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寒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市教科院副院长周国瑞先生文辑=2008年6月23日起辑转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七)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七)

文/麻辣讥士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赏景如此,赏文亦如此。教师点评学生的一篇习作,虽然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但若能选取独特之“点”来“评”析,就能发前人所未发,言时人所未言,使点评效果更为突出。  像张老师这样能“慧眼独具”地抓住她的学生习作中的“一点”——叙事技巧——电影蒙太奇式的“叙事和表意”来赏析(原文附后),不仅彰显了这篇习作的突出特色,而且也让读者具体地品味到了这种叙事方式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刻作用。而这种独特的“点评”角度与目标鼓励,必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人物描写、事件记叙应多从细节描写、动态描写入手的自觉意识——有细节描写才能感染读者,有动态描写才能扣人心弦!
  当然,像下面这篇学生习作,除了可以从表现技巧的角度来点评外,还可以从叙述语言的角度来点评。
  比如,我读下面学生的这篇习作,感到它还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它的叙述语言非常简洁、明晰而很有容量。
  如开头一句交代:“隔壁的妈妈是个精神错乱的人,她有两个儿子。”一下子就点明了人物关系——我记叙的是邻居的事——主人公是个“疯子”,她有两个儿子。
  再如结尾:“我想,那母亲深深地爱着她的儿子,无论外界如何,她内心自感很幸福。所以她用傻傻地笑来表达。那傻傻地笑就是最幸福的语言。”一下子就来了个首尾照应和篇末点题。它既赞美了文中主人公的憨厚朴实,也表达了习作小作者的善良之心,让我在佩服小作者行文技巧的同时,还深深为小作者的博爱胸怀所感动!
  下面这篇学生习作除了可以分别从表现技巧的角度来点评或从它的叙述语言的角度来点评之外,还可以从作者的审美眼光的角度来点评。
  比如,像小作者能从那“蓬头垢面,衣服又脏又破,好像很长时间都没有洗过头,也没换过衣服”的“隔壁妈妈”身上发现“她那憨憨的笑,清澈的眼波,让我觉得这就是母亲……”特别是当那“粗暴的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就着那皮鞋就踢”他的两个儿子,“踢得他们哭天喊地。那疯母亲就摇摇晃晃地跑过来,一下子扑在两个孩子的身上,任那男人的铁蹄一脚脚落在她身上……”像这样一些叙述与描写,就把一位“心智”虽愚而“母爱”犹存的人性美刻画得感人肺腑,充分体现出了小作者的审美眼光是如何的与众不同。
  总之,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应像张老师这样选择好其中某一“点”来加以“评”析或“评”论,这样既显得“慧眼独具”,又使我们对学生习作的“点评”显得深刻而巧妙。

下附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原文网页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18

幸福的语言——傻傻地笑

湖北省××市水中学初二(3)班学生   罗 霞

  隔壁的妈妈是个精神错乱的人,她有两个儿子。
  从前,我上学起得早。从她家门前过,而她每天就倚在门上,①身形瘦得像根芦柴棒,风吹过来,她也似乎要跟着摇晃。她傻傻地冲我笑,蓬头垢面,衣服又脏又破,好像很长时间都没有洗过头,也没换过衣服
  只是,她那憨憨的笑,清澈的眼波,让我觉得这就是母亲,也使我的心深受震撼。
  听妈妈说,她是先天性的精神错乱。她丈夫家里穷又不会营生,只能讨疯女做老婆。他的心里总是不大顺,便总拿她来虐待,伸手就打,开口就骂,好像她不是他的妻,而是他的一个玩具,一个有着生命的出气筒。
  无论她丈夫给她什么样的生活,她总是笑。确切地说,她只会笑。看到她冲我笑,我心里总替她生出无限悲凉。
  她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已长大成人。每当他们的父亲打母亲时,他们总会出来阻拦。有一次,父亲又打母亲,②打得母亲像带血的小猫小狗哀鸣着到处躲藏。两个儿子回来了,赶紧拦阻,抱着他们的父亲,父亲还不依不饶,使命地奔脱了,在旮旯里拿了把锹,一锹把就抡在母亲的腿上。那可怜的母亲,一下子瘫倒在地。两个儿子气极了,大儿子抱着父亲的腰,小儿子照着他们的父亲的头和脸一阵乱拳,打得父亲哼哼哈哈,而小儿子则泪流满面……
  往事不堪回首。
  两个儿子小的时候受过村里不少的凌辱。③小伙伴们笑他们的妈妈是疯子,笑他们的衣服几天也不换,笑他们的鞋穿出了鸡伢(意思是穿破了露出了脚趾),笑他们上学老也拖欠着杂费……他们笑得东倒西歪、眼泪和鼻涕谄媚地跑出来到脸面这个广场上与灰尘窜堆。他们的自尊心深深地受了伤,他们忍受着,可那些小家伙们更加放肆,推他们,骂他们——“大疯子生的小疯子”。他们心底的火山终于暴发了,奋起还击。那造次的家伙们被揍得哇哇乱叫,灰溜溜地各自跑回家向自己的父母苦诉。那父母们都把自家孩子当个宝儿,那几个孩子的妈妈们陆续投诉到他们家来了
  ④粗暴的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就着那皮鞋就踢,踢得他们哭天喊地。那疯母亲就摇摇晃晃地跑过来,一下子扑在两个孩子的身上,任那男人的铁蹄一脚脚落在她身上。她哼都不哼一声,只是回头用哀求的眼神看着他。可是他不住手,好像打的不是人,而是畜生,他嘴里就是骂的:“畜—生—!……
  自此,两个孩子再也不跟人打架。他们变得更沉默了。他们怕他们的母亲跟着挨打。
  长大后,无论他们做工走到多远,打电话总会让他们的母亲来接。⑤那母亲握着电话,什么也不会说,只在电话的一头傻傻地笑。他们回家来,总会给母亲买上件新衣服,再给母亲带些好吃的。而父亲再也不敢打母亲了。
  我想,那母亲深深地爱着她的儿子,无论外界如何,她内心自感很幸福。所以她用傻傻地笑来表达。那傻傻地笑就是最幸福的语言。

