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研读过的部分作文教学书刊(图文)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2-1-7 07: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62#
发表于 2012-1-7 07: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63#
发表于 2012-1-7 07: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64#
发表于 2012-1-25 18: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65#
发表于 2012-1-25 18: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构成熟的当代写作学

嘉玛
  自古以来大多数人对待写作的态度就是最关心的是已呈现出来的文章本身,至于文章写作的思维学机理则少有人探究。现在许多人常常感叹,专门培养学生写文章的大学中文系培养的许多毕业生往往不会写文章。在中国当代学术界学人的心目中,一提到“大学写作教材”,就把它与肤浅、平庸、无用等糟糕印象联系起来。好在这种状况在马正平教授主编的“高等写作学教程”——《高等写作学引论》、《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当代写作训练教程》——出版之后,将会得到根本改观。

  这套教材最大的贡献是的对人类写作思维的“基因图谱”、操作奥秘、规律的揭示。颜纯钧认为:写作就是处在“无”和“有”之间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因此,写作学要研究的是从“无”到“有”的规律,只有写作理论的操作化,才能最后解决写作中的从“无”到“有”的技术和艺术问题。众所周知,当代写作学界对于写作行为过程的原理概括最有名的是所谓“双重转化”论,即从“意化”到“外化”的过程。这个理论本来是苏联文艺学家A·科瓦廖夫在其《文学创作心理学》中提出来的。80年代被中国写作学者引进过来。说写作是“双重转化”的过程是不错的,问题是,我们关心的是:这个“转化”究竟是怎样进行(操作)的。但是这个理论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这方面的丁点信息,所以,有理而无用。然而本教材认为,写作过程原理不是什么“双重转化”、“三级飞跃”、“三重转化”、“四重转化”……,而是“知行递变”。即在写作行为的过程推进中,“知”(目标、目的)不断地自变为“行”(表达方式、行为方式),而在下一阶段上,“行”又自变为“知”(目标、目的)。写作过程中,“知”与“行”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递变”着、自我运动着,直到写作的全部目的、目标的完成为止。这“知”就是写作秩序,就是生命境界、节奏、主题……等等,这“行”就是写作行为过程、方式。显然,这种自我运动的“知行递变”论,是符合事物的辩证运动的生长规律的。

  在写作过程中,“无”和“有”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在第一个层次上,“无”是指没有观念规定性的生活现象,“有”是指从生活现象中生成的价值取向规定性的“立意”、“主题”。在第二个层次上,“无”指没有形式规定性“立意”、“主题”,而“有”则是指具有书面语言形式规定性的材料结构体系。说穿了,写作就是一个立意和立意的语言秩序化(形式化)的过程。写作学的关键就是要解决这个过程的操作原理和技术、艺术的问题,尤其是后者。令人欣喜的是,这部教材顺利地漂亮地解决了这个写作学最为艰难的问题。

  在第二个层次上的从“无”到“有”,在教材中就是“主题结构化”或“结构主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解决,是这套教材的又一个最吸引人的地方。这也是《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的重点内容。教材认为,当文章创新性立意产生之后,写作的全部任务就是将主题化为结构,或使结构主题化。这个过程,教材把它叫做“赋形”,即将没有形式规定性的文章的主题、立意赋予形式(材料、结构、语流)化的规定。因此,写的过程就是一个将写作立意的“赋形”的过程。但是,写作赋形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有一系列中介的思维过程。“赋形”的思维模型就是“重复”与“对比”:使自己的写作主题、立意更加强化,从而更加感人、服人、明人。运用重复与对比的写作思维的模型的目的就是一个产生“辞达”与“足文”艺术感觉的过程,也是一个将主题、立意赋形的过程。

  但是,在写作之时,赋形思维或足文思维只是一种目标、理想、功能,那么,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从什么方向、路径、途径进行这种重复与对比、渲染与反衬呢?该教材认为,这种路径就是因果思维、相似思维、构成思维若干种“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操作模型。即从逻辑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相似关系角度、路径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操作。这样的逻辑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相似关系由于必须服从于对主题、立意构成重复与对比、渲染与反衬的内在性质关系,这样便解决了“材料围绕主题、立意”的问题,也解决了主题结构化和结构主题化的问题,从而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主义的逻辑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划清了界限。因此,形成构成了一个秩序化的主题化的写作艺术世界、写作世界的基本材料。在这里,分析与综合和重复与对比实际上是一回事。重复与对比、分析与综合的写作思维操作技术(模型)解决的是,材料与结构的主题性、有机性、统一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写作言说的书面化、语流化,即文本化的问题,要将上述重复与对比、分析与综合生成的文章材料和结构变成文章的书面语言文本,必须运用“渐进”与“平列”的思维操作将这些文章材料和结构进行线性整归,生成一个一个句子,以及有句子构成的语段、段落、部分,从而形成书面语言的文章文本。最终完成从“无”(主题、立意)到“有”(书面语言文本)的书写任务。

