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设计的桥》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5 21:3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设计的桥》教学设计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 吕月琴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观察家乡桥,发现桥的结构特征。
  实践与创造:观察、回忆桥的特征,并用黏土为家乡塑造有特征的桥。
  欣赏与评议:讲述自己的作品,并能对同学作品的优缺点进行合理评论。

隐性渗透:
  情感与审美:游戏泥土,体验泥性,增强合作意识。
  想象与创意: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和创作现实中或未来生活中的桥梁。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桥的特征,并用陶塑的方法为家乡设计一座记忆中或想象中的桥。

教学难点:掌握黏土塑造桥梁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学具:泥塑工具、陶泥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范作、学生作品若干件。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采用泥板成型的方法创作桥梁。
  深化层面:采用综合成型的方法创作桥梁。
  探究层面:在黏土上适当添加其它材料创作桥梁。

教材分析:
  一水相隔,为了到达彼岸,人类造了各种各样的桥。桥是道路的特殊形态,是一道道融于大自然的彩虹,是一幅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是一首首体现人类智慧的赞歌。《我设计的桥》是江苏版美术新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是前一课《桥》的延续,是将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强调学生美术学习与社会调查活动相结合,注重人文教育的内涵。通过调查家乡桥的来历观察桥的结构→欣赏中外名桥→规划家乡桥→为家乡设计桥→介绍我设计的桥等系列活动,以美术课程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美术学习活动,启发他们寻觅历史、表现现在、畅想未来,激起他们为家乡设计桥的创作欲望,并在创作的过程中熟悉家乡的人文景观,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和懂得爱惜保护它们的责任感。 

教学流程与意图:

(一)、联系社会生活,加强社会调查,注重课前活动。
  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调查报告       班级  调查小组   

1、调查我家周围的桥,说说它的名字、结构、造型和来历(故事)。
2、分析这座桥与周围的环境有什么联系。
3、调查一下未来几年家乡还将造什么桥?你能否规划一下家乡未来的桥?




               

  教学意图:桥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建筑。课前让学生分小组调查家乡的桥,一方面能让学生仔细观察家乡桥的造型特征,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熟悉家乡桥的人文环境。

(二)、中外名桥欣赏,丰富视觉形象,注重素材积累。
   
  教学设计:1、教师课件出示一组中外名桥,请学生欣赏,观察这些桥的桥孔、桥面、桥墩、桥栏等的造型。
师:几十幅图片的欣赏,仿佛让我们走进了桥史博物馆,从木桥、竹桥、石桥到悬索桥、斜拉桥;从单孔、三孔、五孔到多孔桥;从建造在湖泊、河流、深谷上的桥到桥上有桥、路上有桥的立交桥、高架桥……这里的桥,有的小巧玲珑,有的雄伟多姿。同学们,你最欣赏哪座桥?最喜欢哪座桥?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简要分析桥的主要结构:(课件演示)
桥墩、桥面(可开合)、引桥、桥栏,他们组合的不同,才产生了多姿多彩、不同功能的桥。
教学意图:桥是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缩影。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展示大量的中外名桥,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形象,为下一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简洁的言语,给桥进行了归类,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有关桥的文化知识和造型特征。

  (三)、学生作品欣赏,了解创作方法,注重生间学习。

  教学设计:1、观赏一组学生作品,进一步了解桥的特征。(课件演示和出示实物)

  2、泥塑方法演示:
  ⑴、出示学生创作作品步骤图,介绍一种古拱桥的制作方法。(课件演示)
  ①将揉好的泥块拍打成梯形,作为桥体。
  ②在泥块中间画一拱形的桥洞,并用泥刀刻去多余的泥。
  ③用刮刀挖去桥身处多余的泥,使桥体厚薄基本一致,便于培烧。
  ④用刻刀、刮刀分出桥面和桥栏杆,桥面上的台阶可用刀刻制,也可用泥条贴加。
  ⑤给桥体装饰,刻出或贴出石桥感。(出示烧制成功的桥)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⑵、引导学生分析几幅学生作品的成型方法。除了泥板法制作石桥外,还可用粗细不同的泥条、泥柱制成竹桥、木桥、吊桥等。制作时在桥的周围还可添上一些小饰品,如:桥上的人马车辆,桥下的鱼船竹笺,桥边的水草河滩等,使作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意图:桥是创作的灵感,学习的动力。多幅学生作品的欣赏,点播了创新的火花;学生亲手制作的桥过程图介绍,消除了其它学生学习的畏惧心理,产生了你行我也能行的学习动力。

