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0年文学史如何书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5 12:0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0年文学史如何书写?


林贤治
  
  
  继王蒙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宣告中国是“文学大国”,当今“中国文学处于最好的时候”之后,陈晓明在一次汉学家会议上发言,重申“中国文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观点。为此,评论蜂起,乃因兹事体大,关系到一个60年文学史如何书写的问题。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实际上,毋宁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低度”,这里完全可以从文化传统、人文教育、语言环境、出版机制等方面找到根据。判断“高度”与“低度”的重要指标是作品,当今几大文类的作品,总体上并未超越三四十年代的成就。
  当我们讨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历史时,是不能不讨论传统、制度、时代条件的。这里不妨借用一个极端的例子,这样,可以把政治文化制度对于铸造一代文学的重要性看得更清楚些。
  被阿伦特以“极权主义国家”并称的纳粹德国和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有头脑的作家,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被禁锢、被驱逐、被消灭的命运。在德国,仅有的优秀作品是由托马斯·曼、伯特·布莱希特等流亡作家写出来的,这些作家有理由认为,是他们“一小撮”国家之敌,保存了对真正的德国文化的记忆。苏联早期的文学确实相当活跃,其实,“白银时代”的作家,在他们带着旧日的行装进入黑铁时代之后,已经找不到自己的语言,或者如勃洛克、别雷郁郁以终,或者被“捕狼的猎犬”害死,如古米廖夫、曼德尔施塔姆。许多作家被迫流亡国外,情况恰如女诗人吉皮多斯说的,整个俄国文学都流到国外去了。
  制度不但可以迫害作家,禁止和限制出版,还可以构成无形的压力控制人的灵魂,扭曲心灵,扼杀个性,内化为一种奴隶精神:卑怯、顺从、麻痹,死气沉沉。所以,只要存在专制的条件,无反抗而奢谈自由或自由主义是虚伪的。人文精神所以变得重要就在这里。由于它构成为一种思想背景,致使人们获得觉悟和自由反抗的资源。人文精神需要世代的培养,在这期间,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主要的。如果问,苏联为什么还可以出现索尔仁尼琴和布罗茨基,就因为俄国有一个人道主义传统,有一个知识分子谱系的存在。虽然,他们的主要作品是在国外发表的,但是他们的心一直紧贴着俄罗斯大地;他们并非是孤立的个人,而是知识分子团队中的一员。这些知识分子以热爱祖国和人民,勇于自我牺牲著称于世;这种精神内质,与东正教哲学有着深隐的关联。
  伯林称俄国知识分子是“一支自觉的军队”。鲁迅多次强调指出,中国没有俄国式的知识分子。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太长,这个老帝国培育了传统文人的依附性和逃避性,结果产生了“廊庙文学”和“山林文学”,没有“人民文学”;所谓民间文学,同样渗透了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毒素,保留了大量糟粕。人文主义传统的空缺,先天性不足,对中国文学来说是极其不幸的。
  
  五四时代发生“文学革命”,最明显的标志是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语言因适应现代生活而拥有生命的活力。而灵魂的再造,即西方社会观念和文学观念的引进,使新生的中国文学具备了世界性和现代性的因素。以鲁迅为代表的第一代“现代作家”,不但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最重要的是获得一种精神状态,破坏偶像,反叛传统,解放个性,达致空前绝后的自由。就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产生了小说《阿Q正传》,诗集《女神》、《死水》,戏剧《雷雨》、《日出》,以及《野草》,许多一流的散文。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国民党确立“一党专政”,但是毕竟在形式上统一中国,来不及彻底改变思想文化包括文学的多元格局;就是说,作家个体或团体,仍然得以保留一定的自由独立的空间。正如我们看见的,此后二十年间,茅盾、丁玲、老舍、巴金、萧红、沈从文、师陀、艾青、穆旦等,都各自贡献了一批优秀的作品。随着政党国家的独裁手段的有效实施,作家继五四之后出现新的分化:或者向左,或者向右。左翼作家的反抗性、革命性不应遭到贬抑,但是,他们大多自觉地使作品意识形态化,本质上是现代语境中的“文以载道”,作品比较粗糙。右翼作家依附权门,歌功颂德,毫无创造力可言。此外一些貌似“中立”的作家,却往往呈现出脱离现实的倾向,追求超脱、闲逸和文本的精致化,从中很可以看出士大夫阶级的有害的遗传。
  中共管制下的延安地区所呈现的是另一种文学景观。它是反精英、反独异、反优雅的,内容方面,是“工农兵”生活的反映,形式模拟民间的说说唱唱,即所谓“民族形式”。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维度展开,成为日后中国文学的前奏。
  五四新文学颠覆了旧文学的形式系统,但是在精神上,却难以摆脱专制主义母体的纠缠。传统并不因反传统而轻易退隐,反倒常常借了现代的衣装华丽登场。
  
