审读一下学生的习作原文(见下文):
作者:湖北省××县伍洛中学初二(7)班学生
  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随之而来的应是绵绵细雨,温暖春风,花红柳绿,万物复苏。但是,现实中的春天却和想象中的“美丽的景色”截然不同。
  大地一片死气沉沉,一株株枯黄的柳树有气无力的瘫在路两旁。街上没有行人的欢呼;天上没有燕子的欢叫,地上没有小草的滋长;万物没有细雨的滋润;就连小猫小狗都懒得出门,呆在家里睡觉。——这是一个枯燥的春天。
  天阴了,我以为盼望已久的春雨终于要降临人间了!为此,我欢呼不已!但是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像一片片被震碎了的云,它慢悠悠的来了,这便是冬天的精灵——雪。它在天空中得意地跳动,伴随它的不是动人的音符,而是令人心碎的忧伤之歌,它在嘲笑春天的无味枯燥。在讥讽春天的死气沉沉。是这样的,但是这又能够去埋怨谁呢?
  在这样的糟糕的环境下,人的心情自然也像没开化的河水一样,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暖意。行人们走在街上,仿佛一切都看不顺眼。或垂头丧气,或愤怒不已,或冷眼相对,或叹气唉声。没有春意的春天,是不能感化人的心灵的。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万事开头难。可是,一年美好的开头,难道真要扼杀在这无味之春里了吗?
  自古以来,春都给人以生机,给人以希望。可如今,它给人们的是什么?是枯燥,是悲伤,是死气,是惆怅,这怎么能催人上进,努力进取呢?
  我为春之枯而哭,而悲,而伤,而感。春天本应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可是,今春却如“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一片带有秋意的景色。
  春之枯何时能成为春之绿?死气沉沉,几时才能变回生机盎然?我一人在白雪还在飘飞的幽径中,寂寞地盼望着,等待着……
  读了这篇学生习作,我感到文中首先是时间交代不明。我从文中第1自然段所描写的文字感觉来看,“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揣测这可能应是一种“冬末”之景吧?如果是“冬末”,那么“随之而来的应是绵绵细雨,温暖春风,花红柳绿,万物复苏”这样一种对于“春”的期待就还得假以时日了,急不得。如果是“冬末”,那么“现实中的春天却和想象中的‘美丽的景色’截然不同”,则是毫无疑义的。所以,由于第1自然段的扣题不紧,从而导致文章不能往下具体地展开描画“春”、赞美“春”,以及围绕着“春”字来写景抒情。
  学生习作的全文基调都是在描写“冬末”的景象:
  ——请看第2自然段中的描写:“大地一片死气沉沉,一株株枯黄的柳树有气无力的瘫在路两旁。街上没有行人的欢呼;天上没有燕子的欢叫,地上没有小草的滋长;万物没有细雨的滋润……”
  ——请看第3自然段中的描写:“我以为盼望已久的春雨终于要降临人间了!为此,我欢呼不已!但是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像一片片被震碎了的云,它慢悠悠的来了,这便是冬天的精灵——雪。它在天空中得意地跳动,伴随它的不是动人的音符,而是令人心碎的忧伤之歌……”
  正因为学生习作的全文基调都是在描写“冬末”的景象,所以全文的抒情基调也必然不可能与“春”扯上任何联系:
  ——请看第4自然段中的描写:“在这样的糟糕的环境下,人的心情自然也像没开化的河水一样,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暖意……”
  ——请看第6自然段中的议论:“自古以来,春都给人以生机,给人以希望。可如今,它给人们的是什么?是枯燥,是悲伤,是死气,是惆怅,这怎么能催人上进,努力进取呢?”
  正因为这篇学生习作全文的基调都是在描写“冬末”的景象,全文的抒情基调也都与“春”扯不上任何联系,所以,学生习作最后在倒数第2自然段中的感慨文字,就显然发得毫无端由:
  ——“我为春之枯而哭,而悲,而伤,而感。春天本应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可是,今春却如“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一片带有秋意的景色。
  倒是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呼唤“春”天快来的意思,稍微与题目沾了点边:
  ——“春之枯何时能成为春之绿?死气沉沉,几时才能变回生机盎然?我一人在白雪还在飘飞的幽径中,寂寞地盼望着,等待着……”
  根据以上对学生习作的全面分析来看,我认为这显然是一篇文不对题、议论与抒情也都无的放矢的矫情之作。可点评教师对这篇学生习作却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见下文):
习 作 点 评
湖北省××县伍洛中学教师  李 凯
  近日让学生以“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学生的作文完成情况让我惊诧:他们笔下的春天简直太美了,真如朱自清笔下生机盎然之春。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精妙的文笔和美好的心灵。然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东北山城之春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现在的东北山城之春正如本文所描绘的那样:枯燥,死寂,毫无生气,还有些寒冷。可以说,本文作者笔下的春天才是“真正的春天”。这也是此文在众多的文章当中能脱颖而出的原因。细读本文,可以看出作者对眼前之春的确有一些独特的感受,作者敢于把这些真实的东西写出来,不像大多数同学那样人云亦云,简单摹仿。另外作者在用词上也格外讲究,如:在描写理想中的春天的时候用“绵绵细雨、温暖春风、花红柳绿、万物复苏”来形容;在描写走在路上的行人的时候,用“垂头丧气、愤怒不已、冷眼相对、叹气唉声”来形容;在描写如今的春天给人的感受时用“枯燥、悲伤、死气、惆怅”来形容。那结尾一句:“我为春之枯而哭,而悲,而伤,而感。”更是别具匠心,韵味十足。从中足可以看出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底。
  全文围绕“枯”行文,写出了春之“枯”,行人之“枯”,作者之“哭”,行文流畅,文笔朴实。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毫不客气地说,我觉得上面是我迄今为止所读到的最不恰当的一篇习作点评。
  ——比如学生习作中并无一处地方提到是在描写“东北山城之春”,可点评教师却说:“现在的东北山城之春正如本文所描绘的那样:枯燥,死寂,毫无生气,还有些寒冷。”
  ——比如学生习作中并无一处地方是在正面描写“春”天景象,可点评教师却说:“本文作者笔下的春天才是‘真正的春天’。”
  当然,惟一让我感到还比较“恰如其分”的点评文字还是有一句的:即“细读本文,可以看出作者对眼前之春的确有一些独特的感受,作者敢于把这些真实的东西写出来,不像大多数同学那样人云亦云,简单摹仿。”
  我认为,教师的习作点评之语作为一种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育人职责和育人艺术的一种具体体现。教师在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时切不可掉以轻心、草率随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水平以及作文内容等具体情况来给予“准确而恰当”的点评——是好则说好,有不当则应指出来。不能不讲原则地给学生的习作“戴高帽”。事实上,习作点评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篇作文层面的心灵沟通,也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呼唤。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水平的逐渐提高,与教师准确、全面、公正的点评之语密切相关,因为在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心目中,老师就是权威,老师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权威评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权威性的评价往往决定一个人行为程度的强弱,它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动机强度,行动的持久与深入,能使行为者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正因为如此,我要再次来个篇末点题,并愿与所有的语文教师共勉——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点评”应始终保持一种精品意识。
  如有不同看法,欢迎大家争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15:10 , Processed in 0.1264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