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博客:生活在WEB2.0年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28 23:2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博客:生活在WEB2.0年代中广网 2009-09-12  

博客: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漂亮的博客模板
名人博客:曾成为各博客网站的竞争焦点
  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从理解上讲,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简单的说博客是一类人,这类人习惯于在网上写日记。
  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是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具体说来,博客(Blogger)这个概念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
  一个Blog其实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
  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的浏览网页心得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 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中。
  博客的历史
  最早,是由Jorn Barger在1997年12月提出博客这个名称。但是在1998年,互联网上的博客网站却屈指可数。那时,Infosift的编辑Jesse J.Garrett想列举一个博客类似站点的名单,便在互联网上开始了艰难的搜索。
  终于在1998年的12月,他的搜集好了部分网站的名单。他把这份名单发给了Cameron Barrett,Cameron觉得这份名单非常有用,就将它在Camworld网站上公布于众。其它的博客站点维护者发现此举后,也纷纷把自己的网址和网站名称、主要特色都发了过来,这个名单也就日渐丰富。到了1999年初,Jesse的“完全博客站点”名单所列的站点已达23个。
  由于Cameron与Jesse共同维护的博客站点列表既有趣又易于阅读,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在这种情况下,Peter Merholz宣称:“这个新鲜事物必将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作为未来的一个常用词语,web-blog将不可避免地被简称为blog,而那些编写网络日志的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blogger——博客”。这代表着博客被正式命名。
  随着博客数量的增多,每个博客网站上编写的网络日志的内容也混杂起来,以至把每一个新出的站点主要内容和特色都不可能搞清楚。Cameron后来就只在网站上登载熟悉的博客站点了。时隔不久,Brigitte Eaton也搜集出了一个名叫“Eaton网络门户”的博客站点名单,并且提出应该以日期为基础组织内容。这也建立了blog分类排列的一大标准。
  1999年7月,一个专门制作博客站点的“Pitas”免费工具软件发布了,这对于博客站点的快速搭建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随后,上百个同类工具也如雨后春笋般制作出来。这种工具对于加速建立博客站点的数量,是意义重大的。同年的8月份,Pyra发布了Blogger网站,Groksoup也投入运营,使用这些企业所提供的简单的基于互联网的工具,博客站点的数量终于出现了一种爆炸性增长。1999年末,软件研发商Dave Winer向大家推荐Edit This Page网站,Jeff A. Campbell发布了Velocinews网站。所有的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让更多的人成为博客,来网上发表意见和见解。
  博客带来了什么
  现在,全世界每天传播的媒体内容,有一半是由6大媒体巨头所控制。其利益驱动、意识形态以及传统的审查制度,使得这些经过严重加工处理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媒体的工业化,内容出口的工厂化,都在严重影响其发展。
  比如,以美联社为例,有近4000人专业记者,每天“制造并出厂”2000万字的内容,每天发布在8500多种报纸、杂志和广播中,把读者当作“信息动物”一样。这种大教堂式的模式主导了整个媒体世界。这时,以个人为中心的博客潮流却开始有力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对新闻界多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
  博客是一种满足“五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而实现的“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从媒体价值链最重要的三个环节:作者、内容和读者三大层次,实现了“源代码的开放”。并同时在道德规范、运作机制和经济规律等层次,将逐步完成体制层面的真正开放,使未来媒体世界完成从大教堂模式到集市模式的根本转变。
  博客的出现集中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媒体界所体现的商业化垄断与非商业化自由,大众化传播与个性化(分众化,小众化)表达,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3个基本矛盾、方向和互动。这几个矛盾因为博客引发的开放源代码运动,至少在技术层面上得到了根本的解决。
  博客的崛起
  这几年,对于所有新闻媒体来说,都品尝到了技术变革的滋味。如今,再没有任何人会否认互联网对媒体带来的革命,但是,好像也没有多少人感知到互联网的神奇:颠覆性的力量似乎并没有来到人间。
  所有的核心在于时间。对于性急的人来说,时间如同缓慢的河流,对于从容的人来说,时间又是急流。互联网的力量的确还没有充分施展,因为互联网的商业化起始,到今天仅仅才10年;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方式,从尝试到今天,也刚刚跨过10年。
  对于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来说,10年实在过于短暂。但是,10年也足以让人们感受到势不可挡的力量,以及依然静静潜伏着的冲击力。而今,随着博客的崭露头角,网络媒体异常的力量开始展现了,声势逐渐发大。虽然,博客依然在大多数人的视野之外,但是,他们改变历史的征程已经启动。
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3:31:12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时代博客传播的理论逻辑
文章作者:倪明胜

  摘 要:作为网络时代衍生的新媒体,博客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和生存样态。综合考察当前博客发展的基本形态,以全新的视角去解读和探究博客世界传播的本质及内生规律,通过对社会化软件理论、权力转移理论、A-B-X传播理论、公共领域重构理论的解析,有利于全面透视网络时代博客传播的内在演进逻辑,对博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价值确认和思维模式。

  关键词:博客传播;社会化软件理论;权力转移理论;A-B-X传播理论;公共领域重构理论。


    依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11月底,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2.9亿,中国已经赶超美国,成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数最多的国家[1]。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广泛应用,作为网络空间衍生的新媒体,博客(Blog/Weblog)成为新时期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崭新亮点。从第二届中美互联网论坛所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博客数量已经达到1.07亿,网民拥有博客的比例高达42.3%[2]。从单一的“个人日志”转向复杂的“新媒体”,博客在中国完成了现实的转型,并实现了由“小众”走向“大众”的过渡。面对博客数量日益扩张的发展趋势,探索博客传播的内在演进逻辑,提出当前国内博客研究的新框架,对于廓清该领域研究的理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化软件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各个角落无限拓展,数字化建构的网络时代正日益地改造人们传统的交往模式和路径。随着互联网的迅猛扩张,技术悲观者从网络界面上的“人—机”单一交互模式所引发的“去社会性”忧虑日益强烈,预言网络这种终极的隔离技术必将最终导致人们与真实社会的脱离,这种新技术“预示着一种不祥之兆”。[3]然而,面对现代性社会化软件的(Social Software)出现,人们心头的隐忧和不祥之感似乎变得多余,这种依托新型的“人—工具—人”的交互模式,正最大化程度地帮助人们自由建构各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和网络政治结构,这其中既包括对传统社会关系(家人、亲戚、朋友、同事之间)的维系和加强,也包括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志趣相投的网友、网络空间的虚拟合作者等)和网络政治结构(网络民意、意见领袖、博客政治以及电子民主等)的生成。

  社会化软件的功效主要是让人们能够通过电脑通讯媒介而聚集、通联或交互合作。最初问世的电子邮件(E-Mail)、BBS论坛系统、网络游戏和即时交互性软件(QQ、MSN)等,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功能,只是这种“一对一”的交互模式过于简单和粗糙化,人们习惯将它们称之为“第一代社会性软件”。随着Stanley Milgram创立的 “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和“150法则”(Rule Of 150)注释1的渗透和推广,现代性的社会化软件实现了人性化的升级。在继E-Mail、BBS、ICQ之后,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Blog/Weblog)的问世,无疑最具颠覆性影响和标杆性意义。在博客主导下的新型社会化软件及随后出现的维基(Wiki)、社交网络服务(SNS)等,这类“第二代社会性软件”从个人导向趋同群体导向,专注于社会关系的建构和群体的交互协作,其社会性功能更加趋于完善化。

  国外学者Meredith G. Farkas (2007) [4]将社会化软件的核心分为四层:Identity(身份)、Profile(档案)、Communication(交流)、Social Network(应用社会关系),其中,Identity为个体的身份识别标识,类似于网络用户的虚拟ID;Profile为个体的电子档案,是对网络虚拟用户ID可信度的记载或描述;Communication标识和实现了在社会化软件中人际之间可能生成的互动模式和通道;Social Network则是从总体上展现了以个体为出发点、以应用为体现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应用结构。事实上,对于不同的社会化软件,这四层核心关系其建构的意义和体现的程度也存在差异性。(详见表1)


  从社会化软件流变的过程来看,博客的问世,无疑开启了网络虚拟用户追求“实用”和“真实”的网络新体验。从最初的Identity层次转化为Profile层次,在虚拟网络中建构立体化和形象化的身份识别和价值取向,博客发挥了巨大的功效。通过博客成功搭建个体在网络社会中的身份认证体系,并充分发挥博客自身具有的Trackback/Pingback功能,即博客间的随意相互链接和博客互访、评论机制,形成博客虚拟社群和博客间的内部会话体系。正如Mehta .D.(2004)在访谈作品my blog is social software and my social network一文中表述:“Blog是我的Profile,它通过我的文章,让我的是身份显现出来……这个不断改变、增长、流动的Profile,人们可以通过我的思想、兴趣、正在做的事情、激动或担心的情绪等等,来了解我个人。通过这一Profile,我建立起自己的在线身份认证。”[5]事实上,正是“博客主体在发表日志及访问者在阅读及评论日志的过程中不间断地完成对各自角色的再确认、重构,这些努力使得传受双方的形象、角色更加明确与丰满。”[6]以社会化软件身份出现的博客及博客社群,在依托双向交流形式下设置的评论栏和超级链接栏,以及博客本身具有的XFN区分链接背后的社会关系功能,这些都将网络空间中相关联的人群凝聚成特殊的虚拟群落,在这一群落中彼此相互依附、相互渗透。随着新注册的博客用户群体的不断加入,各博客群体之间的相互跟帖评论或链接式的点击阅读,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社会化的过程。

  当前看来,以博客新媒介为主导的资讯传播、信息的扩散、观念的交换、以及文化的变迁,都在新生成的交往模式中趋于社会化。随着技术的变革和时间的推移,这个被喻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和“新闻媒体3.0版”的博客社会化软件,必将得到进一步改进与发展,同时,这种博客空间中建构的交往模式也必将突破传统意义上人们的交往路径,从而进一步拓展人们彼此交流的场域和话语指向空间。

二、权力转移理论

  未来学家托夫勒(Toffler,A.)以“浪潮前锋”的分析方法(social wave front analysis)剪裁历史,清晰剖解社会发展的图式为三大浪潮——第一次浪潮(农业社会)、第二次浪潮(工业社会)、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当前,处在文明之颠的信息社会正以惊人的变革力量日益取代前两次浪潮而成为社会主流。对比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的现代差异,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和力量正在发生位移,那些有形的、固定的、物质化的财富和力量正被“符号性”的虚拟交互方式所取代,建立在个人与组织财富聚积基础上的“信用”流在社会中不断延伸,而这些都以第三次浪潮中的电子脉冲所主导。一直以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总会成为引发社会结构变迁的驱动力,在信息化时代,以技术变革为核心理念的信息传播手段正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对传统社会结构产生冲击,并逐渐迫使权力结构发生改变。诚如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所言:“权力的分散转移成为数字化生存的四大特质之首,传统的中央集权的观念将随着网络的发展成为明日黄花。”[7]

  我们知道,传统工业社会的权力结构表现为金字塔式的等级集权制。在这种权力结构下,它是高度集权、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官僚体系,尤其是对信息的掌控以及对话语权的控制,总是异常严格。然而,在网络信息时代下,这种传统的社会权力结构正被日益的侵蚀和动摇。

  信息网络的出现,决定了网络关系呈现的最大特点是倾向于水平延伸,而非纵向拓展,这种横向的水平延伸特性其必将侵蚀传统的纵向官僚体系,促推社会结构和层级体制趋于扁平化。当前,特别是随着网络博客新媒体的出现,这种垂直式的集权体系会逐渐转变成扁平式的分权体系。

  从博客传播的技术结构来看,博客遵循自我写作、自我编辑、自我出版的信息传递模式,这种无中央控制的分布模式,使得每个博客成为信息生产的中心。正是由于博客空间“把关人”的非在场,使得博客的传播呈现非线性的互动模式。这种“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结构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信息的发送者变成了信息的接收者,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统治者变成了被统治者,这样,用来理解第一媒介时代的逻辑就被颠覆了。”[8]当前,从博客的发展趋势来看,2005年美国有1100万人创建博客、5000万人访问博客,约占美国互联网用户的30%;法国227万人创建博客,占法国互联网用户的9.3%;德国428万人创建博客,714万访问了博客[9];国内依据中美互联网论坛所披露的最新数据来看,“去年,中国个人博客有四千多万,今天中国的博客数量已达到一点零七亿,网民拥有博客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四十二点三。”[10]而“博客达到千万量级规模则意味着其将在中国发生井喷,亦标志着博客由此实现了从‘小众’向‘大众’的过渡”。[11]

