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一个不“缺钙”的艺评者如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4 15: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一个不“缺钙”的艺评者如何?
      ——由参观《孝感市廉政文化书画作品展》所引发的一些零星思考
                                    ●管季超

     ▉笔者未凑开幕式的热闹,在开幕式完毕之后,赶到展厅,匆匆浏览一遍,归来略记观展印象和由此引发的零星思考:

    ——以书画作品承载廉政文化,不失为一个创意。“翰墨激浊流,妙笔扬清风。”(该展《前言》语)是此展主旨。

     ——笔者无意撰写此展全面详实的评论,此处先从普通艺术鉴赏者的角度说说本人喜欢的一些画和字:
      (1)画:汉川陈海涛松竹菊荷四条屏,色彩明丽,线条爽朗,展厅效果甚佳!古彭杨海如国画《梅花》老干红花,有关山月先生梅画气象。云梦雷长春先生《青松图》也是不错的一件作品,他写的楚简书作则得其形,少一分古拙。云梦汪泽群《戏曲清官图》大概要算此次展览中将思想性(展览主题)与艺术性(现场观赏效果)结合得最好的几件画作之一。该作以类如关良、马得戏画的笔法描绘九经升官、成龙恋土、唐成审案、寇准背靴、海瑞拉纤、包公赶驴的戏曲故事,配以阐发画意的题画文字,裱成长卷形式,是颇可一看的。王氏于书法或许投注精力不多,故笔墨尚不够简炼,少“写”意。安陆是全国闻名的漫画之乡,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安陆漫画作者徐庆雄的“汉字水墨漫画”作品和张文斌的《指路》等,都是够得上公开发表水平的好作品,艺术性、思想性兼而得之。笔者认为,即或是这样政治宣教意义明确的展事,艺术品质标准也不能“缺位”。简单图解某种观念的作品不能称其为“漫画”,至少不是符合漫画艺术创作规律的好的漫画。漫画“漫味”的获得,在于思想的深刻,漫画“点子”的捕捉和巧妙的构思,能于“曲”中求显豁,引人莞尔之后复深思,才是上品。安陆漫画群萌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兴盛于世纪之交,发表作品数以千计,知名作者十余人,成就“漫画之乡”盛誉。笔者曾应邀与作家赵金禾先生一起参加安陆漫人的采风雅集活动,得识诸漫友;应邀参加过“安陆水墨漫画院”的成立首展,亦曾为本市地方教材撰写介绍安陆漫画的专节,与安陆漫画情感深焉。惜近年安陆漫画代表性人物之一的王顺华兄客居深圳,季超与安陆漫画群的交流失去桥梁。

    (2)字:首先申明一下。或许是展览征稿面尚不够广,有一些我熟悉的作者未见其作品。又因这篇简短的文字是发到硬笔书法网站上的,“硬坛”网友熟悉的柳长忠、陆舍无二位的作品无需再评。只提及网友不熟悉的本地若干书家:
       ——徐怀德书作:徐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孝感市书协主席。徐在敝地得书名也晚,但近年临池甚勤,师从金伯兴先生后,书艺日进。展览作品略得米公书意,平和雅顺。
     ——李耀华书作:李为我省最早的省书协会员之一,出道甚早,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以一手融汇米风和骆恒光味道的硬笔书法在“硬坛”产生影响(约在1988年前后——具体时间已不能确记——笔者赴京观看由内蒙包明珠、刘国旗主持的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大展》,就曾在展厅见到耀华先生的行书作品。)其毛笔作品字径常常比较大,骨力劲健。笔者爱其书风,珍藏颇多。
      ——董晓草书:董是极爽直有个性的人,敝地“书法圈”中人皆亲近之。董系早年孝感城区书法活动的核心组织者之一。董虽以草书知名,季超独喜其色彩明丽的花鸟画,至今未得。
      ——李文俊草书:李系省书协会员、报人。季超与之相熟,性情却迥异。李这一次展厅中的作品流美中见率意,为其书作之不可多得的兴酣之作也。
       ——左剑桥行书得米意,而偏于秀顺;刘千书习《圣教序》求取稳健,而稍欠内蕴;王汉泉行书,流美外秀,据云有商家喜其字之“漂亮”,巨幅悬之店堂;李波为高校美术系科班出身,书画皆循道而进,虽未臻精熟,然期于来日,当得大成。
        ——汉川彭少兵、云梦杨光耀、安陆聂武等人的隶书,各具风貌,颇可玩赏;大悟赵谦、王建鸿,汉川刘传甫、唐杏芳,孝南魏义赴等人作品如春兰秋菊,各有清芬。
        ——尤为难得的是本次展览作者中有两位高龄书法作者:
      仙女山下的80高龄的诗家、退休教师黄文学先生,孝感城区和平街望九高龄的诗家、退休教师张秉乾先生。两位前辈季超都敬重,都曾拜望求教。

