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9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汊学区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7 14:4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汊学区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今日开通
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5:01:39 | 只看该作者
孝南区小语教学现状与发展战略问卷调查



一、关于您个人教学情况的介绍部分:

   1、你的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入职以来的工作简历。现任教年级。是否担任班主任或学校其它工作。在语文教学工作之外是否兼任其它学科教学工作。每周课时量是多少。

   2、你所在的教学班学生人数,男女生比例,学生住地与学校之间距离(路程)分布、上下学的交通方式。留守儿童(或流动人口家庭)占多大比例。

   3、你从事小语教学工作以来,在哪些方面有过自认为较为成功的探索,有哪些值得向同行推广介绍的教学经验?你目前在教学上最感困惑(困难)的部分是哪些?为什么?
   请你推荐一位你身边最熟悉的优秀小语教师同行,介绍一下他(她)不一定为人所知的工作业绩、业务探索。

    4、你在岗自修的情况介绍(订阅的报刊、自费购藏的书刊、自学读书、写作的基本情况等)。

   5、你的工余闲暇时间一般如何使用?在教学工作和工余闲暇与哪些同行交流较多?获得的启发较大?

    6、其它你乐于介绍的个人基本情况(如较为突出的个人特长等)。


二、关于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现状的分析部分:

   1、请你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你校习作教学的基本做法,并对本校/本班学生习作现状作些分析。

   2、请你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你校“校本教研”、“教研组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对其得失作些分析。
   你所在学区开展过哪些跨校的“域本教研”活动,主要做法是什么?效果怎样?

   3、你认为目前区级教研活动是否频次过密?
    应该在提升学术质量、增强实效性、把握必要的评奖学术尺度、形成应有的工作节律和逻辑系列上作哪些改进?(请详细阐述)
   你认为目前我区小语教研的区级评奖学术标尺是否适当?(宽了还是严了?)为什么?可举例证之。

    4、若干年来,我区各小学、各语文教研组都编印过各种各样的文集(打印件),总数估计在数百册,所耗打印费也是相当不少的。
      若干年来,我区小语教师也向区、市教研部门交送过总数至少在千篇以上的论文、案例、教案、具规模的教研活动发言稿。
     请问,你看过这些打印件中的哪一些?看后受到过启发吗?试举例证之。
    假如将这些已录成电子文稿的各类文集、论文、案例、教案,教研活动会议发言稿全部上传《槐荫学苑》、《孝感教育科研网》或《教师之友网》等网站,想来应该使原创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发挥应有的交流实效、更大的社会效益,起到很好的学术交流作用。

    请你分析一下:为什么很少有老师将自己的这些电子稿上传到网站上,连向有关报刊投稿的情况也并不多见呢?区教研室去年组织过一次“零费用”的《小学语文、艺术课网络教研评优》活动,在近一年时间里,也只有不到50人参加,请问原因何在?

   5、请你介绍一下你校在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在日常教学中的使用、电子备课室的使用等方面的实况。
    请你详细介绍一下自己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否会使用电子邮箱、QQ,是否会上网发帖跟帖交流,是否会制作电子课件等等)。

    6、你是否浏览过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创办的公益服务专业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
    请你对《教师之友网》的栏目设置、存帖质量、学术品位、网管风格、资讯服务能力作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

    你认为如果依托该公益服务学术网站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跨域跨校小学语文网络教研”工作有必要吗?为什么?有可能吗?为什么?

    你认为目前可以依托该网络平台先着手做哪些工作?你认为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担任该网站各栏目的版主?
    你乐意参与依托该网络交流平台的“课例讨论”、 “习作评点”活动吗?

   《教师之友网》一直设想义务为本土帖多质高的网络交流高手设立个人专栏,以此促进“教育网络人”之间的学术交流。请你推荐几位这样的“专栏作者”(可以列网名/非孝南教师同样欢迎)。

    你平日最喜欢浏览哪些教育类网站?为什么?