  随着博客数量的日益扩张和膨胀化,博客主体自主建构的博客空间成为一个非中心化的信息传播集散地,每个通过注册拥有的博客用户,都可以通过博客这一载体或是博客间的超级链接进行信息的传送或是跟贴评论,这种“自我叙述、自由言说”的博客话语表达形式,正日益侵蚀和冲破传统意义上由社会职务地位、职业阶层形成的“金字塔”结构,实现各博客主体之间的话语平等叙述。此外,博客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模式和“个人话语中心”方式,正促推着公共舆论的形成和改变,对公共政策的决议和政治议程的设置以及“商谈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真正落实和履行将带来深远的影响。[12]正是因为博客这种自主传播的特质,克服了传统金字塔结构中的一元信息的集中控制,使得纵向的传统权力结构趋向网络间的平行结构,这种权力的迅速下移,必将扩大社群的分化和群体的参与能力,形成决策机制的多元化。正如Eric.S.Raymond在《大教堂和集市》一书中的鲜明隐喻,博客传播的这种“自下而上、网络状、分布式和自组织的‘大集市模式’”必将进一步促推权力的转移和分散。(参见表2)


三、A-B-X传播理论

  作为赛博空间中的“第四媒体”,博客(Blog/Weblog)以贴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的网络新型交流方式,正成为迄今为止所有媒体表现形式及优点的集大成者。在这个平等、多元与开放的博客空间中,这个基于“无限多频道的传播、建立社群、电子商务和充分发展的互动行为,这些都使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含糊不清”。[14]然而,即便如此,各博客主体之间的话语表达和自由言说仍然演进着博客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秩序,使得博客“公共空间”得以维系,“博客共和”也因此成为可能。从传播学理论常识来看,一个特定的信息要传播到的人口数量越大,空间分布越广,自然模式的有效传播的代价就越高,越要依赖现成的人工渠道和适当的传播基础设施。[15]可见,如何建立健全的博客传播网络,是解决当前博客传播技术相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纽科姆(Theodore Newcomb)的研究方法——研究人类行为及相互间活动的心理学方法,对探究和获取博客传播现象背后隐藏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大有裨益。

  纽科姆模式呈现的是一个人A传达信息给另一个人B有关某事X的过程,参见图1:

      从上面纽科姆的A-B-X模式图形来看,A、B、X三者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它们组成了一个包含四个方面的系统:[17]

  (1)A对X的倾向,包括A把X作为一个对象接近或回避的态度以及对X的认知态度;

  (2)A对B的倾向,其情况与A对X的倾向完全一样。为了避免用词的混淆,纽科姆把对人即对A或B的倾向说成正面或反面的吸引,把对X的倾向说成喜欢或不喜欢的态度;

  (3)B对X的倾向;

  (4)B对A的倾向。

     事实上,纽科姆在1953年的《心理学评论》上撰文《一个传播行为的研究途径》指出,群体由两个以上的相互分享有关特定事物的规范并扮演密切制约的社会角色的个体组成。从A-B-X模式图形来看,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吸引是基于他们对双方共同关注的目标具有相似的态度。这里,我们可以假设A和B是博客信息的各自代表,一个是传播者,另一个是接受者;X是受双方共同关注的对象——公共议题,尝试以纽科姆模式理论为基础,对当前博客传播关系进行进一步解释和探讨。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A、B、X三者之间组构成三角模型,如果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希望能够加强彼此间的沟通联系,那么A和B与X之间的倾向越强,双方都希望能够全面了解X,只有双方共享资源或者说有关X的信息对于A和B都是公开的、流通的,A和B与X之间的关系才会像纽科姆模式一样形成一个稳定的等腰三角形。[18]毫无疑问,博客作为源代码公开的社会化软件,遵循自由流通、自由编辑、自由出版的信息传播规律,外加博客本身具有的超级链接和跟贴评论功能,博客各自传播主体成为信息发散地,并针对彼此双方共同关注的对象——公共议题(X),形成博客公共空间特有的议题关注群落。如果单一博客主体对某公共议题发表言说,其他博客主体如有相同旨趣和关注,势必进行跟贴评论或转载,这些散布在博客公共空间的博客主体围绕彼此感兴趣的议题进行彼此靠近,最终达到全面了解公共议题(X)。反之,如果图中A和B之间的吸引力很小,他们之间的距离也会逐渐扩大,但是为了保证这个传播模式的对称,则必须维持A-X和B-X这两条边对等的关系,这种对等关系是建立联系所必须的。但是,如果博客主体A和B分别对X产生了不同认识,博客主体A就会不顾及B-X或者博客主体B就会不顾A-X,这样博客主体A和B有关公共议题(X)之间的理解产生分离,纽科姆模式中的A-X和B-X之间的对称平衡关系随即也发生破裂。事实上,如果博客主体A和博客主体B观点背道而驰,这种A-B之间的失衡反而会更进一步加剧A、B对公共议题(X)的理解和沟通,这也就不难理解博客空间中各博客主体“各自为战”的雄辩场面。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传播学的意义上,“传播的效果常常是取决于传播在多大程度上威胁到每个人极力要保持的信仰和态度的内在一致。” [19](P235)于是,博客传播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个裹挟纷繁复杂的信息需要“从思想上解决冲突的过程” [20](P238)。正是这个“冲突”过程的介入,客观上推动了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并不是简单地接受刺激,而是把外界的刺激组织成简要的、有意义的形式,从而在主体结构特质上凸显了“在传播进行中存在着试图影响另一方的活跃的双方” [19](P247)。在网络传播时代,受众由被动接受传媒信息转化为具有主体意识的受众甚至是传播者。当认知不协调出现时,网络受众会更积极主动地通过参与网络传播以消除不协调,最后达到认知一致。也就是说,“认知一致性”是推动网络受众主动参与传播过程的心理内驱力。这意味着不协调状态已经具备了动力学意义,成为沟通求同的动力。

  当然,按照纽科姆的解释,沟通就是A—B—X模型中想要维持和恢复均衡的过程。如果A、B之间形成好感关系,但对X的态度不一致,这时系统内部产生紧张,为恢复平衡的动机所驱使,A、B之间会展开使对方改变态度的沟通。这样的两点间沟通构成的单位可无限制地扩大至巨大组织以至社会人群。可见,纽科姆的理论不仅重视选择性感知,而且强调个体之间为了达到“一致”而进行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博客所承载的集束信息把“趋向对称的持续张力”(persistent strain toward symmetry)发挥得淋漓尽致,有力地提升了博客的个体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

  纽科姆A-B-X模式的意义在于,任何一个特定系统都有力量均衡的特征,正如自然科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系统中任何部分的任何改变都会导致倾向平衡或对称的张力,而不平衡或缺乏对称会造成心理上的不舒服,并产生内在的压力以恢复平衡。[18]在纽科姆A-B-X理论模型中,相近性和共同偏好性对各自主体的沟通和交往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博客空间中各博客主体在信息发出后利用“相似性”和“偏好性”的人际吸引为传播中介,通过沟通和阅读,与不同信息接受者产生认同效应,并最终达成“博客共和”的现实状态。因此,博客信息传播主体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沟通网络平台,并保持对博客信息接受者的持续影响力,最终会赢得应有的支持,这实际上完整地验证了纽科姆建立的平衡对称传播结构。

四、公共领域重构理论

  博客集写作、编辑和出版于一体化的特质必然预示着公民写作时代的来临。诚如“赛博空间”的领军人物巴罗所发表的“独立宣言”: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世界,而没有种族、经济权利、军事力量和出生形成的特权和偏见。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世界,在那里不管多么奇异,任何人任何地点都可以表达他或她的信仰。[20]在虚拟人格和无障碍自由交流的博客模式下,大多数匿名注册的博客主体都趋向于以自我的元认知角度反映客观事实,并倡导形成原初状态的理想沟通情景:(1)每个有能力说话和行动的人都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2)每个人都可以质疑任何主张,提出新的主张,表达其态度、欲望、需求及偏好;(3)不可借由内部或外部的强制阻止参与者说话的权利。[21]尽管现实生活中可能还存在各种各样不尽如人意的沟通限制,但是作为网络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新手段、新模式,博客的问世无疑对公民话语权的拓展、公共议程的设置、政治表达和民主政治的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

  众所周知,个体转化为公民需要一个可实现的公共空间,公共话语的表达同样依赖于公共领域的存在,而公共领域的成长和培育无法离开大众传媒。尽管对于现代传媒持激烈批判态度的德国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断言,公共领域在19与20世纪因传媒的发展而衰落,这同其本人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或理想化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概念是分不开的。它是以在一个共享的空间中聚焦在一起、作为平等的参与者面对面地交谈的相互对话的个体观念为基础,即强调交流的面对面的性质和表达的口语性。尝试对“公共领域”概念的解释和再认识,并结合当前博客流行和发展的现状,当代传播学者要求重构公共领域理论并探求其在当代社会情景下的现实意义,他们用发展的观点重构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22],从而赋予了新的内涵注释2

  通过以上公共领域的结构特点分析,博客初步具备了重构“公共领域”的条件,它的发展正强烈地影响着公共领域的概念。我们都知道,公共领域是由汇聚成公众的私人所组成的,他们把社会的需求传达给国家,但本身又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而从公共领域的历史和现状看,它的发展都没有离开过“论辩”,而论辩的主体、环境、话题等对公共领域的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正如哈贝马斯在1998年访问中国时曾指出:“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23]

  作为存在于虚拟公共领域中的博客,其自身特有的交互性和超级链接下,使得博客话语表达不再局限于精英阶层,还有来自其他阶层的自由言说,这实际上完全生成了理想沟通情景中的论辩体系。在博客搭建的这个能包容一切媒介形态的诸多功能的论辩平台,它的功能已经超越了平台,它可以被模拟或者解构为各种现有的媒体的总和,包括电话、报纸、杂志、广播、出版、公共领域、图书馆、医院诊所、大学、超市、政治论坛、文化产品集散地等。[24]

  遵循哈贝马斯所强调的理性规则,博客主体可以公平、自由地参与进来,对政府相关公共事务进行任何评论;可以不受现实的干扰和压力,提出和质疑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和主张;公民可以公平、自愿地参与政治和发表言论,形成没有言论限制、平等开放的互动情境。由此,每个博客主体都可以成为政治信息的“策源地”,并且使政治信息实现由“点”及 “面” 的聚集格局。当无数的“政治源点”组成整个“政治平面”之后,就出现了国家和社会分离之后新的公共领域。(参见图2)


  正如纽曼在1986年对多元模式、新社团主义模式、精英模式以及大众社会模式对比后得出,媒体在政治过程中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大众媒介传播模式使得多元模式、新社团主义模式、精英模式或多或少受到威胁或有所改变。尽管别的模式都将媒体视为利益集团之一,文明社会理论还将公共领域留给媒体,但大众媒介理论却让媒体居于主导地位。[25]显然,从当前来看,个人表达和政治言说在博客技术支持下拥有了快速和便捷的通道,博客在某种意义上正充当了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在民间社群发展薄弱的情况下,网络媒介主导下的博客无疑会给民间社会带来新的组织方式。当然,博客作为后起的新兴传播媒介,其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要真正完全意义上重构“公共领域”,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博客自身发展的方向和内部机制也还需要不断完善。

