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研读过的部分作文教学书刊(图文)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2-1-7 07:39:40 | 只看该作者
92#
发表于 2012-1-7 07:47:34 | 只看该作者
93#
发表于 2012-1-25 18:34:10 | 只看该作者
94#
发表于 2012-1-25 18:35:33 | 只看该作者
建构成熟的当代写作学

嘉玛
  自古以来大多数人对待写作的态度就是最关心的是已呈现出来的文章本身,至于文章写作的思维学机理则少有人探究。现在许多人常常感叹,专门培养学生写文章的大学中文系培养的许多毕业生往往不会写文章。在中国当代学术界学人的心目中,一提到“大学写作教材”,就把它与肤浅、平庸、无用等糟糕印象联系起来。好在这种状况在马正平教授主编的“高等写作学教程”——《高等写作学引论》、《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当代写作训练教程》——出版之后,将会得到根本改观。

  这套教材最大的贡献是的对人类写作思维的“基因图谱”、操作奥秘、规律的揭示。颜纯钧认为:写作就是处在“无”和“有”之间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因此,写作学要研究的是从“无”到“有”的规律,只有写作理论的操作化,才能最后解决写作中的从“无”到“有”的技术和艺术问题。众所周知,当代写作学界对于写作行为过程的原理概括最有名的是所谓“双重转化”论,即从“意化”到“外化”的过程。这个理论本来是苏联文艺学家A·科瓦廖夫在其《文学创作心理学》中提出来的。80年代被中国写作学者引进过来。说写作是“双重转化”的过程是不错的,问题是,我们关心的是:这个“转化”究竟是怎样进行(操作)的。但是这个理论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这方面的丁点信息,所以,有理而无用。然而本教材认为,写作过程原理不是什么“双重转化”、“三级飞跃”、“三重转化”、“四重转化”……,而是“知行递变”。即在写作行为的过程推进中,“知”(目标、目的)不断地自变为“行”(表达方式、行为方式),而在下一阶段上,“行”又自变为“知”(目标、目的)。写作过程中,“知”与“行”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递变”着、自我运动着,直到写作的全部目的、目标的完成为止。这“知”就是写作秩序,就是生命境界、节奏、主题……等等,这“行”就是写作行为过程、方式。显然,这种自我运动的“知行递变”论,是符合事物的辩证运动的生长规律的。

  在写作过程中,“无”和“有”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在第一个层次上,“无”是指没有观念规定性的生活现象,“有”是指从生活现象中生成的价值取向规定性的“立意”、“主题”。在第二个层次上,“无”指没有形式规定性“立意”、“主题”,而“有”则是指具有书面语言形式规定性的材料结构体系。说穿了,写作就是一个立意和立意的语言秩序化(形式化)的过程。写作学的关键就是要解决这个过程的操作原理和技术、艺术的问题,尤其是后者。令人欣喜的是,这部教材顺利地漂亮地解决了这个写作学最为艰难的问题。

  在第二个层次上的从“无”到“有”,在教材中就是“主题结构化”或“结构主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解决,是这套教材的又一个最吸引人的地方。这也是《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的重点内容。教材认为,当文章创新性立意产生之后,写作的全部任务就是将主题化为结构,或使结构主题化。这个过程,教材把它叫做“赋形”,即将没有形式规定性的文章的主题、立意赋予形式(材料、结构、语流)化的规定。因此,写的过程就是一个将写作立意的“赋形”的过程。但是,写作赋形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有一系列中介的思维过程。“赋形”的思维模型就是“重复”与“对比”:使自己的写作主题、立意更加强化,从而更加感人、服人、明人。运用重复与对比的写作思维的模型的目的就是一个产生“辞达”与“足文”艺术感觉的过程,也是一个将主题、立意赋形的过程。

  但是,在写作之时,赋形思维或足文思维只是一种目标、理想、功能,那么,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从什么方向、路径、途径进行这种重复与对比、渲染与反衬呢?该教材认为,这种路径就是因果思维、相似思维、构成思维若干种“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操作模型。即从逻辑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相似关系角度、路径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操作。这样的逻辑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相似关系由于必须服从于对主题、立意构成重复与对比、渲染与反衬的内在性质关系,这样便解决了“材料围绕主题、立意”的问题,也解决了主题结构化和结构主题化的问题,从而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主义的逻辑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划清了界限。因此,形成构成了一个秩序化的主题化的写作艺术世界、写作世界的基本材料。在这里,分析与综合和重复与对比实际上是一回事。重复与对比、分析与综合的写作思维操作技术(模型)解决的是,材料与结构的主题性、有机性、统一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写作言说的书面化、语流化,即文本化的问题,要将上述重复与对比、分析与综合生成的文章材料和结构变成文章的书面语言文本,必须运用“渐进”与“平列”的思维操作将这些文章材料和结构进行线性整归,生成一个一个句子,以及有句子构成的语段、段落、部分,从而形成书面语言的文章文本。最终完成从“无”(主题、立意)到“有”(书面语言文本)的书写任务。

  正是在这种深邃严谨的学理基础之上,作者在教材(第二册下编和第三册)中对写作过程论进行了划时代的精彩解构:一改过去西方学者延续了几千年年的材料(聚材、选材)——主题(立意)——结构(谋篇布局)——表达(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语言(遣词造语)的虚拟的写作过程框架,而建立了一个只有立意(感思)——行文,或者“感思——行文”的写作过程的思维模型。与传统的写作过程论相比,这是一种没有选材、没有结构的以行文为中心的写作过程论,即非构思的写作过程论,亦即“即兴写作”的写作过程论。马正平胆敢丢弃“选材”、“结构”、“语言”这些传统写作学的范畴和环节,是因为在行文展开中重复与对比/路径思维在起着重要作用,在这里,文章的立意的生成,行文的展开,不是对材料的猜想、对结构的谋划,提纲的预拟,而是运用一整套写作思维操作技术进行思维的展开、分蘖,这种展开、分蘖,就像一棵树的生长那样美妙、自然、流畅。这样的写作过程,这样的行文操作,能保证学生的有话可说,而且能保证充分地完美地高质量的言说、书写!这里,教材真正便实现了80年代颜纯钧提出的对“推倒”“物——意——文”过程模式的愿望。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大胆而深刻的理论原创!

