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程背景下再话“校本教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1 13:5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再话“校本教研”

山东省阳信县阳信镇中心小学 杨国芹
  目前,校本教研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广大学校都充分认识到,开展校本教研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捷径。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审视与组织高效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笔者作了如下探索。
  一、校本教研内涵的再认识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是指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以学校为现场,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实践性研究活动。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基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校本教研的目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集中研训、专业引领是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四大基本要素,正确地理解“四要素”,有助于深刻认识校本教研的内涵。

  1.自我反思。校本教研以教师自我反思为基础,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反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研究的切入点。自我反思是记录教师心路历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2.同伴互助。校本教研强调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合作、探究、分享的氛围,更注重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激活集体智慧,把我的思想给你,把你的思想给我,大家拥有更多的思想,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同伴互助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保障,教师通过与同伴的对话和互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和合作,促进教师群体共同成长。

  3.集中研训。校本教研强调为教而研,主张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基础上通过集中研训集思广益、广开言路,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质的认识,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

  4.专业引领。校本教研不同于专业的纯理论研究,但校本教研需要理论支撑和专业支持,需要专家、校长和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通过专业引领旨在为学校和教师做示范,指方向,提要求,明方法,解决校本教研中的“疑难杂症”。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组织形式

  1.群体学习式教研

  全体教师采取以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自愿组合等形式学习教研,通过教师反复研读、理解内化教育理论,加深对学科教学论、课程标准等教育理论的认识。教师只有以教育理论为先导,才能提高对问题意识的认知层次,从而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骨干引领式教研

  学校成立由骨干教师任组长,一般教师参与的研究小组,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全组教师在就某一个具体教学问题的讨论与解决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实现共同进步。

  3.案例教学式教研

  这是一种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教研方式。学校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教学光盘、远程教育研修等资源,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各学科有特色教学课例或专家报告,组织教师观看,引领教师运用课改新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研究和借鉴,从中学习领悟新的教学思想与方法。

  4.“同课异构”式教研

  以教研组为载体,立足课堂,聚焦课堂,由多位教师执教同一课题的课进行“同课异构”,通过集体备课,同题上课,比较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展现出不同教师的上课风采与课效。实践证明,“同课异构”式教研,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5.问题会诊式教研

  学校应预先设计、发放“教学问题记录表”,要求教师把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有价值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反思记录于“教学问题记录表”上。校本教研时,教研组内集中进行“问题会诊”,教研组成员对问题整体“把脉”诊断,分析“病情”表现,疏导“病情”成因,提出“诊疗”方案,从而获得最佳解决方案。如果问题具有普遍性,教研组内不能解决,则上报学校集中研究或立项研究。

  6.教学沙龙式教研

  即教师可以自由发言的某专题讨论会。教学沙龙强调形式的多样化和宽松性,营造一种轻松自主的氛围,可以采取教案设计比赛、说课比赛、教育故事讲演、教师论坛、专题讨论等形式。“教学沙龙式教研”旨在开阔思路,引发思考,加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

  7.课题研究式教研

  以学校承担或参与上级专业部门某一实验课题的研究为契机,通过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的直接对话,提高校本教研的层次,提高教师的专业研究水平。课题研究式教研应立足课堂,侧重应用研究和实践研究,这也属于专业引领的一个层面。

  8.校际联片式教研

  不同学校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风格,校际联片式教研旨在立足于本校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不同学校的潜力和资源,实现学校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开放,相互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三、开展校本教研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确立“校本教研日”。学校要统一确定每周的某一天为“校本教研日”,至少有一小时的时间组织校本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时一般应以学科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及专题研究小组为单位,集中开展集体备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问题会诊、经验交流、与名师对话、教育沙龙、教师论坛、专题讲座等活动。“校本教研日”应事先确定明确具体的主题、参与人员、中心发言人,以及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校长、教导主任和科研主任要分组全程参与“校本教研日”活动。

  2.建立教师学习制度,加强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尤其是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以及新课程理念和课标的学习,为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寻求理论依据、奠定理论基础。学校每学期应为全体老师提供或指定少而精的必读书籍,校长定期向全体教师推荐“校长荐文”,为老师开启思维视窗。

  3.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具体方法是由教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保管,不求形式的统一但要让教师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思考历程和成长轨迹,为教师的教学反思、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专业发展记录袋的储存内容可包括:教师校本教研计划和总结,平常所形成的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记录与分析,教育教学论文,举办公开课、研究课的教学设计和说课评课记录,参加培训学习和教研活动的学习记录、发言记录,特色教学设计,教学随笔,教育故事,选编的教学资料,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学生“个案作业”等资料。

  4.注重教学反思。提倡教师写教学随记、随笔,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要求教师在课时授课后撰写“教学反馈小信息”,并要求教师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做一次不少于1000字的比较深入的教学反思,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学中的得意之举与败笔所在,对一两个典型教学片段的实录与分析,教学再设计等。

  5.重视微型课题的研究。学校、教师应秉持“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探索,收获即成果”的教研理念,建立由教师个体或小规模协作为主的微型课题研究制度。微型课题的研究要立足当前教育教学实际,聚焦课堂教学,侧重应用研究和实践研究,并按照一定的教育理论依据,参照他人的成功经验,分析研究,完善优化,进而实现问题解决。

  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有利于学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笔者认为,开展校本教研,势在必行。

2010-02-26  
下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08:32 , Processed in 0.11829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