    ﹡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理解政治”(批准号03YB13)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1 在1967年为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而发现的“六度分隔”现象。简单描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150法则”(Rule Of 150)源自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赫特兄弟会”,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当聚居人数超过150人的规模,他们就把它变成两个,再各自发展。“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Malcom Glaweld在The Tipping Point中把150法则形象定义为:在一次不期而遇的聚会上,你不会感到尴尬的人数最大值。参见于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研究中心:http://www.socialbrain.org/socialsoftware.
2 一是公共领域需要这样一个论坛:它对尽可能多的人开放,个人可以在其间表达和交流多种多样的社会经验。二是在公共领域中,各种观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理性的讨论展开交锋。这意味着,只有在公共领域首先对于一个人可能作出的各种选择方案有一种明察的情况下,“理性的”政治选择才有可能。与此同时,传媒应该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解释框架,以便使公民能够知晓没有选择的方案是什么。三是系统地和批判地检验政府的政策是这种公共领域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网民2.19亿[DB/OL].[2008-12-18].http://it.dbw.cn.
[2]中国博客数据已达到1.07亿[DB/OL].[2008-11-09].
http://3c.cqnews.net/dsh/200811/t2008//09-2563254.htm
[3]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政治学研究,2001,(2).
[4]Meredith G. Farkas (2007) ,Social Software in Libraries: Building Collabo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online[DB/OL].[2008-3-22].http://www.amazon.com.America:Online Searching.
[5]Mehta D.(2004).My blog is my social software and my social network.[DB/OL].
[2007-11-12].http://radia.weblogs.com/0121664/2004/01/27.html#a356.
[6]周玉黍.趋向现实的虚拟交流—基于博客传播的个案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5).
[7][美]N•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69.
[8][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
[9]05/06中国博客发展与趋势分析报告[DB/OL].[2007-12-25].http://www.chinalabs.com/idea/20060118/index.html.
[10]中国博客数量逾亿,仍有极大发展空间[DB/OL].[2008-11-27].http:/news.xinhuanet.com/mrds/2008-11/08/content_10325087.htm.
[11]《传媒蓝皮书》料今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超过六千万[DB/OL].[2007-12-25].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04-13/8/716248.shtml.
[12]陈潭、倪明胜.政治博客现象及其公共治理[J].政治学研究,2007,(3).
[13]方兴东、张笑容.大集式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J].现代传播,2006,(3).
[14]Levy.S.How the Propeller Heads Stole the Elctronic Future,New York Times Magazine[J].Sep.24,1995,p.58.
[15][英]马克斯.H.布瓦索.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45.
[16]T.M.Newcomb,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ve Acts[J].Psychological Review,1953,(60),P.393.
[17][美]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57.
[18]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27.
[19][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
[20][美]戴维.申克.信息烟尘: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197.
[21]Habermas,J.,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9,p.230-240;270-294.
[22]Hans,Verstraenten,The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J].i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11,1996,p.348.
[23][德]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3).
[24]J&Chien,Y.T.,The Internet as Public Space:Concepts,Issues,and Implication in Public Policy,Computers and Society[J].Sep,2000,pp.13-19.
[25]Neuman,E.Russell.1986.The Paradox of Mass Politic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详细参见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39.
     作者简介倪明胜(1982-),男,湖北鄂州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研究生部教师,硕士;天津   300191

    本文已发表于《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3:34:42 | 只看该作者
文/记者王雷  —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博客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
  —博客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
  —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版”: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自媒体(wemedia)。
  近来只要是稍稍时髦点的人就知道“博客”,据说,全球现在有接近100万Blogger(写博客的人),而且每4秒就会产生一名新的Blogger。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作为一种网络日志,成为新新人类们关注的对象,成为收藏夹里的重要项目。博客,可以用来写诗写故事,可以像在写日记,可以放置图片和音乐……而你,既可以成为自己博客的“版主”,又可以到别人的博客上灌水。而在无限多的链接里,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正在悄悄蔓延。
  博客是一间“写字楼”
  博客,Weblog,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即网络日志。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内容可以随你所欲,政治经济、娱乐休闲、体育竞技、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只是记录着blog个人所见、所闻、所想,还有一些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
  博客存在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托管博客,无须自己注册域名、租用空间和编制网页,博客们只要去免费注册申请即可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如中文的“博客中文站”等都提供这样的服务,这是人们最多选择的方式;二是自建独立网站的博客,有自己的域名、空间和页面风格;三是附属博客,将自己的博客作为某一个网站的一部分(如一个栏目、一个频道或者一个地址)。Blogger“行行”说,blog定义的大前提就是公开性。我认为blog等于一个出版物,在web上发布的出版物。博客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也可以说拥有着自己的主权。与bbs相比,blog像是写字楼,而bbs相比之下变得像一个集市。
  Blogger的N种快乐
  “行行”是广州某大学学生,今年7月4日开始建立自己的博客,他对记者说,“博客是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吧,我对这样的形式比较有兴趣。我的blog名称是C'estlavie(法文,这就是生活)。没有刻意去说哪个方面,但由于个人兴趣问题,所以谈及音乐的内容较多。乐友们能够在我的一小块‘私人’天地里一起交流讨论音乐的感受,很愉快。”
  今年夏天开始接触博客的“中国阿甘”则说,记录自己的一些东西是次要的目的,博客它首先是个好玩的文本,而且它更私人化,公开的私人化。在博客上,如果你不有意暴露你的身份,没人会知道你是谁。你登陆别人的博客看看、转转、发发言论也没人知道你是谁。即使说些“不当说”的个人秘密,也不用担心会‘曝光’。”而另一位在博客上记录婚外情的Blogger则向记者透露,她只是需要不断地恋爱,她不会出轨,情绪需要出口,不想憋气在心里,记日记也不安全,而博客,为她提供了这样一个私密的空间。
  除此之外,点击率也会带来一定的成就感。“行行”告诉记者,“点击率高会带给我一定的自豪感,但点击率不代表全部,博客上有很多人会为了点击率从很多方面为自己作广告,但我更看重的是‘回复’,也就是comments。老实说,很多人申请以后不久就会放弃,可能我比较幸运,受到一定的关注,所以也就坚持下来了。”
  博客尚未成熟
  博客虽然发展迅猛,成为新新人类们都在谈论都在尝试的新事物。但不少网友们认为,现在中国的博客风气还不成熟。“行行”对记者说,“在我的留言中,很多都是求助、索取,交流不多。现在的博客有点乱,特别中国的博客似乎有点走歪了。一些人为了追求点击率哗众取宠,比如说‘木子美’,blogcn上面就有很多内容出位的blog,令看客们大饱眼福。当然,这无疑也为blog在中国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效果是好是坏,现在评论还为时过早。”
  博客上既然是个公开的私人空间,就会有人来看来评论。除了讨论交流,也不乏批评的帖子。对此,“行行”说,“对于批评我会欣然接受,但骂人的话一般不予理睬,更不会反驳什么,这样没有意义。当然对于‘骂’也不会生气,因为网络上本来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因为博客的一些现状,有人认为博客只是一时的时髦,成不了大气候,理由是现在的博客上充斥着肤浅、无聊的个人生活、情感、想法的记录。而“行行”却肯定地说,博客在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受到欢迎,而且是全球性的,会带给网络一个新颖而且效率高的交流沟通方式。Blogger“ZHENG”也说,网络给了人们人人平等的“说话”机会,人们应该互相包容,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想法,都值得去看去思考。他说,“只要还有人愿意每天写、记录、思考,只要人们之间还需要互相的了解和分享,这个blog,就会长久的发展下去。”
  >>>记者手记
  体验博客
  记者/王雷
  第一次听说博客,一个既私密又公开的空间,就迫不及待地上去看看。在精彩世界里兜了一圈之后,发现也手痒心痒,也很想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注册很简单,就像申请一个邮箱一样,填上必须的资料,然后仔细琢磨,为自己想一句最能代表自己这个网上小“家”的话,便是这个小“家”的主人了。登陆自己的博客后,那种感觉,就像刚搬了新家一样,看着空空的“房子”,迫不急及待地要“搬”一些“家具”进去,写一段日记,然后觉得还是太空太不过瘾,继续把以前写过的小东西搜出来摆在里面,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可没一会儿,又好奇地回去,看看有多少人浏览了自己的帖子,有多少回复,有多少能够成为陌生的知己。
  都说,现代社会的朋友是不可能亲密无间的,有时候,陌生人比熟人更能成为最亲近内心的朋友,你可以在他或她面前展示一个完完全全真实的自己,不仅有你好的一面,更有你的自私你的小心眼你的多愁善感,甚至你的滥情。痛痛快快地倾吐之后,而无需担心这些东西会影响你的生活及你在你自处的那个圈子里的形象。只要你不说。没人知道你是谁。如果有人与你共鸣的话,那么将更加愉快,享受一段由十根手指一块键盘一条网线连接起来的亲密无间。
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3:39:59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时代的麦哲伦——博客现象分析(上)
副标题:
作者:罗皓菱

        随着媒介革命和全球网络的兴起,当代世界出现了众多新事物,博客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什么是博客入手,解析了博客在美国和中国不同的崛起方式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背后的原因;从网络文化的发展分析了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的特点,博客继承和彰显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它所呈现的新的特点又产生了两大影响:一是从媒体传播角度考察,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对传统媒体工业的运作模式形成挑战。二是从知识管理角度考察,代表着个人知识过滤与积累和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传播角度提出了“个人媒体”的概念,主要从个体与公众结合的角度展开论述,分析了博客与大众媒体的互补关系。最后,本文分析了博客技术对文艺的独特影响。
     


         Abstract
     

         As the new technology called “blog” is immerging these days, this dissertation is supposed to have an elementary study on this new phenomena.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with the conception of blog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log in China and America. Because the way blog came into public sight is quite different, the research attempt to explain the reas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is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log and other technology forms such as BBS and Personal website. After this part, the research goes on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blog. The main influence of blog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from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blog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old mass media. The other is from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log will bring a great change to th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When explaining the influence with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the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the “personal media ”conception and bases it on the person and public theory. Finally, we studied specifically on the influence of blog toward art and literature.
     
     
     
     关键词:博客 个人媒体 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文学
   


     1 博客简述
     
     1.1 什么是博客?


     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你查阅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该词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
     《网络翻译家》(http://www.cybertranslator.idv.tw/)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市场术语》(http://www.marketingterms.com/dictionary/blog/)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博客是新生事情,100个人眼中有100种不同的定义,但是,基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
     孙坚华这么界定:“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
     “事实上,很难给博客下定义,博客本身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它不过是一个个人利用相当便捷的免费维护软件运作的个人网站,网站中包含许多其它网站的链接及其他网站报道的链接,当然,对这些网站及报道富有个性的机智、幽默,有时难免无聊、无赖的简短评注是博客不可或缺的内容。”①
     
     
     1.2 关于博客的形象化表达


     “我们把这样一群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他们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 "博客"不是博士,但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如同当年麦哲伦的航海日志一样,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博客宣言》方兴东
     《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 (Peggy Noonan)这样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曾提出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 (we 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戴维•温伯格是著名的网络思想家,他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
     
     1.3 博客的“演变”
     
     1.3.1 博客在美国


     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
     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杰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德拉杰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对于马特•德拉杰,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之一法新社,将他列为 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
     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 《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2002年,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的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张贴了最后一篇日记后就不再有任何音讯。各大媒体发布专稿,人们也纷纷猜测他已经罹难或是无法上网,一则报道的标题最为贴切:“博客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另外一个战争博客克里斯托弗•阿布瑞顿在土耳其将自己back-to-iraq.com网站装入一辆汽车,来为自己报导伊拉克战争。
     在网上稍事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几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体都在追捧博客。
     2002年5月,《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在经历了网络的自由落体运动之后,仍然有许多人无法改变喜欢为传统媒体算命的习惯。CNN对博客也关怀备至,2002年5 月9 日,CNN的报道标题是《博客让网络日记更上台阶》,5月 14 日CNN的另一个专题报道名为《博客观察:与博客对话》。与CNN齐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 4月16日则以《博客的销魂时刻(BIG TIME)》作了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联办的MSNBC 2002 年 4月15日发表了一篇专稿《博客趋向商业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博客新闻的主角。《作家新闻》2002年6月21日的报道标题是《MSNBC发布每日博客专栏》。与此同时,英国卫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国十佳博客评比。而 Business 2.0杂志2002 年第5期则组织了一次讨论:“博客是网络的下一个杀手应用吗?”
     2002 年 2 月的《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 50万到100万之众,每 40 秒钟,都有一名新的博客加盟进来。”
     9月,《财富》杂志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评选,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开头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迅速兴起的‘博客’—— 一种即时更新的在线日记更具有杀伤力了。”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落伍,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的 2000 名IT职员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方式作为政府内部交流、沟通和知识管理的工具。
     而有关“博客”的最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 月 15 日晚上7:41,硅谷最著名的 IT专栏作家 ,也是最著名的IT 博客之一 Dan Gillmor在他的个人博客网站率先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 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 blogger 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它标志着博客的商业化运用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1.3.2 博客在中国

     在国内2001年11月20日,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 Gillmor先生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网络日记”,并且向大家显示了他自己的网络日记。这使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网络日记”这个概念。
     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从2002年8月全面引入“博客”概念,到“博客中国”开通,展开应用实践。
     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
     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博客(blog)技术研究”顺利通过。
     但是谈到博客在中国的崛起不可不谈木子美。
     虽然在中国博客在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一些民间写手频频发言,对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某些频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严厉批评;而微软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称其在中国打击盗版的行动有问题。这些在传统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犀利言辞,不管是否正确,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制造这些言论的正是自诩为博客的人。而“博客中国”曾遭黑客持续攻击,有人猜测,博客中国发起的反对网络色情的专题揭露了一些站点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发一些人产生报复心理。攻击发生之后,个别论坛出现了一些幸灾乐祸的讨论。但具有讽刺性的是,方兴东的“摇旗呐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却是显得那样微弱,“博客中国”在批评“有色信息”的同时,自己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驶进了公众的视野。很多人认识“博客中国”是从木子美开始的。以至于访问和要求注册的人数激增,现在在博客中国注册申请还需要人工审查制度。
     方兴东自己也说:“是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②
     在几乎无法登录的情况下,博客中国11日的访问人次达到了11万人次之多,几乎比平时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此前日访问量最高为1.9万人次)。PV也在37万以上,是平时的4倍左右。如果网站正常,那么这些数据将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百度为博客中国提供的专门数据)