  由此教材中把作为艺术的写作的科学奥秘——思维原理——便十分准确到位地揭示出来了。这就是真正具有高度操作性的写作思维的原理,而且是超越了文学创作与文章写作的一般文章写作的思维操作的规律。这无疑是中国当代写作最为重大的事件和最为重大的原创性学术贡献之一。

  但是,作者还不满足,还在继续探讨真正的写作思维更加实际的当下情形的机制。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写作,只有具体的写作,即具有特定读者对象、特定的时空背景、具体的写作目的功能、意图的写作活动和行为。在这种情形下,写作并不是写者个人的“独语”,而是一种双向的反馈与对话,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因此,写作思维的每一步,必须考虑将自己思维出来的文章材料、内容让读者、时空背景进行“审核”,如果不能被读者、时空背景所接受,就要进行调整、撤换。这时,就要对写作思维的成果进行反思。这时,所需要的就不是一般的写作思维而是一种写作智慧,一种写作策略。而写作智慧或写作策略的思维操作模型就是“协调”与“对抗”。也就是说,在写者进行重复与对比、分析与综合、渐进与平列的写作思维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要运用“协调”与“对抗”的写作策略思维操作模型,对文章的构思与行文进行把关、调控。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为读者、时代所接受,才能达到最大的写作功能,实现自己的写作意图。这样一来,“写作文化”和“写作禁忌”的先锋写作学思想就派上了用场。

  作者认为,写作的终极本质,不是模仿生活、反映生活,不是抒情言志,不是书面语言的表达,也不是信息的传播,而是写者对精神秩序(情思理想、价值取向)与书面语言符号秩序(语流符号结构)的创建、缔造而已,即人对自由生命秩序的创生与建构。这里,秩序并非就是对现成既定秩序的维护,而是一种批判、否定、一种创造,是对一种新的人类生存秩序的憧憬与筑构。这也是对语言之家、存在之家的“筑构”。这便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写作行为的人文性创造性的人性本质。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部结构恢宏气魄浩大的真正面向21世纪的大学写作学系列教材。这套写作学教材的内容,已经基本满足了我们对当代写作学理论和写作学教材的期待与理想,她所显示出的写作理论和写作教学的哲理性和操作性,已经基本符合写作学的学科特征和学术规范。

  在我看来,这套教材是20世纪中国现代写作学的一个高度总结,也是21世纪写作学的一个良好开端,成了中国当代写作学学科成熟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本书作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改革研究”的课题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95#
发表于 2012-1-25 18:39:37 | 只看该作者
文体写作学的最新成果

    干什么的总忘不了吆喝什么。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已改成“文学院”)教了大半辈子“基础写作”,对“汉语写作学”(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的任何新进展、新成果,都是密切关注和热情期盼的。最近,通过原来系里的同事、后成为“汉语文化学院”建院元勋、老院长陈绂教授的介绍,结识了她过去一位湖南怀化的学生:杨顺东,并十分高兴地读了他的一部名为《社会转型期通讯写作技巧》的新书稿——真是同“道”相吸,同“好”相求,先“睹”为快啊。

好久没读到这样令人“眼睛一亮”的好书了!

    全书共三编:上编以“感悟”悟人:渗入自我的时代体验,有心于“理论”上升,介绍了写好通讯的必备条件;中编以“金针”度人:融入自己的笔耕心得,着意于“技巧”揣摩,点拨了写好通讯的实用方法;下编则干脆“现身说法”,以自己写的成品(均已正式发表且反响强烈)为“例文”,予以分析、鉴赏,从而给学员或读者以生动、具体的启迪——这就从理论、技巧、写作三个方面,既分工合作又紧密结合地圆满完成了“书名”(即本书主旨)所规定的全部任务。

    所以,我想说:杨顺东的这本《社会转型期通讯写作技巧》,真的是一本久违的、厚重而及时的、令人“眼睛一亮”的好书!

    从教学的“实用性”来说,我心目中比较“理想”的“通讯写作教程”——它,虽姗姗来迟但终于问世了!(若能将“下编”增加几篇大家共识、典范的通讯精品,那就更完美了)我个人认为:它不啻是我国文体(通讯)写作学的最新成果。
故此书的“教学”和“学术”价值,都不可小觑。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层意思。

    在诸多“文体”中,我以为研究“通讯”的写作:缘起、流变、特色、问题等,具有特别的意义。这在21世纪——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世纪,尤为如此。

    现在看来,“通讯”纯粹是中国的一个“国产”、“土造”。这种文体,除中国叫“通讯”外——它实由“外埠通信”转化而来;换成“通讯”,只表明了获取信息“手段”的进步,本不具“文体”含义——别的国家,多称之为“新闻专稿”,即“比消息更详尽具体的新闻”。但中国的“通讯”,作为新兴的“近代印刷业(报刊)”的产物,硬是活了下来,而且成了报刊“新宠”,整个四十年代“通讯文学”(毛泽东《讲话》里的提法)更取代三十年代“杂文”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煌煌大体,在广义的“散文”王国里几乎一统天下!也就是说,它这个“土特产”,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了极强悍的生命力!

