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然的教育--新创造教育观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6:09:5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章 创造教育的基本环节
一、领导、教师和家长要懂得创造的重大意义,了解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要实施创造教育,首先就必须使主管教育的领导以及教师和家长真正懂得创造的重大意义,懂得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学习有关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从而成为创造教育的内行。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决策权主要掌握在领导者手中,因而领导能否充分重视,这对于创造教育的实施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可以说,没有领导的重视,要实施创造教育是很困难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必须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师的培养方面做一些相应的工作,对教师进行有关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学方面的专门培训,使他们真正能够深刻领会和熟练掌握创造性教学的基本方法、技巧和艺术,成为创造教育的行家。
  由于教师是创造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因而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对教师本身的创造素质就有着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一个教师要很好地实施创造性教学,就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有关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而是还应当投身于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活动中,亲自开展科学研究,从事学术活动,切实做一个创造者。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深刻领会创造的真谛,灵活运用创造的方法与技巧,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开展创造活动。这决不是一种过分的或可有可无的要求,而是每一个从事创造性教学的教师都应当努力做到的。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从未亲身体验过创造的、只会纸上谈兵的所谓的创造专家能够培养出真正的创造者。因为,创造作为人类最为复杂的一种活动,决不是一知半解的人能够完成的。而要使我们的学生不一知半解,首先就必须使教师不一知半解。
  为此,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必须亲自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亲身体验创造的过程。这无论对于大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在实施创造教育问题上,除了应考虑领导和教师的因素之外,还应当考虑家长的因素。因为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这种家庭教育不仅有其相对独立的作用,而且对学校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在学校中要有效地实施创造教育是很困难的。正是由于这样,学校应当利用自身的条件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教育,使他们能够理解创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基本方法,进而有效地配合学校开展创造教育,使创造教育真正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教育。
二、建立为创造教育服务的管理体制和配套设施
  管理体制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其中行政管理体制自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实施创造教育,首先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灵活的和真正有效率的行政管理机构,切实树立为创造教学服务的思想,一切以创造教学为中心,彻底根除官僚作风。
  在教学管理体制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建立以发展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评价制度,这包括教学评价和学术评价。
  就教学评价而言,必须对传统的评价方式和标准进行根本的改造,尤其是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注重机械记忆为特征的僵死的考试评价方式,真正确立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中心的评价体系,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进而既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当然,对于中小学来说,由于硬性的统一高考的存在,考试方式的改革会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但是,尽管如此,要真正实施创造教育,就必须进行这方面的改革。
  就学术评价而言,无论是对教师创造活动的评价,还是对学生创造活动的评价,都必须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标准,并建立相应的合理机构,以负责对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活动做出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当然主要是对创造成果的评价。不过,对于学生创造活动的评价则还应充分考虑创造过程的因素,即注重对学生的创造素质的评价,而不能仅仅着眼于最终的创造成果。这显然是由学生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目前,学术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过分注重研究成果的数量,而对质量则重视不够。这种做法的危害是严重的,因为它直接导致了许多人片面地热衷于追求论文或专著的数量和篇幅等这样一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愿在真正重大的问题上花太多的力气。这就从根本上造成了研究成果中滥竽充数的东西比比皆是,而真正有实质性突破的东西却寥寥无几。显然,这种荒谬的评价方式只能是对那些沽名钓誉和欺世盗名的势利小人有利,而对那些真正的创造性人才来说则明显是不利的。据我所知,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创造者一生中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并不是很多,如果按照我们现在所实行的那一套评价标准,那他们肯定连教授也当不上!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在服务设施方面,首先应考虑的是信息方面的服务,这主要是指信息的储备和提供,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建立和使用。这一工作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必须充分注重信息的学术参考价值,注重其时代性、新颖性和广泛性。同时应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既便于信息的保存,又便于流通和使用。