     
     1.3.3 差异背后的原因

     “博客”在中国就是以这种方式走向了大众,实在是出乎意外,也显得情理之中。
     其实博客创办以来也就出现了一个木子美,或者类似的一种极度个人化的写作。我们在各类博客网站中看到绝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以“思想共享”为主要特征。虽然此类写作在总体内容上不占优势,可以说在美国和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点击率和最热门文章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差异就很明显了。在博客中国的网站上的最热门文章的前20名中,就有12篇跟“性”与“木子美”相关。虽然中国博客和美国博客本身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从凸显的文章却是体现了社会环境和价值的巨大差异,同时我们在三大每户网站推波助澜的整个“价值放大”的过程中看到了中美双方新闻体制和价值的差异。
     首先,博客这种形式本身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它带给社会的影响也是一柄“双刃剑”。
     在彰显网络文化的本质的建设性的同时,也因为它的极度“自由”,因为人类自身的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博客的诞生再一次印证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著作,1994年,当一个叫做贾斯丁•霍尔(Justin Hall)的人透过网络发布他的“网上日记”,把自己对吸毒、做爱的体验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个臭名昭著的行为在吸引不少眼球的同时,有可能催生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
     我们知道,最多大众关注的事件,不是性就是暴力。电影是暴力最大的媒体,从“少林寺”开始就是暴力的开始。性和暴力是和平时期被群众关注的二个新闻热点,群众追逐热点“性和暴力”乐此不疲。而我认为这二者都是为满足人类的窥探癖而存在的。因为人类自身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所以不论是在中国社会还是在美国社会,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下面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中国社会对“木子美”事件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应。
     “在性方面美国人要比中国人开放许多,我想这一点很多人都会同意。对于社会没有压力的事情也就没有了对其进行突破的动力,所以最近美国也出了一个木子美,不过只成为社会的一条花絮。不像我们这里,网站当成炒作的商机、卫道人士声嘶力竭的进行声讨。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性的认识存在一种扭曲,我想这是不能够否认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里像我们这里这样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但是据茅盾先生说,在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写的淫秽作品有我们多。上半截反对下半截,这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文化景观。所以,对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来说,表达自己,也就确立了对传统社会规制一种反叛的姿态。”
     ——郭震旦《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透视博客的社会学意义》
     除了郭先生提到的中外性观念的差异,我觉得这还跟新闻体制和新闻价值的不同相关。我们看到在中国博客的发展还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受众也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声音要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木子美”事件也是倚仗“三大门户网站”的推波助澜才产生了“共振效应”。所以在博客在还没有取得与大众传媒同样的话语空间的时候,大众传媒仍然发挥着“议程设置”的功能,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和新闻体制影响到博客的信息释放。美国博客和中国博客实质上没有区别,美国博客也有“木子美”,但是在美国,性算不上新闻,而只有当性和政治结合的时候才是新闻,比如“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的绯闻案”,大众传媒也竞相跟进。在中国,传统媒体的新闻审查和管制与美国相比还是相对严格的,所以在博客的初创阶段,只有那些与传统媒体新闻价值相符合的信息才能被主流媒体跟进和放大,于是刚开始大众可能从主流媒体上了解到的关于博客的信息都是无关痛痒的,或者与性和暴力相关的,因为很多受众都是通过了大众传媒这样一个二级传播才能看到博客的信息,传统媒体按照它们的新闻价值过滤博客网站的内容。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中国博客是搭乘着“木子美”顺风车走入公众视野的。但是这种情况是一定会改变的,当“三大门户”网站在爆炒“木子美”事件的同时,也为博客在中国的推广做了一次免费推广。当博客进入主流,获得相当的话语权的时候,这种情况一定会改变。



     2 博客“新”在何处

     2.1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


     从理念上,早在中国出现“博客”一词之前,BBS上的在线日记、个人文集、讨论区等功能,足以让网民们建立起形式朴素的网上家园。搞点小创作、搜集感兴趣的资料和网络链接与他人共享,早就成为很多上网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博客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那么,博客日志这种民间发表方式,与BBS和个人主页又有何不同之处呢?由于博客网站的形式众多,未有一定之规,所以,要想清晰地勾勒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困难的,这里进行的只是初步的分析。
     
     2.1.1 博客与BBS的区别

     下图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百科全书Wikipedia对博客日志发布方式与传统网络社区BBS的比较:该图的制作者是一位英国博客Tom Coates,其中左图代表传统BBS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右图代表博客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图中体现出对两者差异的某种揭示:
     首先,从BBS帖子和博客文本的样式比较看,博客文本的内容结构更复杂。BBS的帖子结构较为简单,通常是一篇原创信息或评论,后面跟上其他网友的相关发言。而博客文本则是博客就某一主题,将他自己的原创文章,或搜索和挑选的网上最新信息线索,扼要地整理汇集后放在网上,供有相关爱好和需求的网友共享。博客文本往往以链接的形式存在,“最少量的提示文字加配丰富链接的文本,可以说是更有代表性的博客样式”。博客文本是集原创文章、链接评价、链接、网友跟进文章于一体的,比起BBS那种口无遮拦、随心所欲、良莠不齐的情绪化发言来,博客制作的日志更加审慎、仔细和周详,其单个文本的丰富性、讨论脉络的清晰度、论题的拓展空间都超过了BBS的网友发言帖子。
     其次,从帖子之间和文本之间的关系看,博客文本相对独立,排序方式也与BBS不同。BBS的帖子是按逆时间序列安排的,前后帖子的话题可能连续,也可能转换。有关同一主题的不同帖子,常常散落在不同的位置。因此BBS帖子存在这样的现象,大量的话题转换加剧了话题的衰变速度,对单个主题的讨论支离破碎,整合困难。而博客网站的不同文本,通常聚焦于不同主题,文本之间相对独立,每个文本本身就是一个主题的展开和深化。文本的放置有的是按逆时间顺序排列,有的则按重要性排列。拿中国的两个博客网站来看,“CNBlog.org”是逆时间顺序排列式,而“博客中国”则是主题排列式。
     第三,从目的来看,BBS更侧重于发言、评论,而博客文本则追求共享性。网络BBS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意见表达渠道为少数集团垄断的局限,而赋予大众在互联网这个公共传播媒介上,平等发言的机会。而博客网站则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赋予个人的发布信息寻求共享的可能性,这其中包含着强烈的信息扩散欲望,有一定的读者针对性,这是与BBS不同的。
     
     
     
     BBS BLOG
     技术实现 简单 简单
     版主管理 设立版主 无
     管理成本 高 低
     适用情况 讨论问题 个人展示
     社区支持 站内短消息 弱
     超链接 支持弱 高度提倡
     文章质量 比较低 质量高(实名制型)
     注册控制 弱 实名制
     新闻的及时性 高 高
     信息搜寻成本 高 低
     发文技术难度 很低 很低
     非主流信息发布 版主管理 容易
     信息反馈 实时 慢
     ——《浅谈博客与BBS的区别》

     
     2.1.2 博客与个人主页的区别

     有研究者分析了网民从论坛发言,到做个人主页,再成为博客的转变过程,其中可见这三种个人意见发布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公共论坛上张贴帖子,是网上“广播”发言的常用形式。但是,由于受到论坛主题和版主的管理限制,那些希望享受更多自由表达权并集中保存自己意见和发言内容的网络用户,就自然转向个人主页的解决方案。然而,有一利就有一弊。个人主页的难点在于,个人是否有足够的信息资源来长久维持其主页的魅力系数居高不下。从思索和解决这一难题入手,一些网络个人用户逐渐转向博客样式。”
     博客网站是个人主页的集中化。个人网站由于其对网民的技术水准、资金条件、维护资源的高层次要求,而注定只能为少数人拥有,但是博客网站的低门槛,则使其具有很高的开放性。1999年,一家名为Pyra Labs的公司开发出一种名为Blogger的软件,使因特网用户可以制作网页,而不必用称为HTML的复杂的计算机编码。第二年,这家公司创办了存放博客作品的网站Blogspot.com,这种软件和网站都是免费的。这使博客进入快速普及期。“成为博客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新技术;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FIP知识和许多软件工具;不需要许多网页制作知识。” 用户只需在网上免费或付费的博客网站上申请注册,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
     博客网站还具有个人主页所缺乏的公共性。既然博客网站的低进入成本特点,吸引了难以计数的博客参与,那么,它的读者号召力、内容包容度、网络点击率也就绝非“独门独院”的个人网站所能比拟。如果说,个人网站只是一对多的传播出口,其涉及的多是有关个人生活、事业和情感方面的私人话题、私人创作和私人资讯的化,那么,博客网站则是无数人对无数人的传播社区,这里既有个人爱好,也有公众趣味;既有私人观点,也有群体争论;博客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为个性化,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化又要被多数人认可。所以,博客的成功,关键在于他对内容的品评是否独到、甄别是否合理、推荐是否恰当,有多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博客是既体现自我,也考虑市场需要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3:41:38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时代的麦哲伦——博客现象分析(上)
副标题:
作者:罗皓菱 文章来源:北京文化研究网 点击数: 1468 更新时间:2005-11-8

        随着媒介革命和全球网络的兴起,当代世界出现了众多新事物,博客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什么是博客入手,解析了博客在美国和中国不同的崛起方式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背后的原因;从网络文化的发展分析了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的特点,博客继承和彰显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它所呈现的新的特点又产生了两大影响:一是从媒体传播角度考察,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对传统媒体工业的运作模式形成挑战。二是从知识管理角度考察,代表着个人知识过滤与积累和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传播角度提出了“个人媒体”的概念,主要从个体与公众结合的角度展开论述,分析了博客与大众媒体的互补关系。最后,本文分析了博客技术对文艺的独特影响。
     


         Abstract
     

         As the new technology called “blog” is immerging these days, this dissertation is supposed to have an elementary study on this new phenomena.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with the conception of blog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log in China and America. Because the way blog came into public sight is quite different, the research attempt to explain the reas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is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log and other technology forms such as BBS and Personal website. After this part, the research goes on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blog. The main influence of blog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from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blog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old mass media. The other is from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log will bring a great change to th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When explaining the influence with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the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the “personal media ”conception and bases it on the person and public theory. Finally, we studied specifically on the influence of blog toward art and literature.
     
     
     
     关键词:博客 个人媒体 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文学
   


     1 博客简述
     
     1.1 什么是博客?