    为“通讯”这种文体生存、发展、繁荣作出贡献的先贤,也不胜枚举:从康(有为)、梁(启超)、王(韬)算起,到瞿秋白、朱自清、周立波,再到杨朔、刘白羽、华山,直至巴金、魏巍、郭小川、刘宾雁、徐迟、黄钢、郭超人、穆青、黄宗英等,可以列出一长串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名。现在,杨顺东又加入进来——他写的通讯作品(见第三编),力求解放思想、敢想敢为、心怀全局、注重出新,故很放得来,很有读头——“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之后当然还会有更多的来者,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把通讯的血脉、香火赓续下去。这中间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他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思想或艺术的“创新”,没有给“通讯”这种文体“添加”上那怕一点点仅只属于个人的东西,那么,无论是“文学史”还是“新闻史”,都不会给他留下任何位置!

    这就启示人们:文体的生存,文体写作学研究的立足,同样要靠其独特个性;要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通讯和通讯写作研究,就是一个著例。

    听说,杨顺东被朋友们亲切地称作“喜欢探索的记者”。这就很清楚了:他作为写作主体极富于的“探索”气质,和通讯作为双棲(新闻、文学)文体亟需有的“创新”天性——此二者因内符外、一拍即合!

    这就是他的“成功奥秘“。

[NextPage]
这是我想说的第二层意思。

    最后,还想略说一下杨顺东个人的“文字功夫“。

    尽人皆知,对一个“好记者”的要求既“多”且“严”:要有头脑,有见识,有立场,有原则;还鼻子要“灵”,耳朵要“尖”,眼睛要“明”,口要多“问”,手要多“记”, 脚要多“跑”……除此外,最重要的就莫过于“文字功夫”了。

    记者是干什么的?是红秀才、笔杆子!

    说一千,道一万,最后“笔头”不行,全完。

    所以,“笔头硬”对记者来说,是没商量、必须的!

    我以为,杨顺东是一个称职的好记者。他原来在中学教书,有较深的学养和文字底蕴,后来去报社当了记者,由于其热诚敬业,酷爱写作,在反复、刻苦的采写实践中练就了一支生花妙笔。

    他对“通讯”语言运用的体会是,突出一个活字:语言运用活;刻画描写活;表现形式活。

    活即活气:蓬勃向上的一种生气;活即活力:鲜活灵动的生命力!

验之作品,信而不爽。

    没有这“五色笔”,他也是断不能成功的——后生小子,敬请牢记。

    拿到书的读者怕已急不可待。好了,就此打住。请大家往下读吧。

草草三点感言,权且为“序”。

    刘锡庆(1938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写作、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鲁迅文学奖散文奖评委,“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在“写作学”研究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写作基础知识》、《写作通论》、《诸体述要》等影响广远。1985年率先推出写作著作《基础写作学》,被认为是当代写作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主编的著述还有《中国写作理论辑评》(全五册)、《中国写作理论史》、《写作学辞典》、《作文辞海》等。后转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曾参编统编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中华文学通史》、《新中国文学五十年》等,著述良多。

稿源:怀化新闻网
作者:刘锡庆
96#
发表于 2012-1-25 18:41:52 | 只看该作者
写作学科创建20年述要(1980—2000)——纪念中国写作学会创建20周年
               发布时间:2005-12-15      责任编辑:黄光芳

     把写作行为从人类活动中抽取出来,当作一门独立的学术科目的研究,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虽然在这索之前,“作文法”、“文章法”、“创作论”、“写作理论”等等提法已经很普遍,但没有“写作学”的学科概念和学术位置,甚至没有这样的名称。写作行为的理论研究被分割、吸纳到其他学科之中,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属。粉碎“四人帮”之后,社会亟需写作人才,各行各业企盼写作指导,写作理论因此备受青睐。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面对这样百载难逢的机遇,在高等院校里却出现了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的怪事:一些重点大学的写作教研室被撤销,写作课下了马,写作教师改了行;继续开设写作课程的院校大多不景气,教学无大纲、无计划、无教材,效果很不妙;所谓写作“无规律”、写作研究“无作为”、写作教学“无前途”的“三无论”趁机蔓延。
     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一批有胆有识有为的写作教师走到了一起。举行了一系列专业会议,由商讨课程出路开始,继而产生组建学会的要求,进而萌发创设学科的构想。经过近两年的谋划与奔波,中国写作研究会终于在1980年底宣告成立。从此,写作研究自发的个人行为逐步演变成自觉创建学科的群体活动,为写作学的勃然兴起树立了丰碑。笔者有幸见证了这一酝酿、筹划、创建、探索、碰撞、振兴的历史进程,现择其要者述评如下。由于视野和学识的局限,记漏误评之处文责自负,并恳请同道指正。  
    具体访问——
    http://www.hwxz.com/20years_xzxh.htm
97#
发表于 2012-1-25 18:42:3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当代写作学各派学术思想代表人物(59人)
前辈学者:10人  
       武汉大学         周姬昌(应用写作)
       华中师大         朱伯石(写作语言)
       福建师大         林可夫(四体化一论)
210008 南京大学传播所      裴显生(三重转化)
100081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刘锡庆(双重转化写作过程论)
       内蒙古师大                  王志彬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金长民(写作原理)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孙绍振(文学写作学、写作学方法论)
       四川大学                  李保钧(文学写作学)
       重庆师范学院              董味甘(阅读学)

华北派:文章学:6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志公(辞章学)
       首都师大         张寿康(文章学)
712082 陕西: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  陈福宁(文章学原理、文章史)
       河南师范大学     曾祥芹(文章学、阅读学)
       福建师范大学     郑寿颐(辞章学)
       首都师大         陈亚丽(文章学)

西南学派:青年写作理论家协会:14人
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    马正平(写作原理论)
110036 辽宁大学中文系        高  楠(写作思维学)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颜纯均(写作混沌)
10080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  王东成(写作主体论)
410006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陈果安(人本写作学)
       湖北大学行管系         洪威雷(应用写作学)
       山西师范大学         郭望泰(写作语言学)
730070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任遂虎(文体文化学、写作价值论)
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    唐代兴(写作哲学)
200000 上海闸北教育学院     张伟德(写作哲学)
416000 吉首大学中文系         佘佐辰(写作动力学)
712082 陕西: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  周德仓(写作思维)
130000吉林大学中文系          赵   雨(写作史论、写作哲学)
200021 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系   陶嘉炜(写作文化学)

