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顺德翰墨十家邀请展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40:51 | 只看该作者
对佛山建设岭南文化名城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作者:廖之春 来源:佛山市政协

       为加快推进岭南文化名城建设,市政协调研组前期在蔡河义主席、杨锡基副主席的带领下,开展了“弘扬岭南文化,推进佛山特色文化名城建设”专题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中所反映的情况、问题客观全面,提出的对策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个人对此表示十分赞同。下面,我想结合调研报告内容,对如何推动岭南文化名城建设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孕育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和民俗事象,保留了大量具有珠江三角洲特色和能够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文化遗产。可以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佛山建设岭南文化名城最根本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2003年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打造“文化名城”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兴建了一批高水平的文化设施,举办了多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活动,全市文化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即: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其中“岭南文化名城”是指将佛山建设成为我国岭南文化传承、集大成发展的主体区域,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和发展的著名城市,辐射珠三角、影响华南地区,成为人们领略享受纯正岭南风情的地方。应该说,“岭南文化名城”定位的提出,是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文化名城”战略目标的一个延伸,也是一次传承、深化和细化。因此,佛山建设岭南文化名城,不仅具有先天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近年来全市文化发展成果也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发展定位的提出只是一种目标,目前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基本现状在调研报告中已经有较全面的阐述,我这里简单再谈谈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市文脉传承不尽人意。佛山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商品经济发达,孕育了辉煌的历史文化,留下的能够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数量在全省均居前列。但是,我市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对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认识不清,把握不准,保护机制不完善、保护经费严重不足、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保护队伍素质偏低等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致使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发展不如人意。
       二是城市建设缺乏岭南文化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总的看来却没有形成蕴涵佛山历史文化和人文取向的城市风貌,无论对旧城的保护,还是新城的建设,都显示出注重物质规划的功能主义思想,缺乏注重社会文化的人本主义思想,致使城市建设从空间布局、外观设计到与环境的协调等方面体现出的岭南文化特色与内涵不足,城市面貌体现不出城市的精神价值追求,缺少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令人神往的文化魅力。
       三是城市的岭南文化标识尚未形成。近年来佛山开展了大量的历史研究和文化弘扬工作,开发利用了一大批历史名人、文化景观、地方民俗,提炼并发展了粤剧、武术、陶瓷、龙狮等文化品牌,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还不充分,独具岭南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有待进一步深化,城市的岭南文化标识还未完全形成。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岭南文化的特性之一就是平民性,这在制度层面上主要体现在政府为大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佛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岭南文化名城建设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比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缺少整体规划、门类不够齐全、功能不够完善、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形式缺乏生动性和多样性,与群众的文化需求之间存在落差,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群众性文化活动创新不够等等,都不利于岭南文化名城的建设。
