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子学: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趋势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7 10: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子学: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趋势探讨
日期:2006-9-7
                                      
      自1964年日本的梅棹忠夫第一次使用了“信息社会”后,这一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信息社会作为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各方面发展并没有完全成熟,人们对于信息社会的本质特征,如信息社会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本质区别是什么,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看,脑力劳动者、智能工具和数字化信息是信息社会区别于其它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由于构成信息社会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内容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社会形态演进中的最根本的因素,生产力性质的改变对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使信息社会呈现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新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形态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若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则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这两种不同社会形态划分标准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农业社会基本上是与封建社会相对应的;工业社会基本上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应的,只是到了20世纪才出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已基本完成,马克思设想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已难以实现。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未来的信息社会相对应的是什么社会?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仍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信息社会阶段的资本主义将是在新的生产力条
      件下不断调整其生产关系的新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再次有了新的突破,在新的生产力条件下进一步释放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潜能,延长了资本主义的寿命;而信息社会的到来也使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社会的社会主义将是生产力更加发达的社会主义。
         
      (二)新的社会组织管理结构。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条件下,不同的生产力基础上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结构。农业社会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以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为基本的生产单元,金字塔型的集权式的权力结构是社会宏观管理的基本特征;工业社会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以企业为单元的社会化大生产,形成了以政党及代议制民主为特征的社会宏观管理体制;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信息的传播,为人们充分表达意愿提供了技术条件,促进了民众的民主意识、民主观念、民主要求。同时,传统的管理层垄断信息的局面被打破,丧失了从垄断信息到垄断决策管理权力的优势,传统的科层制所固有的或衍生的理性化、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将受到冲击,工业社会所形成的代议式民主正在受到挑战。在信息社会,社会组织管理中的代议式民主、间接民主开始向参与民主、直接民主演变,由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管理结构向网络型的组织管理结构转变。
         
      (三)新型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的技术工艺性质的重大变化总会导致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的变化。正如机器的普遍采用将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改造成为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
      一样,信息社会也形成了新的生产方式。它表现在:一是传统的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被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自动化的生产方式进一步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二是刚性生产方式正在变化为柔性生产方式,它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而及时的在一个制造系统上生产各种产品;三是大规模集中性的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规模适度的分散型生产方式;四是信息和知识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方式。
         
      (四)新兴产业的兴起与产业结构演进。信息社会将会形成一批新兴产业,并促进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一是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信息部
      门产值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成为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二是传统产业普遍实行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而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能量转换工具的改造,使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三是在信息社会智能工具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物质生产部门效率的提高进一步加快了整个产业结构向服务业的转型,信息社会将是一个服务型经济的社会。
         
      (五)数字化的生产工具在生产和服务领域广泛普及和应用。工业社会所形成的各种生产设备将会被信息技术所改造,成为一种智能化的设备,信息社会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将建立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设备的基础之上。同样,信息社会的私人服务和公众服务将或多或少建立在智能化设备之上,电信、银行、物流、电视、医疗、商业、保险等服务将依赖于信息设备。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设备的广泛普及,政府、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了重组,行为模式发生新的变化。
         
      (六)新型就业形态与就业结构的出现。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当人类迈向信息社会时,新的就业方式开始形成,就业结构将发生新的变化。从波拉特统计体系来看,社会经济活
      动可以划分为四大产业部门,即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劳动力人口依次从农业部门流动到工业部门,在工业化后期,农业人口和工业人口又流向服务业部门,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就业形态和就业方式,劳动力人口主要向信息部门集中。传统雇佣方式受到挑战,全日制工作方式朝着弹性工作方式转变。信息劳动者的增长是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重要特征。
         
      (七)产生了新的交易方式。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分工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分工就会有交易,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的扩散使得交易
      方式出现新的变化。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市场交换客体的扩大,知识、信息、技术、人才市场迅速发展起来;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现代化运输工具和信息通讯工具使人
      们冲破了地域上的障碍,使得世界市场开始真正形成;三是信息技术提供给人们新的交易手段,电子商务成为实现交易的基本形态,这也扩展了市场交易的空间。
         