     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你查阅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该词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
     《网络翻译家》(http://www.cybertranslator.idv.tw/)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市场术语》(http://www.marketingterms.com/dictionary/blog/)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博客是新生事情,100个人眼中有100种不同的定义,但是,基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
     孙坚华这么界定:“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
     “事实上,很难给博客下定义,博客本身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它不过是一个个人利用相当便捷的免费维护软件运作的个人网站,网站中包含许多其它网站的链接及其他网站报道的链接,当然,对这些网站及报道富有个性的机智、幽默,有时难免无聊、无赖的简短评注是博客不可或缺的内容。”①
     
     
     1.2 关于博客的形象化表达


     “我们把这样一群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他们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 "博客"不是博士,但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如同当年麦哲伦的航海日志一样,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博客宣言》方兴东
     《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 (Peggy Noonan)这样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曾提出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 (we 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戴维•温伯格是著名的网络思想家,他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
     
     1.3 博客的“演变”
     
     1.3.1 博客在美国


     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
     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杰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德拉杰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对于马特•德拉杰,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之一法新社,将他列为 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
     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 《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2002年,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的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张贴了最后一篇日记后就不再有任何音讯。各大媒体发布专稿,人们也纷纷猜测他已经罹难或是无法上网,一则报道的标题最为贴切:“博客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另外一个战争博客克里斯托弗•阿布瑞顿在土耳其将自己back-to-iraq.com网站装入一辆汽车,来为自己报导伊拉克战争。
     在网上稍事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几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体都在追捧博客。
     2002年5月,《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在经历了网络的自由落体运动之后,仍然有许多人无法改变喜欢为传统媒体算命的习惯。CNN对博客也关怀备至,2002年5 月9 日,CNN的报道标题是《博客让网络日记更上台阶》,5月 14 日CNN的另一个专题报道名为《博客观察:与博客对话》。与CNN齐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 4月16日则以《博客的销魂时刻(BIG TIME)》作了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联办的MSNBC 2002 年 4月15日发表了一篇专稿《博客趋向商业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博客新闻的主角。《作家新闻》2002年6月21日的报道标题是《MSNBC发布每日博客专栏》。与此同时,英国卫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国十佳博客评比。而 Business 2.0杂志2002 年第5期则组织了一次讨论:“博客是网络的下一个杀手应用吗?”
     2002 年 2 月的《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 50万到100万之众,每 40 秒钟,都有一名新的博客加盟进来。”
     9月,《财富》杂志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评选,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开头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迅速兴起的‘博客’—— 一种即时更新的在线日记更具有杀伤力了。”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落伍,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的 2000 名IT职员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方式作为政府内部交流、沟通和知识管理的工具。
     而有关“博客”的最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 月 15 日晚上7:41,硅谷最著名的 IT专栏作家 ,也是最著名的IT 博客之一 Dan Gillmor在他的个人博客网站率先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 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 blogger 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它标志着博客的商业化运用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1.3.2 博客在中国

     在国内2001年11月20日,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 Gillmor先生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网络日记”,并且向大家显示了他自己的网络日记。这使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网络日记”这个概念。
     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从2002年8月全面引入“博客”概念,到“博客中国”开通,展开应用实践。
     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
     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博客(blog)技术研究”顺利通过。
     但是谈到博客在中国的崛起不可不谈木子美。
     虽然在中国博客在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一些民间写手频频发言,对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某些频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严厉批评;而微软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称其在中国打击盗版的行动有问题。这些在传统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犀利言辞,不管是否正确,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制造这些言论的正是自诩为博客的人。而“博客中国”曾遭黑客持续攻击,有人猜测,博客中国发起的反对网络色情的专题揭露了一些站点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发一些人产生报复心理。攻击发生之后,个别论坛出现了一些幸灾乐祸的讨论。但具有讽刺性的是,方兴东的“摇旗呐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却是显得那样微弱,“博客中国”在批评“有色信息”的同时,自己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驶进了公众的视野。很多人认识“博客中国”是从木子美开始的。以至于访问和要求注册的人数激增,现在在博客中国注册申请还需要人工审查制度。
     方兴东自己也说:“是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②
     在几乎无法登录的情况下,博客中国11日的访问人次达到了11万人次之多,几乎比平时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此前日访问量最高为1.9万人次)。PV也在37万以上,是平时的4倍左右。如果网站正常,那么这些数据将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百度为博客中国提供的专门数据)

     
     1.3.3 差异背后的原因

     “博客”在中国就是以这种方式走向了大众,实在是出乎意外,也显得情理之中。
     其实博客创办以来也就出现了一个木子美,或者类似的一种极度个人化的写作。我们在各类博客网站中看到绝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以“思想共享”为主要特征。虽然此类写作在总体内容上不占优势,可以说在美国和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点击率和最热门文章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差异就很明显了。在博客中国的网站上的最热门文章的前20名中,就有12篇跟“性”与“木子美”相关。虽然中国博客和美国博客本身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从凸显的文章却是体现了社会环境和价值的巨大差异,同时我们在三大每户网站推波助澜的整个“价值放大”的过程中看到了中美双方新闻体制和价值的差异。
     首先,博客这种形式本身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它带给社会的影响也是一柄“双刃剑”。
     在彰显网络文化的本质的建设性的同时,也因为它的极度“自由”,因为人类自身的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博客的诞生再一次印证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著作,1994年,当一个叫做贾斯丁•霍尔(Justin Hall)的人透过网络发布他的“网上日记”,把自己对吸毒、做爱的体验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个臭名昭著的行为在吸引不少眼球的同时,有可能催生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
     我们知道,最多大众关注的事件,不是性就是暴力。电影是暴力最大的媒体,从“少林寺”开始就是暴力的开始。性和暴力是和平时期被群众关注的二个新闻热点,群众追逐热点“性和暴力”乐此不疲。而我认为这二者都是为满足人类的窥探癖而存在的。因为人类自身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所以不论是在中国社会还是在美国社会,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下面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中国社会对“木子美”事件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应。
     “在性方面美国人要比中国人开放许多,我想这一点很多人都会同意。对于社会没有压力的事情也就没有了对其进行突破的动力,所以最近美国也出了一个木子美,不过只成为社会的一条花絮。不像我们这里,网站当成炒作的商机、卫道人士声嘶力竭的进行声讨。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性的认识存在一种扭曲,我想这是不能够否认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里像我们这里这样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但是据茅盾先生说,在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写的淫秽作品有我们多。上半截反对下半截,这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文化景观。所以,对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来说,表达自己,也就确立了对传统社会规制一种反叛的姿态。”
     ——郭震旦《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透视博客的社会学意义》
     除了郭先生提到的中外性观念的差异,我觉得这还跟新闻体制和新闻价值的不同相关。我们看到在中国博客的发展还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受众也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声音要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木子美”事件也是倚仗“三大门户网站”的推波助澜才产生了“共振效应”。所以在博客在还没有取得与大众传媒同样的话语空间的时候,大众传媒仍然发挥着“议程设置”的功能,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和新闻体制影响到博客的信息释放。美国博客和中国博客实质上没有区别,美国博客也有“木子美”,但是在美国,性算不上新闻,而只有当性和政治结合的时候才是新闻,比如“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的绯闻案”,大众传媒也竞相跟进。在中国,传统媒体的新闻审查和管制与美国相比还是相对严格的,所以在博客的初创阶段,只有那些与传统媒体新闻价值相符合的信息才能被主流媒体跟进和放大,于是刚开始大众可能从主流媒体上了解到的关于博客的信息都是无关痛痒的,或者与性和暴力相关的,因为很多受众都是通过了大众传媒这样一个二级传播才能看到博客的信息,传统媒体按照它们的新闻价值过滤博客网站的内容。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中国博客是搭乘着“木子美”顺风车走入公众视野的。但是这种情况是一定会改变的,当“三大门户”网站在爆炒“木子美”事件的同时,也为博客在中国的推广做了一次免费推广。当博客进入主流,获得相当的话语权的时候,这种情况一定会改变。



     2 博客“新”在何处

     2.1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


     从理念上,早在中国出现“博客”一词之前,BBS上的在线日记、个人文集、讨论区等功能,足以让网民们建立起形式朴素的网上家园。搞点小创作、搜集感兴趣的资料和网络链接与他人共享,早就成为很多上网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博客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那么,博客日志这种民间发表方式,与BBS和个人主页又有何不同之处呢?由于博客网站的形式众多,未有一定之规,所以,要想清晰地勾勒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困难的,这里进行的只是初步的分析。
     
     2.1.1 博客与BBS的区别

     下图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百科全书Wikipedia对博客日志发布方式与传统网络社区BBS的比较:该图的制作者是一位英国博客Tom Coates,其中左图代表传统BBS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右图代表博客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图中体现出对两者差异的某种揭示:
     首先,从BBS帖子和博客文本的样式比较看,博客文本的内容结构更复杂。BBS的帖子结构较为简单,通常是一篇原创信息或评论,后面跟上其他网友的相关发言。而博客文本则是博客就某一主题,将他自己的原创文章,或搜索和挑选的网上最新信息线索,扼要地整理汇集后放在网上,供有相关爱好和需求的网友共享。博客文本往往以链接的形式存在,“最少量的提示文字加配丰富链接的文本,可以说是更有代表性的博客样式”。博客文本是集原创文章、链接评价、链接、网友跟进文章于一体的,比起BBS那种口无遮拦、随心所欲、良莠不齐的情绪化发言来,博客制作的日志更加审慎、仔细和周详,其单个文本的丰富性、讨论脉络的清晰度、论题的拓展空间都超过了BBS的网友发言帖子。
     其次,从帖子之间和文本之间的关系看,博客文本相对独立,排序方式也与BBS不同。BBS的帖子是按逆时间序列安排的,前后帖子的话题可能连续,也可能转换。有关同一主题的不同帖子,常常散落在不同的位置。因此BBS帖子存在这样的现象,大量的话题转换加剧了话题的衰变速度,对单个主题的讨论支离破碎,整合困难。而博客网站的不同文本,通常聚焦于不同主题,文本之间相对独立,每个文本本身就是一个主题的展开和深化。文本的放置有的是按逆时间顺序排列,有的则按重要性排列。拿中国的两个博客网站来看,“CNBlog.org”是逆时间顺序排列式,而“博客中国”则是主题排列式。
     第三,从目的来看,BBS更侧重于发言、评论,而博客文本则追求共享性。网络BBS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意见表达渠道为少数集团垄断的局限,而赋予大众在互联网这个公共传播媒介上,平等发言的机会。而博客网站则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赋予个人的发布信息寻求共享的可能性,这其中包含着强烈的信息扩散欲望,有一定的读者针对性,这是与BBS不同的。
     
     
     
     BBS BLOG
     技术实现 简单 简单
     版主管理 设立版主 无
     管理成本 高 低
     适用情况 讨论问题 个人展示
     社区支持 站内短消息 弱
     超链接 支持弱 高度提倡
     文章质量 比较低 质量高(实名制型)
     注册控制 弱 实名制
     新闻的及时性 高 高
     信息搜寻成本 高 低
     发文技术难度 很低 很低
     非主流信息发布 版主管理 容易
     信息反馈 实时 慢
     ——《浅谈博客与BBS的区别》

     
     2.1.2 博客与个人主页的区别

     有研究者分析了网民从论坛发言,到做个人主页,再成为博客的转变过程,其中可见这三种个人意见发布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公共论坛上张贴帖子,是网上“广播”发言的常用形式。但是,由于受到论坛主题和版主的管理限制,那些希望享受更多自由表达权并集中保存自己意见和发言内容的网络用户,就自然转向个人主页的解决方案。然而,有一利就有一弊。个人主页的难点在于,个人是否有足够的信息资源来长久维持其主页的魅力系数居高不下。从思索和解决这一难题入手,一些网络个人用户逐渐转向博客样式。”
     博客网站是个人主页的集中化。个人网站由于其对网民的技术水准、资金条件、维护资源的高层次要求,而注定只能为少数人拥有,但是博客网站的低门槛,则使其具有很高的开放性。1999年,一家名为Pyra Labs的公司开发出一种名为Blogger的软件,使因特网用户可以制作网页,而不必用称为HTML的复杂的计算机编码。第二年,这家公司创办了存放博客作品的网站Blogspot.com,这种软件和网站都是免费的。这使博客进入快速普及期。“成为博客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新技术;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FIP知识和许多软件工具;不需要许多网页制作知识。” 用户只需在网上免费或付费的博客网站上申请注册,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
     博客网站还具有个人主页所缺乏的公共性。既然博客网站的低进入成本特点,吸引了难以计数的博客参与,那么,它的读者号召力、内容包容度、网络点击率也就绝非“独门独院”的个人网站所能比拟。如果说,个人网站只是一对多的传播出口,其涉及的多是有关个人生活、事业和情感方面的私人话题、私人创作和私人资讯的化,那么,博客网站则是无数人对无数人的传播社区,这里既有个人爱好,也有公众趣味;既有私人观点,也有群体争论;博客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为个性化,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化又要被多数人认可。所以,博客的成功,关键在于他对内容的品评是否独到、甄别是否合理、推荐是否恰当,有多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博客是既体现自我,也考虑市场需要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3:42:4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兼述博客的传媒价值
内容提要
无论人们怎么看待博客这个新生事物,它都轰轰烈烈地兴盛起来了。从1997年12月约翰·巴杰提出博客这个名称,短短几年时间,博客站点的数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博客人群也呈现出雨后春笋般的激增。博客也由单一的文图功能发展到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无线等于一身,迈入了数字生活新时尚,成为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而刚刚过去的2005年更是博客新兴市场——中国博客网络发展中的关键一年,人们纷纷将2005年定义为“中国博客元年”。博客,正以它独特的个性,“傻瓜”式的管理,迅即化的传播,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今天,你‘博’了吗?”一度成为了流行语。更有人将博客誉为继书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大传播媒体。
关键词
博客
传媒价值

一、博客是什么?

