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作当趁少年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5 15:0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作当趁少年时






                   武汉科大中南分校“大学生作家批量出现”的思考   ■朱建华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几名出版个人专著的学生,被看作是读书与写作的典型。近几年,该校学生接二连三地出版个人专著,校园“作家群”的产生,在师生中引发热议。
  学生专著接连出版

  2006年11月,由该校国贸专业2004级学生马理才撰写的《以诗之名》诗集由珠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马理才也成为该校名噪一时的“校园诗人”。
  在马理才之前,中南分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刘铭自2003年起,开始撰写长篇武侠小说《商贾人生》,在网上连载后引起书商的关注,被书商购买版权并出版。如今,该小说在网上颇为流传,相关网页达3.95万条之多。
  进入2008年后,中南分校又有两名学生撰写的小说相继出版,而且这两名学生不仅在同一个学院就读而且专业也完全相同。一时间,“校园作家”争先恐后崭露头角。
  今年初,该校文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大二学生周坤鹏撰写的长篇青春励志小说《冬天不会寒冷》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冬天不会寒冷》刻画了“殷达夫”这位从农村走出来历经坎坷的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和面临的压力。“在这部小说里,殷达夫就是周坤鹏的影子,里面讲述的故事也基本上是他的缩影。”周坤鹏的同学刘明扬介绍说。
  作为周坤鹏的学长,大三的学生方舒撰写的长达60余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大崩溃》,刚刚由大众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一名既非中文系又非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方舒“厚实”的小说,让师生惊叹不已。
  《大崩溃》被称为“新历史小说”,取材于南北朝后期这一历史阶段,力图展示出那个时代的全貌,包括频繁的民族和阶级斗争、狂热的宗教信仰、腐朽的士族制度、人民的苦难生活、各地的风俗习惯,等等。
  人人饱尝创作之苦
  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专著,是马理才上大学之前就计划好的事。高中时期的他,就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别人向学校的文学社投稿,一次都只投一篇,而他是一次交一沓。目前,他已在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差不多10万字的诗歌、散文作品。
  大一时,马理才一直在酝酿写作,但是没有进行任何创作。到了大二,便一发不可收,陆续撰写了百余首诗歌。有时为了积累素材,他甚至到工地去观看农民工的工作。为了写《发如雪》这首诗,他从晚上一直写到第二天早上。
  周坤鹏为了写作《冬天不会寒冷》,更是饱尝艰辛。作为一名贫困生,周坤鹏的创作更多的是利用学习和勤工俭学的间歇时间完成的。一开始,构思了两个月之后写的3万余字,他觉得不满意,一撕了之,然后再从头开始。他的同学刘明扬介绍,“为了写作,他时常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有次我睡到半夜,看到他还在微弱的灯光下奋笔疾书”。“相依为命的妹妹患上重病,自己面临辍学的境地,这些都是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经历。所以写作的时候,他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潸然泪下”。
  方舒从2006年11月份开始写《大崩溃》,到去年9月完成60多万字的初稿。他说,“10个月来几乎没有真正休息过,从早晨7点一直忙到夜里11点,吃饭、睡觉、上厕所时都在构思,一年下来自己瘦了30多斤”。
  方舒介绍,“我从来不在课堂上写作,怕影响学习,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包括晚自习、双休日等。多在教室没人的时候写,以至于现在看到那空空如也的教室,就心潮澎湃,感觉我的确是个有毅力、坐得住、耐得了寂寞的人”。
  校方鼓励发展特长
  是什么原因,促使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这所新兴的高校里会接连不断地诞生“校园作家”呢?其实,该校学生“作家群”的出现,与校方的鼓励和支持密不可分。
  该校把“一手文章”、“一笔字”、“一口话”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三项基本功,不仅开设有相应的课程,还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进行测评,合格者可获得一定的学分。
  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介绍,实施“一手文章”、“一笔字”、“一口话”教育,并非为了培养作家、书法家和演讲家,而是为了引导学生能进行良好的表达、字迹清晰可辨、写的文章语句通顺无错别字等,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作家群”的出现是学生个人写作潜力得到张扬的一种体现。
  另据了解,该校把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作为素质导师日常的一项基本工作,在学生进校时就摸清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并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
  更重要的是,中南分校在传统课程学分的基础上还设置了若干奖励学分,像学生出版个人专著、公开发表文字、校外竞赛获得奖励等,都可以添加学分,这也激发了一部分学生的创作热情。
  不仅如此,中南分校还为马理才、周坤鹏、方舒等人出版自己的专著,每人提供了5000元的资助,这对他们的创作而言无疑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中南分校设学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以及该校不到10年时间图书馆已达到百万册图书,也为学生创作提供了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马理才、周坤鹏、方舒为了写作,几乎是把图书馆的相关藏书看了个遍。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0日第5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16:29 , Processed in 0.1436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