三、关于孝南区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发展战略构想部分:
     1、你认为“小语校本教研”、“域本教研”、“区级教研活动”该如何各自找准着力点,分工合作,形成点面结合、协调联动、各司其能、各彰其效的新格局?

     2、你对改进区级小语教研活动的“四优评比”工作有哪些期待和建议?如何兴利革弊,真正发挥其公正公平地选拔优秀教师,引导教研工作正确方向的效能?

     3、请你对“加强小学语文教研组建设、活跃以校为本务本求真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发表意见。

    4、在对我区小语教研现状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询一线小语教师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将在今年暑期起草一份《孝南区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寄达全区各小学语文教研组征询意见,积思广益,寻求共识。
    请你为这份拟议中的《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谈一些设想。即或不太成熟的意见也可以先谈一谈,贡献你的智慧。

    在此,先感谢你为全区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的改进所作的思考。
    谢谢你认真、坦率地发表意见,真实地描述目前的小语教学教研现状。谢谢!

管季超为您服务:13971958105
                  QQ:1309586706

                   E-mailxnjyw123@163.com
            公益服务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http//xnjyw.5d6d.com
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5:35:25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5-8 16:46:25 | 只看该作者
提请三汊镇中心小学校长周雄,分管教学副校长姚少云迅速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




关于提高网络教研实效性问题的思考
作者:冯伯虎    文章来源:江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近些年来,众多的实践表明,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相比,具有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校本教研的落实、有利于区域性教研的整体开展和课程专家的引领等,因此,教师个人、学校、各级教研部门以及新课改的课程专家们,均纷纷搭建和利用不同的网络平台,开展着形式多样的网络教研。然而,网络教研并非只是传统教研与网络资源的简单叠加,它是依托网络资源而孳生出的一种系统的崭新教研形式。我们认为,在网络教研快速普及的今天,若能及时厘清其现状与不足,进行必要的反思,对提高网络教研的绩效,定会大有裨益。


一、开展网络教研网站的主要类型浅析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开展网络教研的网站类型主要有,教育博客(群)、校本教研网、区域性教研网、全国性学科教研网,以及国家综合教研网等。

    1.教育博客(群)


教育博客(群)通常由校园网、区域性教育城域网或商业性教研机构网等免费提供平台支持。博客由于具有零成本、零技术、个性化、时效性、准公共性和双向互动等特点,因而,深受广大教师们的喜爱。资料显示,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普及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加速实施,许多省、市、县(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都陆续在其教育城域网上建立起了地区性的教育博客(群)。甚至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也在其校园网上建立了自己学校的教育博客(群)。教师们通常经简单的培训,就可以掌握并创建自己的教育博客了。教师们从自己的教育博客找到了话语权,他们从最初的书写自己的学习心得、教育反思和人生感悟开始,直到发展为今天的运用教育博客进行教学研究和远程协作。


研究发现,在许多成功案例中,影响大、绩效显著的,要数区域性教育城域网上的教育博客(群)。例如,典型的省域教育博客(群)是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主办的成长博客网站(http://blog.cersp.com)。他们于2004年秋,利用成长博客开始了系统的、多学科的、全方位的网络教研。从统计数字来看,仅在20071月份里,其博客网站的点击数就达18025811人次,访问者发表的评论有44164篇;典型的市域教育博客(群),如江苏省的苏州教育博客(群)。苏州市电教馆馆长金陵曾撰文指出:从苏州信息化研究型教师的成长来看,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由的深化过程[1]而在县(区)级和校本教育博客(群)中,像江苏省太仓教育博客网和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教育博客这样的成功典范,也比比皆是。

    2.校本教研网


随着网络教研影响的扩大,在校园网综合平台上建立校本教研网,业已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校本教研网通常由主网、教研资源库、教育博客(群)、论坛和主题学习及研究网站等构成。


调查发现,校本教研网的建立,不仅可以使校本教研便于操作,而且,还有利于数字化教研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以此为平台的教改课题研究的进行,有利于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校本多学科的协作,有利于校本研究梯队的建立与和谐发展。


