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8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也说说老管[此文原载‘中国硬笔书法在线’论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3 15:2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也说说老管
□ 文/野遗(孝感)http://bbs.yingbishufa.com/forumdisplay.php?fid=101
     老管是管季超。秃顶(30岁之前可不这样,那时他一头乌黑的头发可以用来拍洗发水广告),矮个(学生时代这是挺大的优势,上体育课老站在队列最前面,听课老坐前三排),戴个眼镜(如今近视眼太多,光凭是否戴眼镜根本无法判断是否真有学问),一不留神“疑似”名牌大学教授(有社会阅历者则不会误判,因为他抽的不是价格挺高同样有尼古丁的好烟,穿的不是牌子挺响照样也只是起保暖遮羞作用的衣服,座驾只是一辆有些年头的旧自行车)。10年前他已评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据人事部门的解释:“中高职称相当于副教授”,这样说来别人称他为“教授”,只是“提”了半级,就不必较真“打假”,权当哄他高兴一回。

     在我所有的朋友当中,老管最普通又是最“个色”、最单纯又最具矛盾性、最慷慨又最为困顿、最博览群籍又最自认为才疏学浅、最谦和有礼又最能让有权势者毫无威严感、最迟钝于人际关系又最能一眼洞见人心的人。

      这种人不好归类,可遇而不可求,只好划入“珍稀动物”(这很好理解:当满山满谷长的都是人参,剩下的一根胡萝卜就是“珍稀”;如果每个人都有了官称时,唯一一名平头百姓一定如大熊猫般“珍稀”)。

     老管并没有受过“全日制”的大学本科教育,进修学习的五年中似乎也费神不多,他的绝大部分书本知识并非来自于师徒相授,而是来自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自由阅读。他涉猎的领域很多,但都不太深,远远比不上“学院派”。但因其是经由兴趣所引发的独立探索,亲历了知识“创生”的过程,又极善于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故而每能择善固执,独特新见。这让他在神往于“学院派”教育的同时又常常无意中流露出对“正规”教育的鄙视。

      在他的经历中,有太多的矛盾性,有一些是出于自觉的决然选择,有一些受制于命运的无奈安排,更有一些属于必然中的偶然。

       试举几例:他少年时代的家境并不富裕,刚刚够温饱,但因为在家中行四,父母疼爱幼子,养成了他不知节俭的“穷人家的少爷”作风;他学的是中文,教的是中文,但到孝南区教研室工作之后,单位的头头硬塞给他“艺术教研员”工作,所以他先迷进去的却是儿童美术研究,近三年又热衷于学前教育。(前五、六年单位的头头找他谈话,让他将“语文教研员”的工作也担起来,其实此时他已对这个发发文件、组织个大场面的活动、像掐白菜一样发奖证、常常劳民伤财的差使兴味日渐索然。毫无挑战性的工作对他会缺乏吸引力。)他或许是他生活的那个小圈子中最能下苦功读书的人,但却也是最自知浅薄,最明白“借工作角色所获得的尊重与本应得到的尊重不能划上等号”的人;他被孝感市美术家协会和孝感市书法家协会两个协会封为“副秘书长”(戴个不发津贴的空帽子,好派差干活。他这样自嘲),但却也是唯一明明白白地说自己既不会画画又不会写毛笔字的人;他或许是对本职工作投入精力最多,开拓性的贡献最多的人,但却并一定能保证领导夸赞(因其不太驯服)、群众感念(因其严格把握学术评审的尺度,在他那里得一张奖证难许多);他从未给顶头上司送过礼,连说几句好听的话奉承一下也比较吝啬,但可能会将一位素昧平生的初次来访者送至大门之外,为一位偏远农村村小青年教师一口气写数千言的复信;他似乎不太熟通“人情世故”,因此常“不按牌理出牌”,但走得近的朋友都知道,其实他只是故意不满足某些人的“心理期待”,他对人情冷暖的剖析每每放言无忌,深入骨髓;他自知“人到中年天过午”,精力应该专注于能得实惠的“有用之为”上,但仍一任求知治学的兴趣如奔泄的野泉,自由流淌,并无稍加约束的意思;他并无海量,但每每于友朋间聚饮时,来者不拒,先将自己放倒……

      严格说,老管不是书法圈中人,不是美术圈中人,早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教师”(他总是自称为“教师”,而且刻意地加上“普通”作为前缀,这多少有些矫情吧?),当然更耻于作一个首先必须放弃许多尊严和个人见解常常必须作驯服状的“领导”!但,老管又比一般的书法家更乐于言说书法,比一般的美术家更有基于审美直觉和审美经验的鉴赏能力,比许多教师更挚情于教育问题的研究,身处江湖,心忧天下。

      “但,正是他的这种边缘状态,才使得他更有价值,更值得一说。处于核心地位的人未必就具有核心文化价值,自古至今皆如此。”北京青年学者、《中国改革》杂志社责编朱中原这样评说他。
与我们这些二、三十年来与老管斯混在一起的朋友相比,远在京华的朱中原似乎更能把握其内在精神,因为他用了梁楷画《李太白像》的写意手法,凸显了老管“书生气”中压抑着的“江湖豪气”;谨严细腻的外表背后的粗砺与刚烈。

     我们毕竟跟老管厮混得太久,久而不闻其香,友情之中少了一分敬意。“审美疲劳”看来并不只存在于夫妻关系。

     朱先生也毕竟是审视过许多名家和达官的高人,一把脉就摸准了老管个性中最突出、最恒定的部分,他说:“这一点,老管和我一样,不客套,不矫饰,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因身份地位名气而有所忌惮。”

     作为朋友,这种个性是太难得了。故此,我们这帮哥们儿从来不会记恨老管的言辞“昌犯”,反而愈爱其天真如赤子。但,要是当他的上司,感觉肯定会不一样,中国自古就是“官本位”的,始终缺乏“平等”的文化基因。

     难怪,他青灯黄卷,灯下苦读;他激情投入,勤勉于工作,却依然独啸于晚风。

     或许,这种状态正是他应该期待的,或许是命运的刻意安排。

      作为他的朋友,我们只希望他活过七十岁。无需太多!