       五是岭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近年来,依托发达的制造业优势,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仍然处于明显滞后状态,尤其是以岭南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产业,总体规模比较小,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不高、多元投资体制缺乏、管理机制建设滞后、文化市场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等长期从事传统民间艺术品经营的文化企业,仍然没有享受到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导致其生存举步维艰,技术人才大量流失。
       六是市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是城市发展定位能否最终实现的决定因素之一。在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中,佛山的社会结构、人口组成、户籍制度都呈现出变动大、变化快的特征,与市民化历史悠久的成熟的国际化都市相比,佛山市民阶层的形成过程较短,农转非户口的大批量增加、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使佛山的社会分层日趋复杂,导致市民素质参差不齐,与佛山谋求的城市定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岭南文化名城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就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也提几点解决的办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是在组织层面上,要加强制度建设和领导力度。我非常赞成调研报告中提出的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统一规划、部署岭南文化名城建设,建立健全目标和工作责任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将各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力度。
       二是在城市文脉的传承上,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岭南文化名城建设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要科学编制各项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继续做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建立名录和申报工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机制,对列入国家、省、市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所涉及的建筑物、场所、遗址及其附属物,由市、区、镇(街)各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分别投入项目保护配套资金进行科学的整体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享受政府特殊文化人才津贴,项目代表性传承单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优秀的文化遗产列入乡土教材,因地制宜地开展乡土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三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彰显出岭南文化特色与魅力。调研报告中提到的“九大文化载体系列”非常好,应加快建设步伐。此外,当前还要妥善做好城市“三旧”改造中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工作;旧城改造要注意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延续历史名镇人文风貌;利用旧城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其文物博览、文化旅游、商贸、休闲的功能,提升旧城的价值,展现历史文化名城新貌。
       四是在城市文化标识的树立上,要发掘和打造富有岭南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集聚地,要建设岭南文化名城,就要挖掘、提炼历史文化资源中最能反映岭南文化特色的要素,打造出能体现时代高度和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城市文化品牌,形成统一、鲜明的城市文化标识,从而赋予佛山以清晰生动的城市面貌,向世界展示佛山独特的城市魅力。
       五是在群众的文化需求上,要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加大对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当前尤其要大力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市博物馆新馆、市艺术中心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使其成为能体现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并以这些文化设施为基础,推动形成高雅艺术创作、展示、交流的聚集区,以高雅艺术的发展带动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继续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联合图书馆、农村(社区)数字电影公益放映等重点文化工程;全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魅力佛山”等现有文化品牌活动的知名度,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各类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尝试推行票房补贴制度,积极引进国内外艺术精品到我市演出;设立文艺精品创作专项基金,精心组织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完美统一,具有现实震撼力和长久艺术生命力的精品力作;通过扶持、引导、提升,打造合唱、粤曲、龙狮等群众文化团队。