其次,还应考虑实验设备方面的服务,不仅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而且要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为此,应尽可能开放实验室,尤其应对学生加大开放的程度,允许学生出于研究的目的到实验室自由地进行实验。当然,较为现实的做法是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研究工作。这不仅能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活动进行必要的引导,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学术思想方面的交流,有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而且还能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并防止太大的实验风险和严重的意外伤害。
三、遵循创造教育的基本规律,切实进行创造性教学
  要实施创造性教学,就必须按照创造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进行教学。这包括:
  第一,广泛积累问题,尤其是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的头脑中始终存在大量的问题。
  第二,鼓励学生敢于迎接挑战,乐于解决问题,保护其天然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尤其重要的是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人类,从而激发起强烈的创造动机。
  第三,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和确定自己的创造目标,经常给学生提供有关研究方向方面的参考意见,以及多种可能的新设想,以帮助其确立目标,拓宽思路,活跃思想。
  第四,广泛地收集事实,对客观世界进行直接的观察,时刻面对客观世界本身,一切以事实为出发点,将自己的思想时刻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第五,在教学中传授活的知识,使知识始终处于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注重展示知识的综合性、多元性和发展性。这一点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为此,可将教材加以改造,按照人类认识自然发展的基本过程来编写;至少应增加有关科学史方面的教学,如增设《科学史》课程,或者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有关科学史的内容。
  第六,传授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创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可开设《创造学》等相关课程,也可以将有关内容分散到各学科的教学中。
  第七,开展实际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使他们经常处于一个“科学家”的位置上,进而在实际的创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胆魄和意志,锻炼其创造力。
以上这些观点的理论依据在前面都详细阐述过,这里就不多谈了。
四、形成自由和民主的环境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尊重创新,崇尚创造
  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一种自由、民主的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给人以更大的自由权、民主权和创造权。
  这首先就包括给教师更大的自由权、民主权和创造权,允许教师在学术和教学上有自己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尤其是在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更应该允许教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允许教师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只要是有助于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允许教师去尝试、去实验,在大学教育中更应该如此。
  其次,还应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权、民主权和创造权,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不同观点。在这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时间,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给他们相当一部分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能将学生的时间全部由规定的课程瓜分干净。要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对象的权力和自由。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独立思考,允许他们对一些问题作自由的探索,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不同观点,并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为此,应当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使他们充分具备完善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胆量和能力。
  学校应大力支持教师和学生组织各种学术团体,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真正使学术研究成为一种风气,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大力宣传在创造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以便给人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励他人积极投身于创造活动中去。
  为了更好地激发创造的动机和热情,学校还应广泛开展创造竞赛活动,设立奖励基金和奖项,对于做出重大创造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较高的物质奖励;同时注重精神鼓励,给创造者很高的荣誉。
五、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实践和创造实践
  首先是要经常引导学生考察实际的现实生活,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
  创造并不是一种绝对自由的活动,因为创造有着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为了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增进人类的知识,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以便能够更好地生活。正是由于这样,我们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就应当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实践,关注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惟有如此,才能保证创造的目标、过程和结果始终具有现实性。
