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搞不懂的知识不讲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5 20:4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搞不懂的知识不讲吗作者:武宏伟
  教师在备课、讲解或解答学生提问时,遇到了自己不懂、似懂非懂或有争议的问题,是避而不谈,还是不懂装懂?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把所有的知识统统装入头脑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遇到不懂的知识是正常的事。遇到之后怎么办?其一,要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有待探索,并且明确师生课后寻求答案的责任,第一责任人是教师,第二责任人是全体学生。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还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因为这才是教学之根本。其二,要及时反馈问题探索的进展情况,即使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说清楚为什么解决不了,给学生未来的探索埋下伏笔。这既是一种严谨治学的精神,又是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更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求学品质的教育,不可忽视。
  笔者在教学鲁迅的《雪》一文时,有三个词是“蜡梅、胡蝶、壶卢”。课文对这三个词的解释是:“蜡梅即腊梅,胡蝶即蝴蝶,壶卢即葫芦。”学生质疑:“那为什么不直接写成腊梅、蝴蝶、葫芦?”“这是个词形的发展变化问题,即原来写作彼而现在写作此了。至于如何变化的,老师还要进一步查证一下,也希望同学们能自己寻找一下答案,以后我们再来明确它。”这是我处理这类问题的经常做法。
  课后,我在电脑上、图书馆里查阅了大量资料,一个词一个词地追本溯源,最后形成了《蜡梅、胡蝶和壶卢》的文章(此文刊登于《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8期),然后把它印发下去,让学生作为小资料阅读并保存起来。
  另外,学生自己搜集的材料如果有价值,我也会把它印发给全体学生,作为课堂上解决问题的参考资料。
  长此以往,师生都养成了学习探究的习惯,仅笔者本人,近两三年以来就写出了《〈化石吟〉引发的几个考古谜团》《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于何地》等十多篇教材探索性文章。学生根据所查材料整理出的笔记、小论文则不计其数。
  无独有偶。一次,笔者去听一位省级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在讲《雪》这篇课文时恰好有学生就课文注释提问:“蜡梅即腊梅,胡蝶即蝴蝶,壶卢即葫芦,文章中为什么不直接写成腊梅、蝴蝶、葫芦呢?”“那是以前的写法,课文为了保持原貌而未作修改。”教师似乎早有准备。
  公开课后的讨论会上,我说:“假如‘胡蝶即蝴蝶、壶卢即葫芦’,那是以前的写法,课文为了保持原貌而未作修改这个观点可以成立的话,那‘腊梅’原来写作‘蜡梅’,但现在又改回到‘蜡梅’又该如何解释?”这位教师一时语塞……
  确实,苏教版1996年第一版编写的小学语文第三册上曾有“腊梅”一词,当时这样写的根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1998年《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问世,这是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其“宗旨在于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的有关标准,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该字典295页将其确定为“蜡梅”。作为小学语文课本也随之改从此说。看来,“蜡梅与腊梅”的发展经历了“蜡梅——腊梅——蜡梅”的过程。
  以上讲的是教学中教师遇到了不懂的知识应该怎么办。下面再说说教学中教师遇到了有争议或悬而未决的问题(即未有定论的知识,其实也是一个不懂的知识)应该怎么办。
  有争议的,争议在什么地方?你个人的观点是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它是什么?现状是怎样的?遇到了问题就要真诚地面对,就要明确问题的内容、范围、解决现状,就要力争寻求解决的措施,这叫做“认真”的教学态度。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就为我们解决有争议的问题提供了范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历来就是个争议不休的话题。学习课文之后,我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一道研讨题,给出了这篇文章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三种参考答案,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答案也不要求一致,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由此我觉得:有争议的问题不必避讳,要一一列出组织讨论,让悬念引领我们对未知领域的纵深探究,而不是非得由你来决断。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极好机会,岂可白白错过?
  也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关于“三味书屋”的由来及含义,完全可以不讲,但我还是给学生进行了简要介绍,目的是给他们未来的探究留下更广阔的空间。我把各种说法印成小资料发给了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还激发了学生阅读和探究的兴趣。课后,我还根据这篇文章里个别词句乃至主题的理解、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具体情况,写成了《点到为止,不必深究——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几个晦涩问题的处理》一文,发表在《语文学习》2008年第5期上。
  教材中有争议的问题很多,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百里奚,姓“百”还是姓“百里”?《化石吟》中的人类的起源,是猿还是鱼?《湖心亭看雪》中的“拿、、”三字到底用哪个比较合理?……凡此种种,只要是我们师生遇到的或挖掘出的问题,我都会引领学生探究一番,乐此不疲。
  学生自学能够懂的知识本不需要老师来教,倘若学生自己学不懂的知识老师会则教,不会也不去探究,不求甚解甚至蒙混过关,那老师真正教给学生的东西又能有几何?
  (摘自2008年7月16日《中国教师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18:56 , Processed in 0.99875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