       若能如此。那时,评说老管的人会多起来。

2008-3-5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31:50 | 只看该作者
我说老管
□ 朱中原
     老管是管季超。秃头,矮个,带个眼镜,一不留神还以为他是个“人模狗样”的大学教授,但是不是教授,你得问问他自己才知道。

     在我所结识的人当中,老管是一个很特殊的人。是个真正的文人,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人是“稀有动物”,因其稀有,所以很难得。

     老管是个没有经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教育者,也是个文化工作者,他涉猎的很多,古今中外的经典都读过不少,而且读了还能给人扯出一大串来,这就不简单。他的经典名言是“扯淡,一扯一大串”。我看这的确是他的真实写照。所以,他考虑问题绝对不像那些学院派教授那样死板、暮气沉沉,他的思维方式是绝对独立绝对自我的。当然,他又对学院充满着极度地向往。在我看来,很多学院中人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未必及他,只不过他没有那些学院中人的幸运机会罢了。

      严格来说,老管不是书法圈中人,也只能算半个硬笔圈中人,他处于书法与文化的边缘状态。因而,他的立场和思维方式也是边缘的。但,正是他的这种边缘状态,才使得他更有价值,更值得一说。处于核心地位的人未必就具有核心文化价值,自古至今皆如此。

     老管是个狂狷之士,一如古之阮籍、嵇康之类的,但老管没有阮、嵇那样的超逸情怀与高古精神,他毕竟身在下层,更多的是充满了江湖气,甚至有点痞子气,地地道道的民间分子,一如我等,身处边缘,壮志难酬。但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一个人的气节与精神。没有别人过得滋润,并不等于他自己没本事,有本事的人未必有机会,有机会的人未必有本事,这在中国自古皆然。因此,老管的现状不能只怪老管。何况,在我看来,他活得够潇洒的,穷开心,穷潇洒,正如我的父母一样,虽然漏屋破瓦,但穷且欢。很多有钱有权有势有位的人,未必有这种状态。

      我跟老管正面接触不多,但算得上是神交。人与人之间的交情未必要见面,见了面的也未必就等于有交情了。我和很多人都是如此。神交有时比直接交往好多了,心有灵犀的人不需要客套。这一点,老管和我一样,不客套,不矫饰,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说的就怎么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因身份地位名气而有羁绊。老管这样的性格,天生就是个搞艺术的料,而且说不定未来蹦出个大家也未可知,遗憾的是,老管没有把握住,我估摸着是年轻的时候没把这玩意太当回事,另外就是可能没有那么多家财去弄书法这东西。个中原因,还得继续与他沟通了才知道。

      老管有一个观点与我颇为相类:不要把书法太不当回事了,但也不要把书法太当回事了。太不当回事就会以为书法那么好玩,随便一写就是书法家了,太当回事恰恰会陷入另一种误区:以为自己是书法家就了不起了。书法家没什么了不起的。在我看来,当今那些所谓的专业书法家,是所有知识分子里面最没有知识的,是所有文化人里面最没有文化的(权且把书法家也当成文化人来看吧)。

2008-03-04 于京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32:48 | 只看该作者
朱中原  青年书法家,艺术学者,书法理论家。四川内江人。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书法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硬笔书协会员。首届“中国文人书法展暨文人书法高峰论坛”特邀专家。曾任《中国书画》杂志编辑、《中国画品》杂志副主编等职。所提出的“书坛潜规则”、“书法非常道”、“书法社会学”等理论曾在学术界引起反响。

  朱中原先生是一位学者型、文人型的书法家。其行书宗二王,以宋人为尚,力追米芾、苏轼、山谷之文人韵致,力倡“文人书法”、“学者书法”。对现代于右任、张大千等兼有融摄。

  他具有文学、政治学、经济学和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素养,其学术研究横跨土地制度、政府体制改革、文化转型、艺术批评等多个领域,尤以书法理论和当代书法史研究见长,对当代书坛现状及书坛人物有独到的批评与关注,令书坛人士振聋发聩。他的书法研究以社会学视角切入,力图打通古今书法史,并梳理出当代书法发展轨迹。他在《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杂志、《美术观察》杂志、《美术研究》杂志、《书法》杂志、《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赏评》杂志、《青少年书法》杂志、《艺术市场》杂志、《中国商报》、《中国艺术报》等专业刊物发表理论及批评文章百余篇,计100余万字。另在《南方周末》、《瞭望周刊》、《南方都市报》、《二十一世纪》、《观察》等海内外政经评论刊物发表思想学术文章多篇。为美术报等多家刊物专栏作家。

  朱中原先生曾应邀出席“兰亭论坛”、“2007北京国际书法学术论坛”、“首届中国(西安)文人书法展暨文人书法高峰论坛”、“首届中国(山西)荀子文化节暨荀子文化高峰论坛”等全国书画、文化及政治、经济类学术研讨会,曾应邀赴全国多所院校讲授书法理论及当代社会经济问题。因其对当代中国公共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他被海内外网友评为2006年度“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5:40:13 | 只看该作者
我 的 收 藏 故 事
                       作者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科所  管季超