  其次,除了应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实践之外,还应当紧密联系现实中实际的创造活动。
  尽管在学校实施创造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前人的创造活动,并加以模仿和尝试,但这还不能使学生亲眼看到现实中正在进行的创造活动。为了使学生最终成为真正的创造者,我们还应当让他们亲眼看一看现实中的创造者正在进行的创造活动。为此,我们就应当经常引导学生观摩实际的创造活动,经常走访现实中的创造者,亲眼目睹创造的真实过程。这一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创造活动有一个真切的了解,积累直接的感性经验,而且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创造者的人格特点,接受创造者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有助于学生与创造者之间建立起联系和友谊,同时了解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这些方面的作用显然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无法代替的。
  在以上几个环节中,实施创造性教学自然是中心环节,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6:10:2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创造教育研究中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一、应始终保持大胆创造的精神
  照常理来说,研究创造教育的人自身理应具备足够的创造精神,否则的话,那就真是一种天大的笑话了。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目前的现实中,相当一些研究创造教育的人本身就缺乏足够的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的缺乏首先就表现在对待传统教育理论所采取的盲目吸收的态度上。
  我并不否认传统教育理论有其合理的成份,更不否认它在人类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曾发挥过巨大的历史性作用,但是问题在于,时代已经发展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总体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单纯注重继承转变为更注重创造。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传统教育的局限性日益充分地暴露出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仍旧固守传统教育中那些本已过时了的东西,那就显然违背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然而事实上,这种违背潮流的事情在目前的现实中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也许一方面是由于创造理论本身不够成熟,致使人们对创造力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和规律缺乏深刻的了解,因而对传统教育阻碍创造力发展的本质缺乏清醒的认识,对这种阻碍的严重性更是估计不足;也许另一方面还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强大的思维定势,具有极大的惯性,因而很难从中跳出来。这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使得相当一些人至今仍对传统教育理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总认为只要稍加修补就能实现对它的彻底改造,就能够建立起真正的创造教育理论。在这样一种心态的支配下,人们便盲目地默认和吸收传统教育的理论观点,把一些本来是不利于创造力发展的东西也现成地搬用到创造教育理论中。例如,在教学论方面,关于“知识结构化”的观点就是这样。类似这样的情况还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创造教育理论本身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而且还人为地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使得创造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理论之间缺乏应有的界限,以至于人们至今都无法清楚地说明二者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其次,创造精神的缺乏还表现在创造教育理论对创造学、创造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过分依赖上。
  按理说,创造教育理论是从属于教育理论范畴的,它主要应从教育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侧重于创造者的培养问题的研究,最终以独到的教育学观点构筑起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但现实的情况却常常不是这样。
  事实上,许多人在创造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所缺乏的恰恰是这种专门的、独辟蹊径的教育学上的考虑,结果,创造教育理论几乎成了创造学、创造心理学等创造理论的直接应用,似乎只要将创造理论自然地加以延伸或搬用,便可以形成创造教育理论,很少有人能够充分地从整个人格的完善和人的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一点从现有的许多创造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学模式中都可以再明显不过地看出来。试想,倘若事情果真有这么简单的话,创造教育理论的建立不也太容易了吗?
二、应明确创造教育的研究对象,将它与相关学科区分开来
  目前的创造教育理论在研究对象上是不够明晰的。这主要表现在创造教育学与创造学、创造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在研究对象上严重重叠。
  实际上,创造学、创造心理学等学科是以现实的创造者和实际的创造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它们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创造?什么是创造力?创造者有哪些人格特征?创造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它对外部客观环境有何要求?而创造教育学则从属于教育理论的范畴,它是以创造者的成长过程和培养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它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展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者?如何激发人去创造?如何为创造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尽管我并不否认前者与后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但是联系归联系,二者之间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如何也不能混为一谈。
  遗憾的是,目前理论界对此明显缺乏清楚的认识,结果便导致了创造教育理论与创造学、创造心理学等有关实际创造的理论在内容上严重混杂,相互包含。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许多创造教育理论著作中常常包含着大量的有关创造学、创造心理学的内容;另一种是在许多创造学、创造心理学的理论著作中同样也包含着大量的有关创造教育方面的内容。在这两种情况中,尤其是前一种情况较为严重。这一点用不着举出实例,只要随便翻一翻现有的创造教育学和创造学专著就不难看出来。