突出的典范,如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他们从2004年就开始的网络校本教研的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积极有效的校本培训和网络校本教研的有序实施,教师的教研、网络应用以及整合教学的投入程度和实践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再如,浙江嵊州市城南小学,通过在校园网平台上建立电子研究包共享资源库的方式,方便了教师进行网络教研,也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3.区域性教研网


区域性教研网是指由省、市或县(区)等教育部门主办的教研网。区域性教研网通常是建立在区域性教育城域网平台上的。其主要功能是立足于区域内的基础教育教研的开展和服务,建立区域内的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教研网络,推进区域内的基础教育教研的整体发展。区域性教研网通常有主网、教研资源库、教育博客(群)、论坛和课题研究网站及区域内各校的校本教研子网等构成。


区域性教研网因为均隶属于本地区的教育、教研主管部门,故区域性教研网在开展网络教研的管理上,更加得心应手;在宣传上更具有导向性;在内容上更符合本地区的教改要求;在教研的形式上,更加切合当地的实际。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所有的省、市都建有不同名称的省、市级基础教育教研网,大部分县(区)也在自己的教育网上不同程度地设有网络教研的栏目。像海南省、浙江省、广东省等许多省域教研网上的网络教研,都开展得非常丰富;市域教研网做得好的,如山东的淄博、江苏的苏州等;江西的南康采用建网、搭台、校本教研的模式,用网络教研整体推动农村课改,则是不发达地区县域教研网的成功典范。

    4.全国性学科教研网


全国性学科教研网大多是由国家各学科课标组主要负责人主持建立的。从调研情况来看,全国性学科教研网已经或正在向立体化的网站群方向发展。全国性学科教研网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立体化学科研究队伍;实现学科课程教改和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


在这类网站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国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标组负责人、南京师大博导李艺教授主持的信息技术课程网http://www.ictedu.cn/)。该网站群由主网(ICT课程网)、大路论坛、信息技术课程网影音站、人工智能教育网和中国教育游戏研究网等组成。主网作为门户网,主要用来发布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相关信息、分类研究资源,以及链接子网等。其中大路论坛是其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主要网络教研平台。大路论坛坚持面向实践,鼓励个性反思,追求学术品味为宗旨,本着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教研和教师运用为原则,辟有:思想时空、网络教研、课程标准、学生社区、知识广角、资讯往来等栏目。到目前为止,注册用户已达4000多人,发表主题2300多项,发帖16000份。

    5.国家综合教研网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新思考网(http://www.cersp.com)就属于典型的国家综合教研网。新思考网不仅注意及时发布最权威的新课改和教研信息,而且,围绕着有利于网络教研的开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专家的引领、有利于师生教与学的互动等原则,栏目的分类合理,资源和链接也十分丰富。尤其是在线研讨,为国内知名的课程、教研专家与教师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互动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当前网络教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网络教研的文章统计分析来看,作者们往往只喜欢从网络平台的使用者角度去谈得失。其实,使用仅是网络教研系统中的一部分。笔者认为,要想全方位地厘清网络教研的问题,提高其绩效,必须用系统观念,至少应从教研网的建设、网络教研的组织与管理、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专家的引领等四个方面入手。

    1.教研网自身的建设问题


开展网络教研,首先要有网络教研平台,而平台的好坏,主要是看栏目(或子网)的设置是否能有利于教研的开展,网络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使用者的便利性等。


调研发现,校本教研网及市、县(区)级区域性教研网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栏目设置随意性大,网络资源库更新不及时,在管理上技术业务分工不明确,与上层教研网的承上启下作用发挥得不够,缺乏网络教研的系统意识等。

    2.网络教研的组织与管理问题


实践证明,好的网络教研平台,只是技术的保证,而网络教研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才是充分提高其绩效的关键。作为网络教研平台的组织者(或主持人),应该充分发挥教研行政组织和学术团体的作用,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本区域内网络教研的开展。


