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本为何总被诟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8 09:1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课本为何总被诟病 2010年06月22日  作者:龚丹韵   来源:解放日报
  教育,从来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与其让孩子懵懂无知,再一下子长大,还不如一开始就教会他们:现实总是不完美的,公平总是相对的,在此认知基础上,学会辨析善与恶、是与非。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让每个人学会如何认知自己、如何看待大千世界。
  今年的中考高考刚刚落幕,又让很多人再次感慨起教育来。
  所有课程中,最容易被人说三道四的就属语文。不仅仅是因为母语课门槛低,人人都能唠叨几句,更因为这门课与万众期待的人文关怀、价值情操等一系列素质教育最为相关。一旦上升到这种高度,那几乎就是说,语文课如何,祖国花朵们就被培养得如何。
  怀抱着这样的逻辑,几册薄薄的语文课本,居然弄得很多人紧张,也就不足为奇了。最近,又有两位教授认为,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张中丞传后叙》两篇,核心是血淋淋的杀人场面,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也要删除。网友们不无戏谑地说, “按这样的逻辑,那么 《愚公移山》也该删除,因为它宣传人定胜天,不懂与自然和谐相处。 《武松打虎》也该删除,因为打死的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友邦惊诧论》更应删除,因为它四面树敌,破坏国际环境。”接着,有人一针见血地总结, “这样换来换去,是不是有点掩耳盗铃?”
  应该说,专家可能有点高估语文课本的影响力了。就算按专家建议,真的删除诸篇,在现实影视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孩子对暴力的理解,会因此有根本改变吗?那还不如借课文良机,与孩子面对面好好探讨辨析一番。
  我们自古就有一种 “教育洁癖”,就是喜欢把孩子放在无菌环境里,杜绝一切负面信息,以为这样就能培养出健康、纯洁的心灵。其实,无知不代表健康,更不代表人格的健全和完整。孩子总会长大,总会到外面世界接触细菌。如果之前的环境太纯洁无垢,可以想象,一下子接触现实的孩子免疫力将是何等缺乏,心灵会受到多大震撼?从童话世界走出来的他们,会不会抱怨长辈过去的欺骗,就此埋下沟通的鸿沟?会不会因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而愤世嫉俗,叛逆不驯?事实上已经不难看到,网络上,狠批人性的黑暗、堕落,表达自己不屑和绝望情绪的文字,几乎一大半都出自学生之手。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教育,从来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与其让孩子懵懂无知,再一下子长大,甚至到了大学毕业才自学为人处事的道理,那还不如一开始就教会他们:现实总是不完美的,公平总是相对的,在此认知基础上,学会辨析善与恶、是与非。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让每个人学会如何认知自己、如何看待大千世界。所以,每一个现实,都是一次教育良机。如果它很美好,可以借此学会真善美,如果它很丑恶,那么同样,也是更重要的,可以借此理解如何对待丑陋。只一味传递美好,遮掩丑陋,结果就是,当代年轻人对很多事物产生了逆反心理,以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都开始流行 “反对假崇高”, “宁喜真小人,厌恶伪君子”的风潮。这也不够说明问题吗?
  从根本上看,保护语文课本纯洁性的心理,源于小农社会的思维作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古至今,教育理念的更替背后,都是整个社会形态和哲学理念的更替。所以彼时,听从长辈权威就好,绝不质疑的 “愚孝”就是教育的范本。到了近代社会,伴随工业革命,兴起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信,随之而来的教育理念变革,也是倡导自然主义和科学主义,培养人的理性、自律,知识回到大众手里,肯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到了20世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开始了种种对理性和人性关系的反思,萌发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而其核心回到了最根本的,也是对今天影响最大的一条宗旨:尊重个体。
  只有当人人都开启了心灵的智慧,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历史才能走到今天这步,才能肯定对个体的尊重。而这种尊重,不仅存在于成人社会,也同样存在于孩童中。今天的教育学和心理学都一再强调,孩子不是受人摆布的木偶,他们拥有自己的爱憎喜好,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虽小,却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对孩童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沟通、思维的启蒙、行为的引导,而绝非灌输式、教条式的。以孩子为主体,而不是家长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挂在口头的老生常谈,但再怎么常谈,最后又往往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今天的孩子,心智早已被现代社会结构所启蒙,他们自我存在的主张,也早已得到现代社会结构的肯定。对自主意识早已觉醒的孩子,如果依然规定他们一定要接触这个、一定不能碰那个,不仅现实中做不到,而且最后也只能弄巧成拙。
  语文课本所引发的纷纷扰扰中,不难看到,很多人至今仍未理解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教育的真谛是解放。因解放,才有个人权利的保障;因解放,才有当代中国的发展动力。(龚丹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4:34 , Processed in 0.1470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