  1949年以后,中国文学在“统一”的框架下运作,这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作家统一身份,统一思想和行动。他们原本作为自由职业者存在,此时,全部成为“公家人”、“单位人”,没有人可以游离组织而存在。各级作家协会行政化,等级化。出版机构国有化,而且有着严格的审查制度,以确保“舆论一律”。与日常化治理相结合,从1951年文艺整风开始,政治运动不断,都是以知识分子的彻底改造为目的的。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0d2950100hyws.html) - 60年文学史如何书写?_林贤治_新浪博客   在作家队伍中,郭沫若、茅盾、曹禺等极少数成为领导者,基本上终止了写作。沈从文意欲创作而不能,曾因思虑过甚而一度致疯,并自杀过,后来从事文物研究,直到终老。胡风、路翎、丁玲、艾青、穆旦等大批天才的、富有经验的作家先后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和“右派分子”,连在红旗下培养出来的一批青年作者如邵燕祥、白桦、王蒙等,也被划为右派分子,遭到监禁、流放,长期从事劳役,无法获得正常的写作条件。这种对人才的摧残和浪费,世所罕见。
  从柳青的《创业史》、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和后来姚雪垠的《李自成》看,作者都是非常成熟的小说家,拥有很强的驾驭艺术的能力;然而,这些作品,包括一批“革命历史小说”,所谓“红色经典”,大体上是按照党的政策意图,或者意识形态的结论进行叙述的。《创业史》、《青春之歌》等出版后,作者不得不在群众批判和潜批判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以期适合新的形势。郭沫若、巴金、曹禺等都曾对自己的旧作进行反复修改,这些改动,明显出于政治上的防范意识。在阶级斗争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作家的独立个性、思想和尊严,无疑受到了严重的遏制。
  文化大革命,正是从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揭开序幕的。1966年以后,大批作家被关进“牛棚”,迁往“干校”,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出版一度陷于停顿,文学刊物销声匿迹,唯红宝书风行一时。在此期间,大力提倡集体创作,“三突出”成了创作律令,“三结合”充作写作班子,全国“一个作家八个戏”,局面之萧条可以想见。应当看到,文化大革命并非空穴来风,它只是把意识形态专政推向极致而已。文革结束后三年,文学形态仍然不见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也可视作历史惯性推移所致。
  
