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创站者管季超陪您读杨文丰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6:03:26 | 只看该作者
海殇后的沉思
——自然笔记
  ▓  杨文丰



                                 
                                  1
       人类该沉痛地铭记这场大海啸,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海殇!
       2004年12月26日,星期六,中国农历猴年之尾,西元圣诞翌日,距离雅加达西北1620公里,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海底地下40公里,发生了一场里氏9级的大地震。地震发生后约半小时,大海,这平日里的柔性巨人,略略收缩了一下拳头,海水就从海岸线猛然急退了近300米,继而以每秒200米的速度,挟雷携电,轰轰然,冲上苏门答腊岛的亚齐省海滩,浪潮壁立,潮高10米,排山倒海;一小时之后,海潮在泰国南部普吉岛登陆;两小时后殃及印度和斯里兰卡;最后,浪冲东非索马里……近20万人葬身海底!
       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
       在大海啸面前,生命竟然如此孱弱,如此无助。
       地震和海啸,带来了地质结构的永久性改变,人类将因此而重绘地图。泰国曼谷平移了9厘米,苏门答腊岛西南的一些小岛则向西南方向挪动了近20米。科学家们甚至忧虑南亚有些地方的陆地将因之隆起,担忧地轴可能会偏移……
       海啸导致海水质量变化,沿海及近海的鱼群由于海水浑浊只得背井离乡。地层下陷,海岸遭受巨浪的冲击,原本就所剩无几的南亚珊瑚礁生态区最终消失殆尽。斯里兰卡的加勒要塞、印度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洞穴和13世纪的太阳神庙、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等,也因之毁于一旦。
       灾难并未消逝声息,大海却重新平复了身体;留下的,是我们这些依然要活下去的人,和难以消失的痛苦与沉思……

                                                 
                              2
  
       海啸后的好多天,面对充盈电视画面的惨状,我痛伤人类在灾难前竟是那么的渺小无助,同时心哀人类是那样的麻木无知。葡萄牙记者保罗·科蒂奥写道:“我们注意到海水后退了几米,然后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波峰,海滩上的人都很好奇,一点也不害怕,很多人朝着海水跑过去,但突然一个巨浪猛力回头袭来,就摧毁了一切。”在斯里兰卡,灾难来临前,传闻海上即将有“不同寻常的”巨浪,人们便从四面八方云集海滩,翘首以观胜景……
        发人深省的是,野生动物几乎都在这场劫难中逃脱了。是野生动物有预感大灾难来临的第六感吗?还是它们比人类更具危机意识,忧患深重,更能领受大自然的威严?或是它们比人类更贴近也更亲近大自然,对自然万物能长葆敬畏之心?
       大自然是有脾气的,偶一发威,就使人们落荒而逃,遇水而殁。人类啊,你怎么可能是大自然的主宰呢?据闻,在泰国,海啸来临前,反倒是一头大象长鼻一卷,救起海滩上两三顽童,大踏步离去……

                                               
                              3

       大自然并不止一种“行为”会引发海啸。
       火山爆发会引发海啸,并且是伴着沸腾海水的、水柱朝天喷涌的海啸。1883年,爪畦附近的喀拉喀托岛火山喷发,海底裂坑300米,波浪滔天30米,逾3万人葬身波峰浪谷。海底滑坡可引发海啸,7000年前苏格兰和挪威之间的海床发生大型滑坡,引发海啸,导致了苏格兰沿岸的部落顷刻灭绝。而台风逶迤海面,波涛汹涌,水位暴涨,也可以造成海啸。
       海啸奔腾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深度。海水越深,浪速越快。在幽深的洋底,海啸的奔腾速度还赶得上喷气式飞机。海啸近岸时,前进的速度其实已经大为减弱,之所以掀起可怕的巨浪,是由于受到了海岸的挤压和阻拦。
       这次印度洋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引发的。由于地震,海底急剧地上升或下降,还出现了裂缝,海底至海面的海水随之就产生了颠簸。“犹同往水池中扔下一块巨石,只不过这石头是从水底下抛上来的” ,由此便激起“圆形波纹”,出现海啸。这是科学界比较流行的通俗解释。
       依“板块构造说”理论,这场大海啸,是因为地壳构造板块之间的漂移、挤压引发的。“在长750公里、宽300英里的‘潜没区’,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挤到菲律宾板块下面。这种地质运动是痉挛性的,因为压在下面的板块总想把上面的板块拉下去。随着压力增强,上面的板块反弹回原来的位置。昨天(12月26日)的地壳运动发生在海床下面六英里深处,移动了16.5码,这么大的距离已经足以造成灾难了。” (2004年12月29日《参考消息》)
      “自然界的意外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句出自希腊神话大地女神盖亚名字命名的地学理论——“盖亚理论”之说,真仿如一句谶语。

                                               
                              4

       这场大海啸,本来是可以事先预警的。美国专家韦弗利·帕森指出:“大多数遇难者都可以被挽救,如果印度洋沿岸国家有海啸预警机制或潮汐检测系统。”而且,倘若美国人测得的相关信息能顺畅地及时地抵达,大多数人都能来得及在地震后陆续逃生。震中在海底,波动抵达海岸还需要20分钟至2个小时。
       大自然是环环相扣的精密系统,丧失什么都会造成残缺,都很危险。
倘若海边的红树林数十年来不遭受连续的砍伐,生长红树林的地盘不变成养虾池,珊瑚礁不被大量地开采破坏,假如这些天然屏障还在,海啸就会相继受到珊瑚礁和红树林的抵挡,速度变慢,能量被减弱,无法长驱直入,就不可能如此凶猛。
       倘若人类不在沿海筑那么多的度假别墅,不燃烧那么多的矿物燃料,致使吸热气体增加,温室效应增大,气温上升,促进极地冰雪消融,使海平面明显上升,海岸线就不至于被侵蚀得百孔千疮……
       何必忌讳呢,工业革命以来,我们人类的思维和手段,多是“攻击型”的,披荆斩棘,所有举措矛头皆指向大自然,指向他人,掐指算算,有多少作为乃“和善型”的?又有多少作为是忌讳后果的?
       悲剧已难于挽回,任谁也无力挽回。但是,对于人类,这场灾变是否唤起了我们早已逐渐泯灭了的对自然的敬畏呢?
                                               