习作点评
用“蒙太奇”来创造非凡的催泪效果
——点评学生习作《幸福的语言——傻傻地笑》


湖北省××市中学教师  张明霞

  这篇学生习作的独特之处,就在以芙蓉出水似的语言徐雕微琢,用轻扬错彩镂金的细节之魅,来沉淀凄婉的人性之美。再一品味细节,还可品出其中似乎有一种“蒙太奇”的艺术效果。
  “蒙太奇手法”本是影视拍摄中的一种常用表现手法,它是将拍摄的多个场景发生的多个事件剪成片断,再将这些片断有机地拼接成电影画面,以达到叙述剧情的目的。“蒙太奇能够深刻地揭示和鲜明地表现出现实生活所存在的一切联系,从表面的联系到最深刻的联系。” (见普多夫金[苏联]:《论蒙太奇》)而在本文写作中,小作者可能不自觉地用到了蒙太奇手法。小作者把多组不连贯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排列在一起,以此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和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如本文五处细节(习作中用划线标示),每一处单独来看就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如果把五处细节从文中抽取出来联袂一读,仿佛就是蒙太奇式段落,这五个镜头的剪接跳跃性比较大,可谓是跳接式蒙太奇。请看——
  片头:从前,我上学起得早。(从片头引出叙描人物之一)
  镜头①:疯母倚门风中傻笑。
  镜头②:成年儿子制止父对母的暴力,不能,儿子情绪失控打父亲。
  镜头③:童年受小伙伴凌辱,反抗。
  镜头④:疯母护子,遭毒打。
  镜头⑤:母亲接儿子的电话,不语,傻笑。
  跳接式蒙太奇,能使读者产生错觉美感。它把不同时空的片断构成一个整体, 就像电影的叙事和表意,能创造一种非凡的催泪效果——悲悯而善感的读者是会流泪的。
  就在你在第⑤个镜头处流泪时,结尾一段就像深情的画外音,既呼应首文,又显亮主题——“我想,那母亲深深地爱着她的儿子,无论外界如何,她内心自感很幸福。所以她用傻傻地笑来表达。那傻傻地笑就是最幸福的语言。”
  “蒙太奇的力量就在于它把观众的情绪和理智也纳入创作过程之中,使观众也不得不通过作者在创造形象的时候所经历过的同一创作道路。”(谢尔盖•爱森斯坦[苏联]:《蒙太奇在1938》)善良的读者,如果你流泪了,就代表小作者的作文成功了。请一起向我们的母亲:敬——礼!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0: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八)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八)

文/麻辣讥士

  读了下面这篇学生的习作,我心中有一点疑惑:这习作真是出自一名小学6年级学生之手吗?且不说行文怎么的流畅,语言怎么的简洁,结构怎么的清晰富有条理,内容怎么的充满诗情画意……仅凭能熟记和恰当地选用那些古代诗句,并对其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就已非一般人所能为。若此篇习作真是小学生本人所写的话,那我不得不由衷地赞叹一句:太有才啦!
  假使(纯属个人在“杞人忧天”)此篇习作不是出自小学生之手,那么,我们的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的就是应该怎么做一个真实的人,然后才是如何写好抒发真情的文。教书育人——这一点对于每位老师来说都应该是“座右铭”。因为我真不希望看到那种“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情景出现

下附学生习作与教师点评原文网页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16

湖北省××市巡店镇中心小学62)班学生  陆可欣
  人们说,春天是一首歌,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春天是一幅画,是一幅缤纷的画。我说,春天是一首诗,是一首抒情的诗篇。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处群山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他们嫩生生,绿油油,肥胖胖的,睁开惺忪的睡眼,好奇地张望着大地……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瞧!迎春花吹着金黄的小喇叭奏着迎宾曲。桃花妹妹羞答答地绽开了粉红的笑脸。梨花身着银丝白纱是那么恬静、淡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垂柳那飘逸的秀发便随风摇曳。细细的嫩叶是春姑娘给她点缀上的一颗颗青绿的珍珠,远远望去,如一个水珠四溢的喷泉,让人不得不驻足欣赏。
  “粘面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春间二三月,风轻轻地吹拂着。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吹暖了封冻一冬的大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是细雨的港湾,小雨沙沙,似针尖般细,如线一样长,若蛛丝般轻。落在嫩叶上,洒在花瓣上,渗进泥土里,把叶子洗得金光闪闪,给花瓣嵌上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嘎,嘎,嘎……”一队队小鸭子平缓地滑过水面,,他们灰灰的脑袋,毛绒绒的身体,一个个扑扑翅膀,松松筋骨,一会儿这儿跑,一会儿那儿窜,哦,古怪精灵的小鸭子!
  “孩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漫天飞舞的风筝让人看得心旷神怡。地上也绽开一张张欢乐的笑颜。伴随着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风筝在空中越飞越高,去追随那火红的太阳,追随心中的希望……
  我登临山顶,仰望头顶飞过的春燕,春天的诗句在哪里,春燕说在我口中的新泥里。
  我路经田园,询问田间耕作的农人,春天的诗句在哪里,农人说在犁铧下的希翼里。
  我轻叩心扉, 春天的诗句在哪里,一个声音回答,就在你纯真的心田里……

【习作点评】
诗意的文字 缤纷的春天
——《诗情春天》习作点评

湖北省××市巡店镇中心小学教师 叶 丽
   
  “大地添绿,鲜花绚烂,柳姿绰约,春风和煦,细雨霏霏,小鸭戏水,风筝漫天……”你用敏锐的观察,灵动的笔触,丰富的想象,给读者展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天图画。读后还回味在你的诗情画意中,不忍释卷。
  古往今来,历代诗人歌咏春天的美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你选择了古诗颂春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眼中的诗意春天,多么有创意啊!
  抒写春天,能抓住春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从色彩“金黄、粉红、白纱、苍绿”,从声音“嘎嘎、沙沙”,从形态“嫩生生、随风摇曳、松松筋骨”多方面入手,既写了植物的欣欣向荣,又写了动物的活泼可爱,还写了人们的生机勃勃。能仔细观察,精心刻画,全方位展示春天的美丽。
  抒写春天,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想象的双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排比句“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吹暖了封冻一冬的大地。”让人浮想联翩。比喻句“似针尖般细,如线一样长,若蛛丝般轻。”精妙恰当。拟人句“他们嫩生生,绿油油,肥胖胖的,睁开惺忪的睡眼,好奇地张望着大地……”写出了小草的憨态可掬。这些文字既展现了你的文学功底,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你的童心童趣。
  抒写春天,你能从古人的诗句出发,细细品味,结尾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首精巧温馨的小诗,读来隽永,回味无穷。
  你的文章象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细腻。愿你在写作的路上继续采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在文学创作的海洋扬帆远航!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0: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九)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九)