     我的收藏故事应该从读小学时说起。
     整个小学阶段,我随着当公办教师的母亲在乡下念书。
     乡村小学邻近村庄,但有一点点距离。学校规模很小,老师的未  成年的孩子只有我一人。放了学,我几乎找不到玩伴。
     爱独处、耐寂寞的性格或许是那时形成的吧。虽然也喜欢热闹,能闹腾,但似乎在寂寞中思考更适于我。
    刚刚学会认字的我,求知欲非常旺盛,哪怕是在厕所里发现一张破报纸,也会歪着头看半天。
     那时正是“文革”末期,能看的书实在少得可怜。
      愈是无书可看,愈是拼命搜求。
       在小学阶段,我就将《水浒传》、《三国演义》和那时的“畅销书”《敌后武工队》、《艳阳天》、《金光大道》看了个遍。
      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一本“小人书”——《东平湖的鸟声》。
      这是一本以叙事诗体为脚本、绘工上乘的连环画,是用卖废品的钱在公社供销社买来的,看过至少有上百遍之多。
      从这本“小人书”开始,我陆续购买和交换来上百册“连环画”书,装在一个肥皂箱内,只对“够哥们儿”的男同学和心生暗慕的女孩子“开放借阅”。
     多少年之后,我确知在这些读者中,真有一位女孩子也很喜欢我。(我猜,应该是更喜欢那些书吧。)
     再见面时,女同学的孩子已即将远赴异地读一所名牌高校。我的儿子则已上了高中。
     我为儿子专门买的近千册各类读物堆在他卧室墙角,好些都未曾细看过。
     从五、六岁时起,我还莫名其妙地喜欢收集香烟盒和糖纸。男老师抽完了烟,都会记得把烟盒送给我;收集到的糖纸和烟盒我会细心地分类夹在“小人书”中,压得平平展展。
     我老婆对我有些缺点颇为恼火,但很佩服我能将近万册个人藏书登记造册,精细地分类,一旦要查用时,举手即获的本领。家里的一应生活用品也由我来整理,各得其所,秩序井然。
     她怎么知道,咱在收藏物品方面早就“自学成才”,有深湛的“童子功”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孝感市东门中学任校团委书记,当语文教师兼做班主任工作,课余时间还要完成自修课程,照料常年卧病在床的父亲,实在是辛苦、忙碌。
     是书画收藏的业余爱好,给那时的我带来许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闲趣和望外之喜,冲淡了工作、生活的压力带来的烦恼。
     每每在下午临近下班时,学校负责收发工作的同事就举着一封或几封鼓鼓囊囊的信封喊:“小管,又有信寄给‘管先生’”。拆开来一看,里面一定夹着一件或几件散发着墨香的书画作品。
      从1985年到2000年间,陆续收存全国各省市中青年书法家原作近700件,其中大半作者已成为当今书坛名家或一地书法界领军人物。
      我一直有一个心愿,想把这些作品印成一本《致远斋收藏当代名家书法作品集》,回赠给书人。苦于囊中羞涩,至今未成。
     印这样的一本集子,既是想以此回报惠我手泽的书法界朋友,也是为纪念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或许这本集子是研究上世纪后十几年里中青年书法家的一本绝好的资料,我想。
     1997年春,我迷上了儿童美术启蒙教育研究,又开始搜求一切有关儿童美术教育的资料,借着湖北美术出版社《小画家》月刊特约责编这个角色,得到各地数十位儿童美术教育家、名师的支持,陆续收集到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和中国大陆地区各省市中小学美术教材数十套之多,各类儿童画册千余册,儿童画原作近5000件。与此同时,我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儿童美术教育“个案”研究,发表了十余篇相关论文,三次参与全国性儿童美术教育学术会议的策划和组织工作,被聘请为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儿童美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担任孝感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以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背景兼任艺术教研工作,赢得了“圈内”的尊重。
     记起梅延德先生这样说过:“文人一般都喜欢收藏一点心爱之物。这种收藏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人格和文格的补充和注解。文人的收藏蕴含着一种学识和激情,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
热爱生活、敬业爱岗的人,哪一个没有一点收藏癖呢?