       六是在岭南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要建立创新的文化资源开发理念。佛山是岭南文化资源数量和品种较多的城市之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为佛山发展岭南特色文化产业奠定了较为深厚的基础。然而,发展岭南特色文化产业,仅靠丰富的文化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作为支撑。佛山要大胆借鉴发达国家和兄弟城市在版权保护机制、市场运作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学会运用市场的力量来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同时,要积极引导文化企业寻求市场化传播的创意点,开发出岭南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并通过各类民俗文化活动的举办,以及组织其参加各类文化交流展览展示活动,扩大其传播途径,使其在更广阔的空间得以生存和发展,从而形成有利的市场传播体系,推动产业的发展。
       七是在扩大岭南文化名城的影响力上,要加强文化交流与宣传力度。积极推动与港澳台以及兄弟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学习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借鉴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宝贵经验,增强佛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辐射效应,吸引人才和资金流入;同时,加强在国内外主流媒体上对佛山城市形象的宣传。精心制作城市形象宣传品,注重对投资环境及城市品位的描述,加大在各类媒体上的广告投放,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体传播手段,向世界展示鲜明的城市形象和独特的城市魅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41:45 | 只看该作者
佛山地名文化探讨李小艳
(佛山市博物馆历史研究部)
            
         
内容提要 地名反映了一个地域的人文地理、历史变迁等,因此地名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自然环境、宗教文化、宗族文化、工商业文化等方面探讨佛山地名文化,展现了佛山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史。
关键词 佛山地名 宗教 宗族
 
  自从有了人类和语言,就有了地名。地名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是一定地域的标志。地名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它还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该地域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切也赋予了佛山地名的文化意义。佛山多雨多水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丰富的宗教文化、移民与宗族文化、工商业文化等都给了佛山地名重要影响,共同组成了色彩斑斓的佛山地名文化
  一 佛山地名与自然环境
  佛山市境内地势低洼,水道纵横,河湖密布,同时佛山市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佛山可谓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由于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佛山又是典型的水乡泽国,因此反映人们认识水、崇拜水,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以及防治洪涝的地名很普遍。
  由于佛山的城市和聚落周围内外都有水体,因此其地名大都与水体有关,甚至直接就以水体为地名,这是水乡地名的一个重要特点。凡属地名中带有滘(教、漖)、涌(冲、甫)、沥、圳、涡,潭、江、河、溪、海、湖、湾等字的,都是与水体有关的地名。涌,粤地方言中指河,冲与涌相通,佛山河道纵横,因以涌为地名十分普遍。南海就有逢涌、隔冲、丁甫,顺德有熹涌、上涌、下涌等,禅城有黎涌、大塘涌,三水有下横冲;滘,指分支的河道,多用在闽、粤、浙等水乡的地名中,如顺德的北滘、新滘、西滘,南海的叠滘、滘口,三水的大滘,在粤语中教、漖与滘同义,如顺德弼教、广教,南海的小文教、大文教;佛山也俗称河为海,顺德有西海、北海、湜海;降雨后留在地面的积水为沥,如南海大沥,三水的横枝沥;镬底状积水曰涡,三水县有涡地名三十多个,南海有大涡;低洼多水的地方或冲积平原曰朗( ),佛山地处西江下游,这种地形特别多,如南海的朗下、水朗、朗心,禅城有上朗( )、下朗( ),高明的金谷郎( ) ;圳,指田野间的水沟,如南海的梅圳,三水的圳东;浦(甫、圃),指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如南海的南圃、丁甫,都是地势低洼,三或四面临水,顺德南浦在河溪之南、沙浦在过去是河流入海之地,因此地名中有“浦”字。此外还有带潭、江、河、溪、湖、湾等字的地名,如禅城的石湾,顺德的潭村、龙潭,南海的夏江、沙溪、河溪、环溪、湖下、大湾等。有的直接以水体为聚落命名,如顺德南涌村(村在南涌边),大河(村在大河边),南海杨梅镇(杨梅河纵贯全境),麻洪村(村在麻洪涌边),夏江(村旁有明夏江的河涌)。
  佛山江河多,船只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停泊船只的渡头和船一样重要,于是就有含有步、埠、埔、浦等字的地名,就是指水津渡头。如南海的石泉浦(步)、盐步,顺德岳步、一埠等,这些地方过去皆为渡头或通商口岸。佛山水多,江河多,桥也是佛山水乡的重要建筑,它的重要性不亚于船,因此又有了以桥名为地名,如顺德的白沙桥,南海的西桥。