文/麻辣讥士

  从下面这篇精批细改的学生习作点评稿来看,“东门之杨”(以下简称“杨”老师)当属那工作敬业、教学有方的教师之列,不然,犯得着为一篇中等八样的学生习作这么费时间、耗精力、呕心血吗!
  我猜想,“杨”老师特意挑选这一篇中等八样的学生习作来进行悉心点评,应是有着良苦用心的。从这篇学生习作的文字水平来分析,应是一名初中学生。因为这篇作文比小学生作文的词汇更丰富、选材更典型、行文更简洁;但又不像高中生作文那样,在刻画人物方面刻意使用一些表现技巧、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尽管显得有点稚嫩,却透着一股自然清新之气。
  作为初中学生的习作来说,最常见的就是不会处理素材、提炼素材、使用素材。不少学生在记人、叙事上多是想起什么就写出什么,根本没有那种如何凸现人物性格、如何表现情节曲折的自觉意识(或曰“匠心”)。
  正因为初中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训练目标就是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所以,“杨”老师独具慧眼地选择这篇学生习作来进行“庖丁解牛”式的点评,通过给学生习作中的所有“素材”(在有的写作教科书上把写到文章中的“素材”称为“材料”)标注序号的方式,让学生(还有我们读者)具体认识生活“素材”对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杨”老师在习作点评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仅将所有标注了序号的“素材”进行了重新排列,而且还清楚地讲解了为什么要这么排列的理由。既说明了其然,又解释了其所以然,这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谋篇布局的水平大有帮助。同时,“杨”老师还“搂草带打兔子”地指出了学生习作中的一些错别字、个别不恰当语序与冗余词语、有些地方叙述详略失当和缺乏对比照应等问题。像这样细致入微地点评与指导学生作文的方式,绝非一般教师所愿为、所能为。正因为如此,“杨”老师的这篇别具一格的习作点评赢得了“槐荫学苑”里的广大教师朋友的热烈称赞。
  我在倍受感动之余,想给“杨”老师提出下面的建议——
  “杨”老师在点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要把所有标了序号的“素材”重新组合一下的修改方案:“根据开头和结尾对人物的评价,将素材的顺序调整如下可能会更好:③④⑤⑥①②⑧⑦。先写他柔弱、消极的一面,然后写他的特长兴趣,最后写他学习上积极进取不服输的一面。这样安排,既能前后衔接自然,又能起到先抑后扬的表达效果,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我和有些网友一样,也曾试着按“③④⑤⑥①②⑧⑦”的序号去安顿、梳理文中的那些“素材”,却怎么也没有整顺畅。
  由此可见,就像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实施“旧城改造”工程一样,对于那些“搬迁户”不是一道行政命令就能解决问题的,还必须做许多细致的工作,甚至提供某些必要的帮助等。总之,要将“规划蓝图”化为“美好现实”需要一定的过程与环节。联系这篇学生习作修改的实际来看,在进行“素材”的搬迁过程中,在重新理顺这些标有序号的“素材”时,还少不了添加一些必要的关联词、过渡句,还应兼顾记人叙事的详略、铺垫、对比、照应等。像我这样都难以一时把文章搞顺畅,那么对于被点评的初中学生来说,他可能会觉得更难以如何下手。
  所以,我觉得“杨”老师应索性“送佛送到西天”,把对这篇学生作文的精批细改进行到底。我想请“杨”老师再吃点苦、费点神、花点时间,按你的调整思路把这篇习作的内容(包括素材的安置、关联词与过渡句的使用等)重新理顺一下,以便让我们大家看到一篇修改后的完整的文章。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能让我们大家有一个观摩学习的机会,而且也能让那位学生更加清楚文章应如何具体修改、文章修改之后会是一种怎样的新面貌,其教师示范作用和教学指导意义会更大!
  无庸讳言,这样做一定很有难度。记不准是哪位伟人曾说过这样意思的话:建设一个新世界比摧毁一个旧世界要难得多。将其引用到具体的作文修改中,重新布局谋篇,把原有的结构、“素材”进行重新梳理与条理甚至要比另外从头写一篇作文难得多。因为把原有的结构、“素材”进行重新梳理与条理,几乎就是在“戴着脚镣跳舞”。但正因为有挑战性,才更显出其精彩!
  不知既专业又敬业的“杨”老师能接受我和许多教师朋友的这个不情之请、以实现我和许多教师朋友的心中期盼吗?
  我知道提这样的要求过分了点,既无故增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先自罚三杯后再敬“杨”老师的酒!

【下附学生习作点评原稿】
详见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00809-fpage-3.html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1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1: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阅读了教育前辈麻辣讥士先生对多位一线教师的习作点评的点评!

       寒梅在此问候先生并向先生致以祟高敬礼!

       先生如此认真地对许多一线教师的文字做深入细致的评点,足以看出先生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深层次的,而且扎实的,给予了教师们更多的引领和激励。
  

       先生的唯美思想和人格魅力令人感动!

        位卑未敢忘已责。先生的鼓励定当铭记在心!作为追求!实于行动!

        万分感谢先生!

        相信先生的点评,会让许多教师有所启发,所以转发在我们的<教师之友>.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4-12 16:51 编辑 ]
55#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20: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赏析网友“长歌采薇”创作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