       ▲注:此文应武汉《书法报·硬笔书法》编辑秦霈同志约稿而撰,将刊发该报春节“集藏”副刊。
本主题由 教师之友网 于 2 分钟前 加入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6:01:28 | 只看该作者
研 修 班 日 记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管季超   (432100)
                              13971958105(移)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iyi/_guan_kuitianxia/2011/0804/249293.html
                         2003年10月20日  报到日
记事
     晨,乘T78次到京。京中友人“尊师园”(课改之路图书发行有限公司)侯健女士带车接站。至北太平庄花园路应物会议中心。周钧、李军、耿玉惠等老师在报到处忙碌。住B座406室。
    复到报到处,见耿老师等边吃盒饭边安排学员住宿。
     晚翻看研修班所发资料,有半数已曾购阅。北师大艺术课程工作室编《艺术课程与教学》未曾见。
     《艺术课程与教学》(学术内刊)前五期初读印象最深的几篇文章
     总第一期:
《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师资培养》(杨立梅文)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
     近几年来,各报刊不断有讨论这一话题的文章刊发。因兼任市、区两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讲师团的教学工作,一直很关注这一研究领域。研读过的专著有程方平著《新师说》、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编《现代教师学概论》、过伟瑜主编《教师专业学习及其发展》、郭东歧编著《教师的适应与发展》等,教师行为学研究专家傅道春的系列著作惠我最多。据友人讲,傅先生英年早逝,痛哉!
      杨立梅老师的下列观点引起我的共鸣:
      ——“我们的(艺术课)教师在讲台上不应仅仅是表演者,而更应该成为一个导演……是重要的组织者、启发者、调动者,能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和所长,导演出有声有色的戏剧。”
      ——“对于学校音乐教育来说,我们恰恰是对一些最基础的知识技能缺乏研究和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摘编译稿)
       去年读华东师大陈桂生教授《到中小学去研究》,始关注此领域。
        此文简洁,操作性强,可复印区内骨干教师参阅。
      总第二期:
     《对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刘兼教授访谈录》
      读此文深受启发。
     正如“数学教育”一样,“艺术教育”这四个字,包含了两个词汇——“艺术”和“教育”。在基础教育中,重心应该放在哪个词上,一线教师不可不再作思考。
     就我区情况看,一部分小学配齐了受过专业训练的音、美教师,“开齐开足”能保证,但相当一部分老师不自觉地用当初自己接受专业训练的方式来要求学生,甚至在一、二年级即出现所谓音、美课的“差生”;另一部分学校未配备专业专职教师,造成艺术课程“表上有课上无”。绝大部分同志都认为,如果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教师,艺术教育则无所作为。
      真是这样的吗?
      《对艺术课中 “综合”的理解》(深圳沈端祥文)
       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是欢迎的,对其基本理念也大多认同。
       现在急迫需要的是,用一种简洁、明快,较具情境感的方式诠释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新课程理念和课堂实际操作之间搭些桥。
      《不吝惜“好”字,也勿让“好”字廉价——对课堂赞语的冷思考》(王淑杰文)
      看得出来,此文作者是一位有着较之一般老师要宽厚的教育理论修养,较为广阔的教育观察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和勤于动笔的习惯。作者对新课改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盲目赞扬学生的“时风”关注已久,发之为文,有明确的针对性,情通理达。
      《一只流浪的猫》(课例/杨立梅评析)
       ——前几年,看过几本杨教授介绍国外音乐教育情况的专著。
        ——杨教授在此课例评析附言中的一句话希望一线教师留意:“教师平时关注艺术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对实施艺术课程尤为重要”。
       就我区的情况看,最近一二年才有音美教师注意留存艺术资料。前几年到校听课,想看一本前一学期的美术作业本都不可得,一问,大多答 :“全发给学生了!”甚至是:“当废品卖了!”(你有什么理由把学生作业本卖了?岂有此理!)
      我多次建议美术老师逐届留存典型的美术作业,条件好的学校尽可能用音像手段留存艺术资料。此一建议已渐被接受。
      《一堂偏远乡村的艺术课》(海口丁颖文)
       就我区情况看,一线教师少有能写出符合艺术规范的教学论文者。但这并不说明一线教师就未作教学反思,缺乏教学感悟。
      或许是论文的文体要求妨碍了一线教师轻松感性地表达自己对教学实践的思考。
      何不引导老师们从写这样的叙事性的“教学故事”开始起步呢?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样一种生活鲜活的叙事,会积累教育活动中大量的事实,为理性的教育研究提供“标本”。
      ——相信写作这样的文体,大部分老师都可以重拾自信。
     ——相信这样去写,各年龄层次、各种不同状态的教师都能成篇。
      ——相信这样的文章,会尽可能少地减少情境再现的“信息失真”,时时引发读者的共鸣。
      哪怕现象多于思辨,或光描摹出情境,未能作深度开掘,提出问题解决的药方,又有何妨?
       总比完全不动笔或东抄西凑强!
       总第三期:
     《与实验区老师关于艺术新课程的对话(之一)》(杨立梅文)
      社会学中有一个“空间分化”或“功能专门化”的概念。
      长期以来,专家和一线教师分别在各自的“专属空间”里埋头忙着各自的事情。专家们的专著一本接一本的上书架,一线教师在敬佩之余,神情淡漠;一线教师成天忙于“教教材”,一册《教参》在手,似乎其他课程资源都无关紧要,少有人提出疑问。老教师因“经验丰富”,像老中医一样受人尊重与信赖。
       新课改实现了一流专家与一线教师的 “对话”,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可以期待,在这种对话中,一线教师的精神境界和反思能力得以提升。
      ——可以期待,在这种“对话”中,立足中国教育实际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大教育家和教育大著的出现。
      《艺术组座谈记实》
     “分享”这个词在这本内刊上出现频率很高,我不经意中发觉。
       分享体验,分享感动,分享成功、分享资源……。
       ——多么美好的一个词,我竟然在长达七年的教研工作中,数百次的评课、讲座中一次也没有用过。
      罪过!罪过!!
     《参加新课程实验的体会与反思》(大连时岩文)
       拟复印此文赠区内艺术课骨干教师,与他们“分享”。
      《从一张白纸说起》(深圳张明文)
       文后的“评析”中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性教学的课例”。(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教学是在具体的时空中发生的,本应是“海内孤本”,不可 “复印”。但我们的老师见过太多的表演式的所谓“优质课”,久而久之,潜意识中或许已认为“一切的优质课都是反复排练出来的。”
可怕!
        总第四期:
      《路在何方  就在脚下——谈在艺术课中经历的四个阶段》(深圳王珏文)
      文中这样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
      “能让教学更上一层楼的法宝,就是对文化更全面的了解和理解,教师更需要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得法的运用。”
就我区音、美教师的现状看,绝大部分教师心目中的音乐和美术教育就是传授技能、技巧。我们的教师与实验区教师的差距主要是在观念上、认识境界上,不一定在专业技能上。
     《我们一起成长》(常熟徐瑛、仲燕萍文)
      此文让我再一次地感受到“教学随笔”这样一种文体,能更灵动、更鲜活地记录“看似不经意、稍纵即逝的”教学实践感悟。
     《抓住课改契机复兴艺术教育》(苏州沈南强、周建华文)
      文中介绍的苏州市综合艺术课程实验中教师发生的四个可喜变化令人鼓舞,专家的五点建议对非实验区的教学也是极有针对性的。
       《杨立梅老师》(李东风文)
       真想早点听到杨老师的课!
        我坚信,只要你真正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愿意全身心投入,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
      《我不是“好老师”……》(长沙周静文)
        妙趣横生。
       夜已深,看此文,不觉睡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分别对教师的职业自由和权利作出了规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即为“教师在履行职责上享有学术自由”。但长期以来,恐怕连许多大学老师也被迫或自动放弃了这种自由,何况小学教师呢?
      这就难怪我们的老师要认为自己是“坏老师”了。
      唉!
     《中国艺术教育亟待革新——访伯顿教授》(摘编稿/杨应时文)
      伯顿教授妙语录:
      ——“应当有更多人致力于成为真正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二流的艺术家。”
      ——“只注重技巧训练的艺术教育不是面对每个学生的”。
      伯顿教授主张重视博物馆(艺术馆)的资源!据我所知,在中国,至少已有一个地方很好地实践了这种理念——广东美术馆专设有艺术教育部,有连续不断的高水平的导览活动。因我参加过在穗召开的“全国第三届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讨会”,常获赠该馆导览资料。
此文拟再读。


