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新铺学区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今日开通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18:02:30 |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7:59:29 | 只看该作者
《致青年教师》:教师职业的使命与荣耀 作者:吴非   
  “我在病中,想起一个又一个学生的面容,感叹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赞叹生命的美丽。我感谢上天让我有机会认识这些美丽的生命,让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让我知道职业的使命与荣耀,让我敬重生命中的永恒。”


与学生沟通,年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的心态。资料图片

  ■吴非

  我经常憧憬这样的图景: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去上学,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们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坚持自己的爱好,从下午4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听……

  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到,我们日常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和维护。


吴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将于2010年6月出版

  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面对同样的教学任务,有的人能取得成就,有的人一事无成,有的人则只靠行政背景混日子,形成这样的差异,完全在于教师的个人素养

  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你应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有同行问我:在一个教学群体中,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发展自己?我说并不难:能容忍不同的意见,特别能容忍聪明人,容忍正直正派的人。这样的话如果让外国人听了,也许会莫名其妙,而在中国,同行之间,最难处理的正是这些问题。

  落后腐朽的文化,也残存于教育界。我不止一次地听到教师的抱怨:当他们取得一些成绩时,常感芒刺在背。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愿吃的苦。无视他们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们获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偏狭,焦急暴躁,心理阴暗,乃至妒火中烧。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还有可能传染学生。

  该吃的苦不肯吃,该做的事不愿做,只希望靠年资优势倚老卖老,背靠落后的权力体制,倚仗共同利益圈子,做八面玲珑的“乡愿”……这样的选择固然有其自身特殊的心理,往往也在社会“清流”与“污浊”的不相容中。一些同行看到了“清者之悲”和“浊者之乐”,价值观发生混乱。在一些文教单位,拉帮结派、不讲原则的庸俗作风一直存在。

  心胸狭隘的人,总会把同行贬得不值一文:同行爱好读书,他马上就批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同行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他就说“评价教师还是要看课堂教学”;看到同行上课受到好评,他又会说“只能上课不搞科研不行”。而如果自己样样不如人,什么都比不了,他又会说“没有生活情调有什么意思?”他从来不肯说“很抱歉,我不懂”“我不会,你能告诉我吗?”“不好意思,这本书我没看过”……为什么有些教师心胸狭隘?除了一部分性格原因,最主要的,是懦夫懒汉意识作祟。如果他想致力于教学研究,不管环境有多困难,只要尽力而为,总不至于一无所获。

  珍视我们的专业

  所有的学科都值得从业教师去热爱,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爱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10年前,我曾和一些老教师讨论一个话题:一位教师在专业方面能走多远。两位退休的理科名师说:从学科而言,语文教师的个人发展空间比理科教师大得多。因为他的思想情感体验远多于其他学科,他的想象力更丰富,创造的机会可能更多。如果他有出色的表达能力,他起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他们列举很多实例证明:向高一层次发展并获得成功的语文教师多于其他学科教师。

  那次谈话给我的印象很深。

  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值得从业教师去热爱。我在中学,看到很多老师都很珍视自己的专业,他们从自己的学科中获得教学的乐趣,也获得生活的乐趣。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爱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有一次,我看一位体育教师的教学笔记,惊叹于她的文字表达能力。从说明文的要求看,她的语言简练准确。我称赞她的语文水平高,可是她说:“我是因为喜欢体育才学好语文的。”

  我们从事的学科教学被认为是一种“专业”,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无法给学生“学科”和“专业”的认识,我们的教学可能就是失败的。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对教师专业化作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它既要经过学历教育,还得不断学习,只有通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才能提高专业素养,保证自己的“专业”地位。然而,究竟有多少同行认识到这一点呢?