文/麻辣讥士

  通常一篇好的文学作品都会让人产生一读再读的兴趣,网友“长歌采薇”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在这里,我把《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称之为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是因为此前我浅尝辄止,未对作品作深入品读,竟把这篇校园文学作品看成是一篇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好惭愧!“长歌采薇”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从表面上看,的确非常像一篇语文课堂教学实录,而且也让网上许多跟帖者都信以为真,纷纷发表感慨。就凭能以假乱真这一点来看,就表明了作者是如何自觉遵循艺术源自于生活的文学创作规律的。
  有朋友会问:你是怎么认定“长歌采薇”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是一篇文学作品而不是一篇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呢?我说:因为它毕竟高于生活,文中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露出了过多的“巧合”痕迹,让我断定这是一篇经过了艺术提炼、艺术加工的校园文学创作作品。
  我不否认这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突然冒出“节外生枝”的问题,完全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也不否认我们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能够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因势利导地把临时“生成”的课堂推向高潮。但在“长歌采薇”的《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中,由于某些细节的安排过于“巧妙”了,倒显得这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不够真实。一言以蔽之:这篇作品既“巧”在细节,也“拙”在细节。
  作品中的老师“我”(注:此处不能同作者“长歌采薇”划等号),在第一堂课(以区别于后面还要出现“一个连堂课”)的后半部分,按照一般语文课的教学常规,是到了拓展延伸的环节——即由课内学习转向课外思考,联系学生思想与生活实际,来运用、消化、巩固本课所学习的有关内容(如思想感情、观点态度、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等)。所以,这时老师“我”向学生提了一个与该课《我的母亲》教学内容联系很紧且非常顺理成章的问题:“你从母亲那学会了什么?”在常理下,学生的回答一般是不会出现什么偏差的。尽管可能会出现多种多样的解答,但是“巧”的是,第一个学生A的回答一下子就把问题开门见山地引向了“节外生枝”——“我从母亲那学会了搓麻将。”其情节的推进,矛盾的展开,都似乎太突然、太顺畅了,几乎容不得老师“我”再从其他学生的回答中,选择最符合本课内容学习的观点来发挥、来点评,以水到渠成地小结课文,结束本课教学。由此,我推断这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有这么“巧”的事。
  我承认作品中的老师“我”对处理课堂上的这个“节外生枝”的问题是充分体现出了教学智慧的。老师“我”迅速拿起粉笔板书了一个话题:“母亲的苦与乐”。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的眼睛瞪着黑板发愣,“不是谈麻将吗?”有学生问。老师“我”笑了,说:“这‘乐’中不就有麻将么?”显然,老师“我”在这里运用了一种类似偷换概念的方法。如果不是早有准备,“巧”作安排,能这么应变及时、处置坦然、掌控自如吗?由此,我推断这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有这么“巧”的事。
  特别是在“连堂课”中,班上所分的四个小组的代表发言,更是一个小组一个角度,一层讨论一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地连接上了老师“我”在第一堂课将要收束课文时准备朗读的:“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感人的场面,把“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推向了高潮。由此,我推断这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有这么“巧”的事。
  在文学创作中,恰当地运用“巧”是必需的,但也千万不能忽略“合”——即不能违背生活的常理与逻辑。例如在作品中,当老师“我”想把问题解决在当堂,而时间又不够,于是果断地决定再上“一个连堂课”时,居然不向学校教务处请示,也不同下堂课的老师打商量。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使这上课的老师“我”是学校的校长,也不能带头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是吧?再拿“连堂课”中的四个小组分组讨论环节来看,如果作者能够再适当地交代、铺垫一些必要的教师引导过程与细节描写,那么这“一堂节外生枝的课”的推进是不是会显得更自然些?对文中这位充满教学智慧的教师形象的塑造是不是更完美些?
  综上所述,这篇作品既“巧”在细节,也“拙”在细节。我希望通过对这篇作品的赏析,能给那些喜欢进行校园文学创作的朋友有一点启示。

【 原帖详见——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04388.html 】

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
文/长歌采薇

  我满怀激情地导学着胡适的《我的母亲》,末了,用粉笔板书了文中的一句话:“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让同学们体会这语句中饱含的感情。短暂的沉默,我又问:“你从母亲那学会了什么?”先解决这个问题。
  “我从母亲那学会了搓麻将。”A学生小声地说。我很震惊,是说他不遵守纪律,太轻狂了,还是不尊重母亲,不理解母爱了,还是……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句话已在第二排的学生中传开了,很快前后排的同学中也传开来,学生似乎对A的话很感兴趣,并议论起麻将来。我想,我的第二个问题跑题了,原想调动一下学生的情感,却不曾出现如此意外,此时,我是呵斥制止,还是提示学生要向好处想呢?强制性的让学生回头,多是不好,覆水难收啊!我竭力思考这其中的原由。
  A生脱口而出的回答,告诉我这可能也是他的实情吧。但学生们主动地参入也告诉我:这可能也不是一个特例呀!对于麻将文化,我向来是不知可否,麻将桌上的尔虞我诈、挑拨离、间恶语相向不在少数。乐此不疲,玩起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的也是大有人在。平时工作之余休闲一下放松情绪,联系感情,应该也是可以的吧。但危及到学生可不是一件好事情,麻将的诱惑力实在太大。让学生正视母爱,正视麻将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
  学生们还在交流着寒假里父母搓麻将的事,甚至还有的同学大谈自已的参入,那一句句话,在我,却是如坐针毡。而此时下课铃声响了,我大声说:同学们,你对麻将很感兴趣吗?那我们今天上一个连堂,交流一下你对母亲,对麻将的看法好不好?“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也安心了,一定得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我迅速拿起粉笔板书了一个话题:“母亲的苦与乐”。分小组讨论。学生的眼睛瞪着黑板发愣,“不是谈麻将吗?”有学生问。我笑了,“这‘乐’中不就有麻将么?”学生开始了讨论。
  不一会,声音来了,一组先说:“小时,我不懂事,但我认为,母亲是很艰难的,生我,养我,把我们拉扯大,如今,还要承担我们的一切需求,我爱我的母亲。”热烈的掌声响起来了,“我很感动。生活中,母亲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曾有一次,母亲煮饭晚了,我很气愤,掉头去了学校,母亲却给我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是一组的小梅,说着竟落下泪来,掌声淹没了她的泪水。
  二组的声音来了,先前的A说:“我的父母在外打工,今年过年才回来,母亲坐在麻将桌前眉飞色舞,难得的相聚,我总粘着母亲,自已也学会了搓麻将。”看那一脸的沮丧,我请了二组一位同学对A的话说说自已的看法:“学生搓麻将不是一个好事情,应以学习为重。父母在外辛苦一年,回家了,在麻将桌前快乐,可以理解,但不顾及孩子,沉迷于麻将,我以为这不对……”
  三组的学生躁动起来,我赶紧让三组的说话:哪有说父母坏话的,你忘了是谁十月怀胎,生下你吗?你忘了学过的《游子吟 》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崇高无私,母爱博大无边,美国的一位总统曾说,“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世界上的母爱应该是相通的,我爱我的母亲,我想我的母亲,虽然她现在不在我的身边。孩子那真挚淳朴的话语让我几欲流下泪来,在雷鸣般的牚声中,我侧过身,仰面看了看窗外。窗外正春雨绵绵。
  四组的学生也发言了:如果我给母亲打分,应该在99分以上,生活中虽有N个母亲或是父亲喜爱搓麻将,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说母亲不好。不过,只顾搓麻将而忽略了一年难得的一次和子女交流的机会,可惜。又一位学生说:对,我们要正确认识母亲打麻将,母亲难得的一个长假,和邻里玩玩麻将,增进感情,活跃过年的气氛,但我们学生可不能整天围着母亲转,更不能参入打麻将。我们有寒假作业呀,我们要自律,打苍蝇打蚊子可以,不能打麻将。一席话,学生都笑了,我也笑了。
  最后,我用手指着先前板书的胡适的那句话说:同学们,我们一起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地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敬重之情的句子朗读一遍,“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注:本人享有该文著作权,最终归属荷戟长歌QQ615926119空间,槐荫论坛:长歌采薇,请勿随意转载、署名发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20: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来做一个“会说会练的全把式”
——再读“东门之杨”的《作文评点实例》