     ▉以上所写,忠实于一位普通观众的现场感受,望各位看官明察。作为一个书画艺术挚爱者,要能不随人使转,忠实于内心真实感受,放胆直评常常是不太容易的。文人也最易“缺钙”!仙桃刘贤斌,曾赠我一册个人书评专著,笔者一直想写一读札,回报其赠书之雅。刘仙桃之可贵,非其文笔何等样有华彩,非其见地何等样独到,可贵在以平民之身,发出了真实无惧的声音,至为难得!至为难得!!看5月16日《人民日报》第五版,获知“凭借其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研究在学界享有的良好声誉,近日,只有大专学历的‘民间学者’谢泳被厦门大学破例聘为人文学院教授。” 厦大礼聘“民间学者”,对于“不拘一格引人才”是有示范意识的。我读过谢泳的几部专著,深受启发。希望谢泳能一如既往地坚持独立研究的学术精神,更希望掌握着话语权的体制内学者不要“缺钙”。服下“忠实于内心感受”这枚钙片,“一片儿顶五片”。(“钙中钙”广告语)

    ▉说一段“跑题”的题外话: 笔者曾一时兴到,列出一个对“书法艺术群体”作系统研究的计划草案。今述其要点,供同好者参酌、指正。

       欲以《硬笔书法中的浙派书风》为题展开对浙派代表性书家的研究,力图呈现一个“地域”研究文本;
      《墨香千年——孝感历代书家书迹片谈》则兼有“地域”研究和“艺术世家研究”的努力;
      金伯兴先生的弟子,有一些笔者相熟,加之地理距离邻近,当是“艺术同门群体”研究的最好对象;
     对海上洪丕谟先生弟子的研究也属这一类。只是目前尚缺乏充沛的资料和足够的直击体验;
     前不久,笔者与《书法报·硬笔书法》执行主编严海南先生就“硬笔书法活动中艺术友伴群体研究”的问题有过一次电话讨论,我们达成了共识,非常希望选取一个有明确艺术追求,有内在凝聚力,有经常性的艺术交流活动的、真正意义上的“硬书组合”,放入我们的眼光,作出我们的阐发;
     要选取一个硬笔书法社团作“艺术社团群体研究”,依笔者目前对全国各地硬笔书法地方社团的有限了解,属意于广州市硬笔书协。
    如果欲以崔学路先生为研究对象,笔者浅见,仅将注意力放在先生的书艺品评上,则意义并不大。崔先生是在较长时期内,对全国青年书家群体产生过影响的人物,其贡献并不止于“书艺”,而在其“影响力”也。或许组织者也正想借其“影响力”为号召吧?
     硬笔书法理论研究者似乎只有友伴联络,由于人数少,又不稳定,缺乏有效的整合,缺少交流的平台,似乎还不足以言“界”,也难以形成对硬坛的真正影响力。缺少必要的理论研究,这对于一个艺术品类来说,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2007、6、3于致远斋北窗灯下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6:31:32 | 只看该作者
春晖湖畔的一丛新竹