调查发现,在校本教研中,主要的问题是,有些学校的网络教研分工不够明确,运动式的功利思想较严重,缺乏计划性和延续性,将校本教研与网络大教研割裂开来;在区域性网络教研中,主要的问题有,教研行政组织和学术团体的功能发挥得不够,地区全局性整体网络教研的意识不足,对全地区网络教研的指导、引领,及以课题为抓手的问题上,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宣传的力度不够,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譬如招标课题、自报课题的审批、为远程合作研究牵线搭桥)等;在全国性学科网络教研中,主要的问题有,学术梯队建立的不够,对一线教师实行有效的专业引领措施不多,论坛的学术品味过淡等。

    3.网络教研中教师的参与性不够和信息素养的欠缺


网络教研的主体应该是来自于一线的广大教师,网络教研的优势,除了具有无限的资源库功能,便捷的沟通与交流平台以外,就是突破地域和时空限制,使参与者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话语权。


然而,调查中发现,活跃在网络教研前台的往往只是少数的常客,而更多的教师则喜欢做潜水者,即仅仅把网络当作获取信息的平台,缺乏积极参与和同侪互助的意识;在教研论坛上发帖时,常出现信息表达得不够明确,在反映教改困难与问题时,理性的、学术的成分不够,而的成分却过浓;把教育博客只当做电子笔记本且随意,博文中多用链接,缺乏界面的友好性等。

    4“U-S”合作与专家的引领不足

    “大学——中小学联合(University-School joint的教育研究和发展模式,不仅能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发挥专家对新课改的引领作用。


但调查发现,在国内实施基于网络平台”“U-S”合作研究的专家,了如星辰,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去主动对一线教改进行引领的不多,常见的是深入实地去做报告。这些做法,不仅发挥不了网络的放大功能,而且,对提高网络教研的绩效,也是不利的。


三、关于进一步提高网络教研实效性的思考

     1.必须建立大网络教研的理念


网络是便捷的通信工具,网络是无限的资源库,网络是人际交往的大舞台。同样,我们也应该将网络教研的视阈扩展为,教研资源的网络化,教研合作跨区域的同侪互助。尤其是在新课改实验区进一步扩大的今天,只有建立了大网络教研的理念,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去实现,教改问题的公开化,教研资源、成果的共享化,教改研究的合作化。成功的案例,如:大路论坛上的基于网络平台的课例反思研究”[2]与你同行项目的专家指导下的远程合作研究”[3]等。

    2.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相辅相成


网络教研的组织,既可以按区域性或校本教研的计划进行,也可以由教师个人自发或数人合作进行;研究的问题既可以来源于教研行政机构、学术团体的招标,也可以来自于一线教师的积极申报;既可以是新的教育理论问题,也可以是来自于课改一线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教师独立实施,也可以进行跨区域的校际间的同侪互助,甚至是同专家进行“U-S”合作。在网络教研中,教师的个别问题,可以请专家或优秀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而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可以进行集体会诊,乃至于向国内招标。总之,有效的网络教研即要有计划性,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3.网络教研的”“兼备


网络教研的是从技术层面来讲的,即会利用技术去享受超级的网络教研资源和相互交流的超级互动,会得心应手地去表达自己的新思想;而则反映出使用者进行网络教研的绩效。网络教研开展伊始,教师们可能要先经过短暂的培训,使他们具有开展网络教研的,而要到达的地步,则需要教师在网络教研的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提高。当教师在网络教研的实践中,达到了”“兼备时,网络教研的行动就会更加趋于成熟。

     4.网络教研必须关注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通常是指,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而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校本教研,不仅可以解决本校和教师在教改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教研的实效性,而且,还可以激发教师和校内各组织(包括学科教研组、教研部门等)的潜能并促进其发展。



大力推进网络教研的主体是广大的学校一线教师,网络教研的最重要目的,也是解决新课改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若从这一视阈看,网络教研只有关注了校本教研,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才能使网络教研具有更加坚实的生命力。