                            2003年10月21日  研修班第一天。
记事
       上午,听杨立梅教授宣讲办班目标、要求。组织与管理,介绍艺术课程产生的背景及综合课的相关理论。下午,李军老师用报数叫号方式,将全体学员随机分为七个小组,演示/体验“参与式”培训,学员颇觉新奇,兴趣盎然。
       晚餐时,耿玉惠教师提议由我代表学员在明天的“开班典礼”上发言,杨教授赞同。


        附笔者代表本小组(“金秋”组)在全班交流时的发言稿(回忆整理):
各位导师、各位学友:
      我们是6号组,我们组定名为“金秋”。
       我们组10位成员来自不同省份,互不相熟。但是小组研讨时人人都发了言。
     因为各地的教育状况,各自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尽相同,有些观点并未达成共识,但这丝毫未影响我们的沟通和分享。甚至,正是有了这种差异,使得我们的交流更显其意义。
      我想套用一首歌的歌词表达大家共同的感受,“我梦着你的梦,我爱着你的爱,我困惑着你的困惑,我的追求也是你的追求。”(众笑)
     本组成员的意见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困难·困惑·信心。”
      ——艺术教育有哪些困难?
      各地的情形大同小异。即或是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好的地方也同样存在。如艺术课师资严重不足,艺术教育的学科地位未能得到应有尊重,有些地方艺术教育基本的物质条件也不具备,音美教师在学校工作评价中处于弱势地位……。
      ——“困惑”什么?
      受过音乐或美术单科训练的教师能胜任新型的综合艺术课的教学要求吗?艺术课会不会上成“拼盘课”?等等。
       ——“信心”源自哪里?
       上午,我们听了杨教授的学术报告,对艺术课的基本理念是认同的。综合艺术教材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专家们是诚心实意想帮助我们一线教师。我们的信心即源于此。
     在讨论小组名称时,有同志提议叫“艺术之春”,取新课程给艺术教育带来春天的意思;又有同志提议叫“拓荒牛”,表达我们“不用扬鞭自奋蹄,”“吃草、挤奶”献身艺术教育的决心。最后还是定名为“金秋”:“金秋时节,我们相聚在首都北京,释疑充电;我们期待中国基础艺术教育的灿烂金秋。”(掌声)

                         2003年10月22日研修班第二天
记事:
     上午,在北师大“英东学术会堂”报告厅举行“第二期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班”开班典礼,“小学艺术”、“小学体育”两个班全体学员到会。国家教育部师范司袁振国副司长及北师大领导、专家俞启定、毛振明、杨立梅、殷恒婵等同志莅会。受培训班导师指派,我代表全体学员在会上作了一个表态性的简短发言。会前,“小学艺术”班学员专为大会献演10分钟的文艺节目,有来自西北的美术老师张立新唱民歌,青海藏族老师卓玛仓决藏族歌舞,全体学员同唱《让我们荡起双浆》、《同一首歌》。会场气氛轻松愉悦,袁副司长笑称“真是一个特别的开学典礼”。
       袁副司长主讲了正式开班后的第一场学术报告。他说新课程“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平地起风雷”,而是经过了20多年的孕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他以一个学者的犀利语言,剖析了目前在小学艺术、体育教育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坦言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学员们听讲十分专注,散会后有学友打听袁副司长的学术背景,我就印象所及,建议几位学友购阅其著《教育新理念》及主编的《当代教育学》和《中国教育政策评论》等专著。
      下午,福州艺术师范学校副校长王福阳先生讲《艺术美的形式法则·艺术通感通识》。王先生面容和善,蓄须如鲁迅先生。
     看得出来,王先生就此讲题有大量的资料积累和深入研究。资料丰瞻,条分缕析,举重若轻,诙谐幽默,授课效果甚好,时有学员发出会心的笑声。课间休息时有不少学员围着王先生交谈。
     晚间到619房拜访王福阳先生,赠送我参与创刊的湖北美术出版社《小画家》杂志2003年前各期给王先生,交谈数分钟,请求王先生回赠福建版美术教材,王先生应允。辞去。


附:笔者作为研修班学员代表在“开班典礼”上的发言稿(根据现场即兴发言回忆整理)
尊敬的袁司长、北师大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教师,亲爱的各位学员朋友:
     在硕果飘香的金秋十月,在举国欢庆中华民族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的美好时刻,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课教师、教研员、教师培训工作者,汇聚首都北京,走进百年名校北京师范大学,参加渴盼已久的“第二期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班”学习。
     我是湖北学员管季超,是一名艺术课教研员。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小学艺术研修班全体学员,感谢国家教育部领导和培训单位北师大为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感谢北师大艺术课程工作室的全体教师为筹办研修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在教育部的精心组织下,正在全国迅猛推进。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综合性艺术课程是这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新的课程形态,以其鲜明的人文精神,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的意识,给传统的艺术教育带来剧烈震荡,对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素养、教育智慧、教学方法诸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新课程,我们欣喜,我们振奋,同时也产生许多的困惑,遭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在课改专家的指导下,通过研修学习,我们会更深入地理解新课程,寻找到新课程培训的有效模式,进一步明确“培训什么,怎样培训”这一根本问题,丰富我们的师资培训体验,提高我们的师资培训能力。
     小学艺术研修班的全体学员一定珍惜此次国家级研修的机会,尊重授课导师,积极参与专题研讨,交流思想、融洽感情、建立友谊、取长补短,共同打造一种坦诚务实、灵动和谐,多向共生的“培训文化”。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目前在不少地区,艺术课的学科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艺术课教师学习机会少,工作条件差,甚至工作评价也有欠公允。他们要做出工作业绩,可能会遇到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多的艰辛。
      们有幸被选派来京参加研修学习,有责任在研修班老师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本地区的培训方案,回到各地,创造性地完成省市一级的艺术课师资培训任务,不辜负领导和导师们对我们的期望与重托。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的东海奔去,浪涛是你的气概。”我们艺术班学员有这样的风采,这样的气概。“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让我们怀抱“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历史使命感,勇敢地踏过课改的千山万水,再一次相逢在新课程攻艰夺隘的前沿,绽放出综合艺术课改革成功的笑脸。
     谢谢大家!