  正是在这种深邃严谨的学理基础之上,作者在教材(第二册下编和第三册)中对写作过程论进行了划时代的精彩解构:一改过去西方学者延续了几千年年的材料(聚材、选材)——主题(立意)——结构(谋篇布局)——表达(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语言(遣词造语)的虚拟的写作过程框架,而建立了一个只有立意(感思)——行文,或者“感思——行文”的写作过程的思维模型。与传统的写作过程论相比,这是一种没有选材、没有结构的以行文为中心的写作过程论,即非构思的写作过程论,亦即“即兴写作”的写作过程论。马正平胆敢丢弃“选材”、“结构”、“语言”这些传统写作学的范畴和环节,是因为在行文展开中重复与对比/路径思维在起着重要作用,在这里,文章的立意的生成,行文的展开,不是对材料的猜想、对结构的谋划,提纲的预拟,而是运用一整套写作思维操作技术进行思维的展开、分蘖,这种展开、分蘖,就像一棵树的生长那样美妙、自然、流畅。这样的写作过程,这样的行文操作,能保证学生的有话可说,而且能保证充分地完美地高质量的言说、书写!这里,教材真正便实现了80年代颜纯钧提出的对“推倒”“物——意——文”过程模式的愿望。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大胆而深刻的理论原创!

  由此教材中把作为艺术的写作的科学奥秘——思维原理——便十分准确到位地揭示出来了。这就是真正具有高度操作性的写作思维的原理,而且是超越了文学创作与文章写作的一般文章写作的思维操作的规律。这无疑是中国当代写作最为重大的事件和最为重大的原创性学术贡献之一。

  但是,作者还不满足,还在继续探讨真正的写作思维更加实际的当下情形的机制。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写作,只有具体的写作,即具有特定读者对象、特定的时空背景、具体的写作目的功能、意图的写作活动和行为。在这种情形下,写作并不是写者个人的“独语”,而是一种双向的反馈与对话,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因此,写作思维的每一步,必须考虑将自己思维出来的文章材料、内容让读者、时空背景进行“审核”,如果不能被读者、时空背景所接受,就要进行调整、撤换。这时,就要对写作思维的成果进行反思。这时,所需要的就不是一般的写作思维而是一种写作智慧,一种写作策略。而写作智慧或写作策略的思维操作模型就是“协调”与“对抗”。也就是说,在写者进行重复与对比、分析与综合、渐进与平列的写作思维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要运用“协调”与“对抗”的写作策略思维操作模型,对文章的构思与行文进行把关、调控。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为读者、时代所接受,才能达到最大的写作功能,实现自己的写作意图。这样一来,“写作文化”和“写作禁忌”的先锋写作学思想就派上了用场。

  作者认为,写作的终极本质,不是模仿生活、反映生活,不是抒情言志,不是书面语言的表达,也不是信息的传播,而是写者对精神秩序(情思理想、价值取向)与书面语言符号秩序(语流符号结构)的创建、缔造而已,即人对自由生命秩序的创生与建构。这里,秩序并非就是对现成既定秩序的维护,而是一种批判、否定、一种创造,是对一种新的人类生存秩序的憧憬与筑构。这也是对语言之家、存在之家的“筑构”。这便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写作行为的人文性创造性的人性本质。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部结构恢宏气魄浩大的真正面向21世纪的大学写作学系列教材。这套写作学教材的内容,已经基本满足了我们对当代写作学理论和写作学教材的期待与理想,她所显示出的写作理论和写作教学的哲理性和操作性,已经基本符合写作学的学科特征和学术规范。

  在我看来,这套教材是20世纪中国现代写作学的一个高度总结,也是21世纪写作学的一个良好开端,成了中国当代写作学学科成熟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本书作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改革研究”的课题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66#
发表于 2012-1-25 18: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体写作学的最新成果

    干什么的总忘不了吆喝什么。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已改成“文学院”)教了大半辈子“基础写作”,对“汉语写作学”(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的任何新进展、新成果,都是密切关注和热情期盼的。最近,通过原来系里的同事、后成为“汉语文化学院”建院元勋、老院长陈绂教授的介绍,结识了她过去一位湖南怀化的学生:杨顺东,并十分高兴地读了他的一部名为《社会转型期通讯写作技巧》的新书稿——真是同“道”相吸,同“好”相求,先“睹”为快啊。

好久没读到这样令人“眼睛一亮”的好书了!

