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个孩子都是春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8 00:4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个孩子都是春天
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
郭学萍
现在,正是四月。袅袅娜娜的玉兰花、细细碎碎的紫荆花都已悄然离落枝头,给新生的绿叶腾出自由生长的空间。紫藤花却在不经意间挂满遒劲婉转的枝蔓,风铃一样在暮春的和风里摇曳。我最喜欢的蔷薇,也欣欣然抽出了花苞,就像隐忍在嘴角的一抹浅笑。
雨,一直滴滴答答地下着,暧昧不清。心情浸润在这样的春雨之中,容易滋生回忆。思绪总会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之处,飘得很远很远——想起某个人,某件事,某个场景。
“老师,为什么不选我?”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也是一个春天,我穿着一件绿色的风衣,浅草一样的颜色;系着一条绿色的丝巾,长长的,可以随风扬起。
那天,我的心情非常好,因为终于去市电教馆,录制好一节拖了很久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例,总算又完成了一项任务,堆积在心头的压力顿时减轻了许多。
当我回到学校时,正赶上下午放学。就在学校大门口,我遇到了班上其它30几位没有机会去参加录课的孩子。他们看到我,都显得很激动,不停地有孩子向我打招呼:
“郭老师,你回来啦!”“郭老师,课上得好吗?”“郭老师……”
我微笑着看着孩子们,逐一回应着。这时,班上一个最调皮的孩子挤到我跟前,一脸沮丧地说:“老师,为什么不选我?其实我今天非常想去!”
我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就在这时,一个来接孩子的家长走过来,非常客气问:“郭老师,课录好了?”我笑着说:“你怎么知道我去录课的?”
“唉,说起来怕你见笑,我家那个小东西中午回家时哭了,说你选了20名同学去市电教馆录课,没有选上他,他今天早晨特地穿了一件颜色鲜亮的衣服,还买了一条新红领巾,他非常想去的!”这位家长说着,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条旧红领巾,一脸失望地对我说:“看,这是我儿子早晨换下来的旧红领巾。”
“噢……”我有些不好意思了,“电教馆录制课的地方只能坐20个孩子,所以……”
我勉强地做着解释,一种说不上来的滋味涌向心头。录课,实在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可孩子们很在乎,家长也很在乎。选谁去,不选谁去,看出老师对他们的一种态度。虽然我总是口口声声地说:“我爱你们每一个!”但没有被选上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脸上还是写满了落寞和失望。
回想一下,当时我在选人时,虽然没有明确宣布,但在心中,我定下了三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要长得漂亮一点的。”班上有个孩子发言非常好,可惜身材非常特殊,还没有一年级孩子高,所以,我犹豫着最终没有带他去。
第二个标准是:“上课发言要积极的。”所以,有些内敛和胆怯的孩子,我犹豫着最终没有带去。
第三个标准是:“要遵守纪律的。”所以,像今天下午在校门口碰到的那一类“小调皮”,我犹豫着最终也没有带去。
现在想来,自己在做出这样的选择时,是世俗而功利的。我用整齐划一的标准,选择出整齐划一的学生。镜头前面的孩子个个美丽、灿烂,那么那些没有机会去的孩子呢?我在有心和无意之中伤害了30多个孩子。
出人意料的选择
这是我在《读者》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我在读这篇文章时,正是东风不来,柳絮不飞的三月。故事的大意是:
在美国,大学录取学生都是需要面试的。在面试会上,校方录取委员会要根据你的成绩、平时表现、成长历程、家庭背景等,来做出是否录取的决定。有三位学生:
A、第一名学生是一位可爱的女生,成绩全A,小钢琴家,能歌善舞,家境优越,从小接受很好的教育。
B、第二名学生是一位肯尼亚裔的女生,她的成绩平平,父亲是铁道工人,母亲是超市收银员,家境贫困;更要命的是她的听力自小还有障碍,但是她一直坚持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
C、第三名学生是一位西班牙裔的男生,他的成绩略微有些差,父亲是个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他从小就缺失父爱,跟母亲住在一个犯罪率很高的社区里,家境十分贫困,经常要申请政府救济金。
如果你是录取委员会中的一员,面对上面三位学生,你会做出什么顺序的选择呢?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大学招生办的老师,你的答案一定会是A——B——C,因为按照中国大学的录取考核制度,一定是按照成绩至上的“法则”来选择的。
而在美国,有两所大学的录取委员会也面对过这样的考题,只是他们的考题没有这么完整。他们面对的答案都只有两个,而且他们必须单选。
第一所大学面对的答案只有AB两个,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为什么呢?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孩子虽然成绩平平,但是我们能在她身上,看到她勇敢地克服了巨大的苦难,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一个刻苦的孩子,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第二所大学面对的答案只有AC两个,他们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这又是为什么呢?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孩子面对的状况十分危险,因父亲而背负道德压力的他,随时可能陷入犯罪陷阱,作为一所旨在教人向上的大学,没有理由不让一个这样处境的学生,获得教育机会,因为这个受教育的机会,可以坚定他对人生的信心。
第一所大学是有“小常青藤”之称的斯坦福大学,第二所大学是赫赫有名的艾姆赫斯特学院,这两所学校都是美国一流的大学,他们有着一流的录取系统和标准,这种标准近乎苛刻,但是充满着人性光辉。他们的选择告诉我们:什么是教育真正的目的和要义——那就是给最需要的人、最有可能性的人受教育的权利,引领他们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走向成功。


这两个故事,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它们就像镜子的正反两面,引起我内心的惴惴不安,和来自心灵深处的不断叩问:“公开课究竟为谁而上?”“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公开课究竟为谁而上?是上给评委听?上给专家听?上给教研员听?上给同行听?还是真正地上给学生听?我不否认,自己的家常课和公开课始终是有区别的。虽然在每一天的家常课中,我也精心地做着各种准备,但这种准备只需考虑学生。可是公开课就无法做到心无旁骛,我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除学生之外的其他听众。这是很功利的,也可以说很现实的。毕竟,我还没有超脱到每一节家常课都能上成公开课的境界。
布鲁克菲尔德在《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中介绍了“观察他人的教学、请他人观察自己的教学”的研究方法。在布鲁克菲尔德看来,公开课就是透过学生的发展看教师。对于组织者而言,其目的是研究教师的行为怎样更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对于执教者而言,其目的是将自己的教学风格、研究成果、探究过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展示给大家,供大家研讨、揣摩、借鉴、反思。
既然是研究,就应该具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就应该珍视不同个体差异的孩子,在课堂上的不同层次表现。如果仅仅是为了录课的顺利,或者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而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学生录制公开课,这样的课是不具备现实普遍意义的,不是吗?
再读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所有的学生都是聪明的,只不过他们聪明的方式不同。教师应该给每个儿童均等的发展机会。
这样想来,以后再要录课,我应该摒弃肤浅、功利的选择标准,而是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这次去一半学生,下次去另一半学生,从而给每一个孩子同样的机会。哲学家奥修说过:“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欣赏,不要比较。”
世上没有标准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春天!斯坦福大学和艾姆赫斯特学院的不同选择,正是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仅有的几朵花儿灿烂,而是为了整个春天都有花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9 14:11 , Processed in 0.1025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