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寻网络教研新模式 搭建教师成长新平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1 14:0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寻网络教研新模式 搭建教师成长新平台
来源:黄石市龚家巷小学 作者:程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创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已成为教育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交互平台为校本教研实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提供了条件。快捷、丰富的免费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交际双方的平等、互助等特点,使 “网络教研”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网络教研的相对优势
1、资源丰富,信息快捷
网络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信息容量大,只要你轻轻一敲鼠标,全世界的信息都能及时的呈现出来,远隔千里之外的人群之间也能进行及时交流与沟通。教师坐在家里就可以同时与各级专家同期交流,使人力资源得到极大的利用,教研的深度与广度也向纵深发展。另外,发布信息或传送一些必要的文字、图片资料,只要通过电子邮箱或QQ在线等形式,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不仅节省了时间,也节约了成本。
2、氛围轻松,交流充分
传统教研活动中,有些教师要顾及彼此的面子,对他人的教学和想法不愿发表实事求是的评价,尤其是指出他人的不足。在网络上开展教研,避开了面对面,解除了大家的思想顾虑,大家彼此之间可以敞开心扉,有话直说,对指正教师不足,相互研讨困惑,提高教研实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网络教研不受时间的约束,所以平时因为时间短,发言人数有限而丧失了发言机会的教师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思想交锋达到最高程度。
3、时间自主,方便自由
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各不相同等特点,要集中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很不容易,而网络教研的延时交流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主选择方便的时间和合适的处所,根据某一教研主题或某一位教师的教学困惑开展交流讨论,从而达到大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网络教研的根本变革:
1、变形式单一为形式多样,改变原来集中教研的形式,即向分散教研、主题教研等发展。
教研场所的变更使得教研形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教师不用在绞尽脑汁调课开展“充当听众”的教研活动,而是可以轻松地在自己家里与各位同行一起进行言语的交流,思想的争锋,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认识的统一。教研内容也可以因为时间很充分,形式很自由,而针对某一专题进行持续长久的深入研讨。
2、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改变原来大多数教师被动参与,只有少数教师承担研讨任务的局面,即给每位老师更多的参与权、发言权、主动权。
网络教研是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升华,教师参与教研不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局限,使教研走向校本,走进真实的课堂。每个教师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公平机会,能够平等获得新课程的有用资源,与专家实现平等的交流、对话。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的电脑,就能够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在网络中可以自主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样教研氛围显得更加轻松、自由、和谐。
3、变骨干成长为全员成长,改变骨干教师在课改中演“主角”的局面,即最大化地实现思想共享、全员参与,让更多老师受益。
传统的教研一般表现为骨干教师主讲,骨干教师主论,就像课堂中的优秀学生一样享受着课堂的“主体地位”。网络教研却给了大家平等交流、公平展示的机会,每个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主动涉猎自己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方法,成为自主学习的搜寻者;也可以抛出自己的教学困惑引发大家的思考与辩论,成为教学研讨的组织者;还可以就某一专题与大家进行思想的交流,方法的探究,成为共同研究的合作者。每一个教师在参与活动中,都能成为网络教研的主角,成为网络教研的受益者。
4、 变教学研究的粗疏性为教学实践的细致性,改变以往教研的空泛、理论指导,即为教师教学中的教学困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让教师得到更多实践的技能和方法。
群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使普通教师成为网络教研的主体,他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教研的重点,大家共同面对的困惑就是研讨的核心,因此,传统教研中由上而下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已经不能占据教研的主体,取而代之的是从下至上的课堂问题、教学困惑。教研的话题将在教师中产生,教研的问题将来自于课堂,解决教学实践中困惑的问题,教给教师可供操作的具体技能和实践经验,已经成为教研的主要内容,教研将贴近教师的教学,走进教师的课堂,将让教师得到更多的实践经验,教研也将真正做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
三、网络教研的创新模式
(一)建立教师博客——促进自主学习,引导个体反思
教师开展教研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自己的见解,要能提出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是必须建立在教师认真思考和自我反思之上的。实践证明,鼓励教师建立教师博客,是引导教师自主学习、独立反思的有效形式。