                          5

       身为自然一部分的人类,不过是大自然脱了尾巴的孩子。对人类而言,大自然不但有母性的一面,也有父性的一面。
       温柔、包容与无私施予是大自然的母性面孔。这种母性态委实就是大自然的均衡态。
      父性则是大自然的威严,大自然的金刚怒目。
      父性态是大自然的失衡态或非正常态,是刚性态,是能量如火山暴发的状态,是大自然的“不平则鸣”状态,是大自然的怒气冲天与角力博击。
       大自然最能让人刻骨铭心的状态,往往是父性态。
       长期以来,人类只知一味地享受、索取乃至掠夺,也由于大自然母性的一面总在前台无私施与;久而久之,人类就逐渐淡忘了大自然还有蛰伏着的父性一面。
       毫无疑义,在人类眼里,只有母性的大自然,才是正常的、可亲的;至于父性,则是异常的、暴戾的。然而,这却只是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的主观看法,对自然而言,并不存在什么父性、母性,存在的只是自然本身物质、能量的自在运转和自主调整。
      作为物质和能量构成的苍茫庞大系统,大自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自发调整。雨雪霏霏,秋风落叶,是大自然温和的调整;火山爆发,海啸激荡,则是大自然狂暴的调整;至于沧海桑田的变迁,乃至地球史上几乎可以毁灭70%左右物种的数次全球性冰川期,则是大自然的狂怒式调整了。神秘的黑洞和白洞,对宇宙物质和能量的调整,其影响有多巨大就更难想象了。大自然每作一次调整,就是一次自我修复,就是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在孕育的过程。大自然展示母性也好,父性也罢,看似偶然,实则必然,都是出于实现物质、能量均衡的需要。父性的等级越高,暴发得越频繁,表明大自然所要调整而发泄的能量越大!
       值得说明的是,大自然的父性和母性,在人类出现前展现过;人类倘若消亡了,也会依然故我。人类不过是茫茫大宇宙里的小小蜉蝣,不过是大自然脱了尾巴的孩子。而迄今为止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也主要还局限在地球的生物圈内,并且这些影响,在大自然的自主调整下,非常轻易地就会“大雪无痕”。所谓“人定胜天”,如果摈除其中人类自励的成分,剩余的不过是螳臂挡车的狂妄。而且,父性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对于大自然来说,统统都不可能是什么灾难。翻遍大自然的词典,你根本找不出“灾难”这个词汇!
       不必忌讳,即便大自然在表现狂怒父性时,也一样是至美的!不必说这场大海啸是人类的肉眼难窥的大自然的能量的一次神秘、酣畅的释放,单那横冲而至如奔腾万马的海水,轰轰然,巍巍然,浪潮壁立高逾10米,随即訇然立扑,阔水狂冲,浪花四溅;须臾之间,大水又节节退却,匐匍下流,复归原状……倘若没有生灵死伤,没有屋舍坍塌;倘若印度洋沿岸没有人烟,这一场大海啸该是何等雄伟、壮美啊!地球46亿年的历史,沧海桑田,浩大无极的地质运动,噫嘘,大美哉!……

                             6
   
         这场大海啸,可以说就是让全人类恐惧地重新领教了大自然的父性,惨痛地复习了本该亘有的对大自然的敬畏。这可是一次代价惨重的复习啊!说起来,或许有悖情感,或许还有违理性,但是,我还是情愿认同这场大海啸是大自然在新世纪给作为自己孩子的人类的一份沉重且沉痛的 “厚礼”,是大自然对人类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所有大不敬行为的回应,是一次拍案而起的“反击”……人类不是搞过那么多而且还一直要搞核试验吗?不是有过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作为吗?即便不产生“蝴蝶效应”,对地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就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吗?惩罚,不已经在进行吗?

                                            
                              7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会空穴来风。
        并不是任何文化都提倡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在《圣经·创世纪》里,神按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并让人全面管理鱼、鸟、牲畜以及地上的一切昆虫,还将遍地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结有核的果子,统统赐给人类作食物。这无疑已等于在教义上高高确立:人类是大自然的天然主宰!
        在远古的东方,并没有《圣经》那类确立人类是大自然天然主宰的文化经典。而《道德经》却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似乎大自然,是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教人敬畏。而事实上,在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在本质上,还是对臆想的自然神的敬畏,甚至这种敬畏,还上升到了宗教层面。佛教不是视众生如父母吗?报恩唯恐来不及,不杀生物,甚至不踏生草。而主张“山川草木悉皆成佛”的日本佛教,相信万物有灵的日本神道,更是使上古的日本人,对自然不但敬畏,而且崇拜有加。若深入地看,人对自然的这种敬畏,完全是源于自然的神秘,源于对自然的畏惧,是由于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尚弱、生产力落后、科技式微而产生的,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旧敬畏”。
       随着西学凸显,人类手中有了科技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地球──大自然的一隅,云遮雾障已不再神奇,电母雷公也不再神秘……大自然的神秘感,就似日出后的雾霭,在不断淡化,在不断丧失,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也随之不断消失。
       倘若无法建立对大自然的“新敬畏”,我们人类,又将如何防患大自然的父性伤害或者惩罚呢?
       我向往中的人类对自然的新敬畏,是一种复合型的敬畏,是人类对自然之“灵”——自然万物的科学本质和规律,对沧桑正道,不但能尊重,而且能顺应的敬畏;是能通过预警机制,自觉避让自然父性殃害的敬畏;是将技术的阴影扫出自然的敬畏;是不但不再将人类视为自然的“主宰”,而且建立对自然的感恩之心的敬畏;是使当前日薄西山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能日益走向和谐的敬畏;是理应上升到宗教层面的敬畏……

                                
                           8

       人类终究不会也无法将自己永远禁锢在地球生物圈,人类早就在仰望星空,夙怀挣脱地球、飞入遥远太空、称霸更大空间的抱负。
       实际上,当人类一步步冲向太空、奔入辽远,当一颗颗悬浮于虚空中的星球在飞船舷窗外逐渐退隐的时候,当人类深入浩渺无极的静寂、神秘和苍茫时,在这四顾无声息的所在,孤独的甚至可能将有些恐慌的人类,还能不弥生强烈的敬畏吗?
       是的,面对眼前陌生、幽深、神秘和空茫的宇宙,人类反倒会像刚爬上井台的井底之蛙,回首四顾,马上会惶然惊觉自己的渺小、宇宙的神秘,对自然的新敬畏不但与时俱增,即便旧敬畏也会重新萌发。
       在未来的日子,在太空时代,对大自然的新、旧敬畏,必将成为人类社会这部喘息如牛的沉重列车脱离不得的双轨!

                           
                          9

        除了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其实,人类在大自然中的所作所为,都需要重新评判,重新定位。
       看看这“人与自然”的说法,就有问题:这不是将“人”与“自然”平等并列了么?这已是十足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表现,成了人类狂妄自大本性的彻底暴露。渺小的“人类”怎能与无限的“自然”并肩,即便在地球生物圈,又在什么时候出现过比肩、并列乃至平等呢?
        印度洋海啸才逾三个月,人们还没有完全从伤痛中恢复过来,2005年3月28日午夜,在印尼又发生了里氏8.5级的强烈地震。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人类的预警能力似乎有所提高。地震过后没多久,美国和日本马上就将海啸警报传达到了印尼、印度等国家。然而,在这一次,却根本就没有发生什么海啸。国际海啸预警中心负责人查尔斯·麦克里说:“我们认为会有大海啸的地震最后却没有发生什么事,我们认为影响不大的地震却发生了惊人的海啸,这对海啸预警提出了挑战。” 大自然的父性庐山真面目云遮雾障,甚难被人类彻底认清,自然规律更是无法百分之百被人类认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再别奢望与大自然平等、并列,更遑论做什么主宰了!

