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近期媒体对人教版教材质疑的说明[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 08:1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近期媒体对人教版教材质疑的说明


[注]  近日,有关媒体对几种小学语文课标教材的某些内容提出质疑,现将有关说明摘录如下。

                        一、关于《检阅》一文涉及的波兰国庆节的时间问题





《检阅》一文,编排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课。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临近七月,波兰首都华沙和往年一样准备欢庆国庆节。”

媒体批评,认为课文中关于波兰国庆节的时间描述有误。批评意见认为,波兰国庆节的时间应该是5月3日,教科书中“临近七月”准备国庆的说法属于“历史事件错误”。

波兰国庆节的时间曾有变更,这与波兰的历史紧密相关。

波兰人民共和国时期(1944.7.22—1989.12.29),波兰国庆节为7月22日(1944年7月22日,波兰人民政权诞生)。《检阅》一文描述的事情,正属于这一时期。因此,《检阅》开头“临近七月”准备庆祝国庆的情景符合历史事实。

1989年12月29日,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1991年4月5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波兰共和国国庆节改为5月3日(缘自1791年5月3日波兰颁布第一部宪法),这一国庆日即今天所说的波兰国庆日。

事实上,如果了解了波兰国庆日曾经变更的这个事实,对《检阅》一文的描述也就容易理解,不至于得出“教科书存在历史事件错误”的结论。


                           二、关于《爱迪生救妈妈》





(一)关于“伪文”的问题

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在选入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之前,1983年版的人教版初中英文课本第5册第9课中,已经选编了名为“Edison's Boyhood”的课文,该文的第4段就涉及到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追溯到1940年美国拍摄的电影《Young Tom Edison》(《少年爱迪生》),里面也有关于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这部电影1940年由美国MGM公司出品,导演是Norman Taurog,电影所属类型是传记类电影)。

我们可以勾勒出这个故事传播的脉络:首先,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诞生于美国,并曾以传记电影的形式流传开来。后来,故事传入中国,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由此可知,现在教科书中的《爱迪生救妈妈》故事,是以产生于美国的故事为基础创作的,不存在所谓“伪文”的问题。

(二)关于阑尾炎的问题

参考瑞典人奥柯·安德烈-桑拜()的专著《急性阑尾炎》一书可以得知,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各国的医疗工作者就已经注意到了被后世称为“阑尾炎”的这种病症。例如,英国医生Parkinson于“1812年描述了1例穿孔阑尾并认定是该5岁男孩的死因。”[1]关于这段历史的描述,也可见美国人Powell的文章:

而英国医生John Burue于1839年在一篇名为《盲肠—肠炎,还是炎症、盲肠与阑尾的溃疡穿孔》的文章里,“对穿孔性阑尾炎描写得非常详细”。[2]关于这段历史的描述,也可见hary Cope的文章:


奥柯·安德烈-桑拜在书中介绍了历史上针对这种病症的多种治疗手段,其中包括鸦片治疗、放血治疗、在下腹部切开脓肿作引流等,这些治疗的详情保存在多篇医学论著中。奥柯·安德烈-桑拜在书中提到:“直到18世纪的最后10年,所有急性阑尾炎几乎一直用非手术治疗。自从1812年
John Parkinson描述1例穿孔性阑尾炎,起初阑尾炎手术都是在下腹部切开脓肿作引流而不是病变器官的切除。”[1]到了19世纪下半叶,急性阑尾炎的阑尾切除术治疗成为趋势。“文献记载的第一例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是于1884年2月由苏黎世的Rudolph Kronlein(1847~1910)采用正中切口进行的,文章于1886年发表。”[1]在1886年之前,医生们没有使用“appendictics(阑尾炎)”这样一个术语来指称这种病症,而是使用了其他的表述方式。直到1886年,“这些不断变化的概念随着波士顿哈佛大学病理学家、病理解剖学教授Reginald Heber Fitz(1843~1913)提出的‘阑尾炎’一词的出现而明了化。”[3]

由此可见,历史上,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推进,英文中关于“阑尾炎”这种病症存在多种表述方式。而我们在处理中文版的故事时,是为了表述的方便,以“阑尾炎”这一表达方式来指称这样一类的病症。

             三、关于名人故事中的“真实”与“虚构”






名人故事是传记文学的一种,它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名人故事是以历史上名人的事迹激励儿童,鼓励他们学习名人的精神品质和美德。名人故事对儿童具有正面的榜样作用。