“博客”,英文名叫blog或weblog,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是自己的开放的私人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的交流沟通。

博客这个中文名字是“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的王俊秀灵机一动的产物。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

博客不等于个人日记,blog一词来源于“网络日志(web log)”,而不是“网络日记(web diary)”。两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同。日记(diary):指个人把每日发生的事、经历和观察的东西写下的记录。个人性、私密性,主要为自己而写。日志(blog):航海记录,对船速、航程以及船上发生的所有对航海有意义的事件的记载。非个人、公开性。某种意义上主要是为别人而写。博客也不等同于个人网站,但博客可以是个人媒体、个人网络导航和个人搜索引擎。个人日记和个人网站主要表现的是“小我”,而博客表现的是“大我”,在所有优秀博客网站中,真正表达作者个人的内容非常有限,最多只是点缀,而不像个人网站那样是核心。

二、博客在国外的兴起发展及传入中国。

(一)博客在国外的兴起发展。

1997年,美国Userland软件公司CEO戴夫·温纳发布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网络脚本软件Scripting News,设计初衷就是希望帮助那些不擅长网页技术的人能够拥有自己的个人专栏,以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声音,利用这种网络日志的技术形式,每个人可以零成本地维护和创建自己的网络媒体,每个人都成为了独立的传媒发言人,最终以蜂窝状的组织结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民众性的文化社区,进而创造一种新的媒体形势。正是当年戴夫·温纳无心插柳的开发了雏形性的Scripting News,博客,被称为与email、bbs和icq并列的第四网络工具就这么悄悄地诞生了。

1999年7月,一个专门制作博客站点的“pitas”免费工具软件发布了,这对于博客站点的快速搭建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随后,上百个同类工具也如雨后春笋般制作了出来。这种工具对于加速建立博客站点的数量,是意义重大的。此后,博客站点的数量终于出现了一种爆炸性增长。

Pyra实验室被认为是博客最正宗的源头,经营主页托管和发布最受博客欢迎的工具Blogget.com。Pyra中包括Evan Williams在内的三个创始人,他们为开发复杂的“群体”产品编写了一个小软件,以博客方式保持沟通和协同。1999年8月,他们在网络上免费发布了Blogger软件。从此,许多人通过使用这个软件加入到博客中,博客队伍迅速壮大,Pyra也因此名声大振。一个互联网用户,可在3分钟之内申请注册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博客网站。Pyra仅成立3年半,博客注册用户已达数百万,其中有20万左右用户在积极建设自己的博客网站。而这只是国外博客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已。博客已深深渗透入许多国家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中学生乔治坚持在一个名叫“脱口而出”的博客网站上记日记的时间已大约有一年了。他认为这是一种比咨询、治疗更为有效的心理疗法,因为在这里,他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想法。从2002年9月7日开始,巴格达的博客Salam Pax就不间断地在他位于巴格达市区的卧室里写日志,并且发表在一个博客网站上。他的日志讲述从自家窗户向外看,所见到的巴格达市况,描绘了一个处于失控边缘的城市图景。由于Salam Pax的切身经历及其独特的视角,他的网络日志在网上发布后红极一时,成为许多关心伊拉克局势的网民的每日必读,许多人都想从他那里了解并探知巴格达人的生活真相。在战争期间,他的个人网站一直高居相关战争报道网站的十大链接之首。2002年莫斯科剧院劫持人质事件令俄国的博客Live Journal一夜成名,因为在Live Journal的博客站点上有第一手的“现场报道”,一位在剧院被绑架的舞蹈演员打手机出来告诉了里面的真实情况,而这个情况被Live Journal公布在了他的博客上。

(二)、博客在勃兴中传入中国。

正是在世界博客狂潮兴起之时,一个淅江海归派方兴东敏锐地把握住了这次难逢的好机会,适时地把博客概念于2002年8月正式引入中国,并于同年创建了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旋即中国博客开始上路。人们对博客这一新生事物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随之,各类博客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2003年中国博客用户达到20万,2004年达到100万,增长比率为400%,2005年中国博客用户猛增到600万,预计2006年全年将达到1520万,2007年达2860万,预计2005年到2007年年度增长率均在100%以上。[1]仅仅不到三年时间,博客已在中国实现了中兴,中国人民对于接受新兴事物的认知速度已变得异乎寻常地快。

博客读者数量据调查为博客用户的1.25倍,因此可推算出:2004年中国博客读者数量达125万,比2003年增长了400%。平均每个博客用户创建1.5个博客,因此可推算出:2004年中国博客达150万个,比2003年增长了400%。2005年博客规模达到900万个,预计2006、2007年博客规模将达到2280万个和4290万个。2003年初,Google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商Blogger.com,上市后市值迅速超过500亿美元,并带动了Blogger.com进一步发展。Google此举让风险投资商吃下了一颗定心丸。2004年7月,已经创办两年的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软银亚洲投入不到100万美元,约占博客中国10%的股份。随后进入2005年,各风险投资商瞄准中国博客运营商,纷纷将一笔笔风险投资汇入中国博客,对中国博客网络注资。

尽管存在争议,我们仍然可以毫不犹豫地认为2005年是“中国博客元年”,作为一种互联网现象,博客在2005年成为中国网络人民的一种广泛实践。

三、博客的特点、功能及使用情况。

(一)、博客的特点。

博客本质上只是一种平台,个人展示以及与他人互动的平台。现在各家所各自界定的博客概念,本质上只是做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满足人们日益突出和增长的新网络时代的“人本需求”。而博客特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

博客是一种“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零进入壁垒”主要是满足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的“四零”条件。而这种零成本、零技术、零时差、零许可、零编辑的个人意见、个人见闻甚至个人感觉的平台,无论它叫个人网站,叫博客,还是叫其他什么名字,肯定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影响、干预、骚扰或者推动社会,使社会向更关注个体、个性的方向发展。

2、三个要素的组成。

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贴子”组成;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放在最下面;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

3、频繁更新。

4、简洁明了。

5、个性化。

(二)、博客的功能。

博客,其实就是一个虚拟的自己,也就是网上的自己,通过文字、图片、音乐等构建网上的自己,可以构建出网上的家。从日前整个的趋势来看,博客不仅仅是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它的内涵在不断延伸。

博客应该是互联网2.0时代杀手级应用。什么叫杀手级应用呢?通俗一点来说,很多人会为了博客使用互联网,而不是使用互联网以后再使用博客,这在2006年当中成为了很明显的现象。没有一项互联网应用像博客一样,在整个社会方方面面各个层面,包括媒体层面、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产生过这么大的社会影响,而且2005年仅仅是博客时代一个高潮开端而已,2006年以及今后博客产生的影响在进一步放大。

1、系统功能。

①使用论坛整合接口,让博客论坛容为一体
在论坛里可以设置用户组权限,让特定的用户组有权限使用博客个人主页系统;用户在论坛里浏览自己的主题时可选择将帖子推送到自己的博客主页中去;在博客用户控制版面里,用户可以使用帖子推送功能,将自己在论坛里发表的优秀文章收藏到自己的博客主页中。

②实现与论坛数据整合
如果您已经拥有一个论坛帐号或注册了一个论坛帐号,无须再次注册即可登陆博客系统;如果您在博客系统中注册一个博客帐号,无须再次注册即可登陆系统论坛。
③功能强大的个人主页系统
拥有二级域名,个人日志,相册系统,播放音乐,放置flash特效等功能。
④搜索功能
强大博客的搜索功能,让您快速的寻找您要查看的博客和文章。
⑤轻松架设博客门户站点
提供便捷的内容调用功能,内容丰富的站点首页和分类页面,文章分类浏览功能;可访问个人主页内容,分享他人的博客主页。
⑥朋友圈功能
创建一个朋友圈,邀请几个知心朋友,谈天说地,享受网络交流的便捷。
⑦可自定义编辑的用户模版系统
功能强大的用户风格定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后台操作制作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新的风格定制功能为每个模块提供了背景颜色,背景图片,字体颜色,字体大小,边框样式等属性设置,您还可以为你的博客主页设置个人个性化的头部logo,所有图片(背景图片,头部logo等)可以选择系统提供的图片或使用自定义图片
⑧论坛文章推送功能
管理自己的发表的文章,可以将优秀的文章加入到自己的博客主页中,永久收藏;您也可以在浏览主题的时候选择将主题推送到您的博客主页中。
⑨个人相册系统
支持多相册功能,可将您的相片分类收藏,方便查询和浏览,支持相片上传和使用URL地址两种方式保存相片。
⑩统计被博客查看次数
记录博客被查看次数,让您了解您的博客受人关注程度。
以及mp3添加、播放功能,留言本功能,文章分类发表,过滤用户IP,日志的后台管理、删除、修改,修改部分图片,友情链接,首页日历,天气预报等等相关功能。

2、沟通功能。

大多数博客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将所想所感诉诸博客,博主们达到了一种良好的自我沟通。美国中学生乔治坚持在一个名叫“脱口而出”的博客网站上记日记的时间大约有一年了。他认为这是一种比咨询、治疗更为有效的心理疗法,因为在这里,他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想法。而一些博客多则可能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由于沟通方式远比email、bbs、icq、讨论群组等更为容易、简单而全面,博客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此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容网络(Intranet)。目前有众多网站可以让网友设立帐号及应用博客,世界最著名的是www.blogger.com(已于2003年被google收购重组)。浙江传媒学院的罗林志差不多每天都要到几家知名的博客网站上去逛一逛——看看其他博客的文章,对能产生共鸣的文章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看看网友们对自己言论的种种评价,写写当天的见闻感受。博客,正以独特的视角影响着人们的沟通世界与方式。

3、三大自我功能。

个人自由表达与出版;知识过滤和积累;公开的自我展示,随时随地的过往自我记录与前翻。
此外,博客的传媒功能、商业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专业功能等也不可忽视,受到人们越来越高度的重视。

(三)、博客使用情况。

2005年前三季度,中国博客累计注册账户数达到3365万,博客用户越过1000万,比2004年翻了一番,预计2006年博客用户将达到2280万。中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博客大户。当2002年博客刚刚传入中国时,最早的博客,多是文学青年的主战场,他们的博客文字,没有知名或者不知名之分,大多是心情的产物,并顺理成章成了展现才华的舞台,如今博客在中国已发展了四年,并于2005年达到了初步兴盛,博客用户也发生了种种变化,个人使用blog归类于了种种原因。

1、普通人
①写网络日志,记录心情,个性展示;
②自我展示,包括图片展示;
③收集和展示优秀的图片或转载他人的作品来表现自己的审美品位和思想品位;

2、艺术人才或有艺术才华的人或有艺术品位的人
④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示自己的绘画、摄影等作品);
⑤作家或写作爱好者或想尝试写作的人,展示自己的文学作品;
⑥家居生活展示(此点也可归纳到普通人);

3、很有思想或有自己独特观点的人
⑦通过blog来展示自己的思想,有可能的话还希望能会获取一定的报酬;
⑧自己没有什么多大的才华,而又打算通过网络流量来赚钱的人,整理、收集大量优秀文章;

4、特别提取类别
⑨flash动画人才,展示自己的动画作品;

⑩音乐工作室或音乐制作人才,发布和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发布工作室最新动态;
⑾个人翻唱作品展示,个人秀;
⑿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喜欢哪位音乐家或歌星、影星;
⒀把blog当个人简历.作为展示用(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毕业生都在忙着找工作,他们都需要简历,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在网络上也同样一样需要一份,他们缺少一个像样的简历,有特点的简历,大多数简历都是传统简历的翻版,内容简单刻板,缺乏能够体现简历本人思想的材料)。

5、专业博客

国内最著名的是刘韧、洪波的DoNews,中国最大的IT写作社区,目前成为4.2万名编辑、记者、自由撰稿人以及IT从业人员的交流平台。2005年,DoNews举办了深圳和上海两场IT人聚会,反应热烈。DoNews的ALEXA排名也坐了直升机,从1000名直线攀升到200多名。

每个人的生活有所不同。我们也把各种应用基本上划分为四个层次:记录分享,主要是个人发表层面,每个人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展现自己、表达自己,把生命中的各种东西都记录下来。二,博客比电子邮件、比即时通讯更深度、更全面综合的交流沟通方式,原来的亲朋好友,原来的同学、同事等等通过博客跟你进行更深度的交流沟通方式,而博客即将推出的博客邮件和即时通讯等等,都会把沟通交流进一步加强,大大拓展传统的单个人交流沟通能力。第三,交友平台,通过博客本身,因为博客是在网络里边,没有时空限制,你可以24小时结交各种朋友,因为有一个博客作为基础,可以建立真正可以信任和信赖的交友方式,这种交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友,比如说你可以通过生日,博客网现在将近有一千万的用户,每天大概有两万多人要过生日,这两万多人跟你同一天的过生日,他有什么样的爱好,可以通过生日串起来;还比如喜欢哪本书,在所有博客里面,喜欢这本书的人很快可以列出来,都可以看出来,可以细化到中国的每一个镇,只要这个镇的博客可以查出来是哪些人,包括职业、血型,通过各种包括你的兴趣爱好,把人与人很方便的综合在一块。第四,体现未来长远商业模式,既然博客能改变一个人生活,让一个人花这么多的时间在上面,怎么让博客创造更大的价值,包括让他能够赚到钱,把博客各种需求,包括买卖的需求,求职的需求,各种需求,通过博客的平台最方便快捷匹配起来。