                                          
                         10

       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能否逐步得到调整,是否能逐步摆正,衡量标准只有一个,这就是:看一看这天幕下的全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尤其是新敬畏,能否日益得到强化。          
       我们这个星球,曾有过“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今天,来自科学界的最新判断是:地球已经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类纪”!
      “人类纪”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人类更难于正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意味着不自量力的征服欲,意味着人类单边主义……
        大海啸已经在风中消逝,皓月依然从海上升起。在海边,年复一年,总会有人默默献上寄托哀思的鲜花、点亮明明灭灭的青灯。但是,时光无情,用不了多久,这场大海殇就会淡化成一个“印度洋海啸”的名词,干燥成一个没有血温的符号。而使人还有些慰藉的是,在那场大劫难中,人类尚能够暂时从相互攻讦中分神若干,彼此携手,同舟共济……
        然而,作为自然之子的我们,已无法不越来越沉重地正视这些问题:该如何才能寻得人类已逐渐淡忘的本来身份验证,如何才能觅得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在大自然中,该怎样才算生活而不只是活着……
这注定是个充满艰辛而又总似曙光在前的旅程。

      
                                              
   附言:
    这是一篇旧作。算我的代表作之一吧。本文有幸在前年被编入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

   本文最初的急就稿写于大海啸之后四五天的元旦假日期间,脱稿后我迅速网邮给了上海《文汇报》“笔会”,没几天就发表出来了。大抵是所写事件特殊之故。“自然之友”等好些网站和福建一份杂志也转载过本文,北京《文艺报》、广州《羊城晚报》等报刊发表了删节稿。
    今天上网的是发表在《散文海外版》2005年第4期上的“特约专稿”。“ 特约专稿”以原稿为基础作了扩展和修改。

     感谢您读完了这篇长文!   
                                                                          2009年8月4日。羊城,暑假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6:04:21 | 只看该作者
冬虫夏草
——自然笔记
杨文丰




这世界上难道不同样存在冬虫夏草式的人吗?……
                                                      ——手记


1

不是什么幼虫都能成为冬虫夏草菌的寄生体。

小虫活动的天空是如此高阔,土地是如此辽远,小虫更是如此之多,何以冬虫夏草菌偏要选择蝙蝠蛾幼虫的身体为寄生体呢?选菜青虫就不行吗?当然,其形象并不怎么高雅,但毕竟还是虫,还能够化蝶,翩翩然上下,亦虚亦实,恍兮惚兮,饶有诗意的。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菌的“培养体”,难道是被宠幸? 被选美?是命运的安排吗?

也不是任何真菌都能生长在蝙蝠蛾幼虫的身体里。

我们比较熟悉的真菌如蘑菇、霉菌,还有酵母菌等,谁也不会想到要深入如此逼仄、窄小的“虫体环境”。冬虫夏草菌寄生入蝙蝠蛾幼虫体内,也不一定是出于什么冤家路窄。我想,一开始可能也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只是这种偶然多了,才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最后形成如此特定的自然选择。这种自然选择,与《诗经》里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情理,该是相似的。

寒冬是萌生冬虫夏草的季节。雪野洁白,四野寂静。千山鸟飞绝。野渡雪自白。这样的日子,蝙蝠蛾幼虫只能躲藏在寒冷的泥土里,体质已下降,终于抵抗不了冬虫夏草菌强行钻入自己的玉体,吸取体内的营养,在体内萌发菌丝体。经过隆冬到初夏漫长的日子,可怜的幼虫终于被吃得只剩下一袭皮,皮中全是密密实实的菌丝体(菌核)。入盛夏,菌核茁壮成长,不久,便从“虫”嘴巴那头伸出一根中间肥两头略尖、表面上生着一些小球体、里面隐藏着不少冬虫夏草后代(子囊孢子)的棒子。这棒子窜出泥土以后,怎么看都像夏天的草叶。

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

江南烟雨,天潮潮地湿湿,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岭南天气,风热温湿,也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根据科学考察,冬虫夏草只适合生长在我国四川、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一带森林中潮湿的地方。想来,这真使经济至上的尘世短了不少冬虫夏草的产量。

2

冬虫夏草是幸运的吗?已无法看见白云回望合,无法像蝴蝶一样舞入菜花无处寻,陷入如此的境况,能是虫的幸运吗?虫啊,要怪就只怪自己的命运吧!你何以要躲藏在冬的泥土里呢?何以要鬼使神差遇上什么菌呢?何以不固守好自己最后的防线,让人家钻入自己的玉体呢?……更何以年年岁岁、一代又一代总要被重复吃掉呢?

成为冬虫夏草绝不是菌的美德,而是菌的鸠占鹊巢,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强奸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是菌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乃至未来建筑在其他生物的死亡之上。谁能想像得出虫的死亡过程有多痛苦?

3

冬虫夏草是虫与草的流血“整合”,是虫的死亡式异化。我想,这种异化的过程不但是慢慢的,更是悄悄的过程,是绿血在流淌的过程。这种异化无疑可以上溯到农业文明出现以前,甚至上溯到人类还没有出现之前。是“伟大”的冬虫夏草将一种菌的习惯、行为,乃至思想,让虫壳包裹了,包装了,甚至连名字也“去真菌化” 了。

世上不是有“披着羊皮的狼”吗?我以为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友人从西藏归来,带给我一小包冬虫夏草,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冬虫夏草,因为是从生态环境最好的西藏出产的。我想,迄今为止人类的所谓生态学观念,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对于蝙蝠蛾幼虫来说,即便生活在西藏那样的土地上,生态环境也未必能说是好。

冬虫夏草使菌的身价得了道升了天。冬虫夏草入药,性温味甘,极具补肺益肾功能。煲一锅鸡汤,投四五条冬虫夏草即可。优质的冬虫夏草,药店已售数万余元一斤。

在地球村,新的冬虫夏草依然在产生……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6:05:37 | 只看该作者

——自然笔记
杨文丰


1
多年前,我写过一颇为自得的句子:

流水是向前的,
没想到也是向下的。

当然,在草地或其他一些地方,流水未必也能呈这种姿态,可能更多的是似苏轼的散文,曲折多姿,随物赋形,自在自适,灵气超然。
我还注意到,家中的菜池子排水时,旋涡总是在作逆时针旋转。涧底、泳池底部排水,旋涡也是作逆时针旋转的。《流体力学》教科书上说,北半球的旋涡全作逆时针旋转,而南半球的则作顺时针旋转。这似在暗示某种平衡或对称。我虽尚未到过南半球,对南半球的旋涡未作过观察,但对旋涡一直心怀敬畏。
流水的姿态、形势,是一种自然规律,却蕴含着某些人生和社会道理。
2
早逝的诗人海子,在论及他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时写道:“该体会到河
流是元素,像火一样,他在流逝,他有生死,有他的诞生和死亡。”
波浪,自然是河流的元素,而且,还是河流推涌、摇摆而且永恒的衣裳。波浪,表现着水的脾性,承受着水底土地的脉博,回应着天地的呼吸。黄河之水天上来,能不以波浪为中介吗?
波浪,不但是质量的、柔软的、联系的,而且,更是历史的。即便大河上有村落、白鹭、芦荡,大河,也依然得依靠波浪之一高一低、一推一摆才能体现自己在天幕下的位置。
波浪,总是表现出比周边的地貌低矮的姿态。
波浪的存在,已大大超乎了自身的意义。
在大多数季候里,波浪都表现出比较平和、充实的性情,犹同钟情于温馨生活的少妇。波浪,在摆动的衣裳底下,依然可有涌流的平静。甚至,波浪或者江水的颜色,亦如同庐山面目,会随着阳光、季节的不同,以及你作为观察者位置距离的远近,而展现不同的景况。
清晨我观测这北江,远看波浪是暗绿色的,如同漠漠暮林,可当我一步走至江边时,方看到江波的颜色,更似冬天常见的天空,从中天到天际,颜色在依次减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使水起决定作用的,其实还是最承着、贴磁着舟子的波浪,尽管受压的波浪,天生就没有自卫的能力。
3
很久以来我就注意到,所有的江河、池塘,对人类胸襟和精神的影响,都比不上湖泊。
湖的镜面效应告诉我们:湖是天空和大地的镜子。
那个湖畔竹兑毕驳作响的秋日,我曾近贴湖面,不但沉醉于湖中天空高深的虚幻,而且,还激动地感受到了大地含蓄的辽远。在湖面前,人类,会产生审美心理学上所说的移情作用,使胸襟和精神,变得愈加深远和开阔。
教我体会犹深的,是湖对人类心境的静化和纯化。离我家几百步曾汪一湖,中秋良宵,湖平月大。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的月亮,抬头望天上的月亮。清明静美,人在画中,即便烦扰、躁嚣如同节日大街的心,也会渐静如湖。
夏秋黄昏,我经常坐在湖畔的石椅上,静静地看湖。“霞光闪闪的土灶里正煮着大红枣似的夕阳”(黑大春),湖水,微泛着如同恬静的蓝天背景上毛卷云般细碎的波皱。湖,展露着片片毗邻的、深浅不一的苍绿,这也该是湖在一天中最温柔、最宁静和最纯净的心情吧。暮色沿着湖畔那排水杉慢慢地落下湖中了。湖色,却如同唐代入帘青的草色一般,缘着湖岸,漫上你的身心,满身烦恼,顿时云散烟消。

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
    ——叶赛宁

泥沙俱下的现代文明,竟使这一汪是许多有心人心灵镜像的湖,过早地在大地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一位深受湖水恩泽的退休教授,发表评论道:“这简直构成了对人的精神挫伤!”
4
钱塘潮,似信息高速公路般奔来,似白黑的云山雾海涌来,更似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般扑来(江南夜色钱塘潮啊,你可记得,当年有一学子首次离家北行求学,曾乘火车从你身旁激动地经过)。  
今夜我从荧屏看见,钱塘潮你不断汹涌依旧,旧白浪矮于新白浪依旧,浪浪皆白皆如民间大节日鼓点,以磅薄的节奏,欢叫着呼喊着,朝我扑来依旧。
钱塘潮所有的雪白浪头,只是一个个简单、偶然的重复吗?钱塘潮,仅仅是靠不断的、偶然决定着方向、路线的浪头率领着前进吗?这是不可能的。地理学家说,之所以产生钱塘潮,之所以能形成不断的排山倒海的形势,起决定作用的完全是由于钱塘江一直具有独特的地理和地貌构造,这是真正的引发、引导和促进钱塘潮的大前提。
“渠成水到”的钱塘潮啊,你是对我国古老成语“水到渠成”的反动。
由此我想任何一项成功事业的背后,定然都有恒久的、主动型的、特殊的、能产生乃至促成良性循环的机制。任何并非“渠成水到”式的硬性的推动或牵引,其结果,都只能是冬后的残雪或晚秋的枫红,光景不长。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6:06:22 | 只看该作者
自然小札
杨文丰


1
鸟类闭眼睛,靠的是下眼帘自下而上闭合。我不是鸟类学家,但我觉得鸟之眼帘自下而上闭合,大抵是根于鸟类的危险主要来自天空:对上空的危险,得更长时间地保持警惕。这种行为方式,或许最初仅仅是一种生存智慧,由于进化,才渐次成为生命的本能。这样的本能,与品德无关。
人类闭目的方式与鸟类刚好相反:依靠上眼帘下垂而闭合。之所以如此,该是作为灵长类乃至整个人类,其性命攸关的危险,更普遍的还是存在于下界的道路、前途和人间吧。
所谓进化,与现实的联系,就像草木与土地难于分开。至于世俗所说某某人的眼睛喜欢朝上,那完全是特殊的情形。


2
海边有八棵木麻黄树,紧挨着的另八棵也是木麻黄树。多年前,说不清究竟有多
少个早晨、黄昏,我曾主动、积极地观察过它们。它们,除了一律是幸福地生长在海边,幸福在南中国的现代木麻黄外,很奇特的一点,就是它们都是偏形树:树杆全部斜偏向内陆,枝叶也多偏伸向内地,至于朝海的一侧,则枝叶稀疏,甚至“光秃”如粤人的早茶点凤爪。
气象学上说,这是由于经年累月的海风皆吹自海上,而且比陆风多且大的缘故。海波似的海风吹来时,树并不朝之点头哈腰,而是随缘朝母亲一般牢靠的内地弯出弹性的腰,而面海而长的枝叶却得付出似英格兰玫瑰戴安娜一般随风而逝的代价。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每一棵木麻黄树,都绝对是既仁且智的高士。


3
蝴蝶属于体现自由、浪漫、美丽和华贵的民间吉祥物。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
经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演绎,在蝴蝶的蹁跹、萦绕之上,更流转了许多凄婉、低徊的意味。
我很愿意山伯和英台后来能够符合民间理想能美丽地“化蝶”。昆虫学家说,在祖国的大野之上,翩跹飞舞的蝴蝶不少于1200种。然而,梁祝该化作何种蝴蝶,才能与善良、美丽、浪漫并哀怨的民间传说相吻合呢?
我以为梁祝羽化之蝶,在形神上,起码应真实而虚幻,模糊而朦胧,而且美善合一,色彩极富民间艺术的鲜丽,当然,体型也不能太谦逊等等。
根据如许的标准,梁祝羽化之蝶,当以玉带凤蝶为宜。玉带凤蝶属凤蝶科,翩然飞舞起来,不但亦真亦幻,还异常美丽。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吧,有一篇文章,可谓同样表达了和我类似的看法:认为玉带凤蝶,“雄蝶翅呈黑色,后翅中部有一条黄色的横带,“玉带围腰”是古代为官的象征,文人的理想,此蝶乃梁山伯是也;雌蝶的前翅也呈黑色,但后翅有大片玫红色斑纹,可谓“彩裙艳丽”,为祝英台也。