                    2003年10月23日研修班第三天
记事
        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副教授曾奇老师讲《参与式培训的特点及其实施策略》。曾奇老师年约30余岁,系一条花圆点围巾。课前嚼着口香糖与杨立梅教师等轻松交谈。
      也许是意识到这一讲内容对于我们这些学员——“培训者”有重要意义,所有学员听讲都非常认真,不断有人要求曾老师别换屏,想记下所有的投影文字。
       如果不参加这次研修,我完全无法想像出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女博士,会以什么样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展开讲题,会以怎样一种从容和细腻去阐述一个对不少学员来讲显然是生疏的话题。
      她的授课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下午,全体学员遵嘱撰写教案 / 培训方案。查“报到册”,本期研修班分配湖北省学习名额4人,实到只我一人。拟返鄂后向省教院教师培训中心汇报学习情况。并请求杨立梅教授推荐参加省内培训工作,相信能不负此荐。


                               2003年10月24日研修班第四天
记事:
      上午,杨立梅教授介绍新世纪版小学艺术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结构与特点。
     “新世纪版”艺术教材的主要特点:
      ——按照单元主题的形式组织教材内容;
     ——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突出艺术学习的人文价值;
      ——教材内容有明确的艺术能力培养目标和知识技能的学习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降低学习难度;
      ——注意创设民族艺术氛围,培养学生了解、热爱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情感;
     ——教材既有现代意识,又顾及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
      ——运用“艺术档案夹”等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手段。
     下午,全体学员集体活动——参观中国美术馆《馆藏近百年作品陈列》、《馆藏无锡彩塑/民间剪纸陈列》、《路德维希捐赠国际艺术品陈列》、《刘开渠捐赠作品陈列》。
     晚,全体学员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观看话剧《赵氏孤儿》。
     晚归,与同室朱子军老师同饮,聊至夜半。今日又抽烟一包,喉痛。
■今日感悟:
      在近十年间,我曾先后五次到过中国美术馆,幸逢几次重大展事。在美术馆重新修缮、转变功能之后再去观展,有一点新鲜感,但不似音乐老师那样好奇。
     有不少音乐老师向美术老师询问展品作者情况及艺术特点。
     在观看齐白石的一幅作品时,李军老师拉了一下我的胳膊:“小管,请教一下,这个展板上说“南黄北齐”,“黄”是指谁?“北齐”,齐白石不是湖南人吗?”
     李老师是在考我吧?幸好我还能说出来。不然,惨了!
     一个有着如此的治学精神和童心的蔼蔼长者,怎么会不深受学员的敬爱呢?
     “人艺”的几代表演艺术家锻造出了炉火纯青的话剧艺术,我对“人艺”神往已久。
     前几年,出差到潜江,曾挤时间专门参观了曹禺家乡的“曹禺纪念馆”,印象如昨。
     今晚的演出,我想我会回味久久。
     ——不到现场,你无法想像舞台布景是这么样的大气;
     ——不到现场,你无法真切地感受戏剧艺术是如何完美地融汇了美术、音乐、文学……等艺术元素而又自成新境。
     ——不到现场,你无法想像我们天天用的汉语竟是这般有美质的一种语言。
     ——不到现场,你无法见证表演艺术家与观众之间那种默契,生出一份让人心颤的感动。
     十年间来京出差五次,从人艺门前经过好几回了,怎么就没有想到看一场话剧呢?
     “人艺”,下次再来!
      我和“人艺”有一个约会!
■资料收存:
     (1)在“人艺”门厅自取的剧情介绍宣传画折。
     (2)《北京青年报》文《何冰/游刃于悲情与嬉笑间》,剪存。
[何冰是《赵》剧程婴的扮演者。曾看过他在电视剧《我这一辈子》中与张国立演的对手戏]


                              2003年10月25日研修班第五天
记事:
     今日全天,研修班请上音版小学艺术课程实验教材副主编、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员周玖玖先生介绍该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结构与特点。
     周先生深谙对一线教师授课的特点,不时穿插生动的课例,甚至即兴唱上一段,学员听课颇觉轻松。
     周先生下午集中讲《艺术课课程的操作方法》,以具体的课例阐释艺术课程的课程特性——“人文性、艺术性、综合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笔记其详,启发很大。
    课间,与周先生交谈,合影。
     杨立梅教授告诉我,同族管建华先生已从中国音乐学院调南师大。幸好未冒然去访。
     看“研修班”所发学习资料至夜深。补近日日记。与耿玉惠老师约定,明日购VCD一套。
      晚,区教育局饶胜军副局长打手机来催稿。
     到总台要求开通房间电话,晚与几个房间学员通电话。
记趣:
     我的外号叫“姣姣”
     上午,徐州市青年路小学青年女教师赵琨现场演示上音版《我的好妈妈》课例。出一题“妈妈出差了,”要求学员以小学生身份即兴创编一段短剧。
     我与另外一男三女学员分在一组。
     我提议由那位男老师扮演父亲,来自海南的一们女老师扮演出差在外的妈妈,另两位女老师分别扮演奶奶和大姑,我自告奋勇演一位7岁半的小女孩,并自已取名为“姣姣”。
     在角色分工之后,来不及设计剧情,完全靠各位“家庭成员”在角色扮演对话中“现场生成”,结果在三个小组的“赛演”中,我们组更具“现场生成感”和生活趣味,在场学员热情鼓掌以示鼓励。
课后,知我姓名和不知姓名的学友相遇必呼我:“姣姣。”,我亦含笑作答,足可解颐也。


