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寒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市教科院副院长周国瑞先生文辑=2008年6月23日起辑转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18: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0-5-16 18:56 编辑

                                懂得珍惜


  生命值得珍惜,它是人生大厦的基石。健康值得珍惜,它是奋斗的本钱、成功的前提。成绩值得珍惜,它是往日辉煌的见证、美好未来的起点。亲情值得珍惜,它是我们所有甘心付出的最直接的动力。友谊值得珍惜,它是我们生命中的又一轮太阳……

  很多时候,我们要懂得珍惜。珍惜让我们的生命之旅充满快乐和幸福,使我们有足够的勇气穿越并不平坦的每一段旅途。珍惜春华,收获秋实;珍惜涓流,江海无涯;珍惜相聚时光,重逢必然欣喜;珍惜时常翩然浮现的往事,可以领略人生滋味的醇厚;珍惜一闪而过的灵感,从容谱写隽永的诗篇;珍惜最初的梦想,生命的领地将更加辽阔丰饶……

  重情重意者惜缘,勤奋上进者惜时,洞明世事者惜福。懂得珍惜的人是充实富有的,因为他拥有博大的心灵,宽阔的胸怀。一个达观开朗的人,会在看似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那些弥足珍贵的点点滴滴。窗外飘进一片落叶,他可以把它轻轻拾起,夹在书册中成为一枚精美的书签。与好友或同事郊游,拍照留念的时候,他的笑容最为灿烂,因为他知道这瞬间将会成这定格在生命底片上的一道风景。生活上遇见困难,工作中有了麻烦,他总会沉着应对,主动把握机会,积极做出正确处理,他明白这样的时刻正是在为日后的成功做积淀。

  在形形色色的心仪之物中,我们要学会自觉珍惜那些真正值得珍惜的,自觉与不该挂在心头的东西划清界限。珍惜那些真的、善的、美的事物和人,心灵一定是美好安宁的。

  真正懂得珍惜的人,其实也是懂选择、明事理的人。面对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他知道如何在心灵开辟一角作为安放这些精神财富的储存地。既不像儿童故事中下山的猴子那样,对到手的果实不分主次,不分优劣一味丢弃,不愿珍惜;也不像唐代柳宗元在寓言中描绘的一种虫子那样,所到之处,什么东西都一股脑儿背在身上,最终被活活压死。

  明白珍惜真谛的人知道,值得珍惜的东西应该成为自己奋斗的有利凭借,而不是成为一种负担和累赘。

  懂得珍惜,学会珍惜,你我的人生才会绚丽多姿,一片灿烂辉煌。
7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18: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0-5-16 18:57 编辑

“无”之禅意与哲理



  有时,“无”比“有”更有韵味,比如这首小诗:“松下问童子,言诗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没见到人,却使读者的想象云海茫茫,无边无际,深得“远龙无爪”之妙。

  再如这首没有人的小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无人的感觉,比有人更加丰富、有韵味。
  可见,“无”是一种不寻常的境界。
  大书法家苏轼说:作书应当“无意于佳”,才得天趣。
  大画家石涛说: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文学大师巴金说:写作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把心掏给读者。
  围棋大师吴清源说:真正的围棋,没有定式。
  棋手说:对弈的最高境界是“盘前无人”。
  戏剧家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武学家说:无招胜有招。
  智者说:心无物欲,便是秋空霁海。
  禅师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六祖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说:佛所修的就是“无我”和“无心”。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庄子说:“至人无梦”。圣人无妄念,所以不会做梦。
  君子说:人到无求品自高。
  革命家说:心底无私天地宽。
  最奇的是,姜太公的鱼钩无钩,在鱼竿上悬一根针,吟道:“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他没有钓到鱼,却钓到了周文王,风云际会,开创了八百年的周朝。
  最妙的是,陶渊明的琴上无弦,他饮酒微醺时,手在空琴上拂几下,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他真是一位识趣的人。
  在哲学上,“无”是万物的起源;在美学上,“无”是无限的想象;在心灵上,“无”是没有牵挂的逍遥;在人生境界上,“无”是对自我的超越。
7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18: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0-5-16 18:57 编辑