4
稻野秋风扬花的凉夜,我曾见一群群白羽,从夜的四面八方向篝火扑去。看到白羽们“劈劈拍拍”地燃烧,对白羽们的英勇和壮烈,我真有几分钦敬。
昆虫世界里有一种长约1厘米,名叫吉丁虫的甲虫,生物学家说其的生理构造能够感知12公里以外的林火。奇特的是吉丁虫热爱火,却能免除被壮烈地焚烧。一旦发现林火,即便遥远,吉丁虫也能似朝圣一般飞过去,并在火光中迅速实行集体交配(实现最大、最美的交流)。尔后,雌虫还会及时将卵产入烧焦的树皮底下。
并非所有向往光明的理想和行为,都需要付出英勇和壮烈的“代价”。


5
热带雨林中的树懒,一直奉行慵懒、缓慢节奏的行动哲学。树懒的一生,都是懒洋洋的典型,偶尔行动,也如蜗牛一样缓慢,每小时至多只能挪动半公里左右。
顾名思利。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树懒总是以树为家。树懒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自己难得构筑的树巢里,每天都要睡上十四五个小时,只有将树上的树叶吃光了,才会想及作战略挪移。倘若树懒移到了地面,还也是保留着不慌不忙的行为传统。
动物学家说,树懒是这个地球上唯一反向进化的动物,即它不像其它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总是朝着增加速度、机敏和提高反应能力的方向发展,而是变得愈来愈笨拙、迟缓。或许,正是树懒能将自己的“慢性子”发展到极致,变成支撑生存的本能,才使得自己不易被天敌关注。
任何一种性情或者特长,一旦发展、强化到极致,大都利于安全生活。人和动物世界,普遍是这样。


6
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在黑猩猩群体中,普遍存在类似于人类的“报恩”、“打抱不平”或“反强扶弱”一类是非观,人类的正义感等道德观念,很可能还是由之进化、演变而来的。
依我看来,在黑猩猩或其他低级动物兄弟身上,优秀的品德断断是不止这些的。行贿受贿,吸烟吸毒,绯闻做作,***下流,浪荡浪掷,喜新厌旧,巧取豪夺,打家劫舍,横行霸道,阴毒算计,等等,在我们的低级动物兄弟身上,你能司空见惯吗?
在《野草·狗的驳诘》中, 鲁迅先生更借狗之口,说出了狗“愧不如人”的“寓言”:“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
低级动物兄弟身上诸多本色的、优秀的品德,纵然看似尚属初级阶段,且还一如传统的乡村般古朴、古老,然而在人类身上,这些本已因袭的品德却已似冬之溪流,几至枯竭了。
人的品德进化,看来并不是一条绝对上扬的直线,而很可能表现为一条抛物线——人,从低级动物“进发”,所谓的优秀品德沿弧线进化到最高点之后,便呈弧线状慢慢地下落或退化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6:07:14 | 只看该作者
富有创新意识的散文写作
——读杨文丰科学散文集自然笔记随感
时跃发
读完作家杨文丰先生的科学散文集《自然笔记》,正是江南最炎热的夏天。
说实话,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按照我的阅读习惯,不论是小说书还是散文书,我都喜欢读读停停,但杨文丰的散文集《自然笔记》却是个例外,自然他的文字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科学散文。
这是少有的情况。
一个散文家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是写再多的东西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只有创新,文章才有生命力,这也是每个散文作家要面临的挑战,也是必须要做到的,。
显然,杨文丰先生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抛开通常的写作定势,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借助更为深厚的文学功底,默默地在求新的道路上进行探索。其过程是艰难的,没有一点执着精神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因为在创作的时候,要调动一切科学知识,同时又要具备丰厚的艺术语言功底。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不枯燥不艰涩,并且从中获取许多有益的东西。
比如开篇第一小章:《蓝地球》。作家是这样起笔的:宇航员在苍凉的太空,可俯瞰到一片景象:我们亲爱的地球母亲,笼罩一片祥和、辽阔、艳丽的蔚蓝色中……写得很开阔,而且是用平静温和的语言,描绘出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我们的阅读视觉也随之被牵引到更辽阔的宇宙。接着,他又用形象的语言,最简单的比喻,写了环绕地球周围的气候变化,以及自然中物质的存在。然后,又把个人的美好愿望巧妙地揉入字里行间。从而,使人们在阅读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在平实而富有智慧的语言里得到了启迪和感悟。这篇文字被收入中学课本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时代的需要。
以前我也读过一些所谓的“科学散文”,但读之后,没有一点阅读上的愉悦,因为里面都是堆积着深奥的科学用语,纯粹是一种专业的渲泄和炫耀。而杨文丰的科学散文却避开了这一点,以气象学知识为基础,运用当代文化视野,把文学手法和思维融入字里行间,给文字增添了许多美学和哲理的元素。我们不妨看看《根》。作家在写这篇字的时候,先是从一位植物学家的一个实验开头,例举了详细的数据,接着把笔触荡开来,写根的坚韧和顽强。在从容的叙述过程中,穿插一些真实的科学实例,使人在阅读时有了一种真实感。在文字的结尾,作家这样写到:“在土地遭受了凄风酸雨的打击之后,在植物遭受了人类长期的、太多的砍杀以后,想想我们的根,依然特立独行,依然迎着阻力,依然葆有义无反顾的挺进勇气和深入的姿态。”几近拟人化的写作,增强了文字的艺术感染力。
我们再来看看作家的另一篇散文《蝴蝶》。这篇文字不长,但内涵却极为丰富。在所有的鸟虫中,蝴蝶是最美的,也是最容易唤起人们联想的虫子。作家的视角从窗前飞舞的蝴蝶入笔,用几个恰当的排比,将蝴蝶描写得十分生动,并由此用丰富的古典诗句进一步加以渲染。“江南日暖午风细,频逐卖花人过桥”、“蝶来风有致,人去月无聊”……这样,把蝴蝶提升到了一个艺术高度,使人产生共鸣。当然作家这么写的目的是为下文作铺垫的。他例举了中外一些事例,得出了艺术和科学的统一,告诫人们要热爱大自然中的万物。这篇文字我在天涯上读过多次,每次我都得到了不少的启迪。
杨文丰是一位“老”作家了,这里的“老”是指他的文字的圆熟和深刻。他后面写的《烹鳝》、《首尾就烹》、《母鼠救子》等小札就说明了这一点,也为我所推崇,所喜欢,因为作家写出了大爱。文集中其它篇什也是如此。从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事实,一个有作为的作家必须广读群书,从知识的海洋中获取更多的营养,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运用,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富有独特性。
有关杨文丰的作品,已有不少作家理论家做了深刻的评介,也得到文学界的认可。总之,杨文丰的科学散文集是一本好书,好就好在它的独特性,知识性和科学性。我想,他的创作是富有创新意识的写作,对于当代散文多元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作为读者,我真诚地期待他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2009716写于屯溪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6:07:49 | 只看该作者
自然哲学的诗性表达
——读杨文丰科学散文集《自然笔记》
   ▓ 史飞翔