四、博客的分类及中国三大博客网简述。

(一)、博客的分类。

一般有战争博客(warblog,Mattwelch发明),日记博客(Journal blogt和Diary blog),知识博客(knowledgeblog、klog、K-blog),新闻博客(News blogs),专家博客(Pundit blog),技术博客(Tech blog),群体博客(Group blog),移动博客(Moblog),视频博客(videoblog),音频博客(Audioblog),图片博客(Fotolog),法律博客(blawg),文摘博客(Digestblog)等。由此还衍生出大量新词汇,比如博客世界(Blogosphere)、博客精英(Blogerati)、博客链接(Blogroil)、法律博客(Froglogs),语言博客(Linguablog)和小猫博客(Kittyblogger,指写些日常琐碎内容的博客)等等。
而博客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个人创作;另一种是将个人认为有趣的有价值的内容推荐给读者。

(二)、中国三大博客网站简述。

根据自身特殊的定位和顾客群,不同的博客网站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所强调的功能与服务也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是独立托管网站,有的依附于门户和专业、行业网站。这种多样化的博客托管形成丰富多彩的博客内容和广泛的接触面及影响力,正是多样化产生了精彩。不同的博客网站都有自己的特色,而这正是值得我们去细致研究并借鉴的地方。中国博客迄今已发展为较为成熟的运作运行模式,众多较为著名的博客网站与博客用户早已是家喻户晓,而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今名为博客网www.bokee.com),中国博客网(www.blogcn.com)和BlogBus(www.blogbus.com)以不同风格与经营特色,获得了广大博客用户进驻,凭着节节上升的点击率,先后赢得了风险投资商的青睐。而中国博客市场也呈现出“三分天下”的大致局面。

1、博客网http://www.bokee.com/: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002年8月,博客中国成立,2004年成为博客门户网站。2005年7月,博客网正式更换域名,原域名“blogchina.com”自7月1日起,正式更名为“bokee.com”,中文名称“博客中国”也更名为“博客网”。初创之期,博客中国曾被定位为精英博客、“每天五分钟为思想加油”的知识网站,一批高端的专栏作者以其真知灼见、观点鲜明的文章树立了该网站不可替代的内容地位。改版改名之后,Bokee的整体定位从“宽容、理性、有趣”过渡到“博客网,你我的网络”,业界观点有赞亦有贬,而在这场没有结论的争论中,博客网自称是“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适应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需要”,“标志着互联网第二代门户时代的来临”。
2005年初,博客网因率先披露盛大购买新浪股票声名鹊起,网站排名不断攀升最终获风投青睐。方兴东又先后将“博客第一脱星”木子美与2005年网络“林仙儿”芙蓉姐姐招至麾下。方兴东将芙蓉姐姐喻为“大集市里的章子怡”,请起代言并拍摄首部博客电影。在一片口水混战中,方兴东宣布博客网大众化的转型。
博客网对于市场以及主流舆论的敏感度是无可厚非的,这是它吸引用户的致命魅力,也是其能在各种排名,各种评价中一直高高居于榜首的重要因素。其改版之后的主页仍以强调信息为主,类似新浪等媒体门户网站。博客网拥有一大批“精英群体”,在信息力量和引领舆论方向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的声音正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其门户的影响力是所有博客网站中最突出的。
但从强调“精英群体”过程到强调“分享”,博客网似乎转变了方向,而其整体感觉仍然“贫富悬殊”。博客网是不会放弃它赖以支撑的“精英力量”,却又尴尬的徘徊在“大众博客”的边缘,使大众对其整体定位产生疑惑。与此同时,其极不专业的Blog技术,让博客们在使用倍感不便。[2]
不过,第二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媒体评选,经过网站评选、投资年会现场代表和专家评选等层层遴选,博客中国(今为博客网)在众多明星媒体中脱颖而出,被年会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媒体,进一步巩固了其中国博客龙头老大的地位。

2、中国博客http://www.blogcn.com/: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02年,年轻的胡之光刚走出大学校门,他的浙江同乡方兴东刚把博客的概念引入中国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胡之光意识到博客将会影响未来生活,他与其他两个伙伴创办了中国博客网。2003年,木子美发表网络日志《遗情书》让中国博客网名扬天下。建个人博客,发表网络日志开始成为年轻人的时髦生活方式。得益于木子美的启蒙,2005年的中国博客网一度被业界认为是“网上最大的文学女青年集合地”,中国博客网也在2005年秋的博客风潮中拿到1000万美元的风投。中国博客的博客通行证功能更加体现了网站集互动、文化娱乐及休闲为一体的强大功能。
中国博客网依赖“每周一星”、“热点话题”、“博辩擂台”、“专栏作家”、“图片博客”等各种精彩项目,将Blogger们的精华展现在主页上,比如“图片博客”,就是按照录入时间更新,满足了网民们展示的欲望。它还通过举办各种“辩论”、“擂台”,促进Blogger之间的交流。
但中国博客的用户局限比较明显,不利于自己的传播及普及。在“木子美之遗情书”事件逐渐趋于正常化之后,中国博客人气上升趋势已经大不如前。另外,中国博客服务的稳定性有所欠缺,时不时挂出的“系统正在维护”的免战牌让博客们倍受折磨,尤其是对新用户不够友好。[3]

3、博客大巴http://www.blogbus.com/: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博客大巴是国内第一家Blog托管服务商(Blog Service Provider),也是首家商业运作、提供收费服务的中文Blog网站,在中文Blog业内享有盛誉。博客大巴以Social Software的开发应用为基础,建立可信任的社会化网络(Social Network),实现个人信息价值最大化,成为国内Blog服务功能性应用的引导者,它定位于“简洁、易用、人性化”的宗旨,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更多的实用功能,帮助用户创立自己的“个人门户”。博客大巴拥有大量的高端用户,其积极健康的内容对外界产生了日益重大的影响,并且以“社会性链接”带来的新增用户确保了高质量的用户群体不断扩大。
由于自身定位,博客大巴的首页没有大量的信息,而用户的评论和文章也需要进入二级页面“排行”等才能看到,整个页面风格告诉用户,“我们专注于Blog”,在注册和使用的过程中,它也秉承“简洁、易用、人性化”的原则。博客大巴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在于其模板的精致美观,这是众多博客托管网站都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而也正是这一点,为它吸引了大量时尚的、知性的用户。
但博客大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模板上,在后台技术上就稍有欠缺,Blog的功能趋于简单,界面风格清新但比较简陋,系统问题也常有发生。同时,在用户Blog的展示上没有分类,基本是通过最近更新和点击率来完成,没有好的社区气氛。[4]
中国的博客网站已开始进行有意识的商业化操作,但都还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因为博客产业和盈利模式尚未清晰,大部分风险投资商和大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还处于关注阶段。
五、博客的传媒价值。

博客的传媒价值也可以归纳为博客功能中的传媒功能,由于这一功能愈来愈凸现出强大的态势,故进行单独论述。
很多人将博客誉为自书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大传播媒体,虽然博客也是基于互联网络,但它却是网络中的独立特行者,较之以前的网络交流方式email、bbs、icq等而言,博客强大的自我功能与完善的主页模式让这些旧的交流方式望尘莫及、叹为观止,因此人们称之为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第五大传播媒体。而博客也正以它独特的视角、迅即的传播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美国一个著名汽车博客,新近就找到了大众汽车旗下的奥迪公司作为自己的唯一赞助商。因为奥迪发现,85%的买主在购买汽车前都要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如果谁在博客上发表了一些对于公司产品不负责的言论,就会使销售大受影响。

(一)、独特的视角,最第一手的资料。

从2002年9月7日开始,巴格达的博客Salam Pax就不间断地在他位于巴格达市区的卧室里写日记,并且发表在一个博客网站上。他的日记讲述从自家窗户向外看,所见到的巴格达市况,描绘了一个处于失控边缘的城市图景。由于Salam Pax的切身经历及其独特的视角,他的网络日记在网上发布后红极一时,成为许多关心伊拉克局势的网民的每日必读,许多人都想从他这里了解并探知巴格达人的生活真相。在战争期间,他的个人网站一直高居相关战争报道网站的十大链接之首。
2002年莫斯科剧院劫持人质事件令俄国的博客LiveJournal一夜成名,因为在LiveJournal的博客站点上有一手的“现场报道”。一位在剧院内被绑架的舞蹈演员打手机出来告诉里面的真实情况。原来车臣的绑架者只是希望在莫斯科大街上举行游行以让车臣的战争结束。这和俄国的主流媒体报道不同的消息发布到了LiveJournal上,于是急欲获知人质僵持阶段状况的人们终于能够明白一些绑架者的动机和要求。
博客们笔下亲身经历的文字远胜于CNN们的摄像机。

(二)、博客被冠以“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

正是六年来博客技术凭借网络的大众传播力量,仅仅依靠并不高深复杂的Blog软件,却延续着有如Linux颠覆微软的路线。
博客界最具震动的事件富有戏剧性发生在2002年中,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Trent Lott)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连线》杂志的评价说:“博客已经成为传统新闻记者的预警系统,能够提前提醒即将爆发的不引人注目的突发性新闻。”尽管很多人还在怀疑博客上信息的真实性,但是911事件中诸多当事人的博客站点还是成为了消息来源,以至于很多媒体纷纷引述。
“博客在中国还处在早期萌芽阶段,”中国最大的博客站点负责人方兴东不无感慨地说,“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与我们还有距离,但是国际博客们风起云涌的行动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除了博客中国外,中国数字部落、风语者也都是国内比较成熟的博客站点,尽管博客用户只有一千多万,还远远起不到大众传媒者作用,但是中国的博客们正在努力从地下转向主流。

(三)、博客成就名人,名人成就博客。

真正搅动中国互联网让博客家喻户晓的是一个叫木子美的网络美眉(据分析,也可能是一男子)。“作为一名自由无职业者,除了一些法律要求的义务外,我所有的生活在我看来都是属于我自己的私人生活,包括写blog。虽然blog公开于互联网,但这不影响我的个人意志和自由选择。”木子美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写道。在网络上“她”的身份是视频聊天室里的舞女,每篇日志的开头总会配上一张舞女的照片。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她”更像是男性写手在网络上的虚拟身份。
将博客和web2.0概念引入中国,博客网创始人,方兴东者,2006年初,博客中国(博客网前身)因率披露盛大购买新浪股票声名鹊起,网站排名不断攀升最终获风投青睐。方又先后将“博客第一脱星”木子美与网络“林仙儿”芙蓉姐姐招至麾下。方兴东更是将芙蓉姐姐喻为“大集市里的章子怡”,请起代言并拍摄首部博客电影。在一片口水混战中,方兴东宣布了博客大众化的转型,方兴东也成为将博客深入普及的第一人。
更甚者,新浪博客内部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拉名人进驻新浪作博客,成功将朱伟、余华、潘石屹、徐静蕾、韩乔生、韩寒等各路名角,一股脑儿地纳入旗下,使得原本是商业操作的“首届中国博客大赛”的赛事,演变成为一场大众的狂欢。仅仅两个月,已经有100万人进驻新浪博客。名人博客的台风席卷全中国,让博客的概念得到了最全面的普及。
各地方网络同样摩拳擦掌,意欲分享这场网络传媒盛宴,荆楚网的网站博客已于2005年底推出。地方网站博客的出击更为博客的第五传媒称号增添了不少锦色。这股博客狂潮,自然也吸引了众多风险投资商的眼球。