      (八)城市化呈现新特点。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城市成为人类居住主要聚集地,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城市化率都已达到80%以上。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人类以大城市聚集为主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城市人口在经历了几百年的聚集之后开始出现扩散化的趋势,中心城市发展速度减缓,并出现郊区化现象。大城市人口的外溢使城市从传统的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若干中心城市通过增长轴紧密联系,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地区。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城市之间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和通信网络,形成功能上相互补充、地域上相互渗透的城市群(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连绵区)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影响及支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九)数字化生活方式的形成。如同19世纪的工业化进程瓦解了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建立了工业社会的生活形态一样,信息社会新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形成。在信息社会,智能化
      的综合网络将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视、计算机等各种信息化的终端设备将无处不在。“无论何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们都可以获得文字、声音、图像信息。信息社会的数字化家庭中,易用、价廉、随身的消费类数字产品及各种基于网络的3C家电将广泛应用,人们将生活在一个被各种信息终端所包围的社会中。
         
      (十)产生了新战争形态。在信息社会,随着传统的工业社会时代的武器被智能化的系统所控制,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武器时代。在信息社会的战争形态主要体现在信息战上,它是
      对垒的军事(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社会一切领域)集团抢占信息空间和争夺信息资源的战争。在信息社会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在信息社会,战争将最终表现为对信息的采集、传输、控制和使用上,获得信息优势是参战各方的主要目标;二是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趋势,打击精度空前提高、杀伤威力大大增强;三是战争形态、作战方式也随之出现一些新的特征,战场空间正发展为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全纵深作战、非线式作战正成为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基本交战方式;四是为适应战争形态的变化,作战部队高度合成,趋于小型化、轻型化和多样化,指挥体制纵向层次减少,更加灵便、高效。
         
      可以看出,信息社会不是工业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是一个与工业社会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社会形态。对信息社会及其规律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的信息化和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从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角度分析及描述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合适的路径选择及战略举措。
          (本文作者: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司长)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7 10:01:12 | 只看该作者
信息社会与“新教育”


  "新教育"的社会基础和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谢维和)

  我们正在从发展中的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同样,我们的教育也正在从工业社会的教育走向信息社会的教育,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教育"。本文不可能系统地分析工业社会教育和信息社会"新教育"的区别,也不否定两者之间的连续性,仅仅就"新教育"的社会基础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特点进行初步分析。

  一、从生存空间的扩大到思维空间的拓展

  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根本性变化是什么,这是回答和认识"新教育"及其特点和性质的基础。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由于劳动工具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和比较封闭的自然经济的限制和束缚,开始走出了非常狭隘的生活和生存空间。与传统的农业社会比较,工业社会的出现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生存空间。这种生存空间的扩大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生存空间的扩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人们开始学会从一种更加普遍的角度看待各种社会和人生现象,并且按照一种比较普遍的标准来衡量各种是非曲直,同时根据更加丰富的参照系来塑造自己的生活。这种转变及其主要含义为我们认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在关于这种新的转变的理论和看法中,至少有这样几种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

  首先是奈斯比特的观点。他认为,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知识成为了新的财富,工业经济时代诞生的"劳动价值论"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替代;第二,时间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既不像农业社会那样习惯于面向过去的经验,也不像工业社会那样注重眼前和现在,而是更强调面向未来和如何预测未来;第三,生活目标的变化,即更加激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人与各种自然的竞争。(崔保国等编著:《信息社会的堤论与模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0-62页。)