           2003年10月26日/2003年10月27日研修班第六、七天
■记事:
      26日上午,来自大连市沙河口区教研室的教研员李萍同志介绍该区艺术课程实验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情况。
     教研员是新课程实施中有桥梁作用的关键环节,其自身行为和作用的发挥对新课程实施会产生重要影响。李萍老师的工作部分证明了这一点。
     沙河口区西山小学的时岩老师介绍自己参与新课程实验的感受并例举若干课例。
     在时岩老师的课堂上,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和学生的感受,既有教师的信息输出,又有学生信息输入的反馈,两方面的信息首尾相接,循环往复,呈现出一种情理法的和谐交融,具有生成性的网络状态。
      26日下午,来自大连市的郭长庆校长介绍新课程实验的管理与评价经验并现场答问,受到学员欢迎。
      27日上午,由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的王淑杰老师和白云路小学的张丽疆老师“联袂”介绍她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切身感受。两位教师的成长经历雄辩地证明:新课程为教师职业专门化提供了合法的基础,从而满足了教师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课上,我即兴为两位老师画了一幅速写,题曰“播种爱心 / 收获感动”。
       把教育实践与理论思考交融在一起,我们会享受到更多的快乐。
      27日下午,学员设计、研讨、交流案例。
      子军老师极朴诚,我们一见如故,每晚卧谈甚欢。谈及两地民俗之异同,颇多趣味。朱教师与我相约,今后要常联络,相互激励。
江苏南通师范附小李吉林老师和成都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现调成都市教科所)是我敬慕的两位优秀语文教师,学员中有吴育(南通师范)、辜敏(成都市教科所)两位老师与之相熟或同事,我分别拜访了他们,并托请她们向李吉林、李镇西老师转达问候。
      26日晚与侯令、杨景芝、杨永青、赵雪春诸师友通电话,与重庆江北区玉荣山小学美术特级教师李永永通电话,约定31日在世纪坛“开幕式”上见。侯令老师托办一事。
    与湖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查家伍先生通电话。查新办公地址在雄楚大道,电话改为87679503。
■购书存目及浏览印象
     王府井新华书店购书如下:
    ·广西师大版“教育新观察丛书”陈炯著《教育童话——另类眼光看教育》(以童话论教育,别有意趣)
   ·四川教育出版社张庆林主编《创造性研究手册》(此前购同类书凡二十余种,皆不及此书资料宏富)
    ·天津教育出版社版赵丽敏著《带你步入现代教学殿堂——教学微格研究》。(湖北中语名师余映潮所著《中学语文教学100例》与之仿佛)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郑金洲著《校本研究指导》(第六章“校本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对我最具启发意义)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陈瑶《课堂观察指导》(给了我一些有益的理论启示、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拟推荐区内骨干教师阅读)
   ·江苏美术出版社版《百年生活变迁》。(此书有不少好玩儿的老照片,带给儿子看)
     北师大“尊师园”侯健赠书如下:
    ·首都师范大学版关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中国人事出版社版关文信编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首师大版靳健主编《中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
   (以上三书责任编辑均系侯健之弟侯亮先生。索课改书目单200份拟分送区内骨干教师)
     购北师大图书馆折价书如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罗筠筠著《审美应用学》。(道与技、史与论有机结合,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可供师训参考)
团结出版社版陈君华《望乡的牧神——余光中传》(一本可读的书。以半价淘得)
    ·台湾《艺术家》杂志1996年第一期。(以三折价淘得。虽为过期旧刊,,但发现不少有趣味的图片文字。如P518管云之《五花八“门”的艺术》,专谈作者于各地旅行中所见之“门”的设计艺术。“旅行之中,似乎视觉变得特别敏锐,就连所经路途上看到一扇扇的“门”,都会让人眼睛一亮。难怪,五花八“门”,真的有几分道理”。
     ——什么时候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有这样的审美意识与习惯就好了。)