  教师的心中有阳光

  如果教师辛苦工作,可是却无法让学生热爱课堂,这位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价值

  回忆中学时代的一位语文教师,在一年时间里,无论课上课后,我没看到他笑过一次。记忆中的他总是板着脸向学生提问,而他的眼睛却从来不看着人。在“文革”前那种严酷的政治气氛中,这张冷冰冰的“契卡”式的脸给人以威压,至今一想起他,我就觉得当年的课堂真的很无趣。

  你们年轻,年轻真好,和学生的距离小。但是与学生沟通,年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的心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不是哗众取宠,除了学养,可能还取决于你有没有教学的激情,能否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尽情地表现自己(哪怕犯点错误)。中小学的课堂,除了有探索和发现,有理智与情感,还应当有孩子的童趣、少年的率性、青春的诗和梦……如果教师辛苦工作,可是却无法让学生热爱课堂,这位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价值。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我以前喜欢穿圆口布鞋,图的是舒服,并不在意别人说土气。小女生见我穿中式棉袄和圆口布鞋,背后都喊我“老头子”。谁知一学期下来,没留神,班上有三四个男生也穿起圆口布鞋来。家长会上,有家长笑着说,孩子闹着要买圆口布鞋,今天见到老师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没想到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会有这样的影响,那以后我就谨慎起来。可是这件事也得反过去说:千万不要对学生的装束过分注意,除非太出格。

  有节课,说到巴尔蒙特的诗句“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看到几位同学眼睛发亮,有一位激动得泪光闪闪。我喜爱这句诗,为之感奋,我也为学生的感奋而激动。我觉得,青年的心中装着这样的诗句,他的人生就会一直被光明照亮。

  让学生喜欢我的课

  如果一名教师能让学生喜欢其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那么他一定是合格的教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在基础教育阶段,激发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是调动他们热爱学习的最重要手段。如同有向心力一样,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向师性”。优秀的教师,会在这一阶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事理的欲望,让学生喜欢他的课堂。如果学生连你的课也不喜欢,他会把那40分钟或45分钟当成受罪。

  记得有个学生说过,他曾在某老师的一节课上看了七八遍手表。不是因为内急,也不是课间有事要忙,他就是觉得课上得太慢,教科书上一个浅显的道理,老师仍在翻来覆去地说。他尊敬教师,认为老师师德高尚,可是他觉得老师的课乏味。

  学生喜欢你的课,就会盼望你的课,把听你讲课当作一件快乐的事。他会看着课表想:“真好,今天有李老师的数学课”,“第三节课又能听陈老师的语文课了”。他甚至在盼望着等待着某一天的某一节课,你的教学将为他打开一扇扇的窗,让他感受到八面来风。在那样的状态下,他把听课当作一种幸福,他能有所得,他的学习就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然而,学生只喜欢你一个人的课,可能未必是好事。只有当你的教学使学生热爱这门学科,他的学习才有价值。我见过这样的情况:一门课换了教师,学生的学习情绪下降了。通常人们只责备后一位教师的教学艺术,认为他方法不当,或者经验不足。这种情况固然存在,但仅仅换了一位教师,学生的学习情绪就发生了变化,那么前一位教师的教学是不是也需要反思呢?你在教学中没有培养学生对学科学习的热爱,你的努力只是让学生适应了你的教学,而无形中给学生灌输了排异性,你没有向学生有效地介绍学科的内涵,你的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可能是盲目的、不稳定的……

  不能疏忽的教育细节

  成功的教师在工作中未必刻意关注教育细节,只是他的学养决定了他在每个细节上都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并重视人的发展

  校园里有些事,在教育圈外的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也很少有人去关注,但对教育者来说,如果不关注细节的作用,很难为人师表。在和老校友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能记住当年学习生活中许多有意思的细节,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过他们,如影随形半个世纪,还会通过他们传到更远的年代。

  这些校友重视所受的教育,并把在校学到的东西融入生命历程。而成功的教师在工作中未必刻意关注教育细节,只是他的学养决定了他在每个细节上都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并重视人的发展。

  在这一方面有没有值得反思之处呢?有许多负面的东西总不被重视。

  因为工作繁重,事务庞杂,许多教师的案头总是堆满了各种东西。如果摆放有序,关系不大。如果既杂且乱,学生看到了,他对自己的杂乱无章也会变得无所谓。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教师常常是榜样。看到一些青年教师注意办公桌的整洁,簿本摆放整齐,私人物品和办公用品位置安排恰当,学生对他们的教学自然会多一分信任感。

  学生上课迟到了,教师至多问一下原因,提醒下次要注意,也就行了。可是,我看到有些教师不让迟到的学生进教室,一顿批评竟然用了10多分钟。有那么多话要说吗?其实是杀鸡吓猴。现在学生学业负担太重,高三学生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有的学校更少),加上其他原因,早自习迟到在所难免。教师对此可以有批评,但无论如何不要羞辱迟到的学生。文明习惯不能靠惩罚的方式来培养。