文/麻辣讥士
  既专业又敬业的“杨”老师果然未负众望!在我4月10日那天上午10:02发帖转达许多教师朋友的期盼才只过了上十个小时,而且那天还是周五——正是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忙得很的时候,“杨”老师居然没过夜就于当晚23:03把对学生作文的修改全稿展示出来了,提前(因为“杨”老师曾说要“过两天”的)将“规划蓝图”变成了“美好现实”。我叹服之余已不知说什么好。这是完全不能用“响鼓也要重捶,好马也要鞭催”来比拟的。
  “杨”老师给我们展示出来的学生作文修改稿虽然只是一种“结果”,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我们开展任何一项教学工作(含作文指导),都要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有过程才有感染力,有结果才有说服力。不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过程”和“结果”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谁离开谁都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就拿“杨”老师对那位不知姓名的学生的作文评改来说,“杨”老师前次贴出的学生作文点评稿,如“庖丁解牛”似地对学生作文进行了精细评点,这一过程只是明确地告诉学生和我们读者,在处理素材、提炼素材、使用素材方面应该怎么做——“根据开头和结尾对人物的评价,将素材的顺序调整如下可能会更好:③④⑤⑥①②⑧⑦。先写他柔弱、消极的一面,然后写他的特长兴趣,最后写他学习上积极进取不服输的一面。这样安排,既能前后衔接自然,又能起到先抑后扬的表达效果,更加突出人物形象。”
  然而,仅凭这些语言阐述,学生也好,我们读者也好,是不容易一下子就领会过来的。这时就需要指导老师用自己的写作教学实践来为学生和我们读者进行一下示范,将写作理论同写作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当“杨”老师及时地再次展示出他的作文修改全稿——写作指导与实践的最后成果时,我的心中就已不仅仅是一种感动了!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可作言教身传的结果或成果,其教学指导意义就非同小可!它不仅能让学生和我们读者都有一个观摩学习的机会,而且也能让那位学生和我们的读者更加清楚文章应如何具体修改、文章修改之后变成了一种怎样的崭新面貌。
  俗话说:“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只练不说是真把式,会说会练是全把式。”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来说,就是要做这种“会说会练的全把式”!在过去很多时候,我们见到有些教师在“说”与“练”的关系上处理得不甚好——“满堂灌”就是最典型的表现。当然,“练”对学生重要,对老师也重要,特别是具体指导学生写作文,当老师的更应适时地整出篇把“下水作文”来。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不仅是理念,而且也是实践。
  以上就是我为什么一读“杨”老师的学生习作点评稿、再读“杨”老师的学生习作修改稿之后,要有感而发的原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21: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的点评是名副其实的引领,许多人从中受到启迪!

[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5-19 15:06 编辑 ]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16: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点评”应始终保持一种精品意识
——对教师“习作点评”的点评(之十)