  实际上,任何一个稍有方法论常识的人都不难懂得,明确研究对象是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的首要前提之一。我们从事创造教育理论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如果忽视这一问题,则势必会严重影响整个研究的进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明确界定创造教育的研究对象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应深入剖析传统教育阻碍创造力发展的理论根源,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一谈到传统教育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弊端,许多人便能够轻而易举地罗列出一大堆来,如被动学习、强迫灌输、死记硬背、整齐划一、高分低能、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等等,这似乎已成了老生常谈。但这些显然只是表层的问题。如果要进一步追问,造成这些弊端的深层的理论根源何在?它们与传统教育的理论基础、亦即其基本的教育理念本身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这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了。事实上,在许多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传统教育的理论基础似乎并无问题,问题好象只出自具体的操作过程之中。这种思想的幼稚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明显地暴露出这些人的理论思维深度是明显不够的。如果我们对传统教育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弊端的分析仅仅停留在这样一种思维水平上,则最终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超越传统教育理论的。
四、应加大理论思维的深度,重建教育观,切实从发展创造力的角度重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理论
  思维深度的缺乏突出地表现在创造教育理论体系本身的建构上。
  直到现在,创造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大都还集中在一些与具体操作直接相关的教学论方面,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等等,而对教育论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创造教育的本质、目的问题,人们则或是避而不谈,或是轻描淡写,或是老生常谈。至于那些教育哲学层次的理论问题,如知识观、发展观问题,则更是无人问津。在一种片面的实验主义或操作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人们大都津津乐道于直接的可操作性,热衷于具体的实验和数据,而对深层次的抽象理论问题则缺乏起码的兴趣。结果,在目前的现实中,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那种真正充满智慧的精湛的理论分析和深邃的哲学思考,我们所看到的常常只是一大堆繁杂的统计数据和表面的理论概括,或者只是一连串具体的操作性条文。
  应当说明的是,我并不否认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我所反对的只是那种片面地热衷于实验而疏于在理论思维上下必要功夫的做法。要知道,脱离理论思维的实验不可避免地带有盲目性,即便不能说是毫无意义的,至少也是事倍功半的。
  造成这种轻视深层的理论思维、特别是哲学层次的理论思维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人们对现实中存在的那种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的做法的极度反感,并由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事实上,直到现在,我们仍时常能看到一些所谓的理论家在热衷于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尤其是哲学文字游戏,无病呻吟地写出一篇又一篇令人不知所云的所谓理论研究文章。这样的东西固然理当为人所不齿。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种理论研究并不是真正的理论研究,更谈不上是真正的哲学层次的理论研究,其成果也只是一种假理论、假哲学,毫无思维深度可言。我们不能因为它而反过来敌视真正的理论研究,尤其是真正的哲学层次的理论研究。然而遗憾的是,目前的现实中的确存在着这样一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思维方式极其幼稚的表现。
五、应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构筑完整的创造教育理论体系
  尽管系统论思想早已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东西,但这种思想在目前的创造教育理论研究中似乎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这集中表现在人们对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明显缺乏整体性。
  首先,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创造教育在体系结构上理应包含两大基本组成部分,即教育论和教学论,但就现今的情况来看,教育论方面的研究明显滞后,致使整个创造教育理论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显得严重比例失调。这一点从现有的许多稍成型一点的创造教育理论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其次,即便在教学论方面,其整体性也是很差的。例如,对教学过程问题就明显缺乏独到的研究;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也不够深入。而这些又恰恰是教学论中最具理论意义的基本问题。
  所有这一切都造成了现有的创造教育理论在体系上残缺不全。这不仅导致了它至今仍无法与传统教育理论相抗衡,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它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当然,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应该说是正常的。但是,目前创造教育理论体系的不健全恐怕还不能简单地归于这种客观方面的原因。事实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中明显地存在着大量的思维方法方面的人为因素。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6:10:5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章 教育研究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进展之缓慢恐怕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从前,我们有堪称万世师表的孔子,有举世无双的《学记》;即便在几十年前,我们还有蔡元培、陶行知那样的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教育家。而今,面对国外教育理论研究繁荣发展的现实,我们除了应感到愧对祖宗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呢?
  固然,造成教育理论研究进展迟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然而,这里我想说的是,影响我们理论进展的主要原因恰恰是主观方面的,而不是客观方面的,这些主观原因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我们的教育理论界存在着严重的华而不实的作风!