            ——喜看《孝感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06级国画班写意花鸟画汇报展》



                      ■孝感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管季超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孝感人。
    从孩童直至中年,我在这片土地上学习、工作、生活。
    和您一样,我爱这里的一切。
    但假如您要问我:对咱们的家乡孝感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会告诉您:难买到好书,难看到有规模的书法美术展览。至少这两点,让我总觉得有些遗憾。
    所以,每次出差到外地,第一个要找的地方是当地的大书店,急切地向当地人打听的,是哪里有艺术馆和博物馆。
    先后到北京去过十五次。每次去,都一定要在中国美术馆盘桓半日,到“风入松”书店背回一袋新书。
    所以,每次闻知本地有书法展、画展,都要邀上好友一起去看。
    除了工作之外,咱也就看书、看字、看画这一点儿爱好。
    况且,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作为以文化传承为职志的教育工作者,本应该对书法美术尽可能多的有所了解,这样才当得起教师作为“文化人”的名分。
    应学院朋友之邀,笔者有幸先睹为快,看到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06级国画班25位同学的写意花鸟画临摹作品。
    闻知他们将把这百余件作品以《百花争春》的展名举行一个像模像样的汇报展时,为他们虔敬艺术之心所感动,不揣浅陋,说一点儿观展感言:

    ——花鸟画作为中国画最重要门类之一,于唐代独立成科,根植中华文明沃土,历经千年发展,在不断探索与革新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笔墨语言,在宏大的中国画发展历史中,它是不断敲击的强音,以其细腻、丰满、野逸等丰富形象,传达了东方艺术的独特内蕴。
    花鸟画的确是“很中国”的!
    任何民族的绘画形态背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在支撑。民族历史文化的不同,生存方式的不同,会造就出不同的绘画种类和形态,也形成了传承这种绘画形式的不同的学习方式。
    对于花鸟画这样一种“很中国”的画种,更是如此。
    来自广西、山东、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的25位青年学子,在春晖湖畔开始学习花鸟画时,我庆幸他们得遇明师。
    他们在大一时上过七个周的国画基础课,进行过几十个课时的书法基础训练。进入大三之后,开始系统地学习花鸟画。
    他们的指导老师对学习计划作了周密的安排,指点他们临摹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花鸟画大师的作品,从中体会花鸟画特有的绘画语言。根据习画者的性情与个人喜好,指点他们主攻一家,或主攻某一类题材,悉心指导他们攻克其中的难点。动笔临习之时,辅之以对历代名画的解析,由五代的“黄筌富贵、徐熙野逸”至崇尚写真画风的宋代名作,元代“文人画”佳品,明清诸家代表作,近现代诸大师乃至当代汤文选先生等名家杰构,均有所寓目品味,帮助他们进入到花鸟画特有的语境。
    笔者以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很切宜的。
    呈现于展厅的百余件画作,即是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收获的成果。
    25位青年学子,习练花鸟画时间并不长,但从他们的临作来看,都抓住了所临名家名作的主体风格。部分作品,甚至颇能传达名师之气韵,“隐隐有大家之风范”。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笔者很佩服学院老师的善教;“真积力久则入”,笔者很欣赏25位青年画人的善学。

    ——25位青年画人在考入高校之前,是有过素描、色彩、速写等西画体系的造型训练的;进入学院之后,这一类课程的学习又得到进一步强化与提升。
    不过,对于花鸟画的学习来说,仅有一般的造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至少,通过习练书法,提高线条质量,是必须要做的功课。至少,涉猎一些古典诗词文,丰厚人文积淀画外功,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从展览的作品来看,有些作品可远观而不耐细品,何耶?
    尚未摆脱西画“描形”之囿,缺乏书法功底,不能挥写之故也。
    不少作品题款与画作明显不能匹配,何耶?
    摹形尚能近似,借助题款文字寄情抒怀力有不逮故也。
    不少作品题款位置不妥或文词失当,何耶?
    浸淫古今名作尚不够深切,文学功底尚待补课故也。
    这样的问题并非个别,而成为“共性”的问题,可见,25位青年朋友如欲在写意花鸟画领域登堂入室,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从现在起,立定目标,久久为功。
    一俟临摹名作得其形神的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如何完成从写生到花鸟画创作的新课题,又会摆在他们面前了。
    好在,他们都很年轻,有大把的青春可以任由他们来从容规划。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让我们来祝愿他们立宏志、广识见,有毅力、勤用功,学有所成。
    孝感学院的校园,很美。
    春晖湖这个名字,让我联想起多次留连过的燕园“未名湖”。
    我想,我们观展者在多年之后,脑海中还会浮现:在2010年元月,春晖湖畔那一丛充盈勃勃春意的新竹。


                                                                            09.1.5.急就





[img]
3#
发表于 2010-5-15 17:00:13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06:18:1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4:17 , Processed in 0.1158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