文/麻辣讥士


  实事求是地说,李凯老师是一位敬业而勤奋的乡镇初中语文教师。我读了李凯老师目前已发表在“孝感教育科研网”上的近50篇学生习作点评,很为李凯老师善于指导与鼓励学生,无私地鼎力扶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师德精神与教学热情所感动。
  然而正如俗话所说的“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一样,我们在着力写出许多精当、准确的学生习作点评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点把“败笔”。这很正常。因为教师也是普通人,在认识上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觉。但就学生而言,他们苦心经营的一篇小文,老师看后是否满意,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优点如何发扬,缺点如何改正,常常要在老师的作文评语中找到答案。所以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点评”应始终保持一种精品意识,教师必须重视并写好每篇学生作文的点评之语。因为就教师而言,学生是否达到自己在作文指导时所提出的要求,自己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今后应该如何确定作文教学的坐标和方向,都应当在写点评之语的时候进行认真考量与斟酌。为了更好地教学相长,我将李凯老师最近写的一篇我认为不太精当的《习作点评》(http://www.xge21.cn/JYKY/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86)特别提出来,与李凯老师,也与广大语文教师一起研讨一下。
  在研讨李老师的点评之前,我们还是先来全面审读一下学生的习作原文(见下文):
作者:湖北省××县伍洛中学初二(7)班学生
  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随之而来的应是绵绵细雨,温暖春风,花红柳绿,万物复苏。但是,现实中的春天却和想象中的“美丽的景色”截然不同。
  大地一片死气沉沉,一株株枯黄的柳树有气无力的瘫在路两旁。街上没有行人的欢呼;天上没有燕子的欢叫,地上没有小草的滋长;万物没有细雨的滋润;就连小猫小狗都懒得出门,呆在家里睡觉。——这是一个枯燥的春天。
  天阴了,我以为盼望已久的春雨终于要降临人间了!为此,我欢呼不已!但是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像一片片被震碎了的云,它慢悠悠的来了,这便是冬天的精灵——雪。它在天空中得意地跳动,伴随它的不是动人的音符,而是令人心碎的忧伤之歌,它在嘲笑春天的无味枯燥。在讥讽春天的死气沉沉。是这样的,但是这又能够去埋怨谁呢?
  在这样的糟糕的环境下,人的心情自然也像没开化的河水一样,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暖意。行人们走在街上,仿佛一切都看不顺眼。或垂头丧气,或愤怒不已,或冷眼相对,或叹气唉声。没有春意的春天,是不能感化人的心灵的。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万事开头难。可是,一年美好的开头,难道真要扼杀在这无味之春里了吗?
  自古以来,春都给人以生机,给人以希望。可如今,它给人们的是什么?是枯燥,是悲伤,是死气,是惆怅,这怎么能催人上进,努力进取呢?
  我为春之枯而哭,而悲,而伤,而感。春天本应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可是,今春却如“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一片带有秋意的景色。
  春之枯何时能成为春之绿?死气沉沉,几时才能变回生机盎然?我一人在白雪还在飘飞的幽径中,寂寞地盼望着,等待着……
  读了这篇学生习作,我感到文中首先是时间交代不明。我从文中第1自然段所描写的文字感觉来看,“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揣测这可能应是一种“冬末”之景吧?如果是“冬末”,那么“随之而来的应是绵绵细雨,温暖春风,花红柳绿,万物复苏”这样一种对于“春”的期待就还得假以时日了,急不得。如果是“冬末”,那么“现实中的春天却和想象中的‘美丽的景色’截然不同”,则是毫无疑义的。所以,由于第1自然段的扣题不紧,从而导致文章不能往下具体地展开描画“春”、赞美“春”,以及围绕着“春”字来写景抒情。
  学生习作的全文基调都是在描写“冬末”的景象:
  ——请看第2自然段中的描写:“大地一片死气沉沉,一株株枯黄的柳树有气无力的瘫在路两旁。街上没有行人的欢呼;天上没有燕子的欢叫,地上没有小草的滋长;万物没有细雨的滋润……”
  ——请看第3自然段中的描写:“我以为盼望已久的春雨终于要降临人间了!为此,我欢呼不已!但是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像一片片被震碎了的云,它慢悠悠的来了,这便是冬天的精灵——雪。它在天空中得意地跳动,伴随它的不是动人的音符,而是令人心碎的忧伤之歌……”
  正因为学生习作的全文基调都是在描写“冬末”的景象,所以全文的抒情基调也必然不可能与“春”扯上任何联系:
  ——请看第4自然段中的描写:“在这样的糟糕的环境下,人的心情自然也像没开化的河水一样,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暖意……”
  ——请看第6自然段中的议论:“自古以来,春都给人以生机,给人以希望。可如今,它给人们的是什么?是枯燥,是悲伤,是死气,是惆怅,这怎么能催人上进,努力进取呢?”
  正因为这篇学生习作全文的基调都是在描写“冬末”的景象,全文的抒情基调也都与“春”扯不上任何联系,所以,学生习作最后在倒数第2自然段中的感慨文字,就显然发得毫无端由:
  ——“我为春之枯而哭,而悲,而伤,而感。春天本应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可是,今春却如“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一片带有秋意的景色。
  倒是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呼唤“春”天快来的意思,稍微与题目沾了点边:
  ——“春之枯何时能成为春之绿?死气沉沉,几时才能变回生机盎然?我一人在白雪还在飘飞的幽径中,寂寞地盼望着,等待着……”
  根据以上对学生习作的全面分析来看,我认为这显然是一篇文不对题、议论与抒情也都无的放矢的矫情之作。可点评教师对这篇学生习作却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见下文):
习 作 点 评
湖北省××县伍洛中学教师  李 凯
  近日让学生以“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学生的作文完成情况让我惊诧:他们笔下的春天简直太美了,真如朱自清笔下生机盎然之春。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精妙的文笔和美好的心灵。然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东北山城之春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现在的东北山城之春正如本文所描绘的那样:枯燥,死寂,毫无生气,还有些寒冷。可以说,本文作者笔下的春天才是“真正的春天”。这也是此文在众多的文章当中能脱颖而出的原因。细读本文,可以看出作者对眼前之春的确有一些独特的感受,作者敢于把这些真实的东西写出来,不像大多数同学那样人云亦云,简单摹仿。另外作者在用词上也格外讲究,如:在描写理想中的春天的时候用“绵绵细雨、温暖春风、花红柳绿、万物复苏”来形容;在描写走在路上的行人的时候,用“垂头丧气、愤怒不已、冷眼相对、叹气唉声”来形容;在描写如今的春天给人的感受时用“枯燥、悲伤、死气、惆怅”来形容。那结尾一句:“我为春之枯而哭,而悲,而伤,而感。”更是别具匠心,韵味十足。从中足可以看出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底。
  全文围绕“枯”行文,写出了春之“枯”,行人之“枯”,作者之“哭”,行文流畅,文笔朴实。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毫不客气地说,我觉得上面是我迄今为止所读到的最不恰当的一篇习作点评。
  ——比如学生习作中并无一处地方提到是在描写“东北山城之春”,可点评教师却说:“现在的东北山城之春正如本文所描绘的那样:枯燥,死寂,毫无生气,还有些寒冷。”
  ——比如学生习作中并无一处地方是在正面描写“春”天景象,可点评教师却说:“本文作者笔下的春天才是‘真正的春天’。”
  当然,惟一让我感到还比较“恰如其分”的点评文字还是有一句的:即“细读本文,可以看出作者对眼前之春的确有一些独特的感受,作者敢于把这些真实的东西写出来,不像大多数同学那样人云亦云,简单摹仿。”
  我认为,教师的习作点评之语作为一种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育人职责和育人艺术的一种具体体现。教师在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时切不可掉以轻心、草率随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水平以及作文内容等具体情况来给予“准确而恰当”的点评——是好则说好,有不当则应指出来。不能不讲原则地给学生的习作“戴高帽”。事实上,习作点评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篇作文层面的心灵沟通,也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呼唤。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水平的逐渐提高,与教师准确、全面、公正的点评之语密切相关,因为在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心目中,老师就是权威,老师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权威评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权威性的评价往往决定一个人行为程度的强弱,它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动机强度,行动的持久与深入,能使行为者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正因为如此,我要再次来个篇末点题,并愿与所有的语文教师共勉——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点评”应始终保持一种精品意识。
  如有不同看法,欢迎大家争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08: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认识周朴园这一形象


文/麻辣讥士


(本文已刊载于华中师大《文学教育》杂志2009年第10期)