  我记得,前俄国著名思想家赫尔岑曾写过一本小册子,叫《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然而,他所批判的那些华而不实的作风如果同我们目前教育理论界存在的华而不实的作风相比,恐怕无论如何都是绝对不可同日而语的。
  要举几例华而不实的事实并不难,而要对其作系统的阐述则绝非易事。这里,我只想尽我所能将其稍加归纳整理,以供读者诸君参考。

  一、脱离实际 空谈玄学
  陶行知先生虽学贯中西,堪称一流的教育家,但他却始终能够脚踏实地,亲身实践,他写的东西也极通俗浅显,常如出自乡村百姓之口,让人一看就能明白其中所讲的道理。然而在目前的现实中,我却时常能看到这样一种教育理论作品,它里面充满了神秘的术语,艰深的逻辑推理,其体系之繁杂,理论之玄妙,令人不能不感到头晕目眩,眼花缭乱,如堕烟海,最终不知所云!每当看到这种东西,我就不由地会想起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这样的东西显然不可能是一个经常关注现实的人写出来的,而只能是一个闭门造车的书呆子写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贯教导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吗?可是在我们的现实中,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最近经常有人写文章探讨教育理论的可操作性问题。我想,象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可操作性的。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身为教育理论工作者,首先应从自身找找原因,认真想一想,我们构筑的那些看似宏伟壮观的理论体系是不是密切联系了实际?我们所得出的那些听似惊天动地的结论是不是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中重大的实际问题?我们是不是需要走出书房,到现实中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是不是需要向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教育家学习,努力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哪怕只是一点点真正属于自己的、有实际意义的新思想?我想,这些建议对那些惯于在纯理论思维世界里翱翔的理论家们来说应当是能有一点启发的。

  二、投机取巧 急功近利
  动机和目的始终是制约人的行为方式及其最终结果的决定性因素所在。在目前的教育理论界,的确有相当一些人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本身就是很值得怀疑的。这种人也许表面上看起来道貌岸然,很象个学者,然而一做起事来,就完全暴露出一副势利小人的嘴脸。他们搞所谓的“研究”或者是为了名,或者是为了利,或者兼而有之,或者还为了别的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唯独就是不为了真理。他们之所以时常做出有辱自己人格的事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他们为了多发表文章,多出书,多积累“研究成果”,便极尽附庸风雅、见风使舵之能事,上行下效,一拥而上,只要风向一变,他们马上就能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一时间,思如泉涌,下笔如神,洋洋万言,一挥而就!其投机心之迫切、投机术之纯熟,恐怕就连商界老手也会感到自愧不如、相形见绌!更有甚者,当他们“灵感”枯竭、黔驴技穷之时,便大肆抄袭他人成果,若无有价值的成果可抄,无价值的也行!其投机取巧、急功近利之心昭然若揭!客观事实如此,任何雄辩家也无法否认!请读者诸君想一想,我们国家每年刊登的“学术文章”堆积如山,出版的“理论著作”不可胜数,然而却始终未见“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原因不是很明显吗?!