    全书共三编:上编以“感悟”悟人:渗入自我的时代体验,有心于“理论”上升,介绍了写好通讯的必备条件;中编以“金针”度人:融入自己的笔耕心得,着意于“技巧”揣摩,点拨了写好通讯的实用方法;下编则干脆“现身说法”,以自己写的成品(均已正式发表且反响强烈)为“例文”,予以分析、鉴赏,从而给学员或读者以生动、具体的启迪——这就从理论、技巧、写作三个方面,既分工合作又紧密结合地圆满完成了“书名”(即本书主旨)所规定的全部任务。

    所以,我想说:杨顺东的这本《社会转型期通讯写作技巧》,真的是一本久违的、厚重而及时的、令人“眼睛一亮”的好书!

    从教学的“实用性”来说,我心目中比较“理想”的“通讯写作教程”——它,虽姗姗来迟但终于问世了!(若能将“下编”增加几篇大家共识、典范的通讯精品,那就更完美了)我个人认为:它不啻是我国文体(通讯)写作学的最新成果。
故此书的“教学”和“学术”价值,都不可小觑。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层意思。

    在诸多“文体”中,我以为研究“通讯”的写作:缘起、流变、特色、问题等,具有特别的意义。这在21世纪——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世纪,尤为如此。

    现在看来,“通讯”纯粹是中国的一个“国产”、“土造”。这种文体,除中国叫“通讯”外——它实由“外埠通信”转化而来;换成“通讯”,只表明了获取信息“手段”的进步,本不具“文体”含义——别的国家,多称之为“新闻专稿”,即“比消息更详尽具体的新闻”。但中国的“通讯”,作为新兴的“近代印刷业(报刊)”的产物,硬是活了下来,而且成了报刊“新宠”,整个四十年代“通讯文学”(毛泽东《讲话》里的提法)更取代三十年代“杂文”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煌煌大体,在广义的“散文”王国里几乎一统天下!也就是说,它这个“土特产”,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了极强悍的生命力!

    为“通讯”这种文体生存、发展、繁荣作出贡献的先贤,也不胜枚举:从康(有为)、梁(启超)、王(韬)算起,到瞿秋白、朱自清、周立波,再到杨朔、刘白羽、华山,直至巴金、魏巍、郭小川、刘宾雁、徐迟、黄钢、郭超人、穆青、黄宗英等,可以列出一长串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名。现在,杨顺东又加入进来——他写的通讯作品(见第三编),力求解放思想、敢想敢为、心怀全局、注重出新,故很放得来,很有读头——“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之后当然还会有更多的来者,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把通讯的血脉、香火赓续下去。这中间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他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思想或艺术的“创新”,没有给“通讯”这种文体“添加”上那怕一点点仅只属于个人的东西,那么,无论是“文学史”还是“新闻史”,都不会给他留下任何位置!

    这就启示人们:文体的生存,文体写作学研究的立足,同样要靠其独特个性;要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通讯和通讯写作研究,就是一个著例。

    听说,杨顺东被朋友们亲切地称作“喜欢探索的记者”。这就很清楚了:他作为写作主体极富于的“探索”气质,和通讯作为双棲(新闻、文学)文体亟需有的“创新”天性——此二者因内符外、一拍即合!

    这就是他的“成功奥秘“。

[NextPage]
这是我想说的第二层意思。

    最后,还想略说一下杨顺东个人的“文字功夫“。

    尽人皆知,对一个“好记者”的要求既“多”且“严”:要有头脑,有见识,有立场,有原则;还鼻子要“灵”,耳朵要“尖”,眼睛要“明”,口要多“问”,手要多“记”, 脚要多“跑”……除此外,最重要的就莫过于“文字功夫”了。

    记者是干什么的?是红秀才、笔杆子!

    说一千,道一万,最后“笔头”不行,全完。

    所以,“笔头硬”对记者来说,是没商量、必须的!

    我以为,杨顺东是一个称职的好记者。他原来在中学教书,有较深的学养和文字底蕴,后来去报社当了记者,由于其热诚敬业,酷爱写作,在反复、刻苦的采写实践中练就了一支生花妙笔。

    他对“通讯”语言运用的体会是,突出一个活字:语言运用活;刻画描写活;表现形式活。

    活即活气:蓬勃向上的一种生气;活即活力:鲜活灵动的生命力!