  其次是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理论。在将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比较对,贝尔这样认为,工业社会是一个商品和产业的社会,而后工业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因为信息处于后工业社会的中心地位。在贝尔看来,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由过去的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型经济;在职业结构中,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的地位;在社会结构方面,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成为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源泉。(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当然,除了上述两位以外,我们还可以列举出托夫勒等人的理论,他们的看法和观点都从一定的角度为我们认识信息社会的特征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启发。但在我看来,如果说从与教育更加相关的角度进行选择和比较,美国学者嘉格伦在《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中的论述给我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本身的进化速度要快得多。信息社会的首要资源是信息。信息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资源。它通常没有重量,看不见摸不着,而且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地点。信息社会的工具的主要功能,就是制造、存储、发送和更改信息,如果说工业社会使得人类活动扩展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的话,那么知识革命的主要特点,则是它能够大幅度扩展人类的思维空间。人类思维空间的延伸,再辅之以生产力的进步,就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社会。"([美]嘉格伦著:《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用我们的语言,用简要的方式进行表达,这也就是说,工业社会相对于农业社会,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信息社会相对于工业社会,则通过新的传播工具和方式,特别是通过新的传播理念,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思维空间。而正是这种新的极大的思维空间,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新的平台,成为了新的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按照目前比较通俗的语言,这样一种作为现代社会的平台和重要标志的思维空间,也就是信息世界中所谓的虚拟空间。当然,也正是由于新社会形态的优势和特点在于它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和创造了一个具有现实性的虚拟空间,而在这样的虚拟空间中的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就是思维活动,因此,谁在思维方面占有优势,谁就能够在这样的虚拟空间和思维空间中获得更大的份额,谁就能够在新的信息社会中具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这种思维生恰恰构成了我们理解和建构"新教育"的关键。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特别是由于通信和传播工具与手段的限制,"在场"的存在和事物与"不在场"的存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界限是非常清楚的。重要的是"在场"的存在,"不在场"的存在对人们的实践,对人们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而思维活动本身的意义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这种"在场存在"与"不在场存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在,由于通信和传播手段的发展,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至于出现了所谓"全球化"的现象和说法。另一方面,这种"不在场存在"的意义及其对"在场存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决策和行为的依据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仅仅取决于当下的现实,而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其他的因素,包括那些"不在场存在"的影响。能否充分地认识与当下现实有关的各种"不在场存在",以及各种包括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远距离的事件",往往直接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的质量与水平。对此,尼葛洛庞帝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活,他说:"我们将拥有数字化的邻居,在这一交往环境中,物理空间变得无关紧要,而时间所扮演的角色也会迥然不同。"([美]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中文版,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二、"新教育"的新功能和教学模式

  显然,信息社会的教育活动的这种社会基础的变化,必然给"新教育"带来一系列新的特点,也给我们认识这种"新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角度。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只讨论"新教育"的功能和新的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首先,教育具有规范人们思维活动和维护思维空间秩序的新功能。无疑,与农业社会的教育比较,工业社会的教育如同它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一样,大大突破了传统的个体活动的形式,而成为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即一种社会化的教育。这种社会化的教育以社会为基础,按照一种工业社会的模式,根据某种比较统一的标准和程序,培养和塑造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确,它适应了人们生存空间极度扩大的需要,满足了人们扩大交往和发展的要求。它重视的是人们行为的规范性,强调的是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的是符合社会要求的人。但是,当人们的思维空间在信息社会得到极大扩展的时候,当这种思维空间成为新社会的平台和标志的时候,特别是当这种思维性活动的价值和地位在新的社会中得到极大的张扬的时候,具有上述特点和功能的社会化的教育模式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已经不再局限于现实的物资空间,而扩大到广袤的思维空间;人们和社会的意义与价值也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在场"的存在,而是扩大到了那些"不在场"的存在。因此,如果说,在人们生存空间不断扩大的工业社会中,教育活动重视和强调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范和这种实体性生存空间秩序的维护,那么,在思维空间不断拓展的信息社会,教育活动更加重视和强调人们思维活动的规范和思维空间秩序的维护。这也就是说,建立在巨大思维空间基础上的信息社会需要一种真正思想上的认同和文化上的"新秩序"。换句话说,信息社会为人们所拓展的思维空间中的协调和一致,并不能仅仅依靠行为上的"契约"来保证,而必须同时也依靠思想和文化上的认同来支持。这也恰恰是信息社会教育不同于过去教育的一个特点。简单他说,单纯外在的行为训练和规范,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要求;虚拟空间和思维空间的新秩序的建设,"不在场"的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已经要求教育活动必须确立和具有新的功能;实际上,这种功能和目标的变化,体现和反映了信息社会的教育已经获得了一个新的社会基础。而且,由此所建立和形成的"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将带来教育活动自身的一系列变化,包括教育模式的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化,评价标准的变化,等等。