                                 2003年10月28日研修班第九天
■记事:
      上午,杨立梅教授和李军老师讲《基础教育阶段音乐等艺术能力发展概述》。
     杨立梅教授是北师大教育系教授、国家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之一、国家课程标准“新世纪版”小学、初中《艺术》实验教材主编。多年从事幼儿、中小学、大学音乐教育研究、师资培训和中外音乐教育比较研究。
     我是中学语文教师出身的艺术课教研员,虽然从小喜欢音乐、美术,毕竟未受过专业训练,也无一线专业教学经历,1997年春受命担任艺术课教研员之后,恶补音乐理论知识,从杨教授所著《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等专著中获益良多。一直没有机会向杨老师求教。
     杨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不时穿插一些游戏性的节奏练习,由易到难,别有巧思,学员兴趣盎然,特别是美术专业背景的老师更显兴奋。
     应该说,不光是我这样的学员需要学习补充新的知识技能,即使是音乐美术专职教师,也需要补充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新的艺术课,有机地融合了音乐、绘画、雕塑、工艺、舞蹈、戏剧、影视等诸种艺术元素,我们如果不及时调整,肯定会患上艺术知/能的“贫血症”,难以游刃有如地驾驭课堂教学。
     李军老师今天特意剪了头发,穿一件咖啡色毛衣,显得格外精神。
     她侧重讲了舞蹈基础知识和舞蹈艺术的特点,对中小学艺术课中如何有机地融汇舞蹈作了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生动讲述。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解中,李老师没有看讲稿,一直站在台中,用眼神与全体学员交流,用变化多姿的舞蹈演绎舞蹈艺术丰富的表现力。场内笑声、掌声不断。
      李老师讲课要点如下:
    (1)舞蹈艺术构成的三要素;(2)舞蹈艺术的三个特点;(3)教学中要注意的三个原则。
      我对舞蹈的了解几近于零,李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觉得新鲜,在忙着做笔记、随李老师跳舞的间隙,用摄像机录下了李老师的范舞,准备制成教学VCD,供师资培训之用。
     在李老师讲授过程中,我和另外两位女学员被点名上台作“形体表现”的即兴表演。在点到我时,李老师没有出题,让我自己用“形体语言”表达一种“生活情态”。
      我的即兴表演是:
      ——一举重运动员两手握拳走到台中,伸出两手搽了些防滑粉,又在肩头和两臂上拍了拍,紧了紧腰带,弯腰,提气,双手举杠铃过肩,挺起,成功!双手高举,兴奋地跳起来,大喊一声:“吔”!
     李老师评价说:“这是带点小品味道的即兴表演。”

      ——说不定我真有些表演天赋?哈!
     晚上闲谈时,我和同屋朱子军老师一致认为:李军老师教艺精湛,能在稍纵即逝的教学情境中捕捉值得推敲的东西;能在见多不怪、习以为常的教学组织形态中生发疑问;能深入浅出地向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传道授业。李老师的授课艺术值得我们学习。
    晚,到112房,与杨立梅教授闲谈,杨教授颇多鼓励。应我的要求,杨教授为我写一介绍便笺,拟31日抽空到北师大英东学术会堂拜访《中国教师》刊劳凯声教授。慕劳教授名久矣。
     有些学友未带相机,代拍冲印后分送。肖港初中舒校长电话来,未接。返孝再当面解释。


                                      2003年10月29日
    ■记事:
     上午,滕守尧教授来班授课。
     很早我就知道滕守尧教授是李泽厚先生的高足,美学名家。看过他写的《审美心理描述》、《艺术社会学描述》等书。他的译著《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等书也是学人引用率很高的译著。
     我熟识的杨景芝、侯令、李力加等几位老师常提及滕教授,可谓慕名已久。去年来京,拟拜望滕教授,畏其大名,临阵退缩了。
    前些时看过CCTV10的一个访谈节目,知道滕教授蓄长须。滕教授坐定后,我上前搭讪。滕教授和善的笑容让人感到亲切。套一名成句:“望之俨然,接之以温”。我说:“滕老师,您是‘美髯公’,我想和您合个影。”有几位女学员也来请求合影,滕教授笑着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经杨立梅教授介绍,滕教授又为我题写了一句话:“艺术是生命的甘泉,送给干渴的嘴唇品尝。愿综合艺术教育之花遍地开放。”   (后此一题词用于研修班结业纪念专刊《友声》上。补注)
       ——录《中外综合式艺术教育一百例》护封文字:“滕守尧,男,1945年2月生,籍贯山东。现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美育中心主任。”
       ——李泽厚先生的几部著作近一二年又在大陆重印,我又买了新版,读来仍觉亲切。
    下午,中国戏剧学院博士刘晓军先生来讲《戏剧常识》。
    回去后,想找几本戏曲、戏剧方面的书和光碟看看。了解一些戏曲、戏剧知识会有助于教师丰富课堂表现力!
    北师大艺术课程工作室成员、北师大实验中学美术教师周杰先生,接下来讲《中小学艺术课中美术能力的发展》专题。
     周先生的讲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要做一个优秀的艺术课教师,不能不关注理论研究,譬如周先生试图从一个新的分类角度来阐发他对美术作为艺术的理解;二是对于艺术课教师来讲,扎实过硬的职业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周先生授课时条理清晰、字正腔圆,有话剧演员一样的语言魅力;三是要成为一流的教师,必须有极强的资料积累意识和超常的审美敏感。周杰老师随身带着照相机,很多图例都是他的第一手材料。
    晚,研修班会餐,在学友们热情的鼓励下,我作了一次“餐后即兴联欢晚会”的主持人,联欢活动持续了两个小时,许多学员仍觉不尽兴。
     李军老师来406,委托我策划组编研修班结业纪念刊。
      与北师大访问学者胡传宇交谈。


                                       2003年10月30日
     研修班第十天  学员研讨交流
     晚,赶编研修班结业纪念专刊《友声》,3小时成。分送各学友,交谈甚欢。
     与王淑杰通电话。辞行。

                                          2003年10月31日
      上午,与研修班学友近20人相约游览了中央美术学院。美院建筑风格印象尤佳。杨立梅教授打手机


来,称赞《友声》纪念刊办得好。购《自然设计》(艾伦·鲍尔斯著)、《视觉语汇解读》(王群译)、《多视角美术赏析——中西名作解读教程》(李润生著)。
     下午,到中华世纪坛参加《成就未来》大型儿童美术展开幕式,见到全国各地许多熟识的美术界朋友,与靳尚谊、刘大为、刘勃舒、杨力舟、杨景芝、杨永青等先生合影。获各地儿童美术界朋友赠书二十余册。李永永约我明年6月赴渝游。4:00赶回住地。
      打的到西客站,返。来时两袋,归时又添两大包书,不觉自笑。侯健买站台票送至卧8车厢,握别。
6#
发表于 2010-1-20 18:57: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在学习!!
7#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20:26: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17:26 , Processed in 0.17341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