阅读经验告诉我:读书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读书籍的种类和体裁。你譬如小说可以读得快一些,散文则要读得慢一些。同样是散文,有的可以一日读数篇,有的则必须要像老牛吃草那样慢慢的咀嚼与反刍。
《自然笔记》就是一本需要不断咀嚼的好书。这本书从去年的秋天起就一直陪伴在我的枕边。每晚入睡前我都要读上一篇,最多两篇,再多就消化不了了。一天一篇、一天一篇,我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将这本书从前到后读了一遍,从后到前又读了一遍。我的感受是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散文随笔集,它是——自然哲学的诗性表达。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散文园地突然出现了一种新的主题思潮,那就是对于自然、艺术、科技、人文进行审视与反思的“科学散文”。仅就我有限的阅读便可举出詹克明、赵鑫珊、沈致远、韩孝成、方劲戒、朱长超等一长串名单,而杨文丰无疑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
《自然笔记》是杨文丰先生的一本科学散文集。这本集子分科学与美、科学与绿色、科学与伦理三个小辑,虽然篇幅不多,只有区区38篇,但内容却包罗万象,其中既有对自然现象、气象物候、动植物生长、环境生态、绿色环保、路桥建筑等的介绍描写,也有对文学、艺术、宗教、科学的反思和追问。对于这样一部“大容量”且包含相当专业知识的科学散文集起初我也是心怀敬畏。我甚至担心自己能不能读懂它。但是很快我的顾虑就打消了。
《自然笔记》一书,思想精深、文字优美,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科学与文学融于一炉,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原本索然枯燥的专业知识做到了雅俗共赏、深入人心。而这一切要得益于众多文学艺术手法的采用。你譬如:《台风现象》一文中关于台风雨的描写,肆意汪洋、天马行空,颇具庄子之风。“我用力慢慢地睁着眼睛,小心翼翼地抬起头,那依然怀孕着雨水的、大面积的云,正领着系列破碎的云块,泛着黑白电影的情调,不辨方向地斜飞。只有几羽浑身湿乱的海鸥正疲惫地扑打着翅膀,从我头顶飘摆而过……” (《台风现象》)这样的文字无异于电影的画面。你再如:《苹果问题碎笔》一文,一只小小的、司空见惯的苹果竟能引发出如此一番古今中外的思考。这让你不得不佩服作者博大的胸襟以及开阔的视野。再加上叙述过程中大量采用的对称、排比句式,就使得全书极具一种艺术的审美。
在《自然笔记》这部书中,作者杨文丰先生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属于自己原创的观点和见解。你譬如:“科学香客”一词,就充满了智慧。此外作者关于现代社会科技主义的批判也是多有异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阐明了科学知识而且也传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叙述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思念情结与巴山夜雨》、《幸福不是身边雾》两篇文章。
说到散文创作有人注重思想感悟,有人仰仗学识渊博也有人依靠文字取胜。杨文丰是三者皆备,他既有思想也有学识更不乏对文字的驾驭。《自然笔记》一书用词极其考究,常常准确到一锤定音的地步。另外作者对诗词的化用也是信手拈来、熠熠生辉。我在阅读中常常被书中的一些优美的句子所深深吸引。有些句子似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人类社会一直风声不断”(《蒲福风级》)、“对于一棵树,生于山之南北,大可以是一阵风或一只鸟很不经意的作为,却会铁定这棵树一生的‘社会’位置和生活境遇。正所谓‘出身不由己,位置无选择’……” (《位置》)有些句子则干脆就是警句。如:“在这个并不干净的尘世,真善美往往身不由己,命运多舛……”、“何谓权?权就是吞并一切的气度,是威慑生灵的意志,是强制他人顺从的愿望,是一旦乌有,群体却反而无法适应的习惯” (《苹果问题碎笔》)、“何谓平常心?平常心是面对平常事物的朴素哲学,是名利市场中的会心微笑,是物欲横流中的宁静淡泊,是动荡困厄中的超脱坦然。平常心乃一种品质,一种境界” (《佛光》)。面对这样的文字你还能说它仅是在写大自然吗?
《自然笔记》一书最具价值的地方不是它的文字表达,而是文字背后所承载着的那种思想的力量。我在一篇题为《当下文学缺什么》的文章中曾写下过这样一段话:“由于缺乏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造成我们当下的文学:一无深广的关照;二无深厚的情感。没有深广的关照就没有对宇宙天地等未知领域的深深探索;没有深厚的情感就没有对万物生灵的同情、悲悯。”杨文丰先生是一个沉着稳健、于思考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以一个“世界公民”的眼光,站在全球、全人类的立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思考一些世界性、终极性的大问题。你譬如:在《幸福不是身边雾》这篇文章他就这样写道:“人类的未来,白雾四起、茫茫白白是必然的了。我心忧忧,我知道这是天数……”表现出一种对人类前途的忧虑。在《仁爱慈悲的命运》一文中作者将丰子恺先生的那种“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慈悲胸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如此,他还对现代科技发展导致人的异化、人类社会诗意存在的丧失以及那些有可能导致人类陷入灭顶之灾的全球性问题表现出无比的痛心疾首。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说过,现代科学技术使人丧失了批判的否定能力,它抹杀了人的内心自由和精神上的判断力,人成了“单向度的人”。难能可贵的是杨文丰先生始终保持着学人的良知与批判精神。对于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科学中愚昧的短视行为,他表现出一种难得的清醒并给与猛烈的抨击。在杨文丰先生看来没有渺小的自然,只有渺小的人类。面对自然的浩瀚、博大、沉静、深邃,除了企图解读出大自然的无限精深外,作者杨文丰还表现出一种宗教般的情感。他的《自然笔记》是红尘之外的思考,是对宇宙人生进行的终极意义的叩寻,是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的全方位的深层关照。
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就是他在语言、思想以及表达方式上形成一套自己独有的特色。你譬如我们说孙犁,他的文章中的那种散淡;你譬如说余秋雨,他文章中所蕴涵的那种思想和文化的张力,我们一看就知道。同样杨文丰的科学散文也有他独有的特点。那就是“将抽象的自然科学知识予以诗性的表达、哲学的表达”,并且这种表达是“形神和谐、启智启美” (杨文丰:《自然笔记自跋》),能够给人艺术上的审美享受。
杨文丰的科学散文之所以能够卓然成一家之文,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有自觉的理论追求。杨文丰说:“欲写散文,必先学会思索;散文之境界,全赖深刻的思考出之;散文家的成功,与其说在于文笔,毋宁在于心灵” (《自然笔记自跋》)。他的这一文学主张在《自然笔记》一书中得到了有力的验证。《自然笔记》一书之所以能写的那样流光溢彩,是与作者的才情胆略、德识学养密不可分。任何一个人只要读了《自然笔记》,无不为作者那哲学家的头脑,科学家的冷静,文学家的语言以及诗人的激情所感染。无不为折服于作者那文人的胸襟,作家的正义,学者的博识,书人的雅致。一个人学养愈深、人品愈高,其思想也就愈深远。作家学者化——这就是《自然笔记》一书留给我们最大、最深的启示。