  其次,根据上述信息社会的特点,特别是思维活动在信息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新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概括他说,过去比较重视教师的教的活动和学生的训练,而现在的教育活动则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身内在的反思和体验,要求的是人们对"在场存在"的超越。而这恰恰是"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显而易见的是,思维活动的规范和思维空间的秩序的维护,决不能单纯地依靠外在的强制和训练,而必须依靠社会成员自己的自觉和认同。没有这样一种个体的自觉和自我意识的培养,信息社会中思维空间的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是不可能的。

  个人自身内在的反思和体验作为"新教育"的重要形式,正是它与传统工业社会教育不同的地方。对此,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有一段非常深刻的表述。他说:"个体生活中的变换总是需要心理重组,它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以过度的仪式被仪式化。在这样的文化中,集体层面上的事情代代之间少有改变,而改变了的认同清楚地处于监视之下,如当个体从青春期迈向成年的时候。相反,在现代性的情境下,变化的自我作为联结个人改变和社会变迁的反思过程的一部分,被探索和建构"。([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5页。)尽管这段话有些晦涩,但是,它却是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一个意思,即在现代社会中,反思的活动和过程在人们的思想变化,以及自我建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不是像在传统社会中那样,仅仅是一个外在的仪式化的过程。在团中央最近的一个文件中,也十分清楚地把"实践体验"作为我国青少年学习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新教育"特点的认识,当然也反映了"新教育"模式和观念的出现与形成。显然,只有通过内在反思和体验而形成的自我,才能比较清楚地认识信息社会思维空间的秩序和要求,真正建立起自己在这种思维空间中的自我同一性。而这种从外在规范到内在反思与体验的转变,同样要求社会的教育模式的变化。不待言,这里反映了一个主体的变化,体现了一个本位的变化,即学习者真正成为了这种反思和体验的不可替代的主体,而且,学习者自我的学习活动和发展成为了这种反思和体验的基础与本位。

  非常重要的是,这样两个方面的要求和特点在信息社会中是非常现实的,具有可靠的技术和社会基础。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为使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成为本位,为实现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中化等等,提供了必要的保证。正是由于这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教育的出现,使得学习者的学习具有更大的选择,使得任何个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任何学习需要,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满足。而且,这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也必然要求学习者进一步提高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加强学习过程中的内化,即反思和体验等活动。更有意思的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教育活动的一体化真正成为了可能。通过这种互联网,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一种丰富多彩的"拼贴画"。在这幅"拼贴画"中,人们可以凭借手中的鼠标器,在电脑上反映出世界各个地方的信息,并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这样,过去在传统社会中的"不在场存在",在今天已经成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场存在",虚拟的空间成为了人们现实生活和学习的部分。应该看到的是,由互联网所形成的新的教育模式的价值和意义也正是体现在这个地方,它的优越性和长处也就是为人们的自我主动的学习,以及学习的一体化提供和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新教育":为学习服务(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教授 陈建翔)

  传统的教育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适合工业文明、为工业社会服务的教育。可以说,传统教育就是"工业化教育"。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正在从根本上动摇和瓦解现行教育的基础,催生出适应信息文明、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新教育"。"新教育"就是信息化教育。正如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并存一样,我们现在的教育也是工业化教育与信息化教育并存,但是,后者体现了未来的趋势,如喷薄旭日具有无限的前景和生命力。我们断定,所谓"新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鲜明的服务性质,它是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的。学习,是信息化教育的核心。

  一、"新教育"的时代背景1.从牛顿时代走向量子时代。在工业文明的时代,人类要征服和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界。但是到信息时代,人类要征服和研究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已经不仅限于自然界,更多的是人类自身。我们面向的主要对象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的实践与生活出现了新的规律。