华东学派:现代写作学研究会:14人
200433 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文史教研室   刘晓刚(写作思维)
       南京:东南大学      尉天骄(写作学方法论)
200234 上海大学中文系   李白坚(题型写作)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潘新和(写作学史)
830046 新疆大学中文系    张  明(写作教学)
       宜昌大学图书馆    张得一(三级飞跃)
241000 华中理工大学中文系  舒咏平(广义灵感)
524048 湛江师范学院      刘海涛(现代读写说)
414006 岳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周淼龙(写作操作与表达空间)
321000  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   王克剑(文学心理学)
430000 解放军二炮指挥学院语言室   张传真(写作操作技巧)
      台州师专中文系    王  正(写作概念)
      西南师范大学             董小玉
     内蒙古师大                  万  奇

东北学派:文章写作学    10人
       东北师范大学,   李景隆(写作过程论)
       东北师范大学,   吴伯威
        东北师范大学          杨荫浒(文章写作学)
130024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刘  雨(写作心理学)
        东北师范大学          张恩普(文章写作学史)
        东北师范大学          金振邦(文体学)
                              常  青(作文分格法)
136000 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      都本忱(写作工程)
136000 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      邱安昌(精神生成)
                               刘忠惠(写作原理)

其他:
        北京                  高  原(写作教学)
510023  广州业余大学中文系     陈功伟(写作表达学)
430064  中南财经大学新闻系     李道荣(学科意识)
        荆州师专               金道行(写作心理学)
98#
发表于 2012-1-25 18:43:10 | 只看该作者
复旦大学设立我国首家“文学写作”硕士点
《文学报》丁  丽

     据4月27日来自《新浪网·新闻中心》、《中国教育在线·在职硕士频道》、《东方网》、《文汇报》、《网易·教育频道》、《四川新闻·教育频道》、《上海交通广播》报道:复旦大学中文系申报设立“文学写作”(Creative Writing)硕士点近期获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著名作家、复旦中文系王安忆教授领衔。据悉,这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的第一个文学写作硕士点。
    复旦中文系的“文学写作”硕士专业设立了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小说创作的叙事研究与实践”、“散文与传记创作研究与实践”以及“大学写作学”研究方向。
    前两个研究方向的设置,目的在于打通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两个领域,为文学领域的人才提供再学习的机会。这两个方向既招收有一定影响的青年作家,也从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选创作型人才。据复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介绍,从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国际化的要求出发,这两个硕士研究方向还将大力开展中外文学的建设性对话,延聘数位国内一流作家为兼职教授,并分期聘请国外优秀作家前来讲学,为促进中外作家的交流、开展国际性的写作项目搭建新平台。
   “大学写作学”研究方向注重研究当代应用写作在技术层面与应用层面上的种种变化。
    目前在国外,“文学写作”(Creative Writing)硕士专业主要集中在北美大学,仅美国就有近百所大学开办有这一硕士专业。其中美国爱荷华大学的文学写作硕士专业项目尤为著名。学制通常为两年。主要研究方向有叙事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对论文的要求则因校而异,有的学校要求这一专业的毕业论文可以为文学作品,但也有的规定必须是通行的论文。
    在评申报议过程中,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对“文学写作”这一硕士专业的国际经验与发展历史进行了探讨。主要意见认为,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作家不仅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更需要深厚的文化积累。在硕士层次上培养文学创作人才,是一种推动文学创新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仅仅依靠作家的自发经验未必能够建立起与生活的积极关系。文学写作硕士专业的建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作家更广泛地汲取人文资源拓展艺术视野创造学习条件。
    今天依然有很多大学生对于文学写作抱有很高的热情,也具备走向创作之路的潜质。但由于以往没有“文学写作”方面的硕士学科点,他们中多数只好报考其它的研究专业,不少人丧失了发挥文学创作才能的机遇。复旦如今开设了“文学写作”硕士点,为这类人才打开了一条通道,必将对我国文学创作人才的培养、文学发展的模式产生影响。复旦大学中文系具有悠久的文学创作传统。现在师资队伍中,有一批创作与研究并举的“两栖”型教师,其中王安忆教授既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又连续多年开设了小说写作方面的课程。此外梁永安、王宏图、龚静等教师的创作成绩也得到文学界好评。
99#
发表于 2012-1-25 18:43:40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大学设置全国第一个“写作学”硕士专业

           (据中国写作学会会刊《写作》杂志2006年第5期报道)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做好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工作的几点意见》,武汉大学于2005年底开展了在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国家专业目录没有的)二级学科的工作。文学院向学校提出了自主设置写作学硕士专业的申请,已顺利通过武汉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同意。该专业将于2007年开始招收、培养写作学硕士研究生。
   新设立的写作学硕士专业拟将自己的培养目标确定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能够从事写作学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写作教师。二是培养能够从事各类实际工作部门所需要的高级实用写作的专门人才。
   新设立的写作学硕士专业确定了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写作学基础理论方向,其研究内容包括总结中国古代、现代写作学研究的历史成果,探讨科学的写作学研究方法,深入揭示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以及写作活动各个环节的一般规律,深入研究基础写作学的教学规律和方法。二是文体写作方向,其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文体写作的发展历史,深入探讨各种具体文体类型(尤其是社会急需的实用文体)写作的特殊规律,对各种新兴文体写作现象进行研究,深入研究文体写作学的教学规律和方法。
100#
发表于 2012-1-25 18:45:35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dl-library.net.cn/lsxz/llyj/file/000.doc
中国人自己的写作——非构思写作
                        作者:刘金驻
内容提要】这是一篇对写作原貌及写作本质方法进行探究的文章。本文在连山教授和马正平教授的非构思写作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非构思写作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评述,并且对中国历史上的非构思写作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非构思写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久远的渊源,并从大量的例析中总结出了非构思写作学的观念、方法和原理及其在写作学研究中的重大意义,尤其强调了这种学说在中国现代的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我希望能为广大的写作爱好者和写作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对我们在写作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这对我们在写作学和写作教学研究是不无裨益的。
关键词 】(非)在场性写作学 构思写作学 非构思写作学思维操作模式知行递变 大脑的“非平衡态自组织工作模式” 意识流势能论有序化积累 共时性