  宋代前后,由于珠江三角洲上游地区兴起毁林开荒,大量泥沙被江河水冲刷到下游,佛山正好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下游,这就直接导致了佛山一些江河的淤积。宋代以降佛山一些江河的淤积面积比前代大为扩大,许多河流迅速淤浅甚至消失,从而出现了大量的沙地、沙田。另一方面人们为了防洪治涝和获得更多的耕地,根据对水的运动规律的认识,因地制宜,在江河边兴起筑田围垦,于是出现了大量以围为首尾的地名,如顺德的大围、宇宙围、简家围、穗丰围,禅城的五福围;同时这种筑田围垦也人为导致了沙田、沙地的形成,这是人们对水的开发与利用。这些沙田、沙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土地资源,促进了佛山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因此佛山也有了大量带有沙字的地名,如顺德的沙头、沙坑、九尾沙、太平沙、大窝沙、麦家沙等,南海有沙边、沙园、沙岗、南沙、平沙,三水的新沙、大滘沙,高明的上大沙、沙头等。
  佛山拥有神秘的龙文化和龙信仰,龙是佛山人们信仰的重要水神,有水的地方就必然有龙,甚至经常将河喻为龙,佛山是典型的水乡泽国,故带有龙字的地名也很多。如顺德的现龙、龙涌、龙首、龙潭,南海有回龙、石龙、龙头、龙涌,高明有龙珠、龙尾、龙湾等。佛山的街道也多用“龙”字命名。如佛山南部的“栅下铺”有青龙坊、龙蟠里、青龙巷、聚龙坊、见龙坊。“东头铺”有龙牌塘。“照明铺”有龙见里。“桥亭铺”有后龙巷。“彩阳堂铺”有龙船街。“富民铺”有聚龙里、腾龙街、瑞龙里、见龙里、迎龙新街等。此外,桥名还有迎龙、跃龙、遇龙、现龙等。带有龙字的地名并非只是佛山独有,而是在整个珠三角都很普遍,这反映了珠三角水文化的发达。
  二 佛山地名与宗族文化
  宗族指拥有共同祖先的人群集合,通常在同一聚居地,形成大的聚落,属于现代意义上模糊的族群概念。《尔雅.释亲》:“父之党为宗族。”类似的用语还有家族,小范围内,有时宗族和家族互相混淆使用。故一个宗族通常表现为一个姓氏,并构成居住聚落;一个宗族可以包括很多家族。文明社会伊始,面对严酷的自然及社会的生存斗争,家族只能以较小的规模存在。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宗族的规模逐渐扩大,春秋战国以后,一个宗族所包含的人口往往可达几千,魏、晋、隋、唐时,个别豪门大姓甚至有上万人。
  佛山紧邻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古为百越聚居地。自秦汉以来,就开始有外来氏族迁入。佛山在外来氏族迁入之前,据说有“鸡、田、布、老”等姓的存在。后来随着外来氏族的迁入,使得土著逐渐式微,甚至一些土著姓氏消失,而外来氏族则成了佛山的主体居民。外来氏族迁入佛山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秦汉以来,由于中原战乱频频,为逃避战乱,很多中原和东南氏族就大举迁徙岭南。珠玑巷是北方汉族人到岭南的一个重要落脚点,这些氏族越大庾岭进入南雄珠玑巷,后又不断地向珠江三角洲甚至东南亚一带迁徙。佛山因为它的优越适宜的生产生活条件,就成为这些南迁氏族的一个重要目的地。二是本省高凉地区的土著居民。岭南自古为百越聚居地,百越先民很早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唐宋以来,高凉地区的土著居民就陆续迁到珠江三角洲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如高凉著姓冼氏,如今珠江三角洲各地均有冼氏聚居村落,诸如冼边、冼村等。(《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31页)
  据佛山的族谱资料记载,最先迁来佛山的氏族据说是原居山西平阳的霍氏。随后又陆续有其他氏族迁入,如南宋时的鹤园陈氏、白勘冼氏,元时的郡马梁、朝市梁和纲华陈等,明时的鹤园冼、细巷李、汾水冼等。
  无论是本地氏族还是迁居佛山的外来氏族,大都是聚族而居,即以血缘为纽带,同处一个地域集中居住。唐代诗人白居易描绘中国传统乡村社会聚族而居的景象的诗:“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一村惟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这种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有利于宗族团结,防御外来的侵犯,促进宗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于氏族尤其是外来氏族在迁入地的陌生环境中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聚族而居形成村落,村落也就以姓氏来命名。这种以姓氏命名的村落在佛山各地很常见,如禅城的简村、番村,南海的刘边、周边、罗洞、陈洞、世老村、李村、麦村、孔村、钟边、谢边、谭边、孔边、劳边,顺德的高村、莘村、马村、荷村、劳村、连村、罗水、马齐、逢简、马宁、麦村,高明有西梁、黄村、罗岸、张边、鲁村,三水的李村、杨村、连村、梁村、陆家、刘屋、陆村、周村、邓村、谢村。
  三 佛山地名与宗教文化
  宗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文化体系,是人类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的本质是对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信仰,它有着自己的逻辑构成要素即宗教观念、宗教行为、宗教组织和宗教体制,从而组成了一个完备的社会文化体系。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远古的原始社会就有了各种宗教遗迹,而由于各种原因,宗教在将来的较长时间里还会继续存在。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体系,有自己的社会功能,作用于人类文化的其它方面,它对人类文化如政治、道德、科学、哲学、艺术、经济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佛山忠义乡志》云:“粤人尚鬼,而佛山为甚”, 这说明佛山的宗教信仰十分发达。佛山的宗教有制度性宗教和民间宗教,制度性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而佛山民间宗教尤其发达,信仰的神灵五花八门,几乎囊括了中国汉族民间宗教中的所有神灵。制度性宗教和民间宗教给于佛山地名文化以极大的影响,赋予佛山地名以宗教性色彩。
  佛山原名季华乡,佛山的来历,就与佛教有关。东晋时,有西域僧人来佛山塔坡岗结茅讲经。唐贞观二年,传说塔坡岗山地也放亮光,经过挖掘,得三尊小铜佛,后乡人就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南海丹灶的命名与道教有关。相传东晋炼丹术家葛洪,因寻丹砂炼药,从罗浮山至此,在今丹灶的金峰岗戒躁炼丹,而得丹灶之名。