“我的博客我做主!”教师在这个自由、自主的天地中,学习用审视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工作,用批判的眼光对待他人的经验,用理性的思维反思自己的教学,用勤劳的双手记录自己的思想。相对宽松的环境与氛围,使教师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反思变得更加自觉。教师在进行知识梳理、思考、学习与积累的同时,可以实现相互交流、智慧共享,在分享和交流中不断展现自我、激发灵感、开拓视野、获得业务支持,从而达到促进自身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我校有一名青年教师,由于性格内向,传统的教研活动,他总是充当一名听众,从未主动发言交流,因此,老师们对他也一直很少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推广与深入,学校规定所有的年轻教师必须在学校网站中建立自己的博客,大家精喜地发现他的博客不仅设计精美,而且发表的日志也非常地吸引人,一些有趣的教学故事和独特的见解让大家都乐于点击他的博客,欣赏他的博文,在大家的赞赏和鼓励声中,这位青年教师的写作热情越来越高,写作范围也越来越广,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写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从教学实践引发到理论思考。与此同时,在网络交流中,他也结识了许多同行和教育专家。慢慢地,老师们发现他变了,变得活泼开朗了,变得积极向上了,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了,网络教研中,他也自然成了主角。他在博客中这样写到:博客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的人生态度,也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现在,我每天都会对自己白天的教学进行反思,学习用审视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工作,博客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开展集体备课 ——促进交互更新,实现资源共享
备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然而,传统的集体备课不外乎是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参照教科书、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在一起说一说、议一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等。采取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却从内容、形式、对象等方面都赋予了新的内涵。
当主备教师把认真完成的教学设计上传到校园网之后,本组教师将借助网络平台对此展开激烈的讨论,既可以肯定设计中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对设计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诚恳的意见。主备教师则要根据大家的发言,进行选择性的吸纳和整理,形成更完善的教学设计。其他教师也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此教学设计进行增删修改,完成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学工作结束之后,每位教师还要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共享“教学反思”,在网络平台中及时交流教学得失。多次调整的轨迹,可使教师在过程中欣喜地看到自己的成长。例如在学习洋思、杜郎口、东庐三所中学的先进教学经验之后,我校高语组进行了一次网络教研集体备课,前后延续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针对陈琳老师执教的《第一场雪》这节课,大家首先在网上进行了研课,针对如何有效地学习三所学校的教学经验以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策略等问题,大家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陈琳老师在汇集大家的建议之后,进行了第一次备课,当她把第一次教学预案拿出来之后,大家再次针对她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研讨,大家认为陈老师的预案中教师的提问太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还是太少,不能体现学习洋思等三所学校的教学精髓等等。随后,陈老师再次对自己的教学预案进行了认真地修正,重新拟定出第二份教学预案,在得到教师的又次帮助和基本首肯后,她进行了教学实践。大家共同观课后,针对陈老师的实际教学情况展开了网络评课,既有对陈老师大胆创新教学模式等优点的肯定,也有对她学案设计太复杂等教学细节不足的指正,陈老师对大家的评议深表感谢,她由衷地发出感慨:“老师们这样真诚的帮助,让我在这一次研讨课中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进步和喜悦,谢谢大家!”高语组教师在各自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又一次聚集,大家针对自己教学的得与失再次展开了交流,并对下一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见解。
这种新型的网络集体备课使教师脑力资源得到共享,教学个性得到培养,教学差异得到互补。长此以往,前期教师的经验又将成为后期教师学习的起点,那么我们的资源将得到充分的共享,我们的教学将在不断的继承与扬弃中得到更大地提高与发展。
(三)拓宽交流平台——促进区域合作,保证专业引领
(1)关注个性问题,利用QQ、UC等实时方式,及时研讨
QQ和UC、MSN等交流方式,具有及时性、快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教师可以随时把自己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布在网上,只要是在线的老师都可以进行实时的研讨和交流,特别是QQ、UC群组功能的出现,为网上教研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使老师们实现了由一对一的交流走向多对多的交流。利用QQ和UC,几十个用户能够同时在线,成为教师之间交流最为及时,反馈最为迅速的一种交流方式,使得以往只能通过教研组定期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就得到了解决。
(2)解决共性问题,利用BBS、留言板等延时方式,保持深入
QQ和UC虽然交流及时,但是内容比较杂乱,不能长久保存,不易于研究的后续开展和深入,因此,在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的解决上,可以采用学科教研网和BBS论坛的交流方式。学科教研网和BBS论坛能就某一个问题开展较为长久和深入的研讨,大家在不断地实践和逐步思考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跟进研讨的内容,提出新的见解和方案,使得教研活动得以有效的延续和持久的开展。
(3)探讨疑难问题,利用视频会议、区域平台等远程方式,加强指导