  教师职业的危险性

  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可能会误人子弟,但在不经意间向学生传达的错误价值观、思维习惯和不良行为更危险

  任何职业都有其危险性,教师工作也不例外。说起来好像有点玄乎,但这种危险性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中。

  和以往一样,我最后一次带高一新生时,还是有许多期待的。虽然我知道,在应试狂潮下,生源质量下降,“一届不如一届”,但毕竟是新生,他们指望到了高中能“享受青春”。开学第一个星期,有教师看某个班学生的随笔,愣住了。拿给我看,我也愣住了。因为教师节快要到了,学生在文章中回忆初中的班主任,说班主任工作极其负责,每次查到他漏做作业,都在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他的父母;如果他请了病假,她一定会在晚上到他家给他补课;她没有让他休息过一个星期天。初中三年,他没有一天不在老师的视野范围内,他的一切行动都要征求教师的意见,而老师也具体地管着他的一切。现在,上高中有段时间了,班主任没和他说几句话,于是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当然,不能把学生身上的一切坏习惯都当作教师的责任。可是,这名学生的依赖性又是从哪里来的?能说和教师的包办代替没有关系吗?

  于是,又一次想到教师职业的危险性。一般而言,我们会说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有可能误人子弟,而往往忽视了教师在不经意间向学生传达的错误的价值观、不良行为和错误的思维习惯。我们充满工作的激情,然而面对的是不可知的人群。社会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误解,往往会对教师的工作作出错误的判断,而这种错误判断又加剧了教师的错误行为。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学生家长向学校表示过这样的意思:“随你管教,随你打骂,只要他能上大学,我们一家感激你……”

  由于错误地认为这就是“人民”表示出的“意愿”,进而认为“加强管教”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只用升学率去评价教师,因此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一直在中小学盛行。接受了这种教育的学生,在未来会是什么样?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相信每个有理智的教育工作者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工作中的任何不慎,都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们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与社会对这一职业的误解之间的矛盾,可能会长期存在。

  教师不能再以为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我们想要去拯救别人的灵魂,就必须先拯救自己。