“卷里诗书皆锦绣,人间无价是文章” 这是古人对写作价值的充分肯定。我们国家是具有悠久的、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文明之邦,就文章而论,已是源远流长。“文章”之所以历来为世人所崇尚,是因为它除了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以外,还具有深刻而强烈的审美特质,即作家要用自己的审美理想去烛照生活和评判生活。但是,很久以来,写作学研究的进展速度还不是尽如人意,其中许多人一直都在争执的问题仍未有一个完满的答案。现代的写作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把我们的写作理念——非构思写作,结合中国写作史及其理论与实践,谈一些比较刍浅的见解。
一、写作学研究的进展及非构思写作概念的提出
写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就其本质而言,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但这种反映又不是简单的表现或再现,而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能动反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所以作家笔下的现实绝对不仅仅是对生活现实的 “复制”,而是体现了作家创造个性与审美态度的“第二自然”。所以,写
                                                                                           
本文曾在2004年连山非构思写作第一届教学研讨会上宣读
作的本质就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统一,是表现与再现的有机结合,是生活的艺术升华。那么,这一个结合、升华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它所遵循的规律又是什么呢? 这正是写作学,尤其是现代写作学所热衷的话题,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会使文章的写作过程更好的为我们所驾驭,所以无论是对作家的创作,还是对写作的教学都极具深远而现实的意义。在中国写作史上,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近二十年来的成果应该是最具成效的,随着写作主体论、写作哲学、写作文化学、写作思维学、写作动力学等一系列研究成果的问世,人类写作过程晦莫如深的内幕终于在慢慢地被破译。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从客观上总结评价近二十几年来的写作学研究成果,首先就要提到从“在场论”写作学到“非在场论”①写作学研究的转变。我们知道,一件事物之所以神秘,就是因为我们不知其来龙去脉,如果我们能够洞察它,或者能够去推理它,它的神秘自然就会冰释瓦解。所以研究写作过程(来龙去脉)比研究写作结果——文章要更有实效、更有价值,它能为我们提供的是可行性较强的写作操作技巧,帮我们开拓更加广阔的写作空间。
当代中国写作学界关于写作过程原理比较有影响的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是“双重转化” 论(意化——外化);第二个是 “三级飞跃” 论(感知飞跃——内孕飞跃——外化飞跃);第三个是“三重转化” 论(内化——意化——外化);第四个是“知行递变” 论。其中,前面三个写作过程原理都是大同小异的,其核心都是“构思”(聚材取事、命题炼意、谋局布篇、定体选材)与 “行文”, 严格点来讲都是 “双重转化” 论,只是研究者对它们的不同切割、划分罢了。另一种与双重转化论不同的写作过程观认为,写作行为并不是起于对“材料”、“取材”的把握,而是起于文章立意的产生。只有文章的“立意”产生以后,文章的材料概念才开始产生。因为材料是对表达主题、立意而言的,没有主题、立意的产生是没有写作材料意识和取材行为的,而人们在写作之前对生活的观察和材料的收集,不是写作的“取材”,而只是一种写作的准备。那时材料、素材的概念,都是针对广义的写作活动而言的,与具体当下的写作行为过程关系不是十分紧密,它还尚未进入写作者的“想写某一篇文章”的理性视野。因此写作行为过程应该是立意的产生和对立意的表达的意识过程。“知行递变”论 ②的写作过程观就是如此。
尽管这种写作过程观与“双重转化”论的写作过程观是不一样的,但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两种写作过程观都把写作理解为一个“构思”到“表达”的过程。这些都是“构思”写作学理论的认识,其实这种“构思——表达”的写作行为过程论并不是中国当代写作学家的发明,而是由俄国的别林斯基提出来的,后来,法捷耶夫又以“假想”的方式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文学创作过程包括:(一)积累素材时期,(二)“构思”或“酝酿”时期,(三)写作时期。以后,就很少有人对这三阶段表示怀疑,而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文学创作论的基本框架也是从这里借鉴的。一直到上个世纪末,马正平先生才在原有的写作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非构思写作”及“非构思写作学”的概念,他认为:“非构思写作就是指运用一整套写作思维操作模型来控制生成文章立意、文章结构、文章材料、文章语言的自觉化写作生长过程。非构思写作学就是关于这些写作行为活动规律的研究。因此,强调写作的自觉性(写作思维操作和写作文化、写作禁忌、写作审美控制),强调写作过程自组织生长的写作学就是非构思写作学。”从根本意义上来讲,“非构思写作学”是对发达的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回归、超越、升华。而“意识流势能论假说”的创立人连山教授则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其理论发展完善。连山教授又提出了“写作动力” 和“自由思维可控” 的观点。他认为: “只有在作者强烈的情绪状态下产生的强烈的写作动机才会激发出思维的灵活性和联想的丰富性。而那种‘强烈的写作情绪状态’ 既可以用理性(逻辑)分形得到,亦可以用淡化显意识、降低显意识阈势能值的方法得到。非构思写作是在大脑进入了‘非平衡态自组织工作模式’的状态下进行的,随着写作思维的调整,吸附、凝聚潜意识中的文章材料,实现其自组织,是‘无中生有’。而这种大脑的‘非平衡态自组织工作’要受到序参量控制的,这里的序参量就是写作前的‘立意’的主观意识。”
二、回眸中国古代文学的非构思写作历程