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导致了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当教师面对一些疑难的教育教学问题时,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有时不仅需要集体的智慧,还需要专家的引领。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展区域合作,在不同的学校之间,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充分发挥集体资源的作用,借助不同学校的骨干力量集中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面对教师的共同困惑,我们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让教师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教研专家真正成为校本教研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
(四)进行专题研讨 ——促进行动研究,实现同伴互助
1、关注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课堂教学研究,为了保证上课的正常进行,听课老师不能交头接耳、现场评议,评课必须另找时间、地点。由于不能即时评价,教师只能凭文字记录和印象笼统进行评课,更谈不上对课堂教学进行微格研究了。
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教学研讨。一方面可以开展开展课堂教学“直播”研究,,即将课堂教学现场进行实况直播,让教师在其他教室边听课边评课,使课堂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另一方面开展课堂教学“录播”研究,即将课堂教学全程录像,组织教师边看录像边评课,通过录像定格、播放、回放,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若干个教学情境,对具有某些代表性的一个或几个情境,如导入设计、提问内容、合作学习、朗读指导等,对这些单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从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作出具体的、针对性的评价与诊断。
这样即时的微格研究,将教育理论与教学行为有机融合,将教学理想预设与教学实践效果紧密结合,将课堂宏观评价与微观诊断有效互补,将评价教学与改进教学和谐联动。这既是教师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的好形式,也是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2、关注课题,努力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校本研究有三个基本的观点: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时期,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只有教师具有问题意识,才能在周而复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细小问题,提取有效问题,才能在不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磨炼自己,提高自己。
每学年开学初,我们都会引导教师进行理性思考,找出自己教育教学中最为困惑的问题,在经过本组教师讨论交流之后,大家都会定出一个适宜的教学小课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到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由于每个教师的课题不同,使得教师更加需要同伴的互助,需要加大交流的力度和深度,因此,网络平台再次成为教师们青睐的舞台,这里再次成为教师们思想交流和思维争辩的基地,网络再次为教师的相互沟通提供了广阔而又自由的空间。与此同时,同伴的合作、同伴的智慧更加快了每个教师成长的步伐,丰富了每位教师的羽翼。
四、网络教研的几点思考
(一)网络教研需要制度保证
在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中,学校需要建立相关的校本教研制度和评价制度,从而保证网络教研活动得到有序地开展。例如,每个月每位教师的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的上传,到论坛中个人的表现,再到各类文章在上级网站发表的情况,可以直接与这位教师的月工作考评、学期工作考评以及评优评先挂钩。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可以使教师在一定的约束中去不断地学习,从而获得丰富的研究话题,也促使教师把网络教研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一种内在需要。
(二)网络教研需要专家引领
在网络教研的行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坎坷与险阻,有时,由于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有限,我们会对前行的方向产生迷惑,这时,专家可以凭借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有时,我们会在一些“瓶颈”问题上发生激烈而刺激的争论却因在同一水平不断重复而不能提高,这时,专家可以高屋建瓴,帮助我们找到最佳方案,使我们的教研走向更深,走得更远。
(三)网络教研需要活动支撑
教研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学校通过网络可以开展诸如“教学问题研究”、“我讲我的教育故事”、 “我与教材”等研究活动,并通过网络进行课堂“会诊”。对于教师博客这样一种充满个性、张扬活力的网络教研形式,学校可以开展优秀博客评比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教研活动必将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教师的研究兴趣,使学校的网络教研呈现出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气象。
学校教科研网络软件平台的构建,延展了教研地时间和空间,为学校教师建起了一种新型的自我反思成长和同伴互助成长的环境,开辟了畅所欲言的渠道,打造出专业引领、资源共享的空间。网络教研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周次性与时空性,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中。总之,网络教研是校本教研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传统教研的创新和发展,它在改变传统教研模式的同时,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了更为广阔而自由的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11:46 , Processed in 0.1057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