(四)、广告收入成为博客获得赢利的第一种手段。

尽管据中青报调查显示,有55.1%的人认为“广告会使博客变味”,但由于“博客网站需生存,必须先解决赢利问题”的“瓶颈”限制,博客广告收入还是作为博客获得赢利的第一种手段进驻了博客生活。
2006年7月3日,“黄昏的地平线”登录自己的博客,输入和讯网提供的广告代码。随后,在其页面左边“博客简介”栏目中出现了反病毒厂商瑞星公司的商业Flash广告。同时和他一起在自己的博客上投入广告的博客写手,还有999个。如此大规模地在个人博客上投入广告,在国内尚属首次。合作双方,是和讯网“博客广告同盟”和瑞星公司。根据协议,瑞星为此次广告投放支付了60万元。这1000个博客写手将按不同比例分配其中的54万元,剩下的6万元则归“博客广告同盟”的组织者——和讯网所有。[5]
博客广告的出现是博客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说在互联网发展中没有商业介入的话,很难想象它能发展到今天。而博客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也需要商业介入,无疑,没有人会负债运行博客,这与互联网发展规律是一致的。
除了广告收入之外,各博客网站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均采用了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如以浏览为主,或以用户增值服务、启动移动博客通过SP(短信服务商业)提供,企业博客,针对注册用户的应用和服务本身收费等等方式。但博客精神中最本质的“自由”成为决定了它的商业动作将不会像20世纪90年代网络热潮那样鼎盛,这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五)、打开了一扇对外开放的新视窗,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媒体。

世界是平的?在《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那本热卖了整整一年的畅销书中,互联网似乎已经推倒了所有国家与人中之间的藩篱,各种形态的资讯在各大洋的海底光缆中畅通无阻。
但实际上,由于语种差异的客观存在,中英文博客生态圈之间的信息传递从其初具雏形的那一天起就处于极大的失衡状态。“没有被英文描述过的事情其实没有真实存在过。”德国之声博客大赛的中国评委安替这样认为。当中国的知识分子通过英文媒体了解大洋彼端的第一手新闻时,绝大部分欧美民众只能通过境外媒体驻华记者水土不服的视角来观察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里每日的剧变。
“东南西北”的出现或多或少地改变了这种状况。这份由香港人操持的博客以惊人的速度和准确的表意将每日中国本土媒体和中文博客上的重要观点以英文为载体传播出去。在今年秋季国内的大量新闻事件中,“东南西北”已经在不经意间左右了海外媒体驻华机构的视线、意见甚至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
在传播学理论看来,大众传媒的信息并非直接流向受众,而是通过那些频繁接触传媒信息的意见领袖来影响更多的个体。[6]
毫无疑问,“东南西北”已经开始在自东向西的消息传播路径中扮演起意见领袖的角色。而众多博客原生态、第一手式的描述必将成为国外了解中国以及中国人之生活的最佳场所。未来可知,博客力量必将主导外国政府政要及国外人对中国人民生活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看法。
作为一种媒体,博客为任何个人拥有自己的“出版”开辟了坦途,从而发展了“信息平等”的技术手段,交流平民化使得交流成为一种容易实现的权利。博客的出现,意味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出版社,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条件公开自己所愿公开的生活和思想,一个平民的信息时代真正来临,这正是博客的平民性,或叫草根性。博客与网络2.0的到来与昌盛必将对传统门户产生巨大的“核打击”。
博客是新媒体的代表,天然具有平等与自由的特征,是新的个人人际交流方式,以个人为中心的信息过滤和知识管理,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出版,而且博客的受众很明显具有学历高、收入高、职位高“三高”特征。2005年第二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评选结果在中国传媒投资年会上揭晓,在激烈的角逐和评选中,博客获得了众多网友以及与会专家和代表的青睐,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n,今博客网www.bokee.com)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媒体,社会进一步承认了博客咄咄逼人的传媒功能,认可了博客的传媒价值。

(六)、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博客成为一些企图出名的人的梦想,认为只要博客一下,而且博得够大胆,发些“惊世骇俗”的文章和图片,就能吸引公众注意而出名,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博客的健康发展。
如何突破赢利瓶颈,实现博客的商业化运作,建立成功的盈利模式,吸引大笔投资注入,这个问题可能是博客长足发展所急待解决的重中之重。
另外,博客文化、博客写作规范、博客立法、对博客的反思和规范、移动博客如何真正得以广泛普及等等,都将成为博客发展中的系列重要问题。

六、2005年中国博客发展大事记。[7]

2005年初,博客中国邀请网络界、投资界和博客界知名人士,发起2005年博客研讨会。
2005年1月21日,OWEN提出“命题作文”10 Places of My City ,将其当作一次社会性网络协作的实践体验,通过Technorati的标签搜索功能,配合Blog,Flickr等社会性网络工具,将这些信息内容聚合在一起。
2005年2月,博客王吉鹏爆料盛大入股新浪网,引发了《盛大收购新浪19.5%股份》博客传播事件,引起业内轰动。博客中国(blogchina)专题记录。
2005年3月,第二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评选,博客中国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媒体。
2005年3月末,QQ推出自己的blog:Q-Zone。
2005年3月20日,晚10点半左右,小百合Blog系统停止运行,用户被取消了在Blog发表文章和评论的权限。
2005年5月13日,boingboing in China诞生。6月与poseshow合并,成为postshow.net。
2005年5月,中国博客研究中心(research.bokee.com)创建。
2005年6月,博客中国并购百纳盛世,推出无线博客。
2005年6月,中国博客网(www.blogcn.com)发布M-RABO和RABO,启动收费服务。
2005年6月,博客中国图片博客正式开通。
2005年6月7日,Engadget推出中文版。
2005年6月27日,Blogger爱心援助Blogger王俊。
2005年6月28日,blogsome等境外服务被封。
2005年7月,国内第一部博客电影诞生。博客网与中博传媒合作开发博客电影,共同投入资金拍摄、发行,为博客电影搭建平台,形成博客电影群体。
2005年7月,博客网与解小东起的中国娃专项基金合作,共同关注中国儿童公益事业发展。
2005年7月19日,博客网于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博客网新版亮相发布会”,宣布正式启用“Bokee.com”新域名,中文名称“博客网”。
2005年8月,百度上市事件,引发博客探讨汹涌浪潮,引发博客传播事件。
2005年8月,博客网宣布获得业内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总额为千万级美元。
2005年8月,台湾女孩AnaisLee发起怪癖接力游戏,成为流传于中文博客圈中最火爆的话题。
2005年9月8日,博客网于北京西苑饭店举办成立三周年庆典酒会。同日,新浪在京宣布推出Blog2.0版的公测版。
2005年9月24日,搜狐举办首届全球中文博客大奖赛。
2005年9月26日,新浪推出首届中国博客大赛。
2005年10月2日,网易推出新版博客托管服务。
2005年10月12日,博客网与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办的 “2005中国网络传播学院奖·第二届全球中文博客大赛”开幕。
2005年11月2日,搜狐推出博客公测版本。
2005年11月5-6日,2005年第二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在南京举行。博客受到高度重视,专门开辟两个博客研究专题讨论。
2005年11月5日,第一届中文网志年会在上海举行。
2005年11月6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论坛”。

七、博客网站(BSP)列表(仅限于中文)。[8]

冷冰博客 http://5ilb.com/
天天在线博客 http://blog.116.com.cn/
城市乱猫 http://blog.52it.com/
安全中国博客 http://blog.anqn.com/
加拿大博客空间 http://blog.bcchinese.net/
部落格男孩 http://blogboy.net/
赛迪网 http://blog.ccidnet.com/
成长博客 http://blog.cersp.com/
互动出版网 http://blog.china-pub.com/
ChinaUnix博客馆 http://blog.chinaunix.net/
财经博客 http://blog.cnfol.com/
BlugCup http://blogcup.com/
体育博客 http://blog.e2008.cn/
新线博客 http://blog.freshwired.net/
汉博教育博客 http://blog.handsbrain.com/
慧聪网商人博客 http://blog.hc360.com/
沪江博客 http://blog.hjenglish.com/
柒零博客 http://blog.houhai.com/
IT博客 http://blog.itqiao.com/
博客堂 http://blog.joycode.com/
金山博客 http://blog.kingsoft.com/
博客派那 http://blog.pengyou176.com/
博客中心 http://blog.qianqian.net/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
VC知识库Blog http://blog.vckbase.com/
新军事博客 http://blog.xinjunshi.com/
财富博客 http://blog.xyfund.com/
Yam http://blog.yam.com/
网易部落 http://buluo.163.com/
美味书签 http://del.icio.us/
地理博客 http://dili.wjstar.net/
花月博客 http://flowergood.com/
鼎盛军事网 http://mil.jschina.com.cn/
MSN个人空间 http://spaces.msn.com/
深圳都市网 http://www.0755.com.cn/
酷文博客 http://www.07j.com/
123博客 http://www.123blog.cn/
126博客网 http://www.126blog.com/
博客之家 http://www1.bloghome.cn/
天涯博客 http://www2.tianyablog.com/
世纪博客 http://www.36588.cn/
我爱博客网 http://www.52blog.net/
我爱博客 http://www.5ablog.com/
70博客 http://www.70blog.com/
中国新记者 http://www.areter.com/
生物博客 http://www.bioon.cn/
BlogBus http://www.blogbus.com/
博客中国人 http://www.blogchinese.com/
炎黄博客
http://www.blogcn.com.cn/

中国博客网 http://www.blogcn.com/
博客动力 http://www.blogdriver.com/
中国教育人博客 http://www.blog.edu.cn/
博客之家 http://www.blogerhome.com/
BlogJava http://www.blogjava.net/
博客电影 http://www.blogmov.com/
敏思博客 http://www.blogms.com/
好博客 http://www.blogok.net/
中国户外博客网 http://www.blogoutdoor.com/
博客网 http://www.bokee.com/
IT经理世界 http://www.ceocio.com.cn/
中国假日网 http://www.china-holiday.com/
中国价值网 http://www.chinavalue.net/
博客园 http://www.cnblogs.com/
博客生活 http://www.cnweblog.com/
D5Studio http://www.d5cg.com.cn/
斗牛士 http://www.donews.com/
一抹微蓝文学博客 http://www.eomoo.com/
法律博客 http://www.fyfz.cn/
崇尚博客 http://www.griblog.com/
igooi http://www.igooi.com/
艾幽博客 http://www.iiu.cn/
播客天下 http://www.imboke.com/
IT动物园 http://www.itzoo.com/
山东博客中心 http://www.sdblog.cn/
中华部落阁 http://www.mblogger.cn/
医药博客 http://www.medblog.cn/
新水木 http://www.newsmth.org/
我爱我家 http://www.oioj.net/
博客先锋 http://www.pingce.net/
强国博客 http://www.rmblog.com/
阳光博客 http://www.shineblog.com/
SOHO小报 http://www.sohoxiaobao.com/
中文学生博客 http://www.studentblog.net/
淘宝博客 http://www.taoblog.com/
网贝博客 http://www.thiscn.com/
土豆网 http://www.toodou.com/
U博客 http://www.ublog.com.cn/
UC无限概念博客 http://www.ucblog.com/
罗维博客 http://www.wayway.cn/
寻风城市 http://www.welkincity.com/
加西生活网 http://www.westca.com/
博客先锋 http://www.xfblog.com/
西湖小学教育 http://www.xhschool.com/
世纪心理沙龙 http://www.xlxcn.net/
传媒沙龙 http://www.xmediacn.com/
歪酷博客 http://www.yculblog.com/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
清风博客
http://www.zuiqf.net/


注释:

[1]见《2005年中国博客市场研究报告》,原文链接:http://top.anyp.cn/content/2005-08-23/83439.aspx.
[2]摘自《2005年十大中文博客网站点评》,原文链接:http://top.anyp.cn/content/2005-08-23/83439.aspx.
[3]摘自《2005年十大中文博客网站点评》,原文链接:http://top.anyp.cn/content/2005-08-23/83439.aspx.
[4]摘自《2005年十大中文博客网站点评》,原文链接:http://top.anyp.cn/content/2005-08-23/83439.aspx.
[5]《平民博客可以靠广告赚钱了吗?》,中国青年报实习生,任伟娇,2006年7月24日《中国青年报》第二版。
[6]见《经济观察报》生活方式增刊稿件。
[7]见中国博客研究中心(research.bokee.com),Research整理。
[8]见天涯博客(http://www1.tianyablog.com/).

参考资料:

1、中国博客研究中心(research.bokee.com)关于博客的定义。
2、《博客:拾穗者与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三联)。
3、《媒中媒:2006年博客网新生活方式战略》,编辑:李祥甫。
4、《“博客源头”仍难获利》,杨琳桦。
5、《2005年博客与web2.0十大最拽的武侠人物》,西门吹草。原文链接:http://doux.bokee.com/tb.b?diaryID=10704923.
6、《2006年博客界发展的几个问题》,秦尘,我写传媒网2006年1月9日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07:43 , Processed in 0.1542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