  三、崇洋媚外 妄自菲薄
  在现代,曾受尽洋人之辱的中国人终于懂得了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的危害,于是奉行拿来主义、吸收国外好的东西便成了国民的共识,这本是件好事。然而,在目前的教育理论界,却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的倾向,即有些人一味地热衷于“洋货”,恨不能把洋人的东西一古脑都搬到中国来;同样一种理论观点,只要是洋人的,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去翻译呀、解释呀、讨论呀、赞美呀!同样一篇文章,倘若一在国外发表,人们便立刻交口称赞;同样一个学术研讨会,若能请到几个洋人列席,有的人便顿感身价百倍;至于要是能出一趟国,那就更是飘然若仙,乐不可支!更有甚者,有些人写论文或著书立说的时候,若不一口气写出好几个洋人的名字,不介绍一大堆洋人的东西,甚至不写几行洋文,不罗列一大串洋文索引,他似乎就过意不去,就感到对不起国外的同行,更感到不能显示自己的博学与大量!他们对中国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可能只是略知一二,然而对外国的东西却如数家珍!在这些人身上,简直看不到一点民族自信心的影子,哪里还象是“龙”的子孙!也许有人立刻会说:这种人毕竟不是多数呀!不错,的确不是多数。然而,倘若果真到了这种人占多数的时候,恐怕我们再来谈论这个问题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我想,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每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都应有起码的民族自信心,虚心向别人学习而不拜倒在别人脚下,心怀创造的理想,有志于走自己的路,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四、厚古薄今 注书为荣
  以注书的方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在当今的教育理论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说研究传统教育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本无可厚非,然而问题是,现在有些人对此之狂热已经达到了极不正常的地步。他们不是把主要精力花在对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上,而是一味地挖掘古书、“盗掘古墓”,如同得了“考古狂”症一般!古人一句原本意思很明确的话,放在这些人手里便要颠来倒去分析一百多遍,恨不能做出三百多种不同的理解!仅孔子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几句话就不知被多少人写过多少篇文章分析过多少遍!自己实在没有什么思想了,就去翻古书,分析古人,“总结”别人的思想,并人为地加以渲染、引伸和放大,于是自己便有了“成果”。这恐怕也算是某些人秘而不宣的成功“诀窍”之一吧!这种做法其最终结果如何,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我想,这些人如果能把这一半的精力放在对现实问题的独立思考上,也许就不难在某些方面超越于古人了!

  五、精于实验 疏于思维
  实验方法的出现的确有力地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它彻底打破了以往那种脱离实际的纯思辨的研究方式,代之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但是,实验方法并不能完全取代抽象的理论思维,它只有同理论思维相结合,才能产生出真正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按理说,这才是符合辩证法的。然而,在我们的现实中,却出现了另一种形而上学的倾向,即有些人片面地强调实验,轻视理论思维。这种倾向并不是个别的,而是相当普遍的。我经常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类教育理论作品,它用很大的篇幅去描述实验、罗列数据、制作表格,并用高深莫测的数学公式去进行分析处理,而所有这一切做完之后,最终那“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结论却常常浅薄得惊人!这就再明显不过地反映出了实验者本身的理论思维水平是何等之低!我并不一概反对实验,我反对的只是这种脱离理论思维的实验,因为它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不会产生任何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我想提醒一些人的是:不要以为实验是万能的,似乎有了它就能有一切;更不要以为有了统计数据就一定是科学的,没有统计数据就一定不科学,就只能是毫无意义的空谈。要知道,过去那种“思维的巨人,实验的矮子”固然不好,而今这种“实验的巨人,思维的矮子”也并不怎么样!

  六、引经据典 狐假虎威
  我们写文章或著书本来只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说明某个道理,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道理讲清楚,使大家能理解、能接受就行了。然而现在有些人却不是这样,明明某个道理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并且也完全能够说清楚,他却偏要旁征博引,借名人之口说出来,否则就感到没有说服力,不能打动人和感染人,更感到不能显示出他与英雄所见略同!于是,引文便成为一种时尚,成了理论功底与学术水平的象征和标志,以至于引文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长;不仅有中文的,而且更有洋文的;无论是否恰当,只要是名人的话、能沾点边就行!我曾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这样的“奇文”,它里面引文的字数竟然比作者自己说的话(包括作者对引文的解释)的字数还要多!如果说它是一篇专门介绍别人思想的文章的话,那还有情可原,但问题是它恰恰不属于此类文章,这就的确不能不让人拍案称奇了!