中国既是世界上的文章大国又是写作理论大国,可是在中国古代写作理论中,却很少有明确提出“构思”、“结构”这样的理论概念。而纵览中国历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确都可以随处发现“非构思写作”的身姿。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夫神思方运,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本段意为:想象开始活动,各种各样的念头纷纷涌现,要在没有形成的文思中孕育内容,要在没有定形的文思中刻镂形象。一到登山,情思里充满了山的景色;到观海,意象中便腾涌起海上的风光。要问我的才力有多少,好象将要同风云一起奔驰而无法计算了。刚才拿起笔,比起措词时气势要旺盛一倍,等到写成了,同开始想的已经打了一个对折。为什么呢?文思凭空想象,容易设想得奇特;语言却比较实在,难以运用得巧妙。这是因为思想化为文思,文思化为语言,贴切时像天衣无缝,疏露时便相差千里。有的道理就在自己心里,却到国外去搜寻;有的意思就在眼前,却又像远隔山河。因此,用心训练思想的方法,不在于凭空苦想,要求体会到外物的美好,不必要劳苦自己的心情。这就是典型的非构思学理论,在上面的表述中,刘勰阐述了:构成文章的外现部分的可视性句子或词语的线性排列与重组要表现平面的或立体的客体,是要受到局限的。所以,本来用一维的“文字符号”来表现二维的画面或三维的客观实体就要受到制约,如果还要在表现之前横加一些条条框框,那么对一篇文章,特别是一篇想抒发强烈思想感情的文章是极其不利的。首先,在文学作品中,要表达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人物形象是具有客观的独立性格,如果只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审美取向去对作品中客观的实体进行构思和控制,这便是“伪性伤真”——破坏了人物形象的客观性、独立性和真实性。其次,构思有一种抽象性,它是由构思的共时性与静态性所致。这样就很难使作品的内容明白清晰。刘勰的这一段论述已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这种“非构思写作”理论不仅在写“文章”的实践中随处可觅,就是在格律、音韵诸方面要求都比较严格的诗词写作上也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南宋诗人、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道:“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能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严羽的这一段论述中强调了“诗言志”,而这种“志” 却和“理”是无关的,而“理”是什么呢?我想这个“理”就应当指的是逻辑,即构思,从上面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严羽也是反对死守“理”的,而是崇尚“自然”的“别趣”、“兴致”,因为他说“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可见他对这种“构思”写作是深恶痛绝的。他的这种观点和陆游的观点也是有殊途同归之妙的,陆游曾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里面的“天成”当然是指自然而产生的,而不是刻意地去酝酿出来、构思出来的。只是他接下来又强调了一下文思的偶然性。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 宋朝诗人卢延让的《苦吟》中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的说法,这难道不是构思写作吗? 其实,这不能算是构思写作。首先,他在这里强调的是语言的锤炼,充其量也只是能说明他运思的过程比较艰苦,因为他是没有条条框框可以遵循或描摹的。其次,就算他真的拈断了胡子才吟出一个字来,那也是算他已完成了当时的思维,这一个字也只是他运思的结果,并没有构思的过程。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胸有成竹” ,许多讲写作构思的人都以此典故为其理论的铁证,他们把 “成竹”理解为文章的立意和内容结构,认为“成竹在胸”是艺术家必须经历的创作过程,但是,最善于画竹的大画家郑板桥对“胸有成竹”这种构思论却是不以为然的: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定则也,趣在法外,化机也,独画云乎哉!这段话被许多理论家作为解释艺术创作“构思——表达”过程论的首要论据,但这确是一种误解。因为这里的“眼中之竹”并不是指画家眼中看到的艺术直觉、意象,而是指非艺术状态下真实的竹子。所以,胸中之竹并不是艺术构思的成果。而是当画家看到竹林中“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植密叶之间”的动人景象后而产生的“胸中之意”,或者说“画意”。换言之,这个画意就是画家的“胸中之竹”,因此才有“意在笔先,定则也”的说法。显然这个“胸中之竹”不是通过艺术构思(选材、组材、结构形成形象)生成,而是作家的艺术直觉把握。他产生于艺术的创造动机阶段,而艺术行文(“落笔”)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生长、繁殖、变化,所以才有“落笔倏然变相”、“趣在法外,化机也”的说法。总之,画竹的时候,就是进行“非构思创作”。其实所谓“胸有成竹”,不是指艺术形象在心中的完成,而是指“精神”、“神采”在胸中的形成。而这是无法进行构思的。因此,郑板桥说自己画竹“胸无成竹”。而是“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可见郑板桥确实是一个“非构思”的艺术家。而这又不能不和写作联系起来,所以清朝章学诚在《古文十弊》中说:“自文人胸有成竹,遂致闺秀皆如板印。”可见他对这种“胸有成竹”的理论是非常反对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但理论上对这种“非构思”备受推崇,而且在写作实践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这样的场景大家可能常常想像得到:众多的文人雅士,在一起举杯畅饮,吟诗对句。如果这也要进行构思的话,那岂不抹杀了雅致的风景!试想当年“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如果作诗还要构思的话,那为什么还要借酒去追求灵感?而不是只双目微闭,冥思苦想?大家熟知的《滕王阁序》的成文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非构思写作的例子。当时的情景是这样:九月初九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邀请了许多名士,在重修的滕王阁上欢宴赋诗。这是一个盛会,才名出众的王勃也被邀请而至。那一日,滕王阁上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阎伯屿有一个侄儿,苦读诗书十余年,他想让侄儿为滕王阁作序,再让大家吹捧一番,以此露脸扬名。他的侄儿于是精心地作了准备,当酒过三巡时,都督府的一个幕僚提出了为重修的滕王阁作序之事。阎伯屿故作姿态,对众人说,王子安(王勃的字)才情过人,此序应当他作。其实,他想王勃一定会谦让一番,这就顺理成章地由他侄子来作了。谁知阎伯屿弄巧成拙,席上有几位有头脸的名士也都附和地建议,一致推举王勃作序。王勃当仁不让,于是便挥笔疾书:“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番之榻……”寥寥数言,王勃把洪州的地理、历史、人文都精妙地概括了进去,接着他又开始写今日之盛会,对阎伯屿重修滕王阁加以颂扬,但更多的是把自己怀才不遇的境况付诸感叹,他借景寓意地写道:“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整篇《滕王阁序》一气呵成,字字玑珠,句句精妙,阎伯屿赞道:“这样的锦绣文章,惊世骇俗,人间少有。”从《滕王阁序》的写作过程来看,从《滕王阁序》的艺术水平上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非构思写作在中国古代文坛上的伟岸身姿。