如何搞好校本教研活动的策划
来源:教学与管理(2009-1) 发表日期:2009年4月16日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是课程建设和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如何搞好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策划?我认为,应把握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一要把握校本教研的问题性研究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能研究,没有问题强作研究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是功利性的,也不会收到研究的效果。不少教研活动就是因为没有问题或问题不明确,导致研究不知要干什么,效果低下自不用说。校本教研所研究的问题,应是教师日常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它来源于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试卷评析等具体教学实践及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对教育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等。
  二要把握校本教研的目的性目的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目的不明确,行为则盲目。教研活动要紧紧围绕目的来设计,要选择抵达目的最有效的活动形式。如针对教师日常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可以设计“问题研讨”活动,大的问题,还可以设计“主题研讨”系列活动;针对多数教师教学中某一方面共同的薄弱环节,可以设计“经验交流与互动”活动,让优秀教师讲做法、谈体会,然后其他教师提问题,与优秀教师一起互动交流;还可以设计观摩课、示范课等活动,以课例形式传播优秀教师的经验,引领教师群体共同提高;为了发挥教师群体的优势,提高备课能力、授课能力等,大力开展集体备课、课例研讨等也是非常有效的。
  三要把握校本教研的全员性全员性是指让同一教研组内的所有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这里所说的“参与”,是指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者、思考者、表达者与实践者,而不是旁观者与“陪客”。传统的教研活动不注重全员参与,搞“一言堂”,如一人讲话大家听,不再给别人发言的机会;一人上课大家看,课下只有一人“点评”等。这样的活动显然不利于教师群体智慧的发挥。我们倡导全员参与,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讲自己的故事、说自己的道理、谈自己的设想,从而使每一位教师的智慧得以充分体现。
  四要实现智慧共享校本教研活动从参与主体上讲,无外乎是教师个体与群体两个层面。在个体层面,“思考”要自始至终贯穿于全过程,这是每位教师专业提升的基础;在群体层面,其实质是集大家的智慧,实现智慧共享,共同提高。因此,设计校本教研活动,要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展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释放他们的智慧,挖掘他们的潜能。要创建积极向上的教研文化,使教师们积极发言,不耻下问,平等交流,乐于争辩;让心灵碰撞,让智慧闪光,让每一位教师虚心汲取,在碰撞中领悟,在互补中成长,在互助合作中共同发展。通过智慧的碰撞,生成集体的研究成果,使大家分享研究的果实。
  五要注重专业引领“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的重要作用在于汇聚大家的智慧之光,对有关问题达成共识,然后站在理论的高度加以分析,让实践与理论对话。其实质是为大家明方向、指路子并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学校要开展好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动,要特别注重培养和造就本校的“土专家”,发挥好本校的名师、教学标兵及骨干教师的作用,让他们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肩负起“引领”的重要职责。
  下面以“问题研讨”为例谈谈如何策划好校本教研活动。
  问题的来源: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许多真实的问题,这些问题先由教师个人认真思考与研究,力求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对只靠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填入“问题记录表”,提交学校教研组。
  问题的汇总与梳理:教研组长将教师提交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根据学校的实际,分清轻重缓急,筛选确定拟提交教师集体研讨的问题。
  教师个人研究:在集体研讨之前,组长告知组内每位教师下次活动要研讨的问题,教师个人先独立思考、研究、实践,并形成自己的意见(个人的成果),以备集体研讨时交流。
  集体研讨:(1)组长(或主持人)向组内成员公布本次活动要研讨的问题;(2)问题的提交者讲述问题提出的背景,问题的形成与意义,自己的研究情况等;(3)每位教师谈自己的研究过程与结果。这一过程要使每位教师充分发言、交流。
  生成研究成果:主持人总结大家的意见,采智慧之光并达成共识,站在理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使人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对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实施系列跟进研究(或主题研究),对价值较大、本校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实施校际联合教研,或请有关专业人员指导研究,或申报课题立项。