  “周朴园”是剧作家曹禺先生在话剧《雷雨》中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形象,其中《雷雨》节选的第二幕片断多次被收入各种版本的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最近我在网上读到一篇题为《冷酷与本真的交集——对《雷雨》中周朴园这一形象的认识》的文章(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47186.html),我认为作者对周朴园形象的全面剖析,认识是深刻而独到的,同时也再次证实了“文学是人学”这一文学创作原理的正确性。大凡成功的文学作品都不是概念化地塑造某个人物形象的,而是力求通过揭示人性的复杂性来刻画有血有肉的“这一个”——不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但我对这篇文章分析后的结论——“在周朴园这一形象身上交集着人性的冷酷与本真”,却不完全苟同——即我同意“在周朴园这一形象身上”所具有的“冷酷”,却不认同“在周朴园这一形象身上”所存在的“本真”。
  引述作者文中的一段原话:“在曹禺的笔下,周朴园这个无恶不作的坏蛋在无情地抛弃了侍萍之后,他始终缅怀着侍萍,如:三十多年过去了,尽管他一再搬家,但他始终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悬挂侍萍年轻时的照片;保持侍萍生产后遇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他爱穿侍萍绣过字的衣服;牢记侍萍的生日;并且在心中一直保留着侍萍往昔那贤慧温柔的美好形象。这种怀念之情,在许多读者看来,认为周朴园很伪善,认为他想通过这些矫情的惦记来掩饰自己对侍萍曾经的绝情。不过,我个人认为周朴园的这些行为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对侍萍的怀念,是很诚挚的。”我觉得,作者在此处“个人认为周朴园的这些行为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对侍萍的怀念,是很诚挚的”结论过于主观了些,因为它与该剧前后的客观情节发展并不相符。
  为了与这位文友就有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我特地再次翻看了曹禺的《雷雨》全剧本,发现有许多细节足以证明“在周朴园这一形象身上”的“本真”是根本不存在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论述。
  首先,在“周朴园”的心中根本就没有“鲁侍萍”的丝毫影子。剧本中对“鲁侍萍”的第一次出场是这样描写的:“鲁妈的年纪约有四十七岁的光景,鬓发已经有点斑白,面貌白净,看上去也只有三十八九岁的样子。……她的眼有些呆滞,时而呆呆地望着前面,但是在那修长的睫毛,和她圆大的眸子间,还寻得出她少年时静慰的神韵。……她的牙齿非常整齐,笑的时候在嘴角旁露出一对深深的笑涡,叫我们想起来四凤笑时口旁一对浅浅的涡影。”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鲁侍萍”的容貌并不怎么显老,也没有变得让人恍若隔世之人,“在那修长的睫毛,和她圆大的眸子间,还寻得出她少年时静慰的神韵……笑的时候在嘴角旁露出一对深深的笑涡,叫我们想起来四凤笑时口旁一对浅浅的涡影。”剧作家曹禺先生在这里很明显地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常年在“周朴园”家里当丫环的“鲁四凤”长得很像她的母亲“鲁侍萍”!一个长得很像“鲁侍萍”、且身份也与“鲁侍萍”相似的“四凤”,经常在“周朴园”家里出出进进的,难道“周朴园”见了“鲁四凤”会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吗?然而,事实却是“周朴园”的的确确地没有一丝一毫地触动过心中那根隐秘的情弦——可见“在周朴园这一形象身上”的“本真”是根本不存在的。而那些“始终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悬挂侍萍年轻时的照片;保持侍萍生产后遇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他爱穿侍萍绣过字的衣服;牢记侍萍的生日;并且在心中一直保留着侍萍往昔那贤慧温柔的美好形象”——纯属是虚伪的表现!
  除了“周朴园”对长得很像年轻时的“鲁侍萍”的“四凤”没有产生过一丝一毫的触景伤情和怜悯之情外,当“鲁侍萍”30年后再次踏入“周朴园”家,二人陡然碰头时,“鲁侍萍”的动作表现是:“朴园由书房上。……鲁妈站起,忙躲在一旁,神色大变,观察他。”——分别30年,“鲁侍萍”竟能一眼认出当年的负心人“周朴园”!而“周朴园”在一眼看到貌似“牵挂”了30年、一时一刻未曾忘怀的“鲁侍萍”的时候,又是怎么一种表情和状况呢?剧本中是这样描述的——
  朴: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朴:你的女儿?
  鲁:四凤是我的女儿。
  朴:那你走错屋子了。
  ——以上“鲁侍萍”把与女儿“四凤”的人物关系已经说明得够清楚了,加上此前还有伏笔交代常年在周家当丫环的“四凤”,与母亲“鲁侍萍”有许多形似与神似之处。如果“周朴园”此时不是故装“糊涂”,那他何时“在心中一直保留着侍萍往昔那贤慧温柔的美好形象”呢?此段对话,何有丝毫“本真”可言?完全把“周朴园”的“冷酷”本质暴露无遗!
  其次,在得知了“鲁侍萍”的不幸遭遇后,“周朴园”更是未显“本真”只见“冷酷”。剧本中这样叙述道:当“周朴园”从口音上感到“鲁侍萍”说话中“好像有点无锡口音”,从而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鲁侍萍”打听“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当他得知自己日夜追忆与怀念的“梅姑娘”(即“鲁侍萍”的闺名)居然跳河没死还活着的消息时,按照人情世理应是表现得无比激动和开心的(在当今的影视镜头中常常会用“惊涛拍岸”、“众鸟飞翔”等来外化此刻的心情),然而在剧中,“周朴园”的表现实在太差,他连假装一下“激动”也没有。他只是“惊愕”地追问了一声:“什么?”便再没有“什么”下文了。特别是在“鲁侍萍”说,那位没死的“梅姑娘”“就在此地”,并问道:“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我们看“周朴园”是怎么说的:“不,不,谢谢你。”——何等“冷酷”哟!当“鲁侍萍”继续向“周朴园”介绍(其实用更准确的词语应该是“诉说”)“梅姑娘”的不幸遭遇时,“周朴园”却是如下一种表现——
  鲁: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周家少爷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在学校里伺候人。
  朴: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
  鲁:大概她是不愿意吧?为着她自己的孩子,她嫁过两次。
  朴:以后她又嫁过两次?
  鲁:嗯,都是很下等的人。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
  朴:好,你先下去。让我想一想。
  ——好一个“让我想一想”!这哪像是那个“在心中一直保留着侍萍往昔那贤慧温柔的美好形象”、30多年来无时无刻不追忆与怀念“梅姑娘”的人所说的话呀?我认为在最自然状态下讲出的话最能反映出其人的“本真”——而此时此刻的“周朴园”的“本真”就是“虚伪”与“冷酷”!
  最后,我们再看看“周朴园”是如何自己揭下自己的“虚伪”面具而充分显露其“丑恶”的本质的。当“周朴园”彻底弄清了让他追忆与怀念了30年的“梅姑娘”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时,“周朴园”又是怎样说的和做的呢?剧中原场景是——
  朴:(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朴: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朴: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朴: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读到这里,我真忍不住想替“鲁侍萍”去抽“周朴园”几嘴巴!莫说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就算是一个30年前的老街坊邻居来到你家,也犯不着“严厉地”地呵斥对方:“你来干什么?”并且还“冷冷地”地嘲讽对方:“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由此再反观30年来“周朴园”的种种作秀表现:“始终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悬挂侍萍年轻时的照片;保持侍萍生产后遇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他爱穿侍萍绣过字的衣服;牢记侍萍的生日……”——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现代版的“好龙”之“叶公”。艺术家正是通过周朴园所“说的”句句冷酷之“言”与他30年来所“做的”种种温情之“举”的严重背离,揭示出了在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身上“衣冠”与“禽兽”的统一!
  大凡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精巧之致的,比如前面若留有伏笔,后面必然会在某处予以点题。剧情进展到这里,我在上面提到的一个猜测果然得到了印证!大家可看原剧本——
  朴: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个个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做过的事。
