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语句类考题命制的深层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4 13:0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考语句类考题命制的深层思考

吴 泓


说到试题的命制,不外乎测定和选拔两种功能,其实质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即人才观的问题。
说到人才观,我不禁想起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说过的一段话:“不能培养只懂科学、不懂人文,或者是只懂人文、不懂科学的毕业生,这样的人不能够也不可能成为大家,只有既懂得人文又有人文才能和人文精神,既懂得科技又有科技能力和科学精神,两者交融起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家,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创业新人。”在杨先生看来:“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二者“相融则利,相离则弊”,“相离”则如1948年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所言——只培养了“半个人”,杨先生指出:“我们要走出‘半个人’时代。”(《学术报告厅·科学之美》中国青年出版社)
回顾这些年全国的语文高考试题(含北京、上海卷),无论是试题的选材选文还是题型的设计思路,无不朝着“走出‘半个人’的方向努力,即强调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考核与教育。下面,笔者就这几年高考试题中的语句类试题的命制作一个简要分析,以期能窥测未来发展之轨迹。

一、从语句类试题的选材选文来看
语句类试题的选材基本出自两类:一类是与人类生活、生存息息相关的某一自然现象
的科学知识的研究或分析,如2002年全国卷的《沙尘暴》短文,2003年全国卷的“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文段,2003年上海卷的“‘目光’作为一种特殊的‘光’”文段;另一类是与传统文化和人文关怀紧密联系的内容及相关话题的感悟或思索。如2002年全国卷的《话说知音》一文,2002年上海卷第三篇写作者一生对绘画的喜爱和追求的文段,2003年全国卷的《乡土情节》一文,2003年上海卷第三篇以小桥为意象揭示深远意蕴的文段。所有这些,无不透露出命题者在选材上的价值取向──注重科学与人文。从科学知识文段如《沙尘暴》、“全球变暖”等文段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其基本点、出发点都是对人及人类命运、前途的关爱与忧思。其实,如何确保弘扬科学精神而不至于滑向科学主义,怎样让人类持续发展又不致破坏我们的家园,在今天已是我们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这一趋势也告诉我们,在选材复习的过程中,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要凸现材料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把考核与教育合二为一。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只有具备科学与人文的强劲双翼,才可能万里高飞,长空竞胜。
说到文体,我同意“淡化文体界限”这一说法。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在极力推进人们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审美需求。换句话说,人们在阅读科技知识的说明文时,本来就不满足那些纯客观性的说明,而是更喜爱那些把说明对象介绍得清楚,形式又活泼多样,充满了趣味和作者主观情感的文字。科学技术与人的生活、生存本来就密切相关,科技说明文穷天地之幽玄,述科学之奥妙,既折射出知识的底蕴,又增添一份人文的情怀本来就理所应当,或者准确地说不是文体界限的淡化而是文章内涵的丰富和充盈。2003年上海卷第二篇记者对王洛宾进行的一次“访谈”无疑给我们透出了这样的信息:不要过多地关注形式,重要的是内容,形式永远服务并服从于内容的发展。在擅文学者对科学常有隔膜、长科学者对文学又多欠功力的今天,以生花之妙笔,阐述科学的真谛,抒发心底的波澜,熔真、美、情、理于一炉的文字,才是时代的呼唤。

二、从语句类试题的设计思路来看
这几年,语句类试题的设计思路经过了这样的变化轨迹:以全国卷为例,科技知识文段完全采用选择题的设计策略,如2002年《沙尘暴》第7题“沙尘暴”解释选最准确的一项,第8题“沙尘暴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理解选错误的一项;2003年“全球变暖”文段第7题“温室效应”概念理解选准确的一项,第9题“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理解选不正确的一项。写传统文化和人文话题文段则更多是采用“简答+选择”的设计策略,如2002年《话说知音》第22题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2003年《乡土情节》第22题“失根的兰花,……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义。较之单一的选择题设计形式,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作为四选一这种命题形式,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之一就是干扰性错误答案的喧宾夺主。可以预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全面推行,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也将逐步地影响着高考试题的命制,而一年一度的高考,除了具有其当前无可替代的选拔功能外,还应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评价功能和左右教育改革的导向功能。因此,课程改革的方向、成效肯定会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中有所体现,即2004年高考试题也肯定会在稳定延续中体现出新课改的精神。2002年的上海卷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如第15题:仔细体味“头发都灰白了,……还是从此落户到水墨之乡了!”这句话从内容到形式上加以评价。这道论述题,其综合性就很强,考生发挥的余地也很大。2003年上海卷就更加凸现出课改的精神和教育的创新精神。如第一大题(科技文)第1题“第③段中的‘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所说明的道理是
”;第5题“根据第①段中‘特殊’‘似乎’等词语,说明全文构思的巧妙之处 ”;第二大题(访谈录)第6题“第①节访谈中,王洛宾说‘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生活的方向’是指”;第9题“‘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第三大题(散文)第12题“第①段中‘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中‘一’的含义是”等,语句类试题的这种命制形式,可以让考生直接地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鉴赏文本的审美过程中,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迅速地发挥在阅读文本的有效劳动过程中,避免无效的干扰、迂回和筛选,考生有更广阔更自由的思维空间去展示自己的思维个性、思维品质和思维成果。按照高考发展的趋势,可以预计,语句类试题的这种设计(简答题、论述题),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占据高考试题的显要位置,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总之,高考语句类试题的命制,其选材选文和设计思路,一在教育,二在考核。而无论是教育还是考核,命题者的意图都是要把科学、人文、能力三者耦合相融起来。为此,我们在复习的选材、选文和设计过程中,要独具慧眼,精心设计,既有宏观的高度,又有微观的维度,做到省时高效,事半功倍。
最后,介绍一本“科学散文”集给大家,就是沈致远先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
作家肖关鸿认为该书是把科学和文学熔于一炉,表现的是科学家的人文睿智和人文情怀。
中国科普网评价:它将科学精神与人文思想紧密融合,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能给人一把开启科学思维创新的钥匙。其中的“说数”、“师法自然”等7篇文章已收入我国大、中学语文教材,读者看后无不拍案叫绝。
优秀科普作家方鸿辉评说:用“以人为本”的主线,串起数学、物理、生物、环保、天文、信息、电脑、网络、经济、科学著作评价等颗颗珍珠,既阐述知识(尤其是前沿的最新进展),又哲理独到地阐发人文思考,以多种摄入角度、不同的叙述手法,以丰富的内容、风趣的语言和幽默的风格,让读者回味无穷。本书部分文章曾在《文汇报》笔会发表,引起科学界及大、中学校师生的强烈反响及兴趣,不少学校甚至出现了“沈致远科学散文”研究小组,或将其文章作为创造性教育的素材,而《师法自然》等篇也已编入中学语文教材。
华师大二附中何晓文校长说: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学子,科学素养尤为重要。倘能细读《科学是美丽的》,从而悟其真谛,那么面对《回声》、《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命题,恐怕就能言之成理,有思想,有见地了。

(深圳新安中学;5181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2 00:36 , Processed in 0.1095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