“校本教研”的理念与策略

来源:《教育时报》         

长期以来,我们过于追求课程与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所谓的教学改革往往停留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这种浅层次上。因此,随着课改实验的逐步展开,我们会发观,虽然上岗前的通识性培训,为广大教师参与实验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但面对这次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大多数实验教师感到很不适应,出现了许多难以消解的困惑。的确,新教育理念的建立是一个痛苦的、漫长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培训就可以完全解决问题,要靠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反省与矫正来逐步完成。同时,尽管在课改实施前,我们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初步了解了它的特点及实施要领,但这无疑是表层次的。课改实施中,我们会遭遇原先估计不到或者是估计不足的困难。例如,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指导?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比教育观念的转变轻松多少。目前,教师的素质已经遇到了挑战,他们需要非常实际的、具体的指导,需要教研工作的有效跟进。
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工作显得很不适应。长期以来形成的完全自上而下的课程运转模式,使得教研员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单向地向一线教师诠释国家课程与教学大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的具体意见。教师不是作为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而是作为国家课程意志忠实而被动的附属者而存在。在指令性课程范式中,教研员常常通过课堂现场的听和看而进行教学临床诊断,其鉴定依据是统一的标准,其鉴定结果被纳入校长的行政管理,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并与教师的晋级息息相关。教师教研主体地位的缺失,抑制了教师自由创造精神的有效释放,阻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要求我们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何谓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研究的类型或取向,它既有别于学术研究者进行的质性或量化的专业性研究,也不同于完全的行为研究。
校本教研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其任务是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实施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统一体。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调整是参与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但如果缺乏横向交流和纵向引领,将会使自己处于孤陋寡闻、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如果只有同一层次的横向交流,而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的纵向引领,有可能会使横向交流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校本教研又是专业研究者与学校合作开展的校本活动。这类合作,可以采取较为稳定的形式,如专业研究者与学校的全面合作,或者专业研究者与某些教师的合作,或者是学校聘请专业研究者偶尔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指导。
如何进行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活动。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在实验的进程中,每位一线教师都会不时地面临一些具体的、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教师个体间的教育经验与教育环境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以个体自主活动的方式开展研究,自觉地针对面临的教学问题,进行教改实践尝试与理性反思。实践证明,这种自主性研究,对教师教学智慧的不断生成及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要阵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要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况,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校本教研是对多年来教研活动实践经验的自我扬弃、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例如,学科教研的主要内容将不再仅仅是统一教学进度、研究怎样教教材等,更多的应是研究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开发教材,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不断发展。
课改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必须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来解决。课题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能体现实践与研究的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促进实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理性地回答教学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由于课题研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而这些内容大多是各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所以,各校分头开展课题研究,可以相互提供经验借鉴,实现资源共享。
校本教研为各级教研部门塔建了发挥职能的平台。教研机构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教研部门要做好本地区制度建设的规划,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通过参与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践,逐步实现教研工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教学研究应以新课程为导向,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校本教研以校为本,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自我封闭。为了构建大校本教研体系,除了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以开放的心态,自觉地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表达渴求专业引领的意愿并付诸实践之外,教研部门在这方面可以很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和互动,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一是构建区片、县级学科教研网络。相邻乡镇学校可按学科成立区片联合教研组,县()、区可成立学科中心教研组,定期就课改中的共同问题开展讨讨与研究。对于势单力薄的农村学校,尤其是像体育、艺术等学科,这种区片、县级学科教研网络的建立,将会有效地改变教师个体孤立天援的教学研究状况。
二是跨学科的综合式教研。要打破学科封闭状态,走出画地为牢的怪圈,针对各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研究。不同学科之间联合攻关,效果会更好。
三是开展课题联动式教研。为了有效地避免课题研究中的低层次重复,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优势,提高教科研的效益,很有必要在学校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按研究意愿与课题类型成立联合课题组,由参与学校确定课题负责人,教研室安排教研员进行跟踪指导。这样可以达到智慧共生、成果共享的目的。
四是跨区域的交流式教研。通过参加国家、省级课改培训与研讨会议,交流碰撞,进而形成共同控进的良好局面。同时,这也是一线教师寻求专家引领的极好机会。
大学研究机构与中小学密切合作,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
教研员的角色创新
教研队伍是实施专业引领的一支重要力量。校本教研要求教学研究人员进行职业角色创新,尽快成为课改探索的组织者、合作者、研究者、指导者。我们的教研员如果不抓紧理论学习,下工夫变革工作方式和方法,就会落伍掉队。
教研员要由国家课程和教学大纲的诠释者,转变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超越形态各异的课程与教学实践,努力追踪中外课程理论和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汲取养料;克服重学科知识而轻课程理论的片面倾向,突破狭隘的视域和落后的观念,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关照和研究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课改实践。
教研员要由共性化课程的规范者转变为个性化课程的催生者,鼓励教师挥洒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拓展课程实施的弹性空间;引导教师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大胆、自觉地去突破指令性课程范式中形成的种种清规戒律,以创新者的姿态去塑造个性化课程。
教研员要由教师教学水平的鉴定者转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将教研工作方式由自上而下的鉴定式转变为与教师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探讨式;更新教学评价的操作要领,变简单化的课程约束为促进教师特长和教学特色的发展,不以教学方案的详尽、课堂结构的完整、教学容量的饱满、板书设计的精致等传统观念,限制教师教学个性的充分展示,使形式化的检查、观摩朝有内涵、有品位的制度化方向完善;同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鼓励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
毫无疑问,教研员仍具有教学管理的职能,只是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有了变化,交流、沟通、评价本身既是一种服务、指导,也是一种管理。如何正确处理研究、服务、指导、管理之间的关系,将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23:11:46 | 只看该作者
提请三汊镇中心小学校长周雄,分管教学副校长姚少云迅速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
神舟8号 发表于 2010-5-8 16:46