  传统物理和工业文明研究的对象,都是物质性极强的对象,比如说宏观的物体运动,基本上是看得见和摸得着的。而在信息文明时代,我们新的研究对象--信息,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对象。信息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没有形状、没有重量的物质,它的物质性极弱的。由于物质性极弱,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波动。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研究宏观的物质性很强的低速运动的时候我们用牛顿力学;当我们研究物质性很弱、微观的、具有波动性、快速变化的体系的时候,就要用量子物理而不能用传统的牛顿物理。把量子物理学推广到社会生活领域,就出现了量子理论。量子理论认为,世界的变化是不连续的、跳跃的,其因果关系是复杂的。所以在信息文明时代,人类思维方式要发生一次根本的变化,要从牛顿的思维方式转化为量子的思维方式,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新时代。

  在传统的经典物理体系下,人是被动的,只能听命于自然界的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已经存在的规律去想事情。但是在微观、弱物质领域,按照测不准原理,人的测量就在改变着结果,人在起作用,所以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时候,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会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2."时空再造"。一个源于通讯技术进步和知识爆炸、以电脑特别是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时空",跃出了物理时空的框架,在不断开放和膨胀中赫然独立,构成新的最主要的工作平台和生活平台。信息时空的特点是空间时间化,时间精神化;精神强烈介入时间,时间强烈介入空间。富有创新能量的精神,能赢得更快、更多、更有效的时间;更快、更多、更有效的时间,能占据更大、更重要、更有利的空间。这就是当今社会竞争和市场竞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曾讲,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历史的发展对这个思想做出了再生动不过的诠释。

  实际上,从信息时空的特点,就可以推导出另一个时空维度,这就是"个体时空"。个体有真实的生命的时空,它是精神性的。在以往,个体时空的存在和作用,相对于物理时空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们对它的认识和重视都很不够。随着信息时空的出现,个体时空也"浮出了海面",它与信息时空相互作用和转换,其重要性日益显现。一方面,个体时空通过精神创造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强烈地介入信息时空;另一方面,不断膨胀和高速变化的信息时空大大超出了我们习惯的感觉阈限,造成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内部极限,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个体时空,才能进入和适应信息时空。

  这样,我们就有了三个时空维度:物理的、信息的和个体精神的。它们各自有独立胜,又相互渗透和转化。这场全球大变革的全部秘密,都表现在这个时空的再造和转化上。它悄然而又急剧地产生了,与我们在注重物质性的工业化文明中培养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尤其是与以"限定学制"和"班级授果"为主要表现的固定时空的教育方式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可以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所产生的"时空爆炸",必然崩开工业化教育僵硬的时空外壳。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最关键和最迫切的,是要找到一条途径(最好的途径就是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迅速拓展和改变自己的个体时空,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学习之所以要成为"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因为每一个个人都存在快速适应和驾驭社会变化的深刻抉择,而对于这个抉择,过去的教育不是最好的模式。

  3.技术与人性的深刻互动。当代社会变化的更为深刻的本质,是信息技术与人性的矛盾运动。矛盾,一方面表现为彼此剧烈的冲突,一方面又表现为相互有力的推动。当代社会之所以异彩纷呈、日新月异,说来说去,就是信息技术和人性互相为对方开拓出巨大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内容。

  技术人化,技术靠近人,满足人,为人服务,这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很明显的趋势,也是它区别于以往类型的技术进步的显著特征。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技术本身在逐步解脱人对技术的恐惧,解放人对技术的依赖。

  人类压抑不住的激情和浪漫的天性,对以牛顿经典物理学为代表的传统物理学框架和工业化逻辑程式进行着一场彻底反叛。后者从近代开始,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以绝对时空、物质至上和标准化生产、大批量制造为特点,它使被动反应和机械记忆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使教科书成为个人成长的最主要手段。在信息技术与人性的深刻互动中,教育的改变是必然的,个体的学习从教育"冰山"下浮出水面,也是必然的。

  4.学习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在信息社会,学习必须进入生产力要素中,而且是作为最富革命性的因素加入进去,学习,是动态的技术,是鲜活的知识,是生生不息的超前的创造力。没有学习要素的生产力,是一个静态的注重"现量"的概念,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更难以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同样,学习方式也应当进入生产方式的视野,学习方式的革命将成为生产方式革命的直接导火索。