  佛山素有“顺德祠堂南海庙”之称,这说明了佛山民间宗教的兴盛,尤其是明清时期,佛山的民间宗教出现了极为繁盛的景象,佛山明代有神庙28座,清代则增加到了154座。明清时期佛山民间宗教的兴盛,主要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在明清时期佛山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民间宗教的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民间宗教更能适应由于经济发展而导致的文化的世俗化和功利化的转变,而制度性宗教却在这种转变面前显得无所适从。
  佛山神庙遍布佛山各镇,因之有很多地名是从庙名的。禅城塔坡街,因街内有塔坡庙而得名。此外还有禅成的先锋古道,因原有先锋庙得名,妈庙街因街南端有金花庙(亦称妈庙)得名,舍人大街因舍人庙在此而得名。南海南庄镇紫洞圩因圩内有紫霞宫庙和洞云庙,圩名合两庙首字而成。顺德陈村因村头建有东汉建安年间太尉陈临的陈太尉庙,故名。高明白庙,因明代建有一白石灰垩墙的观音庙,故名。
  四 佛山地名与工商业文化
  佛山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商业很发达的市镇。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佛山已生息着一个人口相当密集的聚落,当时,佛山的先民已经拥有较好制陶、纺织技术。东汉时期,出现了先进的耕作技术,成为鱼米之乡。唐宋时期,佛山成为工商业城镇,工业、商业已鼎盛南国。至明清更是鼎盛一时,与北京、汉口、苏州共同成为我国的“四大聚”,又与湖北汉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齐名,并称我国的“四大名镇”,其陶瓷、丝织、铸造、成药、工艺品等已享誉海内外。
  到了清代,佛山的工商业繁荣状况赶上了广州,成为岭南的又一工商业重镇。康熙时人吴震方的《岭南杂记》记载:“佛山镇,离广州四十里,天下商贾皆家焉。烟火万家,百货骈集,会城百不及一也。”咸丰年间,《南粤游记》的作者陈徽言也说:“俗称天下四大镇,粤之佛山与焉。镇属南海,商贾幅 ,百货汇集,夹岸楼阁参差,绵亘数十里。南中国富饶繁会之区,无逾此者。”(《南粤游记》卷一)由上述所言,我们可以对佛山工商业的繁荣状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工商业发达,对地名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佛山有不少的街道和聚落就是以工商业的种类来命名。禅城筷子路,1911-1949年是佛山镇制铁锅、铜器和做筷子等手工业较集中的地方,1931年建路以最长的筷子新街命名。京果街,以京果店铺较多而得名。蓑衣街,因多蓑衣、竹帽店,1923年称今名。朝观街,清乾隆十八年,因是佛山顾绣店聚集之地,所制产品多是龙袍、朝冠、朝服等舞台服装,故称朝冠里,后取“冠”的同音字“观”改今名。南海小塘镇罗行圩,明代以来,此地居民多从事竹器编织业,尤以竹箩最为驰名,遂有箩行之名,后简写为罗行。
  地名不仅仅反映上述所论的文化片段,它能够反映一个地域文化的各个方面,当然它也回受到地域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对一个地域文化的研究,应包括对该地域地名的文化研究。
注释
1 司徒尚纪著:《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中山大学2001年第一版
2 罗一星著:《明请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3 《佛山市地名志》  佛山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1:03:34 | 只看该作者
14位顺德当代美术家作品联展开幕2010年01月31日 广佛都市网-佛山日报
40幅作品被顺德区博物馆永久收藏
  广佛都市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林晓格报道:30日,顺德当代美术家作品联展在顺德区博物馆举行,14位顺德当代美术家的40幅作品被展出,并由顺德区博物馆永久收藏。
  参加联展的顺德美术名家有叶其嘉、伍海成、刘卓茹、苏有源等。“这是顺德首次举办本地美术家的作品联展,非常有意义。”顺德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叶其嘉说,顺德群众书画基础非常好,本土书画家和普通市民的接触互动,能有利于提高群众的书画水平。
  顺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常务副局长张新杰认为,此次展出的作品代表了顺德美术的最高水平。
  除了展出美术名家作品外,昨日下午李良晖、陈坚樵等八位书法家在顺德区博物馆为市民即席挥写春联,叶其嘉、伍海成等顺德美术名家也现场为市民即席作画,共吸引了100多市民前来捧场。据顺德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有书画作品都只收取最低成本,所得款项将全部捐给慈善机构。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1:04:24 | 只看该作者
乐从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在顺德展览馆展出
来源: 乐从政府网 作者:乐从政府网
由区教育局主办,区文化馆、乐从镇教育组、区美术家协会青少儿教育委员会承办的2010年乐从镇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展昨日在顺德艺术展览馆开幕。
    区镇有关部门领导为美术作品展开幕剪彩。
    据了解,这次展览共展出我镇中小学生的美术作品180多幅。这些作品中既有我镇一年一度举办的中小学生美术、书法、摄影现场创作大赛的美术类获奖作品,也有我镇各校学生课堂上的漆画、版画、国画等特色作品。
    这次展览共展出5天,通过展览活动将促进中小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1:05:2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顺德的工艺美术品制造业企业公司列表(公司名/地址/电话):当前目录有125个企业
以下是顺德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分类下的其他公司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5:43 , Processed in 0.2817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