  朴: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这时的“周朴园”终于不打自招:“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这表明,平时“周朴园”见到“四凤”并不是没有产生过某些联想,理应对“鲁侍萍”的形象不会忘得那么一干二净吧?可是30年后的重逢,却是“鲁侍萍”一眼认出了“周朴园”——说明她对造成自己伤害的人是何等刻骨铭心,而且没有丝毫怨艾;而“周朴园”对“鲁侍萍”竟没有丝毫印象——说明他根本没有把造成别人巨大伤害的事放在心上。正是从这一点的对比来看,“鲁侍萍”是何等可悲!“周朴园”又是何等可鄙!
  戏剧情节愈往后面发展,“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冷酷”之情愈是显露得彻底。剧本中这样写道——
  朴:……再有,我要问你的,你自己带走的儿子在哪儿?
  鲁:他在你的矿上做工。
  朴: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鲁:就在门房等着见你呢。
  朴: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鲁:他的脚趾头因为你的不小心,现在还是少一个的。
  朴:(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励罢工,反对我!
  鲁: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朴:(沉静)他还是我的儿子。
  鲁:你不要以为他还会认你做父亲。
  朴:(忽然)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在“本真”的人的心里,应遗留丝丝绵绵的“情”;而在“冷酷”的人的眼里,就只有毫无温度的“钱”。“周朴园”的所言所行就正是后者。请接着看原剧本——
  鲁:(苦笑)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
  朴: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不过——
  鲁:你不要怕,你以为我会用这种关系来敲诈你么?你放心,我不会的。大后天我就会带四凤回到我原来的地方。这是一场梦,这地方我绝对不会再住下去。
  朴: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鲁:什么?
  朴:这于我的心也安一点。
  ——面对一位被追忆与怀念了30年的老“情人”(权且这样说吧),一旦发现她没有死而就站在眼前,“周朴园”却坚决地开除了二儿子鲁大海,决绝地赶走了侍萍一家。至此,爱情,亲情是无法与他心灵深处的金钱、地位等重的,三十多年前的一幕在此时再次重演。特别是“周朴园”的最后那句话:“这于我的心也安一点。”彻彻底底地撕下了他过去貌似“本真”和“有情”的假面具,实实在在地坦露出了他“冷酷”而“伪善”的真面目!
  结合原剧本的内容与情节的分析,得出我的观点:“在周朴园这一形象身上交集着”的不是“人性的冷酷与本真”,而是彻头彻尾地交集着“冷酷”、“伪善”和“丑恶”,在“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身上,没有任何值得我们一分为二地进行重新认识与评价的必要。
  下面我还想深入阐述的是,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在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时候,不能不加分析、不加辨别、不管青红皂白地非要从某个复杂的人物形象身上发掘出“性本善”来。
  也许有善良的人会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许当年周朴园“抛弃”梅姑娘的确是有身不由已的苦衷,事过境迁,时刻受到自我良心的谴责,从而30年来,周朴园只有通过“始终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悬挂侍萍年轻时的照片;保持侍萍生产后遇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他爱穿侍萍绣过字的衣服;牢记侍萍的生日……”等方式来寄托自己的哀思,表达自己的忏悔,让自己被狗吃剩下的一点“良心”不再被老天谴责——因为30年间他已搬过无数次家,略知事情真相的人也不在了,只有“老天”知道他的丑与恶!如果不是“梅姑娘”在30年后突然出现在周朴园的面前,使周朴园像突然变了另一个人似的那样对待貌似追忆与怀念了30年的“老情人”的话,那么连我也禁不住要为“周朴园”这个既做了婊子又立了牌坊的人喝声彩!
  诚然,“周朴园”形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不将他简单化、概念化,而是充分显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具有相当的深度,是独具个性的“这一个”。我认为,“周朴园”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独具个性的“这一个”,既不是他七分善中含有三分恶,也不是他七分恶中隐有三分善,更不是在他冷酷、虚伪的内心尚有一丝“本真”或“天良”没被狗吃掉,从而让人们爱恨交加,而恰恰是他终生在用一种“虚假伪善”的面纱来极力掩饰其 “冷酷”而“丑恶”的嘴脸。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更具迷惑性。正因为年少无知的“梅姑娘”看不清这一点,所以才会在不知不觉中遭到那“披着羊皮的狼”一样的“周朴园”的伤害。尽管30年过去了,“他一再搬家,但他始终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悬挂侍萍年轻时的照片;保持侍萍生产后遇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他爱穿侍萍绣过字的衣服;牢记侍萍的生日……”他这是试图在用种种作秀的方式,来将他那“冷酷”而“丑恶”的嘴脸永远地掩饰下去,以迷惑更多的善良的人们(包括今天的一些读者和观众)。“周朴园”本质上就是一个“恶人”,却在漫长的30年里一直通过做一些表面文章来显示自己是一个“善人”。漫长的“30年”呀!就如同是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怎么不令人感动呢?假使“梅姑娘”当年真的含冤死去,在九泉之下有知周朴园30年来这样敬重自己、怀念自己、忏悔自己,还有什么冤屈不能消解、一笑泯恩仇的呢?
  我们伟大的戏剧家曹禺先生,头脑清醒,目光锐利,他运用话剧艺术这把“解剖刀”,一层一层地剥下了“周朴园”身上的所有“画皮”。所以,今天我们对于“周朴园”这样一个集“假、丑、恶”于一身的艺术典型,不能产生丝毫的肯定、赞美或同情之心。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目前语文课程改革中要正确把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原则性问题。
  我曾听到有位老师这样说:“周朴园的忏悔与怀念有几分的真,是我每次跟学生上这篇课文时都必须讨论的问题,而且每一次课堂的高潮与出彩处,也往往在这里。”对于这一点我毫不怀疑!其实西方文论中有句名言也早已揭示了这一现象,即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伟大艺术家的作品就是有一种让人说不尽的效果,因为他们笔下的塑造的艺术形象不是概念化、标签化的人物,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每每出现讨论的“高潮和出彩处”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课堂的热烈讨论之后,我们应是一种冷静的理性的思考,一定要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
  不容否认,“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文艺鉴赏中的一个重要观点,用它可以像“太极推手”一样调解很多有争议的问题。但我认为,对于一个有一定判断力的成人来说,如何理解和欣赏文艺作品中的某些人和事,这个观点是适用的。然而对于目前尚缺乏一定判断力的中学生来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简单地用“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回避某些原则性问题,那是不负责的表现。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与敏锐深远的眼光是我们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教学《雷雨》时,如何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应该比简单地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重要。如果在《雷雨》这堂语文课的教学与讨论中,学生们对“周朴园”这一形象“见仁见智”得没有一个恰当的结论,甚至如果有学生对“周朴园”30年来的作秀行为表示肯定,从而认为他是一个痴情、专情、长情的人来加以赞赏,那我要说,这堂语文课是完完全全的失败的课!所以,我们不能用“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放弃了对某类人的丑恶、伪善本质的深入剖析与揭露——这一点在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
  以上,就是我为什么要借一个老问题来谈一个新问题的目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08: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09-11-11 09:56 编辑

麻辣先生分析到位,从网友的文章中捕捉地当前教学中敏感的问题——关于如何引导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现实生活中敏感的问题!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正确的解读文本的价值,把握文本的命脉,才能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2 08:42 , Processed in 0.0901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