验之作品,信而不爽。

    没有这“五色笔”,他也是断不能成功的——后生小子,敬请牢记。

    拿到书的读者怕已急不可待。好了,就此打住。请大家往下读吧。

草草三点感言,权且为“序”。

    刘锡庆(1938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写作、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鲁迅文学奖散文奖评委,“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在“写作学”研究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写作基础知识》、《写作通论》、《诸体述要》等影响广远。1985年率先推出写作著作《基础写作学》,被认为是当代写作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主编的著述还有《中国写作理论辑评》(全五册)、《中国写作理论史》、《写作学辞典》、《作文辞海》等。后转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曾参编统编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中华文学通史》、《新中国文学五十年》等,著述良多。

稿源:怀化新闻网
作者:刘锡庆
67#
发表于 2012-1-25 18: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学科创建20年述要(1980—2000)——纪念中国写作学会创建20周年
               发布时间:2005-12-15      责任编辑:黄光芳

     把写作行为从人类活动中抽取出来,当作一门独立的学术科目的研究,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虽然在这索之前,“作文法”、“文章法”、“创作论”、“写作理论”等等提法已经很普遍,但没有“写作学”的学科概念和学术位置,甚至没有这样的名称。写作行为的理论研究被分割、吸纳到其他学科之中,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属。粉碎“四人帮”之后,社会亟需写作人才,各行各业企盼写作指导,写作理论因此备受青睐。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面对这样百载难逢的机遇,在高等院校里却出现了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的怪事:一些重点大学的写作教研室被撤销,写作课下了马,写作教师改了行;继续开设写作课程的院校大多不景气,教学无大纲、无计划、无教材,效果很不妙;所谓写作“无规律”、写作研究“无作为”、写作教学“无前途”的“三无论”趁机蔓延。
     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一批有胆有识有为的写作教师走到了一起。举行了一系列专业会议,由商讨课程出路开始,继而产生组建学会的要求,进而萌发创设学科的构想。经过近两年的谋划与奔波,中国写作研究会终于在1980年底宣告成立。从此,写作研究自发的个人行为逐步演变成自觉创建学科的群体活动,为写作学的勃然兴起树立了丰碑。笔者有幸见证了这一酝酿、筹划、创建、探索、碰撞、振兴的历史进程,现择其要者述评如下。由于视野和学识的局限,记漏误评之处文责自负,并恳请同道指正。  
    具体访问——
    http://www.hwxz.com/20years_xzxh.htm
68#
发表于 2012-1-25 18: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当代写作学各派学术思想代表人物(59人)
前辈学者:10人  
       武汉大学         周姬昌(应用写作)
       华中师大         朱伯石(写作语言)
       福建师大         林可夫(四体化一论)
210008 南京大学传播所      裴显生(三重转化)
100081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刘锡庆(双重转化写作过程论)
       内蒙古师大                  王志彬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金长民(写作原理)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孙绍振(文学写作学、写作学方法论)
       四川大学                  李保钧(文学写作学)
       重庆师范学院              董味甘(阅读学)

华北派:文章学:6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志公(辞章学)
       首都师大         张寿康(文章学)
712082 陕西: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  陈福宁(文章学原理、文章史)
       河南师范大学     曾祥芹(文章学、阅读学)
       福建师范大学     郑寿颐(辞章学)
       首都师大         陈亚丽(文章学)

西南学派:青年写作理论家协会:14人
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    马正平(写作原理论)
110036 辽宁大学中文系        高  楠(写作思维学)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颜纯均(写作混沌)
10080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  王东成(写作主体论)
410006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陈果安(人本写作学)
       湖北大学行管系         洪威雷(应用写作学)
       山西师范大学         郭望泰(写作语言学)
730070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任遂虎(文体文化学、写作价值论)
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    唐代兴(写作哲学)
200000 上海闸北教育学院     张伟德(写作哲学)
416000 吉首大学中文系         佘佐辰(写作动力学)
712082 陕西: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  周德仓(写作思维)
130000吉林大学中文系          赵   雨(写作史论、写作哲学)
200021 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系   陶嘉炜(写作文化学)

华东学派:现代写作学研究会:14人
200433 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文史教研室   刘晓刚(写作思维)
       南京:东南大学      尉天骄(写作学方法论)
200234 上海大学中文系   李白坚(题型写作)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潘新和(写作学史)
830046 新疆大学中文系    张  明(写作教学)
       宜昌大学图书馆    张得一(三级飞跃)
241000 华中理工大学中文系  舒咏平(广义灵感)
524048 湛江师范学院      刘海涛(现代读写说)
414006 岳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周淼龙(写作操作与表达空间)
321000  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   王克剑(文学心理学)
430000 解放军二炮指挥学院语言室   张传真(写作操作技巧)
      台州师专中文系    王  正(写作概念)
      西南师范大学             董小玉
     内蒙古师大                  万  奇