此跟帖/好心善意。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26129&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xnjyw.5d6d.com/thread-20664-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0249-1-2.html

与李学高先生联合推荐三个好帖
6#
发表于 2010-10-22 10:11:07 | 只看该作者
孝感市实验小学“十佳教师”评选方案

来源:孝感市实验小学  作者:孝感市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09-09-08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一支人品师德高、业务素质强的老师队伍;在全校老师中树立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思想;树立爱岗、敬业的楷模,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特制订本方案。
二、评选方式:
本次评选活动采取个人报名,年级学科推荐,学校组织评委评选的方式,全校评出十名“十佳老师”颁发证书和奖金。
三、领导小组
组  长:李安心
副组长:胡平安    邓桂红    朱德祥
成  员:张彦平    余  琦    张红霞    钟华钗    李  芸
        李明菊    罗先伟    王梦玲    高厚平    范锦文
        伍红燕    颜蓉蓉    邱霞英    王  鹏    刘  艳
四、评选条件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常的教育方针,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敬业和奉献精神,品德言行堪称师表,在教师中享有较高的威望;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成绩十分突出;教育科研成果显著,教研业务能力为同行所公认。
五、评选内容及评委
1、师德类
组长:邓桂红
评委:余  琦    范锦文    刘  艳
2、常规教学工作类
组长:胡平安、
评委:张彦平    李  芸    李明菊    邱霞英
3、教科研类
组长:胡平安
评委:钟华钗    罗先伟    颜蓉蓉    王  鹏
4、班主任工作类
组长:朱德祥
评委:张红霞    王梦玲    高厚平
六、评选时间及步骤
1、时间:二OO九年六月底至九月初。
2、步骤:
(1)所有任课老师回到年级并将评审材料交评审组(名单另发)。
(2)各评审组组长召集评委参照《考核表》于二OO九年八月底前评出分数。
(3)各评审小组将各组分数于八月底交教务处归总。
(4)二OO九年九月初由校长会研究后公布结果,并公示一周。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本方案解释权在校长室。
7#
发表于 2010-10-23 19:46:37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10-23 19:51:33 | 只看该作者
吉林省“主题教研”营造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环境
借科研流程解教学难题 实现自我主动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0-10-18) 发表日期:2010年10月19日
 常小强是吉林省一名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人”,对于教学,一切还都停留在摸索阶段,没有经验,没有方法,对学生的认知也不够,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主题教研把他领进了课堂教学的大门。“主题教研促使我不断读书,从中我总结出了许多有效方法,讲起课来也得心应手了。”他不禁感慨,“我真正尝到了教研的甜头。”
  据吉林省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德利介绍,2007年,吉林省提出了主题教研构想,试图营造出利于全省农村教师发展的外部环境,利用教师相互影响的群体作用,激活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引领广大教师走自我主动发展的道路。
  3年来,吉林省近100所学校、3万多名教师参与了主题教研实验,在全省掀起了主题教研之风,有效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近来,主题教研也逐步辐射到全国各地,河北、山东、内蒙古、云南、河南、安徽等地的学校也纷纷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还有不少学校专程到吉林省的主题教研基地校考察和学习。
  主题教研的倡导者李元昌教授告诉记者,主题教研是借用科研的流程,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研究一个题目,在研究中都要经过挖掘主题、论证主题、查找资料、计划填表、课堂探索、反思总结、集体会诊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们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并实现群体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德惠市的各所实验校,每个教研组都有共同的主题,每个教师都承担着一个分题。当主题教研到了真刀真枪阶段,团体的拉动力便显现出来。团体当中既有一种凝聚力,教师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形成一种向前的拉力。年轻教师都出了成绩,一些老教师的内心也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于是,教师们的内驱力被激活了,纷纷开始行动起来,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形成了众人划桨开大船、同舟共济向前进的局面。