  本文摘自《致青年教师》,吴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将于2010年6月出版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06:05:24 | 只看该作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16:16:20 | 只看该作者
有感于教学生抄作文
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中心学校
卢兴治
这里所说的学生抄作文,并不是说教师布置了作文后,学生写作时竟抄袭别人的作文。而是教师公开叫学生去抄作文。事情是这样的,上礼拜的星期天,我的儿子对我说,爸爸,老师要我们抄两篇作文。我一听,大吃一惊,怎么作文自己不写,竟然去抄人家的作文,不行,你必须自己写,儿子似乎很有点生气。
到了星期一晚上,儿子又对我说,爸爸,老师说今天再抄两篇作文,我真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不行,要自己写!
回想自己也是一个语文老师,我可从来没有叫学生去抄过作文,每次作文都是课堂上独立完成的,怎么可以让学生去抄呢?
我后来逐渐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原来是我的儿子小学要毕业了,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她的学生能有个好成绩。可是这样做能解决问题吗?
这一切都源于应试教育的思想在作梗。
由此我引起了深深的思考。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了,为什么在今天的某些学校里,依然还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影子,而且在某些地方不但没有实行素质教育,而对应试教育还津津乐道,而且愈演愈烈,在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刻,像初三、小六等毕业班,天天几乎成了题海中的拼杀的士兵,他们每天面对的是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试卷,可怜天下的学生啊,为了能在毕业考试中能有一个好成绩,竟叫学生去抄作文,为了套题、押题。
如此教学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文还是靠自己写出来的,而不是抄出来的,我们提倡学生真实写作,反对学生抄袭,如果教师公然叫学生去抄作文,那是在怂恿学生“犯罪”,在压杀学生的创造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写作也是如此,当学生真正喜欢上写作之后,学生自然乐于写作,那么教师应该努力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作文而言,就更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可以模仿,可以借鉴别人的长处,做到学以致用,而不假思索一味地叫学生去抄别人的作文,无疑是既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容易让学生养成偷懒的坏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不肯自己动笔写文章,成为抄文章者了。
试想,古今中外那有一位作家是从抄别人的文章而成功的。如果人人去抄别人的文章,那么还有真正的自己的作品呢?还会有唐宋八大文学家吗?还会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诗人吗?还会有鲁迅先生这样的伟大文学家吗?恐怕这个世上没有一位真正的作家的存在了。
教学生去抄现成的作文,还会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后果,平时教师布置的作文就不用自己动脑去写了,干脆就抄一篇不就得了?那还会有谁愿意真正自己动笔去写呢?现在网络这样的发达,网上的文章多的是,人人就从网上抄一篇,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可笑之极矣。
据笔者了解,目前很多学校,在学生临近毕业的时间里,很多教师大搞题海战,有的甚至压题、猜题,整天让学生处于疲劳的战斗之中,天天有做不完的试题,天天有写不完的作业,无形之中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给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应试教育应休矣!还教育以本来面目,真正培养一个人的发展能力,学会学习、学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钻在题海中的书呆子,一个高分低能的残疾人。
我们的教师应该清醒认识到教学生抄作文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要改变这一思想和行为,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力是最重要的,也许通过学生抄作文,一时你所看到的学生作文竟这样的好,但你能肯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能写出这样的好作文来吗?
其次,我们应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脚踏实地的去工作、去教书,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反思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反思中总结教学经验。
其三,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堂是教师实现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的学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鉴于此,我们教师,应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一实践,上课之前作精心的准备,课堂有效组织学生学习,有效设计课堂的提问和教学方法,有效设计学生的作业,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层次性和科学性,切不可发一张试卷人人去做,有些题目学生已经掌握,教师就没有必要重复让学生做,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要内心地加以分析,让学生自行得出结论,而不是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
其四,变“讲堂”为“学堂”,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已经感到,如今的课堂,不再是原先的教师课堂上的一言堂,满堂灌,这样的教学方式下的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的知识,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成了死读书的机器人。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将课堂变为学生学习的学堂,我们反复的在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导演,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也是同伴。为此,先让学生自学,当然教师要明确学习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的内容。即以学生的“学”来定教师的“教”。
其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容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教学应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大家知道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容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可是我们目前的教学令人担忧的是,教师给出的答案就是准确的,尤其像语文学科,更有不同的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特的想法也许蕴涵着科学的创造,如果教师一味的认为自己的答案是准确的,就抹杀了这一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的学生要积极的鼓励,让他的思维的火花得以燃烧。
15#
发表于 2012-3-26 15:07:56 |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2-3-26 15:17:26 |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2-4-3 16:13:26 | 只看该作者
孝南新铺中学隆重举行建校六十周年庆典暨校友联谊会活动



[新铺学区报道组]-2012年4月3日上午,新铺中学花团锦簇、彩球高挂、欢歌笑语,建校60周年庆典暨校友联谊会活动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镇政府、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大部分离退休老教师、历届校友等500余人出席了庆典大会。
庆典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场洋溢着肃穆、庄严、欢乐的气氛。镇党委书记周开岑、学校校长张相国及老教师、校友、学生代表等先后发言。
        周开岑同志首先致欢迎辞,他向前来参加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历届校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新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张相国校长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再现了学校丰硕的办学成果,表达了团结携手、同心同德,共同开创学校更加美好未来的宏愿。老教师代表田双云同志温馨地回忆了自己在学校工作、生活的美好时光;校友代表徐进的发言字字含情、句句感恩,无不展现出作为青年企业家的博爱情怀和作为新铺中学昔日学子的感恩之心,赢得在场嘉宾一次次热烈的掌声。张红梅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表达了自己能成为新铺学子的幸福和自豪。校友代表王享林最后代表全体校友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以此次校庆活动为契机,积极参加“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真情活动,发挥自身优势,为家乡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和物质方面的支持,让家乡人民早日过上好日子。随后师生的倾情文艺汇演再次将庆典活动推向高潮。
据了解,新铺中学始建于1952年,后来兼办高中,校名即新铺高中。1983年改制,由新铺高中改为新铺中学。学校离孝感城区仅约5公里,占地面积53亩。学校建有含12个健康教室的新教学楼、250米的塑胶跑道、1600平米的综合楼、标准化信息技术室、音乐室、美术室、探究式实验室、班班通信息化设备,所有配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学校现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年轻具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教职工66人,大专以上学历57人,其中本科45人,专任教师学科达标率100%。其中高级教师8名、中级教师35名,市骨干教师7名,孝南区“121”人才4人。新铺中学始终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铺路、为学生的终身生活导航的办学理念;始终追求活力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的办学目标;始终秉承尚真敬业、严纪乐群的校训;始终推崇博学、爱生、善教、勤导的教风和营造学生立志、律己、勤学、精思的学风。近5年来,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526人次。学校先后被评为孝感市装备标准化学校、孝南区中职教育宣传优秀单位,孝感市学生放心食堂、孝南区最佳平安校园、孝南区后勤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8#
发表于 2012-4-3 17:49:46 | 只看该作者
爱心捐赠在乡村小学进行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易敏 实习生王理略 通讯员何婷)