                                  感 悟 随 和

  有不少朋友说我这个人为人随和,我听后总是随和地一笑。确实,在人生的一切美好感受之中,幸福是瞬间的,愉悦是片刻的,欢乐是短暂的,能够持续的是随和。

  因为随和是一种心态和心境,只有心静才能达到随和。随和也有层次,初级的随和是只要不伤和气,宁肯抛弃原则,以使自己拥有一个宽阔流畅的情绪与生存空间。高层次的随和则是淡泊名利时的超然,是曾经沧海后的井然,是狂风暴雨中的坦然,要达到这种境界,确实得经过一番磨炼和修养,经过一番自律和升华。

  如何才能进入随和的状态与佳境呢?一要定心,二要气和,三要寡欲。“心静自然平”、“五心不定,输的干净”、“自从心定后,无处不安然”,这些哲语本是在讲“心静”之意之妙,而恰恰是随和的支撑点。要保持住这个支撑点,我们必须首先做到心静,其次才是和气与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人与人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磨擦与纷争,只要无损于党和人民的利益,无损于自己的人格,以一种随和的心态向对方施以宽宏大量与谦让,实在是一种正确的处世哲学。高层次的随和能够在风雨之中觅得一方晴空,在激流险滩之中辟出一块乐土。而事事处处斤斤计较的人则无异于慢性自杀,最终孤独一生。

  随和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素质,在随和中致远,会使人眼界开阔;随和是一笔财富,一大笔资源,在随和中多思,会使人聪明多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巨大的能量,智慧的资源,潜力的储备。由此可见,随和是幸福的源泉,是粉碎怨仇的激光,是化解矛盾的缓解剂,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核动力,是身心最高级的滋补品。

  品味随和的人会成为智者;享受随和的人会成为慧者;拥有随和的人就拥有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善于随和的人,方能悟到随和的真谛:悦心、养心、补身,方能与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一道风雨兼程地走好漫漫人生路。
7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3: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在梯子上……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首诗《相遇》。诗不长,全文如下:

    在楼梯
    我低你一级
    你高我一级

    瞬间
    有多少话语
    都未说出

    我仰头看你
    在沉默中
    擦身而过

    听得见对方的呼吸
    突然
    有一句话要告诉你

    回头一看
    我高你一级
    你低我一级

  这是一首哲理诗,让我心动的是诗中描述的两个瞬间感觉,一是抬头时“我低你一级/你高我一级”,二是回头时“我高你一级/你低我一级”。这样的瞬间感觉,在任何人的心里都能造成强烈的反差。同一个人,因为地位不同,立足点不同,对人对己都有了不同的看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人生感受。
  我想起了过去曾无数次温习过的几个格言警句,这些句子都与梯子有关,像“梯子上的横档从来不是用来休息的,只是为了在一只脚迈向更高一格时,另一只脚可以落一下脚……”这样的格言,曾经激励过许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让他们去奋斗,力争上游,在人生道路上朝着更高的目标不顾一切的前进。但现在重新审视,才发现,几乎所有借梯子说事的格言,都是单方向的,都是劝导人们向上爬的,从没有一句格言告诉过我们,梯子,能把人送到高处,同样也会把人送到低处。
  是的,梯子本身是双向的,但在许多人的眼里,它只是单向的,它给出的启示,仅仅限于到达高处,这对于梯子来说自然有失偏颇。梯子,可上可下,对于人的生命历程来说,它只是一种“通过”的过程。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走过许多实实在在的梯子:金属的、石头的、木头的……同时也走过了许多象征性的梯子——荣誉、金钱、职位……这么多的梯子,有通往楼层的,有通往山顶的,有通往金字塔的尖顶的。但就像梯子一级一级的错格一样,人有时也会在梯子上产生晕眩感,迷失自己,忘记了自己的身高,以为脚下的台阶就是大地,于是,有的人因仰望而自卑,有的人因俯视而目空一切。
  人在梯子上,毕竟只是一种短暂的停留,站在哪一级台阶上是重要的,比这更重要的是心态,是保持好不以高喜、不以低悲的心态。在梯子上,我们可以看到纷纷的背影,看到无数的脸谱,生出万千感慨。但最终,我们仍然要回到平地,平视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0 21:07 , Processed in 0.1493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