                                          2008220


作者简介
史飞翔,男,1977年生,陕西省乾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西安创作基地特聘作家。中国新闻人网作家频道主编。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文学创作高级班。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已出版散文集《为灵魂寻找镜子》、《红尘心语》等。作品曾入选多种选本及中学教材。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6:08:31 | 只看该作者
对自然的诗性和哲理式感恩
  ——评杨文丰《自然笔记》
   谭元亨
  


                ( 原载《羊城晚报》、《珠海特区报》、中国散文网 )


  
  读杨文丰的散文集《自然笔记》,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读过的一部自然与文学巨著,那便是世人皆知的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一共有十卷,二三百万字言。《自然笔记》目前只有一卷,不过,作者杨文丰却说:“我写《自然笔记》,追求科学性、思想性、社会性和诗性的融合。我写《自然笔记》,也可以写多卷。”这不经意的表述,无疑充满了豪迈之情。因此,我想杨文丰沿着这一思路写下去,二三百万言自不在话下,出够十卷,也不会太遥远,凭着他与法布尔一样的毅力,也凭着他与法布尔一样的的才气和诗情。
  杨文丰为他的这部《自然笔记》加了个副标题“科学伦理与文化沉思”,可谓深中肯綮,给全书添上了一层诗性的光彩。我以为,这也是他始终如一的追求。“科学伦理”者,当是与那种唯科技论、尤其是一度泛滥的“人定胜天”的大话、狂言、谵语相对立。进入20世纪,工业社会已将这蓝色的地球破坏得千疮百也,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只怕永远也无法修复,人类的生存环境被糟塌得惨不忍睹,各种突发的恶疾如非典之类防不胜防……即便是人类自身也同样有着“生态失衡”,“911”且不说了——这成了人类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声警钟,那种“工业控制”下把人异化为机器零件的非理性力量也空前膨胀,对科学技术的迷信突破了伦理的约束而造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战争狂人或“骇客”。因此,今日强调科学伦理,当是对历史的发展的一次匡正,一次反拨,其意义自在深远。
  而要重建伦理,自然得借助于人类所赖以支撑的人文理想。这个年代,重提理想主义,也许会为很多人不屑,因为一切都有太现实、太物欲、太赤裸裸了,到哪里去找回理想主义的一席之地呢?然而,没有人文理想,我们又能拿什么去与甚嚣尘上的异化现象相抗争,又凭什么去寻回我们生命中的真、善、美,还有人性?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原则中,理想主义是最为明确的要旨。作为炸药大王的诺贝尔,自是从自己的发明中有所感悟,担心这一科学的发明会造成人类的异化、互相残杀,所以才设立专门的文学奖,并制定了文学奖的理想主义标准。法布尔是得到了诺贝尔奖提名的,因为他写的尽管似乎仅是昆虫,可全书笼罩的,却是一个时代人道主义的温情。
  当年一位大剧作家埃德蒙•罗斯丹曾这么评价过法布尔: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像诗人一般地去感受和表达。这样的评价,如果用于《自然笔记》也一点不为过。
  无论是《仁爱慈悲的命运》、《佛光》、《幸福不是身边雾》、《科学精神随想》,以及刚被编入《大学语文》(孙昕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的《海殇后的沉思》这样的大题目长文,还是《蒲福风级》、《向日葵寓言》这类断想式的小品,其哲理都历历可见。《海殇后的沉思》提出大自然的父性、母性,思考人类对大自然的新旧敬畏,讲及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融中外哲思于一体;《蒲福风级》则以“人类社会一直风声不断,而且新的级别,依然在流动产生。我们界定人类社会和自然风物的级别,无非是出于功利。技术在本质上就是最大的功利。技术的历程,就是人类深一脚踩上‘理想’,浅一脚陷入‘泥淖’的过程”来警示今天;而《向日葵寓言》则以“今天,向日葵已常常被人淡忘,无法再出现旧时的异常之‘热’了,我以为这才是正常的、值得人庆幸的生活状态”来告别昨日。这些篇什,其哲思的程度自比法布尔的年代,要深广得多。法布尔仅是为自然界小小的昆虫们“平反”,杨文丰则是为整个的大自然疾呼!
  法布尔对昆虫的“艺术家式的观察”令人惊叹,而杨文丰则不仅仅限于观察——自然,他的观察也一般到位,一般细致,对此,我们只要读一读他的《蝴蝶》、《绝种动物墓碑》、《梅雨,梅雨》、《萤火虫》、《冬虫夏草》等篇什便可知,然而,杨文丰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注重观察后对问题实质的揭示与追求,从而透过表象看到内在的规律与根源,给人以启迪、以深思,比如《当归》的结论:“当归作为精神性、物质性及药性相统一的植物,能否依时成熟,全在于‘天、地、人’三者能否和谐……”
  至于通篇的诗情画意,则更不用说了。长文《心月何处寻》,当是诗性与哲思结合得相当成功的一篇,篇名就是一个非常中肯的科学伦理问题。作为本书首篇《自然笔记》中的“蓝地球”、“晨昏线寓言”、“包容一切的空气”、“位置”、“黄花雨”等一组作品,无疑是一首首精致而含有古典意蕴的短诗,隽永、美妙之极,让你吟诵不已,爱不释手——也许,这便是这组作品被选入上海市高中和全国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理由之一。
  在杨文丰身上,我想,那种充满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才是他那科学理性的统率,纵然他是理工科“出身”的。在他身上,我们可以读出老一辈科学家如竺可桢、李国平等文理双馨的影子——他们早就以身作则,证明如没有人文精神的导引,科学就免不了误入歧途。我们常常惊叹这些老科学家、老院士的古典诗词写得那么精彩,无论平仄,还是对仗,都只字不爽,尤其是诗情、意境,均不让古人,今天,我们也同样为杨文丰击节,科学散文能到这样的极致,绝非一日之功!他创造出的这一自然散文艺术奇葩,让我们重新恢复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对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的珍重与敬重,更是功德无量。我想,这也与作家身为客家人,自小与知识结缘,在客家山水、在大自然的呵护下成长是分不开的,这当是他对知识的一次探索之行,对自然的诗性和哲理式“感恩”。
  
  