   昨日中午,在孝感市孝南区新铺镇中心小学的阶梯教室里,50名已经放假的贫困中小学生来到这里,接受省邮政局和楚天都市报举办的“邮政贺卡爱心助学”活动的现场捐赠。

      去年12月5日,助学活动启动后,孝感市妇联向活动组集体申报了一批家庭困难、成绩优秀的中小学生,活动组经过甄选,选取了其中50人予以资助,每人受助500元。

      乡村的教室显得比较简陋,孩子们的衣着也没有城里的孩子那么光鲜,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在大会上,省邮政局经营服务处周天涛副处长讲道,重回校园有一种亲切感,举办该公益活动就是为了让全省的贫困学生得到关爱,让孩子们享有教育权,通过学习知识摆脱贫困。关爱教育问题,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企业的责任。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今后能建设祖国!

      16岁的高凯是新铺中学的初三学生,作为受助学生代表,他上台发言:贫困的生活没有黯淡我明亮的眼睛,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点燃我心中的梦想。我将永保一颗感恩的心……

      省妇联儿童部李文化副部长、孝感市邮政局汪斌峰副局长、孝南区区委副书记龚少波和孝南区妇联王慧主席等领导,给孩子们现场发放了助学款。




特殊的发言人

记者易敏 实习生王理略




      现场捐赠会上,一名女孩的发言引得全场掌声雷动,在场的人都向她投去钦佩的目光,她就是20岁的周俊,目前在上海电影学院编导系读大二。

      4年前,周俊也是一名贫困学生,就读于武汉市43中高一(7)班。当时,她的父亲身有残疾下岗,母亲生了重病住院,家里生活都很困难,更别说有余钱交她的学费。

      周俊给楚天都市报写来《我真的好想读书》的求助信后,楚天都市报予以了报道,社会各界踊跃捐款达3.5万元。周俊也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作为一名艺术生,她每年的学杂费就要1.9万元,而上海物价高,每月生活费需要800元。周俊上大学后,就再没接受好心人的帮助,她贷款交了学费,每周除了正常的学习,要打3份工,给杂志写影评。她自豪地说,打�*****那擞糜谏睿鼓芑勾睿畲蟮脑竿褪窃诖笱�4年还清贷款。

      昨日上午,刚放寒假的周俊到楚天都市报进行实习锻炼,记者带着她一起来到孝感,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台下的弟弟妹妹们奋发向上,“生活就是这样,会出现各种困难,你只有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去克服困难,才会发掘生活的意义……”




贫困生的眼泪

记者易敏 实习生王理略




      在昨日的大会上,一名穿黄色棉袄的小女孩引起记者的注意,她接过助学款后,眼泪马上涌了出来,回到座位上后,又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记者上前询问,得知她叫王蓓,12岁,是新铺中心小学6年级的学生。

      王蓓家在农村,有两个哥哥,都在读初中,父亲右眼基本失明,母亲身体不好,干不了什么重活,家里经济很困难。

      王蓓的一双手全部冻裂了,结了厚厚的红痂,让人看了都心疼。一旁的老师介绍,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要在家洗衣服、做饭、喂猪,王蓓的手基本上每年都要冻坏。

      “小姑娘,为什么哭啊?”记者问道。王蓓眼里还噙着泪水,低着头,没吭声,过了半晌,她才说:“我很高兴,500元钱可以帮家里很大忙,我和哥哥都能读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15:18 , Processed in 0.1176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