  七、长篇大论 无病呻吟
  按常理来说,文章或著作的长短是依内容的多少而定的,内容多,字数自然就多;内容少,字数自然就少。但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字数的多少似乎成了学术水平的一种标志,不写长一点就会让人觉得自己肚子里墨水太少,学问不大。于是乎,一些人就拼命地凑字数,明明三、五千字就能说明问题的,非要写它上万字不可;明明一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非要写成长篇巨著,至少也要写成若干篇系列文章,否则就感到不尽兴,不过瘾!更有甚者,明明自己一点思想也没有,却硬是要编出好几页文字来,结果不仅浪费了纸张,浪费了油墨,而且也浪费了自己的生命,更浪费了无数读者的生命。要知道,我们的祖先本是讲求"微言大义"的,一篇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学记》总共也只有1229个字!我想,要是让现在某些人去写《学记》那样的作品,我的天!那恐怕不写它几十万字是绝对不肯罢休的!

  八、攀龙附凤 名人作保
  名人效应本是商界谋取利润的一种手段,然而现在它的适用范围早已今非昔比了,连我们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也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并能灵活运用。比如说出一本书,那就要想方设法找某个名人亲笔提写个书名,再找几个名人题几行字,再找几个名人合几个影,等等,如此“包装”一番,原本可能只是一个土里土气的乡下小媳妇,转眼间摇身一变就成了城里花枝招展的千金小姐,令你不得不刮目相看!不服气也不行!即便写文章也同样适用这一手段,比如让某名人推荐,把某名人列为第一作者,在文中说明或暗示接受了某名人的指导,是某名人的博士生等等,灵活多样,不一而足,令你不得不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

  九、叶公好龙 因循守旧
  韩愈曾说过一句名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许是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一些人便涌向了“伯乐”的行列。他们一方面大声疾呼:理论界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允许新的不同观点存在;要力争在教育理论界建立不同的学派,并鼓励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尤其要让有才华的年轻人脱颖而出,云云!然而另一方面,当新的观点真的出现了,“千里马”真的跑到眼皮底下了,他们却又立刻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对眼前的新东西横竖看不顺眼,于是便群起而攻之,以图置之死地而后快!其叶公好龙之心比之叶公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由于这些假伯乐的存在,致使我们的现实中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景象:一方面是成群的“伯乐”千呼万唤,另一方面却是“千里马”杳无踪影!此真可谓天下奇观!事实上,许多人虽口口声声说要鼓励和支持新事物的出现,而骨子里却深存因循守旧之心。不是早就有那么多人声称自己如何如何渴望新观点、新流派吗?可是,近几年理论界刚刚在这方面有了一点点起色,马上就有人大叫“教育思想何其多!”,使他眼花缭乱,深感不适!他甚至连“创造教育”都不屑一顾,只差一点没有提出“罢黜百家,独尊一术”了!其因循守旧之心如皓月当空,一目了然!在这样的现实中,自然人人都求“稳”,谁都不愿做“出头之鸟”。既如此,则百花不得齐放、百家不得争鸣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十、论资排辈 论位行赏
  在我们的现实中,学术研究被人为地加进了许多不应有的外在因素,其中资历和职位可以说是最有影响的了。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个道理,出自普通人之口和出自资格老或职位高的人之口,其效力往往是大不一样的,前者可能根本无人理睬,而后者则可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赢得阵阵喝彩!这之间的反差之大恐怕无论怎样说都不会太过。本来,真理是客观的,那就意味着无论出自谁之口,真理就是真理,就应当得到认同和尊重,这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一个最基本的常识。然而遗憾的是,现实情况却往往并不是这样。究其原因,唯一的解释恐怕只能是:盲目崇拜和迷信权势与身份的封建流毒使得我们国民中的相当一些人已经丧失了最起码的理智判断力。
  
  以上只是一种粗略的归纳和分析,既欠全面,也欠深刻,斗胆写出来,也只是想引起大家的反省与思考,别无他意。我丝毫都不怀疑我们的民族有着光明的前途。我只是想,如果不从根本上摒弃这些华而不实的作风,我们所企盼的要真正建立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教育理论、要为人类教育的发展做出无愧于我们民族的创造性贡献的伟大目标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10:15:0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23:17 , Processed in 0.0986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