  (四)、加强小组讨论,体现合作学习,注重协作精神。

  教学设计:1、看了这么多的资料,让我们再来为自己的家乡规划一下要建造的桥。思考:桥建在何处?主要功能?周围的配套设施是什么?

  2、小组讨论规划方案,并请几组说说“我为家乡作规划我设计的桥”方案。

  3、各组把自己的方案用黏土(也可添加其它材料)表现出来,表现时力求抓住桥的特征,设计出造型新颖,功能独特的桥来。

  教学意图:桥是友谊的使者,协作的化身。采用小组讨论、规划的形式为家乡设计桥,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重了协作精神的培养。

  (五)、开展作业品评,提高语言表达,注重成功体验。

  教学设计:1、填写作品卡

  我为家乡作规划“我设计的桥”作品卡

名  称

         
设计师


简要介绍



  2、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并请小设计师介绍本组的作品。

  3、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

  教学意图:桥是心灵的写照,成功的乐园。面对着自己亲手捏制的作品,孩子们是那么的兴奋,将自己的作品向它人介绍,得到他们的亲睐和赞赏,是孩子们的愿望。作业交流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享受成功后的快乐。

  (六)、留心课后拓展,加强学科辐射,注重学习延伸。

  教学设计:1、在用陶泥设计、制作桥时你遇到了什么难题?

  2、老师出示几件其它废旧材料制作的桥,布置下一次的课前准备。

  3、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收集桥知识卡,教师提供相关书目和网址。

  教学意图:桥是再学习的无穷动力。一两句话的课后拓展,让那些喜爱学习的孩子有了更宽的学习天地和更大的学习动力。有的学生居然把课后所了解的桥知识、下载的桥图片以及自己创作的桥作品,分门别类做了个人网页,展示在网上。

  教后感受与学生作品欣赏:

  《我设计的桥》教学设计,改变了以往美术课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而体现了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特征:综合性学习——这一世界教育的新特点。通过观察、调查、欣赏、探究,让学生对身边的桥、中外各桥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全新的认识,并将学生喜欢的作业形式——黏土引进课堂,致使学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提高了观察、想象、欣赏和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附:现将部分学生的创作时的感受和创作作品简介摘录如下:
大象桥:听奶奶说,从前,我们这里人们生活极其贫穷,宽阔的河面上没有一座桥,人们只好靠船来摆渡,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水中淹死……后来一只善良的大象,将自己变成了一座坚实的桥,让人们通行。为了让人们永远不忘这个传说,我俩就为家乡设计了这座“大象桥”。

石桥:针对家乡河面狭窄的特点,我们组设计了这座石桥,寻回家乡小桥流水的风貌。

龙桥:我们要在家乡建造一个巨大的生态公园,这里的桥也要设计成各种生命形象,龙桥就是其中的一座。

吊桥:走在晃晃悠悠的铁索吊桥上特别刺激,我在家乡也要建造这样一座桥,让我每天走上几回。

闸门桥:小巧玲珑的闸门桥上还有一个尖尖的屋顶,能让过往的行人遮风避雨。

古桥:石条做桥墩、竹木做桥面,吱吱嘎嘎的行桥声和着鹅鸭归巢声,就好像在演奏一曲乡村交响乐。

多孔桥:半圆形的石拱桥,配上似项链般孔眼后,越发秀美了。

……


《“我设计的桥”教学设计》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2003/3期(总第139期)


[ 本帖最后由 吕月琴 于 2008-7-5 21:41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10-29 21:02:4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以后上类似的课,可以借鉴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20:25 , Processed in 0.08152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