名人故事要求真实。但是,在对“真实”的具体理解上,人们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有的作者认为一切内容必须“字字有来历,笔笔无虚言”,包括历史细节的真实;有的作者则认为,在基本史实属实的前提下,可以有适当的虚构;甚至还有的作者认为,语言本身有局限性,语言叙述的历史永远无法“真实”。名人故事中的“虚构”,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因为客观事实的不足。名人故事常常是一种回溯性的写作,即作家是在某人“成名”之后,他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被大家认识之后,才向前溯源,勾勒出他前后一贯的人生画卷。由于种种原因,即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那漫长的人生过程中,许多重要的细节总是非常模糊或鲜为人知,虽然有关回忆录、书信和日记等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充,但这种补充毕竟是非常有限的。作家虽然可以搜集到一些史实材料,但是能找到的材料还是少之又少,非常有限,许多时候就是空白,永远不可能满足写作的需要。因此,名人故事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由想象来填补。如同传记文学研究专家杨正润认为:“对于现代传记作家来说,还要求写出传主的动因,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无论材料收集得多么完备,也不可能满足写作时的全部需要。比如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就很难──找到史实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传记作家就不得不‘用想象的火炬照亮黑暗的领域’。”((引自杨正润著《传记文学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其次,是由名人故事的文学性决定的。名人故事本质上属于文学,不同于历史,是文学就允许合理想象。名人故事所需要再现的不是纯粹的历史事件,而是展现人的精神特质或性格特点。作家不能罗列这位名人所经历的一切事情,而是选取最打动人的、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反映名人的某种品质的事件来叙述。在搜集名人的故事素材后,要经过筛选、整合、加工的艺术创作过程。例如,名人故事中的对话,就是最好的作家也不能、也无必要完全还原当时的“原话”,作家需要创造性地加工。另外,名人故事的阅读对象常常是儿童,这就需要这些故事是儿童也能理解或接受的。所以,名人故事常常也以名人的童年的故事为主,以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这些故事在创作时,语言要符合儿童接受的实际情况,用词用句都要有所考虑。这里的“真实”并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只要符合故事的情感逻辑和艺术逻辑即可,而不用追求全部细节的真实。那种要求故事机械地、照相式地阐释事件的“真实”,是违背文学创作规律的。

当然,名人故事创作中的“虚构”要有限度。名人故事的“虚构”,要建立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并且应该与那个特定情境中的名人的性格、情感等心理特征相吻合。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虚构”的程度也不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就被认为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而一些人物传奇、或名人的佚闻趣事,常常无从考证,虚构性更强。例如,民间流传的关于红军将领的故事。这样的“虚构”,有广泛的接受度,反映了老百姓的情感,似无过分追究“真实性”的必要。


                          四、关于ABB式形容词的读音规范问题






现代汉语形容词中,有一类构词形式为ABB,如“绿油油、黄澄澄、圆滚滚、香喷喷”等等,通常称之为状态形容词。这类形容词中的BB是读原调还是变调读为阴平,是多年来语言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媒体质疑小学语文教科书,认为教科书建议BB变调为阴平的读法有误,会影响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在这里,对相关论述作一梳理,希望可以为大家解惑。

为什么ABB式形容词中的重叠部分BB会出现变读为阴平的现象呢?据吕叔湘先生讲,这与北京人的口语习惯是相一致的。既是习惯,就不是规则。BB在什么情况下变调,什么情况下不变调,并没有统一的依据。在不少辞书、教科书中都有这样的说法:ABB式重叠形容词,一般BB读阴平。

例如,徐世荣编著的《普通话语音知识》中说:“ABB或AABB式叠字形容词,除叠字本身为阴平调即不再变外,其余各调的都可把后面两个字变为阴平调……如果念得缓慢些,念清楚它的原调,显得读字清楚,不变也可以。至于一部分书面语言中的叠字形容词,就决不能变。”[1]而作者所举出的“决不能变”的例词却只有AABB式的。

又如,宋欣桥主编的《普通话语音训练教程》这样叙述:“叠字形容词ABB式和AABB式,当后面两个叠字音节的声调是阳平、上声、去声,即非阴平声时,调值为高平调,跟阴平的调值一样……注意(1)读得缓慢,也可以不变调。(2)一部分书面语的叠字形容词不变调。”[2]

再如,王均裕、易理栋主编的《教师口语训练》则说:“ABB式形容词除重叠的音节本身为阴平则不必变调外,其余声调的BB常变为阴平……近年来,有人提出简化变调,将ABB式形容词念成原调。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员也有念原调的。”[3]

聂敏熙、梁德曼、翟时雨主编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中说:“由词根附加叠音后缀构成的形容词,叠音后缀的实际读音,大多念阴平。”[4]

虽然这些论述中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词语,如“常”“大多”,但仍然可以看出,现行汉语普通话语音教科书中,对于BB的读音,多数还是认为要变为阴平。从语言实际来看,这一规律在很多情况下也适用。如“黄澄澄”,“澄”有两个读音,一为chénɡ,一为dènɡ,但在“黄澄澄”这个词中,它的读音要变为dēnɡ。

由于目前尚无权威的读音规范可以依据,不同工具书的注音也不尽相同,因此,不论是变调还是不变调,两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不能说哪一种读法就是绝对的对与错。在国家没有统一标准,且学界尚无定论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对ABB式形容词的读音标注,仍采取了BB变调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不对学生作硬性要求,可以按照学生的口语习惯来读,建议不纳入考查范围。

参考文献

[1]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

[2]宋欣桥.普通话语音训练教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3]王均裕、易理栋.教师口语训练[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4]聂敏熙、梁德曼、翟时雨.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7 17:40 , Processed in 0.07578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