  60年文学可以粗分两大时段,即两个30年。头一个30年,包括前文革17年,文革10年和后文革3年,共三个段落;后30年分两个段落,以1989年划线,包括前10年和后20年。从这里可以观察到,在中国,文学对于政治的紧密依存的关系。
  1979年10月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是一个标志。中国文学开始一面恢复,一面创新,或者可以说,由恢复体现创新。“拨乱反正”,其实就是恢复。作协制度恢复了,队伍恢复了,经过短暂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也渐渐回复到正轨。从大的方面而言,中国文学基本上在1981及1987前后两次“反自由化”及1983-1984的“清除精神污染”之下作“自律化运动”。80年代初,“朦胧诗”及“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纳入这一范围)的出现,与“思想解放运动”是同步的;比起前后的文学创作,以暴露和批判为主,表现出鲜明的异质性。这些作品,开始走出“瞒和骗”的大泽,敢于直面人生,思想是激越的,情感是充沛的。然而,这条刚刚踏出来的创作道路——以几代人的创伤记忆为题材,表现为对高出于革命原则的人道主义的认同,对历史和社会的重大主题的发掘——未及深化,就很快被打断了。这是中国文学惨重的损失。至80年代中期,作为文化偶像,博尔赫斯代替了萨特。“寻根文学”、“先锋小说”、“后朦胧诗”、“纯诗”等等相继出现,文学内卷化,文本至上,艺术至上。这种现象,可以看作对80年代初期文学的一种切换,或者一种反动。不过,此时毕竟还存在着某种探索的热情,即使是形式上的探索。
  89年以后,中国知识分子迅速犬儒化,在作家中间,“去政治化”倾向抬头。王蒙的“快乐主义”、“躲避主义”是有代表性的。王朔适度调侃的嘲世小说,大团圆式的影视制作大行其道。贾平凹的《废都》是另一种逃避,颓靡,猥亵,通篇旧文士趣味。小说界有所谓“私人写作”,诗歌界有“下半身写作”,“80后”有“青春写作”;卫慧的《上海宝贝》,棉棉的《糖》,以性暴露为能事,是极端的作品。闲逸化,娱乐化,低俗化,无视改革“深水区”出现的大量的社会问题,无视压力的存在,自由感、方向感、责任感丧失殆尽,整个精神状态,令人想起明季士风。
  80年代中后期,权力作为资本进入市场,全民经商,至90年代,市场社会畸形发达起来。出版界一面固守意识形态阵地,一面纷纷“改制”,竞相投入文化市场,联合各种媒体,勾结批评家,操控话语权,疯狂炒作“畅销书”,制造写作明星,作品类型化,游戏化,快餐化。90年代后,“网络文学”、“手机小说”蜂拥面世,这是一种新型的文学生产,文学被信息化,碎片化,完全失去思想的功能而为速度所取代,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如果说,80年代流行的琼瑶的言情小说和金庸的武侠小说尚可传阅,那么,90年代后的流行文学除了一张取媚大众的面孔之外,简直一无所有。
  美国的新闻与传播学者波兹曼在其名著《娱乐至死》的前言中写道:“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在《1984》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奥威尔和赫胥黎的预言,是否会成为现实?他们中哪一个有可能成为现实?还是同时成为现实?这是波兹曼留给我们的问题。
  
  60年文学如何评价,历史如何书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对波兹曼问题的解答。
  应当承认,我们的传统的包袱过于沉重,而现行的文学机制和相关的文化环境,用政治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还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的。看待一个民族、国家或一时代的文学,自由精神和艺术个性的状况如何,是最主要的观察点。个性与自由是创作的内驱力,直接关系到文学的发生;而这两者,恰恰是我们的作家所匮缺的。伟大的文学不可能脱离政治,不可能失去同社会的联系,同人类命运的联系。真正的作家是富于文化理想和道德责任的;而这两者,又恰恰是我们的作家所匮缺的。因此,要想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度,就必须把一代作家的自由精神和创造力解放出来。
  文学史撰写不同于文学评论,可以仅仅针对一个作家或一个作品,它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学从源到流的综合性描述。有必要分清主流和边缘,群体与各别,本土与侨居,公开与地下;既考虑个别天才、创造性的作品,也要考虑“平均数”。曹雪芹的《红楼梦》无论如何伟大,也不可以因此说明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文学的伟大;鲁迅无疑是伟大的,由于他周围有一个伟大的群体,他站在伟大的山脉之上,因此足以代表五四文学的高度。回到所谓“高度”或“低度”问题,主要看一个时代的主流,看整体倾向及其平均水平。
  斯洛宁在一本苏联文学史中写道:“这是一个动人哀感而又充满活力的时代,一切事情都可能发生。在这些重要的年代里写下的任何作品——不管它的艺术价值如何——都多多少少反映了这场‘大爆发’。”然而,我们的文学连这种镜子的作用都失去了。众多作家失去了面对生活的真诚和勇气,甚至借用各种堂皇的理论支持自己,力求摆脱时代的激流,——可以看看,60年历史在我们的文学中留下了多少空白?我们在其中找不到曾经的足迹、火焰和灰烬。公平一点说,我们的文学是有愧于目下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的。
  
  2009年12月16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23:02 , Processed in 0.15880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