  二、"新教育"的特征以服务学习为核心,信息化教育在下面几方面显示出与工业化教育不同的特征:

  1.技术平台的变化。工业化教育的技术基础,只是类似投影仪、录音机等感官外接系统,其功能就是人的感官的强化,有时空限制,服务于"班级授课"制度;信息化教育的技术基础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它们是人的大脑、人的智慧的外接系统,没有时空限制,服务于个性化的学习。

  2.教育目的的变化。教育,不再只是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与技能,不再只是促进背诵、写作业和考试;教育将深刻改变自己的目标与职能,成为个人全面和终身成长的助手,成为信息社会个人选择和发展的无微不至的"教练"或指导者。随着人的全面丰富性的展开,随着学习的全面丰富性的展开、教育也将恢复它应有的全部丰富性。

  3.教育内容的拓展。原来只教书本上的知识技能,现在要教书本外的知识技能;原来只教知识技能,现在教如何生存、如何关心、如何负责、如何选择、如何自我发展;原来只教既定的知识技能,现在要教获得与拓展这些知识技能的方法;原来只教学习者自己以外的知识技能,现在要教学习者认识和掌握自己,要把学习者自己作为知识对象。说到底,成长即学习,生活即教育。

  4.教育方式的丰富。目的变了,内容变了,方式也就变了。现在我们学校里的教育方式非常单调,以后要丰富得多。例如,发展认知性的教育、发展动作性的教育、发展审美情趣的教育、发展社会交往的教育;利用潜意识的教育、利用内省的教育、利用运动的教育、利用游戏的教育、利用实验的教育。又如,人-物的教育(向大自然学习)、人-机的教育(用电脑学习)、人一人的教育(在集体中学习)等等、不胜枚举。摆脱了工业化目的的羁绊,教育资源无处不有,教育形式不拘一格。尤其是互联网上衍生出各种合作式的、互动的、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5.教育时空的开放。"信息爆炸"最直接的后果,是时空的裂变。时空裂变不仅是外部生存条件的变化,而且是人的"内部时空"、"个体时空"的变化。从空间上讲,世界缩小成了"我"的一个视窗,而"我"却通过视窗放大成了整个世界;从时间上讲,未来与现在不再隔阂,未来重于过去。时空裂变给传统的封闭的工业化教育系统带来猛烈的冲击,导致教育时空的开放。在校园里、在教室里进行的,由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表和上下课钟声决定的教育,不再是教育的惟一形式。教育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在学习者的成长中。

  6.教学关系的重建。我们以往的学习,教学关系是很固定的。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现在恐怕不行了,为师的基础变了。一来社会变化太快,二来科学知识体系变化也大快,"为师"只能说是一种行为,而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状态,首先,所有的教师首先要当学生,当一辈子学生,要重新学习,终生学习;其次,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都必须当教师,当一辈子教师,你不当自己的教师,就不能指望别人来教会你。这两方面加起来,就打破了固定不变的教学关系,建立了相对的边界不明的教学关系。既当学生,又当教师;一会儿当学生,一会儿当教师,随情况而定。甘当学生和好为人师,是每个人必须兼备的品质。

  7.评价标准的改变。我们过去对教育的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最大的一次评价就是高考成绩,它似乎体现了我们学校的全部价值。现在,教育的基本职能变成为学习服务,帮助学习者进行快速改变,它的评价标准就必然发生变化,出现以学习者的需求和满意度为核心的价值评定。

  "新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讲师、博士李亦菲)

  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大突破,都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教育已经经历了两次革命,目前正在经历着第三次革命。

  教育的第一次革命发生在公元前300年,以孔子创立私塾和苏格拉底讲学为标志,开创了平民受教育的先河。这次变革是建立在文字创立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受到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只能通过与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直接接触来获得知识。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育必然是一种小范围的、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教育的内容也只是局限于教师本人的学识。这种教育模式持续了近两千年。

  教育的第二次革命发生在16-17世纪,以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为标志。班级授课制将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引入教育领域,大幅降低了教育的成本。这次变革是建立在印刷术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工业化的教育模式中,人们将6-20岁的青少年送入学校,以班级授课的形式学习一套预先设定的知识和技能,期望他们能适应将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这种教育模式延续了300多年,并且至今仍然是世界各国的主流教育模式。

