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生之间不存在什么“恩” (转自吴非博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9 15:3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师生之间不存在什么“恩” (转自吴非博客)

  学生寄贺卡来,依着旧例,说了些美好的话,我理解他们的一片真心,但是对他们花费精力来表达心意感到没有必要。我一向认为,中国人逢场作戏地说点恭维话,即使是种客套,也是为图个吉利,于人于己,都说得过去。不在意别人是否领情,只怕礼数不到,这是一种谨慎的为人,无可厚非。但也因此就有了令人不堪的繁文缛节,让人感到活得真累。比如这送贺卡,纯粹已经是个形式,况且贺卡上面印的那些祝辞,也免不了一片虚情假意,教师节那天,刚入学十天的学生送来贺卡,上面写的竟也是“师恩难忘”。
  这样说会不会伤及孩子?是不是言重了?我想,总得说一说了。我们中国,许多不错的事最终被弄成陋俗滥俗,往往也在于人们一团和气的熏染。其他不论,就说那个教师节,算个什么节日呢?有人说得好:节日是社会关注弱者的日子。未必没有道理。
  我们中国的语言是做文章的语言。从懂事开始,便知纸上写的,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未必要画等号。比如,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一句让我这种教师吃不消的套话。旧时说“为父”,意指在感情上要像儿子对待父亲那样恭敬,并非含有经济上供养的意思。然而,如今做父亲的该有多累?接连好几年,每到秋季都听到有父亲为子女筹学费而活活累死的事。可见“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未必是什么幸运事,责任大矣哉。我尝过类似的苦头。现在有些青年判断能力差,他在我门下读书三年,没学到什么东西,却要事事问,加上“终生以师为父”,什么事都来请教一番,真的比请钟点工还要方便。有同事说,他每次抱病上课,都希望下课后能让他早点回家休息。然而下课铃响,总有些学生围住他提问,他认为这些学生很好学,也懂礼貌,每次问完后还会说一声谢谢。我的同事累得喘气了,学生并不放他回家,而只是说:“老师,你休息一下再讲。”——这些,已经算是很知道“谢恩”的了。
   也有同行对我说过学生在校如何依赖教师,而上了大学便视教师为路人。鲁迅当年侍候学生,替学生拎了鞋上街去补,补好了送回来,学生还嫌他动作慢,我想那学生一定是不见外,把他当亲爹爹嗔怪了。我们好多同行之所以会有失落感,可能恰恰在于那种弄错了关系,始乱终弃。说“乱”,是本当该是师生,因为在一起读书读出了感情(如古已有之的“弟子”之称),结果弄得像父子哥们。而仍旧是汉语的丰富性,“孝子”一词,既可以理解为偏正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的(我们的语文教学曾被人骂作“误尽苍生”,或许也有这个道理)。
    学生毕业上了大学,来看我,我常推说没有时间接待。虽然我还没有忙到连说二十分钟话的时间也没有的程度,但是我实在不愿意多说,我实在太累。我累,经常是因为教学工作不顺利,教学工作不顺利往往是因为学生不肯学、不配合。比如,上课时他明明知道教师在等待参与,他就是不发言;明知星期一要交作业,他偏要拖个三四天,弄得老师来不及批改……因为他们不愿意出该出的力气,就逼使我得用尽全部精力。这样,我的情绪坏了,身体也垮了。老师的身体垮了,学生这时会认为老师还是不错的,尽职的,能想起老师的一些好处;与此同时,他又想到,无论如何,今后不要当教师,择偶时如对方是教师,他(或她)就要犹豫了。
  有时我会很悲观地想:这个世界上的确不可能有多少真正的“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或曰“知我者,二三子”,这意思就是你喜欢的人不会多,也不可能多。你何必要太在意学生的看法呢? 就我而言,我认为教书是一件适合我的工作,是一件我喜欢做的事。既是喜欢的事,那么如何做,自然不需要别人指手画脚,更不会把别人的赞扬或贬低太当回事。
    每次听到学生赞扬教师“无私奉献”,心里就很难过。难过的不仅仅是教师成了人们心目祭坛上的牺牲,也在于发现青年没有明白职业和责任感的关系,不知道关心教师,关心他人,而是一天天地变得虚伪,善于利用别人。的确,在中国,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不会考虑去读师范院校,而这些学生在学习阶段,却非常重视各种政治荣誉。
故而,我们得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其实,教师学生之间不存在什么“恩”。说“有恩”,无非是一方过多地付出而所入菲薄,做了一件世上的人不愿意做,乃至于学生的父母都无力做到的事,如救死扶伤之类。国民教育由国家投入,以启蒙昧,利在民族,教师受雇于国家,服务社会,用当今通俗之说,得由纳税人供养,按劳取酬,理顺了这层关系,就可以不去谈什么“恩”。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太在意那些赞辞的有或无,真或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8 16:15 , Processed in 0.1302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