非构思写作在古代文学创作中的例子不胜枚举,即便是在最讲篇章模式的八股文的写作中也从来没有“构思”、“结构”的说法。首先,从中国古代的写作理论来看,其理论便是“起承转合”的“章法”、“篇法”理论,而不是“结构”、“构思”理论。也许有人会认为“起承转合” 即是“构思”,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结构”、“构思”(对结构的思维)是对一个空间性框架的思考和构造,它是一种静态的、固定的、组合制造性的行为。而“起承转合”的“章法”、“篇法”意思则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行为。因而“构思”、“结构”与“篇法”、“章法”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文章的具体内容、材料的组合、安排,对写作者来说是约束式的。而后者对文章后续的内容是无知的,其文章内容的生成依靠的是对文章思维模型(“起承转合”)的操作、运演来实现的。它对作者来说是自由式的,是联想、想像式的。其次,在科举考试的过程中,应试者是没有时间“构思”的,尤其是殿试。殿试一般只考“时务策”一道题,是针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般现实问题写一篇分析和解决的“对策”,大概和今天的“时事论文”相同。策文虽不限字数,但最短以千字为率,不足千字以不入式论……欲得高策者,策文必须充实写满,兼重书法,书写时间占大半日,限于晷刻,为文不暇构思。纵观一下自唐以来的殿试策文,大家可以发现,其文章字数大多都在六、七千字左右,有的将近一万,而且内容可以说是文采飞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还需要构思的话,怎么可能完成这么大的写作量?例如:文天祥的策文大概有9 千多字,就按他成文用8小时计算,1小时也得要写出一千多字,可想而知,他也是需要运笔如风,而且间不容发。这样,他哪里还可能有时间构思!因而,八股文堪称真正的非构思议论文。象这样需要强逻辑性的文章都可以非构思成文,还有何处的写作不能运用“非构思”呢?
总之,中国古代的写作,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可以说都是以“非构思”为主流的。这是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
三、近代写作学思想及构思写作的局限
其实,把写作过程“假想”成“构思——表达”的写作过程,并不是中国当代写作学家的发明。这个观点是由俄国的别林斯基提出来的。他认为诗的创作是由灵感开始,经由构思再到传达的过程。而在这三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构思;而第三步“并不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前两步的结果。”后来,前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前苏联文学理论界关于文学创作过程的理论,就是从毕达可夫关于“‘文学作品的构成’的几个元素——主题思想、结构与情节、语言的连缀”中来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文学创作论的基本框架也是从这里借鉴的。在现代写作中,关于文学创作的艺术创作过程的三阶段——灵感发生,艺术构思——艺术传达——的观点是从来没有被怀疑过的,直到上世纪末“非构思写作学”理论的产生。这是一件在写作学界有相当影响力的事件。尽管我们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经常进行非构思写作,但在理论的层面上却还认识得远远不够,有时还会陷入“构思”的羁绊,之所以说这是羁绊,是因为构思写作具有不可避免的主观性、抽象性与模糊性的弱点,因而如果总是一味地强调构思的话,它就会削减我们的写作兴趣,束缚我们的写作活动,影响我们的写作质量。
首先,构思性写作可能削减写作者对写作的兴趣、趣和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1)理性、慢节奏的写作构思活动对写作的激情、灵感有削弱的作用。因为,构思性写作学认为,产生写作灵感、写作激情之后,要进行逻辑的选材、组材、题纲活动。当把这些活动完成后,那宝贵的、有相当偶然性的灵感和激情可能被大打折扣乃至烟消云散、不知所踪,写起文章来就会缺少激情,许多学生对作文的厌倦感就是这样产生的。(2)在构思性写作中,如果由于遵循构思的结果——题纲、契领,因而就把应当十分生动的行文变成了一种描摹、翻译的过程,这样就会缺少创造性和生成性,从而可能导致写者对行文活动产生反感、厌倦的情绪。(3)如果满怀这种失败的创伤或总是置身于这种成功感完全被泯灭的心境下,自然就会丧失对写作的事业心。(4)由于构思行为是一种猜测、估计,对写作行为的成功没有一定地把握。因而容易产生对写作的焦虑感、盲目性,它的直接结果也是写作兴趣的丧失。如前所述,由于构思写作中的构思存在的不可克服的主观性,抽象性和模糊性,这样在动笔行文中,为了使写作内容更符合具体的当下语境,势必根据具体的写作语境对此构思结果进行大的修改,甚至颠覆。这样就会既囿于构思的结果中,使灵活的思维不得施展。又会使得写出的内容与构思的结果大相径庭,因而可能引起一种不可避免的失落感。
其次,构思性写作可能导致学生心灵贫乏和思维呆板。由于构思性写作中的构思主要是对文章材料的静态选择,对文章内容的静态组合,这种静态的构思结果往往会把写者的写作思维束缚在经验的表层现象之上。使描绘、论证等很难真正进入灵活的、具有丰富多彩自然生长内容的写作运思境界。这样就可能导致写作者思维的浅表化和僵死化,它是学生思维贫乏、灵感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在写作中如果一味地强调构思,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扉紧锁。由于构思性写作中的构思主要是对事物在场现象的选择、组合、证明,而没有指向文章形成的思维成长过程——不断地分析与综合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不能根据种种成文的思维脉胳生成鲜活的话语,因此就会感到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思绪闭塞。