  【注】:杨文丰著《自然笔记——科学伦理与文化沉思》,2007年4月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谭元亨,华南理工大学中文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长期从事文、史、哲、美学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化史观、客家文化研究、城市美学。已出版文、史、哲、工各类着作80多种,代表作有《元亨文存》、《谭元亨选集》。理论着作有《中国文化史观》、《客家圣典》、《广府寻根》等,纪实有《东方奥斯威辛纪事》、《潘氏三兄弟》等,长篇小说有《客家魂》三部曲,获国际及国家奖10项,幷应邀赴欧美、亚非多所大学讲学,有的作品被译为美、法、日等多种文字。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6:09:10 | 只看该作者
文心与自然的三重对话
——评杨文丰科学散文集《自然笔记》
古耜
(原载《文艺报》2007年8月30日“理论建设版”等)
尽管必须写的文章和必须做的事情,已经填满了未来长长的一段时间表,但是,当广东作 家杨文丰教授给我寄来他的散文新著《自然笔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版),并希望我在阅读之后谈点意见时,我还是不加迟疑地允诺了下来。之所以如此,倒不是仅仅出于我对文丰教授辛勤劳动的敬重——近年来,他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之余,一向孜孜矻矻地进行着散文的思考与写作,显示了一位人文知识分子锲而不舍的艺术创造精神——这里,更重要、也更本质的因由,无疑来自著作本身——早在该著的一些篇章陆续发表于国内诸多有影响的报刊时,作为读者和编者,我就深深感到:这些采之于大自然,旨在与其做深入对话的文字,分明包含了以往类似作品很少见到的、颇为新鲜的主体追求和文体意识,是当下散文领域风姿奇异、芬芳独具,因而理应得到充分欣赏和特别关注的一苑新花。唯其如此,一旦它们以完整自足的文本形态现身于文坛,我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保持沉默的理由。
如众所知,中国作家对自然万物的审美解读,至迟在孕育和产生《诗经》《楚辞》的先秦时代,就已经展现了特有的神奇与美妙。从那时到如今,江山迭易,沧海桑田。其间,大自然的形象在中国作家心目中,虽然几度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文学基本主题,却一直在顽强的嬗递和恒久的延续。应当承认,围绕这样的基本主题,中国作家捧出了若干流光溢彩的优秀作品,其中不乏历久不衰的经典文本。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作家笔下呈现的自然万物的艺术形象,是有着明显缺欠的,这突出表现为,它每每洋溢着泛神式的优雅或浪漫——山川草木时而作为喻体,以寄托人的情怀和理想,时而作为对象,以衬托人的伟岸和强健,但却普遍缺乏一种科学的目光和理性的纬度,即忽视了对大自然本身的潜心打量和深入探照——时至今日,偌大的中国文坛,依然很难找到像法布尔《昆虫记》那样融入了观察和分析的作品。从这样的背景出发,我们来读杨文丰的《自然笔记》,即可发现:这部作品最为显著的特点,恰恰在于科学视线的引入和理性思维的在场。即:作家凭借自己毕业于农业气象专业的特殊优势,对大千世界中一些眩目的事物和有趣的现象,进行了科学意义的阐释和理性层面的解读,努力追求着散文作品的科普效应。
请读读开卷第一篇、其标题被定为全书书名的《自然笔记》吧!这篇作品要言不烦地讲述着“蓝地球”“晨昏线”“黄花雨”“蒲福风级”“包容一切的空气”等等。由于字里行间注入了科学的、理性的目光,所以,它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便不单单是大自然的风生云起,百态千姿,同时还有促成和决定这一切的种种奥秘:地球的蔚蓝“是阳光和空气精心协作的‘魔术’”;树桩年轮的差异取决于坡南坡北不同的光照、气温和湿度;而略显怪异的降雨“无非是***的‘杰作’”……《台风现象》一文,把审视的瞳孔对准了自然界并不鲜见的台风。在科学思维的引领下,它既描述着台风的威仪,又交代着台风的特征;既指出了台风生成的原因,以及其多发地带和季节,又揭示了台风由兴而衰的全过程。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卷准确而又具体的台风图。佛光是一种披蒙着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观,它迄今伴随着不尽的畅想与缤纷的猜测。而一篇《佛光》却撩开了佛光神秘的面纱,使人们获知:依据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所谓“佛光”,实乃人在特定天气和地理环境下,看到的一种大气光学现象——七彩光环。毫无疑问,诸如此类的作品,无论对专业人员抑或对普通读者,都具有开阔眼界,丰富头脑,启迪心智的作用,从而有利于人们越发清醒通透地面对大自然,面对自己赖以生存的最终的家园。
一部《自然笔记》贯穿着科学意识,追求着科普效应,但是,却没有把这些当成自身的全部内容和最终目的,而是在此基础上,注重让作家的目光和笔触向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向物质和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时代,做大胆的跨越和积极的拓展,努力把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同人类的生命智慧、生存哲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抓住人与自然之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这时,通部作品便具有了科学伦理和文化批判的价值。不妨一读《心月何处明》。这篇文字由“心”与“月”之间荡开笔墨,先描绘了月亮固有的清幽、静谧与皎洁,以及这一切在人们心灵深处形成的生动光影与美丽幻象,但随即笔锋一转,不无痛惜地指出了现代科技对月亮本相的还原,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月光神话的消解,进而把一种严肃的询问摆在了读者面前:科学的真就一定要伤害心灵的美吗?其中饱含的质疑与忧患是发人深省的。《缘何寻求还魂草》也是一篇自然与人类同在的作品。它围绕“失魂”——失去正常的生存状态和运动规律——这一关键词,由人类的失魂谈到自然的失魂,由个体的失魂谈到集体的失魂,就中提示人们:人类怎样对待自然,自然必然就怎样对待人类;自然失魂是因为人类首先失魂所致;人类即使能还魂,自然却甚难还魂。《海觞后的沉思》是2004年印度洋海啸催生的文字。它那沉重的诉说,不仅全面勾画了大自然的性情,特别是它在温柔包容的母性之外,尚有的金刚怒目式的父性;而且向人类发出了殷切的呼唤:在科学狂欢的太空时代,一定要重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显而易见,这样的作家立场和创作取向,呼应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空前强大的“环境文学”思潮。它的思想内核与精神支点,对于改变和提升民族的生存观念与价值观念,对于推动和促进全社会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自然笔记》是科学的、人文的,但最终还是艺术的、审美的。这决定了全书的语言表达,始终保持着文学作品所擅长和推重的灵动的感性、丰沛的想象,以及优雅的笔调和飞扬的辞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关于这点,我们阅读书中的许多篇章,如《啊,阳光》《虹影》《尘寰里的绿叶》《幸福不是身边雾》《佛光》等等,都会有深切的感受和清晰的体味。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艺术风格层面,一部《自然笔记》也呈现出了多元中的谐调。其行文落墨,既有晓风残月的婉约,又有大江东去的壮阔;既有的一唱三叹的慷慨,又有妙趣横生的幽默。而所有这些又最终统一于刚柔相济、情境相融的叙述之中,这使得通部作品在负载较多科学和人文内涵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文学的自性,其个中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作者简介】古耜,著名散文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海燕·都市美文》主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22:05 , Processed in 0.0739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