  在最近的50年里,人类的知识系统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二是知识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表明: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80年代则为每3年增加一涪。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知识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据测算,互联网上的数字化信息每12个月就会翻一番。

  知识数量的急剧膨胀并没有给人类存储和传播知识带来太大的麻烦。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存储的角度来看,一张高密度的光盘就可以存储一套24卷本的百科全书的所有内容。从传播的速度来看,一根光纤电缆就可以每秒钟传送几千万个电子信息。人类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已经悄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继文字和印刷技术以来的第三次信息革命。建立在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育,与传统的工业化教育模式完全不同,是一种崭新的信息化的教育模式,我们将它简称为"新教育"。"新教育"到底具有哪些特点呢?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一、倡导终身学习,以人的发展为本。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未来人类的生活,知识更新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进入社会之后可能已经面临淘汰的命运,他们离开学校后需要不断地寻求各种学习机会,以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将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个人生活的第一需要。"学校再也不会是一个为学生的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人们在学校中的学习只是人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基础阶段而已,个人从出生至临终的全部历程都必须是学习的历程。这一状况标志着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为适应这一变化,教育必须围绕着全体公民的终身学习而重新设计。

  1998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许多教育专家指出,高等教育最终将被终身教育体系所替代。这就是说,历来被视为人生最后一个教育阶段的高等学校教育,需要扩展到人的一生。高等教育系统的革新要以终身教育的概念为基础,重新设计其政策、模式和作用。

  二、突破校园围墙,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随着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广泛进入学校和家庭,人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手段,教育也因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资源和四通八达的新途径。万维网(World Wide Web)技术的发明,更是给因特网注入了无限的活力。这种技术采用超文本(Hypertext)链接来提供信息服务,将全球的信息资源链接为一个开放式的、巨大的多媒体信息库。超文本的基本特征是非线性,按照多线索多层次交叉编辑,被麻省理工学院尼葛洛庞帝教授形象地称为"没有页码的书"。借助于超文本技术,人们不必事先学习枯燥乏味的命令,只要一个小小的鼠标,通过个人电脑或者电视上的机顶盒,就可在浏览器软件帮助下进入网络漫游,不知不党中就从一个站点到达另一个站点,从一个国家"到达"另一个国家。

  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教学材料已不再局限于印刷在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形,出现了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多媒体软件、网上教学节目、卫星节目等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有了这些教学材料,学习者就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广泛而丰富的教学知识和内容,打破了师生必须在同一个教室空间里面对面才能进行教学的状况。在这种远程网络教育中,可以是几个教师在不同地点协同授课,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资源随时带入课堂,克服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对于学习者来说,所有的信息都是开放的,全社会成员都能获得更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三、开发教育资源,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长期以来,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讲解十练习"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讲解和大量课外练习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大量课外课程资源不能有效地用于学生的学习。

  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教育和学习的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课堂内使用的教科书和教学辅导书,课外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如书店和图书馆里的各种课外图书,博物馆和科技馆中的展品,科研机构中的科研报告,各种媒体中的新闻、社会信息等。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随着信息量的急剧膨胀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获取知识已经开始出现与"标准化生产"不同的方式,"选择"成为网络上教育和学习的一个首要的特色,因为各信息中心之间以网络化方式的沟通,使摆在每一个学校和个人面前的教育资源千倍万倍地膨胀起来,这就需要选择。选择的结果,必然是教育的精细化和多元化。

  在这种背景下,"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开发教育资源,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学习内容上看,"新教育"突破了教科书的局限,学生可以从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社区、大自然中获得丰富的课程资源;从学习方式上看,"新教育"打破了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资料检索、调查、实验、讨论等多样化的方式获得知识;从教学组织上看,"新教育"强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改变单一的班级投果制。辅之以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开放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总之,网络技术正改变着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并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这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教育系统,它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学习,并使个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为个性化学习和学习方式多样化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方便)也使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终身教育成为现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6:58 , Processed in 0.09529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