四、非构思写作的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对中国文学史上写作及其理论成果的回顾,不难看出,非构思写作才应是写作过程的原貌,而非构思写作理论也应当成为写作学研究的焦点。那么,非构思写作的基本特点具体有哪些呢?为了更清晰明了地对“非构思写作”现象和“非构思写作学”进行研究,下面对非构思写作学的特征作一个基本的概括。
1、写作生长观。非构思写作学主要是一种动态的写作行为观,即写作生长论。它的核心是:写作内容不是选择、拼凑、组合、制造出来的,而是通过一整套的写作思维操作模型及其操作技巧自组织出来的。是“生长”而不是“构造”,是“生思”、“运思”而不是“构思” 、“布局”。
2、写作动力的培养和调动。非构思写作学认为,只有在写作者强烈的情绪状态,良好的动力推动下才能进行写作思维的展开、生长。这是因为强烈的写作动机会诱发写作思维的灵敏性和强烈性,联想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刘勰说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就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思想。同时,我们还特别注重文化底蕴的积累,而我们的积累又是一种集高效性、灵活性为一体的“有序化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我们主张强化逻辑,深刻记忆,从而达到一种学习对象与学习主体之间高度融合的效果,而且还要从情感的培养上提高写作者的写作潜能。为非构思写作淡化逻辑时的自然挥洒提供“源头活水”。所以我们的非构思写作理论主张的是“出入”并重、知情双修。
3、写作思维的操作。非构思写作就是一种直接写作,非构思写作学认为,写作者之所以能不进行构思而直接让文章自然生长的原因在于,写作者具有一套写作行为所需的写作思维操作模型,正确地运用这些思维操作模型就形成了思维艺术与技术。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认为:这里所谓的思维操作模型并非我们在写作时所要主动地、刻意地去追求的一种规则,它们应当是在平时不断地写作思维操作训练中所形成的在大脑中的一种程序记忆,是平时学习积累一项内容,它最终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规则。
4、思维与表达是同步的,非构思写作中的思维与行文是一致的,思维处于何种状况,此种状态就要反映到纸面的文字表达上来思维与表达应当是一体的,只是我们看不到,也听不到思维,而表达就是一个把思维固定化的过程。
5、自由思维,无中生有,非构思写作崇尚的是心理自由,思维自由这也是艺术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所以,托尔斯泰对于“五分钟以后人物将怎样行动的”都全然不知。这是艺术家的自由思维,是“无中生有”的体现。
6、正确应对非构思成文时的随机性。在非构思写作中,对未来的写作内容,文章的发展方向、脉络,是无法也不能先知或确定的。一篇文章的写作思维方向的发展,是根据写作思维动态中对事物的深化认识来确定的,根据写作过程中的情绪、思想态度的发展来确定的,是由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随机情况来确定的。非构思写作学主张通过淡化写作过程中的逻辑思维,使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但这并不是不要逻辑,而是要让大脑的“非平衡态自组织工作模式”有效地启动、工作。
非构思写作具有的这种种特征,恰是它值得推崇的充分理由。在现代写作实践中,尤其是在写作教学这一块,还拘泥于过分强调构思写作的羁绊中。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现代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灵感枯萎,心绪闭塞,思维僵化,写作盲目……如此种种,根源何在?很明显,这里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构思写作”。所以,这种写作方法的不足之处应当引以为戒,应该用非构思写作取而代之。
非构思写作,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写作方法,而这种方法又是植根于肥沃的实践土壤之中的。试看中国古代那一首首气势恢宏的诗章,一篇篇文采飞扬的序文,有哪一篇是作者“搜肠刮肚”的结果呢?20世纪的中国,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政治意识的变革可谓翻天覆地。由此而引发了社会结构及其各方面的变化,然而,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前进过程都应当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不可以在全盘否定先前的存在的基础上进步,中国的优秀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尽管其存在着不足,存在着与当前的社会发展脚步不相协调的东西,但也不能“倒洗澡水的同时把孩子一起倒掉”。可是20世纪的中国,尤其是初期,由于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却恰恰这么做了,从西方的语法学,修辞学,文艺学中,引进来了只流于在场文本和表面技法描述的白话文写作学理论,却对中国传统的写作方法、写作理论进行颠覆、冻结。这使得我们在解决写作研究中的问题时步履维艰,使我国大中小学的作文教学出现了比较尴尬的局面。但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着这些问题。“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相信,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在实践中把自己的写作——非构思写作发扬光大,实现对我国古代写作传统的回归和超越,使中国的写作文化成为世界艺术群星中最夺目的一颗。
①所谓“在场” 论写作学就是把研究的中心、兴趣、重点放在写作行为的成品(结果)——文章上的写作研究。所谓“非在场” 论写作学就是主要注重写作行为、写作过程的写作研究。
②“知行递变”论认为,在写作过程的层面,写作过程的起点是“知”(主题、立意),为了表达这个“知” ,必须生成写作的“行” ,即依据主题选择材料; 而这个“行” 的结果则是生成新的“知”(作为文章未成品的结构),这个新的“知” 又要进行新的“行”(试思),而这个新的“行” 又要生成新的“知”(文章的基调),这个新的“知”(基调)又要进行新的“行”(开笔行为),而这个开笔行为又要生成新的文章的“开笔行为”……写作过程就是这样不断地“知”与“行”不断地递变着,以至文章的最后完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7 08:25 , Processed in 0.0918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