东北学派:文章写作学    10人
       东北师范大学,   李景隆(写作过程论)
       东北师范大学,   吴伯威
        东北师范大学          杨荫浒(文章写作学)
130024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刘  雨(写作心理学)
        东北师范大学          张恩普(文章写作学史)
        东北师范大学          金振邦(文体学)
                              常  青(作文分格法)
136000 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      都本忱(写作工程)
136000 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      邱安昌(精神生成)
                               刘忠惠(写作原理)

其他:
        北京                  高  原(写作教学)
510023  广州业余大学中文系     陈功伟(写作表达学)
430064  中南财经大学新闻系     李道荣(学科意识)
        荆州师专               金道行(写作心理学)
69#
发表于 2012-1-25 18: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大学设立我国首家“文学写作”硕士点
《文学报》丁  丽

     据4月27日来自《新浪网·新闻中心》、《中国教育在线·在职硕士频道》、《东方网》、《文汇报》、《网易·教育频道》、《四川新闻·教育频道》、《上海交通广播》报道:复旦大学中文系申报设立“文学写作”(Creative Writing)硕士点近期获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著名作家、复旦中文系王安忆教授领衔。据悉,这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的第一个文学写作硕士点。
    复旦中文系的“文学写作”硕士专业设立了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小说创作的叙事研究与实践”、“散文与传记创作研究与实践”以及“大学写作学”研究方向。
    前两个研究方向的设置,目的在于打通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两个领域,为文学领域的人才提供再学习的机会。这两个方向既招收有一定影响的青年作家,也从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选创作型人才。据复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介绍,从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国际化的要求出发,这两个硕士研究方向还将大力开展中外文学的建设性对话,延聘数位国内一流作家为兼职教授,并分期聘请国外优秀作家前来讲学,为促进中外作家的交流、开展国际性的写作项目搭建新平台。
   “大学写作学”研究方向注重研究当代应用写作在技术层面与应用层面上的种种变化。
    目前在国外,“文学写作”(Creative Writing)硕士专业主要集中在北美大学,仅美国就有近百所大学开办有这一硕士专业。其中美国爱荷华大学的文学写作硕士专业项目尤为著名。学制通常为两年。主要研究方向有叙事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对论文的要求则因校而异,有的学校要求这一专业的毕业论文可以为文学作品,但也有的规定必须是通行的论文。
    在评申报议过程中,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对“文学写作”这一硕士专业的国际经验与发展历史进行了探讨。主要意见认为,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作家不仅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更需要深厚的文化积累。在硕士层次上培养文学创作人才,是一种推动文学创新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仅仅依靠作家的自发经验未必能够建立起与生活的积极关系。文学写作硕士专业的建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作家更广泛地汲取人文资源拓展艺术视野创造学习条件。
    今天依然有很多大学生对于文学写作抱有很高的热情,也具备走向创作之路的潜质。但由于以往没有“文学写作”方面的硕士学科点,他们中多数只好报考其它的研究专业,不少人丧失了发挥文学创作才能的机遇。复旦如今开设了“文学写作”硕士点,为这类人才打开了一条通道,必将对我国文学创作人才的培养、文学发展的模式产生影响。复旦大学中文系具有悠久的文学创作传统。现在师资队伍中,有一批创作与研究并举的“两栖”型教师,其中王安忆教授既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又连续多年开设了小说写作方面的课程。此外梁永安、王宏图、龚静等教师的创作成绩也得到文学界好评。
70#
发表于 2012-1-25 18: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大学设置全国第一个“写作学”硕士专业

           (据中国写作学会会刊《写作》杂志2006年第5期报道)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做好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工作的几点意见》,武汉大学于2005年底开展了在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国家专业目录没有的)二级学科的工作。文学院向学校提出了自主设置写作学硕士专业的申请,已顺利通过武汉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同意。该专业将于2007年开始招收、培养写作学硕士研究生。
   新设立的写作学硕士专业拟将自己的培养目标确定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能够从事写作学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写作教师。二是培养能够从事各类实际工作部门所需要的高级实用写作的专门人才。
   新设立的写作学硕士专业确定了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写作学基础理论方向,其研究内容包括总结中国古代、现代写作学研究的历史成果,探讨科学的写作学研究方法,深入揭示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以及写作活动各个环节的一般规律,深入研究基础写作学的教学规律和方法。二是文体写作方向,其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文体写作的发展历史,深入探讨各种具体文体类型(尤其是社会急需的实用文体)写作的特殊规律,对各种新兴文体写作现象进行研究,深入研究文体写作学的教学规律和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7 00:01 , Processed in 0.1092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