  吉林省在开展主题教研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多种主题教研的形式,鼓励实验的县区和基地校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力争主题教研符合教师发展的规律和教学实际。有的学校在主题教研活动中提出学校发展的大主题,各学科教研组围绕学校的大主题提出学科的教研主题,每个教师又根据学科的教研主题提出自己研究的小主题。这样,学校的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不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向着科学化、系列化和有效化方向发展。
  吉林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秦磊说,主题教研是群众性的师培活动,意在为全员提高教师素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今后,主题教研活动还将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下去,把工作落实到每个教师的主动发展上。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6:43:30 | 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8:57:54 | 只看该作者
《南京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

学习提纲


1. 教学常规管理的真谛是什么?

教学常规管理的真谛就是把大量的,反复出现的日常教学管理事务,按其各自内在规律,制定出都必须遵循的规定和规则,并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保证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秩序。只有一手抓常规管理,一手抓课程改革,才是一切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面向全国长期诚聘优秀教师



2. 教学常规管理与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学校教学管理的概念;

教学常规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学校教学管理包括教与学两部分,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借助教与学过程管理来实现的。

3. 教师教学常规包括哪些?

教师教学常规主要是: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实验,考试,教学研究等。

4. 备课常规有哪些常规要求?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资源开发充分,教材钻研透彻,主体地位突出,教法合理有效,过程设计缜密,教案规范完整。

5. 教案有哪些常规要求

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设计,教学步骤,练习反馈,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青年教师应备详细教案,重在规范。中青年教师应有教案,重在创新。


6. 上课有哪些常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仪表端庄,语言规范,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实验操作正确熟练。有严格按学校课表上课,不得擅自调课、停课、不得擅自推销教辅资料,准时上下课,并举行必要的仪式;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7. 作业有哪些常规要求?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针对性,做到精心布置,细心批改,反馈及时,方法有效。

8. 考试有哪些常规要求?

考试是教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期中,期末考试时,监考老师考前15分钟领取试卷,考前5分钟进考场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开卷和结束。监考时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不的擅自离开考场,杜绝作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考试结束时认真清点并整理试卷,如实填好考场记录。

9. 教研的作用与要求;

教学研究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有关注教学问题,强化教学设计,立足教学行动,重视教学反思,优化成果表达。

10. 学生学习常规管理要求;

学生学习常规管理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更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学生获取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学生学习常规主要由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作业,实验,考试等方面组成。学校要通过这些学习过程的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成长。
(详细内容请学习《南京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0 08:26 , Processed in 0.1478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